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状语后置(课堂PPT)
合集下载
文言句式-状语后置 PPT课件

睇少啲电视啦 你行先
少看点电视 你先走
文言句式
倒装句
句子成分公式
﹝状﹞地
,
主语
﹙定﹚的
﹝状﹞地 +谓语 〈补〉得 +宾语〈补〉得
﹙定﹚的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帮助区分定状 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 逗号隔开心有数。
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 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 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在斗宿与牛宿之间徘徊。
《赤壁赋》 《赤壁赋》
2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褒禅山记》
唐代的和尚慧褒起初在它的山脚下筑舍定居
2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游褒禅山记》
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
2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 27、但见悲鸟号(于)古木。 《蜀道难》 28、又闻子规啼(于)月夜。 《蜀道难》 29、雄飞雌从绕(于)林间。 《蜀道难》
(三)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己]参省
《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
在我之前出生,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3、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师说》 [乎吾后]生,其闻道也亦[乎吾先 ]。
3、谣诼谓余以善淫。
【以善淫】谣诼谓余。
《离骚》
【用好做淫荡之事】来造谣诬蔑我。
4、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 】申之
《寡人之于国也》
【用孝敬父母重兄弟的道理】教导百姓
少看点电视 你先走
文言句式
倒装句
句子成分公式
﹝状﹞地
,
主语
﹙定﹚的
﹝状﹞地 +谓语 〈补〉得 +宾语〈补〉得
﹙定﹚的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帮助区分定状 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 逗号隔开心有数。
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 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 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在斗宿与牛宿之间徘徊。
《赤壁赋》 《赤壁赋》
2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褒禅山记》
唐代的和尚慧褒起初在它的山脚下筑舍定居
2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游褒禅山记》
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
2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 27、但见悲鸟号(于)古木。 《蜀道难》 28、又闻子规啼(于)月夜。 《蜀道难》 29、雄飞雌从绕(于)林间。 《蜀道难》
(三)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己]参省
《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
在我之前出生,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3、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师说》 [乎吾后]生,其闻道也亦[乎吾先 ]。
3、谣诼谓余以善淫。
【以善淫】谣诼谓余。
《离骚》
【用好做淫荡之事】来造谣诬蔑我。
4、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 】申之
《寡人之于国也》
【用孝敬父母重兄弟的道理】教导百姓
被动_宾语前置_状语后置_定语后置_主谓倒装ppt课件

被动句:被兵势所逼
判断句:不是心里臣服
孟子受教免休妻
翻译红色的句子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母其曰:“妇无礼, 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 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 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 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 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于是孟子自责, 不敢去妇。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动词本身表被动。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 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 示“对自己怎么样”。 可译为“我”。如:
[
1、府吏见丁宁(我)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温
翻译下列句子:
馨
提
1、诚请见教。 诚挚地请求教导我。
示
2、望见谅。 希望原谅我。
1、君何以知燕王? 宾语前置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前 3、豫州今欲何至?宾前 4、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定后 5、会于西河外渑池。 状后
6、未之尝闻。 宾前
7、以为莫己若者。 宾前
8、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
指出这个句子有哪些特殊句式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 心服也. (《资治通鉴》) 定语后置句:荆州附操之民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1、( B )
A 子何恃而往?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
1、籍何以至此?
“何以”
“以何”
2、微斯人,吾谁与归?来自“谁与”“与谁”
3、项王项伯东向坐
“东向”
“向东”
4、一言以蔽之 “一言以”
判断句:不是心里臣服
孟子受教免休妻
翻译红色的句子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母其曰:“妇无礼, 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 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 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 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 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于是孟子自责, 不敢去妇。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动词本身表被动。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 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 示“对自己怎么样”。 可译为“我”。如:
[
1、府吏见丁宁(我)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温
翻译下列句子:
馨
提
1、诚请见教。 诚挚地请求教导我。
示
2、望见谅。 希望原谅我。
1、君何以知燕王? 宾语前置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前 3、豫州今欲何至?宾前 4、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定后 5、会于西河外渑池。 状后
6、未之尝闻。 宾前
7、以为莫己若者。 宾前
8、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
指出这个句子有哪些特殊句式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 心服也. (《资治通鉴》) 定语后置句:荆州附操之民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1、( B )
A 子何恃而往?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
1、籍何以至此?
