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_0

合集下载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常规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常规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6.27•【字号】铜政办发〔2017〕25号•【施行日期】2017.06.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的意见铜政办发〔2017〕2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为加快推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经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一、基本原则(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调动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形成共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工作格局。

(二)统筹城乡,上下贯通。

从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出发,统筹城乡文博体育设施资源,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形成贯通上下,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工作合力。

(三)破除壁垒,共建共享。

打破条块分割局限,盘活文体设施资源,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总量,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积,提高设施利用率,实现共建共享。

(四)突出特色,精准对接。

依托场馆功能特点,推出特色服务项目,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满足群众不同层次文化需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特色服务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

(五)创新机制,利民便民。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探索有效的激励措施和补偿机制,创新场馆管理和运行机制,推动文博体育设施集约高效运行,方便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二、目标范围(一)总体目标整合统筹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体育场(馆)、文化宫、俱乐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影剧院等各类设施资源,完善服务流程、打通馆际壁垒、实现互联互通,形成场馆服务、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公共文化场馆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脑出血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脑出血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脑出血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内容概括首先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关键,脑出血后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这时需要我们耐心倾听,给予安慰与鼓励。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其次饮食调理是中医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建议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如新鲜蔬果、鱼类等。

避免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再者合理的康复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此外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如针灸、推拿等也会在这个阶段得到应用。

通过专业的技术操作,帮助患者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康复。

生活习惯的调整也是护理的重要内容,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预防再次发生脑出血。

同时家属的参与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给予患者关爱与陪伴,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恢复期。

脑出血恢复期的中医护理方案涵盖了心理、饮食、康复训练、特色技术操作和生活习惯调整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助力患者康复。

1. 脑出血概述脑出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它发生在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周围的空间。

这种病症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好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出血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后,恢复期护理得当的话,大部分都能恢复得比较好。

在这一阶段,中医护理方案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2. 中医护理的重要性和优势首先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和内在平衡。

在脑出血恢复期,中医护理不仅关注伤口的愈合,更重视患者体质的调理和气血的平衡。

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全面把握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其次中医护理手法多样,如针灸、推拿、拔罐等,这些手法在康复治疗中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它们能帮助患者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进程。

再者中医注重食疗,通过食物调理身体。

在恢复期合理的饮食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合适的食物和药膳,帮助患者补充营养,促进康复。

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2.灸法
选穴:百会、关元、气海、足三里、神阙、涌泉、曲池
操作方法:温和灸,隔盐(姜)灸,灸盒灸。
3.推拿
(1)四肢部:上肢从大椎穴至手指方向,揉、滚、捏、拿主要伸肌和屈肌及重要 穴位,重点刺激极泉、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下肢从腰部至足趾连拍6次,并
按、点、揉重要穴位,如冲门、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解溪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外科学》 (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 原发性颅脑损伤是指创伤暴力当时造成的 颅脑损伤,如:头皮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等;继发性颅脑损伤是指致伤后 一段时间逐步形成的脑损伤,如颅内血肿、脑水肿等。
(二)证候诊断1.瘀阻脑络证:伤后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或神识不清,伴头部青紫、瘀 肿,心烦不寐。舌质紫暗有瘀点,脉弦涩。
7.高压氧治疗
治疗压力为0.22MPa(2.2 ATA),加压时间为15〜20分钟,减压时间为20〜25分 钟,稳压吸氧时间共60分钟,每2次吸氧中间休息5分钟,吸舱内空气。通常带面罩 吸氧,如有气管切开则用连续供氧。
8.其他疗法
(1)鼻吸药氧疗法:辨证选取芳香开窍类中药,经炮制后放于氧气湿化瓶中通过 鼻粘膜吸收。
5.肾精不足证:眩晕健忘,耳聋耳鸣,视物模糊,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或昏迷 不醒,或发脱齿摇,或失语,或肢体萎软不用。舌淡或红,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可选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治疗方法。
(一)康复治疗
1.针刺疗法
(1)头皮针
选穴:额中线、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 操作方法:暴露头皮后,针尖刺入至头皮下或帽状腱膜下层。可依病情需要进行快 速捻转手法或提插手法。

头部内伤的中医护理常规

头部内伤的中医护理常规

头部内伤的中医护理常规
头部内伤见于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和脑干损伤等,是由于外伤所致。

受伤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躁动不安、意识障碍、昏迷不醒等为主要表现的头部损伤性疾病。

