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压裂施工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油气藏压裂参数优化研究

油气藏压裂参数优化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成为了一个不断深入的研究领域。
对于油气藏的开发,压裂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增产方法。
然而,如何有效地优化油气藏的压裂参数,提高油气开采率,一直是油田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油气藏开发中,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增加裂缝面积和渗透率来提高油气产量的方法。
而油气藏的压裂参数则是指控制裂缝产生及扩展的各项参数,包括施工压力、注入液量、压裂液性能等。
对这些参数的优化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油气藏的开采效率。
首先,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对于压裂参数的选择至关重要。
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油气藏,对于压裂参数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地质条件包括油气藏的深度、孔隙度、渗透率等特征,这些特征将直接影响到压裂参数的选择和优化方案。
因此,在进行时,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油气藏的地质特征,以便制定出更加合理的优化方案。
其次,压裂参数的优化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在油气藏的开发过程中,除了地质特征外,压裂技术本身的特点、液体性能、施工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压裂参数的选择。
因此,在进行优化研究时,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找出最佳的组合方案。
例如,在施工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调整液体性能和施工压力来达到最佳的压裂效果,就是一个需要仔细探讨的问题。
此外,压裂参数的优化研究还需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深入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利用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等手段对压裂参数进行精确的分析和优化。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模拟不同压裂参数对油气藏开采效果的影响,找出最佳的优化方案。
同时,实验研究也是深入研究压裂参数优化的重要手段,可以验证数值模拟的结果,并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油气藏压裂参数的优化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只有深入了解油气藏的地质特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深入探讨,才能找出最佳的优化方案,提高油气开采率,实现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油气田压裂施工参数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油气田压裂施工参数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引言油气田压裂施工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措施,通过注入高压液体将裂缝扩大,以增加油气流通能力。
然而,压裂施工的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合理优化施工参数是提高增产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重点探讨油气田压裂施工参数的优化方法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施工参数优化方法1. 压裂液体积和粘稠度的优化压裂液的体积和粘稠度对于施工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增加压裂液的体积可增加裂缝扩展的距离和范围,从而提高增产效果。
此外,通过优化压裂液的粘稠度,可以控制裂缝的宽度和长度,以适应不同地层的裂缝性质。
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压裂液的体积和粘稠度是优化施工参数的重要一步。
2. 施工压力的控制施工压力是影响裂缝扩展速度和范围的关键因素。
通过调整施工压力,可以控制裂缝的长度和宽度,以及裂缝的连接性。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施工压力,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压力对于提高增产效果至关重要。
3. 施工时间和频率的调整施工时间和频率是指压裂施工的时间长度和每次施工的间隔时间。
合理调整施工时间和频率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层裂缝的能量。
充分的施工时间和适当的施工频率可以使裂缝达到预期的效果,并避免能量的浪费。
4. 压裂剂的选择和浓度控制压裂剂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添加到压裂液中的化学物质。
选择合适的压裂剂并控制其浓度可以改变压裂液的性质,从而影响裂缝的扩展效果。
针对不同地层特性,对压裂剂的选择和浓度进行合理调整,对于优化施工参数至关重要。