“何以”
“以何”
2、微斯人,吾谁与归?来自“谁与”“与谁”
3、项王项伯东向坐
“东向”
“向东”
4、一言以蔽之 “一言以”
状语后置PPT.ppt

定后
按现代汉语的规律,调整下面各句的 语序:
?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常向有书(富贵)人家借书 。 ? 2.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 操蛇之神:山神 ?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4.蒙辞以军中多务 ? 吕蒙用军中多务推辞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
蜀道非常难走, 比登天还难
6、但见悲鸟号(于)古木。 《蜀道难》
之间。 4.而大声发于水上。 (翻译: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
练习:
?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 译:“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 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 译:“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乎,相当“于” 格式:动词+乎+宾语
?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 [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 译文:在我之前出生,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
文言句式复习之
状语后置
句子成分公式
﹝状﹞地 ,
主语
﹙定﹚的
﹝状﹞地 +谓语 〈补〉得 +宾语〈补〉得
﹙定﹚的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帮助区分 定状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 逗号隔开心有数。
状语后置
(1)格式:动词十以十宾语(名/代)
? 1、树之以桑(《寡人之於国也》) ? 译文:“拿桑树来种植” ? 2、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於国
也》) ? 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
们反复讲述” ? 3、覆之以掌 (《促织》) ? 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词十于十宾(名/代)
翻译:于+宾语+动词
按现代汉语的规律,调整下面各句的 语序:
?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常向有书(富贵)人家借书 。 ? 2.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 操蛇之神:山神 ?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4.蒙辞以军中多务 ? 吕蒙用军中多务推辞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
蜀道非常难走, 比登天还难
6、但见悲鸟号(于)古木。 《蜀道难》
之间。 4.而大声发于水上。 (翻译: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
练习:
?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 译:“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 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 译:“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乎,相当“于” 格式:动词+乎+宾语
?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 [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 译文:在我之前出生,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
文言句式复习之
状语后置
句子成分公式
﹝状﹞地 ,
主语
﹙定﹚的
﹝状﹞地 +谓语 〈补〉得 +宾语〈补〉得
﹙定﹚的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帮助区分 定状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 逗号隔开心有数。
状语后置
(1)格式:动词十以十宾语(名/代)
? 1、树之以桑(《寡人之於国也》) ? 译文:“拿桑树来种植” ? 2、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於国
也》) ? 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
们反复讲述” ? 3、覆之以掌 (《促织》) ? 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词十于十宾(名/代)
翻译:于+宾语+动词
文言句式---状语后置43页PPT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பைடு நூலகம்
文言句式---状语后置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பைடு நூலகம்
文言句式---状语后置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高考复习文言文倒置句式PPT[优秀课件资料]
![高考复习文言文倒置句式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a0fff11a98271fe910ef97a.png)
文言文倒置句式
一、状语后置 二、定语后置(有四种情况) 三、宾语前置(有四种情况) 四、主谓倒置
一、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古代汉语里则往往置于谓语后面作补语。
{比 现代汉语:状语+谓语+补语
较 文言文: 谓语+状语后置
例如: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 《鸿门宴》
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8、唯利是图 (图利)
9、一言以蔽之 (以一言)
10、《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肯顾我)
四、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练习: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解救人危难的精神何在)
三、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 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如:跟谁干?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 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宾语前置 又有四种情况: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作 宾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持自己。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
一、状语后置 二、定语后置(有四种情况) 三、宾语前置(有四种情况) 四、主谓倒置
一、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古代汉语里则往往置于谓语后面作补语。
{比 现代汉语:状语+谓语+补语
较 文言文: 谓语+状语后置
例如: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 《鸿门宴》
