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

合集下载

状语后置句文言文及翻译

状语后置句文言文及翻译

于月明之夜,余独步于庭院之中,仰观皎洁之月,心旷神怡,遂作赋以记之。

月光如水,倾泻于大地,皎皎者若列缺,流光溢彩,映照人间。

此月何其皎洁,何其明亮,使人忘却尘世之烦恼,顿生超然物外之感。

观者莫不赞叹,此乃天地之大美,自然之至善也。

于是,余怀揣敬畏之心,细观月之变化。

起初,月如银钩,悬于碧空,其光如练,横亘天际。

俄而,月渐升,其光渐盛,犹如一轮明月,悬挂中天。

此时,月光如泼,洒满大地,万物皆沐浴其中,显得格外宁静,宛如仙境。

彼时,微风徐来,吹拂着柳枝,摇曳生姿。

那月光映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如同一幅泼墨山水画。

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似乎也在欣赏这美妙的夜景。

忽然,一阵蛙鸣传来,打破了夜的宁静,令人心旷神怡。

余伫立月下,思绪万千。

遥想古人,月下吟咏,抒发胸臆,留下无数佳作。

而今,余亦欲效仿古人,抒发心中之情。

于是,余吟诵道:“月下独酌,把酒话桑麻。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言罢,余不禁想起古人李白,亦曾在月下畅饮,吟诗作赋。

彼时,李白视月如友,与月为伴,何等潇洒。

余虽不能及,然亦愿效仿古人,追求那超脱尘世的境界。

夜渐深,月更明。

此时,月如满盘,圆满无缺。

余仰望天空,只见那明月高悬,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夜幕之中。

此情此景,令余心驰神往,仿佛置身于仙境。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月之圆缺,犹如人生之起伏。

余想,人生在世,犹如行走在月下,历经风雨,方能见到圆满之月。

然圆满之后,亦会迎来残缺。

人生之意义,便在于这圆缺之间,把握住每一个瞬间,珍惜当下。

月色依旧,时光荏苒。

余在这月光之下,感悟人生,抒发情感。

愿此赋能传达余心中之情,亦愿世人能在这月光之下,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宁静与美好。

赋曰:月明之夜,独步庭院。

皎洁之月,洒满人间。

观月之变,心旷神怡。

怀古思今,效仿古人。

月有圆缺,人生起伏。

把握瞬间,珍惜当下。

月光之下,感悟人生。

此情此景,心驰神往。

【翻译】在月光明亮的夜晚,我独自漫步在庭院之中。

那皎洁的月亮,洒满了人间。

状语后置例句文言文翻译

状语后置例句文言文翻译

一、时间状语后置
例句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
翻译: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所学。

例句2:夜以继日,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为政》)
翻译:夜以继日,不知老之将至。

二、地点状语后置
例句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劝学》)翻译:至于幽暗昏惑的地方,没有东西可以依靠,也不能到达。

例句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
翻译:我曾经踮起脚跟远望,却不如登高看得更广。

三、方式状语后置
例句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
翻译: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所学。

例句2:吾尝三叹其才矣,亦不可及也。

(《劝学》)
翻译:我曾经多次赞叹他的才华,却也无法达到。

四、原因状语后置
例句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
翻译: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所学。

例句2:吾尝夜观天象,不知天之所以高也。

(《劝学》)
翻译:我曾经夜晚观察天象,不知天之所以高。

五、目的状语后置
例句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
翻译: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所学。

例句2:吾尝求师而问焉,亦不可得也。

(《劝学》)
翻译:我曾经寻求老师请教,却也无法得到。

通过以上例句,我们可以看出状语后置在文言文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它使得句子结构更加紧凑,表达更加丰富。

在阅读文言文时,了解并掌握状语后置这一语法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意。

状语后置初中文言文例句

状语后置初中文言文例句

状语后置初中文言文例句
状语后置,也称为介宾短语后置,是一种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

以下是在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10个状语后置的例句:
1.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
翻译:用将尉的头祭天。

2.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翻译:拿当代的国家大事来询问我。

3.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翻译: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4.告事者乃疏状御史,验与本状不同。

(《张文瓘传》)
翻译:告事的人乃疏写状子给御史,验与本状不同。

5.欲有求于我也。

(《齐桓晋文之事》)
翻译:想对我有所求。

6.覆之以掌。

(《促织》)
翻译:用手掌覆盖住它。

7.藏于己曰私。

(《四书五经·大学》)
翻译:藏在自己身上叫做自私。

8.投以骨。

(《狼》)
翻译:把骨头投给狼。

9.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翻译: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10.具告以事。

