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逻辑错误

合集下载

十大流氓逻辑

十大流氓逻辑

十大流氓逻辑第一大流氓逻辑:牵强附会在逻辑推理中,牵强附会是一种常见的错误。

它指的是通过无关或薄弱的联系来建立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例如,有人声称他的手机在放在床头时充电很快,因此他的床头是一个充电宝。

第二大流氓逻辑:非因即果非因即果是逻辑推理中的另一种错误。

它指的是将两个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过度简化或混淆。

例如,有人声称他在吃饭期间接到了一个好消息,因此他相信吃饭会带来好运。

第三大流氓逻辑: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是一种常见的逻辑错误。

它指的是在没有任何依据或证据的情况下,随意地提出一个观点或事实。

例如,有人声称他拥有一种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药物,但却无法提供任何证明或实验证据。

第四大流氓逻辑: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一种常见的逻辑错误。

它指的是根据个别或有限的经验,对整体进行一概而论。

例如,有人声称所有的外卖都是不新鲜的,只因为他曾经遇到过一个外卖不新鲜的情况。

第五大流氓逻辑:抛出维度抛出维度是一种常见的逻辑错误。

它指的是在逻辑推理中忽略或遗漏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因素。

例如,有人认为只要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而忽略了运气、机遇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六大流氓逻辑:伪科学伪科学是一种常见的逻辑错误。

它指的是以伪装成科学的方式来宣传、推广或证明一种观点或理论。

例如,有人声称他发明了一种可以实现时间倒流的装置,但却无法提供任何科学依据或实验证据。

第七大流氓逻辑:以小概大以小概大是一种常见的逻辑错误。

它指的是通过个别或局部的事例来推广或归纳整体的情况。

例如,有人声称因为某个人对他不友好,就认为所有的人都是不友好的。

第八大流氓逻辑:因果颠倒因果颠倒是一种常见的逻辑错误。

它指的是混淆或颠倒了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有人声称他的运动能力很好,是因为他经常锻炼,而忽略了他经常锻炼是因为他的运动能力好。

第九大流氓逻辑:自相矛盾自相矛盾是一种常见的逻辑错误。

它指的是在逻辑推理中出现自相矛盾的观点或陈述。

例如,有人声称他非常喜欢动物,却同时主张虐待动物。

十大逻辑谬误

十大逻辑谬误

十大逻辑谬误逻辑谬误是指在推理或论证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以下是十大常见的逻辑谬误。

一、诉诸人身攻击谬误诉诸人身攻击谬误是指在辩论或讨论中,将对方的个人品质或特点作为攻击对象,而不是对方的观点或论据。

这种谬误不仅违背了公正的原则,也无助于论证的有效进行。

例如,当我们在讨论某个政策时,如果只是因为某个人的政治立场与我们不同,而对其进行人身攻击,这就是诉诸人身攻击谬误。

二、无中生有谬误无中生有谬误是指在论证中提出没有依据或不可信的事实或数据。

这种谬误会导致论证的无效,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论点。

例如,如果我们声称某个产品是最好的,但没有提供任何实验证据或客观数据来支持这个说法,这就是无中生有谬误。

三、以偏概全谬误以偏概全谬误是指根据有限的个别事例或经验,就对整体进行一般化的断言。

这种谬误忽视了样本的无偏性和代表性,导致对整体的不准确理解。

例如,如果我们根据个别案例就断定某一群体的特征或行为,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因素或例外情况,这就是以偏概全谬误。

四、虚假二选一谬误虚假二选一谬误是指在辩论或论证中,将问题简化为只有两个选择,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选项。

这种谬误削弱了讨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辩论变得片面和不充分。

例如,如果我们在讨论教育问题时,只将问题归结为选择传统教育还是网络教育,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教育方式,这就是虚假二选一谬误。

五、因果倒置谬误因果倒置谬误是指将因果关系误认为是逆向的,即将结果或效果当作原因或原因当作结果。

这种谬误会导致对问题的错误理解和推理。

例如,如果我们认为某个地区的犯罪率上升是由于警察力量的增加,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因素,这就是因果倒置谬误。

六、无效比较谬误无效比较谬误是指在比较中使用了不恰当的标准或指标,导致比较结果无效或误导。

这种谬误会使得比较的结论不准确,缺乏客观性。

例如,如果我们在比较两个产品时,只关注价格而忽视了质量、性能和服务等因素,这就是无效比较谬误。

七、先验断言谬误先验断言谬误是指在论证过程中,未提供足够的证据或理由就假定或断言某个观点或结论。

15个常见逻辑谬误

15个常见逻辑谬误

15个常见逻辑谬误介绍逻辑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它们会导致我们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在日常生活和各种讨论中,逻辑谬误是非常常见的。