二、影响因素分析1. 地层性质地层性质是影响油气田压裂施工参数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层的性质差异较大,对施工参数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地层的压力、渗透率和孔隙度等参数会直接影响压裂液的扩散和裂缝的形成。
因此,在进行施工参数优化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层的性质特点,以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2. 压裂液性质压裂液的性质是影响施工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影响施工参数的压裂液性质包括粘度、密度、流变性质等。
石油工业油井压裂技术的优化方案

石油工业油井压裂技术的优化方案压裂技术在石油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它是一种有效的油井增产方式。
然而,传统的压裂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工艺不稳定等。
为了优化石油工业油井压裂技术,下面将提出几种优化方案。
1.改进液体配方目前,压裂液的配方通常是水和各种化学添加剂的混合物。
然而,这种配方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浪费大量的水资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水作为压裂数的基础。
例如,利用生物质资源制备压裂液,不仅可以减少水的使用,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优化断裂方向石油工业中常常采用垂直方向的断裂,然而,这种方式限制了油井的产能。
为了提高油井的产能,可以考虑优化断裂方向。
例如,通过水平井的方式进行压裂,可以增加裂缝的表面积,从而提高原油的产量。
3.智能监控和控制系统传统的压裂技术缺乏实时监控和控制系统,往往需要人工干预和调整。
为了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效率,可以引入智能监控和控制系统。
这样,可以实时监测油井的各项参数,根据数据进行智能控制,从而达到最佳的油井压裂效果。
4.先进的砂岩物理模型传统的砂岩物理模型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模型的简化和缺乏真实性。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砂岩的物理性质,可以引入先进的砂岩物理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考虑更多的物理参数,从而提高对砂岩的描述和分析能力,为优化压裂技术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5.多学科协同研究油井压裂技术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包括地质学、力学、化学等。
为了更好地优化压裂技术,可以进行多学科的协同研究。
例如,地质学家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信息,力学专家可以模拟和分析裂缝的产生过程,化学专家可以提供更优化的压裂液配方。
通过多学科的协同研究,可以找到更好的优化方案。
总结而言,石油工业油井压裂技术的优化方案包括改进液体配方、优化断裂方向、引入智能监控和控制系统、引入先进的砂岩物理模型以及进行多学科协同研究。
这些优化方案可以提高压裂技术的效率、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为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井下压裂施工关键参数分析

井下压裂施工关键参数分析文章对油田井下压裂施工中压裂液的配方、压裂工艺的选择,以及其它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样井下压裂施工关键技术对提高压裂水平,保证油田高产、稳产具有积极作用。
标签:油田;井下压裂;工艺参数油田在进入生产开采后期阶段后,压裂施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用于提升油井产量的方式,压裂技术通常情况下应用在油层分布比较分散的区域,油井压裂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高压水对地层形成挤压,从而在油层中形成油水可以有效通过的裂缝,然后利用化学物质填充裂缝,从而有效增加油井产量。
1 油田井下压裂施工的主要目的油田在生产开采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油井的采出量,会对正在的生产的油区采取压裂施工的方式来改善油井生产作业状况,有效提升油井的采收率。
油田为了实现油井增产会采取油层改造等方式。
在针对油井实施压裂施工后,随着注入聚合物浓度的不断升高以及注聚开采时间的不断增加,会导致油井的出现严重的吐砂现象,这对油井的产量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油井在出现吐砂现象后具体的危害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油井吐砂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得油层砂体掩埋,从而导致油井的压裂施工效果急剧降低。
(2)油井的大量吐砂会导致井下管、杆的磨损急剧增加,从而使得井下压裂施工的成本升高,同时还会对油井的采出效率以及油井的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针对油井进行井下压裂施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1)在油井实施钻井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对井眼附近造成的一定的破坏,实施井下压裂施工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除钻井施工对井眼造成的伤害,进一步提升油井的产量。
