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课例研究报告《白鹭》

合集下载

2023最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优秀3篇】

2023最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优秀3篇】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里是编辑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优秀3篇】。

五年级语文《白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难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

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

(觅食、栖息、低飞)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

(打一动物)谜底:白鹭(师出示图片)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白鹭》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白鹭》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白鹭》说课稿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白鹭》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描写白鹭的外形、动作、觅食习性的优美散文。

作者郭沫若以诗意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白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但针对本文细腻的文字描写和深刻的意境,学生可能难以完全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欣赏散文的美,提高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教学难点:感悟课文中的意境,培养学生对散文的欣赏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引导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悟。

4.启发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感情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的美和作者的情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课文主题。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白鹭》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白鹭》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白鹭》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1白鹭》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一只白鹭在河边的树林中生活的情景,通过作者对白鹭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一只白鹭的优美姿态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形象,适合学生朗读和欣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但学生在理解一些较为深刻的句子和词语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学会欣赏自然之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中一些较为深刻的句子和词语的理解。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朗读、讨论、欣赏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教学课件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白鹭的优美姿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生字词竞赛,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环境,关爱大自然?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情感教育。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前解析】《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

课文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全文结构严谨,语言凝练,句句含情,白鹭形象之美和在不同场景中的美跃然纸上。

课文插图采用中国水墨画风格,图文兼美,有助于学生对照理解白鹭之美。

文章分为三部分:一用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二是从颜色、身段写白鹭的外形之美,借助“水田独钓”“清晨望哨”“黄昏低飞”三幅画面,写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

三是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抒发了作者对白鹭如诗一般美的赞叹。

【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

2.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4.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难点】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嫌”等10个字。

2.整体感知,梳理文章脉络,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1.教师引导:课前让大家搜集了有关白鹭的资料,初步对白鹭有了了解,现在让我们来欣赏白鹭的形态。

(出示课件3)(出示课件4)继续引导:在中国人的笔下,白鹭是经常入诗入画的一种动物。

白鹭到底是一种什么鸟儿?竟受到文人墨客的如此青睐。

今天让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细细地品味、感知白鹭美吧!教师板书课题。

(1白鹭)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有哪些诗里含有“白鹭”吗?预设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预设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白鹭》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白鹭》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今天,就让我们再来欣赏白鹭
这首精巧的诗给我们带来的优美画卷。
教学过程
1、仔细听老师朗读 6~8 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
几幅优美的画面(通过老师有感情的朗读,学生能身临
其境,脑海里呈现出美好的画面。)如果请你给看到的
画面前面起名,该用什么名字好呢(学生积极的开动脑
筋,想起了“独钓寒江雪”、“欲穷千里目”、“落霞
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设 计中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意蕴无穷的白鹭外形及生活的 画面展示,为本堂课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 课例研究综 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悦耳的音乐声中,直观地欣赏 述 白鹭的生活画面,感受白鹭无穷的韵味,激发学生对鸟 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以读为主,以读为本,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
(4)欣赏了这三幅白鹭图后,你们内心有什么样的 感觉(宁静、优美)想对白鹭说什么
板书:韵味无穷 让我们再来细细的回味一番吧!(出示三幅美丽的 画面,精美的文字。)学生个人赏读。(学生这次朗读, 能读得更投入,更有韵味。) 师:这就是白鹭,它钓鱼是时的悠闲,了望时的悠 然,飞行时的翩然,让人觉得它是那样的——韵味无 穷!,可是,仍有人觉得它美中不足!请自读第 9 自然段。
人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方法与技能:
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学生学习能
在课前预习阶段,生字的认、写学生基本能完成。
力分析 本课的学习以读为主,以读为本,学生在这方面基础比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白鹭》》教学设计+反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白鹭》》教学设计+反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白鹭》》教学设计+反思一. 教材分析《白鹭》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和动物的美好散文。

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白鹭的外貌、动作和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描写自然和动物的文章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文章深层含义和欣赏美好事物方面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庇”“镜”等9个生字,会写“清”“澄”等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3.学会欣赏美好事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感受课文的美妙,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3.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含有生动图片、音频、视频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白鹭图片:收集白鹭的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外貌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随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白鹭》语文教案4篇

