(医疗药品)用药提示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用药
给药间隔干预促进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给药间隔干预促进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摘要] 目的依据抗菌药物的药代/药效综合参数制定合理给药方案,并对门诊注射剂给药间隔进行干预,观察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提高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选取茂名市人民医院2010年1~12月门诊中使用抗菌药物注射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的给药间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给药间隔合理性分别为93.18%、70.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根据《中国药典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第十六版)、2004年卫生部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2009年卫生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高等医药院校教科书以及药品说明书执行。
对比分析医院抗菌药物注射剂给药间隔干预前、后的合理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干预措施:(1)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系列合理用药规章制度,并请专家为对抗菌药物合理给药方案进行技术培训,针对抗菌素后效应、浓度依赖型、时间依赖型等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素用药频度的合理性。
加强对患者的宣教,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2)依据抗菌药物的药代/药效综合参数制定合理给药方案,通过医院网络系统,为医生开方了解抗菌药物注射剂用药用法、用量、频次、不良反应等提供参考。
(3)由临床药学室定期实行处方点评,分析给药间隔的合理性,及时查找问题,并与医师、护士共同探讨,纠正不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mic)和mic 值以上的auc部分(auc>mic)。
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t>mic达到2次给药间隔的40%~50%时,其杀菌活性可达到85%以上。
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没有pae,它们维持血清药物浓度的时间主要取决于tl/2,tl/2介于1~2 h的β内酰胺类(头孢他啶、头孢唑林、氨曲南等)每日2~3次给药,即可使大部分给药间隔时间中药物浓度高于mic,其他头孢菌素和大多数青霉素类的tl/2为30~60 min,推荐用法为每4~6 h给药1次,需每日超过3次给药[3]。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抗菌药合理用药药学管理部临床药学办公室苑冬敏2016.1.1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2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及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行为,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共同委托中华医学会会同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制订了2004年联合发布关于年联合发布关于。
于2004。
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号)2015】】4343号)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三是““各类抗菌药物的,三是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临床应用是否合理?有无抗菌药物应用指征;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适宜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特殊病生理患者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或放射、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细菌、真菌感染者或由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尽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开始用药前先取相应标本分离病原并进行细菌药(原版为危重患者)。
在送验标本后立即经验治疗(原版为危重患者)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给药方案的制订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品种: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尽可能选择针尽可能选择针品种: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抗菌药物。
