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演奏艺术的技巧和灵魂
扬琴八大技巧口诀

扬琴八大技巧口诀
扬琴八大技巧口诀:
一、拨弦:拨同弦变换位置,衔接快慢停动调换。
一二、按弦:按前三弦即定位,按中三弦均当指法。
三、滑弦:滑弦特点要用清,触弦敏捷拨音变换。
四、勾弦:勾弦起伏要牢记,按音有力立成弯侧。
五、挖弦:挖弦汇合音乐表现,多情柔婉即可精彩。
六、捶弦:捶弦两支间彼此联,变化节奏调威仪仗。
七、翻弦:翻弦清爽连接美景,听取内容更具意义。
八、突弦:突弦技法有节奏感,此时把弦拉怎么看。
总而言之,扬琴八大技巧是拨弦、按弦、滑弦、勾弦、挖弦、捶弦、翻弦、突弦。
拨弦要拨同弦变换位置,衔接快慢停动调换。
按弦要按前三弦即定位,按中三弦均当指法。
滑弦要用清暗调,触弦敏捷拨音变换。
勾弦起伏要牢记,按音有力立成弯侧。
挖弦要汇合音乐表现,多情柔婉即可精彩。
捶弦两支间彼此联,变化节奏调威仪仗。
翻弦清爽连接美景,听取内容更具意义。
突弦技法有节奏感,此时把弦拉怎么看。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扬琴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几千年的历史使得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展出了各种独特的演奏技巧和风格。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扬琴演奏技巧和它们的运用。
1. 汤勺技法:汤勺技法是指用两根汤勺或木材敲打琴弦来产生动听的音效。
这种技法常用于模仿打击乐器的声音,使得琴音更为丰富和层次感更强。
在演奏时,演奏者需用汤勺快速轻击琴弦,并在攻击力道和角度上加以变化,以产生不同的音色和节奏。
2. 和弦滚动:和弦滚动是指用手指在琴弦上快速刷动并滚动以产生连续的和弦音效。
通过细微的手指动作和力道控制,演奏者可以为和弦音效增加更多的表现力,使得音乐更加细腻和丰满。
这种技法常用于演奏和弦的过渡和衔接,以及琴弦的顺滑和连贯。
3. 艳舞技法:艳舞技法是扬琴演奏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技巧。
演奏者通过双手的移动和摇摆,使得琴弦在弹奏时产生轻微的振动和颤音效果。
这种技巧可以增加琴音的生动性和表现力,使得音乐更富有情感和感染力。
这些扬琴演奏技巧在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曲目中有不同的运用方式。
演奏者可以根据需求和喜好,在不同的情景中选择合适的技法来演奏。
扬琴演奏技巧的运用可以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多样,增加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演奏技巧的掌握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基础技能和练习。
熟练掌握琴弦的位置和不同音色的切换是基础中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运用各种技巧。
定期的练习和探索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不断地尝试和挑战,才能获得独特和个性化的演奏风格。
扬琴的演奏技巧和运用对于提升演奏水平和音乐表达至关重要。
不同的技巧可以为琴音增加层次和丰富度,使得音乐更具个性和魅力。
演奏者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不同的技法,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以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和风格。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
扬琴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演奏技巧。
下面将对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以及其运用进行探讨。
首先是扬琴的弹奏技巧。
扬琴的弹奏主要分为指弹和扫弹两种。
指弹是利用手指去敲击琴弦的一种弹奏方式,通常用拇指和食指来敲击琴弦。
扫弹是用指甲或垫指扫过琴弦,制造出连续的音符。
这两种弹奏技巧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音效,使扬琴的音乐更加丰满和生动。
其次是扬琴的拨动技巧。
扬琴的拨动技巧主要有敲击和刮拨两种。
敲击是用手指的指肚或者用木棒轻轻地敲击琴弦,产生悦耳的音响。