了解逻辑谬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分析,避免被错误的论点所误导。

本文将介绍15个常见的逻辑谬误,并对每个谬误进行解释和示例。

谬误一:诉诸情感当一个论证的依据过多地依赖于情感而不是事实时,就会出现诉诸情感的谬误。

这种错误的论证通常会利用人们的感情和情感来影响他们的观点,而不是基于逻辑和证据。

示例: - “你一定支持动物权益,因为你不喜欢看到动物受到伤害。

” - “我们应该相信这位政治家,因为他的演讲让我感到非常激动。

”谬误二:虚假因果关系虚假因果关系谬误指的是错误地假设两件事之间的因果关系,当事实上这种关系并不存在。

人们往往会因为两个事件同时发生,就错误地推断其中一个事件是另一个事件的原因。

示例: - “每次我打喷嚏后,太阳都会升起,所以我的打喷嚏会引起太阳升起。

” - “我开始使用这款护肤品后,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了。

”谬误三:无中生有无中生有谬误是指在论证中使用了根本不存在的证据。

这种谬误通常通过捏造或夸大事实来引起注意,以支持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依赖于真实的信息或证据。

示例: - “所有人都知道,那个明星是我秘密的恋人。

” - “我听说过一个神秘的组织,他们定期开会决定全世界的命运。

”谬误四:无中生有的否定无中生有的否定谬误是指在论证中使用了事实不存在的证据,但以否定的形式表达。

这种谬误常常出现在辩论和争论中,以试图推翻对方的观点。

示例: -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外星人不存在,所以我们必须承认他们的存在。

” - “没有人能否定神存在,所以神一定存在。

”谬误五:人身攻击人身攻击是一种谬误,它不是基于论点本身,而是试图抨击对方的个人品格、外貌、能力等方面。

这种谬误试图通过贬低对方来否定他们的观点,而不是通过逻辑或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立场。

示例: - “你的观点完全没有价值,因为你是个失败者。

最常犯的12个逻辑错误

最常犯的12个逻辑错误

最常犯的12个逻辑错误1.赌徒谬误:强⾏联系独⽴的随机事件赌徒时常有⼀种⼼态:他的运⽓已经连续好了这么多把,该倒霉⼀把了;我已经连续倒霉好⼏次,该转运⼀次了吧?⽽事实上,每⼀轮赌局都是独⽴的随机事件,相互之间并没有任何关联。

赌徒⼀旦深信这种联系,便会将其当做不容置疑的真理。

⽣活中常见的赌徒谬误包括:彩民对中奖号码的分析;股市专家对⼤盘的“⾛势分析”;“天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乐队花车谬误:只相信眼前流⾏的观点受⽓氛感染,⼈们时常不由⾃主地跟随乐队和花车的节奏起舞。

同样的,⼈们的思维也总是习惯于随⼤流。

很多⼈都在做同⼀件事情,或相信同⼀件事物,所以⼤家认为这件事情就是正确的。

但事实上,⼀个事物、观点的流⾏程度和它本⾝是否合理没有关系。

地球是球形的,在⼈们相信“天圆地⽅”的时代,地球也是球形的,地球才不管你信不信它呢。

⽐如,看到《货币战争》那么畅销,⼩红相信⼀定是共济会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背后操纵着整个世界。

再⽐如,⽼师和电视都说某国是⼤资本家控制的国家,于是⼩红也相信,世间根本没有真正的⾃由和法治,那都是别有⽤⼼者编造的谎⾔。

上⾯的案例中,⼩红就犯了“乐队花车谬误”。

事实上,我们只需要读⼏本,再以基本逻辑做⼀些最简单的对⽐,就能分清哪⼀个是谎⾔。

3.诉诸权威:利⽤权威⼈物或机构的观点逃避说理要证明⼀个观点,只是摘录别⼈的观点是不够的,⾄少要知道所提到的权威为什么有那样的观点。

因为权威⼈物、机构也是会犯错误的。

当然,权威⼈物、机构的观点有可能是对的,所以不能只因为对⽅使⽤了诉诸权威的谬误就认定这个观点肯定是错的。

⽐如,⼩明对进化论提出了质疑,⼩红不知道如何反驳⼩明,于是就说:“我⽼公孙越是⼤科学家,他觉得进化论是对的。

”再⽐如,⼩明认为关于,⼩红认为企业家对⽣产过程没有任何贡献,但⼜找不到反驳⼩明的理由,于是说:“某某伟⼤的思想家早就在《XX论》⾥判了资本家死刑,难道你⽐他俩还⾼明吗?”⼩红犯了诉诸权威的谬误。

