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演奏技巧方法比较研究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扬琴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几千年的历史使得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展出了各种独特的演奏技巧和风格。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扬琴演奏技巧和它们的运用。
1. 汤勺技法:汤勺技法是指用两根汤勺或木材敲打琴弦来产生动听的音效。
这种技法常用于模仿打击乐器的声音,使得琴音更为丰富和层次感更强。
在演奏时,演奏者需用汤勺快速轻击琴弦,并在攻击力道和角度上加以变化,以产生不同的音色和节奏。
2. 和弦滚动:和弦滚动是指用手指在琴弦上快速刷动并滚动以产生连续的和弦音效。
通过细微的手指动作和力道控制,演奏者可以为和弦音效增加更多的表现力,使得音乐更加细腻和丰满。
这种技法常用于演奏和弦的过渡和衔接,以及琴弦的顺滑和连贯。
3. 艳舞技法:艳舞技法是扬琴演奏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技巧。
演奏者通过双手的移动和摇摆,使得琴弦在弹奏时产生轻微的振动和颤音效果。
这种技巧可以增加琴音的生动性和表现力,使得音乐更富有情感和感染力。
这些扬琴演奏技巧在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曲目中有不同的运用方式。
演奏者可以根据需求和喜好,在不同的情景中选择合适的技法来演奏。
扬琴演奏技巧的运用可以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多样,增加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演奏技巧的掌握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基础技能和练习。
熟练掌握琴弦的位置和不同音色的切换是基础中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运用各种技巧。
定期的练习和探索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不断地尝试和挑战,才能获得独特和个性化的演奏风格。
扬琴的演奏技巧和运用对于提升演奏水平和音乐表达至关重要。
不同的技巧可以为琴音增加层次和丰富度,使得音乐更具个性和魅力。
演奏者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不同的技法,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以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和风格。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
扬琴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演奏技巧。
下面将对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以及其运用进行探讨。
首先是扬琴的弹奏技巧。
扬琴的弹奏主要分为指弹和扫弹两种。
指弹是利用手指去敲击琴弦的一种弹奏方式,通常用拇指和食指来敲击琴弦。
扫弹是用指甲或垫指扫过琴弦,制造出连续的音符。
这两种弹奏技巧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音效,使扬琴的音乐更加丰满和生动。
其次是扬琴的拨动技巧。
扬琴的拨动技巧主要有敲击和刮拨两种。
敲击是用手指的指肚或者用木棒轻轻地敲击琴弦,产生悦耳的音响。
刮拨是用指甲刮拨琴弦,可以制造出模拟风吹草动等风景音效。
这些拨动技巧可以给扬琴的演奏增添一种古典而神秘的韵味。
再次是扬琴的滑动技巧。