(《鸿门宴》)
翻译: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他。

文言文之状语后置

文言文之状语后置


(3)格式:形十于十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 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 (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 衡传》) 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 有骄傲的情绪”

状语后置句小结
(1)格式:动十以十宾
(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
“于”)十宾 (3)格式:形十于十宾


介宾短语后置 :介词“以”“于”“乎”“自”等 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词结构。这种介宾短语在现 代汉语中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却多数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 当补语。通常出现“于”都是介宾短语后置,当然 这是通常,有1、2种情况不是,不过不用考虑。从 现代汉语的角度说,古代汉语介宾短语的这种位置, 就叫做介宾短语后置。 例如: 1.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贤于弟子。 (《师说》) 3.学于余。(《师说》)

翻译 :(曹操)小的时候聪敏机警,有谋略(懂权术), 好打抱不平(见义勇为,扶助弱小),为人放荡不羁,他 不从事正当的职业,因此世人并没有认为他不同寻常。只 有梁国乔玄、南阳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乔玄对太祖说: “天下将乱,不是闻名于世的人不能挽救局势啊!能使天 下安定的人,大概只有您了!”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练习。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 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rèn) 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 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 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 “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 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1)、找出文中的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文言句式复习之

状语后置句文言文

状语后置句文言文

状语后置句文言文
状语后置句是文言文中的一种语法现象,即将状语放在谓语之后。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通常放在谓语之前,而在文言文中,由于谓语后面不能直接加上宾语,因此需要将状语放在谓语之后,以引出宾语。

以下是一些状语后置句的例子:
1. 名词 + 之+谓语:如“吾与之共知此事”(我和他们俩都知道这件事)。

2. 动词 + 于+名词 + 谓语: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
学习的时候时常复习,不是很高兴吗)。

3. 形容词 + 而+谓语:如“山静而水清”(山很寂静,水很清澈)。

4. 副词 + 则+谓语: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而不思考会产生空虚之感,思考而不学习则会面临危险)。

状语后置句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是文言文语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状语后置的文言文句子

状语后置的文言文句子

状语后置的文言文句子状语后置的文言文句子集锦说明状语指的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的成分,常常出现在句子的谓语之后。

在古代文言文中,状语的位置一般是在句子的末尾,称为状语后置。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状语后置句子,展示了古代文言文的特点与魅力。

1. 时间状语•央兮易骞,孔阳嘤嘤,乃怀一器静以俟光。

•宾退曰:“期者,既虔羽至矣。

”2. 地点状语•圣人学则同然,学而时习之,习而勉励之。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 方式状语•以為文之以事而茂,而后可以事而茂之。

•所谓求其志从之者,有无懈可击之用心既卓乎。

4. 条件状语•斯可瞻也,可历也,可玩也。

5. 程度状语•众人皆饰华以示,我独朴直而自疏矣。

6. 目的状语•役夫隶在野而民食无饥。

•吾取次而行,随而至者弗敢慢也。

7. 结果状语•谈笑吟咏,不能削足适屦者,松柏之父。

•是亦怀闻之心,色然诚心然也。

8. 条件状语•如其羊触藩,墙,不克登也。

9. 伴随状语•君子韦编三絇,不可解也,绾亦累也。

10. 转折状语•美容无障,曾不自意微者,以为朋友之所宜好。

•诚信者后于中食,弃之者前于杂虐。

以上是一些典型的状语后置的文言文句子,展示了文言文语言的特点和美感。

这些句子以各类状语为主,通过状语的修饰,使句子更加丰富和生动。

注意:以上仅为示例,实际文言文句子不可过分繁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来选择适合的句子。

11. 原因状语•以其赏虎豹之罪也,一日千里之势。

12.条件状语•不急不徐,厚之,可为之学。

•其道穷于此矣,宜放权以观变。

13. 目的状语•为学者,志之使然也;为成功者,志之于物也。

14. 结果状语•是亦何异,成于愚者而杀于愚者也!15. 强调状语•勤乎与人言乎?恒乎难乎?16. 手段状语•众故能肆志以伐矣,众可使止也。

17. 附加状语•身序言章则事陈,心端商尽则诚实。

18. 行为方式状语•宜乎计为善者,为实者效之。

19. 程度状语•愈忷集趁者非困穷也,重逢识蓄者非乏二者也。

在文言文中状语后置的标志是什么?

在文言文中状语后置的标志是什么?