刮拨是用指甲刮拨琴弦,可以制造出模拟风吹草动等风景音效。
这些拨动技巧可以给扬琴的演奏增添一种古典而神秘的韵味。
再次是扬琴的滑动技巧。
滑动是指用手指滑过琴弦,模拟出弦乐器的拉弦效果。
扬琴的滑动技巧主要有直滑和倚滑两种。
直滑是直接从一个音高滑动到另一个音高,使得音符变化平滑而连贯。
倚滑是根据音乐的需要,先弹奏一个音符,然后通过滑动来改变音高,形成音乐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最后是扬琴的和声技巧。
扬琴的和声技巧是指在演奏中运用多种音符组合和和弦,使音乐更加丰富多变。
扬琴的和声技巧常常可以利用琴弦的共鸣和谐波效应来实现。
通过提供和弦的支持,扬琴可以在演奏中增加层次感和音乐性。
除了这些基本的演奏技巧外,扬琴还可以与其他乐器进行合奏,从而创造出更广阔的音乐空间。
扬琴可以与古筝、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合奏,也可以与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合奏,使得不同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扬琴演奏艺术的技巧和灵魂

扬琴演奏艺术的技巧和灵魂郑州师范学院郑舒凡作为一名从事扬琴表演的艺术者,笔者结合多年的学习、演奏、实践,就扬琴演奏的灵魂与科学性的演奏技巧进行探讨和分析。
每位优秀的扬琴演奏艺术家,他们的演奏风格是独特的,你会发现同一首作品,不同的演奏家对作品二度创作是不同的,由于人生经历的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自身独一无二的思想,但他们都具备扎实娴熟的基本功,灵活运用弹奏技巧。
由此可见,扬琴演奏技巧是对演奏艺术首要评判标准。
但如果只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技巧而没有表演的灵魂,他的演奏则不会具有诱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技巧和灵魂二者缺一不可。
下面我就扬琴表演艺术中的灵魂和技巧做详细阐述。
关键词扬琴技巧基本功灵魂一扬琴艺术的技巧基本功一.一“巧”练琴练琴所花费的时间长短,不能评判练琴的效果,练琴时一定善于用脑,带着思想练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扬琴练习中,注意力越集中,练琴的效率就会越好,演奏者在练琴时如果不能够集中自己的精神注意力、老是跑神、心不在焉、不专心,就会导致大脑皮层对练习内容没有留下深刻印象,是在做无用功,也就是在浪费自己珍贵的时间,专心致志是练琴时应有的姿态。
“练琴”是每个学习扬琴者必须长期面对的不可防止的漫长持续训练,众多习琴者面对“练琴”一词的记忆是长时间保持着一个姿势一种表情枯燥无味无数遍的重复,坐在琴前纠结于像影子一样甩也甩不掉的重复错误,恐慌于音乐表达的不知所措,其实扬琴演奏和练习都属于艺术创作的过程,演奏者需要根据自己个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自身发展的练琴方案。
练琴重在效率,其次是时间,每次练琴的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的练习会使大脑容易产生疲惫,从而演奏者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思维能力稍缓慢,记忆力下降,练琴的效率可想而知。
现在很多学琴孩子,平时除了在学校上课,就是去上各种兴趣班补课班,时间安排的都很紧,经常保证不了练琴时间,那就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的提高练琴的效率。
首先可以在上课时进行适当的录音和录像来掌握老师的教学内容、布置的作业,练琴开始前要计划好今天我需要解决的问题。
扬琴八大技巧口诀

扬琴八大技巧口诀
扬琴是一种华夏传统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独特的声音和演奏技巧备受音乐爱好者喜爱。
在扬琴的学习过程中,八大技巧口诀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扬琴八大技巧口诀:
1. 拨动:扬琴的拨动技巧较为繁琐,需要掌握好颠、斜、扫等多种技巧,灵活运用于各种乐曲之中。
2. 扫弦:扬琴的扫弦技巧是其独特的发声方式之一,通过手指的夹弦和落法,能够产生极富感染力的音色效果。
3. 泛音:扬琴的泛音技巧需要掌握好音位和落弦的力度,通过多次练习和反复试听,方能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4. 滑音:扬琴的滑音技巧是指通过手指的沿弦滑动,产生音色的变化效果,能够增强乐曲的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