进对性强、窄谱、安全、价格适当的抗菌药物。
进对性强、窄谱、安全、价格适当的行经验治疗者可根据可能的病原菌及当地耐药状况选用抗菌药。
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的高限);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
【最新】浅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以及临床合理用药-word格式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浅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以及临床合理用药随着药理学发展, 已证实随着患者体内激素分泌程度及酶活性的节律性变化, 体内药物利用程度、血药浓度、药物代谢周期等均会发生有规律的改变,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 合理选择用药剂量和间隔时间能够保证药物疗效, 同时降低药物副作用。
抗菌药物根据抗菌后效应(PAE) 和药动与药效参数分为时间依赖型、浓度依赖型、长效抑菌型三类。
本文对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区别分析, 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对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间隔时间进行分析。
1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1. 1大环内酯类抗菌药此类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有很大差异, 多为时间依赖型, 故疗效评价不可选取单一指标。
该类药物应用时应保证药物在组织内最低浓度至少达到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 用药间隔时间应充分考虑PAE 及血药浓度高于MIC 的时间来确定。
常用药物如乙酰螺旋霉素、红霉素等的PAE及半衰期较短, 应按照推荐药物间隔时间给药,如3~4 次/d, 以保证血药浓度高于MIC, 而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PAE 及半衰期较长的药物, 血药浓度在体内下降时可产生附加效应, 一般方案为 1 次/d 即可保证疗效。
1. 2氨基糖苷类抗菌药该类药物为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首次用药接触效应显著, 对革兰阳性球菌PAE 较短, 对革兰阴性球菌PAE 较长。
每日用量较稳定条件下, 单次给药较多次给药更能够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峰值, 能够在体内产生高浓度药效, 降低发生药物首过效应, 降低病菌耐药性的出现。
研究显示, 肾皮质对此类药物摄取具有饱和性, 并未随体内血药浓度过高影响而升高, 多次用药或者持续静脉滴注则易造成肾皮质摄取药物较多, 产生积蓄中毒情况。
因此该类药物可行 1 次/d 给药, 既能充分抗菌又具有较高安全性。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免费试题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免费试题(一)一、最佳选择题1.以下有关‘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care,PC)’的叙述中,最正确的是A.PC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用药患者提供服务B.PC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患者提供直接的的服务C.PC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患者提供负责的的服务D.PC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患者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E.PC是药师以提供信息和知识的形式,满足公众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某种特殊需要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药学服务的内涵。
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care,PC)是现代药学的第三个发展阶段的中心任务,要求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的服务,即以提供信息和知识的形式满足公众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某种特殊需要,以改善患者生命质量(E)。
备选答案A、B、C、D 均阐述的不准确或不完善,不是正确答案。
A、B、C只提出‘服务’于患者,D只笼统地提出‘服务’,未涉及‘服务’的内容。
2.“药学服务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其中的涵义是指“药学服务的对象”A.限于住院患者B.限于门诊患者C.限于家庭患者D.限于社区患者E.涉及全社会使用药物的患者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药学服务的属性。
“药学服务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服务”的对象会涉及到“全社会使用药物的患者”(E)。
