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石化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合集下载

新“五定”管理

新“五定”管理

新“五定”管理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摘要】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简称兰州石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新“五定”工作,是指“以事定岗,以岗定人,以职定责,以责定权,评价定薪”.公司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通过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价,加强基础工作,有针对性地创新“五定”工作,提高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期刊名称】《企业管理》【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3页(P44-46)【作者】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简称兰州石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新“五定”工作,是指“以事定岗,以岗定人,以职定责,以责定权,评价定薪”。

公司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通过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价,加强基础工作,有针对性地创新“五定”工作,提高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兰州石化的新“五定”管理的内涵是,通过工作分析实现“人、岗、事”三者之间的最佳匹配,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目标,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某一特定的工作目标、性质做出明确的规定,并且确定完成这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行为。

工作分析主要体现在:一是以战略为导向,加强岗位与组织和流程的有效衔接;二是以现状为基础,加强人与工作的有机融合;三是以分析为核心,加强对岗位的系统把握;四是以稳定为前提,加强《岗位说明书》的动态管理。

在新的条件下,应用工作分析的成果,进一步明确岗位设置、定员编制、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及任职条件等内容。

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岗位评价,确定薪酬等级。

岗位评价是企业内部建立薪酬公平机制的重要手段,对于不同形式的岗位,不论岗位的工作内容是否相同,都可以通过对比岗位背后隐含的付薪要素,将各种要素的作用和重要程度予以综合,确定它们的相对价值,并据此确定岗位薪酬。

岗位评价引入了量化分析的方法,克服了不同岗位之间由于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不同造成的价值对比障碍,使得岗位薪酬的制定可处于同一标准之下,从而为增加岗位薪酬的合理性,克服其制定过程的主观性、随意性奠定了基础。

兰州石化公司先进控制技术案例分析

兰州石化公司先进控制技术案例分析
21
兰州石化公司先进控制技术案例分析
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单元先进控制——提高干气纯度
22
兰州石化公司先进控制技术案例分析
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单元先进控制——直接经济效益
2007年11月,由兰州石化公司组织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联合 装置进行了标定测试,得到以下结论:
最大回收丙烯
年加工量 收率提高
万吨

柴油单价 催料单价 柴油与催料价差
元/吨
元/吨
元/吨
经济效益,万元/年
500
1.05
5085
4928
157
500*0.4%*157=824.3
11
兰州石化公司先进控制技术案例分析
500万吨/年常减压单元先进控制
长期控制效果保持验收水平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提高了装置的运行平稳性和控制平稳性;
单位
标准差(投用前) 标准差(投用后) 降低百分率
% % ℃ ℃ ℃ t/h ℃ MPa ℃ ℃ % % % ℃
4.65 17.46 1.51 5.4 1.80 7.14 1.34 0.0626 1.51 2.56 0.98 0.243 0.959 1.55
0.27 13.91 1.07 4.4 1.42 4.94 1.18 0.0424 1.12 2.35 0.63 0.175 0.238 1.32
提高渣油掺炼量
投用先进控制器后,装置渣油掺炼比提高了1.32%,即增加5.19t/h渣油处
理量。但是考虑到各种因素对掺渣比控制连续投用的影响,我们认为先进控制
对渣油掺炼比的提高能力仅为0.25%。这样,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一
年可多加工渣油7860吨,按照蜡油和渣油之间差价1425元计算,提高的掺炼

质量管理体系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实施策略

质量管理体系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实施策略

质量管理体系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实施策略石油化工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石油化工企业越来越意识到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质量管理体系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实施策略。

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和工序,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信誉和市场地位。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明确质量目标、规范作业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1. 领导层的承诺:公司高层要明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将之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中,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

2. 客户导向:将客户需求与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相结合,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期望。

3. 过程管理:通过流程控制、不断改进,实现工艺和流程的规范化,以提高产品稳定性和一致性。

4. 绩效评估:建立绩效指标体系,定期对产品和工艺进行评估和监控,采取相应措施,持续改进产品质量。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1. 规划阶段: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目标,编制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和资源分配。

