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汉语第三册第一课教案

合集下载

快乐汉语第一课教案

快乐汉语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我从北京来教学对象:B2班的学生,共有七人,分为上下午上课,上午三个人,下午四个人。

都是菲律宾的华裔。

汉语水平100个学时完成快乐汉语第三册的内容。

若是快乐汉语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简单,老师则在课上补充比较难的内容。

所用教材:《快乐汉语》(李晓琪罗晓松刘晓雨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三次印刷。

)本课教学内容:《快乐汉语教程》,初级第三册的第一课课文“我从北京来”(全课用六个课时完成,前两个课时教学目标:掌握个人信息的介绍。

语言点:我从北京来。

生词:从姓名性别国籍出生日期地点职业住址电话电子邮件汉字:从性出期住邮教学重点:你从哪儿来?教学时间:3个课时(150分钟)。

教学步骤:第一节课热身:先自我介绍完,然后给每个学生一张卡片,让学生写上姓名、国籍、出生日期、职业、住址。

准备几个问题抽签,让学生抽一个问题回答。

(让学生先读问题,然后回答。

问题分别为:你叫什么名字、你姓什么、你是哪国人、你家在哪儿、你多大、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他是谁?你喜欢什么?你家有几口人?你去过中国吗——哪个城市?如果没有去过中国,说说你最喜欢的城市。

以防万一学生基础比较差,准备一面有拼音的问题,一面没有拼音的问题。

放在两个抽签的笔筒里。

)(一)导入:复习:用汉语回答。

你是哪里人?引入提问你从哪里来?(你是哪里人,我们也可以说:“你从哪里来?”)(二)生词:1、从:老师先带读、然后让学生一个一个读。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后鼻音。

提问学生从的英文意思。

2、国籍。

带读。

3、姓名:老师先带读然后让学生一个一个读。

提问一个学生:你叫什么名字。

然后展示简历和卡通图片,问学生姓名和名字的不同。

姓名:formaller ,written language名字:informaller colloquial language提问学生中国中的姓名和英文中的姓名的姓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样?通过练习章子怡的图片来检验学生是否会区分。

姓名的姓是女字旁的原因。

轻松学中文家庭教案

轻松学中文家庭教案

轻松学中文家庭教案教案标题:轻松学中文家庭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中文词汇和句型。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4. 通过家庭教育,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学内容:1. 基本的中文拼音和发音规则。

2. 常用的中文词汇和句型。

3. 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如问候、家庭成员、食物、动物等。

教学步骤:第一课:认识中文拼音和发音1. 通过播放中文拼音的音频,让学生跟读并模仿发音。

2. 教授常用的声母和韵母,并进行练习。

第二课:学习中文基本问候语1. 教授常用的中文问候语,如“你好”、“早上好”、“晚上好”等。

2.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第三课:认识家庭成员1. 教授中文的家庭成员词汇,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

2. 制作家庭成员的图片卡片,让学生进行配对练习。

第四课:学习常见食物词汇1. 教授中文的常见食物词汇,如“苹果”、“面包”、“米饭”等。

2. 进行听写练习,让学生听到对应的食物词汇后写出拼音。

第五课:认识常见动物1. 教授中文的常见动物词汇,如“猫”、“狗”、“鸟”等。

2. 制作动物的图片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类练习。

教学评估:1. 通过口头问答,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书面测试。

家庭作业:1. 学生与家长一起练习中文拼音和发音。

2. 家长与学生一起进行中文对话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观看中文儿童节目或读中文绘本,增强语言输入。

2. 建议家长与学生一起参加中文角或中文学习社群,提供更多语言环境。

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旨在为家庭教育提供轻松、有趣的中文学习方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需求,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

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和支持学生的中文学习,共同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轻松学汉语第三册第一课教案