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8、唯利是图 (图利)
9、一言以蔽之 (以一言)
10、《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肯顾我)
四、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练习: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解救人危难的精神何在)
三、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 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如:跟谁干?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 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宾语前置 又有四种情况: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作 宾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持自己。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
高考一轮复习状语后置课件

程度状语后置
总结词
程度状语后置是指将程度状语放在句末的一种语法结构。
详细描述
程度状语后置通常是为了强调某个动作或状态的程度。例如,“He was so angry that he couldn’t speak.”这句话中的“so angry that he couldn’t speak”就是
程度状语后置,强调了他愤怒的程度。
真题解析
真题来源
收集近五年全国各地的高 考语文真题,确保覆盖面 广,难度适中。
解析内容
针对真题中的状语后置句 进行详细解读,包括句子 的结构、语法特点、语义 重点等。
解析方法
采用图解、表格等形式, 直观展示状语后置句的特 点和规律,帮助学生理解 。
练习题
题型设计
题目解析
根据真题的出题规律和难度,设计相 应的状语后置句练习题,包括选择题 、填空题、改错题等。
03
状语后置的常见类型与例 句
时间状语后置
总结词
时间状语后置是指将时间状语放在句末 的一种语法结构。
VS
详细描述
在英语中,时间状语通常放在句子的前面 ,但有时为了强调或特殊表达需要,会将 时间状语放在句末。例如,“I will go to the party tomorrow night.”这句话中 的“tomorrow night”就是时间状语后 置。
分类
总结词
根据不同的标准,状语后置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详细描述
根据修饰的成分,状语后置可以分为修饰动词的状语后置、修饰形容词的状语后置和修饰整个句子的状语后置。 根据句子的结构,状语后置可以分为简单句中的状语后置和复合句中的状语后置。此外,根据强调的内容,状语 后置还可以分为强调时间、强调条件、强调方式等类型的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公开课获奖课件

6、选出如下句式特点与例句不一样样一项 ()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 A、戍卒叫,函谷举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第36页
7、选出如下句式特点与例句不一样样一项 ()
例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A、洞庭君安在哉 B、以勇气闻于诸候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第10页
选出如下句中不含定语后置一项
D
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第11页
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 谓语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处在补语成分往往要以 状语来理解。
第32页
3、选出如下句式特点与例句不一样样一项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之二虫又何知? B、卿欲何言?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夫晋,何厌之有?
第33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选出如下句式特点与例句不一样样一项 ()
例句: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 而师之。
第28页
状语后置句小结
状语后置,即将介词短语放在动词 背面作补语, 标志性词语:“以”、 “于”、“乎” 等。
第29页
按现代汉语规律,调整下面各句语序: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2.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
帝。
于帝告之
2020高中文言文入门(状语后置)课件(共68张PPT)优秀课件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谓语
相与枕藉乎舟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肇赐予以嘉名 虽董之以严刑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赤壁赋》 《劝学》 《师说》 《寡人》 《寡人》 《离骚》 《谏太宗》 《鸿门宴》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谓语
相与枕藉乎舟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肇赐予以嘉名 虽董之以严刑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状后 宾前 陈述 省略
5.
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 )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郞者乎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5.
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 )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郞者乎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
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恐年岁之不吾与 D.大王来何操
定后 宾前 宾前 宾前
2.
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A.则无望民之多玉邻国也 B.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C.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
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
例1: 帅气的周老师幽默地讲完了枯燥的语法课
成分: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 补 定语 宾语
例2: 聪明的学生们马上听懂了无聊的语法课
昨晚,周帅没忍住饥饿,又出去吃夜宵了。 在旧社会,这种偷偷吃夜宵的行为是要罚作业的。
昨晚,周帅没忍住饥饿,又出去吃夜宵了。 在旧社会,这种偷偷吃夜宵的行为是要罚作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私下里见张良,【把事情】全部告诉了他 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以沛公言】具报项王 《鸿门宴》
【把沛公的话】详细地报告给项王 3、 秦王购之(以)金千金,邑万家。 《荆轲刺秦王》
秦王【 (以)金千金,邑万家】购之。
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他的头颅。
句式特点一:谓语 + 以 + 后置状语 6
【用孝敬父母重兄弟的道理】教导百姓
5、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