15个常见逻辑谬误

15个常见逻辑谬误

15个常见逻辑谬误逻辑谬误是指思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推理或不合理的推断。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逻辑谬误。

下面是15个常见的逻辑谬误及其解析。

1. 假设统一性谬误这种谬误是指把一类事物看成是完全一致的,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差异。

这种谬误常常会导致对特定事物的错误理解和判断。

例如,认为所有的年轻人都爱玩电子游戏,或者认为所有的女性都喜欢购物。

2. 因果关系谬误这种谬误是指把两个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看成是单向的,忽视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认为穿红色衣服会让人更具攻击性,或者认为熬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 假设事实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基于错误的假设或不正确的观点进行推论。

例如,认为所有的政客都是骗子,或者认为所有的商人都是贪婪的。

4. 无中生有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基于不存在的事实进行推论。

例如,认为外星人已经来到地球,或者认为某个人有超能力。

5. 市场先知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基于市场行为进行推论,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因素。

例如,认为某个公司股价上涨是因为它的产品非常好,或者认为某个城市的人口增长是因为它有良好的经济环境。

6. 统计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基于不正确的统计数据进行推论。

例如,认为某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非常高,但忽视了它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

7. 漏洞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利用推理中的漏洞进行论证。

例如,认为某个人是个骗子,因为他不愿意谈论自己的家庭背景。

8. 诉诸恐惧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利用恐惧感进行论证。

例如,认为某个政治团体的主张是危险的,因为它会导致社会动荡。

9. 诉诸情感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利用情感进行论证。

例如,认为某个人应该被判有罪,因为他长得很可怕。

10. 常识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基于一般常识进行推论,而忽视了具体情况。

例如,认为所有的猫都喜欢吃鱼,或者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能够背诵诗歌。

11. 诉诸权威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利用权威进行论证。

例如,认为某个理论是正确的,因为它是由某个著名学者提出的。

12. 诉诸人群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基于大众观点进行论证。

逻辑谬误例子

逻辑谬误例子

逻辑谬误例子逻辑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存在错误的逻辑结构,导致结论不可靠或不正确的推理错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例子:1. 非黑即白谬误:将问题简化为只有两个极端选项,忽略中间的可能性。

例如,认为一个人要么是完美无缺的,要么是彻头彻尾的坏人。

2. 诉诸个人攻击谬误:攻击对方的人格或外貌,而非对方的论点。

例如,对一个人提出的观点进行攻击,而不是对观点本身进行讨论。

3. 诉诸权威谬误:认为某个观点正确,仅仅因为这个观点来自一个权威人士。

例如,认为某个医生说的话一定没错,因为他是医生。

4. 因果关系混淆谬误:将相关性误解为因果关系。

例如,认为因为鸡叫了,所以太阳就升起了。

5. 投机取巧谬误:通过转移话题或者使用一些花边手段来回避问题。

例如,当被问及一个敏感问题时,回答一个无关紧要的话题。

6. 滑坡谬误:认为如果一件事情发生了,就会导致一系列不好的结果。

例如,如果一座城市发生了一次罪案,就认为这个城市是不安全的。

7. 带有偏见的例证谬误:通过有选择性地引用例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只引用那些支持自己观点的例子,而忽略反驳自己观点的例子。

8. 诉诸情感谬误:通过激发对方的情感来取得说服力。

例如,利用恐惧或者愤怒来影响对方的判断。

9. 无中生有谬误: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提出一个观点。

例如,认为外星人存在,却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持。

10. 自相矛盾谬误:在推理过程中出现自相矛盾的观点。

例如,认为所有观点都是相对的,却坚持自己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

这些逻辑谬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要避免在自己的思考和表达中出现这些错误,需要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多加思考和辨析,才能避免被谬误误导。

生活中常见的逻辑谬论

生活中常见的逻辑谬论

生活中常见的逻辑谬论摘要:1.逻辑谬误的定义与意义2.常见的逻辑谬误类型1) 诉诸无知2) 诉诸怜悯3) 因人废言4) 歪曲观点5) 胡乱因果6) 道德操纵7) 方法等于结论8) 条件结果颠倒9) 定义不清3.逻辑谬误在生活中的运用与影响4.如何避免逻辑谬误5.结论正文:一、逻辑谬误的定义与意义逻辑谬误是指在论证过程中,由于不正确的推理方式、论据选择不当或论证结构缺陷等原因,导致论证结果不能有效地证明论点的一种思维现象。

