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的相对电效率
汽轮机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1.汽轮机按热力过程特性可分为凝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抽汽式汽轮机、抽汽背压式汽轮机等。
2.汽轮机按工作原理可分为、两种。
3.汽轮机的级是由和其后紧邻的构成的工作单元。
4.联轴器一般有、和三种形式。
6.评定调节系统动态特性的指标有稳定性、超调量、过渡时间。
7.汽轮机的调节系统是由DEH控制器、DEH控制系统、油系统、执行机构及保护系统组成。
9.叶片振动的基本振型为和。
10.蒸汽流过喷嘴时,压力降低,速度增加,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动能。
11.叶片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12.单元机组目前采用的控制方式有、、。
14.汽封按其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和。
15.DEH调节系统是由DEH控制器、DEH控制系统、油系统、执行机构及保护系统组成。
16.离心式油泵供油系统的主要设备有.主油泵、辅助油泵、主油箱、注油器、冷油器17.工作转速低于一阶临界转速的转子称为。
18.减小汽轮机轴向推力的方法有、、。
19.汽轮机的滑压运行方式分为、和。
20.按主轴与其它部件间的组合方式,轮式转子有、、和四种结构型式。
21.从结构上,现代大型汽轮机的调节方式可分为节流调节和喷嘴调节。
二、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汽轮机超速保护装置的动作转速应为额定转速的()。
(A)110%~112%(B)112%~114% (C)110%~118% (D)100%~108% 2.蒸汽在汽轮机中的工作过程是()。
(A)定压吸热(B)定压放热(C)绝热膨胀(D)绝热压缩3.超临界汽轮机的进汽参数为()MPa。
(A)6~10 (B)12~14 (C)16~18 (D)﹥22.14.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是()。
(A)理想焓降与吸热量之比(B)实际焓降与理想焓降之比(C)实际焓降与吸热量之比(D)理想焓降与实际焓降之比5.在反动级中,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蒸汽在喷嘴中的理想焓降为零(B)蒸汽在动叶中的理想焓降为零(C)蒸汽在喷嘴与动叶中的理想焓降相等(D)蒸汽在喷嘴中的理想焓降小于动叶中的理想焓降6.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膨胀的条件是()。
汽轮机_问答题综合

为什么说多级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较单级汽轮机可得到明显的提高?①在全机总比焓降一定时,每个级的比焓降较小,每级都可在材料强度允许的条件下,设计在最佳速比附近工作,使级的相对内效率较高;②除级后有抽汽口,或进汽度改变较大等特殊情况外,多级汽轮机各级的余速动能可以全部或部分地被下一级所利用,提高了级的相对内效率;③多级汽轮机的大多数级可在不超临界的条件下工作,使喷嘴和动叶在工况变动条件下仍保持一定的效率。
同时,由于各级的比焓降较小,速度比一定时级的圆周速度和平均直径也较小,根据连续性方程可知,在容积流量相同的条件下,使得喷嘴和动叶的出口高度增大,叶高损失减小,或使得部分进汽度增大,部分进汽损失减小,这都有利于级效率的提高;④由于重热现象的存在,多级汽轮机前面级的损失可以部分地被后面各级利用,使全机相对内效率提高。
简述在汽轮机的级中,蒸汽的热能是如何转化为机械能的。
