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复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主要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这两个部分。
这一单元是对整个学期所学内容的回顾与总结,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和运算定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对运算定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运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对运算定律运用不熟练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2.教学难点:运算定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与示范:讲解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示范运算定律的运用。
3.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练习,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和运算定律的运用。
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课件

(三)减法简便运算:
•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 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 用字母表示:a-b-c=a-(b+c) •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 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 用字母表示:a-b-c=a—c-b
(四)除法简便运算:
•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 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 用字母表示:a÷b÷c=a÷(b×c) •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 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 用字母表示:a÷b÷c=a÷c÷b
读或写出下面各小数
20.04
5.42
0.25 0.672
零点六七二
二十点零四 五点四二 零点二五
说出上面各数中 2 表示的意义 20.04的2表示两个十 5.42的2表示两个百分之一 0.25的2表示两个十分之一 0.672表示2个千分之一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 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重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度: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人民币: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常用四舍五入法
(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 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 或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五则舍。 (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 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 这时要看小数 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 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 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 的第三位,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 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教案人教版

难点举例:解释3 × (4 + 2) = 3 × 4 + 3 × 2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分配律的本质。
(3)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灵活运用各种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举例:在算式25 + 5 × (2 + 4) ÷ 2中,如何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过程。
5.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审美观念,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价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强调先乘除后加减,以及括号内优先计算的原则;
举例:在算式3 + 4 × 2 ÷ 6 - 1中,先计算乘除(4 × 2 ÷ 6),再计算加减(3 + 1),最终得出结果。
(2)四则运算定律的应用: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简化计算;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尝试通过提问和案例引入四则运算的概念,希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发现,当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时,他们更容易投入到学习中。这一点从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的积极参与可以看出。
我注意到,在讲解四则运算的重点和难点时,特别是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学生们普遍感到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采用了更多的实际例题和互动问答来进行解释,试图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这些知识点。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似乎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我觉得还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
举例:使用分配律将算式3 × (4 + 2)简化为3 × 4 + 3 × 2。
(3)实际问题中的四则运算: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
举例:购物时,计算购买两件衣服和三条裤子的总价。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四则运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6、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提前算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位置与方向: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
(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注意:1、比例尺2、正北方向3、角的画法2、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观测点的确定)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4.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
5.确定方向时:A、先确定观测点(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
(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
B站在观测点来看方向。
例如:①东偏南25°(标25°的那个角就靠近东)②西偏北35°(标35°的那个角就靠近西)6.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
7.常用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人教版

4.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142+914+58+86
(2)35×125×8
=(142+58)+(914+86) =200+1000 =1200
=35×(125×8) =35×1000 =35000
(3)356-127-73 =356-(127+73) =356-200 =156
(4)75×101 =75×(100+1) =75×100+75×1 =7500+75 =7575
(5)(476-23×4)÷6 =(476-92)÷6 =384÷6 =64
(7)4800÷25÷4 =4800÷(25×4) =4800÷100 =48
(6)846÷[6×(31-28)] =846÷[6×3] =846÷18 =47
(8)56×99+56 =56×99+56×1 =56×(99+1) =56×100 =5600
10 总复习
10.1 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
一、知识梳理
四则运算
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有关“0”的运算
什么样的运算叫做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1)你能把分步算式整理成综合算式吗? 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2)你会根据第①个和第②个式子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吗? 再根据第①个、第②个和第③个算式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 316+59 )÷3
(316+59)÷3×16
(3) 按照指定的运算顺序,给下面的式子添上括号。 ①先算加,再算除,最后算乘:360÷10+2×5。 ②先算除,再算加,最后算乘:360÷10+2×5。 ③先算加,再算乘,最后算除:360÷10+2×5。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总复习(《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总复习)

46×66+35×46-46
125×24
367-(167+50)
8×25×125×4
688-399
800÷32
3.括号里填什么既简单又方便呢?
745-32-( )
68、168、268、……668 45、145、245、……645
运算定律其实很早就进入了我们的数学课堂了。
一年级上册
加法交换律
二年级上册
460
1010
550+230×62÷31=1010
对比欣赏
对比欣赏
对比欣赏
对比欣赏
或
(
不能为0)
(
不能为0)
分一分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运算定律的意义
加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2700(元)
再见
问题:如果两个数相乘的积是、一千,一百,一十, 那么这两个数就是好朋友,你能找到下面数的好朋友吗?
125×8=1000 25 ×4=100 5 ×2=1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一)
《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总复习
信息:四(3)班男生27人,女生23人,一共有50人。
你能从中选择两个信息, 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 题吗? 减法计算的呢?
乘法分配律
运算的种类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课本P111,2
6.4
加法结合律
25.8 7.5 2.5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42
4
25
乘法结合律
125
人教版数学4下_ 总复习_第1课时 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运算定律

