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施工组织设计(投标)

合集下载

武汉地铁2号线6标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武汉地铁2号线6标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第1章总体筹划及工程重难点分析1.1 编制依据及原则1.1.1 编制依据1、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标段土建工程招标文件及补遗书;2、国家颁发的地铁工程施工相关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及湖北省、武汉市相关规范、标准及文件;3、建设部、湖北省及武汉市有关强制性标准条文及有关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标准和有关法令性文件;4、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制定的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5、业主及我公司组织的现场踏勘、调查的第一手资料;6、我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法以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7、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力量。

1.1.2 编制原则1、安全、环保、优质、高效、确保工期的原则;2、严格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标准和项目法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安全、质量等保证措施;3、选配专业化队伍,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4、积极采用“四新”技术,使方案合理可行。

优化施工方案,保障安全、提高工效;5、在安全保证措施方面,立足全面性、可靠性、可操作性,建立安全体系及岗位责任制,确保邻近建(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安全。

1.1.3 编制范围本标段包含一个车站、一个盾构区间,即秀湖站(明挖两层车站)、秀湖站(不含)~藏龙东街站(不含)盾构区间。

工程编制的范围主要有以下内容:1、永久工程:永久性结构、防水工程及其他永久工程;2、临时工程:临建设施、场地用水及临时排水、场地内施工用电、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清除与处理、临时便道及交通疏解、工程范围内公用设施修复工作、工程范围内的道路及市政设施养护、维修、保洁工作、临时工程的施工安装及拆除。

1.2 工程概况1.2.1工程地理位置武汉市轨道2号线南延线起于2号线一期工程的光谷广场站,沿线主要经过珞喻路、藏龙东街、流芳火车站、黄龙山路、光谷大道、高新六路等,覆盖了光谷步行街、华中科技大学、光谷创业街、光谷金融港、武汉传媒学院、武汉交通学校等商圈、学校、居住区和众多高新企业区,能够方便光谷地区广大城市居民、高校师生和就业人员的出行,连接了流芳火车站等大型客运交通枢纽,可实现城市内外交通的有效衔接,2号线南延线的建设可有力支撑东湖开发区东扩的发展战略。

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某标段土建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某标段土建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总体部署及施工方案1.1工程范围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第xx标段土建工程工程范围为:xx区间和xx广场站。

xx站~xx广场站区间,左线起点里程:ZDK26+408.308,终点里程:ZDK27+448.000。

右线起点里程:YDK26+408.308,终点里程:YDK27+448.00,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xx广场站起点里程右ZK27+447.000至车站终点里程右ZK27+727.700范围内的主体部分(包括站台层和站厅层)、附属部分(包括出入口、通道、风道和风亭),总体建筑面积13021.41m2,采用明挖法施工。

1.2工程概况1.2.1xx站~xx广场站区间工程概况xx站~xx广场站区间,左线起点里程:ZDK26+408.308,终点里程:ZDK27+448.000。

右线起点里程:YDK26+408.308,终点里程:YDK27+448.00。

左右线路均以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连接而成,左右线间距为13米,曲线段处曲线半径R=1000m,缓和曲线长45米,线路沿卓刀泉路(或虎泉路),到达终点xx广场站。

虎泉路两侧建筑主要是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医院、中船709研究所和民房,建筑物的楼层普遍较低,隧道在路中间下行通过,距离两侧的建筑物满足安全的要求。

该区间全线均为地下线,线路从xx站~xx广场站线路设为9.518‰上坡和5‰降坡。

线路纵断面上设置R=5000m的竖曲线。

在线路里程左DK26+862.591(右DK26+860.000)处设置1#施工竖井和联络横通道,竖井内净空长6.5米、宽5米。

在线路里程左(右)DK27+426.604处设置2#施工竖井,竖井内净空长20.1米、宽8米。

本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

1.2.2xx广场站工程概况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xx广场站位于xx广场交通绿化岛西端和xx广场南端的虎泉街地下,呈东西走向,xx广场站为线间距13米的标准地下二层车站,在站前设有渡线。

精品最新更新5某地铁区间施工组织设计

精品最新更新5某地铁区间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和工程总体目标1、工程概况武汉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起点位于汉阳黄金口,终点为武汉首义路站。