2. 实施阶段:按照计划,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质量管理要素,包括组织结构、工艺流程、文件记录等。

3. 检查阶段:通过内部审核、第三方审核等方式,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4. 维护阶段:将质量管理体系纳入日常经营管理,与相关管理体系相衔接,确保持续有效运行。

四、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 员工意识培养: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知识培训,提高员工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 技术手段支持:引进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变革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需要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流程,需要有足够的变革管理能力。

4. 多方合作: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质量管理的改进和提升。

基于和谐管理理论深化兰州石化HSE管理体系建设

基于和谐管理理论深化兰州石化HSE管理体系建设

条件和 目标 下去 追 求优 化 的基 本原 则 ,即在 达 到 组 织 目的前 提下 , 以优 化 手段 处理 问题 。
二 于和谐管理理论促进兰 州石 化H E 基 S 管
全过 程 )的整体 控 制 ,大 大 降低 事故 发 生 率 ,减
少环 境 污 染 , 少尾 气 、 物 处理 , 减 废 降低 能耗 , 并 且控 制 各种 职业 健 康 安全 , 高企 业 的经 济 效益 。 提
些复 杂 问题 ,还 需 要及 时调 整 ,灵活 应 变 ,才能 更好 的促进 HS E管 理体 系深 化发 展 。

和谐管理理论与“ 和则 ” “ 、谐则 ”
和 谐 管理 理论 的核 心基 础 是 :任 何 系统 之间
1 兰州石化H E . S 管理体系建设特点分析
( 1)强化 系统 管理 ,贯彻 过 程控 制 。
和 谐机制 。 和谐 管理 理论 综合并梳理 了各要 素间 的关 系, 以在 变化的环境 中以优化 的手段 解 决人 与 可 物互 动过 程 中的问题 。利 用和谐 管理 理论 能够促 进 兰州石化 公 司H E管理体 系的 “ S 演化 ”和 “ 计” 设 不 间断的螺旋 式推 进 ,从 而进一 步提 高 HE 的 管理 水平 。 S
推 广一 块 ,以进一 步 提 升管 理 效率 ,深 化人 力 资
源开 发 ,满 足油 田高效 稳产 需 要 。
[ 收稿 日期] 1 — 8 0 2 0— 6 01
高效 的前 提 下确 保 持续 稳 产 ,目前 已生产 原 油 3 0 多万 吨 。 这一 体 现思 想 解 放 、科 学创 新 的 全新 管 理 模 式 ,找 到 了新建 产 能增 加 与 操作 成 本减 少 的

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

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

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
以下是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的一些优秀成果:
1. 信息化管理系统:石油石化企业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销售、仓储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经营效率和生产效益。

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企业能够及时调整生产计划,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2. 工艺优化:石油石化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和排放,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生产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资源综合利用:石油石化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对废弃物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如利用工业废气生产化工产品,利用废弃热能发电等,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环境保护措施:石油石化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致力于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加强环境管理,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对环境监测和排放达标进行严格监管。

5. 人才队伍建设:石油石化企业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通过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潜力。

总之,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提高了
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同时也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石化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石化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效。在这种管理创新方式中 , 理层 首 管 先致力 于改变员工的素养和态度 , 引导 断拓展 , 越来越多的先进管理方式和管
三、 管理创新 要以基础管理为前提 理手段被采用 ,促使企业与时俱进 、 管
管 理 创新 是 企业 永 恒 的 主题 。 新 理 创 新 。 创
员工思想和行为的修正 , 从而提 高工作 离不开继承和发展 , 石化企业在管理创
到保护 、创新 失误 和失败得到宽 容 , 从 争力 , 不断提 高竞争优 势 , 注重夯 实基 术创新 和制度创新是创新的三个支点 , 而使员工的创造潜能获得极大 发挥 , 创 础管理 , 使管理更加精 细化 、 科学化 、 程 三者各有侧重 , 相互依存 、 相互促 进 , 共 新也 会变成员工 的 自觉追求 , 最终形成 序化 、 规范化和制度化 。 通过 软性管理 、 同提升企业竞争力 。 其中技术创新是核 良好的创新 氛围, 全面促进 石化企业又 机会 管理 、 目管理 、 项 信息 管理和风 险 心 , 管理创新是基础 , 制度创新是 保证 。
建设 企业创新 文化是 培育企业 自
的思维发展观 , 只有不断将创新 思路 落 重点 , 继承 “ 三老四严” 四个一样” “ 等优 主创新能力 的有效途径 。 创新制度是建 实到石化企业的发展中去 , 才能使企业 良传统 , 化基层建 设工作 ; 加强基 设创新文化 的载体 , 深 要 当员工离开制度约 大力 培育典型 , 发挥示 束依然能 主动参与创新 , 就形成了创 新 持续充满活力 。 通过对常规的思维及 做 层党组织 建设 ,
业持 续有 效 健 康 发 展 奠 定 坚 实 的 基 础 。
管理效率有 了极大提高 , 管理成本大大 五、 管理创新要与文化创新 同步推

