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课程体系

美术教育课程体系
美术教育课程体系

美术教育课程体系

幼儿创意启蒙阶段

这个阶段是涂鸦阶段,分为无序的涂鸦、受控的涂鸦、命名涂鸦等形式。这个阶段学习是启迪和诱发学生凭直觉,直接、主动的表达绘画。

此阶段通过涂鸦感知提高孩子对美术的兴趣,让孩子在绘画中得到健康的宣泄,学习内容有绘画线和色彩的基本表现与认识,水粉涂鸦,综合拼贴材料,各种材料的印画。孩子通过亲子的绘画活动,学习会观察,交流等。让孩子和家长、老师及同伴在互动中得到发展,让孩子感受艺术创造和体验的快乐,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程名称年龄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

少儿美术启蒙3-6(幼儿)创意童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其中有对点

线面及基本图形的认识以及如何变化产生

韵律美;有趣味手工,孩子通过剪贴编织

泥塑雕刻等一系列活动,利用剩余材料或

废旧材料,变废为宝,装饰画面,美化环境,

有趣味剪纸,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感受各种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及乐趣。锻炼孩子多方面的技巧与能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创意手工3-6(幼儿段)

6-9(小学低段)

超轻粘土是一种兴起于日本的新型环保、无

毒、自然风干的手工造型材料。该材料可塑

性强、色彩艳丽,可自由揉捏、随意创作。

是一种集陶土、纸粘土、雕塑油泥、橡皮泥

等优点集于一身的最新手工创作材料。

通过捏塑可以观察

儿童智力成长状况,

窥视儿童内心世界,

了解儿童性格与爱

好。

创意启迪阶段

这个阶段的教学鼓励学生发出更直率,直觉,主动的艺术感觉,开拓艺术创造力。深入理解视觉的基本要素。

课程名称年龄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

线描4-6(幼儿中班

及大班)

6-9(小学低段)线条是绘画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有丰富的

表现力。由于线条运动的方向,使用的材料,

排列的方式,描绘的速度以及用力的轻重不

同,使线产生许多的变化,如曲直、长短、

粗细、软硬、锐钝、强弱、缓急、疏密等,

作者根据个人的感受、风格、爱好,采用不

同的线去表现。

儿童线描的造型特

点,具有游戏性、随

意性、象征性和装饰

性。用具象和抽象结

合,装饰与构成结

合,通过线形的排

列、组合对儿童进行

美的感性训练,使他

们掌握线描的基本

功。

版画7-11(小学)儿童版画,是少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集绘画、手工制作于一体,其灵活的

构图、淳朴的用色与儿童稚趣十足的美感特

点极为契合。通过版画的学习,可以提高儿

童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

勤动脑、巧动手的习惯。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眼、手、脑这三者的协调性,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大脑发育,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创意提升阶段

这个阶段进一步推动学生以直率的,生动的表达方式来认知视觉艺术。开始创作富有表现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作品。

课程名称年龄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

素描基础9-14(小学4年级

以上及初中)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之一,尤其是绘

画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独立的绘画式样。

造型艺术包含多门类,如:绘画,雕塑,工

艺及建筑等等,它们都离不开建立图形的

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素描.素描的目的也是

为了造型。它是一种把客观对象或想象,

用绘画形象记录下来的最简单的手段和表

现手法。

掌握铅笔的属性,以

及握笔的正确方式,

坐姿,了解各种几何

形体的造型方法并会

熟练运用。

色彩基础9-14(小学3年级

以上及初中低年

级)理解并使用色彩术语,分析艺术家在作品

中如何用色,讨论色彩如何影响情绪、气

氛和感受。讨论分析个人对色彩选择的理

由。用色彩和线条表达构思、想法创造性

的运用色彩来创作。

充分认识原色、间色、

中间色、色相。理解

并练习色相和阴影的

调和。练习色彩的对

比度、饱和度、明度

并通过色彩表现立体

感。

动漫10-14(小学4年

级以上及初中,有

一定美术造型基

础)了解日本动漫及欧美动漫的不同特点,从

局部开始层层深入。

学会画日式动漫,及

添加场景。

素描提高10-14(有一定素

描基础)有一定的素描基础,通过静物临摹及写生

逐渐到简单的头像.