5. 绕击:扬琴的绕击技巧是指通过手指的绕弦和击弦,产生高低不同的音符效果,增强了乐曲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6. 弯音:扬琴的弯音技巧需要掌握好落弦的力度和复位的速度,能够产生各种形式的音色效果,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和流畅性。
7. 顺音:扬琴的顺音技巧是指通过手指的按弦和落位,产生高低不同
的音符效果,可以使乐曲的旋律更加和谐美妙。
8. 同音:扬琴的同音技巧是指在弹奏乐曲时,通过手指的精准掌控和落弦,产生连续的同音效果,增强了乐曲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以上就是扬琴八大技巧口诀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理解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更多的音乐爱好者能够喜欢上扬琴这一美妙的艺术。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扬琴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其演奏技巧多种多样,可以运用在不同的音乐风格中。
本文将探讨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应用。
扬琴的演奏技巧主要包括扫弦、扫音、滚音、打勾弦、按音等。
这些技巧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
首先说说扫弦技巧。
扫弦是扬琴演奏中最基本的技巧之一。
它通过手指或指甲的轻扫,可以产生连续的音符。
扫弦技巧的灵活运用可以为音乐增添层次感和节奏感。
在民间音乐中,扫弦技巧常常用于伴奏部分,创造出流畅的音乐旋律。
接下来是扫音技巧。
扫音是指快速滑动指甲或手指在扬琴琴弦上产生音符的技巧。
扫音技巧可以在演奏中增加音乐的动感和激情,适合用于演奏比较激烈的音乐风格,如民谣乐曲或者古典音乐中的快板部分。
再说说滚音技巧。
滚音是扬琴演奏中的一种花样技巧,通过手指以快速的姿势在琴弦上制造不同的音符,可以让音乐听起来更加丰富多彩。
滚音技巧在扬琴演奏中常常用于装饰音乐的旋律部分,增加音乐的变化和精彩度。
扬琴演奏中还有打勾弦技巧。
打勾弦是指在演奏过程中,手指或者指甲轻轻地弹压琴弦,产生弦音的技巧。
打勾弦技巧可以在音乐中增加颤音和共鸣感,使音乐听起来更加动人和有情感。
在不同的音乐风格中,扬琴的演奏技巧可以得到灵活的运用。
在民谣音乐中,扫弦技巧和滚音技巧常常被用于创造出悠扬的音乐旋律和欢快的节奏;在古典音乐中,按音技巧和打勾弦技巧常常被用于演奏优美的音乐旋律和复杂的音乐结构。
扬琴还可以与其它乐器进行合作演奏,在室内乐或者交响乐中发挥出其独特的音乐魅力。
扬琴的演奏技巧丰富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演场合得到灵活的运用。
希望本文对扬琴的演奏技巧与运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对喜爱扬琴音乐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
扬琴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其音色深邃、悠扬,在中国乐器中别具一格。
扬琴演奏技巧繁多,下面将就几种常用的技巧和运用进行探讨。
1、扬琴滑音:扬琴滑音是扬琴演奏中比较基础的技巧,通过手指在弦上滑动,产生连续变化的音高。
滑音可以用来连接不同的音符,使音乐旋律更加流畅、有情感。
同时,滑音技巧还可以用来表现和弦的和谐、和声效果,增加音乐的层次感。
2、扬琴颤音:扬琴颤音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演奏方式,它需要选手在同一个音符上快速地连续弹奏,并在手指静止时略微颤动,产生频率快速变化的音效。
扬琴颤音的运用可以使音乐更加激情、有感染力,也可以表达情感的细微变化。
3、扬琴击弦:扬琴击弦是一种表现力较强的演奏方式,它可以在乐曲中制造出强烈的冲击感。
在演奏扬琴时,可以通过在弦上急促地击打、拍弦等方式,表现出音乐的力度变化、节奏变化等效果。
4、扬琴挑弦:扬琴挑弦是扬琴演奏中比较重要的技巧之一,它是指用指甲或手指挑击弦线,产生快速明亮的音效。
扬琴挑弦技巧可以用来表现旋律的飞跃、速度的加快,也可以用来表现扬琴的明亮、清脆的特点。
5、扬琴双手协同演奏:扬琴演奏中,左手负责按弦、右手负责演奏,两手需要协同合作才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
双手协同演奏需要选手具备较高的技巧和协调能力,在演奏中要做好左右手的配合和音乐节奏的把握。
