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煤仓无粘结后张法环向预应力施工技术
大直径筒仓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应用技术

大直径筒仓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应用技术摘要:近年来我国工业建筑在煤炭、化工等领域的建设和技改工程逐渐增多,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大直径筒仓工程中逐步被广泛应用。
与有粘结预应力相比,因其施工工序少,施工方便,且容易弯成曲线形状等,解决了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因灌浆工艺的不完善,缠丝施工中由于钢丝布置过密导致灌浆与混凝土两层皮,引起预应力钢筋锈蚀从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该技术施工的大直径筒仓工序少、工艺先进、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容易控制,为项目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大直径筒仓;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应用技术1.工程概况陕西彬长小庄矿井选煤厂原煤仓工程由三座圆形筒仓组成,高54m,其内径25m,仓壁厚为370 mm,仓壁为C40混凝土,仓顶盖为C40钢筋混凝土正截锥壳。
每座筒仓均从+20.959m~+47.437m共设置了49圈7-Φj15.2无粘结预应力筋,仓壁预应力筋按环向布置,预应力筋中心距仓壁内侧220mm,距仓壁外侧150mm。
原煤仓设4个扶壁柱,扶壁柱宽3.0m。
每一周圈由2段无粘结预应力筋组成。
无粘结预应力筋为180度包角,相邻两圈无粘结筋的张拉端交错90度布置,分别锚固在2个扶壁柱上。
锚具垫板封锚采用C40混凝土浇灌补平。
该工程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与滑模柔性平台施工工艺相结合。
2.工艺原理大直径筒仓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是在筒仓滑模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将预先组装好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固定于仓壁模板内,整个过程要与仓壁钢筋绑扎同时进行,并与滑模速度相协调。
待滑模结束且仓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利用无粘结预应力筋与周围混凝土不粘连、可在结构内滑动的特性,进行张拉,再利用工作锚具将钢绞线锁紧固定于端头的锚固板上,用微膨胀混凝土封闭锚固端,从而达到用高强度钢材来承担仓壁的环拉力对大直径筒仓产生预压应力的效果。
此种结构的锚具至少应能发挥预应力钢材实际极限强度的95%且不超过预期的变形。
3.1 大直径筒仓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操作要点3.1.1无粘结预应力筋下料:圆形筒仓根据直径的大小一般沿仓周壁均匀布置4个或6个扶壁式锚固肋,每圈分别由两束(三束)预应力筋组成。
施工工艺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工艺

施工工艺: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工艺1. 背景介绍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基础建材,而预应力混凝土更是建筑中优质的材料之一。
在预应力混凝土中,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工艺是较为高效且经济的一种。
2. 工艺原理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工艺将预应力钢筋施加于混凝土结构之后,通过松弛导致预应力钢筋产生伸长,以达到混凝土的预应力状态。
与传统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工艺相比,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工艺利用松弛现象可以降低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损失,提高结构的延性。
3. 工艺流程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工艺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钢筋制作和加工首先,需要制作预应力钢筋。
这些钢筋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然后,将钢筋进行加工,根据设计要求制成所需尺寸的钢筋板和钢筋筒。
3.2 混凝土制作和浇筑接下来,需要制作混凝土。
混凝土制作需要按照施工图纸中的设计参数进行配比,然后通过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搅拌。
混凝土搅拌完成后,将混凝土倒入模板内进行浇筑。
3.3 钢筋张拉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预应力钢筋的张拉。
在张拉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钢筋产生一定的伸长量。
通过控制松弛量,可以保证钢筋产生预应力状态。
3.4 切割和锚固当钢筋完成张拉之后,需要将其切割到所需的长度,并将其固定在预留孔中进行锚固。
锚固后,可以进行验收和测量。