整体与局部,黑白灰

的把握,及背景的处

理。

美术微课题研究报告

微课题研究报告: 题目:《小学生美术活动与美术课堂结合提升学生美素养的研究报告》 作者:哈尔滨市新成学校美术教师:李静 一、课题的由来: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美术课程的性质决定美术课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我校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素质教育展示活动,活动会分配到各个学年组。我们美术组除了完成学校的工作还会独立承担展示节目。我们将节目定位在和美术相关上,每一年的演出都是纸艺结合环保材料制作道具和服装的音乐剧。化妆和音乐制作、舞蹈编排全是我们组来完成,整个活动会请学生参与其中。每

一次的音乐剧都成为素质展上的亮点。后来每当要素质展的时候,学生就会主动来帮助我们,并表示要参加的意愿。 要知道,因为是全校性的活动,大家四处的“抢”学生参加自己的节目,而到我们选择学生时,可以说是被选“剩下”的。这些孩子看不到什么特长,缺少音乐或是口才、表演才能。但是,在2次的素质展后,我们选择的30名学生后来竟变成了班级受同学瞩目的人,学生的整个人都变了很多。胆子小的,变得大方了,调皮捣蛋的显现出了领导才能,不合群的变得主动能来关心老师、帮助同学…… 二、课题的目的、意义: 对于以上原因,我和组内的老师们决定想办法让丰富的活动更多起来,让小学生美术活动与美术课堂结合提升学生美素养开展研究。结合在美术课的日常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和快乐,让同学间变得有默契……使美术的学习不是单一的,而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独挡一面出一份力。 三、方法、步骤: 调查法、问卷法、观察法、访问法 四、研究的过程: (一)学情研究,制定学习计划: 第一学段: 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差。 造型表现:低年级阶段,一般意义上美术学科分类界限非常模糊,造型活

浅议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美术欣赏课程设计

浅议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美术欣赏课程设计论文关键词:通识欣赏课程设计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通识教育的概念引入美术欣赏课程。笔者从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教学形式与方法等不同方面重新设计课程,结合文学、、科学、本土等诸多相方面相关知识,运用个性化的教学形式、生活化的教学、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力图创建适应于高等学校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美术欣赏课程,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通识教育”的理念最早源自于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指的是对学生普遍进行的共通的文化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广度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人格与学识、理智与情感、身体与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1]。20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首先提出“通识教育”一词,并应用于高等教育。民国初年,留美归来的梅贻琦先生接受了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他发表了《大学一解》,鲜明地提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通重于专”等观点。他将这些理念结合中国实际努力探索并付诸实践,应用于清华大学的教学改革,使得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在当时独树一帜[2]。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绝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开设了通识教育类课程,通识教育的相关研究也成为教育界的一大热点。 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美术欣赏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

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修养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美术欣赏课程中,存在着两大弊端:其一,不注意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套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模式;其二,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传输,不够通识性,形成了目前美术欣赏课程的“艺术教育不艺术”、“通识教育不通识”的顽症[3]。基于此,我们必须努力构建起新的适应通识教育的美术欣赏教学模式,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析过程中,促使学生建立完善的审美知识结构,提高艺术素养,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知觉和情趣。 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上贯彻通识教育理念?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课程方案》制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指向针”——“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以此课程目标为依据,在美术欣赏课程设计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课程内容与结构设计 美术发展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漫漫历史长河中产生的每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一定都与当时的历史 背景、科技水平、经济状况以及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也都一定

义务教育美术新课标(2011版)

义务教育 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分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内容说明………………………………………………… 二、课程内容…………………………………………………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

