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言句式---状语后置

合集下载

文言句式-状语后置 PPT课件

文言句式-状语后置 PPT课件
睇少啲电视啦 你行先
少看点电视 你先走
文言句式
倒装句
句子成分公式
﹝状﹞地

主语
﹙定﹚的
﹝状﹞地 +谓语 〈补〉得 +宾语〈补〉得
﹙定﹚的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帮助区分定状 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 逗号隔开心有数。
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 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 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在斗宿与牛宿之间徘徊。
《赤壁赋》 《赤壁赋》
2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褒禅山记》
唐代的和尚慧褒起初在它的山脚下筑舍定居
2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游褒禅山记》
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
2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 27、但见悲鸟号(于)古木。 《蜀道难》 28、又闻子规啼(于)月夜。 《蜀道难》 29、雄飞雌从绕(于)林间。 《蜀道难》
(三)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己]参省
《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
在我之前出生,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3、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师说》 [乎吾后]生,其闻道也亦[乎吾先 ]。
3、谣诼谓余以善淫。
【以善淫】谣诼谓余。
《离骚》
【用好做淫荡之事】来造谣诬蔑我。
4、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 】申之
《寡人之于国也》
【用孝敬父母重兄弟的道理】教导百姓

文言特殊句式之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谓语前置句、固定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之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谓语前置句、固定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之定语后置句、谓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固定句式考点透视考点明确《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包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命题趋势“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

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

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

知识讲解定语后置句定语是用来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这是古今汉语的共同语序。

在古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把定语放到了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和相应的形式。

“……者”式,具体形式为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求可使报秦之人)“……之……”式,具体形式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仰观大之宇宙,俯察盛之品类)“……之……者”式,具体形式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例,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千里之马)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铿然有之声石)数量词作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具体形式为中心词+数量定语。

例,7、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文言文句式之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句

文言文句式之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句

⽂⾔⽂句式之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句在现代汉语中,状语放在谓语或主语之前,⽽在⽂⾔⽂中,状语却经常放在谓语动词之后。

这种语法现象的句⼦称为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般有以下⼏种类型:类 型典 例有标志后置⽤“于”字构成介宾短语后置①⽉出于东⼭之上(《⾚壁赋》)②以其⽆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以”字构成介宾短语后置①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②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之于国也》)⽤“乎”字构成介宾短语后置⽣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标志后置狗吠深巷中(《归园⽥居·其⼀》) [通法点拨]判定技法“两步骤”判定:第⼀步,看标志找出介宾短语。

即根据句⼦常出现的介词“于”“以”“乎”迅速找出句中的介宾短语。

第⼆步,析语法确定状语后置。

找出句⼦的主⼲,确定谓语动词,如将它后⾯的介宾短语或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挪到其前,⽽句⼦意义不变,则确定该句为状语后置句式。

翻译技法将后置的介宾短语或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调整到谓语动词之前,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

[特别提⽰] ⽂⾔⽂中,谓语动词后的介宾短语有的是状语后置,有的则为补语,来补充谓语动词的情态。

简明的区分⽅法为:将介宾短语挪到谓语动词之前⽽句⼦⽂理畅通,这说明该介宾短语本该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则该介宾短语为后置的状语;将介宾短语挪到谓语动词之前,如出现⽂理不畅的情形,说明该介宾短语本就是起补充作⽤的补语,⽽⾮后置的状语。

如:“⽉出于东⼭之上”调整为“⽉于东⼭之上出”(⽉亮从东边⼭上升起),⽂理通畅,为状语后置;“沛公居⼭东时,贪于财货(贪图钱财)”调整为“沛公居⼭东时,于财货贪(对钱财贪图)”,⽂理不畅,是为补语,⾮状语后置。

[即时体验]11.下列各句中,句式不是状语后置的⼀项是( )A.州司临门,急于星⽕(《陈情表》)B.醒能述以⽂者,太守也(《醉翁亭记》)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寡⼈之于国也》)D.将军战河北,⾂战河南(《鸿门宴》)解析:选C C项,“于”意为“到”,“于河东”充当补语。