一、按脑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强光。

休克患者取平卧,昏迷患者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給氧,防止窒息。

必要时专人护理。

四、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肢体活动情况。

五、颅底骨折患者出现脑脊液鼻漏或耳漏时,切忌用棉球或纱布堵塞,以免分泌物排出不畅。

六、安慰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

七、注意饮食调护,急性期应禁食,清醒后及缓解期,可给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及易于消化的饮食。

八、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用力排便诱发脑疝。

便秘时,及时遵医嘱用缓泻的药物或采取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排便。

九、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精神过分激动,定期来院复查。

若出现剧烈持续头痛等症应及时来院检查。

内伤头痛护理PPT课件

内伤头痛护理PPT课件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止痛药、抗抑郁药等
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运动调理: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01
02
03
04
05
06
护理效果
1
减轻头痛症状:通过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头痛程度和持续时间
2
改善生活质量:通过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头痛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3
内伤头痛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按摩、饮食调理等。
4
内伤头痛的成因
外伤: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导致脑部组织受损
01
精神压力: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
03
疾病:如脑部肿瘤、脑血管疾病、脑炎等
02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头痛
04
饮食不当:如饮酒过量、咖啡因摄入过多等
05
环境因素:如噪音、强光等
内伤头痛护理PPT课件
01.
02.
03.
04.
目录
内伤头痛概述
内伤头痛的护理方法
内伤头痛的预防措施
内伤头痛的案例分析
1
内伤头痛概述
内伤头痛的定义
内伤头痛是指由于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导致头痛的一种病症。
1
内伤头痛的病因包括: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脾虚湿阻、肾阴不足等。
2
内伤头痛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烦躁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学会自我调节,及时释放压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转移注意力
4
内伤头痛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
患者A,男,45岁,因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导致内伤头痛,表现为持续性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

脑外科中医护理

脑外科中医护理

脑外科常见病中医护理方法
骨折或外伤难愈合伤口:中药熏洗方法将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丹参25g,连翘25g,甘草25g等中药先浸泡于2500~3000mL水中30min,水沸后文火煎20min,趁热熏患处,待药液温度适中时,将患处浸入药液中浸泡或反复清洗创口30min,中药熏洗过程中配合按摩、理筋、松解伤口周围肌腱韧带等综合护理措施,再常规换药,每日1次,至愈合。

软组织伤:黄连300g,黄芩200g,黄柏200g,山栀子200g,红花100g,冰片30g,地榆200g等湿敷洗涤。

痰多雾化:复方鲜竹沥20ml雾化bid
失眠:中药足浴熏洗:方用中药促眠散,栀子15g,川穹15g,红花15g,白芷9g,小茴香12g,牛膝20g等。

上药研末,每次取20g,煎水约4L,足或浴熏洗双下肢,每日一次或者两次,每次30min,建议熏洗时对双侧涌泉穴和三阴交进行穴位按摩。

六周一疗程。

腹泻:1, 选天枢、上巨虚穴,用黄连素注射液或维生素B1、B12注射液。

每穴每次注射0.5-1ml,每日1次。

2, 耳针法可用王不留行籽选大肠、胃、脾、肝、肾、交感区域,每次选3-4穴。

便秘:(1)松节油点擦神阙穴配合中药敷脐:取枳实12g,大黄10g,红花6g,川楝子10g,乳香10g,冰片6g,磨粉。

用75%酒精调成糊状,患者取舒适体
位,暴露脐部,取无菌干棉签蘸松节油环形点擦神阙穴2min,待于,将上药敷于神阙穴。

使药物高于皮肤1—2cm,外用3M透明薄膜贴固定。

12h换药1次。

(2)推拿治疗:每隔2小时顺时针摩大黄具有泻热通肠,逐瘀通经的作用;枳实、川楝子能行气。

头部内伤的中医药养生保健

头部内伤的中医药养生保健

头部内伤的中医药养生保健
头部内伤见于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和脑干损伤等,是由于外伤所致。

以伤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躁动不安、意识障碍、昏迷不醒等为主要表现的头部损伤性疾病。

【生活调护】
1、根据病情卧床休息或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度,保持安静,避免强光。