2020年春季《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离线考核

离线考核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8分。) 1.教育科学研究 答:是指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2.观察法 答: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二、简答(每小题5分,共10分。) 1.好的研究课题有哪些特点? 答:1、科研课题研究内容必须具有研究意义 2、科研课题研究方法必须具有科学性 3、科研课题研究内容必须具体明确 4、科研课题研究内容必须具有独创性 5、科研课题开展计划必须具有可行性 2、在正式进行访谈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确定访谈时间和问题;访谈的引入;访谈的展开;如实记录访谈过程。 三、论述(共12分) 1.运用教育经验总结法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一)选择总结对象要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 (二)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三)要全面考察,作综合性研究。 (四)要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五)既要注意历史的、外国的成功经验,又要有大胆的创新精神。 (六)注意对经验进行不断的科学筛选。 (七)注意先进经验的推广。 四、案例分析(共30分) 李老师刚刚到一所小学参加工作一年多,他谦虚好学,经常向老李老师很困惑,他不知道究竟该听哪位老师的话。 你觉得张、王两位老师谁的观点更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张老师的观点更合理,因为教育研究可以提高2、能够促使4、五、实践操作(共40分) 1.想了解小学4-6年级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请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小学学生课外兴趣活动调查问卷同学: 你好!为了解你的课外活动情况,我们编制了这份问卷。请你按自己的情况认真、如实地填写。你的回答对我们研究和了解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有很大帮助。这个问卷是不记名的,对你本人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感谢你的支持与合作! J 音乐美术L 其他 2.你报的兴趣小组是:() 3.你希望学校再增加哪些兴趣小组() 4.你认为你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是否愉快:() A 是 B 否 5. 你在兴趣小组活动是否有收获:() A 是 B 否 6.你希望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 A 一小时以内 B 一至二小时 C 二至三小时 D 三小时以上 7. 你所报的兴趣小组是根据你自己的内心愿望报的吗() A 是 B 否 8. 你希望你所报的兴趣小组的老师:() A 很幽默 B 很温柔 C 很有才华 D 其他 9. 你参加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 A 动手为主 B 动脑为主10.你认为学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安排形式

美术教育理论

一、填空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试验后推广”的方针。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 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3.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 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4.新课程是从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考虑,划分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 个学习领域。 5.与本《标准》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 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 6.美术教学过程中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环 境。 7.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 8.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非为创作和欣赏两类。 9.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 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选择题 1.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想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2.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3.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因该做到(B)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的选择课程 4.心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的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5.下列哪项不是基础教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内容(D) 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B.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C.改变课程机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D.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6.“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根据学生给你成绩的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美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是(D) A.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B.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C.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D.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E.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F.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8.下列哪项不属于第一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评价建议(C) A.能否动脑筋用可塑性材料,制作简单的物体或动物形象。B.是否认识常用颜色。 C.能否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见所闻和所想所感。D.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 9.“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是“欣赏.评价”学习领域的那个学段阶段目标。(C)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 三、判断题

美术课程标准

学习时间:2013.6.14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

让美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教育 学会2016年交流论文 《让美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葫芦岛市杨家杖子开发区一中 作者姓名:常爱民 撰写日期:2016.3.29

让美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葫芦岛市杨家杖子开发区一中常爱民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表的一份重要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一报告对新世纪教育的使命作了全新的注解,从中不难窥见21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罗恩菲德说:“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们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目的一项重要目标已达到。”从这里可以看到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是要看到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为了该目标能让学生在学习这种特定活动过程中将知识有机融合,也为新课标更好的实施,本文从(1)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2)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有趣的游戏(3)与其它学科相结合(4)在教学中关注学生间有交往与合作四方面论述了如何能让美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要求。 关键词:美感创造力学习兴趣心理感受交往与合作 一、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地方,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自己对美的不同追求,就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优点。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在美术课上更能体表现出来,每一个学生画出来的想象画都具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教学过程调动学生一种快乐的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所以我