滑动是指用手指滑过琴弦,模拟出弦乐器的拉弦效果。
扬琴的滑动技巧主要有直滑和倚滑两种。
直滑是直接从一个音高滑动到另一个音高,使得音符变化平滑而连贯。
倚滑是根据音乐的需要,先弹奏一个音符,然后通过滑动来改变音高,形成音乐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最后是扬琴的和声技巧。
扬琴的和声技巧是指在演奏中运用多种音符组合和和弦,使音乐更加丰富多变。
扬琴的和声技巧常常可以利用琴弦的共鸣和谐波效应来实现。
通过提供和弦的支持,扬琴可以在演奏中增加层次感和音乐性。
除了这些基本的演奏技巧外,扬琴还可以与其他乐器进行合奏,从而创造出更广阔的音乐空间。
扬琴可以与古筝、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合奏,也可以与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合奏,使得不同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扬琴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其音色清甜悠扬,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古典音乐、戏曲、民间音乐等领域。
在演奏扬琴时,演奏技巧的运用非常关键。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些扬琴的演奏技巧及其运用。
1. 滑音技巧滑音技巧是扬琴演奏中非常基础的技巧,也是表现音乐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演奏时,演奏者可以充分利用滑音技巧,将音符之间的间隔缩小,产生更加流畅的音乐效果。
滑音也可以用于表现各种情感,如悲痛、欢快、激动等。
在演奏曲调高潮部分时,运用滑音技巧可以增强音乐的张力和气氛。
泛音技巧是扬琴演奏中比较高级的技巧,它可以产生非常独特的音色效果。
在演奏时,演奏者通过调整弦的张力和按弦位置,产生出演奏原来音高的倍频。
这样产生的音色清澈明亮,富有共鸣感。
泛音技巧通常用于一些旋律单一的曲子,可以增加音乐表现力和变化性。
颤音技巧是扬琴演奏中比较常见的技巧之一,其效果类似于人声的震颤效果。
在演奏时,演奏者通过快速地重复按弦或者指向弓弦,使得音符非常快速地颤动起来。
这样产生的效果能够在情感表达、音乐表现上增加非常丰富的效果。
颤音在表现一些悲伤、忧愁、痛苦等情感时,效果最为显著。
4. 套弦技巧套弦技巧在扬琴演奏中也比较常见,其效果是让同一个音符发出不同的音色。
在演奏时,演奏者可以在一个音符中套上不同的弦,产生不同的音效。
套弦技巧在演奏快速曲调时效果非常好,可以增加音乐的丰富性和层次感。
以上介绍了扬琴的四种常见演奏技巧的运用方法,这些技巧都需要演奏者有扎实的演奏基础和非常敏锐的音乐感觉。
只有将这些技巧丰富地运用起来,才能够演奏出富有表现力的扬琴作品,同时也能够大大提升演奏者的演奏水平。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扬琴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其演奏技巧多种多样,可以运用在不同的音乐风格中。
本文将探讨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应用。
扬琴的演奏技巧主要包括扫弦、扫音、滚音、打勾弦、按音等。
这些技巧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
首先说说扫弦技巧。
扫弦是扬琴演奏中最基本的技巧之一。
它通过手指或指甲的轻扫,可以产生连续的音符。
扫弦技巧的灵活运用可以为音乐增添层次感和节奏感。
在民间音乐中,扫弦技巧常常用于伴奏部分,创造出流畅的音乐旋律。
接下来是扫音技巧。
扫音是指快速滑动指甲或手指在扬琴琴弦上产生音符的技巧。
扫音技巧可以在演奏中增加音乐的动感和激情,适合用于演奏比较激烈的音乐风格,如民谣乐曲或者古典音乐中的快板部分。
再说说滚音技巧。