4. 工艺优点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工艺相比传统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工艺有以下优点:1.可以降低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损失,提高结构的延性;2.钢筋可以在混凝土中良好地活动,避免施工时出现粘结负荷;3.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施工效率高。
5. 工艺缺点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工艺相比传统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工艺有以下不足:1.需要制作和加工预应力钢筋,增加了施工成本;2.对一些较大或特殊尺寸的构件,需要进行加强措施,以保证钢筋良好的活动性。
6. 工艺应用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工艺在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大跨度建筑制作中。
该工艺可以用于桥梁、拱形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等大型工程。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方案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方案预应力施工方案是指在混凝土构件施工前,通过预应力技术施加外部预应力力量,使构件具有较高的抗弯承载能力和抗剪、抗压性能。
下面将就预应力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施工准备工作1. 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项目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
2. 确定施工工艺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工期等。
3. 制定施工计划,确定各项施工任务的时间节点。
4. 采购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二、预应力钢筋加工与制作1. 进行预应力钢筋的加工,包括拉制和切割。
2. 对预应力钢筋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进行预应力钢筋的喷涂防腐处理,提高钢筋的使用寿命和抗腐蚀性能。
4. 安装预应力钢筋的传力装置,确保预应力力量能够有效地传递到混凝土构件上。
三、模板和支撑体系的搭设1. 安装钢模板和木模板,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2. 搭设支撑体系,包括支撑架、撑杆等,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进行线路测量和调整,保证模板与设计位置的一致性。
四、混凝土浇筑与灌注1.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2. 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3. 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填充模板空间。
4. 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和灌注,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防止混凝土的开裂和板面的变形。
五、张拉和锚固1. 进行钢筋的张拉,通过预应力设备施加预应力力量。
2. 进行钢筋的锚固,将预应力力量传递到混凝土构件上。
3. 进行张拉后的调整,保证预应力力量的准确传递和控制。
六、验收和整改1. 进行构件的质量检验,包括尺寸偏差、强度等。
2.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构件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3. 进行验收报告的编制,记录施工过程和结果。
超大直径储煤筒仓筒壁无粘结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探析

超大直径储煤筒仓筒壁无粘结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探析摘要本文作者通过自身实践经验,阐述了在某储煤场筒仓施工过程中无粘结预应力施工的难点和对策。
关键词储煤筒仓;无粘结预应力;施工0 引言预应混凝土是在钢筋混凝土构件承受荷载前,先在构件的受拉区内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混凝土产生一定压缩变形的一种钢筋混凝土,简称预应力混凝土。
本文则介绍了其在储煤筒仓筒壁施工中的应用。
1 工程情况介绍2008年我公司承建了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西山煤电杜儿坪矿储配煤系统改造工程,该工程包括三座储煤筒仓和其它附属工程,其中储煤筒仓单仓储煤量为2万t,直径为27m,属于超大直径筒仓。
设计仓壁厚400mm,仓壁混凝土等级为C40,配筋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辅助普通钢筋,预应力筋采用7ф15。
2无粘结钢丝为一束,七束合并形成一环预应力筋,每环预应力筋分为两段,每段包角180°,在筒壁上沿圆周等距离设置4个扶壁柱,每段预应力筋锚固于两个相对的扶壁柱上,每环预应力筋的间距按照受力不同分为3个区段,下密上疏,最小间距500mm,最大间距800mm。