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基础美术教育需求对接的实效研究-2019年精选文档

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基 础美术教育需求对接的实效研究 2004 年,时任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在《关于教师教育 改革发展的十个观点》一文中提出:“……要认识到教师教育是 大学的使命,强调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对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教育教学第一线密切结合,否则,教育学科就得不到创新、加强和发展。”这一观点,很好地概括了师范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与时俱进,配合基础教育的需要。现有的教师培养和当前的基础教育需要紧密结合,两者和谐同步地发展。长期以来,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受“美术学院”办学模式影响太大, 师的责任。师范院校一定要与中小学校密切结合,与中小学 美术专业课程+教育学基础课程=高师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 模式积弊太深,以至影响了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高师美术教育作为培养新型师资的摇篮,理应深情“凝望”基础教育需求,注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基础教育做好服务工作。那么,在新课程知识背景下,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应具备哪些知识与技能?当今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的症结何在?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怎样满足基础美术教育需求?本文试图针对以上问题,采取实证研究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展开论述。 、关注基础美术教育的需求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 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美术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做出了定义:“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其价值体现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美术课程标准》同时指出,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

内部培训体系 课程体系模块

内部培训体系—课程体系我们来看一下,内训师建设的框架是什么呢,根据长期的工作实践的提炼和总结呢,我跟大家归纳出了,内训师团队体系建设的三个要素,分别是,第一个是课程体系,第二个是师资体系,第三个是制度体系,这就是内训师团队体系的三要素。基本上我们内训师的所有工作都离不开这三个范畴。 那课程对应的是什么呢?是我们的目标,因为课程体系是企业需求的集中体现。如果一个内训师连课都没有讲过,那基本上就失去内训师存在的价值了。当课程体系完成后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师资匹配去支撑我们的课程体系的落成。 在我们的师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有相应的规则保证他们去完成这些动作。所以说,师资体系和制度体系来共同支撑我们的目标的达成。这个就是内训师体系的三要素。在我们的实际工作过程中,我比较建议大家适应课程体系作为中心,所有工作围绕课程体系的落定来进行。这是我给大家的一个建议。 下面看一下这三个要素的考虑要点是什么?首先看一下课程体系分类的7-2-1模型。引发7-2-1模型的思考其实也是来源于我们的一个客户的。我们先来看一下,7-2-1模型的图像是什么样子。这个图我待会再跟大家解释具体这是怎么来定义的。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课程体系是怎么来

引发的,他能解决我们什么问题。我们还是以一个熟悉的培训经理的朋友的场景来了解这个课程体系能帮助解决什么问题。 这个故事是这样子的,有一次我去见一位上市公司的培训经理,他是专门负责内训师改造的,他见到我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一张3页纸的课程清单,他跟我说:“COCO,这是我们部门今年一年要完成的课程开发任务,一共是两百门”。当时他说这句话我非常非常的震惊,我第一反应就是,一年内完成两百门这个课程开发?而且我清楚知道他的部门负责课程开发的不过3个人。 我就告诉他,这个事情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任务,于是我就给他建议,说“那这样吧,我建议您跟您的上司一定要好好的沟通一下,否则的话老板给你很高的期望,但是你完不成,这个不是对大家来说都是非常不好的吗?” 然后这个培训经理朋友就说,“诶,这些事情我已经找我们老板沟通过了,但是我们老板说一定要完成公司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是麦克奇定下来的,为了支撑这个战略的实现呢,我们今年是必须要完成两百门课程的开发的,这个就是死命令,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听到这句话之后我也没什么话好说了,我就把他的课程清单,3页纸仔细的瞅了瞅,大概思考了十分钟。突然间就有了这个解决方案,就是内训师的课程体系的分类。

艺术设计课程建设和改革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方案 一、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 1、课程体系: 在整个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强化设计与社会、创新与实践、思维与技能等诸多方面紧密关联的意识,教学中全方位构建学生从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技能到综合知识应用和表达的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和挖掘,同时也强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沟通协作能力、表述能力等,最终让学生在进入社会时具备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设计服务精神,成为真正合格的专业设计人才。 (1)主动适应新时期对创新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需求,实现知识型向综合能力型转化,拟定目标,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充实课程大纲,其核心是有效地调整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课时权重。 (2)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会展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五个专业方向。现开设公共课19门,专业课87门,实验课19门,每个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完整,设课重点突出。在学习普通教育理论知识后,专业课程方面主要有造型基础、形态学装饰基础、电脑辅助设计、专业设计、专业理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教学课程类别

