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 并序 检测题附答案

归去来兮辞 并序 检测题附答案
归去来兮辞 并序 检测题附答案

归去来兮辞并序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荒芜.(wú)惆怅.(zhàng)

轻飏.(yáng) 熹.微(xī)

B.载.体(zài) 僮.仆(tóng)

壶觞.(shāng) 怡.颜(yí)

C.流憩.(qì) 矫.首(qiǎo)

出岫.(xiù) 盘桓.(huán)

D.丰稔.(niàn) 西畴.(chóu)

窈窕.(tiǎo) 耘耔.(zǐ)

思路解析:A项,“怅”应读“chàng”。C项,“矫”应读“jiǎo”。D项,“稔”应读“rěn”。答案:B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脱然

..有怀,求之靡途脱然:轻快的样子。

B.及少日,眷然

..有归欤之情眷然:思念的样子。

C.质性自然

..,非矫厉所得自然:本来的样子。

D.于是怅然

..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怅然:失意的样子。

思路解析:C项,“自然”的意思是“不勉强,不拘束”。

答案:C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

A.{①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②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B.{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乐夫天命复奚疑

C.{①奚惆怅而独悲

②乐夫天命复奚疑

D.{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寓形宇内复几时

思路解析:A项,“交”,①副词,都;②名词,有交情的人。B项,“夫”,①名词,成年男子的通称;

②助词,用在句中。C项,“奚”,①副词,为什么;②代词,什么。D项,“形”,都是名词,指身体。

答案:D

4.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善万物之得时——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

B.策扶老以流憩——拄着拐杖出去,到处走走,随时随地休息。

C.复驾言兮焉求——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

D.曷不委心任去留——为什么不委曲自己的心,任意地去或留呢?

思路解析:D项,“委心”的意思是“随心”,“去留”的意思是“生死”。这句话应翻译为: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

答案:D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9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役使。

B.知来者之可追.追:追赶。

C.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D.聊.乘化以归尽聊:姑且。

思路解析:B项,“追”应为“补救”。

答案:B

6.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①觉今是而昨非

②门虽设而常关

C.{①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②或植杖而耘耔

D.{①乐琴书以消忧

②木欣欣以向荣

思路解析:A项,“为”,①表被动;②介词,为了。B项,“而”,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转折。C项,“或”,都是副词,有时。D项,“以”,①连词,表目的;②连词,表修饰。

答案:C

7.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对闲适恬静的田园生活的赞美的一项是()

①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②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③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④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⑤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思路解析:①说的是作者回归田园的迫切心情,④表明作者的心志。排除这两项即可。答案:B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归去来兮”一声浩叹开始,表达了作者厌恶仕宦生活、决心弃官归家的愿望,并把这个愿望变成一种行动。

B.第2段写作者到家之后,看到家人热烈欢迎的场面和庭院内优美宁静的情景,明白了田园生活的乐趣。

C.第3段是第2段内容的拓展,继续写田园之乐,不过这段文字从上段的庭院乐趣写到了田间耕作和纵情山水的乐趣。

D.文章最后一段以一叹三问开始,最后发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感慨,表现了乐天安命、委心乘化的思想。

思路解析:B项,“优美宁静”不当,从“三径就荒”可以看出;“明白了田园生活的乐趣”不当,这是作者的设想。

答案:B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思路解析:本课是韵文,为了句式的排比和押韵的需要,许多语句有省略、倒装现象,翻译时要特别留心。

参考答案:树木欣欣向荣地生长,泉水涓涓流淌。我真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我的一生将要结束。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4题。

陶渊明传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江州刺史

..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

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

....,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

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

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

..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

渐隆,不复肯仕。元嘉

..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改动)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属:撰写。

B.躬.耕自资,遂抱羸疾躬:亲自。

C.妻子固.请种粳固:顽固。

D.于半道栗里要.之要:通“邀”。

思路解析:C项,固:坚持。

答案:C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B.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C.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D.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思路解析: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根据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句中的“既”等词,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

答案:B

1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汉初,文帝因为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称为“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B.“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条小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人因以“三径”代隐士住处。“三径之资”指隐居的资本。

C.“督邮”,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

D.原文“元嘉四年”中的“元嘉”是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思路解析:“元嘉”是年号。年号是古代皇帝纪年的名号,从汉武帝开始才有的。