滚音是扬琴演奏中的一种花样技巧,通过手指以快速的姿势在琴弦上制造不同的音符,可以让音乐听起来更加丰富多彩。
滚音技巧在扬琴演奏中常常用于装饰音乐的旋律部分,增加音乐的变化和精彩度。
扬琴演奏中还有打勾弦技巧。
打勾弦是指在演奏过程中,手指或者指甲轻轻地弹压琴弦,产生弦音的技巧。
打勾弦技巧可以在音乐中增加颤音和共鸣感,使音乐听起来更加动人和有情感。
在不同的音乐风格中,扬琴的演奏技巧可以得到灵活的运用。
在民谣音乐中,扫弦技巧和滚音技巧常常被用于创造出悠扬的音乐旋律和欢快的节奏;在古典音乐中,按音技巧和打勾弦技巧常常被用于演奏优美的音乐旋律和复杂的音乐结构。
扬琴还可以与其它乐器进行合作演奏,在室内乐或者交响乐中发挥出其独特的音乐魅力。
扬琴的演奏技巧丰富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演场合得到灵活的运用。
希望本文对扬琴的演奏技巧与运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对喜爱扬琴音乐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
扬琴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其音色深邃、悠扬,在中国乐器中别具一格。
扬琴演奏技巧繁多,下面将就几种常用的技巧和运用进行探讨。
1、扬琴滑音:扬琴滑音是扬琴演奏中比较基础的技巧,通过手指在弦上滑动,产生连续变化的音高。
滑音可以用来连接不同的音符,使音乐旋律更加流畅、有情感。
同时,滑音技巧还可以用来表现和弦的和谐、和声效果,增加音乐的层次感。
2、扬琴颤音:扬琴颤音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演奏方式,它需要选手在同一个音符上快速地连续弹奏,并在手指静止时略微颤动,产生频率快速变化的音效。
扬琴颤音的运用可以使音乐更加激情、有感染力,也可以表达情感的细微变化。
3、扬琴击弦:扬琴击弦是一种表现力较强的演奏方式,它可以在乐曲中制造出强烈的冲击感。
在演奏扬琴时,可以通过在弦上急促地击打、拍弦等方式,表现出音乐的力度变化、节奏变化等效果。
4、扬琴挑弦:扬琴挑弦是扬琴演奏中比较重要的技巧之一,它是指用指甲或手指挑击弦线,产生快速明亮的音效。
扬琴挑弦技巧可以用来表现旋律的飞跃、速度的加快,也可以用来表现扬琴的明亮、清脆的特点。
5、扬琴双手协同演奏:扬琴演奏中,左手负责按弦、右手负责演奏,两手需要协同合作才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
双手协同演奏需要选手具备较高的技巧和协调能力,在演奏中要做好左右手的配合和音乐节奏的把握。
扬琴的演奏技巧虽然繁多,但它们都是为了服务于音乐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
在演奏中,需要选手根据音乐的特点和情感要求,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创造优美、动人的音乐效果。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1. 指法技巧扬琴的指法技巧主要包括击弦、滚动、双手协奏等。
击弦是扬琴的基本演奏技巧,通过手指的力度和击打方式来产生不同的音色。
滚动技巧是指用手指轻轻按压相邻的弦,然后迅速滑动弦音产生的连续音符。
双手协奏是指同时使用左右手来演奏不同的旋律或和弦,增加扬琴的音乐表现力。
这些指法技巧能够帮助演奏者在演奏中表达出更多的情感和音乐性。
在民族音乐中,例如中国古琴,这些技巧被广泛运用,使得演奏更加生动多样。
在现代流行音乐中,这些技巧也被用来增加音乐的层次和变化。
2. 弹奏方式扬琴的弹奏方式包括弹拨、弹击和掌指弹奏。
弹拨是指用手指或指甲轻触琴弦,产生清脆的音色。
弹击是指用手指或手掌以较大力度击打琴弦,产生浑厚有力的音色。
掌指弹奏是指用手掌和手指同时击弦,快速产生连续音符。
通过不同的弹奏方式,演奏者可以创造出不同的音色和节奏效果,从而丰富演奏的表现力。
在古典音乐中,弹奏方式常常被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音乐效果。