《张衡传》
【用篆文、山龟、鸟兽之类的图形】做装饰
6、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以事】验之,合契若神
《张衡传》
【用事实】来验证它(指候风地动仪),就像 神灵一样符合。
8
(二)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睇少啲电视啦 你行先
少看点电视 你先走
文言句式
倒装句
1
句子成分公式
﹝状﹞地
,
主语
﹙定﹚的
﹝状﹞地 +谓语 〈补〉得 +宾语〈补〉得
﹙定﹚的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帮助区分定状 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 逗号隔开心有数。 2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22
1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兰亭集序》
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
15、不能喻之于怀。
在心里不能清楚地说明
《兰亭集序》
16、当其欣于所遇。
《兰亭集序》
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
17、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
巩固练习:
1、既替余以蕙纕兮。
既【以蕙纕】替余兮
《离骚》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
2、又申之以揽茝。
《离骚》
又【以揽茝】申之
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3、谣诼谓余以善淫。
【以善淫】谣诼谓余。
《离骚》
【用好做淫荡之事】来造谣诬蔑我。
7
4、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 】申之
《寡人之于国也》
12
(三)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己]参省
《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
在我之前出生,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13
3、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师说》 [乎吾后]生,其闻道也亦[乎吾先 ]。
《离骚》
8、仕宦于台阁。
在朝廷中做官
《孔雀东南飞》
19
9、亦自溢于庭树。
10、长叹(于)空房中。
11、严霜结(于)庭兰。 12、徘徊(于)庭树下。 13、俱会(于)大道口。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20
9、亦自溢于庭树。 也在庭院的大树自溢。
《孔雀东南飞》
在我之后出生的,(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
句式特点三:谓语 + 乎 +后置状语
乎:相当于“于”
14
总结 : 句式特点一:谓语 + 以 +后置状语 句式特点二:
谓语 + 于 +后置状语
句式特点三:
谓语 + 乎 +后置状语
15
巩固练习
1、佚之狐言于郑伯。
《烛之武退秦师》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烛之武退秦师》
10、长叹(于)空房中。 在空房中长叹
《孔雀东南飞》
11、严霜结(于)庭兰。 浓霜在庭院的兰花上结满了
12、徘徊(于)庭树下。 在庭院的树下徘徊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13、俱会(于)大道口。 在大陆的交叉口相会
《孔雀东南飞》
21
1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15、不能喻之于怀。 16、当其欣于所遇。 17、亦将有感于斯文。
17
5、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
6、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鸿门宴》
7、步余马于兰皋兮。
《离骚》
8、仕宦于台阁。
《孔雀东南飞》
18
5、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
能够在这里再次见到将军
6、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鸿门宴》
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
7、步余马于兰皋兮。
我在滋生兰草的水边策马漫步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荆轲刺秦王》
4、使毕使于前。
《荆轲刺秦王》
16
巩固练习
1、佚之狐言于郑伯。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烛之武退秦师》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
3、见பைடு நூலகம்使者(于)咸阳宫。
在咸阳宫接见燕国使者
4、使毕使于前。
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
4、长于臣。 [于臣]长。 《鸿门宴》
(年纪)比我大
5、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鸿门宴》
将军[(于)河北]战,[(于) 河南]战。 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
10
6、沛公军(于)霸上 。
《鸿门宴》
沛公[(于) 霸上]军。
沛公的军队在霸上驻扎
7、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 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 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状语后置; 二、宾语前置; 三、定语后置; 四、主谓倒装。
3
﹝状﹞地
,
主语
﹙定﹚的
﹝状﹞地 +谓语 〈补〉得 +宾语〈补〉得
﹙定﹚的
(状语后置)
4
(定)主─[状]─谓(补)─ (定)─宾(补)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位于谓语的前面, 谓语的后面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没有 补语这个成分,因此,翻译时谓语后面的 补语往往要移到谓语前面作状语,这就是 “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结构后置”)。
标志性介词: 以、于、乎(相当“于”)
5
(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私见张良,具以告事。 【以事】具告 《鸿门宴》
《劝学》
【于蓝】取之, 而【于蓝】青。
青色,【从蓝藻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藻】深。
2、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 《烛之武退秦师》 以其[于晋]无理,且[于楚]贰。
因为它(郑国)【对晋国】无礼,而且【对楚国】怀有二心。
9
3、燕王拜送于庭前。
燕王[于庭前]拜送
《荆轲刺秦王》
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
遂与秦王[(于)渑池]会。
于是就和秦王在渑池相会。
11
8、请奉盆缶(于)秦王,以相娱乐。《廉颇蔺相如列传》
请[(于)]秦王奉盆缶,以相娱乐 请允许我给秦王献缶,(请秦王敲一敲),借 此互相娱乐
句式特点二: 谓语 + 于 +后置状语
注意: 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 (主要是“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 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
【把沛公的话】详细地报告给项王 3、 秦王购之(以)金千金,邑万家。 《荆轲刺秦王》
秦王【 (以)金千金,邑万家】购之。
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他的头颅。