备选答案A、B、C、D都归属药学服务的对象之中,但是都不是药学服务的全部对象,均不是正确答案,错在‘限于’二字。
3.以下有关‘体现药学服务的效果’的叙述中,最正确的是A.可协助规范医师的处方行为B.可预测潜在的药品不良反应C.有助于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D.可确认患者存在的或潜在的病症E.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药学服务的效果。
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care,PC)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的服务,满足公众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某种特殊需要。
用药提示52-100524-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用药(3)

用药提示52-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配制用药(3)抗菌药物通过注射途径使用主要目的是作为临床抢救和治疗的重要而常用的手段;有给药快、疗效快的优势,但危险也较大;在抗菌药物注射剂给药时还需考虑药物配制后药液稳定性、输液器材的选择、浓度、速度及外观。
一般来说,当没有实证或权威证据说明混合用药比药物单独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时,建议单独用药;所有资料的数据都与生产企业相关,临床使用时不一定重现;除了有特殊要求的抗菌药物外(如红霉素、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等),推荐使用100ml的稀释液稀释抗菌药物;使用前请认真阅读说明书!二、头霉素类 (1)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1)2、比阿培南 (1)3、厄他培南(怡万之) (2)4、美洛培南 (2)三、氧头孢类 (3)1、拉氧头孢 (3)四、四环素类 (4)1、多西环素 (4)五、氯霉素类 (4)1、氯霉素 (4)二、头霉素类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每0.5g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中加入至少100ml稀释液,制成5mg/ml液体,迅速摇动直至溶液澄清。
稀释液可用0.9%氯化钠、5%或10%葡萄糖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注射液应在使用前配置,溶液配置后不宜久置。
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的药液只能在室温下存放10小时,含葡萄糖的药液只能存放4小时。
2、比阿培南每0.3g比阿培南溶解于100ml生理盐水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成人每日0.6g,分2次滴注,每次30~60分钟。
可根据患者年龄、症状适当增减给药剂量。
但1天的最大给药量不能超过1.2g。
如发现患者过量使用该药,可采用常规的监护及对症治疗。
该药与丙戊酸合用时,可导致丙戊酸血药浓度降低,有可能使癫痫复发,因此该药不宜与丙戊酸类制剂合用。
3、厄他培南(怡万之)该药在成人中的常用剂量为1g,每日一次。
可以通过静脉输注给药,最长可使用14天,但该药的辅料为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整个制剂偏碱性,因此不得使用含有葡萄糖(α-D-葡萄糖)的稀释液。
注射剂合理使用

注射剂合理使用 ---- 2. 输液溶媒的选择
头孢拉定pH 为8.0—9.5,在氯化钠溶液中25 ℃ 4h -5h 稳定,含量保持95 %以 上,但是在10 %葡萄糖注射液中分解速度快,显然与氯化钠和注射用水溶解后 再加入氯化钠溶液或葡萄糖注射液静滴。
注射剂合理使用 ---- 5 联合用药和给药顺序
5.1 联合用药 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原则上应以达到协同作用或累加作用,应尽量避免
发生拮抗作用,如青霉素和链霉素合用,对肠球菌等有协同作用,但对 阴性杆菌则可能降低效果。 喹诺酮类与氨基糖苷类在治疗感染时常联合应用,有研究表明,联合应 用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对临床分离的3 种共21 株细菌的PAE具有相加作 用,两药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PAE 在不同浓度下 (0.5-4 MIC )均呈相加作用,表明两药联用时抗菌作用增强。 氧氟沙星联合应用哌拉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 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PAE 比单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对大肠埃希菌尤 为明显。 磷霉素与多种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联用,对铜绿假 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呈现很好的协同作用,使体外活性较各药单用增加数 倍至数十倍。磷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PAE ,对大肠埃希菌呈 浓度依赖性,与环丙沙星合用,浓度在4 MIC以上时呈现明显的相加作 用,两药合用时抗菌作用增强。