化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化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检验和试验来验证产品质量是否 符合规定要求。
详细描述
检验和试验控制包括进货检验、过程 检验和最终检验等环节,通过抽样检 验、全数检验等方式,对产品的性能 、外观、尺寸等方面进行检测,确保 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不合格品控制
总结词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评审和处置,防止其非预期使用或转序。
详细描述
ABCD
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 和权限,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培训与意识提升
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 和技能水平。
化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01
采购质量控制
对原材料、辅料等采购品进行严 格的质量检验和控制,确保采购
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03
成品检验与放行
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 检验,确保产品合格后方可放行

02
生产过程控制
制定生产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 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确保
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04
不合格品处理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和处 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化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与改进
内审与外审
01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
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QHSE)一体化 管理是将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整 合在一起的管理体系。
02
化工企业的质量管 理体系
化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
制定清晰、全面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为整个企业 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制定质量标准和流程
根据行业标准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质 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流程。

兰州石化公司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实践

兰州石化公司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实践
Aiming at the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mpany as the object,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rporate culture innovation status in detail and specifically analysis the core theory.It conducted more detailed statements for the innovation status of its corporate culture,specific analyzed the contents of its core theory(values),implementary conditions of corporate culture innovation,existing major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improving its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based on above opinions It will be expected that it can
本文以兰州石化公司为对象,对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实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 述,具体分析了其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企业文化建设 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其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些建议, 以期对该公司和其它企业深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兰卅I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创新、实践
(一)兰州石化公司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兰州石化公 司”),是2000年10月由原兰炼、兰化的主营业务部分合并组建而来的。公司 现有14个业务处室,15个二级单位,13000余名员工。兰州石化公司的前身一 一兰炼、兰化于1958年投产,均属于“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工程项 目,自1958年投产以来,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向来以出人 才、出技术、出效益、出经验著称,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新中国石油工业 和石化工业的摇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党和国家 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等都曾先后来兰炼、兰化视察,对企业的发展寄 予厚望。新组建的兰州石化公司集炼油、化工和化肥生产为一体,是中国西部地 区目前最大的炼油化工联合企业,总资产18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270亿元, 拥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50万吨/年,是目前国内三大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基地 之一。其石油产品、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催化剂等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良好的 声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体系持续发展论坛兰州石化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兰州石化公司质量管理部崔文峰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是集炼油、化工、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检维修及矿区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炼化企业,全民在职员工2.74万人,总资产34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620亿元。

兰州石化公司的前身——兰炼、兰化均是国家“一五”期间的重点工程项目,是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炼化生产企业。

从1999年开始,“两兰”按照中国石油的总体部署,八年时间先后经历了“四三二一”重组整合的历程,2007 年6 月成立了新的兰州石化公司,通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公司已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拥有1050万吨/年炼油,70万吨/年乙烯的特大型炼油化工生产企业,现有炼化生产装置90套,能生产汽煤柴油、润滑油基础油、化肥、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炼油催化剂、精细化工、有机助剂等多品种、多牌号、多系列石化产品。

