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应用化学实验讲义
有机化学大纲(应用化学专业)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Orgonic Chemistry适用于四年制本科应用化学专业学分:6 理论学时:64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有机化学》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共64学时,4学分。
考试课。
有机化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较熟练地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分类、命名、反应类型及机理、制备方法、鉴别和有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初步具有选择有机化合物合成方法的能力及基本知识和理论,为工业分析与检验学科其他后续课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复合材料学和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等)打下牢固基础。
同时授予学生特有的思维、推理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本课程后,要求学生应达到要求:1. 熟练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 熟练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官能团的特征。
3.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鉴别方法。
4. 掌握各类主要有机化合物合成的主要方法。
5. 掌握某些重要的反应规则及反应历程。
6. 了解各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规律。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参考教材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教材名称:《有机化学》付建龙、李红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9年。
参考资料:《有机化学》天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高鸿宾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烷烃主要内容: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同系物、烷烃的命名、烷烃的结构、烷烃的化学性质、杂化轨道理论、碳原子类型、氢原子类型及烷烃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杂化轨道理论第三章烯烃和二烯烃主要内容:烯烃及二烯烃的命名、异构现象、烯烃的结构、烯烃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烯烃的制备及用途、亲电加成及加成规则、诱导效应及共轭效应。
2013-14学年第一学期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讲义

1、完成一篇关于酶的特性(或活性)的综述,要求:1)不少于2000字;2)手写或电子稿都可;3)要求至少有3篇中文文献;2、已酪氨酸酶的提取及其催化活性研究和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的实验数据为依据,撰写一篇科技论文;3、将上述的科技论文做成ppt;10.1开学后第一周内以班级形式上交,手写版或打印版交到117,电子版发到chenlei1972@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讲义苯丙乳液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乳液聚合法制备高分子材料的一般原理和合成方法;2、了解目标乳合物的设计原理。
二、实验原理(概述):乳液聚合是以水为连续相(分散剂),在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存在下,使聚合反应发生在由乳化剂形成的乳胶粒内部(即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束作为微反应器),制备高分子材料的一种方法。
目前,因为在世界范围内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大量的、各种类型的乳液聚合物和聚合物乳液产品,因此乳液聚合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技术领域,成为不可缺少的材料或工作物质。
特别是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乳液聚合技术已成为制备“环境友好材料”的主要方法。
在工业生产中有多种用途:(1)用乳液聚合法可大量生产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聚丙烯酸酯橡胶等。
(2)用乳液聚合法生产合成塑料、合成树脂。
如聚氯乙烯树脂、ABS树脂、聚四氯乙烯树脂、聚丙烯酸树脂等。
(3)用乳液聚合生产各种用途的聚合物乳液,如各种粘合剂(聚醋酸乙烯脂乳液—白胶等)、涂料(如建筑涂料、金属涂料、木制器涂装涂料等)。
乳液聚合技术较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相比较,有许多重要特点、优点,既可制备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又有高的聚合反应速率。
反应体系易散热,有利于聚合反应的控制。
生产设备和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灵活性大,代表了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很多场合下,聚合物乳液可直接利用。
因此,近年来乳液聚合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在聚合技术上派生、发展了多种新技术、新方法。
乳液聚合体系主要有四大组分:单体、分散介层(水)、乳化剂、引发剂,其次还有用了pH调节并改善乳液流动性的电解层,pH调节用的中和剂等。
北京大学-应用化学基础-第五章染料与颜料

5.2.1.3 酸性染料染色原理及其影 响因素
• 5.2.1.3.1 染色的基本原理 • 酸性染料染色时,染料在染液中电离成D-