在文言文中状语后置的标志是什么?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
分析:“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例如:①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鲁迅《伤逝》)
②春天去了大半,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鲁迅《白莽〈孩儿塔〉序》)
③老爷爷多么好啊!我要是有那么一个老爷爷,我就一年〈不掉〉一回眼泪,〈一定〉!(老舍《女店员》)
④我们要用带血的声音,
一万次呼唤:
醒来吧,总理!
〈继续〉您的革命生涯
〈以你对党的忠贞和崇高的政治品质〉.。

状语后置句例句文言文

状语后置句例句文言文

文言文状语后置句例句1.时间状语后置句(1)将午,束马悬车,凌大岩之峭而上。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2)俄尔百千人大呼。

(《口技》)(3)未几,夫齁声起。

(《口技》)(4)既而得其尸于井。

(《宋定伯捉鬼》)(5)寻向所志。

(《桃花源记》)2.原因状语后置句(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3)以其顺滑可口也。

(《卖柑者言》)(4)以其机智过人也。

(《卖柑者言》)3.动词状语后置句(1)众人目之以怪,指之以背。

(《卖柑者言》)(2)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3)手自笔录。

(《活板》)4.介词状语后置句(1)令辱之。

(《勾践灭吴》)(2)使督 Ralph domains以故道,邀击堂邑父。

(《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军细柳》)5.修饰性状语后置句(1)又不可以使吾走来之食也。

(《勾践灭吴》)(2)重之以修能。

(《离骚》)6.中心词状语后置句(1)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让步状语后置句:即使身名俱灭,也不足顾惜。

让步状语后置句:即使身名俱灭,也不足顾惜。

(《〈指南录〉后序》)7.承接状语后置句: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孙权劝学》)8.条件状语后置句: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六国论》)9.假设状语后置句: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齐桓晋文之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选出是状语后置的一项:( A )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C、外连横而斗诸侯 (《过秦论》) D、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史记·信陵君
窃符救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法格式:形容词+于+宾语(名/代)
翻译:于+宾语+形容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火烈风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战》) 2、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促织》) 3、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狱中杂 记》)
语法格式:动词+如/若+宾语(名/代)
语法格式:动词+于+宾语(名/代)
翻译:于+宾语+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梦游天姥 吟留别》)
3.长于臣 (《鸿门宴》)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 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故而知新
❖句子成分:(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 宾语
❖划分句子成分时先找谓语(动词或
形容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选出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C )
❖ 例:叫嚣乎东西
❖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 B、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 C、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 D、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4、选出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A )
❖ 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A、操军破,必北还
❖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表可能: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
表必要:要、应、应该、应当、该当
表意愿:肯、敢、要、愿
在句子里常作状语,例如:
“我们要认真对待。”(要)
“他能不能来?”(能)
“他不会不来。”(会)
“春天早已到了,应该暖和了。”(应该)
它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如:
“这样做可以吗?”(可以)
“完全可以。”(可以)
语法格式:动词+以+宾语(名/代)
翻译:以+宾语+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2、学于余 (《师说》)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归去来兮辞》) 4、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常以以下形式出现:
1、副词、形容词经常做状语 例:跑得快
2、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做状语,一般名词
不做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很少做状语。
例:你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应该”是汉语中
的助动词。
注意:助动词又叫能愿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煎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与定语相同的地方是,都是前者附加成分; 不同的地方是,状语是谓语里的附加成分,
而定语是主语或宾语里的附加成分 。 例句: 他[已经]走了 咱们[北京]见 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C、得双石于潭上
D、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语法格式:动词+以+宾语(名/代)

翻译:以+宾语(名/代)+动词
识 2.语法格式:动词+如/若+宾语(名/代)

翻译:如/若+宾语(名/代)+动词
状语后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是句子的重要修饰成分。状语是谓语里的另 一个附加成分,在现代汉语中它附加在谓语中心 语的前面,从情况、时间、处所、方式、条件、 对象、肯定、否定、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 心进行修饰或限制。在不同的语言中"状语"有不 同的作用。中文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 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 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德语状语修 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英语状语修饰 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句子成分。
小 3.语法格式:动词+于+宾语(名/代)

翻译:于+宾语(名/代)+动词
4.语法格式:形容词+于+宾语(名/代) 翻译:于+宾语(名/代)+形容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不能重叠、不_能__带__助__词__“_了__、__着__、__过_”__等__。
3、介词结构常做状语 例:燕王拜送于庭 “于”是介词,“于庭”是介词短语 状语说白了,就是修饰动作的词,也 可以理解成修饰谓语的词。
何谓状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 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 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覆之以掌 (《促织》)用手掌盖在上面, 2.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3.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翻译:如/若+宾语+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判断以下句子,与其他三项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D
A、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 D、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屈原列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