文言句式-倒装句

文言句式-倒装句

注意: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 注意: 宾语,往往用“ 宾语,往往用“唯(惟)……是……” 是 格式。 格式。 只是。 ”“之 惟:只,只是。“是”“之”是提宾 的标志,不译。 的标志,不译。
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B) 子何恃而往? A. 子何恃而往?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唯才是举。 C. 唯才是举。 尔何知? D. 尔何知?
D
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 谓语之后便是补语。 谓语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 以状语来理解。 以状语来理解。
介词结构“ 介词结构“于……”
介词“ 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常放在 组成的介宾短语常放在 介宾短语 谓语动词后作补语, 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 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 语的。所以, 语的。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 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作“ 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作“状语后 介词结构后置” 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状语后置句小结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即将介词短语放在动词 后面作补语, 标志性词语:“以”、 后面作补语, 标志性词语: “于”、“乎” 等。
按现代汉语的规律, 按现代汉语的规律,调整下面各句的 语序: 语序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操蛇之神闻之, 操蛇之神闻之 于帝告之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州司临门, 州司临门 4.蒙辞以军中多务 蒙辞以军中多务 于星火急 蒙以军中多务辞
倒装句
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 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倒装形式: 倒装形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省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讲解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省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讲解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文言文特殊句式讲解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一)用“…….者,……也”来表示。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二)用“……者……也”来表示,即主语后面不用“,”号。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知殊遇,欲报之于殿下也--《出师表》(三)用“……者也”表示判断,翻译时“者也”不译。

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四)、用“…….也”来表示。

这有两种情况:(1)主语后有“,”号,翻译时便去掉“,”号,再加“是”。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2)主语后无“,”号,只在主语后加“是”,“也”字不译。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五)用动词“为”作判断,把“为”直接翻译成“是”,语序不变。

此为何若人--《公输》为与此同类--《公输》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号为张楚--《陈涉世家》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六)用副词表示判断,这个副词不代替判断词,所以翻译时副词照样译,只在其后加判断词“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此乃信所以去也。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状语后置句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状语后置句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状语后置句【笔记区】状语后置句类型:【1】句式特点一:谓语+ 以+ 后置状语。

具告以事。

树之以桑。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句式特点二:谓语+ 于+ 后置状语。

皆以美于徐公。

能谤讥于市朝。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注意: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主要是“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

【3】句式特点三:谓语+ 乎+ 后置状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名垂乎后世。

【例题一】1. 把下面所有文言文句子改成现代汉语语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参考答案】1. 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侣鱼虾而友麋鹿。

2. 不幸吕师孟于前构恶,贾余庆于后献谄。

【例题二】1. 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 陈利兵而谁何B. 古之圣王,唯此之慎。

C. 古之人不余欺也D. 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2. 把下面所有文言文句子改成现代汉语语序,并翻译。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参考答案】1. D2.(1)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

翻译: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2)州司临门,于星火急。

翻译: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3)颁白者于道路不负戴。

翻译: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在路上就不再会肩挑头顶东西了。

【习题一】把下面所有文言文句子改成现代汉语语序,并翻译。

(1)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2)管仲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参考答案】(1)吾道不行矣,吾何以于后世自见哉?翻译:我的主张不能实行,我用什么贡献给社会留下好名呢?(2)管仲于齐任政,齐桓公以霸。

翻译:管仲在齐国施政,齐桓公凭借他称霸。

文言句式---状语后置43页PPT

文言句式---状语后置43页PPT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பைடு நூலகம்
文言句式---状语后置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之状语后置