SO3-和Na+ ,而羊毛、蚕丝、聚酰胺等纤维 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氨基和羧基(一般羧基多 于氨基),因此具有两性性质。当加入醋酸 或硫酸后,氨基结合H+ 而使纤维带上正电 菏,因而能吸引染料负离子上染。纤维中的 NH3+可与D-SO3-以离子键结合:
一氯均三嗪与二氯均三嗪染料的不同之处
• 以—NHR(或—OR)代替了均三嗪环上的氯原子 • —NHR具有供电性,使C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提
高,降低了反应性 • 亲核取代反应需在剧烈的条件下进行
• 浸染:固色温度高,染液的PH也较高 • 连续轧染:汽蒸时间要长 • 轧卷染色:堆置时间要长 • 储存稳定性好
7
作为一位有经验的化学研究生,他马上意识到了这个 意外的现象会导致一项重要的发明创造。考虑到当时人们 的衣物都是采用难以保存且色牢度很差的天然植物染料进 行染色,无论是色彩鲜艳度还是色谱齐全度都不能令人满 意,Perkin想到了尝试用这种紫色物质去染布,可惜他的 试验并没有成功,染上颜色的棉布用水一洗就几乎掉完了! 他没有灰心,又用毛料和丝绸去试验,结果发现这种无法 在棉布上染色的物质,却可以非常容易地染在丝绸和毛料 上,而且比当时的各种植物染料的颜色都鲜艳,放在肥皂 水中搓洗也不褪色。这就是世界上第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 染料苯胺紫。
16
染色的基本原理
17
• 同时,纤维与染料之间也存在着范德华力和 氢键的作用。
• 染浴酸性较强时,纤维中的氨基数量增多, 离子键起主要作用。
• 染浴酸性较弱时,范德华力和氢键起主要作 用。
18
应用化学实验课程讲义全

三级(综合)化学实验课程讲义耀谋2010年9月目录实验一洗洁精的制备实验二固体酒精的制备实验三聚乙烯醇缩甲醛外墙涂料的制备实验四水溶性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实验五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制备实验六水蒸馏法提取油实验七从果皮中提取果胶及果冻的制备实验八防水剂CR的制备实验九透明皂的制备实验十免水洗手膏的制备实验十一膏霜类护肤化妆品的制备综合设计性实验一用废棕榈油制备增稠剂烷醇酰胺(1):酯交换法制备高级脂肪酸甲酯综合实验二用废棕榈油制备增稠剂烷醇酰胺(2):高级脂肪酸甲酯酰胺化综合实验三用废棕榈油制备增稠剂烷醇酰胺(3):用制得产品配制洗发香波实验一洗洁精的制备洗洁精(cleaning mixture)又叫餐具洗涤剂或果蔬洗涤剂,洗洁精是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
主要用于洗涤碗碟和水果蔬菜。
特点是去油腻性好、简易卫生、使用方便。
洗洁精是最早出现的液体洗涤剂,产量在液体洗涤剂中居世界第二位。
一、实验目的1、掌握洗洁精的配制方法。
2、了解洗洁精各组分的性质及配方原理。
二、实验原理设计洗洁精的配方结构时,应根据洗涤方式、污垢特点,以及其他功能要求,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条:1 基本原则①对人体安全无害。
②能较好地洗净并除去动植物油垢,即使对粘附牢固的油垢也能迅速除去。
③清洗剂和清洗方式不损伤餐具、灶具及其他器具。
④用于洗涤蔬菜和水果时,无残留物,不影响其外观和原有风味。
⑤手洗时,产品发泡性良好。
⑥消毒洗涤剂能有效地杀灭有害菌,而不危害人的安全。
⑦产品长期贮存稳定性好,不发霉变质。
2 配方结构特点①洗洁精应制成透明状液体,要设法调配成适当的浓度和粘度。
②设计配方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效应,以及各种助剂的协同作用。
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聚氧乙烯醚复配后,产品的泡沫性和去污力均好。
配方中加入乙二醇单丁醚,则有助于去除油污。
加入月桂酸二乙醇酰胺可以增泡和稳泡,可减轻对皮肤的刺激,并可增加介质的粘度。
应用化学实验,大纲

应用化学实验引言应用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在课程中进行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
通过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将学习并应用化学原理与知识,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本文将针对应用化学实验的大纲进行详细介绍。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应用化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分析思维能力。
通过本实验的完成,学生将能够回答以下问题:1.应用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及其重要性是什么?2.如何正确并安全地进行应用化学实验操作?3.如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前准备在实验开始之前,学生需要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并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此外,学生还需要检查实验室的安全设施,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将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进行设计。
学生将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应包括实验装置的搭建和实验条件的控制。
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学生需要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原理进行结果分析。
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实验总结与讨论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实验讨论。
在讨论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讨论实验中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实验要求1.学生需要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正确佩戴实验室用品。
2.学生需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注意操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3.学生需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正确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4.学生需要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实验总结和讨论。