2、教学内容 在本科四年的教学中,课程互为依托,交叉贯通,呈复合式、板块式、递进式螺旋状上升进程,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将各模块的知识点串成相关联的知识链,同时各知识链又交复式环环相扣,加强设计学科间的交叉课题,培养学生相对全面的、整合的设计意识。 (1)复合式——设计通识基础教学 在低年级设计基础课程模块中,主要以调整学生的思维模式为主,从应试思维模式向主动思维模式转换。教学中以思维开发和引导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力求训练学生从设计基础向专业设计转换和接轨。这个阶段的教学主旨在于给学生搭建一个从感性到理性思维反复对接的思维平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 (2)板块式——专业基础教学 二年级在设计基础课程的延续下,进入以专业方向为主体课程的学习。在此阶段的课程中,在一个或一类系统内容上设置课题,注重课题的广度和单元形式的深度训练,注重概念的开发和多手法、多方式、多途径的综合表达。注重课题的探索性和实验性,在相互链接的知识点上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设置,在大纲总体要求下完备板块课程的系统性,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给予教师较大的自由度,增强课程内容的新鲜和活力,持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原创力,为进入市场设计打下思索的基础。 (3)递进式——专业设计教学 高年级的专业设计课程在专业基础的板块课程下重组或交融,以知识的系统构成为基点,形成各知识点和知识链的递进式训练,更加注重整合设计、深度设计,在具体市场和商业设计的限定下,持续地培养学生在概念原创以及适合的设计表达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培养团队的沟通协作能力,加强研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训练,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课程和环节贯穿始终。这一阶段的专业设计课程一般以项目设计对应具体的社会综合需求,从市场到策划,到创意到设计,到实施再回到市场推广,每一步都涉及到整合各阶段设计学习的深度思

最新美术教学大纲教学提纲

美术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级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书法情感,表达个性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不许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火的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想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的学习奠定基础。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特有的美丽,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清漪园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省会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早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独特的价值。 3、关注文化与生活 美术史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地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4、注重创新精神

美术教育研究方法简介

美术教育研究方法简介 一、常用教育科研方法简述 (一)传统方法 1、文献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个案法 5、观察法 (二)目前流行的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 A、背景: 1933~1945年间,美国学者柯勒(John Coller)等 人在研究改善印第安人与非印第安人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他们认为研究结果应该为实践者服务。他们鼓励实践者参与研究,在行动中解决自身的问题。1940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与他的学生在对不同人种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时也提出了行动研究的概念。他们当时与犹太人和黑人合作进行研究,这些实践者以研究者的姿态参与到研究中来,积极地对自己的境遇进行反思,力图改变自己的现状。1946年勒温将这种结合了实践者智慧与能力的研究称为“行动研究”。 B、定义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的定义有很多种,其中以英国学者艾略特(J ELLIOT)1991年在《教育变革中的行动研究》一文中的定义最为明了:“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的研究,是从改变社会情境中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 这种研究方法最初被应用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自然科学、组织科学和社会规划等学科,后来被逐步应用于教育研究。有两层含义,一是将教师或(和)学生的行动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是理论、数据、结果等,即研究行动;二是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直接参与研究,而不是作为专家的假设的验证者或研究方案中教学活动的执行者。 C、类型 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分:

a、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所进行的研究。 b、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 c、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 行动研究的类型 根据行动研究者的内部发展历程分 a、试验型 b、组织型 c、职业型 d、赋加权力型 根据参与者对自己的行动所做的反思分 a、内隐式“行动中获知” b、“行动中反思” c、“对行动进行反思” 根据参与研究的成员成分分 a、合作型 b、支持型 c、独立型 2、合作研究 合作研究是行动研究的一种,就是由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机构人员和中小学教师合作进行研究。 合作方:大学教师、各地教研员或校长、教师 合作研究的原则:平等、民主、合作 合作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虚假研究[由学校出经费、大学教师出点子,学校挂牌子(**实验学校),代笔写文章。] 二、研究的范式 (一)量的研究(客体论——理性主义) (二)质的研究(主体论——自然主义)