(2)在低渗透油藏内部通过压裂施工形成有效提升油层导流能力的裂缝可以极大提升低渗透油藏的产业量。
(3)针对注水井以及废液处理井进行压了施工可以的有效提升起到吸收能力。
(4)利用二次采油以及三次采油的火烧、气驱等等手段能够有效提升油井的生产效率,同时,也能有效增加油井的吸收效率[1]。
2 改善压裂施工工艺的关键施工参数油田的井下压裂施工不仅与油田井下油层的物性存在较大的联系,同时还与关键的压裂施工参数存下较为紧密的联系。
油田井下压裂技术的优化探讨

油田井下压裂技术的优化探讨摘要: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油田开采与挖掘技术已经不符合现阶段需求,因此必须不断探索与创新。
我国疆域辽阔但地形也较为复杂,这就为石油的开采工作带来了限制,常会用到井下压裂技术,本文对油田井下压裂技术的意义进行分析,并通过数据优化的方式将井下压裂技术进行改进,供相关行业参考。
关键词:井下压裂;施工技术;优化探讨井下压裂技术是油田企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能使油田的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也能对油井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地质层的压裂数据对压裂施工效果有较大影响,并且由于地质的复杂性,对这一项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
对油田井下压裂技术加强研究能有效提升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井下压裂施工技术应用意义压裂技术无论在中渗油气藏还是高渗油气藏中都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同时还能避免在钻井过程中出现的井眼损伤情况。
另外油田井下压裂技术还可应用于低渗透油藏中,能使油藏内部形成高导流裂缝,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升注水井的吸收效果。
油井需要对废液进行处理,其处理能力与压裂技术也是息息相关的。
若油井能够进行多次采油,压裂技术的使用就能够提升其吸收能力。
油井底层的张力会随着油井作业强度不断增加,这时应使油井底层的吸收能力加强。
压裂技术的使用能使油井底部产生裂缝,这时需要将支撑剂注入,使裂缝有一定的导流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能使油井的生产率得到提升。
油井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对井下实际情况进行勘察,传统的测量方式准确性不足,压裂技术的使用能对压裂层的参数进行进一步的监测,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更多可靠的数据。
因此,压裂技术的应用在油田井下生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2.压裂施工相关参数优化油田井下压裂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增加油田的产量,尤其是一些底层较为特殊的地区对压裂施工参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压裂施工参数进行优化。
2.1控制施工参数优化若想使控制施工参数得到优化,首先要对混砂比进行调整,在进行压裂施工时,混砂比越高,裂缝宽度越大。
精细压裂施工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精细压裂施工工艺参数优化研究摘要:传统的压裂施工参数已不能满足现场的需要,分别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压裂参数优化,即砂比结构优化、暂堵剂用量优化和施工排量优化。
砂比结构优化可保持缝口最大导流能力;暂堵剂用量优化可达到暂时封堵高渗透井段;施工排量优化保证压裂液的滤失量在合理范围内,防止砂堵现象的发生。
应用表明,施工工艺参数优化后措施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目的,为各项精细压裂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关键词:精细压裂;暂堵剂;砂比;排量;参数优化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fracturing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already cannot satisfy the need of fields, respectively,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fracture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namely s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than temporary plugging agent optimization and operation discharge optimization. Sand than structure optimization can keep the seam biggest diverting capacity; Temporary plugging agent optimization to temporarily blocked high penetration interval; Operation discharge optimization guarantee of fracturing fluid filtration in the reasonable scope, prevent the happening of the sand blocking phenomenon. 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measures after effect significantly, achieve the expected purpose, for all the fine fractu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Keywords: fine fracturing; temporary plugging agent; sand ratio; displacement; parameters optimization1施工工艺参数优化1.1 砂比结构优化砂比结构是保证支撑剂随压裂液顺利进入地层的重要工艺参数。