2、意识障碍或躁动不安者加置床栏防止坠床。

3、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用力排便诱发脑疝。

便秘时遵医嘱用缓泻药物或腹部按摩促进排便。

【情志调护】
保持情绪安定,避免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

【饮食调护】
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

【食疗方】
1、桃仁粥
组成:桃仁10—15克,粳米30—60克。

主治:祛瘀止痛,活血消肿。

2、甲鱼滋肾汤
组成:甲鱼1只(300克以上者),枸杞子30克,熟地黄15克。

主治:滋阴补肾。

适宜脑外伤见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心烦失眠的患者服用。

3、三七蒸鸡
组成:仔母鸡胸脯肉250克,三七粉15克,冰糖(捣细)适量。

主治:活血止血补血。

适用于脑外伤挟气血虚弱患者食用。

中医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中医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辩证施护【概述】颅脑损伤可分为昏迷期,苏醒期和恢复期三期,应分别进行治疗,昏迷期病情较急,多为脑气逆乱,治以开窍醒脑为法;苏醒期以淤血为主,或兼夹痰浊,至治以活血化瘀、涤痰通窍;恢复期多以虚证为主,或虚中夹实,治疗重在益气、养血、填精、生髓,兼以活血化瘀。

【评估】1.神志、瞳孔的变化。

2.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肢体功能运动情况。

4.有无中间清醒期及恶心呕吐情况。

5.中医临床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辩证施护】1.脑气逆乱:多见昏迷期,伤后昏倒,不省人事,呼之不应,疼痛的刺激无反应,呼吸气促憋气,四肢逆冷,舌质薄白,脉细弱,治以醒脑开窍为宜。

(1)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的变化,详细询问受伤原因,伤前健康状况,有无中间清醒期。

(2)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评估颅内压的情况、延髓功能以及有无休克。

(3)暂禁饮食,频繁呕吐者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

(4)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5)正确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利尿药物。

(6)热闭者宜清热开窍,用清开灵或醒脑静静脉滴注,寒闭者宜温通开窍,选用苏合香丸3g灌服或鼻饲,另可配合通关散吹鼻。

2.淤血阻窍:多见苏醒期,症见伤后头痛剧烈,痛处固定不移,晨轻暮重,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弱或细涩,治以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1)保持病房安静,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刺激和不良情绪的刺激。

(2)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的变化。

根据医嘱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

(3)密切观察头痛的性质,有无恶心呕吐,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床头背吸痰器,以防误吸。

3.痰淤互结:多见苏醒期,症见伤后头痛,头部昏蒙,伴恶心呕吐,耳鸣,震动时加重,胸脘痞闷胀满,舌质黯,苔白腻,脉玄滑,治以活血化瘀,涤痰通窍。

(1)密切观察头痛性质,如头痛剧烈伴恶心呕吐者则为颅内压增高之兆。

(2)做好呼吸道管理,适当调整体位,1-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在胸骨切迹上方用手刺激气管时病人咳嗽排痰,及时将口腔、气管内分泌物清除,改善缺氧,防止发生肺部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 (-)昏送期 1。

血瘀气闭证:
伤后短暂昏厥,面色苍白,双目紧闭,汗出肢冷,舌红苔薄白,脉缓而弱 2。

痰热阻窍证:
牙关禁闭,项强呕吐,或出现中间清醒期后再度昏迷,或四肢痿欤,或二便失禁,舌质紫黯,脉实徐缓。

(二)苏醒期 1。

痰瘀内阻证:
头痛头晕,头面青紫,夜寐不宁,恶心呕吐,胸闷心烦,舌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2。

肝气犯胃证:
由昏愤转清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近事遗忘,怔忡难寐,或耳目失聪,失语难言,肢体疲软失用 (三)恢复期:
1。

气虚血察证:
伤后遗留单瘫、偏瘫,并半身不遂并四肢麻木,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 2,心肾两虚证:
头晕目眩,夜寐不安,心悸不宁,遗精或滑精,牙齿浮动,头发
1 / 5
变白或脱落,脉细滑。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意识障碍 1。

评估意识障碍程度,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神志、瞳孔、呼吸、血压、脉搏变化 2。