答案:D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并序》。

B.陶渊明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陶渊明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渊明任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思路解析:B项,错在“亲人去世”,应是“亲人年迈”。

答案:B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2)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

思路解析: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逐字对译。特别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如(1)中的

“去”“悉”;(2)中的“安”“同志”等。

参考答案:(1)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交给酒店,以便来就能喝酒。

(2)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投。

参考译文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明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写作《五柳先生传》形容自己……当时的人称这篇文章为实录。

陶渊明的双亲年迈,家里很穷,他被起用为州祭酒(官职名),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接受,亲自耕种自给自足,终因劳累得了疾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却被他拒绝了。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想姑且做个县令,得点薪俸作为隐居的费用,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他)不带家眷独自上任,送了一个用人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用度,要自给自足。现在派给你一个用人,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官府的公田他都让人种高粱,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稻子。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官俸去向乡里小人弯腰行礼!”当天就交出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

朝廷征召他为著作郎,没有接受。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田地间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儿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拒绝。起初颜延之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浔阳,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交给酒店,以便来就能喝酒。曾经于(某年)九月九日在房子边上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捧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快意了,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将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滤完,又把葛巾扎在头上。

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投。陶渊明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耻于自己作为后代居于人下,自从宋高祖(南北朝时期的宋,宋高祖刘裕)的基业渐渐兴盛,再也不愿意做官。元嘉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召,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后世称“靖节先生”。

三、表达交流

15.某机构对200名大二学生进行了以“人文·读诗”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请根据表一、表二显示的调查结果概括现状,分析原因。要求表达简明、准确。表一:进入大学后诗歌阅读的数量

阅读数量人数所占比例

表二:诗歌在当下的存在价值(可多选)

(1)现状概括:

(2)原因分析:

思路解析:“根据表一、表二显示的调查结果概括现状”提示要得出两个结论。概括时要注意结合两个表格的题目考虑。对形成原因的分析,要从表二概括,抓大去小。

参考答案:(1)表一显示,多数大学生读诗很少;表二显示,视诗歌为诗人谋生手段和认为诗歌没有存在价值的人数最多。

(2)①多数大学生缺乏对诗歌人文价值、审美价值的认识。②多数大学生缺乏阅读诗歌的内驱力。

16.“魅力”的外延很广,对它的理解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

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魅力”的理解。

要求:①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

示例:唐太宗说:魅力就是面对犯颜直谏,保持一颗宽容的心,换取王朝的繁荣昌盛。

陶渊明说:

文天祥说:

思路解析:仿写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如陶渊明的淡泊质朴,文天祥的忠贞正气。

答案:示例(陶渊明说:)魅力就是面对荣华富贵,保持一颗淡定的心,书写人生的高洁质朴。

(文天祥说:)魅力就是面对国家破碎,保持一颗忠诚的心,谱写历史的浩然正气。

归去来兮辞并序巩固练习题

《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 一、基础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荒芜.(wú) 惆怅.(chàn ɡ) 稚.子(zhì) 轻飏.(chàn ɡ) B .倚.靠(yǐ) 装载.(zǎi) 僮仆.(pú) 熹. 微(xī) C .窈窕..(yǎo tiǎo) 东皋.(ɡǎo) 出岫.(xiù) 矫. 首(jiǎo) D .遑.遑(huán ɡ) 斟酌.(zhuó) 怡. 颜(yí) 翳. 翳(yì) 解析:A 项“飏”读“yán ɡ”,B 项“载”读“zài ”,C 项“皋”读“ɡāo ”。 答案:D 2.下列各句加线的词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 .请息交以绝游。 息交:断绝交游 B .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包括父母在内的内外亲,范围比现代汉语广 C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耕种之事 D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行休:将要得以休息一下 解析:“行休”意为“将要结束”。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田园将芜,胡.不归 胡:为什么 B .三径就. 荒,松菊犹存 就:快要 C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谏 D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 观 遐:远 解析:C 项“谏”意为“劝止”,可释为“挽救,改正”。 答案:C 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悟已往之不谏.:谏止,劝止 知来者之可追.:挽救,补救 B .觉今是.而昨非:这样 园日涉.以成趣:牵连,牵涉 C .策扶老..以流憩:拐杖 抚孤松而盘桓..:徘徊、留恋不去 D .请息交以绝游. :交往 帝乡不可期. :至,及 解析:B 项“是”意为“对,正确”;“涉”意为“涉足”。 答案:B 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园日涉以成趣.虽趣. 舍万殊,静躁不同