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与项目实战

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与项 目实战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及项目实战 1、机器学习课程大纲 第一课:Python基础与科学计算库numpy 语言基础

数据结构(列表,字典,元组) 3.科学计算库Numpy基础 数组操作 矩阵基本操作 矩阵初始化与创建 排序与索引 第二课:数据分析处理库与数据可视化库数据读取与现实 样本数值计算与排序 数据预处理与透视表 自定义函数 核心数据结构Series详解 数据索引 7. Matplotlib绘制第一个折线图 8. Matplotlib条形图,直方图,四分图绘制

9. Matplotlib数据可视化分析 第三课:回归算法 1.机器学习要解决的任务 2.有监督与无监督问题 3.线性回归算法原理推导 4.实现简易回归算法 5.逻辑回归算法原题 6.实战梯度下降算法 第四课:案例实战信用卡欺诈检测 1.数据与算法简介 2.样本不平衡问题解决思路 3.下采样解决方案 4.正则化参数选择 5.逻辑回归建模 6.过采样与SMOTE算法

第五课:决策树与随机森林 1.熵原理,信息增益 2.决策树构造原理推导 ,算法 4.决策树剪枝策略 5.随机森林算法原理 6.基于随机森林的特征重要性选择 第六课:Kaggle机器学习案例实战 1.泰坦尼克船员获救预测 2.使用pandas库进行数据读取与缺失值预处理 3.使用scikit-learn库对比回归模型与随机森林模型构造原理 5.特征的选择与重要性衡量指标 6.机器学习中的级联模型 7.使用级联模型再战泰坦尼克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课程目标 1.认识美术教学的基本涵义和特点,形成对本课程的认知框架。 2.了解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内容,形成初步的课程编制能力。 3.学习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能力。 4.基于对课程的认识,逐步形成职业意识和终生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内容与教学 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依据课程性质和目标,适应学生的职业和学术发展需求,体现基础性、思想性、时代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2)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体验带动理论学习,以问题引发思考。 (3)将案例与原理相结合,以案例印证原理,以原理解释案例,具体与抽象相结合展开课程内容。 (4)在保留本课程中国传统与特色的同时,引入现代先进的美术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现课程的最新发展。 2.课程基本内容 (1)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含义与特征 (2)中小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身心特征 和美术能力发展的规律 (3)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 〃价值与目标的关系 〃美术教学目标的分类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目标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目标

(4)中小学的美术课程 〃美术知识与美术课程 〃美术课程标准 〃美术教科书 (5)中小学的美术教学 〃美术教学的特点 〃美术学习行为的发生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编写 〃美术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不同类型的美术教学 〃美术教学模式的建构 (6)中小学的美术教学评价 评价的概念,观念,意义,策略和方法(7)中小学美术课程资源 概念 分类 人力资源 设备与材料资源 地方资源 电子与网络资源 (8)课外校外美术教学 意义 类别与方法 美术兴趣班(小组)的美术教学 博物馆(美术馆)美术教学 社区中的美术教学 (9)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职业资质 〃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人格特征与魅力〃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知识与技能 〃研究型美术教师的基本特征和能力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I 课程实施细则 一、教师信息 姓名:周颖职称:讲师 办公室: 1312 电话: 电子信箱: 答疑时间:每周二下午 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美术鉴赏 课程名称(英文):Art Appreciation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实践性环节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 课程代码: 周学时: 2 总学时: 32 学分:2 先修课程:无 开设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工作) 三、课程简介 美术鉴赏是任意选修课程。运用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本课程以中、西方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变化概况为主线来欣赏评析美术发展史上的经典美术作品以及介绍著名艺术家生平追求。研究和展示外国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甚至摄影、表演、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艺术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从现代美术发展的多样性的展示开始,提升同学对艺术发展的兴趣,然后回到美术发展的源头开始,西方美术以时间为线索,分艺术风