施工中基础及漏斗一下筒壁采用倒模施工,漏斗以上筒壁施工中采用液压滑升模板的施工方法。
这样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工期。
预应力部分采用先预埋、后张拉的施工工艺。
2 施工难点分析无粘结预应力的主要施工程序为: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张拉前的应力、应变的计算→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灌浆封锚。
其主要张拉程序为:预应力钢筋沿全长外表涂刷沥青等润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纸或套管(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不建立粘结力)→浇混凝土养护→张拉钢筋→锚固。
施工时跟普通混凝土一样,将钢筋放入设计位置可以直接浇混凝土,不必预留孔洞,穿筋,灌浆,简化施工程序,由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增大,降低造价,适用于跨度大的曲线配筋的梁体。
从施工程序上可以看出,张拉应力及伸长值的计算虽然一直被认为是技术难点,由于是由技术人员来控制,一般来讲,大型工程项目施工的技术人员比较齐备且都具有比较高的业务水平,因此只要认真按规范要求计算,并经监理审核,计算数据是不会出现误差的。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大直径筒仓结构中的应用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大直径筒仓结构中的应用[摘要] 本文对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筒仓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后,提出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来解决筒仓设计中难以控制的裂缝问题,并就某工程具体实例,说明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大型筒仓结构设计中的优势。
[关键词]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筒仓裂缝钢绞线一、引言大直径筒仓结构,早年的设计大多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提高混凝土强度和增加环向钢筋来满足裂缝控制要求,但实际效果不甚理想。
近年来,无粘结预应力技术越来越成熟,在其它结构形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功的经验也越来越多。
将其引用到大型筒仓结构设计中,不仅能有效地抑制裂缝的开展,而且可取得较好得经济效果。
二、大型筒仓的受力特点大直径筒仓结构中,由于贮料荷载的影响较大,其仓壁主要受环向拉力。
尤其是在贮料水平压力作用下,仓壁受到很大的环向拉力。
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往往需要通过增加普通环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来控制裂缝,但仓壁的裂缝开展却是难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施加预加压力对控制裂缝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因而引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筒仓贮料范围的仓壁上沿环向施加预应力,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三、预应力筋的布置某水泥厂生料库,内径24m,总高度45m,装水泥生料近2万吨,仓壁厚度400mm。
由于高度方向环向拉力值不同,为便于施工操作,采用相同的预应力钢绞线,用不同的间距来满足不同位置的环向拉力值,采用后张法施工,锚具选用ovm15-n群锚体系所对应的锚具。
在钢绞线水平布置时,考虑到圆弧各点的预应力损失值不同,为了使水平方向各点的有效预应力值尽可能比较均匀,特布置如下: 1.整个圆周设三个附壁柱(张拉锚固端),每束钢绞线包角约240 o,锚固在间隔的两根附壁柱上。
2.每上下相邻的钢绞线束错位一个附壁柱(约120 o)3.预应力钢绞线束布置在筒壁中心具体布置见附图1,2四、筒壁内力计算筒仓的主要荷载为贮料水平压力及热贮料引起的筒壁内力。
由于水泥生料温度不高,故计算中暂不考虑温度引起的筒壁内力。
一个筒仓仓壁预应力无粘接后张法施工专项方案

一、预应力工程概况此工程共仓体四座,每座筒仓内径均为25m,混凝土高度为36.707m,仓壁厚为370mm,都采用C4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仓顶盖为C40钢筋混凝土正截锥壳。
锚具封锚采用膨胀性C40混凝土。
筒仓仓壁混凝土结构采用滑模的施工工艺。
产品仓的仓壁采用无粘结预应力后张施工工艺,预应力筋采用1860级Φj15.2 低松弛成品无粘结钢绞线,张拉端锚具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VM15-7夹片式锚具,及配套的熟铁锚垫板(钢号Q235)尺寸为200mm×200mm×20mm和配套螺旋筋(七孔锚垫板大样图见图一)。
图一:七孔锚垫板大样图每座产品仓都设4个扶壁柱,每一周圈由2段无粘结预应力筋组成。
无粘结预应力筋为180度包角,相邻两圈无粘结筋的张拉端交错90度布置,分别锚固在2个扶壁柱上,扶壁柱宽3.0m。
无粘结预应力筋环绕半径为12.72m,每座产品仓仓壁预应力筋按环向布置,从绝对标高3.307m~36.707m共设置了63圈7-Φj15.2无粘结预应力筋。
