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图库(几乎包含所有初中物理图片)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和论证→_______________→交流与合作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001m;1nm=0.000000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②测量时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1min=60s。

4、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优秀课件全集(398张)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优秀课件全集(398张)

随堂训练
3.甲、乙两块金属质量之比是5:3, 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后, 升 高温度之比是1:5, 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 。3:1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炎热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两人在湖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 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湖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 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
完成这个表格。
课堂小结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随堂训练
1.下列实例中, 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C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炒菜时加点盐, 菜就有咸味 C.扫地时灰尘飞扬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随堂训练
3.关于物体的内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运动得越快, 内能越大 B.物体被举得越高, 内能越大 C.物体运动得越快, 举得越高, 内能越大 D.物体温度越高, 内能越大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 比热容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同一时刻,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
课堂小结
比热容 1.定义 2.单位: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用字母c表示
随堂训练
1.烧杯中装有酒精, 现用去一半, 则剩余酒精的下列物理
量中, 发生改变的是( )A
A.质量
B.密度
C.比热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全
实验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所 吸收的热量是不相同的。
质量相同的水和花生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 吸收相同 的热量多。 水吸热能力强。
小结 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物体
温度的变化有关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问题: 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一、比热容的概念
比热容的概念: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
蒸汽机车 火电站的汽轮机
蒸汽机车
喷气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
二、汽油机 1.构造
火花塞
进气门 活塞
连杆
气缸 排气门
曲轴
热机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工作过程 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
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
汽 油
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
和 空
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 气
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氮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
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由于分子运动)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证明了什么? 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 希腊数学家希罗于 1 世纪发明 的汽转球,但它只不过是一个玩 具而已。
瓦特在前人的启迪下,对蒸 汽机作出一系列重大改进,在工 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 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 革命的开始。
其实,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 烧开,推动壶盖,从而发明了蒸 汽机,是一个善意的杜撰。
求: t0 =?
解: 由Q吸=cm(t - t0)得 (t - t0) =Q吸/cm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原版高清电子课本(全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原版高清电子课本(全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原版高清电子课本(全册)课本简介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原版高清电子课本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九年级物理教学大纲编写的,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本册课本内容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多个物理学领域,适用于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课程教学。

课本目录1. 第一章测量初步1.1 长度的测量1.2 质量的测量1.3 时间的测量2. 第二章简单的运动2.1 绪言2.2 直线运动2.3 曲线运动2.4 相对运动3. 第三章力与运动3.1 力3.2 重力3.3 摩擦力3.4 二力平衡3.5 牛顿运动定律4. 第四章压强与浮力4.1 压强4.2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4.3 浮力4.4 阿基米德原理5. 第五章热量与能量5.1 热量5.2 比热容5.3 热量传递5.4 能量6. 第六章电与磁6.1 静电现象6.2 电流与电路6.3 欧姆定律6.4 磁现象7. 第七章现代通信技术7.1 绪言7.2 电话通信7.3 无线通信7.4 网络通信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物理量和测量方法,了解时间、长度、质量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2. 理解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相对运动的概念,掌握运动的基本规律。

3. 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掌握重力、摩擦力、二力平衡和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内容。

4. 理解压强、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5. 掌握热量、比热容的概念,了解热量传递的原理。

6. 认识电与磁的基本现象,了解电流、电路、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

7. 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话通信、无线通信和网络通信的基本知识。

教学建议1. 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直观地理解物理规律。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粒子、动态过程等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内容。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方法分析现实问题。

4.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初中八、九年级物理作图大全

初中八、九年级物理作图大全

八年级物理——作图专题例题1、如下左图所示,水平方向的光线与镜面成45°角射在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例题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上右图中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例题3、小明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中,请在图上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度数。

例题4、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潜望镜的主要光学元件是二块平面镜。

在下图中画出入射光线人经潜望镜进人人眼的光路图。

例题5、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如下图所示,请作图找出发光点的位置。

(例6图)例题6、如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例题7、自行车的“尾灯”是由许多很小的角反射器组成的。

角反射器其实就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如图所示。

请在图上准确画出所给入射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例8图 例9图例题8、如图所示S 为发光点,MN 为平面镜,请画出由S 点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线。