而某些抗生素,如头孢唑啉水溶液较稳定,室温下可保存24h,但受冷 结晶,可将其温热溶化应用,但超过24h 即应弃之。
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配制方法
二次,先用注射用水溶解 二次,先用注射用水溶解 一次 二次.先4g用20ml注射用水溶解 一次 一次 一次 一次 一次 一次 一次 一次 二次,先用注射用水、N.S、G.S配成0.1g/ml 一次,终浓度为5-25mg/ml 二次,1g—水溶后总量4ml,再用同一溶媒溶解。 二次.先用注射用水、N.S 5-10ml溶解 一次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不能与含钙输液配伍
头孢孟多酯钠 头孢拉定 头孢曲松钠 乳酸氟罗沙星
含碳酸钠添加剂,沉淀 含碳酸钠添加剂,沉淀 含碳酸钠添加剂,沉淀 配伍禁忌
举例:头孢唑啉
头孢唑啉在pH 值4.5~6 的溶液中稳定,在pH > 7 或pH < 4 的溶液中均不稳定,浓度达1 % 时,在pH < 3.88 的溶液中会析出结晶。头孢 唑啉钠不宜以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宜用0.9 % 氯化钠注射液。
药品名称 血必净注射液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注射用灯盏花素 银杏达莫注射液
艾迪注射液
醒脑静注射液
常用量/次 50-100ml 10-30ml 20-50mg 10-25ml
主要内容其他不能用葡萄糖做溶媒的抗菌药青霉素水解加速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伍禁忌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分解快美洛西西林舒巴坦钠酸ph4碱ph8配伍禁忌头孢唑林析出沉淀头孢哌酮钠低ph4析出沉淀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沉淀两性霉素b产生沉淀甲磺酸培氟沙星产生沉淀注射用利福霉素钠产生沉淀乳酸氟罗沙星产生沉淀不能与含钙输液配伍头孢孟多酯钠含碳酸钠添加剂沉淀头孢拉定含碳酸钠添加剂沉淀头孢曲松钠含碳酸钠添加剂沉淀乳酸氟罗沙星配伍禁忌头孢唑啉在ph值456的溶液中稳定在ph388的溶液中会析出结晶
静脉给药错误(ME)
给药错误(medication errois )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凡是和专业的医疗行为、 医疗产品、医疗程序、医疗系统等因素有关, 发生的可以预防的药物使用不当造成患者伤害 的事件。
[医疗药品管控]用药提示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用药
![[医疗药品管控]用药提示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4107a6bc9b6648d7c0c746b5.png)
(医疗药品管理)用药提示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用药用药提示53-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配制用药(4)抗菌药物通过注射途径使用主要目的是作为临床抢救和治疗的重要而常用的手段;有给药快、疗效快的优势,但危险也较大;于抗菌药物注射剂给药时仍需考虑药物配制后药液稳定性、输液器材的选择、浓度、速度及外观。
壹般来说,当没有实证或权威证据说明混合用药比药物单独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时,建议单独用药;所有资料的数据均和生产企业关联,临床使用时不壹定重现;除了有特殊要求的抗菌药物外(如红霉素、俩性霉素B、万古霉素等),推荐使用100ml的稀释液稀释抗菌药物;使用前请认真阅读说明书!六、氨基糖苷类11、硫酸链霉素12、依替米星33、庆大霉素34、妥布霉素35、阿米卡星46、异帕米星47、卡那霉素5七、大环内酯类51、阿奇霉素5八、林可酰胺类71、克林霉素72、林可霉素7九、糖肽类81、去甲万古霉素82、万古霉素83、替考拉宁(他格适)10六、氨基糖苷类1、硫酸链霉素成人常用量(1)肌内注射,壹次0.5g(以链霉素计,下同),每12小时1次,和其他抗菌药物合用;细菌性(草绿链球菌)心内膜炎,肌内注射,每12小时1g,和青霉素合用,连续1周,继以每12小时0.5g,连续1周;60岁之上的患者应减为每12小时0.5g,连续2周。
(2)肠球菌性心内膜炎,肌内注射,和青霉素合用,每12小时1g,连续2周,继以每12小时0.5g,连续4周。
(3)鼠疫,肌内注射,壹次0.5~1g,每12小时1次,和四环素合用,疗程10日。
(4)土拉菌病,肌内注射,每12小时0.5~1g,连续7~14日。
(5)结核病,肌内注射,每12小时0.5g,或1次0.75g,壹日1次,和其他抗结核药合用;如采用间歇疗法,即每周给药2~3次,每次1g;老年患者肌内注射,壹次0.5~0.75g,壹日1次。
(6)布鲁菌病,每日1~2g,分2次肌内注射,和四环素合用,疗程3周或3周之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药提示53-抗菌药物注射剂的合理配制用药(4)抗菌药物通过注射途径使用主要目的是作为临床抢救和治疗的重要而常用的手段;有给药快、疗效快的优势,但危险也较大;在抗菌药物注射剂给药时还需考虑药物配制后药液稳定性、输液器材的选择、浓度、速度及外观。
一般来说,当没有实证或权威证据说明混合用药比药物单独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时,建议单独用药;所有资料的数据都与生产企业相关,临床使用时不一定重现;除了有特殊要求的抗菌药物外(如红霉素、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等),推荐使用100ml的稀释液稀释抗菌药物;使用前请认真阅读说明书!六、氨基糖苷类11、硫酸链霉素12、依替米星33、庆大霉素34、妥布霉素35、阿米卡星46、异帕米星47、卡那霉素5七、大环内酯类51、阿奇霉素5八、林可酰胺类71、克林霉素72、林可霉素7九、糖肽类81、去甲万古霉素82、万古霉素83、替考拉宁(他格适)10六、氨基糖苷类1、硫酸链霉素成人常用量(1)肌内注射,一次0.5g(以链霉素计,下同),每12小时1次,与其他抗菌药物合用;细菌性(草绿链球菌)心内膜炎,肌内注射,每12小时1g,与青霉素合用,连续1周,继以每12小时0.5g,连续1周;60岁以上的患者应减为每12小时0.5g,连续2周。