202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之状语后置
蜀语:「我来晏一些。」(意为「我晚来一点。」)
状语后置
一、“于XX”结构的状语后置。这也是文言中最为常见 的状语后置。
例: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翻译: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深。 例:佚之狐言于郑伯(《烛之武退秦师》) 翻译:佚之狐对郑伯说 例: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翻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
高考真题检测
2015安徽卷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1)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动词+于、乎、以、如
2015浙江卷 《太平州学记》 (1)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高考真题检测
2014(浙江卷) 《欧阳行周文集序》 (2)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4分)
动词+于、乎、以、如
状语后置
在文言中,是不是所有作状语的介宾短语都要后置呢?
1、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翻译: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作比喻。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翻译:对于自身的学习,却以从师学习为耻。
状语后置小结
动词+于、乎、以、如
“于” 独门助记口诀: 在这里,由于“到”路曲折,从“被” 后和向对面过来 比较快。
状语后置
二、“乎XX”结构的状语后置。例如: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翻译: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们听闻见识事情也本来比我早, 我就跟随他们,把他们当作老师 2、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翻译:(苏轼和友人)一起在船里相互靠着睡着了
状语后置
三、“以XX”结构的状语后置。 1、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2014(安徽卷) 《朱先生筠行状》 (1)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 以教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沛公的军队在霸上驻扎
7、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廉颇蔺相如列传》
遂与秦王[(于)渑池]会。
于是就和秦王在渑池相会。
8、请奉盆缶(于)秦王,以相娱乐。《廉颇蔺相如列传》
请[(于)]秦王奉盆缶,以相娱乐 请允许我给秦王献缶,(请秦王敲一敲),借 此互相娱乐
句式特点二: 谓语 + 于 +后置状语
注意: 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 (主要是“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 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
《兰亭集序》
19、放浪(于)形骸之外。
《兰亭集序》
20、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赤壁赋》
5、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
6、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鸿门宴》
7、步余马于兰皋兮。
《离骚》
8、仕宦于台阁。
《孔雀东南飞》
5、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
能够在这里再次见到将军
6、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鸿门宴》
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
7、步余马于兰皋兮。
我在滋生兰草的水边策马漫步
在我之后出生的,(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
句式特点三:谓语 + 乎 +后置状语
乎:相当于“于”
总结 : 句式特点一:谓语 + 以 +后置状语 句式特点二:
谓语 + 于 +后置状语
句式特点三:
谓语 + 乎 +后置状语
巩固练习
1、佚之狐言于郑伯。
《烛之武退秦师》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烛之武退秦师》
3、燕王拜送于庭前。
燕王[于庭前]拜送
《荆轲刺秦王》
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
4、长于臣。 [于臣]长。 《鸿门宴》
(年纪)比我大
5、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鸿门宴》
将军[(于)河北]战,[(于) 河南]战。
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
6、沛公军(于)霸上 。
《鸿门宴》
沛公[(于) 霸上]军。
(三)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己]参省
《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
在我之前出生,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3、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师说》 [乎吾后]生,其闻道也亦[乎吾先 ]。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1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兰亭集序》
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
15、不能喻之于怀。
在心里不能清楚地说明
《兰亭集序》
16、当其欣于所遇。
《兰亭集序》
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
17、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
也将会对这篇文章有所感受
18、悟言(于)一室之内。
3、谣诼谓余以善淫。
【以善淫】谣诼谓余。
《离骚》
【用好做淫荡之事】来造谣诬蔑我。
Hale Waihona Puke 4、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 】申之
《寡人之于国也》
【用孝敬父母重兄弟的道理】教导百姓
5、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
《张衡传》
【用篆文、山龟、鸟兽之类的图形】做装饰
6、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以事】验之,合契若神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荆轲刺秦王》
4、使毕使于前。
《荆轲刺秦王》
巩固练习
1、佚之狐言于郑伯。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烛之武退秦师》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在咸阳宫接见燕国使者
4、使毕使于前。
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
《张衡传》
【用事实】来验证它(指候风地动仪),就像 神灵一样符合。
(二)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于蓝】取之, 而【于蓝】青。
青色,【从蓝藻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藻】深。
2、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 《烛之武退秦师》 以其[于晋]无理,且[于楚]贰。
因为它(郑国)【对晋国】无礼,而且【对楚国】怀有二心。
秦王【 (以)金千金,邑万家】购之。
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他的头颅。
句式特点一:谓语 + 以 + 后置状语
巩固练习:
1、既替余以蕙纕兮。
既【以蕙纕】替余兮
《离骚》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
2、又申之以揽茝。
《离骚》
又【以揽茝】申之
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10、长叹(于)空房中。 在空房中长叹
《孔雀东南飞》
11、严霜结(于)庭兰。
《孔雀东南飞》
浓霜在庭院的兰花上结满了
12、徘徊(于)庭树下。 在庭院的树下徘徊
《孔雀东南飞》
13、俱会(于)大道口。 在大陆的交叉口相会
《孔雀东南飞》
1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15、不能喻之于怀。 16、当其欣于所遇。 17、亦将有感于斯文。
一、状语后置; 二、宾语前置; 三、定语后置; 四、主谓倒装。
﹝状﹞地

主语
﹙定﹚的
﹝状﹞地 +谓语 〈补〉得 +宾语〈补〉得
﹙定﹚的
(状语后置)
(定)主─[状]─谓(补)─ (定)─宾(补)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位于谓语的前面, 谓语的后面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没有 补语这个成分,因此,翻译时谓语后面的 补语往往要移到谓语前面作状语,这就是 “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结构后置”)。
标志性介词: 以、于、乎(相当“于”)
(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私见张良,具以告事。 【以事】具告 《鸿门宴》
私下里见张良,【把事情】全部告诉了他 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以沛公言】具报项王 《鸿门宴》
【把沛公的话】详细地报告给项王 3、 秦王购之(以)金千金,邑万家。 《荆轲刺秦王》
文言句式---状语后置
句子成分公式
﹝状﹞地

主语
﹙定﹚的
﹝状﹞地 +谓语 〈补〉得 +宾语〈补〉得
﹙定﹚的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帮助区分定状 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 逗号隔开心有数。
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 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 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离骚》
8、仕宦于台阁。
在朝廷中做官
《孔雀东南飞》
9、亦自溢于庭树。
10、长叹(于)空房中。
11、严霜结(于)庭兰。 12、徘徊(于)庭树下。 13、俱会(于)大道口。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9、亦自溢于庭树。 也在庭院的大树自溢。
《孔雀东南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