实验评价实验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2.实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实验结果分析和解释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4.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和格式规范性。
结论通过应用化学实验的学习,学生将不仅能够掌握化学原理和知识,还可以培养实验技能和分析思维能力。
通过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专业:环境工程应用化学教研室2015.3实验一 流体机械能转化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流体在管内流动情况下,静压能、动能、位能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
2、了解流体在管内流动时,流体阻力的表现形式。
二、实验原理流动的流体具有位能、动能、静压能、它们可以相互转换。
对于实际流体, 因为存在内摩擦,流动过程中总有一部分机械能因摩擦和碰撞,而被损失掉。
所以对于实际流体任意两截面,根据能量守恒有:2211221222f p v p v z z H g g g gρρ++=+++上式称为伯努利方程。
三、实验装置(d A =14mm ,d B =28mm ,d C =d D =14mm ,Z A -Z D =110mm )实验装置与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实验测试导管的结构见图1-2所示:图1-1 能量转换流程示意图图1-2实验导管结构图四、操作步骤1.在低位槽中加入约3/4体积的蒸馏水,关闭离心泵出口上水阀及实验测试导管出口流量调节阀和排气阀、排水阀,打开回水阀后启动离心泵。
2.将实验管路的流量调节阀全开,逐步开大离心泵出口上水阀至高位槽溢流管有液体溢流。
3.流体稳定后读取并记录各点数据。
4.关小流量调节阀重复上述步骤5次。
5.关闭离心泵出口流量调节阀后,关闭离心泵,实验结束。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表一、转能实验数据表流量(l/h)压强mmH2O压强mmH2O压强mmH2O压强mmH2O压强mmH2O压强mmH2O测试点标号12345678五、结果与分析1、观察实验中如何测得某截面上的静压头和总压头,又如何得到某截面上的动压头?2、观察实验,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在水平不等径管路中流动,流速与管径的关系如何?3、实验观测到A、B截面的静压头如何变化?为什么?4、实验观测到C、D截面的静压头如何变化?为什么?5、当出口阀全开时,计算从C到D的压头损失?六、注意事项1.不要将离心泵出口上水阀开得过大以免使水流冲击到高位槽外面,同时导致高位槽液面不稳定。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讲义..

实验一、乙二胺四乙酸铜(EDTA )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表征实验目的:1、通过乙二胺四乙酸铜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表征使学生对配合物研究领域有一个初步印象2、了解相关的合成技术和方法。
实验方法: 常温溶液法实验内容:1、乙二胺四乙酸铜配合物的制备2、乙二胺四乙酸铜配合物红外光谱的测定试 剂:乙二胺四乙酸,两个结晶水的氯化铜,氢氧化钠,甲醇均为分析纯,未经纯化处理! 蒸馏水为二次蒸馏并经钠纯水处理器处理。
制备过程:10ML 乙二胺四乙酸(0.372g )甲醇溶液与 0.17g 氯化铜混合搅拌,加入适量氢氧化钠至PH 值为7,搅拌40min 左右后静止放置溶液,滤掉未反应的固体物后滤液室温放置。
约2周左右得到适合X 射线单晶测试的深蓝色晶体。
红外:IR (KBr )1720(s ), 1634(s),1466(m),1398(s),1214(s)1118(m),908(m),761(s),634(s),439(w)附注:本实验涵盖两个实验,即: (1) EDTA 铜配合物的常温合成(2) EDTA 铜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表征请注意:在写实验报告的时候分别是实验一、实验七HOOCH 2C N H CH 2COO -CH 2COOH N H CH 2CH 2-OOCH 2C++实验二三乙二胺合钴配离子光学异构体的制备、离析和旋光度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配合物的光学异构现象;2. 掌握三乙二胺合钴配离子光学异构体的制备、拆分和比旋光度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光学异构体是配合物中的一类重要的异构体。
凡是两种构造相同,但彼此互为镜象而又不能重叠的化合物称为光学异构体(或称对映异构体)。
在光学异构体的分子中,相应的键角和键长都相同,只是由于分子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旋转方向不同,这是光学异构体在性质上的最特征的差别。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只有不具有对称中心、对称面和反轴(但可以有对称轴)的分子才可能有光学异构体。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实验室介绍

Technology Award in 2005 Experimental dat e show that the LiMn2O4 based lithium ion battery boasts not only high safety but also stabl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fter cycles over a long period, and the electric bus powered by 108 battery packs ( 400 Ah each) has covered a trial driving range of more than 5 thousand km. With the depleting energy and degrading environment, the durable LiMn2O4 based lithium ion batteries with rich manganese resources undoubtedly carry much signif 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saving and clean energy industries.