(2)肠球菌性心内膜炎,肌内注射,与青霉素合用,每12小时1g,连续2周,继以每12小时0.5g,连续4周。
(3)鼠疫,肌内注射,一次0.5~1g,每12小时1次,与四环素合用,疗程10日。
(4)土拉菌病,肌内注射,每12小时0.5~1g,连续7~14日。
(5)结核病,肌内注射,每12小时0.5g,或1次0.75g,一日1次,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如采用间歇疗法,即每周给药2~3次,每次1g;老年患者肌内注射,一次0.5~0.75g,一日1次。
(6)布鲁菌病,每日1~2g,分2次肌内注射,与四环素合用,疗程3周或3周以上。
小儿常用量肌内注射,按体重每日15~25mg/kg,分2次给药;治疗结核病,按体重20mg/kg,一日1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g,需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
肾功能减退患者按肾功能正常者链霉素的正常剂量为每日1次,15mg/kg肌内注射。
肌酐清除率>50~90ml/min,每24小时给予正常剂量的50%;肌酐清除率为10~50ml/min,每24~72小时给正常剂量的50%;肌酐清除率<10ml/min,每72~96小时给予正常剂量的50%。
肌酐清除率可直接测定或从患者血肌酐值按下式计算:成年男性肌酐清除率=(140-年龄)×标准体重(kg)72×患者血肌酐浓度(mg/dl)或(140-年龄)×标准体重(kg)0.818×患者血肌酐浓度(μmol/L)成年女性肌酐清除率=(140-年龄)×标准体重(kg)×0.85 72×患者血肌酐浓度(mg/dl)或(140-年龄)×标准体重(kg)×0.85 0.818×患者血肌酐浓度(μmol/L)2、依替米星静脉滴注。
成人推荐剂量:对于肾功能正常泌尿系感染或全身性感染的患者,一日2次,一次0.l~0.15g(每12小时1次),稀释于l00ml的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滴注1小时。
疗程为5~10日。
3、庆大霉素(1)成人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次80mg(8万单位),或按体重一次1~1.7mg/kg,每8小时1次;或一次5mg/kg,每24小时1次。
疗程为7~14日。
静滴时将一次剂量加入50~2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一日1次静滴时加入的液体量应不少于300ml,使药液浓度不超过0.1%,该溶液应在30~60分钟内缓慢滴入,以免发生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2)小儿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次2.5mg/kg,每12小时1次;或一次1.7mg/kg,每8小时1次。
疗程为7~14日,期间应尽可能监测血药浓度,尤其新生儿或婴儿。
(3)鞘内及脑室内给药剂量为成人一次4~8mg,小儿(3个月以上)一次1~2mg,每2~3日1次。
注射时将药液稀释至不超过0.2%的浓度,抽入5ml或10ml的无菌针筒内,进行腰椎穿刺后先使相当量的脑脊液流入针筒内,边抽边推,将全部药液于3~5分钟内缓缓注入。
(4)肾功能减退患者的用量按肾功能正常者每8小时1次,一次的正常剂量为1~1.7mg/kg,肌酐清除率为10~50ml/min时,每12小时1次,一次为正常剂量的30%~70%;肌酐清除率<10ml/min时,每24~48小时给予正常剂量的20%~30%。
(5)血液透析后可按感染严重程度,成人按体重一次补给剂量1~1.7mg/kg,小儿(3个月以上)一次补给2~2.5mg/kg。
4、妥布霉素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1)成人按体重一次1~1.7mg/kg,每8小时1次,疗程7~14日。
(2)小儿按体重,早产儿或出生0~7日;小儿:一次2mg/kg,每12~24小时1次;其他小儿:一次2mg/kg,每8小时1次。
(3)肌酐清除率在70ml/min以下者其维持剂量须根据测得的肌酐清除率进行调整。
(4)该药静脉滴注时必须经充分稀释。
可将每次用量加入50~20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浓度为1mg/ml(0.1%)的溶液,在30~60分钟内滴完(滴注时间不可少于20分钟),小儿用药时稀释的液量应相应减少。
(5)该药不能静脉注射,以免产生神经肌肉阻滞和呼吸抑制作用。
不宜皮下注射,因可引起疼痛。
5、阿米卡星(1)成人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单纯性尿路感染对常用抗菌药耐药者每12小时0.2g;用于其他全身感染每12小时7.5mg/kg,或每24小时15mg/kg。
成人一日不超过1.5g,疗程不超过10天。
(2)小儿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首剂按体重10mg/kg,继以每12小时7.5mg/kg,或每24小时15mg/kg。
(3)肾功能减退患者肌酐清除率>50~90ml/分钟者每12小时给予正常剂量(7.5mg/kg)的60%~90%;肌酐清除率10~50ml/分钟者每24~48小时用7.5mg/kg的20%~30%。
(4)配制静脉用药时,每500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或其他灭菌稀释液100~200ml。