《白鹭》语文教案4篇

《白鹭》语文教案4篇教案一:《白鹭的飞行——阅读与理解》目标年级:小学五年级学科:语文学习目标:1.了解《白鹭》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2.掌握文章的基本词汇和句子结构。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白鹭的形象和飞行动态,引发学生对白鹭的兴趣。

2.课文阅读:让学生齐读《白鹭》课文,帮助他们熟悉文章的内容和语言表达。

3.词汇解析:解释和讲解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和词组,让学生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4.阅读与理解:提问学生关于文章内容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和意义。

5.语言表达: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词汇,进行语言表达练习,如描述白鹭的特点、描绘白鹭飞行的场景等。

6.总结与评价:总结《白鹭》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并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二:《白鹭的形象描写——写景与写动物》目标年级:小学五年级学科:语文学习目标:1.分析《白鹭》中的形象描写和意境表达。

2.学习写景和写动物的技巧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感知力。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白鹭的形象和栖息地,引发学生对白鹭的想象和感受。

2.形象描写分析:选取《白鹭》中的形象描写段落,如白鹭的外貌特点、栖息地的描写等,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描写细节和意境表达。

3.写景与写动物:讲解写景和写动物的技巧和方法,如运用形象、比喻、修辞等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

4.创作实践: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进行写作实践,通过描述、描绘或创作一首诗歌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动物的感受和想象。

5.分享与评价: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欣赏彼此的创意和表达方式。

教案三:《白鹭的飞行姿态——描写与表演》目标年级:小学五年级学科:语文学习目标:1.观察和分析白鹭的飞行姿态和动作特点。

2.学习使用适当的词语和句子描写白鹭的飞行姿态。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白鹭的飞行姿态和动作特点,引发学生对白鹭的兴趣和观察。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白鹭》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白鹭优美的姿态、优雅的气质,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理解和感悟,以及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有所困难,因此,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字词学习。

此外,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也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朗读指导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生字词、图片、视频等。

2.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朗读。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和生字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播放白鹭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课文文本,让学生自由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生字词接龙游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
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 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 年赴 日本留学。1918 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 年,出版第一 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 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 1942 年 10 月 31 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 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 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四、布置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 物。
五、课例研 1.要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对于教师而言,
究综述
首先就是要代表广大学生的利益,所作所为要有利于学
生的健康成长。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 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 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 么?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
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
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
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
《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
鹭)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 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
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 (一)重点句子解析。 ①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运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
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 板书:精巧的诗 ②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
(板书:清澄美) 师生共同总结:背景---黄昏状态----低飞 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二)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指正) 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板书:首尾呼应 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喜爱赞美 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 尾的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 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2、通读课文。 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 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喜爱赞美 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 三、小结 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 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
语言凝练、含蓄,学生可能会有很多不懂或疑惑的问题,
这将是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对于白鹭的美,学生的理
解可能不够深刻,有必要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三、教学策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课堂,被视为“问题导
略选择与设 学型”课堂。而有效教学理论,提倡“先学后教,以学

定教”的教学模式资料。
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
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
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二、教学目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鹭、嫌”等 8 个生字,会写“素、宜”等
11 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 18 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
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 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 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
⑤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 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 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⑥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 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 学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 (板书:图画美) 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图画之 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 (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 ----悠然,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 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
含义。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
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 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学生学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没有见过白鹭,有必要让学生先
习能力分析 欣赏一些白鹭的图片,对白鹭有个直观的认识。课文的
此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
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 ③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
此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 字?(板书:清田独钓图、清晨望哨图、黄昏低飞图。) 师: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师总结: 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 白鹭的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 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 的。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研究报告《白鹭》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小学语文
教学课例名 《白鹭》

一、教材分 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课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白鹭
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这篇课文其实是
告诉同学们,要善于在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让同学们明
白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发现美。
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
主体。
2、强化自身素质,提高师德修养。教师是办学的
主体,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
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素质
的教师,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