Among these projects, the Synthesis of Lithium ion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 LiCoO2 , undertaken from 2000, has been granted First Prize of Beijing Science & technology Award ( 2003) and Second Prize of 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ward ( 2004) , with important progress in industrialization and great economic and social returns. Subsequently, signif icant progress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Spinel LiMn2O4 and 100 Ah LiMn2O4 based lithium ion battery for electric vehicles, which has been granted First Prize of Beijing Scienc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应用化学实验实验1 雪花膏护肤化妆品的制备学习护肤化妆品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配制乳化制品的基本操作技术。
雪花膏是一种雪白、芬香的膏霜状护肤品,涂抹在皮肤上丝毫没有油腻的感觉,有阻止皮肤水分过度蒸发,保持皮肤柔软的作用。
一、原料与配方原料质量百分数% 原料质量百分数%硬脂酸15.0 氢氧化钠(1%水溶液) 5.0单硬脂酸甘油酯1.0 防腐剂0.05十六(烷)醇1.0 香料适量丙二醇10.0 精制水62.0氢氧化钾(10%水溶液) 6.0二、制备化妆品的原材料都有严格的规格要求,以保证制品的安全性、效用、色泽、气味、贮存稳定性等各项指标符合规定。
现将配方中各种成分的性质和功能简介如下。
硬脂酸是雪花膏的主要成分,以遮盖作用减缓皮肤水分的蒸发,对皮肤还有一定的柔滑作用。
硬脂酸纯品的熔点为71.5~,d420 0.9408。
工业产品的硬脂酸是固体脂肪酸的总称,主要由C18 和C16 饱和脂肪酸组成。
它是由动植物油脂(牛羊脂、棕榈油、棉籽油之类)经水解、蒸馏或热压(分出油酸)等工序制成。
低级品只浇盘热压一次,高质量产品还须重复加以热压提纯。
制雪花膏须使用一级硬脂酸,其凝固点为54~,碘值在2 以下。
如使用碘值较高的硬脂酸,则制出的产品易发黄,而且在贮存过程中易引致酸败。
碱配制雪花膏时以脂肪酸皂或其它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
本实验按照传统方法,用碱中和一部分硬脂酸,生成的硬脂酸皂即起着乳化剂的作用。
用钠皂制得的产品稠度高,但久置后易产生油水分离。
用钾皂则结果相反。
在本实验中,钾皂和钠皂的质量,约为中和后剩余硬脂酸的35%。
钾皂与钠皂大约按10:1 用量搭配使用。
实践证明这种配比可制得分散状态良好,稠度适中的稳定的乳化体。
不可用碳酸钾代替氢氧化钾,因为产生的气泡使乳化体系很容易发生两相分离。
多元醇在本实验中使用丙二醇,亦可用甘油或丁二醇。
多元醇能降低水的蒸气压,使水分较难蒸发。
它又能使硬脂酸的可塑性增加,使雪花膏能轻易地在2皮肤涂抹展开而不致有“起面条”的作用。
十六醇是滋润皮肤的油性成分,又能防止乳化粒子变粗。
加了十六醇的雪花膏呈珠光色泽。
单硬脂酸甘油酯是助乳化剂,使乳化体系保持稳定。
防腐剂常用的有尼泊金酯(甲酯、乙酯或丙酯),山梨酸钾等。
三、实验操作在200mL 烧杯内将配方量的水、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至约保温备用。
在另一个200mL 烧杯内加入配方的前四种物料,混匀,在水浴上加热并保温于,搅拌至完全溶解。
在匀速定向搅拌下,将上述已预热的碱液慢慢加入80℃的油相中。
在此温度下继续不停地搅拌。
随着皂化的进行,反应混合物的粘度逐渐增大。
当粘度不再增大时,用柠檬酸或磷酸调整pH 值至混合物呈中性。
撤走水浴,继续定速定向搅拌让物料自然降温。
在时加入防腐剂和香料(为了避免水解或香气成分挥发损失,防腐剂和香料宜在较低温度下加入,但加入后必须不影响乳化质量。