在现代流行音乐中,弹拨和弹击方式常常被运用来创造出独特的音色和节奏感。
3. 曲式演奏扬琴的曲式演奏主要包括即兴演奏、独奏和伴奏。
即兴演奏是指演奏者即兴创作音乐,根据不同的情感和灵感即兴演奏出旋律和和弦。
独奏是指演奏者以扬琴为主导,独自演奏一段完整的音乐作品。
伴奏是指演奏者用扬琴为伴奏乐器,为其他乐器或歌手提供和音和节奏。
这些曲式演奏方式能够让演奏者更好地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
在传统音乐中,尤其是民族音乐中,即兴演奏和独奏非常常见,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演奏。
在现代流行音乐中,伴奏方式常常被运用来增加音乐的丰满感和层次感。
35-5-扬琴演奏技巧教学研究分析(2)

扬琴演奏技巧教学研究分析(2)(二)以将军令为例赏析知名扬琴作品通常状态下,知名的扬琴作品通常是由作曲者、表演者和欣赏者合力通过多重创作而成,因此音乐形象塑造的最初过程实际就是表现音乐主题的第一步,其通过设计音乐形象多维性基础【7】,下面我们通过四川琴书的知名作品《将军令》为例对扬琴作品进行赏析,来看扬琴作曲家是如何运用扬琴的独特演奏技法和音乐手段来塑造形象表情达意的。
“对《将军令》的赏析包括曲调的变奏和速度的变化两部分分析,《将军令》是四川扬琴音乐中最负盛名的代表性传统曲目,也是中国扬琴传统流派优秀的独奏乐曲。
它用简练的音乐语言、丰富的变奏手法,生动地刻画了武将出场、升帐阅兵、出征战斗的情景,是一首戏剧性、标题性的变奏体武曲,这在扬琴传统曲目中是极为罕见的。
该作品运用的是一个带前奏和尾声的主题变奏曲式,这是我国民间最常见的旋律装饰即加花变奏的手法。
通过曲牌《将军令》,我们可以看出扬琴作品在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将军令》的材料来源于民间,特别是节奏模式直接来源于戏曲音乐。
这种节奏模式的运用让我们感受到戏曲音乐中的特定场面,使音乐形象有了具象性的体现。
本曲的变奏手法为我国民间音乐的加花变奏,从八小节的核心乐句发展为带引子和尾声的三段体变奏曲,主题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拘一格的音乐形象,这充分体现了民间音乐是一块多棱的宝石这一特性”【8】。
扬琴自身在表现《将军令》的音乐形象时,也充分发挥了击奏弦鸣乐器擅长运用点性技法的特点。
“从散板到慢板,从慢板到快板,从快板再到急板,并在急板的速度上两次加速,然后突慢下来,这种跌宕起伏的板式变化从不同侧面为《将军令》中的音乐形象服务,生动地刻画出了威风凛凛的将军升帐前(引子)、坐帐点兵(慢板)、带兵出征(快板)、酣仗(急板)及得胜回朝(尾声)的具体形象,使我们在作品演奏时眼前能浮现具体的音乐形象,更好地理解乐曲的内涵”。
三、演奏者对扬琴作品的把握音乐表演是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同样也是音乐作品的外部形式。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

扬琴的几种演奏技巧与运用探讨扬琴是古典音乐中的一种弹拨乐器,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演奏技巧,下面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扬琴演奏技巧及其运用。
首先是扬琴的指法技巧。
扬琴是一种全音阶的乐器,它的指法有着丰富多样的变化。
常见的指法包括:单指按弦(即用一个手指按住一个弦),双指按弦(即用两个手指同时按住一个弦),三指按弦(即用三个手指同时按住一个弦)。
这些指法能够帮助演奏者在演奏时更加流畅地切换音符,实现各种艰巨的技巧要求。
扬琴也可以使用滚奏和颤音等技巧增加音乐的表现力。
其次是扬琴的和弦演奏技巧。
扬琴是一种多音弦乐器,其和弦演奏的技巧有很多种。
常用的和弦演奏技巧包括:确定性分割和弦(即准确按照和弦的要求一次性弹奏出完整的和弦),随机性分割和弦(即按照演奏者自己的调子进行和弦演奏),奶奶步和弦(即将和弦分割成等分的小节,使弹奏和弦更加流畅),双手分割和弦(即左右手同时演奏不同的和弦声音)。