25 × 8 = 200 因数×因数=积 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 ①意义: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
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作除法。 ②各部分的关系:
375 ÷ 3 = 125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2)根据第②个算式,先说说乘法与除法的关
系,再分别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乘除法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乘法算式:125×3=375或3×125=375 除法算式:375÷125=3
=316+50+9
=366+9
小明
=375
125×16 乘法结合律
=125×(8×2)
=125×8×2
=1000×2
=2000
小兵
(五)租船问题
探究最省钱方案: ◎基本方法:先假设,再确定。
课堂练习 1.在括号中填入合适的数。
365-(180)=185 365-185=180
(345)÷15=23 15×23=345
租金: 每辆租金650元。
可以租1辆大车和3辆小车 1000+650×3=2950(元)
7. 育英小学115人准备去博物院观看华夏古乐 团演出,有两种可以租用的车型,怎样租车 最省钱呢?请你设计一个租车方案。
2950<3000<3300
大车:限乘客40人, 每辆租金1000元。 小车:限乘客25人, 每辆租金650元。
(3)40+50+(12-8)<(40+50)×(12-8)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四则运算(加、减、乘、除)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并运用基本的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四则运算的规则和运算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 难点:如何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演示文稿、黑板、粉笔。
-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可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重要性。
2. 复习四则运算(1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复习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
3. 探索运算定律(20分钟):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4. 应用练习(30分钟):进行小组合作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化计算。
5. 总结与讨论(10分钟):总结运算定律的应用,讨论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 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公式表示及说明。
作业设计- 必做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 选做题:研究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用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解决。
课后反思- 学生理解情况:通过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理解程度。
- 教学方法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如增加互动环节,提供更多实际例题等。
- 后续教学计划:规划下一堂课的内容,确保知识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 1、48+79+52=48+ 52 +79
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定律。
□ □ 2、(436+162)+738=436+( 162 + 738 )
运用了加法结合律定律。
□ □ 3、45×25×4=45×( 25 × 4 )
= 1000 + 5000
= 6000
125×48 = 125×( 6 × 8 ) = 125×8 × 6 = 1000 × 6
= 6000
25×16 = 25×(4×4) =(25×4)×4 = 100×4
= 400
12×199 = 12×(200-1) =12 ×200-12×1 = 2400-12
第一关
填空,并说明根据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
7.43-(5.43+0.79)=7.43○- 5.43 ○- 0.79
减法的性质
4100 ÷ (41×4) = 4100 ○÷ 41 ○÷ 4
除法的性质
数学诊断室 125×48 = 125×(8 + 40) = 125×8 + 40 = 1000 + 40 = 1040
10 总复习
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
R·四年级数学下册
复习导入
口算:
2.5+6.2 3.6+5.5 17×32+68×32 174-95-74 3.8+7.1
7.1-6.4 9.2-1.7 55+47+45 104×55-4×55 5.9-4.6
复习旧知
1.复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提问:请你说说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12×199 = 12×200-1 = 2400-1 = 2399
第二关
25×16 = 25×(4×4) =(25×4)×(25×4) = 100×100 = 10000
15.4 - 0.82 + 1.18 = 15.4 - (0.82+1.18) = 15.4 - 2 = 13.4
运算定律
125×48 = 125×(8 + 40) = 125×8 + 125 × 40
①
③
说说运算顺序
(590-45×6)÷8
①
② ③
540÷27+80×16
①
①
②
第一关
填空,并说明根据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
32 + 18 = 18 + 32 加法交换律
8×(125+25 )= 8 ×125 + 8 ×25
乘法分配律
28×146 - 28×46=28×(146 ○- 46 )
乘法分配律
= 2388
15.4 - 0.82 + 1.18 =14.58+1.18 =15.76
火眼金睛识简便
第三关
25+75-25+75 =25-25+75 +75 =0 +75+75 =150
火眼金睛识简便
256-58+44 =256+44-58 =300-58 =242
第三关
第三关
火眼金睛识简便
律
分配律 (a+b ) ×c = a × c+ b × c
减法 a-b-c=a-(b+c) 除法 a÷b÷c=a ÷(b×c)
235+5×(200-100÷25) =240×(100÷25) =240× 4 =960
说说错在哪里?如何订正?
说说运算顺序
24+18-30
① ②
52-12+13×5
②
运用了 乘法结合律定律。
□ □ □ □ 4、(25+125)×8= 25 × 8 +125 × 8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定律。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只要还有什么东西不知道, 就永远应当学习。 —— 小塞涅卡
加、减
同级运算
从左往右算
乘、除
四
则 运 含有两级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算
有小括号 先算括号里面的
• 小结:没有括号时先算乘除再算加 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2.复习运算定律:
(1)说说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
交换律 a+b=b+a
加法
结合律 (a+b)+c=a+(b+c)
运 算 定
交换律 a×b = b × a 乘法 结合律 (a×b ) ×c = a×( b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