分别为:标高3.307m~14.007m间距为450mm共24圈无粘结预应力筋;标高14.007m~24.507m间距为500mm共21圈无粘结预应力筋;标高24.507m~34.907m间距为850mm共13圈无粘结预应力筋;标高34.907m~36.707m间距为400mm共5圈无粘结预应力筋。
四、工程项目管理机构保证工程质量,按期完成本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任务,创造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项目部下设生产技术组,质量安全组,材料组,设备组,经营组五个职能部门。
负责从施工准备,计划统计,生产调度,技术管理,质量控制,试验检测,安全生产,经济核算,文明施工,材料供应和施工设备机械使用维修等方面的管理,对建设工程全面负责。
㈠、项目部组织机构㈡、项目部施工人员准备:1、预应力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准备:2、非预应力施工人员准备:我单位将预应力施工承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化高的施工单位天津市西北预应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施工,外包施工单位自身成立预应力项目部,由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生产经理及技术工人等组成。
后张法超长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施工工法

后张法超长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施工工法摘要:按设计要求将无粘结预应力筋通长铺放在模板内,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利用无粘结筋与周围混凝土不粘结,在结构内可以纵向滑动的特性,对超长无粘结预应力筋进行两端张拉,在结构中建立统一的预压应力,张拉完毕,对预应力筋两端进行张拉锚固,以达到对结构产生预应力的效果。
关键词:超张拉、无粘结预应力、预压应力一、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功能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大开间、大跨度的结构越来越多,这样就为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挑战,无粘结预应力技术能够抵抗大跨度或超长混凝土结构在荷载、温度或收缩等效应下产生的裂缝,能够提高结构、构件的性能,降低工程造价,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潜力。
二、工法特点1、通过楼面板两端张拉、楼面梁对称张拉的方法,解决了超长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分段张拉及应力分布不均匀的难点。
2、通过钢筋马凳控制板中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平直度,确保了无粘结预应力筋与端部连接件的相对位置。
3、应用本工法施工,工序少、施工质量易于控制、能够缩短工期7-10天。
4、能够抵抗结构或构件在荷载、温度或收缩等效应下产生的裂缝,使超长结构可以不留伸缩缝。
5、能够节约造价,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可节约20%左右的混凝土和30%左右的纵筋钢材。
三、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楼面及楼盖结构,基础底板、地下室墙板等需要抵抗裂缝产生的结构。
四、工艺原理按设计要求将无粘结预应力筋通长铺放在模板内,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利用无粘结筋与周围混凝土不粘结,在结构内可以纵向滑动的特性,对超长无粘结预应力筋进行两端张拉,在结构中建立统一的预压应力,张拉完毕,对预应力筋两端进行张拉锚固,以达到对结构产生预应力的效果。
五、施工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一)工艺流程安装梁或楼板模板→在模板上放出无粘结筋的位置线→铺下部非预应力筋→安装管线预留、预埋→安装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端模板→铺放无粘结预应力筋→修补破损的护套→铺放上部非预应力筋→隐蔽工程验收→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松动穴模、拆除侧模、将穴模内部清理干净→张拉→切除多余无粘结筋→端部封闭(二)操作要点1、施工准备做好无粘结预应力筋及锚具的检验、试验;确定无粘结筋的长度及根数;计算出每根预应力筋的张拉值及伸长值;检验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检测好各种机具、设备,标定好仪表的油压表读数与千斤顶荷载。
储煤筒仓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

储煤筒仓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发表时间:2020-08-06T09:36:30.460Z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8期作者:骆宁[导读] 某电厂新建3万吨储煤筒仓,仓壁、斗壁及环锥下侧锥壁设置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筋,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时方可进行张拉,本文综述了张拉施工中工艺流程、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为同类筒仓预应力施工提供参考。