归去来兮辞完美原文、注释、翻译、知识点、备课讲稿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未见其术〔4〕。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会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以余贫苦〔10〕,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3〕。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尝从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18〕,当敛裳宵逝〔19〕。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0〕,情在骏奔〔21〕,自免去职。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23〕。 注釋 〔1〕幼稚:指孩童。〔2〕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瓮之类。〔3〕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4〕术:方法。〔5〕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6〕脱然:犹言豁然。有怀:有做官的念头。〔7〕靡途:没有门路。〔8〕四方之事:指出使外地的事情。〔9〕诸侯:指州郡长官。〔10〕家叔:指陶夔,曾任太常卿。〔11〕风波:指军阀混战。〔12〕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13〕眷然:依恋的样子。归欤之情:回去的心情。语本《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人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14〕质性:本性。〔15〕违己:违反自己本心。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16〕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17〕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18〕一稔(rěn ):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19〕敛裳:收拾行装。〔20〕寻:不久。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21〕骏奔:急著前去奔丧。〔22〕仲秋:农历八月。〔23〕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405). 正文 归去来.[助词,无义]兮,田园将芜.[荒芜]胡不归?既自以心.[意愿]为形.[指身体]役.[奴役],奚惆怅.. [失意的样子]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谏正,劝止],知来者之可追.[挽救,补救]。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漂遥放流的样子]以.[而]轻飏y áng [舟慢行的样子],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行人]以前路,恨晨光之熹x ī 微.[微明,天未大亮]。 乃瞻.[远望]衡宇..[简陋的房子],载z ài 欣载z ài [语助词,且;一边……一边]奔。僮t óng 仆p ú欢迎,稚子..[幼儿]候h òu 门。三. 径j ìng [院中小路]就.[近于]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满杯]。引壶觞sh āng 以自酌,眄mi ǎn [斜看,这里是“随便看”的意思]庭柯.[树枝]以怡颜..[使面容现出愉快的神色]。倚南窗以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审.[觉察]容. 膝x ī [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极言其狭小]之易安。园日涉.[涉足,到走]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柱着]扶老.. [手杖]以流憩q ì[游息,没有固定的地方,到处走走歇歇],时矫ji ǎo [举]首而遐.[远]观。云无心..[无意地]以出岫xi ù[山穴,此处泛指山峰],鸟倦飞而知还。景y ǐng [同“影”日光]翳y ì翳y ì[阴暗的样子]以将入,抚孤松而盘. 桓hu án [盘旋,徘徊,留恋不去]。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w éi [不相合],复驾言..[指出游。言,助词]兮焉求.. [何所求,求什么]!悦亲戚之情话..[知心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指耕种之事]于西畴ch óu [田地]。或命巾车..[有车帷的小车],或棹zh ào [原来是船桨,这里作“划”讲]孤舟。既窈y ǎo 窕ti ǎo [幽深曲折的样子]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教师版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练习)学生版 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 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3、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 二.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拄着) ②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时矫首而遐观(时:名词作状语,常常) 情在骏奔(骏:名词作状语,像骏马) 当敛裳宵逝(宵:夜晚,这里用作状语,在晚上) ③形容词作名词: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携幼入室(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 幼稚盈室(幼稚: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 ④动词作名词: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⑤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愉快,使愉快) 审容膝之易安(安:使动用法,使……安适) ⑥意动用法: 乐琴书以消忧(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意动用法,以……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以……为欢喜) ⑦形容词作动词: 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 三、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5)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 (6)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泛指。 (9)幼稚盈室 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10)知来者之可追 古义:挽救,补救。今义:追赶,追求。 (11)策扶老以流憩 古义:拐杖;今义:扶着老人。 (12)问征夫以前路 古义:行人;今义:指出征的人 (13)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 (14)景翳翳以将入 古义:阳光。今义:景色 四、一词多义 心:因事顺心(心愿)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及答案05569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去来兮辞》(原文略) 1.《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诗人陶潜,他自号_______。本文标题中“归去来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觉今是.而昨非②策扶老 ..以流憩 ③请息.交以绝遊④乐.琴书以消忧 3. 对各句中划线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林将要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端起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 ,() ,() ,() ()? ? ? ? ? ? ? B. 知来者之可追追赶 觉今是而昨非错误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归去来兮助词无实义 () () ,() (,)? ? ? ? ? ? ? C. 既自以心为形役被 载欣载奔语气助词且时矫首而遐观矫正 审容膝之易安觉察 () (,) () () ? ? ? ? ? ? ? D. 请息交以绝游游玩 悦亲戚之情话知心话曷不委心任去留随心登东皋以舒啸高歌 () () () ()? ? ? ? ? ? ? 4.指出下列各句中表示疑问的词 A. 田园将芜,胡不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奚惆怅而独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复驾言兮焉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寓形宇内复几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各句中“之”字作结构助词“的”的是()