例题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例10、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例题11、如上图所示,人眼在A 处看见河里B 处有一白色鹅卵石,若从A 处用激光手电筒的激光束能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请画出从A 处射出的激光束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的光路图。

例题12、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例题13、在下图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并完成光路。

例题14、、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一次实验,请你根据自己探究出来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图上画出物体AB 所成的像(包括像的大小,正倒、大概位置,)。

例题15、A ’B ’是物体AB 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C ’是主光轴,在图中大致的位置上画 出透镜和焦点F 。

课后作业:1、试在图中画出钟表面指针的位置。

2、如图所示,一细束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根据反射定律画出这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在反射角内标上 )。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和论证→_______________→交流与合作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001m;1nm=0.000000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②测量时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1min=60s。

4、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初中物理电子教材电子课本插图汇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九章-第 十一章)

初中物理电子教材电子课本插图汇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九章-第 十一章)
第十章 机械与人
9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0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1
判天地之美,万物之理
12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3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4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5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6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7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8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19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初中物理课本插图汇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九章-第十一章) 第九章 浮力
1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4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5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6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7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8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0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1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2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3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24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5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6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7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8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9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0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1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2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3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34

初中物理课本图片集锦 PPT课件 图文

初中物理课本图片集锦 PPT课件 图文

• 液体内部有压强,深度越深,压强越 大,射程越远。
•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 的压强相等。
• 潜水服相当于一个微型的潜水艇
• 拦河坝上窄下宽,因为液体内部压强 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 • 液体静止时,液面高度相同。 • 如茶壶、水位计、船闸等。
• 将吸盘内的空气挤出,大气压大于吸 盘内的气压,所以大气压将吸盘紧压
回归课本
第一部分:声现象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会听到 声音逐渐变小,最后几乎没有。说 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 传声)。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要通过 无线电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利用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 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可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还可 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于物体 。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离 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施力物体同时也
是受力物体。
• 小车在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在水 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
• 小车在越光滑的表面上运动得平越远, 推理出:运动的小车在不受力的情况 下将作匀速直线运动一直运动下去。
• 用尺子快打最下面的棋子,被打的棋 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保持
• 铅笔、钢笔、粉笔写字时,都是滑动 摩擦。
• 机械里的滚动轴承,加润滑油都是为 了减小有害摩擦。
• 比较甲和乙,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 大,压强越大;
• 比较乙和丙,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 小,压强越大。
• 铁轨下有枕木,为了增大受力面积, 从而减小压强。
• 估测鞋底面积,估计人体双脚站立时 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0Pa。
在墙上。
• 用嘴将吸管内的空气吸出,管内气压 小于外面的大气压,所以大气压将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αβγθμηΩλΩερΦΦδστν℃∑m/s2⊥⌒
中外科学家图象
牛顿
爱因斯坦
阿基米德
欧姆
安培
奥斯特
库仑
法拉第
瓦特
赫兹
焦耳
爱迪生
贝尔
惠更斯笛卡尔ຫໍສະໝຸດ 薛定谔卢瑟福海森堡
玻尔
普朗克
费马
费米
伏打
富兰克林
伽罗华
第谷
哥白尼
哈雷
开普勒
卡文迪许
麦克斯韦
高斯
道尔顿
开尔文
基尔霍夫
洪堡
拉普拉斯
电学图库
光学图库
1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
+-×÷∑≈≠≤≥∫me=0.91×10-30kge =1.60×10-19CK=9.0×109N.m2/C2
c = 3.00×108m/sh = 6.63×10-34J.smp=1.67×10-27kgao=0.53×10-10m
60°°¥⌒∵∴∠∥⊥√∞∝∽≌【】〖〗★☆↑↓←→
拉瓦锡
莱布尼兹
康托尔
劳伦斯
爱丁顿
欧几里德
巴丁
贝聿铭
伦琴
马可尼
玛丽.居里
达尔文
麦哲伦
门捷列夫
孟德尔
鲍林
诺贝尔
希尔伯特
欧拉
拖勒密
培根
彭加勒
莱特兄弟
普列高津
齐奥尔科夫斯基
为魏格纳
一行
华罗庚
杨振宁
李政道
丁肇中
熊庆来
丘成桐
陈建功
竺可桢
侯德榜
张钰哲
吴健雄
李四光
张衡
祖冲之
李冰
毕升
蔡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