压裂防砂工艺参数优化及应用

压裂防砂工艺参数优化及应用随着我厂稠油开发的不断深入,油井出砂日益严重;目前的稠油井层薄、夹层多,储层非均质性强,渗透率低,注汽压力高,敏感性强,粘土含量高;众多的开发难点使得储层的动用程度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
但是随着压裂防砂工艺的不断发展,压裂防砂可以产生高导流能力的裂缝、突破地层伤害带、缓解岩石骨架的破坏、减轻冲刷和携带能力、对地层砂产生桥堵等作用,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稠油井中存在的开发问题,起到增产和防砂的双重目的。
从2011年开始引进实施压裂防砂以来,压裂防砂井数直线增加,2013年压裂防砂井突破47口井。
虽然我厂在压裂防砂技术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创立了“两少、两大、一高、三优”的防砂模式——即前置少、交联少,加砂量大、排量大,砂比高,优化携砂液、优化裂缝形态、优化施工模式。
但是在压裂防砂的设计优化、模拟方面一直没有得到突破,设计施工所采用的参数理论大多依靠现场施工经验总结,没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压裂防砂裂缝预测困难,施工参数无法优化,新区块新井压裂防砂优化设计依靠外单位,这都严重限制了我厂在压裂防砂技术方向的深入发展。
2013年下半年,引入“meyer压裂防砂软件”进行攻关研究,突破压裂防砂软件优化模拟的技术瓶颈,冲出相关科研单位对压裂防砂优化模拟技术的封锁。
研究初始,为对摩阻、渗流等基本参数进行设定,我们首选了T38-201井进行了模拟分析,因为该井有完整的测井数据、压裂防砂采用示踪陶粒、施工过程采用裂缝检测技术,各种数据完善齐全,能对裂缝的模拟起到校正和比对的作用;因此我们首先从测井数据下手,通过地应力计算软件对储层的地应力、泊松比、断裂韧性等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建立储层地应力模型之后,将压裂防砂的实际泵注程序导入到软件中进行模拟计算分析。
之后将得到的数据跟实际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通过多次设定参数进行比对分析,终于在该区块设定合适渗流、摩阻等参数,在该系列参数下,产量的模拟裂缝半缝长126.01m,缝高24.64m,实际裂缝左边134.5m,右边129.8m,缝高26m,模拟数据跟实际数据基本吻合,为下步在T38-10块的压裂防砂设计施工中打下坚定的基础。
煤层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裂缝参数优化

煤层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裂缝参数优化回收煤层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裂缝参数优化是目前回收煤层气藏主要的采收方法之一。
它主要是为了通过裂缝宽度、深度、常压、表面分散等参数的优化来提高产量和提升回收率。
一、裂缝参数的优化1、优化裂缝宽度:通过对煤层甚至更深地层中测试水平井分段压裂裂缝宽度,根据有利及不利条件来调节裂缝宽度,表面液位较高时多使用细缝法,以及改善岩石的可采度和储存容积;2、优化压裂深度:针对测试水平井分段压裂裂缝的深度,按照反应厚度进行优化,如果反应厚度过厚,可以微调裂缝深度,使其在有利储集区域内延伸;3、优化常压:通过钻井和裂缝配置理论,调整常压系统,适当降低压裂压力,有利于储层裂缝形成及裂缝长度;4、优化表面分散剂:煤层反应性强,易受到各类外部因素的影响,应采用选择合适的水基表面活性剂,在回收煤层气藏建立表面分散效果,同时增加油气采收率。
二、裂缝参数优化的措施1、做好材料选择:根据煤层储集属性以及煤层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适当的黏土及盐类来做裂缝定向;2、采用细小节点裂缝:增加回收煤层气藏效率,可采用细小节点裂缝复合技术,这种双重技术使得缝宽有效提高,有助于提升储量;3、煤层气开发不易结冰技术:煤层气在完成压裂施工后会有大量气体水份混合,如果浸入缝中的水没有完全蒸发,将会形成凝冰,影响油气的采集,可以采用不易结冰技术以增加裂缝的运维效率;4、提高油藏距离:必须根据自然界现状和资源状况,通过多种手段增加油藏距离,如聚合剂、表面活性剂、LA等,以增加运聚效果及储量采收率;总结:在进行回收煤层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裂缝参数优化时,应采用合理的技术和方法,综合考虑到煤层材料、气体原质及各种技术手段,以及煤层储集属性等因素,有效的优化裂缝的参数设计,提高煤层气的采收率和采收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细压裂施工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摘要:传统的压裂施工参数已不能满足现场的需要,分别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压裂参数优化,即砂比结构优化、暂堵剂用量优化和施工排量优化。
砂比结构优化可保持缝口最大导流能力;暂堵剂用量优化可达到暂时封堵高渗透井段;施工排量优化保证压裂液的滤失量在合理范围内,防止砂堵现象的发生。