具有一定压力、温度的蒸汽通过汽轮机的级时,首先在喷管叶栅通道中膨胀加速,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高速汽流的动能,然后进入动叶通道,在其中改变方向或者既改变方向同时又膨胀加速,推动叶轮旋转,将高速汽流的动能转变为旋转机械能。
汽轮机主蒸汽温度不变时,主蒸汽压力升高有哪些危害?当主蒸汽温度不变,主蒸汽压力升高时,蒸汽的初焓减小;此时进汽流量增加,回热抽汽压力升高,给水温度随之升高,给水在锅炉中的焓升减小,一公斤蒸汽在锅炉内的吸热量减少。
此时进汽量虽增大,但由于进汽量的相对变化小于机组功率的相对变化,故热耗率相应减小,经济性提高,反之亦然。
当凝汽器漏入空气后将对汽轮机组运行产生什么影响?① 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a.使传热恶化,凝汽器压力Pc 上升,蒸汽的做功能力↓ ,使循环效率降低。
b.使凝结水过冷度↑,低压抽汽量↑,机组的功率下降。
② 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性:a.使Pc 上升,排汽温度↑→机组振动和冷却水管泄漏。
b.使过冷度↑→凝结水含氧量↑,加剧低压设备、管道及附件的腐蚀。
汽轮机原理名词解释整理

1.速度比和最佳速比:将(级动叶的)圆周速度u与喷嘴出口(蒸汽的)速度c的比值定义为速度比,轮周效率最大时的速度比称为最佳速度比。
12.假想速比:圆周速度u与假想全级滞止理想比焓降都在喷嘴中等比熵膨胀的假想出口速度的比值。
3.汽轮机的级:汽轮机的级是汽轮机中由一列静叶栅和一列动叶栅组成的将蒸汽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基本工作单元。
4.级的轮周效率:1kg蒸汽在轮周上所作的轮周功与整个级所消耗的蒸汽理想能量之比。
5.滞止参数:具有一定流动速度的蒸汽,如果假想蒸汽等熵地滞止到速度为零时的状态,该状态为滞止状态,其对应的参数称为滞止参数。
6.临界压比:汽流达到音速时的压力与滞止压力之比。
7.级的相对内效率:级的相对内效率是指级的有效焓降和级的理想能量之比。
8.喷嘴的极限膨胀压力:随着背压降低,参加膨胀的斜切部分扩大,斜切部分达到极限膨胀时喷嘴出口所对应的压力。
9.级的反动度:动叶的理想比焓降与级的理想比焓降的比值。
表示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程度大小的指标。
10.余速损失:汽流离开动叶通道时具有一定的速度,且这个速度对应的动能在该级内不能转换为机械功,这种损失为余速损失。
11.临界流量:喷嘴通过的最大流量。
12.漏气损失:汽轮机在工作中由于漏气而产生的损失。
13.部分进汽损失:由于部分进汽而带来的能量损失。
14.湿气损失:饱和蒸汽汽轮机的各级和普通凝汽式汽轮机的最后几级都工作与湿蒸汽区,从而对干蒸汽的工作造成一种能量损失称为湿气损失。
15.盖度:指动叶进口高度超过喷嘴出口高度的那部分叶高。
16.级的部分进汽度:装有喷嘴的弧段长度与整个圆周长度的比值。
1.汽轮发电机组的循环热效率:每千克蒸汽在汽轮机中的理想焓降与每千克蒸汽在锅炉中所吸收的热量之比称为汽轮发电机组的循环热效率。
2.热耗率:每生产1kW.h电能所消耗的热量。
3.汽轮发电机组的汽耗率:汽轮发电机组每发1KW·h电所需要的蒸汽量。
4.汽轮机的极限功率:在一定的初终参数和转速下,单排气口凝汽式汽轮机所能发出的最大功率。
锅炉汽轮机题库(附答案)

锅炉汽轮机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锅炉下降管中的水是()A、饱和汽B、凝结水C、饱和水D、除氧水正确答案:C2、汽轮发电机组负荷不变,循环水入口流量增加,真空()A、降低B、升高C、可能降低也可能升高D、不变正确答案:B3、有效的总扬程与理论扬程之比称为离心泵的()。
A、机械效率;B、容积效率;C、总效率。
D、水力效率;正确答案:D4、锅炉燃烧时,产生的火焰()色为最好A、金黄B、黄C、暗红D、白正确答案:A5、以下几项属于锅炉蒸发设备的有()A、辅助燃烧器B、烟风管道C、汽包D、炉排正确答案:C6、功频电液调节系统的输入信号是()。
