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字的用法

之字的用法
之字的用法

“之”用法的归纳

一。作代词的情况:“之”字在动词后一般作代词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二.作动词的情况:一般来说“之”字后接(表处所的词),“之”字作动词用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

3.吾欲之南海

三。作结构助词的情况:a.在偏正短语中,“之”字相当于“的”字

1.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请问:划线的短语是什么短语?偏正短语

b.作为结构助词的另一种情况: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划线的短语是什么短语?主谓短语。在主谓短语间,“之”字用于取消短语在句中的独立性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

例子: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百万之师,仰关而攻秦。

顷之,烟炎张天。

小结:“之”字的用法:1、作代词:代第三人称,作宾语

2、作动词:意思相当于“去”或“前往”

3、作结构助词:在偏正短语中相当于“的”;在主谓短语中,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作音节助词:补足音节用

5、作为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的标志:

巩固练习:1、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先妣抚之甚厚。(《项脊轩志》)

4、儿之成,则可待也。(《项脊轩志》)

5、何陋之有?(《陋室铭》)

6、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7、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9、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

10、沛公之参乘樊哙也。(《鸿门宴》)

答案:1.作代词2.音节助词 3.做代词 4.音节助词(5.6.和8)宾语前置的标志. (9. 10).偏正短语之间

练习:请说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

1.顷之,烟炎张天。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作《师说》以贻之。

4.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5.宋何罪之有?

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7.吾欲之南海

1.补足音节

2.定语前置的标志

3. 作代词

4.在偏正短语间作“的

5.宾语前置的标志在主谓短语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6.作动词

“以”的用法

一。介词

1.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答案: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2.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答案: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3.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

答案: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译:在崇祯十七年夏天,从京都徙步到华山当道士。)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翻译:现在按照实际情况察核他(的数字)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猛然间心惊胆颤,神志恍惚)

2.表示修饰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②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翻译:老臣认为太后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翻译: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看病,并且把他们的痊愈当作是自己的功劳)

以上2个答案: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答案: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把……作为或制成)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翻译:公子去了,我却不给您临别赠言,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会回来的)

以上2个【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练习: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自以寿不得长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

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答案:1.2.3.动词“以为”“认为”;4.5动词,使用6动词“做”

7、宫之奇以其族行8、农民以鬻子者9、无以,则王乎!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1、不赂者以赂者丧

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答案:7.动词,率领8动词,有9动词通“已”,“停止”;10.11.12介词“因为”“由于”

1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1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答案:13.14介词“在,从”;

15.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介词“在……的时候”;)

16、愿以十五城请易璧17、请其矢,盛以锦囊1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答案:16.17.18介词“拿,用,把,凭”

19、余船以次进2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19.20介词“按照”;)

21、高祖以圣武定鼎(介词“依靠”;)

22、以相国守代23、以资政殿学士行(答案22.23介词“凭借……的身份”;)

2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连词,表并列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2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25. 26. 27连词,表因果;)

28、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

29、作《师说》以贻之

30、举以予人,如弃草芥(29.30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31、背晋以归梁(表承接)

3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副词,通“已”,已经)

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赵亦盛设兵以待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BG(A目的连词B把C并列连词D顺承连词E因为F凭借G把H在)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考查句子

(一)《论语十则》、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二)《木兰诗》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三)《孙权劝学》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四)《桃花源记》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五)《陋室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六)《爱莲说》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七)《大道之行》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八)《三峡》1、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九)《与朱元思书》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十)《五柳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十一)《马说》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里之间

2、3、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十二)《小石潭记》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十三)《岳阳楼记》1、政通人和,百废俱兴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十四)《醉翁亭记》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日出而云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

出者(十五)《出师表》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十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失道寡助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黍非不多也(十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得道多助,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十八)《愚公移山》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3、子子孙孙无穷溃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十九)《曹刿论战》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二十)《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文言文中之字用法