从黄金口工业园附近向东跨琴断口小河、三环线孟家铺立交,沿汉阳大道向东,过孟家铺站后转为地下,过永安堂、玫瑰苑、王家湾、十里铺、七里庙、五里墩、五琴路,向北偏转穿老汉阳火车站,线路下穿京广铁路和琴台路,经过琴台公园,从闽东国际东侧转入鹦鹉大道向南前行,过翠微路后转向东沿腰路堤路前行,然后下穿长江,沿紫阳路前行,过首义路后至设计终点。

二期工程线路全长16.86km,其中高架线3.2公里,敞开段0.15公里,地下线13.50公里,设站13座。

本标为第一标段。

第一标段:包括首义路站、复兴路站、首义路站~复兴路站区间。

首义路站台中心里程为AK16+719.4m,外包总长为364.80m,标准段外包总宽25.30m,首义路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设五个出入口,车站总建筑面积为19628m2,主体建筑面积为16835m2,附属建筑面积为2793m2,采用半盖挖法施工。

复兴路站台中心里程为AK15+989.7m,车站外包总长为153.300m,标准段外包总宽22.100m,车站为地下四层岛式站台车站,共设4个客流出入口,车站总建筑面积17108m2,主体建筑面积14539m2,附属建筑面积2569 m2,采用半盖挖法施工。

首义路站~复兴路站区间里程范围为右CK16+072.100~右CK16+529.400,左线区间长457.300m,右线里程同左线,右线区间长457.300m;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

1.1 首义路站首义路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站前设单渡线。

车站中心里程右AK16+719.4m,车站起点里程右AK16+529.4m,车站终点里程右AK16+894.2,全长364.8m。

本车站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路与首义路的交叉口处,车站近期共设有五个出入口,均为有顶盖式出入口;另设三组风亭,均为高风亭。

武汉市轻轨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某标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武汉市轻轨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某标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xx市轻轨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第九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第一节编制依据一、xx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提供的《xx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区间桥梁及车站土建第四、七、八、九标段招标文件》;二、xx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区间桥梁及车站土建第四、七、八、九标段招标文件补遗书(一)、(二)”。

三、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提供的有关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设计资料。

四、国家、相关行业、湖北省及xx市现行的有关设计、施工的规范、规程、规则、验收标准。

五、xx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的有关市政交通、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劳动保护、人员健康、工地保安、环境保护、防汛抗洪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措施及办法。

六、本合同段现场踏勘及自行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获得的资料。

七、我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机械设备装备情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及管理经验。

八、国家、湖北省、人大发布实施的相关法令、法规及行政命令。

第二节编制原则一、确保工期的原则:严格按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实施网络控制。

做到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全面展开、平行作业、科学组织、均衡生产,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地进行。

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安全可靠性、经济适用性相结合,确保工程总工期的实现。

二、合理优化,优质高效的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合理安排各项施工,对施工进行科学组织,优化管理。

加强施工领导和管理,确保优质高效施工。

严格贯彻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使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确保优质工程。

(一)严格遵照业主对xx市轻轨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工期控制的原则要求,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编制。

(二)严格遵守各有关设计图纸、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安全规程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三)严格遵守招标文件各项条款要求,认真贯彻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及其授权人或代表的指示、指令和要求。

【精品建筑施工资料】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某站地铁站土建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精品建筑施工资料】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某站地铁站土建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某站地铁站土建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1章项目简况 (1)第2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2)1.编制依据 (2)2.编制原则 (2)第3章工程概况 (4)1.工程地点及范围 (4)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4)3.气候情况 (6)4.工程设计 (7)5.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 (8)6.施工条件 (9)7.附图 (12)第4章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 (13)1.工程特点 (13)2.工程重点 (14)3.工程难点 (15)第5章项目的各项目标 (16)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6)2.安全生产目标 (16)3.质量目标 (16)4.环境保护目标 (16)5.工期目标 (16)6.文明施工目标 (16)第6章总体施工布置 (18)1.施工组织机构 (18)2.现场施工组织机构 (22)3.施工总体安排 (22)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6)第7章施工进度计划几说明 (30)1.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的原则 (30)2.开、竣工日期 (30)3.场地使用和移交时间 (30)4.重要进度指标分析 (30)5.节点工期目标 (32)第8章施工准备及临时工程 (34)1.总平面布置图及交通疏解图 (34)2.施工便道 (34)3.临时供水 (34)4.临时供电 (34)5.临时通讯 (34)6.现场施工准备 (34)7.管线改移和保护 (35)8.材料准备 (35)9.临时房屋 (36)10.临时用地 (36)第9章资源配置 (39)1.人力资源需求及配置 (39)2.设备的需求及配置 (40)3.材料的提供 (42)第10章项目施工的重点、难点以及应对措施 (44)1.工程重点及应对措施 (44)2.工程难点及应对措施 (50)第11章项目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艺及技术措施 (53)1.工程概况 (53)2.项目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艺及技术措施 (53)2.1.地下连续墙施工 (53)2。