[摘要]某电厂新建3万吨储煤筒仓,仓壁、斗壁及环锥下侧锥壁设置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筋,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时方可进行张拉,本文综述了张拉施工中工艺流程、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为同类筒仓预应力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粘结预应力筒仓张拉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电厂新建3万吨储煤筒仓,仓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筒身高41.4m,外半径为17.897m-18.766m,外筒壁略向内倾斜。
17m以下筒壁壁厚为600mm,17m以上筒壁壁厚为450mm。
筒仓上部结构主要由筒身、3层平台梁板、4.2m至12.576m与外筒壁相连的斗壁、中间环形锥、中心柱、仓顶混凝土梁板结构等组成。
筒仓仓体设计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现浇后张法技术,分别在筒仓仓壁14m-41.4m外侧、仓壁12.576-15m内侧、斗壁4.2m-10.415m外侧、环形锥下部锥壁内侧设置环向预应力筋,在斗壁4.2m-14m内外侧设置环向及径向预应力筋。
仓壁内外侧及斗壁各设有4个扶壁柱,环向预应力筋按180°包角放置,预应力筋水平方向错开布置,张拉部位沿圆周四根扶壁柱处埋设锚具进行张拉,斗壁径向预应力筋于仓壁外侧14m处环梁上方进行张拉。
二、预应力筋下料及锚具安装1、模板安装在模板制安过程中,在位于张拉端端头的模板留设槽口,采用活动定宽木模板。
按照预应力筋相应位置确定模板的长度,使其正好位于上下两块锚垫板之间。
根据施工翻样把预应力筋标高标注在仓壁纵向非预应力筋上,每翻一模均校核无粘结钢筋标高及间距以保证无粘结筋铺设位置精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直径煤仓无粘结后张法环向预应力施工技术摘要:结合工程介绍无粘结后张法环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材料选择、技术特点、工艺流程及施工工艺。
关键词:无粘结后张法圆弧形预应力施工工艺
一、工程概况
某项目卸储煤装置储煤仓,共有储煤仓3座,呈一字形排列。
内径30m,容量30000t,构筑物总高74.1m,混凝土结构高度为62.2m。
标高9.20m以上至56.0m为c40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锚具封锚采用后浇微膨胀性c40混凝土进行封闭。
筒仓仓壁混凝土结构采用滑模的施工工艺。
仓壁预应力筋按环向布置,每座煤仓从+9.64m~+53.0m共设置了93圈7-φj15.2无粘结预应力筋,预应力筋中心距仓壁内侧250mm,距仓壁外侧150mm。
无粘结筋间距如下:
+9.64m~+20.2m 无粘结预应力筋间距为320mm ,34圈;
+20.2m~+31.2m 无粘结预应力筋间距为440mm ,25圈;
+31.2m~+42.2m 无粘结预应力筋间距为500mm ,22圈;
+42.2m~+53.0m 无粘结预应力筋间距为900mm ,12圈
无粘结筋环绕半径为15.25m。
每个煤仓设4个扶壁柱,扶壁柱宽3.0m。
每一周圈由2段无粘结预应力筋组成。
无粘结预应力筋为
180度包角,相邻两圈无粘结筋的张拉端交错90°布置,分别锚固在2个扶壁柱上。
二、无粘结预应力主要材料
预应力筋采用1860级φj15.2 低松弛成品无粘结钢绞线,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直径15.24㎜,标准强度fptk=1860n/㎜2,规格选用1×7结构,松弛率﹤3%,按照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工艺,通过专用设备涂以润滑防腐油脂,并外包裹塑料套管构成。
无粘结预应力筋必须采用i类锚具,锚具的静载锚固性能应符合《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92—93的要求。
由于两端同时张拉锚固,对于常用直径(1×7)φj5.2为钢丝束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锚具,选用群锚锚具。
三、技术原理
用于大直径超高煤仓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就是在绑扎圆形构筑物筒仓钢筋的同时,将预应力筋按设计要求逐环固定在模板内,然后浇筑混凝土。
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利用无粘结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不粘连,可滑动的特点,在两端头进行张拉,再利用工作锚具将钢绞线锁紧固定于端头的锚固板上,用混凝土封闭锚固端,从而达到对圆形构筑物产生预压应力的效果。
通过在大直径煤仓筒壁混凝土中预埋无粘结环向预应力筋,在混凝土构件达到一定强度后,张拉产生预压应力,张拉完后堵孔。
四、工艺特点
(1)能充分发挥钢筋和砼各自特性。
提高钢筋砼的刚度、抗裂性和耐久性,增加筒仓容量。
可有效的利用高强度钢筋和高强度等级的砼。
(2)降低造价,以直径30m的煤仓为例,与普通砼相比,在同样条件下具有结构截面小、自重轻、质量好、节省材料的特点,每平方米筒壁混凝土可节约124元。
(3)简化工序,以此技术施工大直径煤仓,免去了原后张法预留孔道所用的芯管、灌浆机具或电热张拉法所用的机械设备和喷射混凝土的机具。