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 “之”的用法,总结起来不外乎作代词、助词、动词。 一、“之”作代词用,用在动词的后面。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夏蚊成雷……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2、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童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4、择其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分析以上例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物”、“趣”、“洲”、“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童趣》)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这种情况下,“之”一般用在时间副词的后面。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三、“之”作动词用,“往、前往”的意思。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发现“之”的后面都跟了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也”字的用法

“也”字的用法 (一)“也”字作助词的用法: 1、“也”字表示判断语气的用法:一般译为“是”“就是”。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也”字作句末语气词的用法: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也”字用在句中或句末的用法: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也”字用在句末的用法: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也”字用在句末的用法: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也”字作句中语气词的用法: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之一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讲稿) ①其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疏通大意,解释句中各个“其”的意义。 狐谓狼曰:“羊肉其A()鲜乎!君其B()有意,叨其C ()一而啖之,得饱其D()口福。”狼曰:“其E()如猛犬何?”狐闻于犬曰:“羊数詈君,其F()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G()无闻邪,其H()畏主人邪?及其I()嬉逐,愿为一雪其J()。君其K()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L()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愤然而去。 答:这12个“其”的意义分别是:A大概;B如果;C其中的;D自己的;E将;F它的;GH是,还是;I它;J那;K一定;L难道。 【用法归类】指出下列各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一)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秦王恐其破璧。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③则或咎其欲出者。 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总结:用作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可译为“他”(“他的”)“它”(“它的”)(包括复数)。 ②第一人称,一般代人,译为“我的”“我”(自己)。 ③指示代词,“那”,“那些”“那个”“那里”。 ④指示代词,“其中的”。 (二) ①其皆出于此乎 ②其孰能讥之乎 ③吾其还也 ④尔其毋忘乃父之志。 总结:用作副词。 ①揣度语气,可译为“大概”。②反问语气,“难道”。③婉商语气,“还是”。 ④期望的语气。“可要”“一定”。 (三) ①其业有不精,得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②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耶? 总结:用作连词。①表假设,“如果”。②表选择,“是……还是……”。 (四) ①霰雪纷其无垠兮 总结:用作助词。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②之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疏通大意,解释句中各个“之”的意义。 近塞上之A( )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B(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C( )。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福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

虚词以字用法完整版

'. “以”字用法 〈介词〉 1. 把,拿——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祖逖北伐》 以牒为械《公输》 悉以咨之《出师表》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状语后置) 乃以箸掷月中《崂山道士》 乃传以诀《崂山道士》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宣悉以班诸吏《强项令》 必以信《曹刿论战》 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 亦以天下人为念《与妻书》 2. 凭借,用,让——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条件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世说新语》乘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细柳营》 将以下骑送迎《细柳营》: 以授之于有司《答司马谏议书》 即以斧破其背《干将莫邪》 客以剑拟王《干将莫邪》 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 以钱覆其口《卖油翁》 师无以用《戴震难师》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列子 以残年余力《愚公移山》——列子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列子 以刀画地《强项令》 守以卑者,贵《周公诫子》 守以畏者,胜《周公诫子》

守之以愚者,哲《周公诫子》 守之以浅者,智《周公诫子》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在位以贞白称《古文二则》——私心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与妻书》 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与妻书》 ;. '. 3. 按照,根据——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方式 不以其道得之《论语》十则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今以蒋氏观之《捕蛇者说》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与妻书》 4. 从——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时间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观潮》 受命以来《出师表》 自康乐以来《答谢中书书》 吾自违汝以来《与妻书》 <连词> 1.来,用来,以便——表目的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以膏泽斯民《答司马谏议书》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以啮人《捕蛇者说》 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2. 以致——表结果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致天下怨谤也《答司马谏议书》

而的用法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表示顺承或者承接,故此看来,顺承与承接是一码事,指的都是:用“而”连接有时间先后关系的两个动词。顺承关系就是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虚词“之”的含义及用法