某轨道交通施工组织设计000002)

某轨道交通施工组织设计000002)

一、编制依据、原则及管理目标1、编制依据、原则1)编制依据(1) 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园林路站和青鱼嘴站站内物业开发(风、水、电)施工招标文件、图纸及答疑文件;(2) 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园林路站和青鱼嘴站站内物业开发(风、水、电)施工第二标段承包合同文件;(3) 国家现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4) 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现行相关施工规范、技术标准;(5) 设计图纸审核及会审获得的资料;(6) 业主及监理管理办法;(7) 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8) 我公司的技术力量、施工能力、机械设备状况和自有的技术资料;(9) 现场调查资料及业主提供的相关信息;(10) 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2)编制原则(1) 以国家现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为基础,以项目经理为中心,以重点、关键工序为主导,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合理组织、实施本项工程;(2) 响应招标文件及补充文件的基本要求,制定相应措施,确保工程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和经济目标的实现;(3) 以作业队为实体,合理配置项目部内部资源,既可集中力量施工,又可灵活机动分专业施工,快捷高效地干好本工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4) 强化内部管理,推广使用新工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工效,降低工程成本;(5) 本着真诚、友好、合作的精神,做好与业主、监理、设计、相关交叉施工专业承包商以及武汉市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6) 坚持“用户至上”和“优质服务”的宗旨,认真履行合同,做到“合同执行完,服务不终止”。

2、工程概况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工程名称: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园林路站和青鱼嘴站站内物业开发(风、水、电)施工第二标段(2)工程地点工程地点: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青鱼嘴站(3)合同各方建设单位: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铁十七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铁隧道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建筑、风、水、电)、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通信)、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FAS、BAS、气体灭火)(4)工程简介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穿越了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等4个城区,沟通武昌到汉阳的交通,形成贯穿城市西到东北的重要交通走廊。

地铁土方及泥浆外运施工组织设计

地铁土方及泥浆外运施工组织设计

地铁土方及泥浆外运施工组织设计地铁土方及泥浆外运施工组织设计武汉市轨道交通蔡甸线6标项目土石方及泥浆外运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特点及技术标准一、工程概况二、现场条件三、本工程的重点四、技术标准第二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一、编制说明二、编制原则三、编制依据四、编制范围第三章施工总体目标及部署一、施工总体目标二、施工部署第四章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二、机械准备三、现场准备四、劳动力准备五、临时照明六、管理准备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案一、土石方开挖二、渣土外运三、泥浆外运与弃置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目标二、质量管理组织三、质量责任四、全面质量管理五、质量保证措施第八章安全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一、安全施工措施二、安全施工管理第九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及措施一、文明施工措施二、环境保护措施第十章消防、事故预防措施一、消防措施二、突发事故的防范措施三、对地表沉降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四、对管线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五、对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六、对停电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第十一章机械设备配置及保障第十二章劳动力动态管理第十三章协调配合措施一、与其他承包人的协调配合措施二、与发包人的协调配合措施第十四章主要人员岗位职责第十五章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一、冬季施工组织二、冬季施工措施三、雨季施工方案四、雨季施工保护措施第一章工程特点及技术标准一、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武汉市轨道交通蔡甸线6标项目土石方及泥浆外运。