(4)不受气候影响:采用先张法或电张法施工的混凝土筒仓等构筑物,在进入冬季后,便不宜室外施工,而用该技术施工,则不受气候的影响。
冬期施工中,仅在锚端封堵时,局部采取防冻保温措施,费用很少。
(5)环保,采用本技术施工无需场地,噪音较少,对环境无污染。
五、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锚具及无粘结筋检验——仓壁预应力筋施工——安装无粘结预应力筋及承压板——预应力工程隐蔽验收——浇注砼滑升模板——养护仓壁混凝土至设计强度——拆除张拉端模板——张拉设备及仪表配套校验——安装张拉专用电动吊篮——清除锚垫板内外
砼及杂物——锚垫板外部分涂刷防腐涂料——割除塑料外皮——
安装锚具——安装千斤顶——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张拉质量检验——切除多余长度无粘结筋——锚具涂刷防腐环氧树脂——支
模浇注封锚砼——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2)无粘结预应力筋下料
钢绞线的下料长度,综合考虑其曲率、张拉伸长值及混凝土压缩变形等因素,并应根据不同的张拉方法和锚固形式,适当增加预留长度50~100mm。
并应采取措施防止防腐油脂从筋的端头溢出,沾污非预应力钢筋。
无粘结钢绞线断料,应按计算长度用无齿锯或砂轮切割机切割,不得使用气割或电焊切割。
(3)端头承压板和螺旋筋的设置
端头承压板和螺旋筋的埋设位置应准确,可用螺栓固定于模板内表面,以确保承压板表面与浇筑混凝土表面平整,平整度差不大于3mm,且应保持张拉作用线与承压板面垂直。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应根据张拉机具所需的长度确定,曲线筋末端的切线应与承压板相垂直,曲线段的起始点至张拉锚固点应有不小于300mm的直线段。
(4)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和固定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竖向及水平方向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和固定,其垂直高度可用特制的定位支架来控制主筋位置的准确
性。
铺设钢绞线时,应从下部开始,每一固定点都要用22#铅丝绑牢。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位置应保持平顺,其安装偏差应符合标准要求。
仓壁无粘结筋铺设之前,先绑扎仓壁普通钢筋,以形成基本骨架。
即可按设计要求的预应力筋标高,点焊φ12钢筋支架,间距一般为1000~1500mm。
无粘结预应力筋支架的点焊可与仓壁非预应力钢筋骨架的φ12钢筋相结合。
(5)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完毕后,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当确认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宜采用大流动性的泵送混凝土施工,浇筑时严禁碰撞无粘结预应力筋、支撑架及端部预埋件,张拉端、固定端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
混凝土应连续浇捣,不得留有施工缝,浇筑完后,应按要求进行养护。
(6)张拉
①张拉条件
待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或规范要求后,即可按设计给定的张拉顺序和张拉应力,依次进行张拉。
②张拉机具的检验
使用机械设备选用ycn—25型前置内卡式拉伸机和与之配套的油泵。
技术参数分别为工作压力50mpa,额定压力250kn,工作行程170mm,重量24kg。
张拉设备的检验期限,正常使用不宜超过半
年,对新购置的张拉设备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的,要及时进行配套检验,并应有校验报告,要求压力表的精度不宜低于1.5级。
张拉设备的校验期限,正常使用不宜超过半年,新购置的设备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的要及时进行配套校验,并出据校验报告。
③张拉应力的计算
张拉步骤为0→15%σcon→30%σcon→100%σcon→103%σcon。
张拉采用应力控制为主,伸长率校核为辅的双控技术以保证张拉施工质量。
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fptk =1302n/mm2。
单根预应力筋张拉力为1302×140=182.3kn。
每束无粘结筋张拉力为 7×182.3=1276.1kn。
超张张拉力为 1276.1kn×1.03=1314.4kn。
④张拉顺序
预应力筋的张拉
仓壁预应力的张拉,采用4套张拉设备,分别置于2个扶壁柱上,对同一圈2束无粘结筋两端同时张拉。
张拉顺序:先在1#、3#、扶壁柱上,张拉奇数圈,奇数圈自下而上进行张拉;奇数圈张拉完毕后,张拉设备转移至2#、4#扶壁柱上,张拉偶数圈预应力筋;偶数圈自上而下进行张拉。
⑤封堵锚固端
放张后,应用无齿切割机割掉夹具外多余的钢绞线,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然后内灌防腐油脂,套上塑料封端帽,由下往上逐层用c40细石膨胀混凝土封严端头。
结束语:该工程施工要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做到每一环节都确定责任人,责任到人。
特别是无粘结预应力的埋设和张拉,需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设计要求进行,这样才能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该工程达到一次性验收合格,受到业主和监理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