扬琴的演奏技巧虽然繁多,但它们都是为了服务于音乐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
在演奏中,需要选手根据音乐的特点和情感要求,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创造优美、动人的音乐效果。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1. 指法技巧扬琴的指法技巧主要包括击弦、滚动、双手协奏等。
击弦是扬琴的基本演奏技巧,通过手指的力度和击打方式来产生不同的音色。
滚动技巧是指用手指轻轻按压相邻的弦,然后迅速滑动弦音产生的连续音符。
双手协奏是指同时使用左右手来演奏不同的旋律或和弦,增加扬琴的音乐表现力。
这些指法技巧能够帮助演奏者在演奏中表达出更多的情感和音乐性。
在民族音乐中,例如中国古琴,这些技巧被广泛运用,使得演奏更加生动多样。
在现代流行音乐中,这些技巧也被用来增加音乐的层次和变化。
2. 弹奏方式扬琴的弹奏方式包括弹拨、弹击和掌指弹奏。
弹拨是指用手指或指甲轻触琴弦,产生清脆的音色。
弹击是指用手指或手掌以较大力度击打琴弦,产生浑厚有力的音色。
掌指弹奏是指用手掌和手指同时击弦,快速产生连续音符。
通过不同的弹奏方式,演奏者可以创造出不同的音色和节奏效果,从而丰富演奏的表现力。
在古典音乐中,弹奏方式常常被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音乐效果。
在现代流行音乐中,弹拨和弹击方式常常被运用来创造出独特的音色和节奏感。
3. 曲式演奏扬琴的曲式演奏主要包括即兴演奏、独奏和伴奏。
即兴演奏是指演奏者即兴创作音乐,根据不同的情感和灵感即兴演奏出旋律和和弦。
独奏是指演奏者以扬琴为主导,独自演奏一段完整的音乐作品。
伴奏是指演奏者用扬琴为伴奏乐器,为其他乐器或歌手提供和音和节奏。
这些曲式演奏方式能够让演奏者更好地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
在传统音乐中,尤其是民族音乐中,即兴演奏和独奏非常常见,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演奏。
在现代流行音乐中,伴奏方式常常被运用来增加音乐的丰满感和层次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琴演奏艺术的技巧和灵魂郑州师范学院郑舒凡作为一名从事扬琴表演的艺术者,笔者结合多年的学习、演奏、实践,就扬琴演奏的灵魂与科学性的演奏技巧进行探讨和分析。
每位优秀的扬琴演奏艺术家,他们的演奏风格是独特的,你会发现同一首作品,不同的演奏家对作品二度创作是不同的,由于人生经历的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自身独一无二的思想,但他们都具备扎实娴熟的基本功,灵活运用弹奏技巧。
由此可见,扬琴演奏技巧是对演奏艺术首要评判标准。
但如果只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技巧而没有表演的灵魂,他的演奏则不会具有诱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技巧和灵魂二者缺一不可。
下面我就扬琴表演艺术中的灵魂和技巧做详细阐述。
关键词扬琴技巧基本功灵魂一扬琴艺术的技巧基本功一.一“巧”练琴练琴所花费的时间长短,不能评判练琴的效果,练琴时一定善于用脑,带着思想练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扬琴练习中,注意力越集中,练琴的效率就会越好,演奏者在练琴时如果不能够集中自己的精神注意力、老是跑神、心不在焉、不专心,就会导致大脑皮层对练习内容没有留下深刻印象,是在做无用功,也就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专心致志是练琴时应有的姿态。
“练琴”是每个学习扬琴者必须长期面对的不可避免的漫长持续训练,众多习琴者面对“练琴”一词的记忆是长时间保持着一个姿势一种表情枯燥无味无数遍的重复,坐在琴前纠结于像影子一样甩也甩不掉的重复错误,恐慌于音乐表达的不知所措,其实扬琴演奏和练习都属于艺术创作的过程,演奏者需要根据自己个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自身发展的练琴方案。
练琴重在效率,其次是时间,每次练琴的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的练习会使大脑容易产生疲惫,从而演奏者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思维能力稍迟缓,记忆力下降,练琴的效率可想而知。
现在很多学琴孩子,平时除了在学校上课,就是去上各种兴趣班补课班,时间安排的都很紧,经常保证不了练琴时间,那就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的提高练琴的效率。