A、功率和频率;B、功率;C、频率。
D、转速;正确答案:A7、对于凝汽式汽轮机的压力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增加时,中间各压力级的级前压力成正比地增加,但焓降、速比、反动度、效率均近似不变;B、流量增加反动度减小;C、流量增加时焓降减小;D、流量增加反动度增加。
正确答案:A8、热工仪表的质量好坏通常用()等三项主要指标评定。
A、精确度、稳定性、时滞。
B、准确度、灵敏度、时滞;C、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D、灵敏度、稳定性、时滞;正确答案:B9、轴与轴承配合部分称为()A、轴颈B、轴尾C、轴肩D、轴头正确答案:A10、主机润滑油低油压保护逻辑采用()。
A、二取二;B、二取一;C、三取二;D、三取一。
正确答案:C11、锅炉省煤器出口水温达到其出口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并产生()的饱和蒸汽的省煤器称为沸腾式省煤器。
A、10~15%B、2~5%C、20~25%D、30~35%正确答案:A12、蒸汽与金属间的传热量越大,金属部件内部引起的温差就()A、不变B、越小C、越大D、稍有变化正确答案:C13、抽气器从工作原理上可分为两大类:()A、射汽式和射水式B、主抽气器与启动抽气器C、液环泵与射流式D、射流式和容积式真空泵正确答案:D14、现场中的离心泵叶片型式大都采用()。
汽轮机--简单提纲

汽轮机原理简答题

汽轮机原理简答题(共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分析喷嘴面积的变化规律当Ma<1时,即气流为亚声速。
因为Ma 2-1<0所以气道截面积的变化同气流速度变化符号相反,就是说亚声速汽流在汽道中的膨胀加速时,通道的横截面积随气流速而逐渐减少,这样喷嘴成为渐缩喷嘴。
当Ma>1时,即汽流为超声速时,因为Ma 2-1>0所以汽道横截面积的变化同汽流速度的变化符号相同。
与亚声速汽流相反,超速波汽流的汽道横截面积应随汽流加速而逐渐增加。
这样的喷嘴称为渐扩喷嘴。
当Ma=1时,即汽流速度等于当地声速,此时汽道的横截面积变化等于0,即dA=0喷嘴的横截面积达到最小值。
何为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现象和重热系数答 重热现象:各级累计理想比焓降t h ∆∑大于整机理想比焓降t H ∆的现象。
重热系数:增大那部分比焓降与没有损失时整机总理想比焓降之比:0>=∆∆-∆∑t tt H H h a其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1) 和级数有关,级数多,α大;2) 与各级内效率有关,级内效率低,则α大;3) 与蒸汽状态有关,过热区α大,湿汽区α小。
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 蒸汽实际比焓降与理想比焓降之比 。
电功率:el m el P P η⨯=轴端功率乘以发电机效率轴端功率:汽轮机内功率Pi 减去机械损失δPm 即为了汽轮机主轴输出的轴端功率。
热耗率 每生产电能所消耗的热量 。
汽耗率:每产生1KW*h 电能所消耗的蒸汽量汽轮发电机组的汽耗率 汽轮发电机组每发1KW ·h 电所需要的蒸汽量。
汽轮机的极限功率在一定的初终参数和转速下�单排气口凝汽式汽轮机所能发出的最大功率。
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 蒸汽实际比焓降与整个热力循环中加给1千克蒸汽的热量之比。
汽轮发电机组的相对电效率和绝对电效率答 1千克蒸汽所具有的理想比焓降中最终被转化成电能的效率称为汽轮发电机组的相对电效率。
汽轮机试题与答案