句式特点一:谓语 + 以 + 后置状语 6
【用孝敬父母重兄弟的道理】教导百姓
5、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
《张衡传》
【用篆文、山龟、鸟兽之类的图形】做装饰
6、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以事】验之,合契若神
《张衡传》
【用事实】来验证它(指候风地动仪),就像 神灵一样符合。
8
(二)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睇少啲电视啦 你行先
少看点电视 你先走
文言句式
倒装句
1
句子成分公式
﹝状﹞地
,
主语
﹙定﹚的
﹝状﹞地 +谓语 〈补〉得 +宾语〈补〉得
﹙定﹚的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帮助区分定状 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 逗号隔开心有数。 2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22
1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兰亭集序》
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
15、不能喻之于怀。
在心里不能清楚地说明
《兰亭集序》
16、当其欣于所遇。
《兰亭集序》
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
17、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
巩固练习:
1、既替余以蕙纕兮。
既【以蕙纕】替余兮
《离骚》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
2、又申之以揽茝。
《离骚》
又【以揽茝】申之
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3、谣诼谓余以善淫。
【以善淫】谣诼谓余。
《离骚》
【用好做淫荡之事】来造谣诬蔑我。
7
4、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 】申之
《寡人之于国也》
12
(三)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己]参省
《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
在我之前出生,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13
3、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师说》 [乎吾后]生,其闻道也亦[乎吾先 ]。
《离骚》
8、仕宦于台阁。
在朝廷中做官
《孔雀东南飞》
19
9、亦自溢于庭树。
10、长叹(于)空房中。
11、严霜结(于)庭兰。 12、徘徊(于)庭树下。 13、俱会(于)大道口。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20
9、亦自溢于庭树。 也在庭院的大树自溢。
《孔雀东南飞》
在我之后出生的,(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
句式特点三:谓语 + 乎 +后置状语
乎:相当于“于”
14
总结 : 句式特点一:谓语 + 以 +后置状语 句式特点二:
谓语 + 于 +后置状语
句式特点三:
谓语 + 乎 +后置状语
15
巩固练习
1、佚之狐言于郑伯。
《烛之武退秦师》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烛之武退秦师》
10、长叹(于)空房中。 在空房中长叹
《孔雀东南飞》
11、严霜结(于)庭兰。 浓霜在庭院的兰花上结满了
12、徘徊(于)庭树下。 在庭院的树下徘徊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13、俱会(于)大道口。 在大陆的交叉口相会
《孔雀东南飞》
21
1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15、不能喻之于怀。 16、当其欣于所遇。 17、亦将有感于斯文。
17
5、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
6、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鸿门宴》
7、步余马于兰皋兮。
《离骚》
8、仕宦于台阁。
《孔雀东南飞》
18
5、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
能够在这里再次见到将军
6、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鸿门宴》
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
7、步余马于兰皋兮。
我在滋生兰草的水边策马漫步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荆轲刺秦王》
4、使毕使于前。
《荆轲刺秦王》
16
巩固练习
1、佚之狐言于郑伯。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烛之武退秦师》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
3、见பைடு நூலகம்使者(于)咸阳宫。
在咸阳宫接见燕国使者
4、使毕使于前。
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
4、长于臣。 [于臣]长。 《鸿门宴》
(年纪)比我大
5、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鸿门宴》
将军[(于)河北]战,[(于) 河南]战。 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
10
6、沛公军(于)霸上 。
《鸿门宴》
沛公[(于) 霸上]军。
沛公的军队在霸上驻扎
7、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 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 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状语后置; 二、宾语前置; 三、定语后置; 四、主谓倒装。
3
﹝状﹞地
,
主语
﹙定﹚的
﹝状﹞地 +谓语 〈补〉得 +宾语〈补〉得
﹙定﹚的
(状语后置)
4
(定)主─[状]─谓(补)─ (定)─宾(补)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位于谓语的前面, 谓语的后面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没有 补语这个成分,因此,翻译时谓语后面的 补语往往要移到谓语前面作状语,这就是 “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结构后置”)。
标志性介词: 以、于、乎(相当“于”)
5
(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私见张良,具以告事。 【以事】具告 《鸿门宴》
《劝学》
【于蓝】取之, 而【于蓝】青。
青色,【从蓝藻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藻】深。
2、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 《烛之武退秦师》 以其[于晋]无理,且[于楚]贰。
因为它(郑国)【对晋国】无礼,而且【对楚国】怀有二心。
9
3、燕王拜送于庭前。
燕王[于庭前]拜送
《荆轲刺秦王》
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
遂与秦王[(于)渑池]会。
于是就和秦王在渑池相会。
11
8、请奉盆缶(于)秦王,以相娱乐。《廉颇蔺相如列传》
请[(于)]秦王奉盆缶,以相娱乐 请允许我给秦王献缶,(请秦王敲一敲),借 此互相娱乐
句式特点二: 谓语 + 于 +后置状语
注意: 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 (主要是“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 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