应用表明,施工工艺参数优化后措施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目的,为各项精细压裂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关键词:精细压裂;暂堵剂;砂比;排量;参数优化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fracturing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already cannot satisfy the need of fields, respectively,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fracture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namely s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than temporary plugging agent optimization and operation discharge optimization. Sand than structure optimization can keep the seam biggest diverting capacity; Temporary plugging agent optimization to temporarily blocked high penetration interval; Operation discharge optimization guarantee of fracturing fluid filtration in the reasonable scope, prevent the happening of the sand blocking phenomenon. 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measures after effect significantly, achieve the expected purpose, for all the fine fractu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Keywords: fine fracturing; temporary plugging agent; sand ratio; displacement;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1施工工艺参数优化
1.1 砂比结构优化
砂比结构是保证支撑剂随压裂液顺利进入地层的重要工艺参数。
针对不同条件的地层进行砂比结构优化,确保裂缝楔形嵌入地层,保持缝口最大导流能力。
(1)针对油层厚度大,剩余油丰富的地层采用高砂比压裂技术,平均砂比在35-40%,以短宽缝为主,增大泄油面积。
见表1。
1.2 暂堵剂用量优化
压裂施工中暂堵剂用量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压裂井改造效果,合理的暂堵剂用量能够达到暂时封堵高渗透井段,改造低渗透井段的目的。
(1)暂堵剂用量的经验算法。
暂堵剂用量计算经历了人为估算、试投、运用数学公式计算的过程,达到既能堵住预暂堵层、压开新缝,又不浪费暂堵剂、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
目前实施选择性或多裂缝压裂改造中,暂堵剂用量经验算法为:
N=(H暂×A孔)/40+0.5
式中:N-暂堵剂用量;H暂-暂堵段射开厚度;A孔-孔密;0.5—考虑各种因素下附加的暂堵剂用量。
(2)计算公式的修订。
现场施工发现,非暂堵层段的高渗透部位消耗部分暂堵剂,影响暂堵效果,因此根据压裂层射孔厚度与暂堵厚度的差值大小,修订了修正参数。
暂堵剂计算公式变为:
N=(H暂×A孔)/40+0.5(H压- H暂)×A孔/40
式中:N-暂堵剂用量;H暂-暂堵段射开厚度;H压-压裂段射开厚度;A孔-孔密。
(3)现场试验。
如A井,压裂两个层段,同时应用选择性压裂工艺,两个层段均设计暂堵剂封堵2m高水淹层。
见表4。
统计表明,L油田厚油层高渗透部位破裂压力小于20MPa,中、低渗透部位破裂压力大于25MPa。
A井的两个压裂层段条件基本相同,应用经验算法A1层段投入暂堵剂1.3Kg破裂压力为18MPa,而应用新计算公式的A2层段投入暂堵剂1.6Kg,破裂压力为28MPa,提高10 MPa,说明实现了封堵高渗透井段,改造低渗透井段的目的。
1.3 施工排量优化
施工排量是保证压裂液滤失量在合理范围内、防止砂堵现象发生的关键因素。
常规压裂施工排量都在2.4m3/min,没有针对不同的地层条件设计不同的施工排量。
因此需对其进行优化。
(1)针对渗透率高、滤失量大的地层采用大排量压裂,施工排量设计在4m3/min左右,避免砂堵现象的发生。
(2)针对渗透率低,发育不好的地层采用低排量压裂,施工排量设计在2m3/min左右,保证施工压力在平稳地范围内波动。
(3)针对地层条件复杂的井,根据现场施工中砂比及施工压力波动范围确定合理施工排量。
2现场试验
(1)验证压裂施工工艺参数优化效果。
应用优化施工参数进行压裂井50口,压后初期平均增液45.6t/d,增油6.4t/d,含水下降了3.8百分点,阶段有效期182d,平均单井累计增油1080t。
选取了同区块压裂条件相似未应用优化施工参数的43口井进行对比,多增液增液51.2t/d,多增油2.4t/d,含水多下将了2.0百分点。
(2)水驱油井B,该井压裂四个层段。
全井加砂150 m3,最大单缝加砂60m3,缝长比0.26。
见表5。
表5 B井压裂参数
(3)未优化施工参数前,采用4步加砂模式,平均砂比25.1%,施工排量2.4m3/min,选压的暂堵剂用量为1.3Kg。
针对地质要求,进行施工参数优化。
一是加砂模式优化。
由4步调整为6步造长缝,确保裂缝楔形嵌入地层,保持缝口最大导流能力。
二是暂堵剂用量优化。
该井封堵2m炮眼,按照新的计算公式计算应投0.6Kg,就能够达到暂时封堵高渗透井段,改造低渗透井段的目的。
三是施工排量优化。
该井渗透率较低,施工排量设计在2m3/min左右,保证施工压力在平稳地范围内波动,使压裂施工顺利进行。
该井措施后初期增液21t/d,增油6.1t/d,含水降低7.3个百分点。
阶段有效期211d,累计增油677t。
3结论
(1)通过砂比结构的优化调整,针对不同的地层条件,采用不同的加砂模式。
(2)对暂堵剂用量公式的改进,达到既能堵住预暂堵层、压开新缝,又不浪费暂堵剂、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
(3)通过施工排量的优化,保证了压裂液滤失量在合理范围内,防止了砂
堵现象发生。
(4)通过施工工艺参数的优化调整,保证了压裂措施效果的高效长效。
参考文献:
[1] 万仁溥,罗英俊等.采油技术于册(修订本)「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 吴奇,王林.井下作业监督(第二版)[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