A.知来者之可追 B. 羡万物之得时 C. 悦亲戚之情话 D.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役使)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长桨) C.眄庭柯以怡颜(怡:使……现出愉悦) D.景翳翳以将入(景:日光) 7.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奚惆怅 ..其未远 ..而独悲B.实迷途 C.僮仆欢迎 .. D.悦亲戚 ..之情话 8.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①舟遥遥以轻飏②木欣欣以向荣③乐琴书以消忧④聊乘化以归尽 ⑤请息交以绝游⑥问征夫以前路⑦农人告余以春及⑧眄庭柯以怡颜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9.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园日涉以成趣B.时矫首而遐观 C. 眄庭柯以怡颜 D. 或命巾车,或悼孤舟 10.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农人告余以春及 D.乐夫天命复奚疑 11.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 A.复驾言兮焉求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吾谁与归D.大王来何操 12.各句中省略的内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B. 乃瞻衡字,载欣载奔 C.僮仆欢迎,稚子侯门 D. 寓形宇内复几时 13. 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复驾言兮焉求 B.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乐夫天命复奚疑D. 将有事于西畴 14.选出对名句翻译有误的一项() A. 田园将芜,胡不归? 译:家里的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

归去来兮辞原文翻译及讲析

《归去来兮辞》原文翻译及讲析 小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译文: 我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孩子生了一屋子,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是切肤之痛,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我曾经做过一些事情,(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勉强驱使自己;于是烦恼得愤懑不已,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可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在官位上做了八十多天。趁着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正文: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练习一.通假字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景翳翳以将入 曷不委心任去留 二、古今异义词 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既窈窕以寻壑 觉今是而昨非 恨晨光之熹微 于时风波未静 尝从人事: 幼稚盈室 于是怅然慷慨 三、词类活用 (1)( ) 园日涉以成趣 时矫首而遐观 (2)( )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倚南窗以寄傲 (3)( )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乐琴书以消忧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策扶老以流憩 (4)( ) 眄庭柯以怡颜 (5)( ) 乐琴书以消忧 悦亲戚之情话 善万物之得时 (6)( ) 审容膝之易安 四、一词多义 引:引以为流觞曲水 引壶觞以自酌 相如引车避匿 乘: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策:策扶老以流憩 振长策而御宇内 夸父弃其策 策之不以其道 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五、虚词把握 以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云无心而出岫 请息交以绝游列 既自以心为刑役 之: 悦亲戚之情话的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恨晨光之熹微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六、找出相当于“何”的疑问代词: 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七.特殊句式: (1)( ) 既自以心为刑役“为”表被动。 遂见用于小邑 (2)“载欣载奔”载,zài。 载……载……: 今有成语“载歌载舞”: () 皆口腹自役 复驾言兮焉求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乐夫天命复奚疑 ()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将有事于西畴 农人告余以春及 () 寓形宇内复几时 稚子候门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二、一词多义 1.去:①相距,距离:彭泽去家百里 ②离开:自免去职 ③我从去年辞帝京:过去的 2.行:①行为: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②走,行走:三人行,必有我师 ③前往:赵王畏秦,欲毋头发 ④将要:感吾生之行休 ⑤经历: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⑥实行,践行:余嘉其能行古道 ⑦古代兵制单位,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读hánɡ):蹑足行伍之间 ⑧辈分(读hánɡ):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引:①举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②拿,取:引壶觞以自酌 ③延请: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至 ④拉,拔:引佩刀自刺//左右欲引相如去 ⑤引来:引以为流觞曲水 ⑥掉转:相如引车避匿 ⑦伸直:秦王惊,自引而起 ⑧连接:控蛮荆而引瓯越 ⑨序言: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⑩牵攀:虞常果引张胜 4.策:①马鞭,鞭子:振长策而御宇内 ②策略,对策:蒙故业,因遗策//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拄着:策扶老以流憩 ④鞭打:策之不以其道 5.乘:①趁着: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②聊乘化以归尽:顺随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或棹孤舟:棹,划桨,划船 ②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2.名词作状语 ①当敛裳宵逝:宵,在夜里 ②园日涉以成趣:园,在园里;日,每天 ③时矫首而遐观:时,时时,时常 3.形容词作动词 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 4.形容词意动用法 ①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悦 ②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 5.形容词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6.形容词作名词 ①倚南窗以寄傲:傲,傲然自得的情怀 ②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小孩子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式 富贵非吾愿。“非”表判断 2.被动句式 ①遂见用于小邑。“见”表被动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表被动 3.宾语前置句式 ①皆口腹自役。“自役”即“役自” ②复驾言兮焉求?“焉求”即“求焉” 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何之”即“之何” ④乐夫天命复奚疑?“奚疑”即“疑奚” 五、五个疑问代词。 奚:奚惆怅而独悲?奚,为什么 胡:田园将芜,胡不归?胡,为什么 曷:曷不委心任去留?曷,为什么 焉:复驾言兮焉求?焉,什么 何: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何,哪里