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对其中的规律进行总结,以更好的掌握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③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 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戚背叛反对他。之:代指道的君主。 ②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译:杀死了狼。之:代指狼。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 ①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人》)译:有人使宋国国君听到了这件事。之:代指“穿井得人”这件事。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 ①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②子将安之译:你将要到哪里去。

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8

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5、童微伺其睡 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7、独其为文犹可识 8、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10、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1、距其院东五里 1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4、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5、其皆出于此乎? 16、子其勉之 1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8、国无主,其能久乎? 19、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20、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 2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2、吾其还也 23、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24、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25、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26、溱与洧,浏其清矣 27、北方其凉,雨雪其雱 2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9、彼苍天者,曷其有极

30、既见君子,云其何忧 3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3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33、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 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 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 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 三、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 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8其一二。9其是耶,其非耶?10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11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12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文言虚词练习(五)答案 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4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5—7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8第一人称代词“我”;9—12指示代词“那”“那些”;13指示代词“其中的”;14—15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16—17表示祈使语气“应当”;18—21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22表示商量语气;23表示假设“假如”;24表示选择“或者、还是”;25表示让步“尚且”;26相当于“然”,用在形容词后;27—29在单音节形容词和象声词之前,起强调作用;30—32句中无实意,凑足音节;33(jiˉ)表示疑问语气。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作代词 1、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 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二、作助词 1、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 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补语的标志。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 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 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 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 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 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 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文言虚词“且”字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其、之的意义和用法讲课稿

精品文档 1.其:人称代词,我(们),自己(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游褒禅山记》 人称代词,他,他们: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人称代词,你(们),你(们)的: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人称代词,他们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六国论》 指示代词,那,那个: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指示代词,其中的: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连词,表假设,如果: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劝学》 副词,表商量:还是: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副词,表反问:难道: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副词,表揣测:大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副词,表祈使:一定: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 助词,调节音节,不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2.之:人称代词,他、她、它(们)輮使之然也。《劝学》 人称代词,我: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示代词,这、此: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逍遥游》临帝子之长洲。《滕王阁序》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何陋之有?《陋室铭》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类似的还有“顷之”不一会儿)动词,到···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3.适:A适合、依照:处分适兄意。《孔雀东南飞》B刚才,刚刚:适得府君书。《孔雀东南飞》 C出嫁: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D到…..去适:适百里者,宿舂粮《逍遥游》同义词:“之”“造”“诣” E恰好:先生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同有“恰逢”义的词:属:属高氏专权。会:会有四方之事。 4.宾语前置句的规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提前。常见否定词:“未”“毋”、“无”、“莫”,常见的代词:“余”“之”“自”等。标志有“之”(何陋之有)“是”(唯利是图) 5.文言文中常见的兼词 ①诸 =“之于”: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②盍 =何不=为什么不:盍各言尔志?《论语》译:为什么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 ③焉:A 放句末,=“于之”“于此”“于彼”=“在其中”“从这里”“在这件事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在这件事情上。) B放句中,=“于何”=“在哪里”“从哪里”: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④叵=不可:居心叵测 6.翻译句子采分点通常设置为以下几项 (1)重要实词的含义:①一词多义:A属(恰逢)岁饥,出米为糜(mí)粥以食饿者。B王勃善属(写作)文。 C 前后相属。(连接)D属高氏专权(恰逢) ②古今异义: A蟪蛄不知春秋。B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③词类活用: A悦亲戚之情话。B负青天,然后图南。 ④通假字: A小知不及大知。B尔曹亡惧,能出力讨贼,犹可立功以自赎。(通“无”。你们不要害怕···) (2)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是······还是······) ②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连词,表修饰;或许) ③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介词,在)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呢) (3)特殊句式:尤其是倒装句:A奚以知其然也?(以奚)B去以六月息者也。(以六月息去)C农人告余以春及。 (以春及告余)D此小大之辩也。(判断句,翻译出“是”) E遂见用于小邑(被动句“被”) 精品文档

