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黄石中考)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D)A.煤B.石油C.天然气D.乙醇2.保护地球、防止环境污染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合理利用资源是保护地球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资源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利用太阳能发电B.推广使用电动汽车C.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D.城市垃圾集中焚烧处理3.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B)4.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A )A.减少煤的浪费B.减少氧气的消耗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减少酸雨的形成5.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 )A.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B.撤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6.(2018·岳阳)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B )7.(2018·雅安)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泽,指湖泊池沼。

“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

这里“X气体”是指( B ) A.一氧化碳B.甲烷C.氧气D.氢气8.(2018·宜昌)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A.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B.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D.森林游玩时乱扔烟头9.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B )A.家用燃气着火时关闭阀门——隔离可燃物B.用水浇灭民宅火灾——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D.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档案室火灾——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10.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要求的是( D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一辆车上运送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内吸烟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11.(2018·重庆)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同步测试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同步测试试卷及解析

单元质量评价(七)(第七单元)(40分钟100分)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B)A.禁止吸烟B.禁止燃放鞭炮C.禁止带火种D.禁止堆放易燃物【解析】图中所示的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

2.(2022•常州质检)汽车行驶过程中,所用下列能源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较大的是(B)A.氢能源B.汽油C.电能D.水能【解析】氢能源燃烧产物是水,电能、水能对环境无污染;汽油燃烧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对环境污染较大。

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A.甲烷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解析】甲烷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可能发生爆炸。

4.(2022•商洛质检)推动能源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下列属于化石能源的是(B)A.风能 B.天然气 C.潮汐能 D.太阳能【解析】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能源之一,风能、潮汐能、太阳能都属于新能源,不属于化石能源。

5.为了节能,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目的是(B)A.减少O2消耗量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C.降低汽油着火点D.升高汽油着火点【解析】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汽油充分燃烧。

6.火灾救援离不开化学知识,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前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

该灭火方法的原理是(B)A.隔绝氧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以上都有【解析】开辟隔离带的原理是将火势蔓延前方的树木植被清除,火蔓延到这里后由于缺少了可燃物,会自然熄灭,依据的是隔离可燃物的原理。

7.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氢气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解析】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江西专版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

江西专版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检测卷说明:1.本卷共五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70分钟。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公共标记中,与消防平安有关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C.汽车排出大量尾气D.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3.通常状况下,燃烧须要三个条件,下图所示的试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4.煤、石油、自然气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的有毒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C.碳 D.可吸入颗粒物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须要点燃或加热的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B.有热量放出的改变肯定是化学反应C.汲取热量的改变肯定是化学反应D.化学反应肯定发生了热量改变6.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

它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至被氧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缘由是( )A.均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均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7.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这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x、y、z分别是( )A.CH4H2CO B.CH4CO H2C.CO CH4H2 D.H2CH4CO8.随着全球能源运用量的增长,化石能源将日益枯竭。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变得更为迫切,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①太阳能②煤③风能④自然气⑤地热能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9.当代社会几乎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运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B.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很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C.“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供应了能源和物质,但运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D.“利”大于“弊”,虽然运用化石燃料带来了肯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10.近几年“纸火锅”(如图)渐渐流行起来。

人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精品试卷

人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精品试卷

第七单元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S:32 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 1.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 )A.煤焦油B.润滑油C.柴油D.煤油2.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油锅着火,用菜扑灭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焦炭B.石油加热蒸馏出多种产品C.天然气生火做饭D.煤燃烧4.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A.高温煅烧石灰石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锌和稀硫酸反应D.生石灰与水反应5.如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B.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C.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7.法国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塔楼发生火灾,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剧烈燃烧而坍塌。

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A.木材是可燃物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塔尖剧烈燃烧的原因之一是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8.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下列做法与这种愿望不符的是( )A.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B.工厂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C.出行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减少使用私家车D.开发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9.近两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重大的化学品爆炸事件,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全民认识,管理危险化学品的常识刻不容缓。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随身携带浓硫酸乘坐公交车B.在运输烧碱的容器外张贴“腐蚀品”警告标志C.疑似天然气泄漏时开灯检查D.携带鞭炮乘坐地铁10.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2021湖南株洲中考)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D.甲烷与乙醇的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两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答案:B2.(2021江苏盐城中考改编)我国建成了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H2,③H2与CO2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CH3OH。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H2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C.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答案:A3.(2020海南中考)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答案:D4.(2019成都中考)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答案:A5.(2019北京中考)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 ℃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答案:D6.(2020四川攀枝花中考)“化学链燃烧”是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的燃烧,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在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