汽轮机试题与答案绪论1.确定CB25-8.83/1.47/0.49型号的汽轮机属于下列哪种型式?【D】A.凝汽式B.调整抽汽式C.背压式D.抽气背压式2.型号为N300-16.7/538/538的汽轮机是【B】A.一次调整抽汽式汽轮机B.凝汽式汽轮机C.背压式汽轮机D.工业用汽轮机3.新蒸汽压力为15.69MPa~17.65MPa的汽轮机属于【C】A.高压汽轮机B.超高压汽轮机C.亚临界汽轮机D.超临界汽轮机4.根据汽轮机的型号CB25-8.83/1.47/0.49可知,该汽轮机主汽压力为8.83,1.47表示汽轮机的抽汽1.A.2.3.4.5.6.7.8.9.10.在纯冲动式汽轮机级中,如果不考虑损失,蒸汽在动叶通道中【C】A.相对速度增加B.相对速度降低;C.相对速度只改变方向,而大小不变D.相对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11.已知蒸汽在汽轮机某级的滞止理想焓降为40kJ/kg,该级的反动度为0.187,则喷嘴出口的理想汽流速度为A.8m/sB.122m/sC.161m/sD.255m/s【D】12.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C】A.喷嘴流量总是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B.喷嘴流量不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C.喷嘴流量可能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也可能保持不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13.冲动级动叶入口压力为P1,出口压力为P2,则P1和P2有______关系。
【B】A.P1<P2B.P1>P2C.P1=P2D.P1=0.5P214.工作段弧长为1037mm,平均直径1100mm,该级的部分进汽度:【A】A.0.3B.0.5C.0.66D.115.汽机中反动度为0.5的级被称为:【D】A.纯冲动级B.带反动度的冲动级C.复速级D.反动级16.蒸汽在某反动级喷嘴中的滞止理想焓降为30kJ/kg,则蒸汽在动叶通道中的理想焓降为:【C】A.0kJ/kgB.15kJ/kgC.30kJ/kgD.45kJ/kg17.在反动式汽轮机级中,如果不考虑损失,则:【B】A.蒸汽在动叶通道中的绝对速度增大B.蒸汽在动叶通道中绝对速度降低C18.19.ACD.20.【D】21.B】22.A.23.A.24.A.25.A.26.A.C.27.A.C.蒸汽在喷嘴与动叶中的理想焓降相等D.蒸汽在喷嘴的理想焓降小于动叶的理想焓降28.下列哪个措施可以减小叶高损失【A】A.加长叶片B.缩短叶片C.加厚叶片D.减薄叶片29.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小级的扇形损失【C】A.采用部分进汽B.采用去湿槽C.采用扭叶片D.采用复速级30.在汽轮机工作过程中,下列哪些部件是静止不动的?【C】A叶轮B叶片C隔板D轴31.哪些措施可以减小斥汽损失?【B】A.采用扭叶片B.减少喷嘴组数C.在叶轮上开孔D.在动叶非工作弧段加装护罩32.纯冲动级内能量转换的特点是【B】A.蒸汽只在动叶栅中进行膨胀B.蒸汽仅对喷嘴施加冲动力C.喷嘴进出口蒸汽压力相等D.喷嘴理想焓降等于动叶理想焓降33.汽在叶片斜切部分膨胀的特点包括【B】A.蒸汽汽流方向不变B.其叶片前后的压力比ε<εcrC.其叶片前后的压力比ε>εcrD.叶片出口只能得到音速汽流34.大型气轮机低压末级的反动度一般为【D】A0B0.3C0.5D〉0.535.汽轮机级内漏汽主要发生在隔板和动叶顶部。
汽轮机原理思考题及习题

绪论1、我国汽轮机系列标准和型号中,各字符代表什么意义?功率是什么单位?2、说明N200-130/535/535,N600-16.5/550/550,B10-8.83/3.33—1,CC12- 3.43/0.98/0.118的意义。
3、凝汽式机、背压机、调整抽汽机及中间再热机有什么区别?4、汽轮机作用及主要组成部件的作用?5、电厂汽轮机的发展方向有哪些?为什么?第一章级的工作原理1、冲动力和反冲力是怎么产生的?2、汽轮机级的反动度是怎样定义的?3、什么是冲动级?什么是纯冲动级?什么是反动级?什么是复速级?4、汽轮机的级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说明应用情况。