成人应在30~60分钟内缓慢滴注,婴儿患者稀释的液量相应减少。
(5)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水分,以减少肾小管损害。
(6)氨基糖苷类与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混合时可导致相互失活。
该药与上述抗生素联合应用时必须分瓶滴注。
阿米卡星亦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滴注。
6、异帕米星(1)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成人:一日400mg,分1~2次给药。
静脉滴注按下述要求进行:一日1次给药时,滴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一日2次给药时,滴注时间宜控制为30~60分钟。
可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和症状适当调整。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受损程度调整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
(2)该药静脉滴注时,不能太快。
静脉滴注液的配制方法:静脉滴注前须稀释该药,一般用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5%)、复方乳酸钠注射液。
(3)该药不能静脉注射,以免产生神经肌肉阻滞和呼吸抑制作用。
(4)应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水分,以减少肾小管损害。
(5)早产儿、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7、卡那霉素(1)成人常用量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一次0.5g,每12小时1次;或按体重一次7.5mg/kg,每12小时1次,成人每日用量不超过1.5g,疗程不宜超过14天。
50岁以上患者剂量应适当减少。
(2)小儿常用量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按体重一日15~25mg/kg,分2次给药。
(3)肾功能减退时用量:肌酐清除率50~90mg/min时用正常剂量的60~90%,每12小时1次(正常剂量为每次7.5mg/kg,每12小时1次);肌酐清除率10~50ml/min时用正常剂量的30~70%,每12~18小时1次;肌酐清除率<10mg/min时用正常剂量的20~30%,每24~48小时1次。
(4)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有助于从血中清除卡那霉素。
七、大环内酯类1、阿奇霉素将该药用适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配制成0.1g/ml,再加入至250ml或500ml的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最终阿奇霉素浓度为1.0~2.0mg/ml,然后静脉滴注。
浓度为1.0mg/ml,滴注时间为3小时;浓度为2.0mg/ml,滴注时间为1小时。
(1)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成人一次0.5g,一日1次,至少连续用药2日,继之换用阿奇霉素口服制剂一日0.5g,7~10日为一个疗程。
转为口服治疗时间应由医师根据临床治疗反应确定。
(2)治疗盆腔炎:成人一次0.5g,一日1次,用药1日或2日后,改用阿奇霉素口服制剂一日0.25g,7日为一个疗程。
转为口服治疗时间应由医师根据临床治疗反应确定。
(3)该药每次滴注时间不得少于60分钟,滴注液浓度不得高于2.0mg/ml。
(4)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40ml/分钟)不需作剂量调整,但阿奇霉素对较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无资料,给这些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时应慎重。
(5)希舒美(辉瑞产品)的配制说明:溶解:药品原液的准备:向500mg希舒美®(注射用阿奇霉素)瓶中加4.8ml 灭菌注射用水,振荡直至药物完全溶解。
因希舒美®(注射用阿奇霉素)为真空包装,建议使用标准的5ml注射器(非自动的)以确保准确抽取4.8ml灭菌注射用水。
使每毫升溶液中含100mg阿奇霉素。
该溶液在30℃(或86°F)以下可保存24小时。
胃肠道外给药在使用前须用肉眼观察是否有颗粒状物,如溶液中有明显的颗粒物,应将药物溶液丢弃。
使用前按以下方法将药液进一步稀释;稀释:将5ml的100mg/ml阿奇霉素溶液加入以下任何一种溶液中,溶液的量应适当,制备成1.0~2.0mg/ml的阿奇霉素溶液。
生理盐水(0.9%氯化钠)1/2生理盐水(0.45%氯化钠)5%葡萄糖溶液乳酸钠林格氏溶液5%葡萄糖+1/2生理盐水(0.45%氯化钠)含20mmol/l的氯化钾5%葡萄糖乳酸钠林格氏溶液5%葡萄糖+1/3生理盐水(0.3%氯化钠)5%葡萄糖+1/2生理盐水(0.45%氯化钠)Normosol®-M5%葡萄糖溶液Normosol®-R5%葡萄糖溶液最终输液浓度(mg/mL)稀释液的量(mL)1.0mg/mL500mL2.0mg/mL250mL建议500mg该药按以上方法稀释后的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该药不能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其他静脉内输注物、添加剂、药物不能加入该药中,也不能同时在同一条静脉通路中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