意识不清且四肢不能活动患者,床头抬高 15-30,头部保持中立位以保证脑供血,四肢及各关节保持功能位 3。

躁动患者给予适当约束,注意观察约束带的松紧,床栏保护 4。

定时翻身拍背,中药酒涂擦、按摩骶尾部、以预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 5。

保持大便通畅,以免腹压增加致颅内压增高;保留导尿,作好留置尿管的护理 6。

做好基础护理,昏迷、禁食病人,每日口腔护理 2 次,防止口腔溃疡。

7。

按医剩给予鼻饲,作好留置胃管的护理 (二)头痛头晕 1、评估头痛程度、部位、性质,及时报告医师并作好记录。

2、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3、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止痛,取皮质下、神门、头等穴,或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太阳、百会、合谷等穴 (三)恶心呕吐 1、评估呕吐的程度、呕吐物的性质、量并作好记录 2、暂禁饮食,呕吐停止后遵医嘱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最新资料推荐------------------------------------------------------ 4、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取穴:
胃、贲门、食道;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取穴:
内关、中脘 (四)心烦不寐 1、保扌持安静的曛跟环境 2、保持心情故松,避免刺激性操作 3、给予耳穴压豆促进睡眠,取心、神门、皮质下等穴:
穴位按摩取穴:
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百会等;中药熏洗 (五)肢体失用 1、评估患者肢体活动受限的范围及生活自理能力。

2、卧床时将患肢保持中立位或治疗所需体位,防止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
3、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作肢体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4、遵医嘱给予慢性小脑电刺激、中药熏洗、穴位按摩等治疗
5、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六)腹胀、便秘 1、观察患者排便及废胀情况 2、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取穴:
足三里、天枢穴,给予腹部按摩 3、多饮水及多食通使食物 4、给予通便药物 (七)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
①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呕吐及呕吐的性质,观察双侧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有变化时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②紧急做好开颅前准备工作:
备皮、留置尿管、术前针、紧急使用脱水药 2、术后护理①术后妥兽安置患者,床头抬高 1530,头部保持中立位②给予心电监护及
3 / 5
吸氧,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观察意识状态、理孔变化、肢体活动情况,出现烦躁及时给予约束。

③观察伤口数料渗出情况,头部引流情况,并正确记录④积极进行护理干预,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便秘及下肢静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卧床期间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中药内服 (1)昏送期:
辛香开窍、通闭醒神,遵医嘱予苏和香丸或察铜丸一粒胃管注入(2)苏醒期:
镇心安神,升清降浊,遵医嘱予珀安神汤加减 (3)恢复期:
益气养阴、祛瘀开窍,遵医嘱予补阳还武汤合收呆至神汤加减 (二)中医特色技术 1、穴位按摩 2、耳穴压豆 3、中药熏洗 4、中药涂擦5、慢性小脑电刺激 6、部按摩四、健摩指导 (-)生活起居 1、意识不清且四肢不能活动患者,患者床头抬高 15-30,头部保持中立位,四肢及各关节保持功能位 2、躁动思者给予适当约束,注意观察约束带的松紧,床栏保护。

3、起居有常、作息定时,避免过劳,保持大便通畅
4、定时身拍背以预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二)饮食指导 1、昏迷或吞鸣困难病人,应遵医嘱禁饮食或鼻饲流质饮食或肠内营养液,如:米汤混合奶等 2、清醒病人,宜进食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肥甘厚味之品,气虚,眩晕,心悸不宁者,宜进食人参粥:心肾两虚者,宜进食柱圆莲子粥;头部内伤中后期,有肝阳上扰,眩晕、耳吗者,宜进食天麻鱼头,进食时应仔细观察患者的吞咽动作
---------------------------------------------------------------最新资料推荐------------------------------------------------------ 及有无呛咳。

三)情志调理 1、神志不清者,每日进行唤醒训练,刺激患者意识的恢复 2、若患者消醒时,做好情志疏导,消除患者焦虑情绪,使其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使之安心养病 (四)用药护理 1、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用药疗效及反应, 2、中药汤剂宣温服,服药后观察药效及反应 3、静脉滴注脱水药物时应注意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防止渗入皮下。

(五)康复锻炼 1、对意识不清的患者,给予患者进行肢体活动、按摩,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机肉菱缩、关节僵硬。

2、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循序渐进。

包括股四头肌训练、直腿抬高运动、膝关节伸屈锻炼等, 3、意识清醒者,鼓励患者作自主活动锻炼,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五、护理难点功能锻炼配合度差解决思路 1、加强对患者功能锻炼知识教育,告知患者功能锻炼重要性或指导家属给患者进行能锻炼 2、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可行的康复锻炼方法,积极指导患者康复训练。

3、定期回访,帮助患者解除生活顾虑,协助其生活料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六、护理效果评价附: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5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