这些和弦演奏技巧在扬琴演奏中经常使用,能够丰富音乐的层次和表达力。
再次是扬琴的花指演奏技巧。
花指是扬琴演奏中最具特色的技巧之一,它能够让演奏者在演奏中产生出连贯、流畅的音乐效果。
花指演奏技巧包括:隔音拨弦(即在弹奏的同时将不需要的琴弦隔音),正、反向演奏(即在演奏过程中同时进行正向和反向的操作),双手半移位演奏(即在演奏过程中用两只手同时进行部分移位)。
这些花指技巧能够增加扬琴演奏的技术难度和音乐魅力。
最后是扬琴的拨弦技巧。
扬琴的拨弦技巧也是其演奏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拨弦技巧包括:顺拨(即沿着琴弦的方向拨弦),逆拨(即反向拨弦),刮派(即使用指甲的侧面刮弦),滚动拨弦(即连续快速地拨动琴弦)。
这些拨弦技巧能够使演奏者在演奏中增加不同的音色和效果,使音乐更加丰富多样。
扬琴的演奏技巧和运用是非常丰富多样的,不同的技巧和运用方式能够使演奏者在演奏中展示出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扬琴演奏者应该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并根据音乐的需要进行灵活运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琴演奏技巧方法比较研究作者:佚名来源:拙风文化网第一节扬琴演奏手形扬琴演奏正确手形,是半握拳状的手型,是从握拳状手形到半握拳状手形的过渡,演奏手形呈虚拳空心,并要求手指自然弯曲,手指关节自然突出。
对手指的具体位置要求是食指中指大拇指呈三足鼎立,无名指和小指给予辅助力量。
练习要求:1、握拳练习;2、半握拳练习第二节扬琴琴竹1、扬琴琴竹说扬琴是中国的民族乐器,也是世界性的乐器,它广泛流传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因而形成多种不同风格文化的扬琴。
它有三大体系,中国扬琴体系、欧洲扬琴体系、西亚南亚扬琴体系。
但是,在国外,扬琴所使用的敲击工具和中国扬琴使用的工具不一样,是一种类似勺子形状的木质琴槌,它在质料制作上、尺寸长短上、厚薄软硬上、琴弦粗细上、装饰图案上,各国均异,音色接近于钢琴的音色。
在我国,扬琴经过劳动人民数百年的再创造,更新、改革、替代,已从形制上、音色上、演奏上、技巧上、流派上,大不同于外国扬琴,自成体系,形成独特的中国民族风格。
尤其是在演奏工具上,使用一付竹子制作,有弹性、韧性、灵巧的工具,称谓琴竹,来作为中国扬琴的激发体、演奏工具,其击奏发音清澈透亮、浑厚圆润、华丽典雅,极富有中国民族特色。
对琴竹的称谓,在我国各地,叫法不尽相同,在我国出版的扬琴著作、发表的扬琴论文中,称谓也不统一。
所以,有叫琴键、琴笕、琴扦、琴签、琴槌,也有叫键子、飞子、击片、扬子等。
但从扬琴教学规范的角度来说,叫琴竹比较恰当确切,这也是大家倾向,比较赞同的统称。
琴竹的使用,早在清代,一七五一年,印光任、张汝霜撰,《澳门记略》一书中,下卷就有记载。
“铜丝琴,削竹扣之,铮铮琮琮”。
书中所说的“铜丝琴”,是指未改革的传统小扬琴,使用铜丝为琴弦而得名;“削竹扣之”是指击弦工具已改革采用竹制的琴竹;“铮铮琮琮”是指中国扬琴使用琴竹演奏而发出的美妙的旋律和音色。
2、扬琴琴竹部位名称琴竹分三部分:竹头部分、颤动部分、持竹部分第三节扬琴持竹(手指持琴竹的位置)扬琴持竹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1、二指持竹:食指、大拇指持竹,民间持竹方法,虽灵活,但不宜控制;2、三指持竹:食指、中指、大拇指持竹,常用持竹方法,宜控制,又灵活,但不宜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体会,逐渐掌握。
3、全指持竹: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拇指持竹,民间持竹方法。
宜控制,但不灵活。
4、三指持竹法:常用持竹法,即右手持竹位置:右手指大姆指、中指、食指持竹,具体位置是琴竹放置在食指第一指关节的左侧。
中指的第一指关节的右侧,大姆指指关节微突按在食指和中指的中缝琴竹上。
无名指和小指合拢给中指予以辅助力量。