经试验,选择在加入。
),至55后停止搅拌。
静置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成品。
实验时间约2h。
制得的雪花膏应是颜色雪白、分散颗粒细腻均匀、稠度适中的膏状物。
在皮肤上轻力涂抹容易均匀展开,敷用后不刺激皮肤,久置后不出现渗水、干缩、变色、霉变、发胀等现象。
实验2 润肤露护肤化妆品的制备乳液类化妆品的成分与相同用途的膏霜类制品的大致相同。
皮肤用乳液类化妆品“沐浴露”、“洗面奶”、“润肤露”等,是一种粘稠的乳液。
这种制品必须有适当的流动性(粘度要小于10 Pa·s)才能方便使用。
由于润肤露等乳液化妆品使用简便,用后感到清爽舒适,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润肤露的功能与润肤霜相同,成分也基本一致,但前者的油分含量较后者少,而水分较后者多。
润肤露分为含硬脂酸和不含硬脂酸两类。
含硬脂酸的润肤露,硬脂酸盐的用量较高(相当于硬脂酸的30%~45%,在雪花膏中则仅15%~30 %),由此制得的乳液常带有珠光色泽。
为了降低乳液粘度,中和硬脂酸的碱一般使用三乙醇胺。
由于硬脂酸盐含量高,产品可能有泡沫,往往加少量硅油以消泡。
不含硬脂酸的乳液,可制成微酸性或中性的产品。
由于乳液制品的油相含量远低于水相,欲制得稳定的乳液,要求使用较高的乳化技术。
必要时可添加增稠剂以改善乳化系的稳定性,但更重要的是选用合适3的乳化剂。
乳液制品除要符合一般要求外,应特别注意以下的质量要求:在气温变化或运输振动的条件下,仍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乳化粒子大小均匀,色泽稳定,pH 值在5~8 之间。
作为商品生产时,应先后将产品在、和温度下,各恒温放置7 天,观察它的粘度或乳化粒子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以确定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一、原料与配方配方质量份数配方质量份数硬脂酸2.0 甘油3.0十六(烷)醇1.5 丙二醇5.0凡士林3.0 三乙醇胺1.0羊毛醇2.0 香料、防腐剂、抗氧剂适量液体石蜡10.0 水70.0单硬脂酸聚乙二醇酯2.0二、实验操作将甘油、丙二醇、三乙醇胺加入水中,加热混匀,保温于70℃。
另将其余成分加热至混合均匀作为油相。
在70℃定向搅拌下,将水相加入油相中搅拌乳化。
冷至30℃加入香料即得产品。
实验3 防晒霜护肤化妆品的制备以雪花膏为基础,在制造过程中添加一些特殊的配料,即可制成一系列美容护肤及辅助治疗的化妆品。
本实验的防晒霜和粉刺霜两种化妆品的配制,都是用料较简单的有代表性的例子。
阳光对于人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但过多曝晒强烈的阳光又会伤及皮肤。
在抵达地面的阳光中,以波长短(在280~320nm 范围)的紫外线杀伤力最大,能使皮肤出现褐斑、黑斑乃至水泡;波长在320~370nm 的紫外线也能把皮肤晒红、晒黑。
这是因为表皮基底层细胞内的色素颗粒移近皮肤表面和黑色素颗粒迅速增殖,以遮挡紫外线。
受晒伤的皮肤未经复元再遭日晒时,则生成的褐斑和黑斑很难治愈,虽无痛苦,但影响容貌。
防晒霜的特点是其中恰有能阻止紫外线穿透的物质,包括紫外线吸收剂和能以散射方式阻挡紫外线通过的白色颜临(二氧化钛或氧化锌)。
本实验的配方如下,制备可仿照雪花膏的实验步骤进行具体操作。
一、原料与配方4原料质量百分数% 原料质量百分数%硬脂酸10.0 二氧化钛2.0单硬脂酸甘油酯1.0 氢氧化钾(10%水溶液) 5.0十八(烷)醇2.0 防霉剂、香料适量甘油5.0 水65.0水杨酸苯酯10.0现在已有许多符合安全要求的紫外线吸收剂,如对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异丁酯、甘油酯)、对甲氧基肉桂酸酯( 2-乙氧乙酯,乙基己酯)、水杨酸酯(苯酯、异丁酯、乙基己酸),2-羟基-l,4-萘醌等。
应选用吸光性能好,不溶于水、不被汗水分解而能用肥皂洗去,掺用后对化妆品质量无不良影响的紫外线吸收剂。
实验4 粉刺霜护肤化妆品的制备粉刺又称痤疮,主要发生在脸部,以发生在内分泌旺盛的青年人居多。
原因是皮脂分泌过多和排出孔角质增生,使皮脂排出困难而致皮肤表面突出成为斑疹。