轻松学汉语第三册第一课教案
Dates:
LearningExperience:
Objectives:
通过对听力和口语的操练,能够加深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和领悟,增强听和说的能力,
增加对词汇量的掌握。
Lesson Proper:
第一步:祈祷。环视教室,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及精神状态。检查学生是否准备好书本。(3分钟)
第二步: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的。(10分钟)
Lesson Proper:
第一步:祈祷。环视教室,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及精神状态。(3分钟)
第二步:检查学生是否准备好考试要用的学习用具。(10分钟)
第三步:分发考卷,让学生往后传,开始考试。(20分钟)
1、学生准备充分,老师开始放听力会话,学生在考卷上填写答案,老师巡视教室。
2、听力结束,学生继续作答阅读部分。
第二步:复习已学过的生词课文,让学生读,老师纠音。(3分钟)
第三步:老师挨个检查学生的口语表述内容,其他的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做练习册。(28分钟)
Closure:总结学习内容:(5分钟)
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课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2分钟)
做练习册的练习题。
Evaluation:
第六课时(练习题讲解):
Lesson Proper:
第一步:祈祷。环视教室,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及精神状态。检查学生是否准备好书本。(3分钟)
第二步: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的。(10分钟)
第三步:打开练习册,讲解Text2的练习。(20分钟)
第四步:讲解《弟子规》——亲所好,立为具;亲所恶,瑾为去,给学生先讲解,再通过动画短片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思。(20分钟)
A
B
C
D
E
F

人教版中职语文第三册第一课教案

人教版中职语文第三册第一课教案

人教版中职语文第三册第一课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词语及关键语句2.理清论证思路,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及论证结构。

3.理解本文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特色。

4.提高学生对理论联系实际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学风教学重点1.理解词语及关键语句2.理清论证思路,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及论证结构。

3.理解本文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1.理清论证思路,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及论证结构。

2.理解本文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时数3教时。

第一课时像本文这样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的议论文,在学习前仔细阅读“预习提示”和文题后的注释,对我们了解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同时还可以采用“跳读法”,迅速把握全文要点即速读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每一部分开头的话,找出课文中能显示全文结构脉络和内容要点的最重要的几个句子。

如能抓住“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理由如次”;“依据上述意见,我有下列提议”;第一、二、三部分开头的第一句话和全文的最后一句话,就能大体上理清本文的逻辑思路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从文章的内容看,题目《改造我们的学习》包含了哪些内容?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结构的?文章的第一句话“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就是中心观点。

关于题目包含的内容可抓住“改造”和“学习”二词去理解。

“改造”强调在学风上来一次根本的改变;“学习”是指学风,本文是指对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态度。

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来行文的。

开头第一句话就提出问题,说明基本观点。

下面分四个部分来写。

三个部分分析问题,反复论述为什么要改造学习;第四部分论述怎样改造我们。

的学习,明确提出改造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建议,使问题得到解决。

因此,从。

全文看,文章采用了层进式的论证结构。

中文第一课:语文开学教案

中文第一课:语文开学教案

中文第一课: 语文开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汉字的基本概念和演变历史。

2. 掌握《三字经》和《百家姓》中的基本知识。

3. 能够理解中文课本的基本规则,并能够自主阅读中文文章。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汉字的基本概念和演变历史。

2. 熟悉《三字经》和《百家姓》中的基本知识。

3. 掌握中文课本的基本规则,并能够自主阅读中文文章。

三、教学难点1. 掌握汉字演变的历史和规则。

2. 熟悉《三字经》和《百家姓》中的内容。

3. 能够自主阅读中文文章。

四、教学方法1. 通过讲解、讨论、背诵等方式教授《三字经》和《百家姓》。

2. 通过课堂讲解、阅读练习等方式掌握中文课本的基本规则并能够自主阅读中文文章。

3. 演示汉字的结构和写法,帮助学生熟悉汉字。

五、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构造和演变历史。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

汉字的基本构造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能够表现出汉字的形态和意义。

汉字的演变历史包括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书法风格,每种风格都有其历史背景和特点。

其中,楷书是现代汉字书法的代表,被广泛应用在文化和艺术领域。

2. 《三字经》和《百家姓》的基本知识。

《三字经》和《百家姓》是中国传统的经典读物,内容涉及到历史、文化、道德、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字经》是较早的启蒙读物,它以三个子女问答形式来介绍基本知识;《百家姓》则是介绍姓氏的著作,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中文课本的基本规则和阅读方法。

中文课本是学习中文语言的基础教材,其中包括了基本的语法和词汇知识。

在学习中文语言的过程中,掌握中文课本的基本规则和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规则包括了标点符号的使用、文字排版的规范、川字、异体字、词组搭配等内容。

六、教学实施1. 在讲解汉字的基本概念和演变历史的同时,带领学生观察一些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写法。