的字的用法

《“的、地、得”的用法》微课教学设计 桐城市东关小学朱际红 教学目标: 1.了解“的、地、得”的区别和用法。 2.引导学生运用口诀正确使用“的、地、得”。 教学重难点: 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个结构助词“的、地、得”的用法。 2.“的、地、得”是连接文章中词与词、字与字之间的桥梁。所以,用对“的、地、得”,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们的正确用法。 二、新授: 1.教学“的” (1)出示短语,寻找规律: 美丽的花儿温暖的怀抱干净的衣服 茂密的树林可爱的孩子勇敢的战士 (2)带的字的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教学“地”。 (1)出示短语,归纳规律: 认真地想开心地笑大声地歌唱 专心地看慢慢地骑认真地读书 (2)带地字的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教学“得”。 (1)出示短语,总结规律: 跑得快跳得远看得清 起得早飞得高好得快 (2)带得字的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形容词 4.为了更牢固地掌握这些规律,下面,我教你们一个口诀,想学吗?跟我读吧! “的、地、得”用法口诀 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 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5.下面我们带着口诀,一起来做几道练习吧。

(1)出示短语。 鲜艳(的)红旗勇敢(的)战士观察(得)仔细 胜利(地)到达感动(得)流泪迅速(地)前进 (短语练习简单吗?我们来个有难度的。请看题目) (2)句子练习:给句子填上“的、地、得” 清晨,可爱(的)花花兴高采烈(地)来到金灿灿(的)葵花园里。她兴奋(地)东瞧瞧,西看看,一会儿轻轻(地)摸摸,一会儿细细(地)闻闻,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你看,她跳(得)多好。 三、总结: 1.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的地得”的用法口诀。 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 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2.同学们,学到这里,是不是对这三个“de”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呢?课后,大家还要多多练习。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再见! 教学反思: 汉字中的“的、地、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非常高,但极易出错。本节微课,通过“谈话导入引出知识点——在短语中发现并归纳出规律——学习顺口溜强化记忆——梯级练习强化训练——复习顺口溜牢记知识点”这五个教学环节,层层深入,讲练结合,教学效果明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而”字用法辨析

浅谈主谓之间的“而”之用法 201230010301 陈宏 一、常见“而”的用法 通常情况下,在古代汉语中,“而”字作为虚词的用法有以下几种: 表示转折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转折关系,基本可以翻译为“然而”“但是”“可是”等。 表示顺承关系,也叫顺接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顺承(顺接)关系,也就是说前后两个动作行为有先后关系(不可颠倒),基本可以翻译为“然后”“而后”“随后”等,或者不译。 表示并列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并列关系,也就是说前后两个动作行为或事物、情形(如原因、条件等)是并列的关系关系(一般可以颠倒顺序),基本可以翻译为“而且”“而”等,或者不译。 表示修饰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修饰关系,也就是说前面的词语是修饰后面的词语的(不可颠倒),这种关系现在也叫状中关系(前面的词语是后面的词语的状语),基本可以翻译为“地”,或者不译。 表示因果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而”前是原因,“而”后是结果(不可颠倒),基本可以翻译为“因而”或“而”等,或者不译。 二、主谓之间“而”的用法浅析 然而有些“而”被置于主谓之间,如: 1、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2、若可, 君而继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3、相鼠有皮, 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 不死何为?( 《诗经国风 鄘风》) 4、国君而仇匹夫, 惧者甚众矣。(《左传》) 5、管氏而知礼, 孰不知礼?(《论语》) 6、郑伯南也, 王而卑之, 是不尊也。(《国语》) 7、且先君而有知也, 毋宁夫人, 而焉用老臣?(《左传》) 这些“而”字的用法,可以体现为表层语法意义和深层的语义涵义。从表层的语法层次来看,“而”的用法有: 1、表示假设。 2、表示顺承。 3、表示转折。