这本属青春期正常的生理现象,以后会自然消失。
但当症状严重、细菌感染、炎症发展时,日后可能会留下残迹疤痕。
粉刺霜并非医药,而是用于预防和减缓粉刺的发生和发展。
一般是在雪花膏中加入能溶解角质和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物质制成。
有些粉刺霜还加入能抑制皮脂分泌的雌性激素等药物,但制造时必须严格遵照医学上的规定和限量。
沉淀硫、水杨酸等都能软化角质层使其易于剥离,使得色素颗粒移往皮肤表面,随着清洗而脱除,皮脂也因此而分泌顺利。
杀菌消毒剂有间苯二酚、樟脑等,它们的毒性很小,适用于化妆品。
间苯二酚还有抑制汗水排泄的收敛作用。
一、原料与配方原料质量百分数% 原料质量百分数%硬脂酸12.0 甘油5.0单硬脂酸甘油酯2.0 氢氧化钠(10%水溶液) 4.8硫磺粉5.0 防腐剂、香料适量樟脑1.5 水67.7间苯二酚2.0具体的配制过程可仿照雪花膏的实验操作进行。
实验5 洗面奶护肤化妆品的制备5洗面奶是一种液体的冷霜,内含较多的油脂。
它能去除皮肤表面的污物、油脂、坏死细胞的皮屑以及涂抹在面部的粉底霜、唇膏、胭脂、眉笔和眼影膏等,同时能使皮肤柔软、润滑并能形成一层保护膜,是一类优良的面部清洗和美容用品。
乳液类化妆品主要含有水分、油脂和表面活性剂等组分,属于O/W 型乳化系。
在表面活性剂和机械搅拌(或其它的分散手段)的作用下,油相被高度分散到水相当中,成为均匀的乳化系。
配制过程主要是乳化操作过程。
由于乳液类化妆品容易流动,不容易造成稳定的乳化系,在工艺操作上比制造膏霜类化妆品的要求更高。
除了原料搭配,尤其是乳化剂的品种和比例需要选择合理以外,还需使用高效率的均质设备,例如高速搅拌器、均质器、胶体磨等,以获得颗粒细腻均匀、油水不易分离的稳定乳化系。
一、实验目的学习清洁、护肤化妆品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配制乳液类化妆品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原料与配方原料质量百分数% 原料质量百分数%硬脂酸3.0 丙二醇5.0白油44.0 防霉剂、香料、色素适量三乙醇胺1.0 水43.0司班60 4.0油脂油脂是洗面奶中起清洁、润肤作用的主要成分,它既对皮肤上多余的溢脂和其它化妆品有溶解、去除作用,又可留在皮肤上形成保护膜,调节水分。
适用的油脂包括矿物油类(如白油)、植物油类、有机酸酯类(如豆蔻酸异丙酯)和羊毛脂等。
本实验选用的白油,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是烃类,要求中低粘度。
乳化剂常用阴离子型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前者价廉,但所形成的乳化系的稳定性较差;后者则相反。
本实验将二者搭配使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用硬脂酸三乙醇胺盐(是直接用硬脂酸与三乙醇胺在配制中反应成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用亲油性的司班60。
两种更多种的乳化剂并用,有利于获得稳定的乳化系。
多元醇在配方中起保湿剂和偶合剂的作用。
能使皮肤保持水分而有润湿感,同时还能提供乳化系的低温稳定性。
本实验选用丙二醇,亦可用甘油、山梨醇、丁二醇或聚乙二醇等替代。
6硬脂酸可参阅实验三十五的原料性质简介。
三、实验操作①在烧杯中接配方量加入三乙醇胺和精制水,加热至90℃并保温10min 灭菌。
然后加入硬脂酸,搅拌溶解。
再加入丙二醇,混合均匀成为水相。
降温至70°C,保温备用。
在另一烧杯中加入白油和司班60,搅拌均匀成为油相,加热至7O℃。
在剧烈搅拌下将以上制得的水相慢慢加入油相中,先形成W/O 型乳化系,逐渐转化为O/W 型乳化系(把水相慢慢加入油相的初期,水少油多,故先形成W/O 型乳化系。
随着水相的增多,逐渐转化为O/W 型乳化系。
通过这种转相而生成的乳化系,可以使油相分散得更好,颗粒更细小)。
加料完毕后保持搅拌,慢慢降温至约50°C,加入香料、色素和防腐剂。
继续搅拌使物料缓慢降至室温(降温过快,所形成的O/W 型乳化系的颗粒粗大,稳定性差),即得到产品(因普通实验室的搅拌器的搅拌效果较差,或由于受实验时间和实验条件限制而降温不够慢,所配成的乳液的稳定性可能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