《归去来兮辞 》原文及翻译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参考译文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回家为是而做官为非。 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恨晨光朦胧天不亮。终于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满觞。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颜;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 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再驾车出去又有何求?跟乡里故人谈心何等可乐,弹琴读书来将愁颜破;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寄身世上还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人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除草助苗长;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应造化了结一生,以天命为乐,还有什么犹豫彷徨?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翻译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4)幼稚盈室 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5)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6)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 (7)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 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2)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城趣 时矫首而遐观 2、动词活用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策扶老以流憩动词用作名词拐杖 3、形容词活用 携幼入室幼形容词作名词孩子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善万物之得时善,形容词作动词羡慕 4、意动用法 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悦 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 5、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四.一词多义: 心--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 五.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富贵非吾愿(“菲”表否定判断) 2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 3 省略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的一篇散文 ,该作代表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 陶渊明(约 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世 称靖节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 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 序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1)。幼稚盈室,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未见其 术(3)。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4), 脱然有怀(5), 求之靡途(6)。 会有四方之事(7), 诸侯(8)以惠爱为德,家叔以(9)余贫苦,遂见(10)用于小邑。于时风波(11) 未静,心惮远役(12),彭泽(13)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4)。何则(15)?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15)。 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 (17) 。 尝从人事 (18) , 皆口腹自役 (19) 。 于是怅然 (20) 慷慨, 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21), 当敛裳宵逝 (22) 。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23) , 情在骏奔(24),自免去职。仲秋(25)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26), 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27)十一月也 。 正文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 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 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 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 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 之行休。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总结】