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②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菊,花之隐逸者也。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后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①公将鼓之。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③怅恨久之。 二、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④又数刀毙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 “那样”等。例如: ①渔人甚异之。②子骥,高尚士也,闻之。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如: 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四、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① 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之”作代词用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之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 (他们)、"它" (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完整版)文言文中之字用法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一、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 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 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 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二)指示代词,表 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 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 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 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 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 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 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 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孤之 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五)音节助词。用在形 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

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 作代词 1. 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 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 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 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二. 作助词 1. 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 官的职事呢?".<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 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 补语的标志.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 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 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 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 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7. 衬音助词(不译).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 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如<劝学>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嵌在时间词[须臾"的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此句译作[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谏 逐客书>中的[由此观之".这里的[之"接在动词[观"后面.协调音节.无义.此句可译作[从这看来" 8. 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介之推不 言禄".[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佚之狐".[烛之武".[介之推".[宫之奇". 9. 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如<病梅馆记>中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前一个[之"用在[病梅馆"这个专用名词中.不译. 三. 作动词 用在处所句词前.可译作[到.往.去".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之

祭十二郎文“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例谈

《祭十二郎文》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其”作为文言虚词,用法多且使用频率高,这在韩愈《祭十二郎文》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对于它的意义和用法,很多师生容易混淆,分辨不清。利用此文,仔细辨析,将有助于掌握它的用法。笔者为此梳理了本文出现的34个“其”的意义和用法,供大家一起探讨: 代词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它的”“他们的” 1、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第三人称代词,她的,指韩愈的嫂嫂 2、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韩会 3、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韩会

4、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第三人称代词,他们,指韩会家族 5、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孩提 6、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指奴婢们 7、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第三人称代词,她们,指吾子与汝子 8、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第三人称代词,她们,指吾子与汝子 二、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9、止一岁,请归取其孥。第二人称代词,

你的,指十二郎 10、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指十二郎 11、殓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指十二郎 三、指示代词,可译为“这(些)”“那(些)” 12、其后四年,而归视汝。指示代词,那 13、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指示代词,那,指代前面一句话 14、呜呼!其信然矣!指示代词,这 15、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指示代词,那(些)

副词 一、表推测,可译为“大概”“也许” 16、呜呼!其信然矣!副词,表示推测,大概。 17、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副词,表示推测,大概。 二、表反诘,同“岂”,可译为“难道” 18、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副词,表示反诘,难道 19、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表示反诘,难道,还 20、吾实为之,其又何尤!表示反诘,难道

“之“字的用法

编前按:在整个初中乃至高中及大学的语文文言文学习中,“之”字的理解方法应该是最多的几个字之一,而且是最常见的多义字。以下罗列的几种用法是最常见的,可能有所不全。仅供分享。 之 ⑴【代词】他,她,它(们)。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⑥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⑦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⑧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翻译为:的。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动词】往,到......去。例: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⑧然后驱而之善,固民之从之也轻。(本义项指第一个“之”)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⑺用在句末补足音节,无实义。例:

而字用法

而: A.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B.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C.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D.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E.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F.助词,表示时间的副词词尾。 而: A.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B.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日出而林霏开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C.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思则罔 D.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E.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面山而居。 长跪而谢之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F.助词,表示时间的副词词尾。如既而儿醒,大啼 俄而百千儿哭 11、而:⑴蔚然而深秀:表并列⑵溪深而鱼肥:表并列⑶学而时习之:表承接⑷野芳发而幽香:表承接⑸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6)而乐亦无穷也:表承接⑺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⑻温故而知新:表承接⑼学而不厌:表承接⑽再而衰:表承接,就⑾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⑿临溪而渔:表修饰⒀默而识之:表修饰⒁呼尔而与之:表修饰⒂朝而往:表修饰⒃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⒄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