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氧气的体积分数(即氧气的浓度)对燃烧的影响。

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皮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

如图2是瓶中①二氧化碳和②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至t1时间段氧气含量的变化是因为白磷燃烧消耗氧气B.在t1至t2时间段内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C.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物质的种类和总质量均不变D.t3时反应结束,集气瓶中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3.下列各组说法正确的是A B(1)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蒸馏水和硬水(2)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分二氧化碳与氧气(1)花香四溢,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2)热胀冷缩,说明微粒大小发生改变C D(1)乘坐车船时可以随身携带大量易燃品(2)火灾现场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1)氧气可做燃料(2)木炭用作吸附剂A.A B.B C.C D.D4.鉴别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甲烷四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必须用到的是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B.装有紫色石蕊的水C.冷而干燥的烧杯D.内壁有石灰水的烧杯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下列类推:①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②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③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④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⑥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离子构成的。

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有A.3个B.4个C.5个D.6个6.小杰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制取气体,通过查资料得知氢气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不溶于水的气体,硫化氢是一种密度大于空气,可溶于水的气体,则他的下列制取方案可以用这套装置制取的是()(1)用硫化氢固体和稀硫酸溶液常温下制取硫化氢气体;(2)铁锈固体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3)二氧化锰固体和氯酸钾制取氧气;(4)锌片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Ca—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基础题】在空气中放置的干柴没有燃烧的原因是()A.没有与氧气接触B.干柴是固体难燃烧C.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D.干柴不是可燃物2.【基础题】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厨房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用水扑灭3.【基础题】今年春节,江西实行“禁燃令”。

如图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的是()4.【基础题】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5.【提升题】“世界真奇妙”某同学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如图4),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

对这一实验的利用的原理是()A.隔绝了可燃物B.金属线圈内没有了氧气C.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图4D.金属丝没有可燃性6.【提升题】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7.【提升题】“是真是假”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假的是()A.冬天,某村有一家人关门闭户在家烤火,导致全家煤气中毒B.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和狗等低矮的动物走进去常会窒息而死C.有人声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添加少量,就能将水变成汽油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8.【拓展题】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完整word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七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完整word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七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测试题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S-32;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1、〔2021?南京〕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去除可燃物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2、以下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甲烷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3、以下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室内起火时翻开门窗通风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只要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4、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与雾霾天气 B.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C.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D.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雾霾天气与空气中超标有关。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颗粒物。

以下措施不能减少污染的是〔〕A.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B.鼓励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C.鼓励用水力、风力发电D.鼓励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7、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平安措施,以下平安措施中正确的选项是〔〕A.油锅中的有着火用锅盖盖灭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C.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D.厨房内煤气泄漏翻开排气扇通风8、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①燃烧热值高②原料资源丰富③贮存和运输时平安性高④燃烧产物无污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以下着火情况下,相应灭火措施及其理由均正确的选项是()选项着火情况灭火措施理由A不慎将酒精灯内酒精洒在用湿抹布扑盖隔绝空气,降低可燃物着火点实验桌上燃烧起来B在寝室吸烟引起被褥燃烧迅速翻开门窗并泼水通风透气,降低可燃物温度C歌厅因电线老化短路起火首先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然降低可燃物温度并隔绝空气后断开电源D林区发生火灾砍倒附近树木开辟隔离带移走可燃物10、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枯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S :32 I :127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的排放;⑤用氢气为燃料的新型燃气车排放的尾气。

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
A .①④⑤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2.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
A .甲烷、甲醇、CH 4
B .乙醇、酒精、
C 2H 5OH C .甲烷、沼气、CH 4
D .一氧化碳、煤气、CO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
B .生产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C .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D .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
4.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 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 、甲烷 D 、氮气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能产生热量
C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
D .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
6.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