2. 对《三字经》和《百家姓》中的关键信息进行讲解,并带领学生进行背诵练习。

3. 通过阅读练习和课堂讲解的方式,介绍中文课本的基本规则。

初级汉语综合(上)教案

初级汉语综合(上)教案
第二课 一封信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并能回答课后的问题,并能把几张照
片的内容复述出来。 2.能理解所学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并且能用“靠、各、表示、又…又…、
分别”等造句。 二、教学时间
8 课时 三、教学重点
1.重点词语:靠、各、表示、分别 2.重点用法及比较:又……又……、每——各、表示——表达 四、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提问:来中国以后给爸爸妈妈写过信吗?打过电话吗?都说些什么? (二)生词学习 1.朗读生词,纠正读音。 2.重点生词讲解 (1)靠:
第一课 离家的时候
一、教学目的 1.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离家来中国留学的情景,最好能写出 200
字左右的作文。 2.能独立完成课后的练习,并用“终于、一切、果然、说实话、对于、只好”造句。 二ຫໍສະໝຸດ 教学时间8 学时 三、教学重点
1.重点词语:终于、果然、对于、而 2.重点用法及词语比较:对于——对、打算——考虑、以后——然后、改变— —变 四、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提问:你什么时候离开家来到了中国?
初级汉语综合(上)教案
课程类型:汉语综合课 授课对象:汉语言专业本科生 所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三册》(上)
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本课程为《初级汉语综合》(上),属于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汉语基础课,共 144 课时,8 个学分。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在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一年级上学期的必修课,其主要教学目 标是要求留学生掌握一定的汉语语言知识,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能 满足日常学习、生活和一般社交场合的交际需要,初步具备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 材料阅读的能力。同时也为他们深入高一年级打下基础。此外,根据课文涉及到 的内容适当增补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增长学生的视野,扩展汉语学习视野,提高 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仍然是课文,其次是词语的用 法。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文和词语的讲练,培养学生成段表达的能力,把 言语交际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已经过半年以上正规训练,已修完《汉语教程》 一、二册或其他零起点汉语课程。本课程在语言知识点及课文形式、难度上都是 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课程的重点仍是课文及词语例释,适当增加了同义词辨析 的词语学习。本课程在《汉语教程》一、二册的基础上,辅以初级汉语口语、初 级汉语阅读与初级汉语写作的学习,为升入二年级更加深入系统的学习奠定了比 较扎实的基础。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初级汉语综合(上)以《汉语教程》第三册(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为主要教材,参考书目如下: 1、崔希亮等:《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研究》、《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 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年; 2、卢福波:《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年; 3、周健:《汉语课堂教学技巧 325 例》,商务印书馆,2010 年; 4、吕叔湘等:《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10 年。

汉语教程第三册教案

汉语教程第三册教案

汉语教程第三册教案教案标题:汉语教程第三册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掌握汉语教程第三册中的词汇、语法和句型;2. 学生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3. 学生将提高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重点:1. 掌握第三册中的重要词汇和常用句型;2. 熟练运用所学内容进行日常生活中的交流;3. 加深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了解。

教学难点:1. 理解和运用第三册中的复杂语法结构;2. 熟练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教学准备:1. 汉语教程第三册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3.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4. 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步骤:第一课:课程介绍和目标设定1. 向学生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目标;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探索。

第二课:词汇学习1. 通过多媒体或教学材料呈现本课的重要词汇;2. 引导学生进行词汇的拼读和记忆;3. 进行词汇练习和巩固,如填空、配对等。

第三课:语法学习1. 介绍本课的重要语法结构和句型;2. 解释语法的用法和意义;3. 给学生提供相关例句和练习,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

第四课:对话和交际能力训练1. 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模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境;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口头表达,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3. 提供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

第五课:阅读和写作训练1.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2. 引导学生写出相关的写作作业,如日记、信件等;3. 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批改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

第六课:文化和社会背景介绍1. 向学生介绍中国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知识;2. 讨论相关话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3. 提供相关的文化体验活动,如品尝中国食物、观看中国电影等。

第七课:复习和总结1. 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2. 给学生提供复习材料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提问,解决他们的疑惑和困惑。

学中文第一课教案模板范文

学中文第一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初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文的基本构成和发音规则。