2、建设地点:武汉市蔡甸区。

3、建设单位: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轨道交通蔡甸线6标项目经理部。

4、招标范围:蔡甸线6标项目土石方及泥浆外运等所有相关内容。

5、质量标准: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6、工期要求:开工日期以招标人通知为准。

二、现场条件1、现场不能弃土,所有土方必须外运,并且基坑内地下水较丰富。

2、施工现场内尚有其他承包商在进行施工。

三、本工程的重点1、弃土场的选择。

2、雨季施工措施。

3、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出口钢结构工程(三标段)施工组织计划

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出口钢结构工程(三标段)施工组织计划

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出口钢结构工程(三标段)施工组织计划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施工总体筹划及工程难点分析第三章主要材料使用计划第四章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具及检测设备计划第五章人力资源安排计划第六章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第七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第八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第九章确保工期的组织和技术措施第十章确保施工安全的组织和技术措施第十一章确保文明生产的组织和技术措施第十二章确保公共环境安全(地面、地下建(构)物,地下管线,公共道路)的技术措施第十三章消防、防洪组织措施及其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措施第十四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附件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附件2:主要材料使用计划计划表附件3:劳动力安排计划表附件4:临时用地表附件5:施工平面布置图附件6:施工进度计划表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车站钢结构出入口屋盖工程(第三标段)2、工程地点:位于武汉市惠济二路至宏图大道3、本工程为第三标段:惠济二路站、赵家条站、罗家庄站、二七路站、兴业路站、后湖大道站、市民之家站、宏图大道站,共计8个地铁车站出入口、风亭、残疾人电梯、通风井等所需的钢结构屋盖;二、项目目标为响应招标文件及武汉地铁集团公司的要求,我公司作出如下目标:1、工程质量管理目标:我公司将严格执行质量保证体系,全方位控制施工质量。

按国家现行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做到一次性验收合格,达到质量生产合格工地,争创优质工程。

2、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公司安全施工管理规定、操作规程组织施工,对安全施工管理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人身、机械、设备的安全,保障安全施工全过程的“可控、在控”,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施工工地。