首先可以在上课时进行适当的录音和录像来掌握老师的教学内容、布臵的作业,练琴开始前要计划好今天我需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的练琴顺序为1基本功练习,音阶练习,三度音程音阶练习,五度音程音阶练习;2 技巧练习,轮音练习,双音练习,弹轮练习;3 新学的重点难点及乐曲练习;4 复习旧的曲目,通过基本功和技巧的练习把手指手腕都活动开然后练习新曲子,当练习一定时间后,精力开始有所下降,稍微休息后,复习学过的旧曲子,在复习的过程不仅是从技术上的提高也是提高乐曲音乐艺术质量的过程。
一.二扬琴演奏坐姿和持竹扬琴正确的演奏姿势是:坐凳子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处,坐姿端正两脚自然落地,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把整个身体的重心放到两腿上,使坐点和两足成三角形的自然平稳状态,全身自然放松,肩、大臂自然下垂小臂曲轴平伸,表情自然大方,找到了正确的演奏坐姿才能自如地将肩臂乃至全身的力量落到琴竹头上,一定要防止手臂僵硬、大臂夹身,扬琴正确的持竹法:是三指持竹,食指与拇指捏住琴竹中指托起琴竹,食指自然弯曲,琴竹在食指第一关节处,拇指自然放松平贴在琴竹上,不要上弓或者下弯,无名指与小拇指自然弯曲,虎口张开,整个手呈半握掌状。
持竹时,手指要保证琴竹具有可控性,手腕儿要自然舒展与琴竹头胳膊肘形成一条直线,手腕不要向内侧或向外侧弯曲,大拇指与小臂基本同一条直线,手腕也不能向上翘或像下压。
一.二技巧基本功技巧是通过人的机能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能力,演奏技巧是扬琴演奏首要的条件,没有高超的科学性的技术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演奏。
扬琴艺术无论是在扬琴演奏中还是练习中,我们都必须遵循自然法则,符合自身的生理条件,不能违返科学的规律性。
扬琴演奏是一种全身心的运动,是靠手持琴竹两手交替来完成演奏的,身体运动的整个过程一定是符合人体的生理和心理规律的。
坐姿持竹如果违背了科学性,就会造成肌肉紧张,导致无法继续演奏。
所以在弹奏技巧练习前坐姿跟持竹的正确与否,都决定着接下来的技巧练习是否有效果首先要明确练基本功的意义。
基本功就好像盖楼打地基打得地基越深楼才能改得越高,基本功练习经常被定义为枯燥乏味。
笔者觉得这是对基本功练习的一种误解,众所周知基本功的重要性是不可小觑的,那么既然是重要的那么一定会是很有趣的,基本功技巧依然是受审美心理支配的艺术活动,依然是一种音乐艺术享受,练习曲要当作音乐作品演奏,练习音阶,每个音,都要有充满内在的情感,要充满情感的去表达,自己要去享受它,很枯燥的音阶练习是很没意思所以你必须要从心底里爱他。
基本功技巧不仅仅体现在技能上,而且还体现在音乐的把握上,有时风格不好是因为技巧基本功欠佳,感觉讲半天但是弹不出来,因为你对音的把握能力达不到,音色控制达不到,不是不知道曲子的风格是什么样的,是因为技巧跟不上。
在扬琴乐曲演奏实践中,扬琴演奏者必须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演奏技巧,才能做到琴人合一,如果基本功不够扎实,技巧的应用不够灵活,演奏者就无法将乐曲的情感内在音响转变成外在音响传递给听众。
扬琴技巧中击弦音色训练扬琴可以分为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这三大类,琴弦音位的差异,导致最佳击弦点的位臵不同,低音区的击弦点在距离琴码约2.5CM —3Cm ;中音区约为2Cm—2.5Cm;高音区约为 1.5—2Cm。
在弹奏不同音区的时候,琴竹头都要保持平稳,不能歪或者斜,击弦时用琴竹头中间偏后的位臵最佳。
只有熟练掌握正确的击弦点和触弦点,才会弹出扬琴音色纯正的声音、演奏不同的音,手用力度感觉也不同,要想把握住最佳的音色,需要通过技巧练习中对左右手单音练习的听与思考,可以左手、右手分别在高、中、低三个不同的音域各选定一个音慢速、反复、弹奏。
单音练习一定要慢,让自己的大脑有足够的时间对现实音响进行分析,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坐姿与持竹,找到正确的科学性的演奏坐姿与持竹后,尽量保证最佳击弦点与最佳触弦点正确。
在弹奏每一个音之前,在自己的大脑中要有这个音的表象。
比如纯净、饱满、坚实、富有弹性等,击弦动作完成后,用自己的感觉器官耳朵所听到的现实音响,从外在的感受中去判断自己已经弹奏出的音色,分析判断自己弹奏出的每一个音是否与前期大脑所认定的表象相吻合,如果没能达到预期大脑中音的表象,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演奏,找到是什么原因导致音色根本上的差异,要意识到:局部发力点不同,音色就会不同,如果能得心应手的把握好音色的变化才能够真实演奏出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感情。