2. 培养学生对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问候语和自我介绍。

教学重点:1. 中文拼音的发音规则。

2. 基本的问候语和自我介绍。

教学难点:1. 中文拼音的发音。

2. 自我介绍的语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黑板,展示中文拼音、基本问候语和自我介绍。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用简单的中文问候学生,例如:“你好!”2. 引导学生用中文回答,例如:“你好!”3.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拼音1. 教师讲解中文拼音的构成,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

2. 用PPT或黑板展示拼音表,让学生跟读。

3. 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纠正发音。

三、学习问候语和自我介绍1. 教师用PPT或黑板展示基本的问候语和自我介绍。

2.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和语调。

3. 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介绍。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跟家长用中文进行简单的对话。

2.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拼音、问候语和自我介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中文的基本构成和发音规则,以及掌握基本的问候语和自我介绍,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对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发音练习,帮助他们克服发音难点。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sson Proper:
第一步:祈祷。环视教室,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及精神状态。检查学生是否准备好书本。(3分钟)
第二步: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的。(10分钟)
第三步:打开练习册,讲解Text2的练习。(20分钟)
第四步:讲解《弟子规》——亲所好,立为具;亲所恶,瑾为去,给学生先讲解,再通过动画短片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思。(20分钟)
3.在讲解课文时引入对“跟……一起”“过”的讲解
3.以练习的方式熟悉课文和语法,完成课本练习8、4、练习册练习4、5、9(10分钟)
Closure:总结学习内容:(2分钟)
1.全班齐读课文
布置作业:(2分钟)
(1)熟练背诵课文;(2)复习生词;(3)没有完成练习的学生完成练习
Evaluation:
第三课时(语法练习教学):
3.六年级的学生具有简单的认读能力(利用拼音可以认读)。
4.六年级的学生具有基本的会话交际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
Action
Objectives
(计划9课时完成)
Formal Assessment
通过学习,在本课结束时,学生应该掌握如下几点:
1.生词部分:
1.掌握本课部分的25个生词,能听说读写。
Sections:
A
B
C
D
E
F
G
H
I
Dates:
LearningExperience:
Objectives:
一、生词部分:复习本课第一篇课文的前13个生词,会听,会说,会认读。
能够正确使用本课的生词,并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二、课文部分: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能够通过模仿本课所学的课文,
2.能够正确地使用本课的生词造句。
Lesson Proper:
第一步:祈祷。环视教室,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及精神状态。检查学生是否准备好书本。(3分钟)
第二步:导入新课:观察图中人物,并回答问题。(P2)(认识哪些亲戚,家里有哪些人跟谁一起住)(5分钟)
第三步:出示幻灯片——课文题目:《亲戚》,让学生们齐读。
A
B
C
D
E
F
G
H
I
Dates:
LearningExperience:
Objectives:
1.生词部分:复习本课第一篇课文的前13个生词,会听,会说,会认读。
能够正确使用本课的生词,并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2.课文部分: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能够通过模仿本课所学的课文,
来与人谈论亲戚关系。
2.麦克在家里的时候,跟爷爷奶奶说话总是大喊大叫的,还经常抢弟弟妹妹的玩具玩,你觉得他这样子做好不好?为什么?
3.你跟亲戚在一起时会觉得怎么样?为什么呢?
4.你跟哪个亲戚关系最好,为什么?
第一课时(生词教学):
Sections:
A
B
C
D
E
F
G
H
I
Dates:
LearningExperience:
Objectives:
Sections:
A
B
C
D
E
F
G
H
I
Dates:
LearningExperience:
Objectives:
通过对听力和口语的操练,能够加深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和领悟,增强听和说的能力,
增加对词汇量的掌握。
Lesson Proper:
第一步:祈祷。环视教室,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及精神状态。检查学生是否准备好书本。(3分钟)
1.学习生词,生词讲解。(20分钟)
2.读:老师领读生词,若语音不正确,立刻纠音。(5分钟)
3.完成练习册P1练习1、P2练习3(5分钟)
Closure:总结学习内容:(2分钟)
1.带领学生读一遍今天学的生词
布置作业:预习text1(1分钟)
Evaluation:
第二课时(课文语法教学):
Sections:
Lesson Proper:
第一步:祈祷。环视教室,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及精神状态。(3分钟)
第二步:检查学生是否准备好考试要用的学习用具。(10分钟)