兰州石化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围绕“做好做强,做大做精,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的总体目标,积极推进科学管理、和谐管理、精细管理,使企业的管理基础不断夯实,企业的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公司开展的赶超先进的对标管理、缩减差距的十大攻关、查补短板的三大排查、业务流程的优化梳理、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的全面修订以及岗位责任制大检查等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提供了平台。

公司体系管理部门紧紧抓住改革发展和夯实各项管理基础的有利时机,以简化体系文件、强化过程控制、规范专业管理、完善监控机制为手段,较好地解决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两层皮、疲于应付、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实现了体系管理与日常管理的紧密融合,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成熟度明显提升。

兰州石化公司自2004年全面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以来,不断探索如何利用体系管理思想和标准,创新质量管理模式,打破陈旧、松散、经验式的传统管理方式,建立一套先进、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

通过多年来的创新和实践,公司各项管理基础不断夯实、实物质量大幅度提升、顾客满意度也逐年提高,摸索出了体系运行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提升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成熟度,积累了丰富的体系管理经验,走在了集团公司炼化生产企业的前列,并在2011年集团公司炼化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推进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和分享。

兰州石化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能够取得良好的业绩,归纳起来,主要得益于七个方面的大胆创新与实践。

一、质量管理文化理念的创新与实践质量文化和理念的培育是促进企业生存和发展、打造优秀组织和团队的重要手段,也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

公司基于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坚持不懈地倡导“零缺陷”管理理念、树立“大质量”的管理思想,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以成本求效益”的管理原则。

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一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质量文化理念、树立员工、企业、供方、顾客互利双赢的思想,以为社会提供安全、绿色、优质的产品为己任,坚持以顾客为中心,服务至上,以最快的速度、优质的产品和卓越的服务,满足顾客需求,帮助顾客实现愿望。

积极探索尝试质量管理新方法、新技术,扎实推行过程管理方法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开展全员、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了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理念,培育了全员质量意识、创优意识、品牌意识和卓越意识。

兰州石化公司还以集团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发布为契机,将质量方针、目标作为公司质量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质量教育、质量培训、质量宣传、印发卡片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和阐述了集团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重要意义、内容和内涵,集团公司“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质量方针和“零事故、零缺陷、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质量目标已深入人心,“一次做好、一次做对”也已成为广大员工潜意识的工作目标,公司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人人追求质量”的良好局面,为有效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营造了良好氛围。

公司多年来积极倡导的大质量、零缺陷、精细化、卓越绩效等一系列质量管理理念、方法,与集团公司提出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不谋而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公司领导层的高瞻远瞩和主管部门较强的质量创新意识和敢于实践的勇气和魄力,这些无疑成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实践如果说理念和方法的创新营造了体系运行的氛围,那么管理机制的创新则是体系有效运行的本源。

“十一五”期间,是兰州石化公司全面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五年,为不断改进体系运行机制,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按照优化资源、集中控制、监管独立的原则,公司针对质量管理现状,吸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做法,汲取企业自身的管理精华,进行了质量管理机制的创新和流程再造。

2005年和2006年,先后对质量和质检业务进行了重组整合,将原来分散在生产单位的15个化验室整合为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的质检机构,使人才资源、设备资源、技术资源得到全面优化和充分利用,实现了质量和质检专业集中统一控制,明确了专业管理责任、突出了专业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通过质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创新,简化了管理流程、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起了“管理专业化、机构扁平化、资源最优化、绩效最佳化”的质量管理新型运行方式(图1)。

质量管理效能全面提升,实现了四个转变:即从检验为主的事后质量管理模式向全过程和预防质量管理模式转变;从数量型为主的生产管理模式向质量型为主的生产管理模式转变;从生产为主导的质量管理思想向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管理理念转变;从专业人员质量管理模式向全员质量管理模式转变。

实践证明,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全面实施和应用,强化了体系建设的专业化程度,发挥了最大的体系管理效能。

图1 兰州石化公司质量管理机构和流程再造三、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充分应用的创新与实践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主导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一种哲学思想,它包含了质量管理理论的精华,构成了质量管理知识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个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就是看它能否将质量管理的原则、理念、意识和价值渗透到组织中的各个层次和领域,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兰州石化公司在宣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同时,注重引导各级人员深刻领悟这些理论内涵,使之成为体系建设和运行中努力实践的一种追求。