正文 归去来.[助词,无义]兮,田园将芜.[荒芜],胡不归?既自以心.[意愿]为形.[指身体]役.[奴役],奚惆怅 ..[失意的样子]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谏正,劝止],知来者之可 追.[挽救,补救]。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 ..[漂遥放流的样子]以.[而]轻飏.(yáng)[舟慢行的样子],风飘飘而吹衣。问征. 夫.[行人]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简陋的房子],载. ..[微明,天未大亮]。乃瞻.[远望]衡宇 欣载.[语助词,且;一边……一边]奔。僮仆欢迎,稚子 ..[幼儿]候门。三径 ..[院中小路]就.[近于]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满杯]。引壶觞以自酌,眄.(miǎn)[斜看,这里是“随便看”的意思]庭柯.[树枝]以怡颜 ..[寄托 ..[使面容现出愉快的神色]。倚南窗以寄傲 傲然自得的心情],审.[觉察]容膝 ..[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极言其狭小]之易安。园日涉.[涉足,到走]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柱着]扶老 ..[手杖]以流憩.(qì)[游息,没有固定的地方,到处走走歇歇],时矫.[举]首而遐.(xiá)[远]观。云无心 ..[无意地]以出岫.(xiù)[山穴,此处泛指山峰],鸟倦飞而知还。景.(yíng)[同“影”日光]翳翳 ..[阴暗的样子]以将入,抚孤松 而盘桓 ..[盘旋,徘徊,留恋不去]。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不相合],复驾言 ..[指出游。言,助词]兮焉求 ..[知心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何所求,求什么]!悦亲戚之情话 春及,将有事 ..[有车帷的小车],或棹.(zh ..[指耕种之事]于西畴.(chóu)[田地]。或命巾车 ào)[原来是船桨,这里作“划”讲]孤舟。既窈窕 ..(yǎo tiǎo)[幽深曲折的样子]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 ..(huánghuá ng)[不安的样子]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 ..[天帝所居,也就是所谓仙境]不可期.[至,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 未见其术〔4〕。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会 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以余贫苦〔10〕,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3〕。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 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尝从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于是怅 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18〕,当敛裳宵逝〔19〕。寻程氏妹丧于武 昌〔20〕,情在骏奔〔21〕,自免去职。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余日。因事 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23〕。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正文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24〕 ! 既自以心为形役 〔25〕 , 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6〕。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27〕,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28〕,载欣载奔〔29〕。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30〕, 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31〕。倚南窗 以寄傲〔32〕,审容膝之易安〔3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 流憩〔34〕,时矫首而遐观〔35〕。云无心以出岫〔36〕,鸟倦飞而知还。景翳 翳以将入〔37〕,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38〕?悦亲戚之 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39〕。或命巾车〔40〕, 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 〔41〕 , 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42〕,感吾生之行休〔43〕。 已矣乎〔44〕!寓形宇内复几时〔45〕,曷不委心任去留〔46〕?胡为乎遑 遑欲何之〔47〕?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48〕。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 耔〔49〕。登东皋以舒啸〔50〕,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51〕,乐夫天 命复奚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译文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及答案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练习 一.通假字 (1)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衡通“横” (2)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 (3)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 二、古今异义词 悦亲戚之情话亲戚 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情话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有事 古:指农事今:泛指 既窈窕以寻壑窈窕 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觉今是而昨非是古:正确今:判断词 非古:过错、错误今:不 恨晨光之熹微恨古:埋怨、遗憾今:仇恨、怨恨于时风波未静 :风波,古战乱 尝从人事:人事古:做官 幼稚盈室幼稚 于是怅然慷慨慷慨:古,感情激昂,神情激动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时矫首而遐观时:有时 (2)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儿童、小孩子 倚南窗以寄傲 (3)名词作动词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维持生计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4)使动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5)意动 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善:以为善羡慕 (6)动词作名词审容膝之易安 四、一词多义 引: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 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乘: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策: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引申为暴政 夸父弃其策拐杖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引申为驯养 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辈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五、虚词把握 以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介词把、拿 云无心而出岫表修饰 请息交以绝游表并列 既自以心为刑役让 之: 悦亲戚之情话的助词 悟已往之不谏助词取独不译 知来者之可追 恨晨光之熹微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去 六、相当于“何”的疑问代词: 田园将芜胡不归胡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奚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焉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曷 七.特殊句式: (1)被动句 既自以心为刑役“为”表被动。 遂见用于小邑 (2)“载欣载奔”载,zài。 载……载……,即:一边……一边 一边高兴,一边奔跑。 今有成语“载歌载舞”即指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宾语前置) 皆口腹自役 复驾言兮焉求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乐夫天命复奚疑 (状语后置)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将有事于西畴 农人告余以春及 (省略句) 寓形宇内复几时 稚子候门 4.本文中的“以”、“之” 以:(1)连词:表顺承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恰颜 绮南窗以寄傲 怀良辰以孤往 登东皋以舒啸 舟遥遥以轻飏 景翳翳以将入 策扶老以流憩 聊乘化以归尽 乐琴书以消忧