逻辑谬误在生活处处存在,它可能导致人们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到决策、交流和辩论等方面。

因此,正确识别和避免逻辑谬误,对于提高我们的思维品质和沟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常见的逻辑谬误类型1.诉诸无知:人们常常因为一件事物未被证明是错误的,就认为它是正确的。

2.诉诸怜悯:利用他人的同情心,以值得怜悯的事物为论据进行论证。

3.因人废言:因为对立论者本身令人讨厌,就认为他的言论是错误的。

4.歪曲观点:为了使自己的立场显得更合理,故意夸大、歪曲或假造对手的论据。

5.胡乱因果:错误地认为两个事物存在相关性,就认为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原因。

6.道德操纵:通过操控他人的感情,如恐惧、嫉妒、怜悯等,来达到论证目的。

7.方法等于结论:看到别人的论述水平低或存在谬误,就认为其论点不成立。

8.条件结果颠倒:将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弄反,如认为好好学习才能挣到钱,实际上挣到钱才是条件。

9.定义不清:在辩论过程中,双方对概念的理解不一致,导致争论不休。

三、逻辑谬误在生活中的运用与影响逻辑谬误在生活中广泛运用,例如在争论中,人们可能不自觉地使用逻辑谬误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种做法可能会使对方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到沟通效果。

此外,逻辑谬误还可能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因为基于错误的论证,人们可能无法客观地评估各种因素,从而做出不利于自己的选择。

四、如何避免逻辑谬误为了避免逻辑谬误,我们应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识别和分析各种逻辑谬误。

20个常见的逻辑错误

20个常见的逻辑错误
20种常见的逻辑错误
人身攻击
诉诸武力
试图打击的对象并非论点
诉诸遗憾
而是人本身 你这么愚蠢你的观点根本 不可能成立。
诉诸主流
诉诸传统
强力要求对方或大家接受
试图因为一件事长时间存
该观点因为大众主流认为 如此。 别人都做了 你为什么不做?
在就让对方接受这个观点。
政府根本不关心穷人因为
什么叫更年期。
没有多余的税收。
语无伦次 循环论证 同发源自错误 想要论证一个事物为真时
两件事情同时发生即认为
已认为其为真。
一件事是另一件事的原因。
继发性错误
两件事情相继发生便认为
前者是导致后者的原因。 我去庙里拜了佛之后病就 好了。
以偏概全
多义词混用
以全概偏
用同一 词在同一个论点中
但词义不同
错误双选
情感判断错误
当本应该有多种选择时只
对一个观点或者一件事有
给对方两种选择。
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 大众汽车是在二战时纳粹 成立的 所以我们不应该买 大众汽车。
推及错误
无任何联系 落井下石 先贬低他人再攻击其论点 跑题
爱屋及乌
双重标准
避实就虚
作为一个男性你根本不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常见的逻辑错误
1.诉诸权威谬误
含义:企图举例举出某个大人物的名字,或者是某一个号称权威却很难证明是专家的人,主要目的就是想要说赢对方
例:张庭说她卖的面膜是她保持年轻的秘诀,那么她卖的面膜一定是好的。

错误点:张庭在演技方面的确是个大人物,但是没有理由认为她对护肤领域的见解一定是正确的。

除非她是质检局的,不然她说的话不比一个普通人可信。

2.人身攻击和“你也一样”谬误
定义:两种都是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人身而不是证据,通常都是某某人是个坏蛋或者虚伪的人,所以某某的看法不可信,从而忽略证据。

例:文章演了戏,但是文章曾经出轨了,因此他没有演技。

这里对文章的人身攻击,与观点的论证丝毫没有关系,因此这个论点有逻辑上的错误。

我们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这种观点“他人品不好,说的话肯定没有一个字是真的”“你也一样”指的是对方也做了自己反对的事情,因此他的解释不听也罢
例:朋友跟你说千万不要和某某人玩耍,列举了很多好的理由,而你回答:你说的我不听,你之前也和她玩,你也一样
但是,即使朋友和她玩了,做了自己也反对的事情,但是无损于朋友的论据,所以你的回答存在逻辑错误
3.稻草人谬误
定义:将对方的观点变成一个容易推翻的版本,然后将其推翻
例如有些女的对男朋友说,希望男朋友给自己买一个包,而男朋友表示没有那么多钱,希望过几个月再买。