3.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断满足和超越顾客需求顾客对于组织至关重要,是决定组织能否生存下去的决定性因素。

理解并满足顾客的需求是留住和发展更多顾客的重要途径,而超越顾客期望,则是确保顾客满意的最有效方式。

如果一个企业流失了顾客、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更无从谈起。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超越顾客需求,做一个值得顾客信赖的组织”是兰州石化公司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始终不渝的追求,企业重大决策的输入从“管理层”转为“顾客”,增强了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多元化,公司不断提升科研、生产和服务能力,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和顾客期望,及时提供现场技术指导,为顾客量身定制产品,并通过高端走访、新产品推介、用户座谈、投诉处理、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充分理解和实现了顾客的需求和愿望,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特定客户的特定要求。

3.2 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把握体系建设的命脉质量管理体系能否有效运行“领导作用”是关键,领导作用发挥的程度决定了体系运行的成败。

领导层在确定方针目标、提供资源、创造环境、理顺沟通等方面的态度和作用直接影响体系运行的效果。

只有领导重视,才能起到示范作用,才能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全力支持体系建设工作,创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的环境。

兰州石化公司重视领导作用,实施体系建设一把手工程,强调直线责任,各级领导在体系建设中发挥了榜样力量。

如最高管理者亲自宣传体系方针目标、亲自授课讲解体系知识、亲自听取专业部门有关审核和岗检问题的整改方案汇报,公司各二级单位最高管理者也亲自策划和参与内部审核、跟踪审核和检查结果、分析审核问题、组织制定整改方案等。

3.3 引导全员广泛参与,夯实体系运行的根基员工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的客体。

无论什么样的管理,都必须由人来实施和参与,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只有全员参与才会夯实体系运行的根基,提高执行力和运行效果。

因此质量管理体系能否有效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位员工的意识、能力素质和主动参与精神。

兰州石化公司通过在员工中开展体系标准培训、合理化建议征集,体系运行效果研讨、体系论文有奖征集以及组织观摩学习先进单位、参与体系审核和问题整改等途径,引导各级人员逐步认识到:体系管理绝不只是某一级领导的事、某一个部门的事、更不是某一专职人员的事,它是体系覆盖范围内全过程、全部门、全场所、全员的事,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全员的积极参与方能保持体系运行的活力。

3.4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传统的观念习惯于认为,持续改进是由于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是被动的、迫不得已的。

现代质量管理对此做出了回应:改进是持续的、无止境的,主动改进会得到更大收益。

组织的活动和环境并非静态的、一成不变的。

在充满竞争和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中生存的组织,如果希望得到发展和增值,一定会设法寻找更好的途径实现预期目标,这个人如果不是你,就会是竞争对手。

兰州石化公司认识到持续改进对体系运行有效性提升的重大作用,并没有将体系改进停留在审核、评价、整改、再审核、再评价、再整改这种增效并不明显、治标不治本的应付式循环改进模式中,而是主动地改变陈旧、过时和不适宜的观念,提出了树立零缺陷管理思想、践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思路,并在全公司开展组织优化、流程梳理、制度修订、对标管理、技术攻关、短板排查以及精细化管理等各项改进活动,促进了体系的有效运行,也带动了公司整体业绩的持续改进。

总之,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兰州石化公司深刻领会和有效应用了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将八项原则的科学论述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实现了高度的融合和统一,使得各级管理人员不再认为体系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高深枯燥、难以驾驭或与己无关,而是主动的应用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来指导和推动本单位的体系运行工作。

四、体系管理与日常管理有机融合的创新与实践兰州石化公司通过多年的体系运行实践,深刻认识到体系管理只有与日常管理有机融合才能体现其价值,确保持续长久。

公司在体系管理中,抓住体系要求与日常管理有机融合这条主线不放松,围绕“简化流程、规范管理,职责清晰、接口严密,沟通有效、配合有力,执行到位、持续改进”的体系建设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实践体系与日常管理融合的方式和方法,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