5、基本方程的内容及应用注意条件是什么?6、Ф、Ψ、μn 、β的定义及影响因素?7、什么是临界状态?什么是临界压力比?什么是喷嘴的临界流量?怎样判别喷嘴或动叶是否达到临界状态?8、写出喷嘴出口速度的计算公式,喷嘴的流量计算公式。
9、写出级的热力计算的主要公式。
10、画出带反动度的冲动级的热力过程线,并标出喷嘴、动叶、余速损失、级的滞止理想焓降、喷嘴、动叶的理想焓降。
11、气流在什么情况下在斜切部分会膨胀及偏转,在什么情况下不膨胀与偏转?12、什么是轮周效率?13、什么是速比?什么是最佳速比?14、试用两种方法推导纯冲动级。
最佳速比15、纯冲动级、反动级、复速级的最佳速比各是多少?哪种级做功能力最大?为什么?16、叶栅的主要几何参数有哪些?它们对叶栅损失有什么影响?17、说明冲动级的反动度及叶栅出口汽流角度α1 、β2的选择方法?18、喷嘴和动叶栅的出口高度怎么确定?19什么是级内损失?级内损失有哪些类型?20、分析叶高损失、扇形损失、叶轮摩擦损失、湿汽损失产生的主要原因?减少方法?21、怎样降低凝汽式汽轮机末级动叶片的被冲蚀作用?22、高压级哪些损失较大?反动级什么损失可忽略不计?23、高、中、低压缸内效率有什么特点?24、级的热力计算的有哪些主要步骤?25、级的热力计算过程中要注意那些问题?26、什么是长叶片级?27、长叶片级采用一元流动设计带来哪些附加损失28、说明扭曲叶片的设计思想是什么?1、多级汽轮机相对单级汽轮机的优点是什么?2、多级汽轮机有哪些损失?怎样减少这些损失?汽轮机内部损失与外部损失有什么区别?3、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现象和余速利用对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分别有什么影响?4、什么是汽轮机相对内效率?什么是汽轮发电机组的相对电效率?什么是汽轮发电机组的绝对电效率?5、什么是汽耗率和热耗率?6、平衡汽轮机轴向推力的措施有哪些?能否将轴向推力平衡为零而不用推力轴承?7、说明轴封系统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发电机效率
考虑了发电机的机械损失和电气损失后,发电机出线端的功率 Pel要小于汽轮机的轴 端功率Pe,两者之比即为发电机效率:
g
Pel 3.6 Pel Pel Pe D0 H tim G0 H tim
g 1
Pg
Pe
Pg为发电机损失,包括发电机的机械损失(机械摩擦和鼓风等)和电气损失(电气方面 的励磁、铁心损失和线圈发热等)。 机械 损失 汽 轮 机 Pi Pe 电机 损失 发电机
轮 周 效 率 级 效 率
2
本小节课程的主要任务
具体学习: 熟悉多级汽轮机的及其装置的效率,掌握汽轮发电机组的经济指标; 了解多级汽轮机轴向推力的产生,掌握多级汽轮机轴向推力的平衡方法,
要求掌握:掌握汽轮发电机组的经济指标;掌握多级汽轮机轴向推力的平衡方法,
了解:熟悉多级汽轮机的及其装置的效率,多级汽轮机轴向推力的产生
a,el
(h0 hc )
H tel
tel tim g
11
六,汽耗率d
生 产 1 k w.h 的 电 能 所 需 要 的 蒸 汽 量 称 为 汽 耗 率:
d
1000D0 3600 [kg /(kW h)] Pel H tel
汽 耗 量随蒸 汽 的 初 终 参 数 不 同 而 不 同 。 **不宜用来比较不同类型机组的经济性,而只能对同类型同参数汽轮机评价 其运行管理水平。
3 发电机功率
4 汽轮发电机组的相对电效率 5 汽轮发电机组的绝对电效率 6 汽耗率 7 热耗率
5
一,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
1相对内效率:它 是 整 机 的 有 效 焓 降 与 理 想 焓 降 之 比 , 即
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 是考虑了机组