安全管理具体“六无”目标:(1)无因工死亡事故,年重伤率不大于万分之二;(2)无拆迁工程事故和设备安装工程重伤以上(含重伤)事故;(3)无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事故;(4)无重大机电设备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及火灾事故;(5)无因施工造成地表沉陷及由此导致交通中断、通讯中断、通电中断、各种水管破裂漏水、煤气泄漏爆炸、建筑物损坏等重大公共安全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外部条件及协调情况
(1)车站周边建筑物基础情况
站址四周的高层建筑均为桩基,且设有地下室,基础埋深都比较深,多层房屋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深较浅。
(2)房屋拆迁情况
设置车站出入口、风亭需拆迁房屋,本站的房屋拆迁面积约16553m2。
(3)施工用地落实情况
本站施工汉阳大道与鹦鹉大道交叉路口采用全盖挖法施工,其它部分采用半盖挖法施工,施工利用部分道路及拆迁后的空地做临时施工场地。
2、碎屑岩裂隙水
碎屑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志留系~三叠系的粉砂质泥岩、石英砂岩的强风层、岩体较破碎的石英砂岩、硅质岩等中风化岩层及沿途构造裂隙中,总体来说水量贫乏。
3、岩溶裂隙水
岩溶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三叠系、二叠系及石炭系灰岩中,从初步勘察阶段已完成的钻孔来看,场区灰岩溶蚀现象较发育,于拟建场地钟家村天桥附近(里程AK12+050)及拦江路附近(里程AK11+876)两处均发现了溶槽,其宽度在35.0~65.0间,深度约20.0~26.0m,钻探过程中在钻孔部分地段漏浆严重,其他地段未见掉钻或漏浆现象,说明拟建场地岩溶裂隙总体连通性较差,局部地段有一定连通性,初步判断岩溶裂隙水水量较小,局部地段有一定水量。从武汉市岩溶发育分布特征来看,汉阳鹦鹉大道中南轧钢厂属岩溶发育区,附近数项工程勘察均发现下伏灰岩中有溶洞、溶槽发育,该地段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距离拟建线路最近距离约1km,因此,拟建场地存在的溶槽、溶洞发育并与相近岩溶存在连通性,岩溶裂隙水水量大小有待专项勘察时进一步研究论证。
1.1.4站区地质概况
(1)工程地质
拟建场地地貌单元上属剥堆积垄岗区(III级阶地),地面标高在26.68m左右,车场顶部隐覆在标高23.58m左右,基坑底标高约4.42m(左线),基坑开挖深度约22.54m。基底将置于(10-1)层粉质黏土、(10-2)层粉质黏土混黏土、(13-2a)红黏土、(17a-2)中风化硅质岩、(17e-1)层强风化粉砂质泥岩、(18a-2)层中风化灰岩、(18b-2)层中风化炭质泥岩、(18c-2)层中风化粉砂质泥岩、(18d-1)层强风化石英砂岩及(20c-2)层中风化粉砂质泥岩中。现将各岩土层的地层岩性分述如下:
(2)出入口通道
车站共设置6个出入口通道及1个设备区消防疏散通道。
Ⅰ、Ⅱ、Ⅴa、Ⅴb四个出入口设于汉阳大道与鹦鹉大道交叉路口四个象限,同时兼顾过街功能;Ⅲ号出入口通道设在车站中部,位于湖北省保险公司北侧;Ⅳ号出入口设在车站南端,和2号风亭结合设置。
(3)风道、风亭
风亭设置在车站两端,共设置三组。1、3号风亭分散布置在汉阳大道与鹦鹉大道交叉路口,设置成装饰柱形式,和周边的环境协调统一;2号风亭位于车站南端,结合Ⅳ号出入口设置。
(2)地面交通状况
汉阳大道和鹦鹉大道均是汉阳的主干道,车流密集,人流量大,在交叉路口有过街天桥连通四个路口,而规划道路红线较窄,鹦鹉大道规划道路红线宽40m,汉阳大道规划道路红线宽30m。
(3)地下管线情况
车站范围内管线较多,大部分管线埋深在3m以内,对车站影响较小。
(பைடு நூலகம்)车站周边规划简介
根据规划,车站周边用地以商业、金融、居住为主的综合开发为主。钟家村商业中心规划为市级商业中心。
(4)交通疏解方案落实情况
施工期间利用临时路面系统进行交通疏解,同时指引车辆从周边道路绕行来缓解该处的交通压力。
(5)六号线建设时间
根据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六号线属于近期建设的线路,而且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六号线汉阳段(钟家村站~江堤中路站)先期建成运营,目前六号线已进行设计招标,因此,四、六号线钟家村站同步设计、施工。
本工程总工期: 32个月。
1.1.1站址环境
(1)地面环境
钟家村是汉阳地区最繁华的商业区,车站位于汉阳大道与鹦鹉大道交叉口,鹦鹉大道两侧有汉阳商场、新世界百货、家乐福等大型商场,闽东国际城、都市兰亭等新建住宅小区,钟家村服装城、钟家村小商品市场,此外,还有湖北省保险公司、中国工商银行汉阳支行、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汉阳支公司、中国银河证券公司等单位。
(5)两端区间
本站两端区间均采用盾构法施工,根据总体施工筹划,本站两端均为盾构到达。
1.1.2车站平面布置
(1)车站地下(主体)部分
根据客流分布特点、功能要求及本站的站址环境,车站沿鹦鹉大道布置,跨汉阳大道路口,在十字路口四个象限各设一个出入口,方便乘客进出车站同时兼顾过街客流,另外在湖北省保险公司大楼北侧和工商银行南侧各设一个出入口,以吸引鹦鹉大道南端的客流。
本标段为四号线二期工程土建施工项目中的第四标段,概况如下:
钟家村站里程区间为右CK11+750.787~右CK12+075.787,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右CK11+849.187,外包总长为325.000m,车站主体标准段总宽24.100m,车站新建出入口6座,风亭3组,车站总建筑面积为31155.000m2,主体建筑面积为24075.000m2,风亭建筑面积为3340.000m2,出入口通道建筑面积为3740.000,汉阳大道与鹦鹉大道交叉路口为全盖挖法施工,其余为半盖挖法施工。
一、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工程总体部署及施工方案
1、工程总体部署
1.1工程概况
武汉市轨道交通四号线穿越了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等4个城区,沟通武昌到汉阳的交通,形成贯穿城市西到东北的重要交通走廊。四号线串联了本市重点旧城改造区晒湖小区、主要的商业中心、东湖新城开发区、国家级风景名胜东湖风景区,一期工程联系两大重要交通枢纽武昌站和武汉站。二期工程线路全长16.85公里,共设有车站13座。武汉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线路起于走向为:从黄金口工业园附近向东跨琴断口小河、三环线孟家铺立交,沿汉阳大道向东,过孟家铺站后转为地下,过永安堂、玫瑰苑、王家湾、十里铺、七里庙、五里墩、五琴路,向北偏转穿老汉阳火车站,线路下穿京广铁路和琴台路,经过琴台公园,从闽东国际东侧转入鹦鹉大道向南前行,过翠微路后转向东沿腰路堤路前行,然后下穿长江,沿紫阳路前行,过首义路后至设二期工程线路设计终点即4号线一期工程设计起点首义路站。
2)水文地质
根据场区原始地形条件及地层的水理性质、赋水性能及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等分析判断,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可分为上层滞水、碎屑岩裂隙水和岩溶裂隙水三种类型。
1、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1)层人工填土层中,接受大气降水及周边居民生活用水渗透垂直下渗补给,无统一自由水面,水位及水量随大气降水及生活排水量的大小而波动,勘察期间测得场地上层滞水初见水位在地面下1.50~6.30m之间,静止水位在地面下1.20~5.9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