于是女朋友说“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你是不是变心了?”这就是强行混淆了观点,把不买包包和不爱女朋友强行画等号,然后进行争论,自己歪曲出“稻草人”作为靶子进行攻击
4.诉诸怜悯错误
定义:激起人们的恻隐之心,从而接受自己的结论
例:很多盗窃或者杀人犯,在案发的庭审中,他们的律师常常以犯人成长经历的凄惨或者家庭状况不好,十分可怜等等。

以此博得别人的同情和怜悯,企图干扰法官来做出理性的决定。

但如何判刑与罪犯的悲惨经历是无关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在社会事件中通过卖惨来获取舆论的只曾,实际上都是企图将人们引入逻辑错误
5.诉诸公众谬误
6.定义:利用期望受到欢迎以及符合主流的这种大多数人的心里,从而赢得受众的支持。

例:“同性婚姻是耻辱的。

80%的中国人都这么认为”虽然在立法上与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有关系的,但是不能决定某事是否符合道义
就像希腊民主,公民大会逐渐演化为多数人的暴政,比如苏格拉底之死
这样的论证,是在诉诸我们期望与其他人协调一致的心理,从而认可其结论
所以“群众的眼睛总是雪亮的在逻辑上有错误。

7.推不出谬误
定义:给出的论据的确能够支持某种观点,然而却不是想要论证的结论。

例:“惩罚的严厉程度应当与违法的严重程度相匹配。

现在对酒后驾车的惩罚是罚款或拘禁。

但酒后驾车实际上后果可以特别严重,有可能导致无辜行人瘫痪甚至丧命。

因此酒后驾车应当适用死刑。

”这里的论据实际上可以支持其他的结论,例如“对酒后驾车应当严惩”等等,却不能支持适用死刑的正当性。

“推不出谬误往往发生在结论过于宽泛或者过于绝对之时,因此,如果所提主张较大,则应特别小心仔细。

8.词语歧义谬误
定义:论证过程中对某一重要词语的两个或者更多含义之间游移不定。

在生活中,人们在表述有意偷换词语的定义。

例“北大学生肯定不会去卖猪肉,如果卖猪肉,那他肯定不是北大的本科,也不算是北大的学生”这句话里,北大学生的意思被偷换了。

词语的歧义或者误解。

例:一个记者采访一位农村大爷,问你对扶贫政策怎么看?大爷回答说,去公告栏看。

以上两种情况都是词语的歧义,所以产生了误解。

9.虚假两分谬误
定义:让人认为只有两种选择,然后再引导其排除其一,于是只能选择剩下的选择,但其实往往有选择,并不只有一个。

例:“你不买房子,我们就只能寄人篱下了,你现在都不去存钱,是想睡大街吗?”但其实,除了寄人篱下和睡大街,还可以去租房或者申请房子。

这种非黑即白的思想,在生活中极其常见,例赵丽颖这么美你都不喜欢,那你肯定喜欢如花吧,真是独特的口味。

10.道德滑坡谬误
定义:称某事之后会发生各种后果,一般都是不好的后果,但没有充分证据支持。

经典模型:“如果发生A,接着就会发生B,然后三,四,最后是Z,而后会明示或者暗示推论Z不应该发生,因此A不可发生。

例如:某没素质的人一边随手扔垃圾,一边对环卫工说“如果不随地扔垃圾,路面就会没垃圾,没垃圾就不用打扫了,不用打扫那么你们就会失业了,所以我是在帮你们。


随着人们的素质越来越高,垃圾越来越少,但是环卫工的需求一直没有下降,因此该市民的论点并不成立。

在这个逻辑错误中,这些因果只是可能,偶然而不是必然,甚至关系相当微弱甚至没有。

11.事后归因谬误
定义:认为A事件之后发生了B事件,所以是A导致了B
有些时候是前一事件导致了后一事件,但是有时候,在时间上似乎相互关联的两件事,实际上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换言之,相互关联并不代表存在因果关系。

例:特朗普提高了税收,之后暴力犯罪上升。

因此特朗普负有责任
错误点:税收增加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犯罪上升的一个因素,但本例没说明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

家长往往喜欢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事后归因。

比如孩子玩一段时间游戏之后,如果身体不舒服,家长往往说:你就是天天打游戏,身体越来越差了吧,实际就算天气变化或者病毒传播导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