三指持竹法既灵活,又能控制。
(左手持竹位置:和右手对称,正好相反)第四节扬琴持竹、运竹手臂角度的确定1、伸:两手持竹,手心相对,两手臂等距离伸直。
2、曲:两手臂回收,手心相对,呈凸字型。
3、立:两手持竹,琴竹直立,呈九十度角。
第五节扬琴运竹1、扬琴运竹种类:(1)扬琴手腕运竹:常用运竹方法。
(2)扬琴臂腕运竹:常用运竹方法。
用来美化、渲染、烘托扬琴演奏动作;下分大臂腕运竹和小臂腕运竹。
(3)扬琴手指运竹:民间运竹方法。
(4)扬琴小臂运竹:民间运竹方法。
2、扬琴手腕运竹可分三个步骤来完成解决,即分解动作,连续动作,完成动作。
(1)分解动作:主要练习手腕灵活,通过慢练,掌握运竹的起竹和落竹(简称起落)(2)连续动作:主要练习手腕转动,加强手腕小臂肌肉的外转和内转,领会一次性完成运竹的起竹、落竹和回竹动作(简称起落回)。
(3)完成动作:主要练习手腕的弹动击奏方法,在完成运竹的起竹、落竹、回竹的同时,落竹改为弹竹动作,领会手腕运用弹动发力方法。
(简称起弹回)3、扬琴臂腕运竹:下分大臂腕运竹和小臂腕运竹。
(1)大臂腕运竹:靠大臂、小臂和手腕的击奏连贯动作运竹,用来美化、渲染、烘托扬琴演奏动作;常用于强力度,乐曲高潮乐段的处理。
(2)小臂腕运竹:小臂和手腕的击奏连贯动作运竹,用来美化、渲染、烘托扬琴演奏动作;常用于抒情、如歌的乐段的处理。
第六节扬琴击奏发音部位1、竹头击奏部位2、击奏琴弦部位3、手腕弹动方法击奏4、在扬琴音板上准确击奏标记练习要求:音位图的学习;扬琴竹头标记;音板标记。
第七节扬琴竹序1、右竹序:连续右手击奏2、左竹序:连续左手击奏3、混合竹序:两手交替击奏。
下分:(1)右左竹序:右起头,两手交替击奏。
(2)左右竹序:左起头,两手交替击奏。
4、连竹序:特殊竹序,又称右右左竹序5、换竹序:调整竹序的方法,如右左竹小序调整到左右竹序第八节竹法、竹序辩析我们说说扬琴的竹法和竹序。
扬琴的竹法和竹序的定义,应该是揭示扬琴竹法和竹序的特征和性质,是归纳概括其性质、特征,确切简要的文字说明。
它的命名、称谓,不是由人们主观随意制定出来的,而是要符合扬琴竹法、竹序的实际内涵和逻辑结构,是精确,严谨的定义。
但是,在扬琴演奏中,对扬琴竹法、竹序的命名、称谓和运用,实际上是一个定义两个内涵。
把扬琴演奏的一切方法,演奏的各种技巧,和把扬琴演奏运竹的顺序,混为一谈,都叫成竹法。
在以前,民间扬琴演奏使用传统运竹时,由于乐曲的处理,技巧的表现,扬琴运竹两手的先后顺序有一定的安排和说法,右竹起头,左竹随之击奏的循环重复顺序,叫右竹法(右打法);左竹起头,右竹随之击奏的循环重复顺序,叫左竹法(左打法)。
有的也叫做左右手的交替换手。
民间扬琴在演奏中使用这些所谓的传统竹法,还有许多规则和禁条。
例如:在扬琴演奏乐曲过程中,中途运竹顺序不能变换,两手运竹演奏乐曲,单手不能连续击奏。
演奏也不能交叉等等。
右竹法(右打法)只能右竹法(右打法)演奏到结束,不能和左竹法(左打法)混合使用。
并有“扬琴左竹法、右竹法”的说法。
早在二十年代,广东音乐家、扬琴演奏家丘鹤俦,在其著作《琴学新编》一书中提出“左竹法和右竹法”(竹法分类),总结出扬琴演奏“顺打、慢打、快打、齐打、密打”(运竹规律)书中文字为证:“扬琴竹法有左右竹之分,如多用左竹和唱字者是为左竹琴,多用右竹和唱字者是为右竹琴。
本谱专写左竹琴之竹法,因左竹琴乃吾粤最为通用之竹法也。
右竹琴在南洋之华侨亦颇通用。
论左右竹之唱口板路一该相同,惟其手部乃异耳。
”此说,对后世影响极大。
在五十年代,扬琴演奏家吴世德,在其编著《扬琴演奏法》(上海文化出版社,一九五五年版)对扬琴的琴竹、符号、“打法”专有论述;也有文史资料叙述,扬琴民间艺人传艺授徒时,把同一首乐曲先用左竹法演奏,再用右竹法演奏,以此来作为炫耀自己扬琴演奏工夫技巧的资本的记载。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器乐演奏艺术的进步,现在看来,有些传统竹法的命名、称谓、说法,被继承沿用至今,并以规范、系统化。
有些传统竹法的命名、称谓、说法,则需要改革更新;还有些传统竹法命名、称谓、说法,则被历史所淘汰,其中不合理的规则、禁条已废弃不用。
在当前扬琴的教学、演奏、创作、改革实践中,笔者就发现其竹法、竹序的称谓,概念及内涵,逻辑混乱,不适应扬琴的教学、演奏、创作、改革的需要,因而急待于探索和研究。