第三步:分发考卷,让学生往后传,开始考试。(20分钟)
1、学生准备充分,老师开始放听力会话,学生在考卷上填写答案,老师巡视教室。
2、听力结束,学生继续作答阅读部分。
2.能够认读本课的4个补充生词。
生词
(23)
重点掌握(16)
亲戚、大伯、叔叔、姑姑、每年、前年、外公、
外婆、舅舅、姨妈、去世、孩子、女儿、儿子、
见面、春节。
基本掌握
(6)
圣诞节、过、表哥、表姐、独生子/独生女、
洛杉矶、纽约。
语法
1.能够正确使永“跟…一起”句型。
2.学会使用助动词“过”。
1、
2、课文部分
第二步: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的。(10分钟)
第三步:打开练习册,讲解Text1的练习。(20分钟)
Closure:总结学习内容:(5分钟)
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课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2分钟):
做练习册的练习题。
Evaluation:
第七课时(练习题讲解):
Sections:
A
B
C
D
E
F
G
H
I
6、**人格培养: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亲戚血缘关系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并且培养学生有责任的家庭观念。
1.课堂提问口试
2.口头造句
3.朗读对话
4.复述课文
5.对话练习
6.课堂练习
7.成段表达
8.小考
9.听力阅读考试
Possible Reflection Questions:
1.节假日时我们为什么要和家人聚在一起呢?
Evaluation:
第五课时:(口语练习)
Sections:
A
B
C
D
E
F
G
H
I
Dates:
Objectives: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灵活的用口语表达出来,运用与日常交流,达到交际的目的。
Lesson Proper:
第一步:祈祷。环视教室,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及精神状态。检查学生是否准备好书本。(2分钟)
Dates:
LearningExperience:
Objectives:
通过对听力和口语的操练,能够加深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和领悟,增强听和说的能力,
增加对词汇量的掌握。
Lesson Proper:
第一步:祈祷。环视教室,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及精神状态。检查学生是否准备好书本。(3分钟)
第二步: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的。(10分钟)
第三步:打开练习册,讲解练习。(20分钟)
1.完成练习册课后练习一。
2.老师领读练习一,若语音不正确,立刻纠音。
3.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练习册课后练习三和四,然后在课堂上报告。
4.复习语法“比”“跟…一起”,并完成练习册上第三页练习七。
Closure:总结学习内容:(5分钟)
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课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2.老师以家谱的方式画图讲解与补充爸爸边的亲戚,参考课本第三页练习二图。(5分钟)
3.口语练习:根据自己所带的照片,两人一组描述亲戚。
4.练习;课本WB第二页练习一,让学生先读本段,讲解兄弟姐妹、独生子、独生女等复杂词汇。
复习老师总结好的一般性爸爸边的亲戚词语,请同学来介绍图一和图二。(10分钟)
5.最后,老师对本课重点难点词汇通过PPT设计好的测试题进行考核,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5分钟)
来与人谈论亲戚关系。
三、通过练习更熟悉语法。
Lesson Proper:(上课过程)
第一步:祈祷。环视教室,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及精神状态。(3分钟)
第二步:学习语法“跟…一起”,并完成课本第四页练习四。以及练习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二页练习五(练习10分钟)
第三步:课堂练习
1.TB第一页练习一,让学生独立完成(3分钟)
第二步:复习已学过的生词课文,让学生读,老师纠音。(3分钟)
第三步:老师挨个检查学生的口语表述内容,其他的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做练习册。(28分钟)
Closure:总结学习内容:(5分钟)
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课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2分钟)
做练习册的练习题。
Evaluation:
第六课时(练习题讲解):
Closure:总结学习内容:(2分钟)
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课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
2.抄写本课第一篇短文中所学的生词及课文。
3.做课本第五页练习六,练习册练习五
Evaluation
第四课时(语法、练习题):
Sections:
A
B
C
D
E
F
G
H
I
Dates:
LearningExperience:
导入:1.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导入,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回答。
1能够流利地朗读对话,理解对话内容。
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谈论有关家庭亲戚的话题。
3能复述课文,利用课文练习,描述自己亲戚、住所等。
2、
3、语法部分:
能够正确使用语法:
A.“跟…一起”句
B.助词“过”
四、语音部分:
掌握本课生词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1、
2、
3、
4、
5、培养学生运用本课所学进行对话或成段表达的能力。
3、考试结束,学生把笔等收起来,听老师要求开始传试卷,老师请点试卷,是否有问题。
Closure:总结内容:(5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