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

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A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 C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 隔绝空气或氧气 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
B.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
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
8、向沸水中加入一块白磷,白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是()
A、没有点燃
B、未与氧气接触
C、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D、水的温度太低
9.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
...的是( )
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10.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完全相同的是()
A.H
2和CH
4
B.CH
4
和CO
C.C
2H
5
OH和CH
4
D.H
2
和CO
1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
..的是( )
A.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
C.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D.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12. 2005年1月14日,成功登陆“土卫六”的“惠更斯”号探测器发回了350张照片和大量数据。

分析指出,“土卫六”“酷似地球经常下雨”,这种“雨”
的成份是液态甲烷。

下列关于“土卫六”的推测中错误
..的是( ) A.“土卫六”上地表温度与地球表面相近
B.“土卫六”上存在有机分子
C.“土卫六”地貌的形成可能与液态甲烷冲刷有关
D.“土卫六”上存在液态甲烷与气态甲烷的相互转化
13.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能源。

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能的是( )
A.太阳能热水器
B.水力发电
C.干电池
D.温泉浴
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氢气有可燃性 B.CO能和氧化铁反应
C.天然气有可燃性 D.铝能在氧气中燃烧
15.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16.科学家探明我国南海有巨大的可燃冰带,它是在海底低温高压条件下甲烷分子与水分子形成的晶体,关于可燃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矿物燃料 B.它的化学式可写作H
2
O C.它的开采能解决能源问题,不必再研究新能源
D.由于甲烷无毒,不必关注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
17.氢能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诱人的新能源。

但目前仍处在研究试验阶段,还未能进入应用阶段,其原因是()A.氢气燃烧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问题尚无定论
B.氢气的制备耗能巨大,廉价制氢技术尚未成熟且氢气的贮存、运输等安全技术尚未完全解决
C.原料紧缺
D.氢气燃烧的放热量低于相同质量的矿物燃料,经济效益欠佳
18.下列有关爆炸的说法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只有点燃火药才能发生爆炸现象
B.只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后才可能发生爆炸
C.空气与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微粒混合,在有限空间中遇明火很有可能发生爆炸
D.只要将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就一定发生爆炸
19.不能在通风不良的车库中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这主要原因是( )
A.会大大浪费汽油
B.会有发生CO中毒而死亡的危险
C.会发生二氧化碳窒息的现象
D.排除的汽车尾气中碳的沉积物会弄脏车库
20.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
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

B.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
2O电解2H
2
↑+O
2

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与简答题:
21.有六种气体:①氧气②氢气③氮气④一氧化碳⑤二氧化碳⑥甲烷选择填空:
(1)在空气所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是(填序号,下同);(2)可用来制汽水的是;(3)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无污染新型燃料的是;(4)在冶金工业用来还原金属氧化物以制取某些金属的是;(5)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6)充分燃烧时生成两种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校初三学生去野外野炊
(1)野炊活动中,东东引燃细枯枝后,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2)活动过程要注意防火安全,野炊结束后,应及时把火熄灭,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有(写一点)
23.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当给它充电时是能转化成了能;太空飞船所用的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
的装置(填能量形式转化)。

24.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当今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用来驱动汽车、飞机和轮船的燃料主要是从石油中根据沸点范围不同分馏出
来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石油分馏的过程是变化,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完全燃烧的产物是,还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会转化为
,理由是
25.《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烧的大败而逃。

用燃烧的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操的连环木船,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了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火势烧得更旺. 三、实验与科学探究
26.一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小红在实验室制取了一种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气体,收集在三个集气瓶中,让小刚通过实验确定该气体。

小刚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请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将你的推断结果及结论填入下表空格中,并
回答问题。

(4)在进行实验(3)时,除了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外,还可用___________来确定该气体。

参考答案:
21.(6分)(1)③ 2)⑤ (3)② (4)④ (5)④ (6)⑥
22. (4分)(1)氧气充足(2)用水浇灭
23.(4分)电化学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24.(10分)(1)物理变化、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2)天然气、热值高且价格相对较低
25.(6分)(1)提供热量,使木船达到着火点;(2)移走可燃物(3)充足的氧气
三、实验与科学探究. (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6分)
26.(8分)(1)H
2、CO、CH
4
(2)O
2
(3)CO
2
(4)紫色石蕊试液
27.(8分)(1)热能(2)管内产生大量沼气,使管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3)硫化氢(4)空气或氧气
四、计算题(10分)
28、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碘的质量2.54mg,计算出二氧化硫的质量为0.64mg,再除以二得0.32mg/m3,因此为二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