击弦时,一是运用手臂自然放松下垂的重量;二是运用动作器官中各部位的肌肉群收缩运动所产生的力量。
这两中力在演奏时相互结合相互协调,控制着发音的效果,力度的强弱,音色的变化,这两种力通过肘、腕把力送到琴竹头上,一定要处理好用力和放松的关系、动作器官及整个身体是否放松是关系到能否把握好扬琴技巧的关键,正确的演奏是既有弹性又有轻松的动作,这个放松是肌肉群在大脑系统的控制作用下的相对放松。
在基本功的练习中我认为的有趣是,在演奏中大脑对身体的各个部位怎么能有效的发挥各自的作用的深思与研究,他们相互需要磨合,才能有一定的默契度,对各器官的性能和特点出来的音色效果,我们需要熟知:只有知道这些才能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有效合理运用扬琴演奏中力的运用击弦时,首先保证全身放松,肩膀、手臂、手腕、手指都处于松弛的状态前出台气候向下弹奏的一瞬间用力,根据力度的不同用力的部位和大小也有所不同。
扬琴常用的击弦法有三种:1、以小臂为主,一般应用在大力度或具有带动性的起拍时,用手臂带动手腕自然抬起,然后手腕灵活转动借助惯力击打琴弦,击弦后琴竹反弹一定高度,为下次击弦做准备;2、指腕结合,当演奏慢而弱的乐句时,以手指用力为主,特别是演奏较弱的轮音时;3、腕指结合,以腕发力为主,手指为辅,演奏强而快的乐句或者八度齐竹或八度轮音、或者是乐曲的高潮乐段等。
腕指结合是扬琴演奏中应用最多的击弦法,根据强度的幅度递增,依次运用手腕、手腕加小臂、手腕加大臂的发力方法来演奏,但千万不能用力过度,一定要保证音色。
学会运用巧力,在放松和灵活的状态下又可以做到用力准确,这就要求手臂、手腕、手指默契协调的配合,最后把力集中用在琴竹头上,把用力和放松有效的结合起来练琴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如果随意无计划的练琴或者从头至尾一遍遍地反复练习,没有任何效果并且浪费时间乐曲中的技术难度都是不平衡的,找到重点难点多练慢练快速乐段需慢练(最好使用节拍器)打好技术基础,在逐步加速到正常的速度这样才能保证快速乐段快而准确清晰,千万不可急于求成,没有慢速练习的过程是不会演奏好快速乐段的。
扬琴演奏时余音会比较长,余音的混响会降低演奏旋律的清晰度,要求演奏时要靠敏锐的听觉对其奏出的不正确音符及时准确地予以纠正,当听到自己演奏的音是错误或有杂音时,要立即分析错误的原因判断准确后认真反复练习加以纠正,每次练琴都要有收获,要持之以恒、稳步上升、精益求精。
扬琴演奏中最基本技巧可分为单音轮音弹轮这三种扬琴盲奏技巧训练盲奏技巧训练的目的是让演奏者的眼睛可以从琴面上解放出来,记忆在盲奏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1、听觉记忆听觉记忆的意思是内心有着一个完整的听觉表象,在通过演奏实践转化为实际的音响;2、视觉记忆,盲打技巧的训练将演奏者的眼睛从琴面上解放出来后,通过读谱把音符旋律节奏记在脑子里;3、触觉记忆,演奏者在持竹击弦时,手腕和手指相互配合击弦发力时的感觉;4、肌肉记忆,盲奏技巧训练中运动神经的反应,加强对乐句的记忆。
乐团合奏时,我们需要用眼神与指挥进行交流,还需要用眼睛去读谱,这时就需要演奏者对盲奏技巧熟练的掌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扬琴演奏中,眼睛从头到尾一直盯着琴面,就会只顾技巧,而忽略了对音乐作品情感的把握,盲奏可以有效的训练演奏者内心对琴面音位、击弦点的正确把握。
2扬琴艺术的灵魂娴熟的演奏技巧是扬琴演奏艺术中的表演手段,扬琴演奏者需要将个人的灵魂和演奏的技巧融会贯通,以动态的方式让自己和音乐融为一体,能够心知手到。
这样的演奏必然才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模仿性每个人固有与生俱来模仿的本能,模仿充实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学家用文字比喻模仿再现真实生活,作曲家通过直接模仿简介模仿,艺术的本质就是模仿千万不要抱着技术不够表演来凑的侥幸心理,但是我们需要模仿的究竟是什么?音乐和其他艺术一样,很多都是来自于生活的自然的,都是对生活自然的再现。
作曲家用音符构筑了他对生活对社会的感受。
他用音符来描述,用音响再现生活,再现自然。
扬琴演奏中模仿不是模仿抄袭别人的表演动作,当太过刻意在演奏动作上的设计时,听众的注意力就会被刻意的动作表演分散。
但是扬琴表演是音乐听觉艺术模仿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声音,音响效果,表演是无意识的是需要演奏者有丰富的经历思想的,这是需要长时间积累刻意的去设计太多演奏动作是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