(完整版)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陶渊明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未见其术〔4〕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会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以余贫苦〔10〕,遂 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 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3〕。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尝从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18〕,当敛裳宵逝〔19〕。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0〕,情在骏奔〔21〕,自免去职。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23〕。 注釋 〔1〕幼稚:指孩童。〔2〕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瓮之类。〔3〕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4〕术:方法。〔5〕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6〕脱然:犹言豁然。有怀:有做官的念头。〔7〕靡途:没有门路。〔8〕四方之事:指出使外地的事情。〔9〕诸侯:指州郡长官。〔10〕家叔:指陶夔,曾任太常卿。〔11〕风波:指军阀混战。〔12〕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13〕眷然:依恋的样子。归欤之情:回去的心情。语本《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人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14〕质性:本性。〔15〕违己:违反自己本心。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16〕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17〕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18〕一稔(rěn ):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19〕敛裳:收拾行装。〔20〕寻:不久。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21〕骏奔:急著前去奔丧。〔22〕仲秋:农历八月。〔23〕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405). 正文 归去来.[助词,无义]兮,田园将芜.[荒芜]胡不归?既自以心.[意愿]为形.[指身体]役.[奴役],奚惆怅..[失意的样子]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谏正,劝止],知来者之可追.[挽救,补救]。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漂遥放流的样子]以.[而]轻飏y áng [舟慢行的样子],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行人]以前路,恨晨光之熹x ī微.[微明,天未大亮]。 乃瞻.[远望]衡宇..[简陋的房子],载z ài 欣载z ài [语助词,且;一边……一边]奔。僮t óng 仆p ú欢迎,稚子..[幼儿]候h òu 门。三.径j ìng [院中小路]就.[近于]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满杯]。引壶觞sh āng 以自酌,眄mi ǎn [斜看,这里是“随便看”的意思]庭柯.[树枝]以怡颜..[使面容现出愉快的神色]。倚南窗以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审.[觉察]容.膝x ī[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极言其狭小]之易安。园日涉. [涉足,到走]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柱着]扶老..[手杖]以流憩q ì[游息,没有固定的地方,到处走走歇歇],时矫ji ǎo [举]首而遐.[远]观。云无心.. [无意地]以出岫xi ù[山穴,此处泛指山峰],鸟倦飞而知还。景y ǐng [同“影”日光]翳y ì翳y ì[阴暗的样子]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hu án [盘旋,徘徊,留恋不去] 。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w éi [不相合],复驾言..[指出游。言,助词]兮焉求..[何所求,求什么]!悦亲戚之情话..[知心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指耕种之事]于西畴ch óu [田地]。或命巾车..[有车帷的小车],或棹zh ào [原来是船桨,这里作“划”讲]孤舟。既窈y ǎo 窕ti ǎo [幽深曲折的样子]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h é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hu áng 遑.[不安的样子]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天帝所居,也就是所谓仙境]不可期. [至,及]。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z ǐ。登东皋g āo 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整理教学教材

《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 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词类活用: 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2、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3、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4、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5、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6、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7、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三、一词多义: 1、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2、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3、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4、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5、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6、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四、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2)尝从人事人事 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 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亲戚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5)幼稚盈室幼稚 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恨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doc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我国著名的诗人,那么你还记的曾经学过他的《归去来兮辞》吗?下面是的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原文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正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

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注释 序 (1)耕植不足以自给:耕:耕田。植:植桑。以:来。给:供给。自给:供给自己生活。 (2)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幼稚:指孩童。盈:满。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bèng],瓮之类。 (3)生生所资,未见其术: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资:凭借。术:这里指经营生计的本领。 (4)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 (5)脱然:不经意的样子。有怀:心有所动(指有了做官的念头)。 (6)靡途:没有门路。 (7)会有四方之事: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会:适逢。四方:意为到各处去 (8)诸侯:指州郡长官。 (9)家叔:指陶夔[kuí],当时任太常卿。以:因为。

归去来兮辞测试题及答案

《归去来兮辞》 编撰陈承发(番禺教研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①,。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②,。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③,。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觉今是.而昨非②三径就.荒 ③引.壶觞以自酌④策.扶老以流憩 ⑤请息交以绝.遊⑥乐.琴书以消忧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役使)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长桨) C.眄庭柯以怡颜(怡:使……现出愉悦) D.景翳翳以将入(景:日光) 3.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奚惆怅 ..其未远 ..而独悲 B.实迷途 C.僮仆欢迎 ..之情话 .. D.悦亲戚 4. 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①舟遥遥以轻飏②木欣欣以向荣③乐琴书以消忧④聊乘化以归尽 ⑤请息交以绝游⑥问征夫以前路⑦农人告余以春及⑧眄庭柯以怡颜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5.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农人告余以春及 D.乐夫天命复奚疑 6.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 A.复驾言兮焉求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吾谁与归 D.大王来何操 7.对文意概括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首段交待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真正原因——“心为形役”,即心志被形体役使,做了许多违心悖情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想做的却不能做,不想做的却又不能不做,为下文抒写弃官归田的决心作铺垫。 B.第二段描写宁静淡泊的日常生活、温馨朴实的家乡亲情和清新素雅的自然景观令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