综上所述,扬琴传统的右竹法(右打法)、左竹法(左打法),实际上是指演奏扬琴两手运竹,先后顺序的分配组合。
既然是顺序,为什么还要叫竹法呢?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这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粗略的定义。
竹法的称谓,既不符合事物逻辑规律,也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要弄清竹法、竹序的定义,有必要请教字典老师。
新华字典对“法” 字、“序”字有准确的解释。
字典上说“法”字:“标准、规则、程序,可仿效的门路,处理事物的手段和方法”。
“序”字:“排列次第,前后顺序”。
举例说明,我们演奏古琴时,把演奏方法、弹奏的技巧统称叫琴法、琴道,把右手弹奏的过程顺序叫右手指法,把左手按弦,手指运动取音过程叫左手指法;演奏二胡时,把左手手指在琴弦上运动的顺序叫指序,把手指运动的过程叫指法,把右手运弓的技法叫弓法。
那么,我们演奏扬琴时,把双手或双手交替,或单手运用琴竹演奏的方法、技巧的统称,是不是可以叫做竹法?把双手或双手交替,或单手运用琴竹演奏的过程顺序,是不是可以叫做竹序?笔者认为,从逻辑上来讲,竹法是广义,是母项、是大概念,顾名思义,竹法应该是指扬琴演奏的一切方法,它包括扬琴演奏的姿势、手形、持竹、运竹、竹序、发音、调弦等;也包括扬琴演奏的单竹、双竹、轮竹、滚竹、滑竹、分竹、复竹、顿竹、反竹、浪竹以及刮、拨、泛、木、摘、揉、摇等各种技巧。
竹序是狭义,是竹法母项划分出的子项,是小概念。
竹序仅仅是指扬琴运竹演奏的顺序、轨迹,方向的排列分配组合。
竹序应从属于竹法范畴,是竹法的组成部份。
若把竹序叫成竹法,或用竹法来替代竹序,不符合逻辑。
于情理不通,于实际不符,现在看来,以前对竹法的定义是不准确的。
应该按照竹法、竹序的字义词意,恢复“法”和“序”字的本义。
并从扬琴今后的发展,演奏的实际,技法术语的准确、统一、规范的高度来考虑认识,不能随意,口误、笔误、意误,以讹传讹。
因此,扬琴竹法正确的定义是:运用琴竹演奏的一切方法、技巧叫竹法。
扬琴竹序正确的定义是:扬琴运用琴竹演奏的顺序、轨迹,方向的排列分配组合叫竹序。
这样,就可以将扬琴的竹序和竹法合理规范,区别分类,纠正错讹,以正视听。
第九节扬琴竹序的分类与设计扬琴竹序的分类,是竹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前,在音乐院校扬琴教学上普遍存在不合逻辑的分类,从逻辑上来讲,演奏与教学理论脱节,扬琴教学概念表述不清,用词不明确,就会在扬琴教学上引起混乱。
以笔者拙见,扬琴竹序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常用竹序类、技巧竹序类、组合竹序类。
常用竹序类下分为:单竹序、双竹序、交替竹序、变化竹序;技巧竹序类下分为:连竹序、顿竹序、分竹序等;组合竹序类下分为:双单组合竹、轮打组合竹序、复调组合竹序。
分述如下。
扬琴竹序的分类,是竹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前,在音乐院校扬琴教学上普遍存在不合逻辑的分类,从逻辑上来讲,演奏与教学理论脱节,扬琴教学概念表述不清,用词不明确,就会在扬琴教学上引起混乱。
以笔者拙见,扬琴竹序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常用竹序类、技巧竹序类、组合竹序类。
常用竹序类下分为:单竹序、双竹序、交替竹序、变化竹序;技巧竹序类下分为:连竹序、顿竹序、分竹序等;组合竹序类下分为:双单组合竹序、轮打组合竹序、复调组合竹序。
分述如下。
竹序:单手单音击奏。
分两种:右竹序(右竹、原称右打)单音右手击奏;左竹序(左竹、原称左打)单音左手击奏。
双竹序(双竹,原称双打):双音双手击奏。
各种音程双竹击奏,在扬琴双音演奏中,一般习惯于双竹序为左手冠音,右手根音,(左上,右下)特殊情况,在扬琴的高音区,右手冠音,左手根音。
(右上左下)双竹常用于八度、四度、五度以及大小三六度、大小二七度音程。
例如:双双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