格步骤的学习经典的作品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风格特点,中国美术主要绘画等发展的大的种类和主题阐述各时代的艺术的差异,最后着眼点回到现代回到当下,全球视野下的艺术发展和中国艺术现状。 四、课程目标 同时通过对中国和外国美术赏析中若干对比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对大美术概念的认知,以及对当下艺术发展的关注,从而注意发现周遭的“美”并进行独立自主的评议,对美术发展探讨,掌握基本的对中外美术艺术评价和认知。通过课程陶冶学生艺术、道德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激发高尚、健康的人文精神。初步了解世界优秀美术遗产。运用现场观摩参观、录像解析、投影图像分析、亲自体验实践等手段方法,提高学生美术理论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想象力、思维力,鉴赏判断力。 了解美术一般概念、美术的本质,美术在艺术大家庭中的位置,美术鉴赏的对象等内容。美术欣赏基础知识,什么样的作品为好作品,如何欣赏美术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掌握美术分类的多种方法及主要门类的性质,特点。了解艺术语言的含义及作用。把握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流派对对作品作出具体适当的分析和评价。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需要清晰地呈现每周的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和课后作业等,学生由此可以准确地了解每周的学习任务。如果当周有分量较重的活动环节的安排,需在“单章教学设计”部分呈现完整的活动设计。学生在每周课后需根据教学进程的安排,对本周的任务和下周的安排加以了解,并进行相关准备。

如何打造企业自己的培训课程体系

如何打造企业自己的培训课程体系 作为一名讲师,经常会被学员要求复制课程资料,甚至有些学员还会详细地询问课上所讲的 案例有没有具体的文字资料,说回去后好为员工做培训。无独有偶,有一次,一位谢老板给我 留下深刻印象,在分享学习资料的时候,谢老板把自己的电脑文档打开给我看,里面装满了 各种培训资料,音像、视频、书籍、社会上顶尖的讲师的培训资料和PPT数不胜数,应有 尽有。但是面对这么多的培训资源,老板却依然叹息着告诉我说:“王老师,不瞒您说,这 些老师都讲得非常有道理,学习资料您也看到了,要哪方面的培训内容我这里都有,可是不 知道为什么,用这些去培训我的员工的时候,总觉得水土不服,甚至有隔靴搔痒的感觉,不 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唉,都怪我们自己缺乏知识转化的能力,要怎样才能把我 们学到的东西和我们企业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真正开发出适合我们自己企业的培训教材,这是我现在最想解决的问题。” 相信类似的困惑在服装企业中普遍存在,从这些现象背后,我们也不难看出,目前大多服装企业内部培训知识体系严重匮乏的事实。这并不是说企业缺乏知识,而是因为企业缺乏知识积累的系统。 、建立企业自己的培训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无数事实证明,对企业最有价值,最能带来人员技能素质快速提升的培训教材,莫过于企业 自身的经验教训,企业员工在实践中摸索体验出来的智慧结晶才是企业最好的教科书。这样 的培训内容,不仅让员工感触深,记得牢,用得着,促进人员快速成长,而且企业也能不断 形成自己的知识积累,健全自己的知识体系。 但问题是,许多企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积累系统。企业目前普遍对员工培训都很重视 也愿意为员工成长做投资,但是,当员工个人能力得到提升后一旦离开企业另谋发展,保留在员工个人身上的个体知识智慧,无法转化形成公司共同的经验。一个销售精英走了,他的知 识经验也随着带走,很多珍贵的经验资源随着失传,企业和新的人员还需要重新花费大量的 时间精力再培训再摸索再提升,周而复始,企业知识无法快速复制传承,有些企业因此对培训失去信心,甚至对培训产生消极抵触心理。 那么,企业用什么方法可以将个人知识转化成企业智慧,从而建立企业自己的知识体系,真 正打造属于自己的造血系统,这是许多企业共同关心的话题。 二、培训课程体系开发总体思路 课程体系的开发要结合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发展阶段以及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的总体要求 进行,在系统的岗位分析以及基于岗位素质模型的基础上展开,根据不同的能力层次及专业、 岗位需求设计培训课程结构,建立从岗位到能力到课程的培训课程库。

完整word版美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关注文化与生活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四)注重创新精神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 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 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为了便于学习,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包括设计和工艺学习内容,既强调形成创意,又关注活动的功能和目的。“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综合性学习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美术课程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上述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