进出口管道的压力损失和各级内能的。 2 汽轮机内功率:
H i i H t
Pe Pi Pm Pm m 1 Pi Pi Pi
式 中 , Pe、P —— 分 别 为 汽 轮 机 的 有效 功 率 、 内 功 率 ; i
Pm
—— 为 机 械 损 失 , 对 于 同 一 台 机 组 , 由 于 转 速
机械 损失 汽 轮 机 Pi Pe 电机 损失 发电机
指标,不同的是, 一个是以热量形式表示,另一个是以效率形 式表示,但它们均未考虑锅炉效率、管道效率及厂用电等。 2 汽 耗率不可用来比较评价不同参数汽轮机机组的经济性,而 热耗率可用来比较评价不同参数汽轮机机组的经济性。
14
难点:汽轮发电机组的经济指标,轴向推力的计算。
3
第二节
汽轮机装置的评价指标
h0
热力损失 机械 损失 汽 轮 机 电机 损失 发电机
锅 炉
凝汽器
冷源 损失
hc 燃料化学能 B 热能 T 机械能 G 电能
4
第二节
汽轮机装置的评价指标
用各种效率来描述整个能量转换过程中的完善程度。 1 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 2 机械效率
8
Pel
四,汽轮机的相对电效率
对 于 无 回 热 加 热 系 统 的 汽 轮 机 , 它 的 轴 端 功 率为 :
Pel
进一步写成 :
D0 H t i m g G0 H ti m g 3.6
D0 H t i m g G0 H t el 3.6
Pel
r.el im g, 称 为 相 对 电 效 率 。 其中,
12
七,热耗率q
热 耗 率 , 即 发 出 1 kw.h 电 能 所 需 要 热 量 :
(h0 hc ) 3600 3600 q d h h 0 c H tel a ,el
对于中间再热机组来说,
) qr d [(h0 hc
Dr (hr hr )] D0
它 表 示 每 kg 蒸 汽 所 具 有 的 理 想 焓 降 中 最 后 转 变 为 电 能 的 份 额 ,
是 衡 量 汽 轮 发 电 机 组 工作完善程度的 一 项 重 要 指 标 。
9
五,循 环 热 效 率 和 绝 对 电 效 率
1 循环热效率为:
H t t h0 hc
其中,
h0 -------- 蒸 汽 的 初 焓 , hc ------- 凝 结 水 焓 , 即 在 背 压 pc 下 的 饱 和 水 焓 。
D0 H t Pi i G0 H ti 3.6
D0和G0单位分别是t/h和kg/s
6
二
, 机 械 效率
汽轮机在工作时,要克服支持轴承、推力轴承的摩擦阻
力,还要带动主油泵和调速系统工作,必然要消耗一部分功 率 。 通 常 , 用 机 械 损 失 来 描 述 。汽 轮 机 的 机 械 损 失 一 般 用 机 械效率来计算。这样,
回顾
1 为什么采用多 级 汽 轮 机 2 重热现象和重热系数 3 汽轮机进汽阻力损失、排汽阻力损失
1
外部 损失
机械损失
外部漏汽损失
进汽阻力损失
不直接影响蒸 汽状态的损失
汽轮 机 损失
排汽阻力损失
内部 损失
级内 损失
直接影响蒸 汽状态的损失
喷嘴损失 叶栅 动叶损失 损失 余速损失 叶高损失 扇形损失 叶轮摩擦损失 部分进汽损失 湿汽损失 漏气损失
[kJ /(kW h)]
D0、Dr ---- 汽 轮 机 总 进 汽 量 、 再 热 蒸 汽 量 , ( kg / h ) ,
hr hr
---- 再 热 蒸 汽 初 焓 、 高 压 缸 排 汽 焓 , ( kg / h ) 。
**用来比较评价不同参数汽轮机机组的经济性。
13
1
热耗率q和绝对电效率都是衡量汽轮发电机组经济性的主要
c
这里, h -值 h fw。
为 每 1 kg 蒸 汽 在 锅 炉 中 所 获 得 的 热 量 。 对 于 有 回
热加热系统来说,则
应为末级高压加热器出口的给水焓
h0
汽 轮 机 发电机
凝汽器
hc
10
2 绝 对 电 效 率 :是 衡 量 汽 轮 发 电 机 组 工作完善程度的 一 项 重 要 指 标 。整 个 热 力 循 环 中 加 给1kg 蒸 汽 的 热 量 最 终 转 变 为 电 能 的 份 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