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读书笔记
知识产权法教程读书笔记

知识产权法教程读书笔记(专利部分)第九章专利法律制度概述疑问:一、如果在他人申请日之前没有制造相关产品、使用相关技术或者做好制造和使用的准备,则在他人获得专利权之后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使用自己的发明创造。
总结:一、对“专利”一词的概念上可能存在误解汉语“专利”一词往往被人们理解为“专有权利”,但是“专利”源自英文patent。
英文patent 是letter patent 的缩写,是“公开的信件”的意思,此外patent还有“授予特权”的意思,因此专利法中“专利”一词的含义应该是信息的公开和授予特权,而不是根据字面意思理解的专有权利。
二、专利权的特征专利权作为知识产权的组成部分,具有独占性、地域性等特征,与著作权相比有所差异。
首先,专利权的独占性更强。
假如两人同时创作完成一件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则两人都可以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
但是如果两人同时完成了意见发明创造,则只有一个人可以申请专利,获得法律的保护。
其次,以向社会公开技术为条件。
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并不以向社会公开为权力获得前提,作者可以选择发表或者不发表,根据著作权自动取得原则,作品创作完成后即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
但是发明创造或者设计人要想获得专利权,就必须向社会公开技术方案。
这也是专利法“以公开换权力”的制度设计。
再次,专利经审查后才能依法定程序授权。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只要符合“独创性”的要求,无序登记或审查即可获得法律的保护,获得相关权力。
而专利权不是自动取得的,必须经过国务院专利管理部门的审查,确定其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特征之后才能后的法律保护,取得相应的权力。
如果专利权可以不经审查,在无法确定技术方案能够对社会产生重大利益的情况下就是发明创造人获得近乎绝对的垄断权,无疑对他人和社会是不公平的。
最后,专利权的地域性等限制更加突出。
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都要是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但相比之下专利权受到的限制更加突出。
在地域上,由于目前大多数国家加入了《伯尔尼公约》,根据公约的自动保护原则,作品产生后可以在公约缔约国范围内同时获得权力保护。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读后感读书笔记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读后感读书笔记篇1:标题:《知识产权法》读后感:像保护糖果一样保护创意嘿,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我读了吴汉东老师的《知识产权法》这本书的读后感。
你知道吗,这本书就像是一把打开宝藏的钥匙,让我对保护我们的创意和想法有了全新的认识!首先,我要说,知识产权就像是我们心爱的糖果。
你想想,如果你有一块超级好吃的糖果,你肯定不想让别人随便拿走对吧?知识产权就是保护我们的“糖果”不被随便拿走的规则。
“小明,你说知识产权,那是什么啊?”小华好奇地问我。
“嗯,知识产权啊,就像是给每个人的创意和发明贴上一个‘这是我的’的标签。
”我一边吃着我的糖果一边解释。
“就像我们的作业,不能让别人随便抄一样吗?”小华好像有点明白了。
“对头!就是那样。
”我高兴地拍了拍小华的肩膀。
书中讲到,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等。
这就像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小的宝箱,里面装着我们的创意和发明。
如果我们不保护好它们,别人就可能偷偷拿走我们的宝贝。
“那如果有人偷走了我们的创意怎么办呢?”小华担心地问。
“别担心,书中说,如果有人偷了我们的创意,我们可以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权益。
”我安慰小华。
“法律?那是什么?”小华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法律就像是一个大哥哥,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它会站出来保护我们。
”我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解释。
“哦,那太好了!那我们是不是可以随便用别人的东西呢?”小华又问。
“当然不是啦!我们也要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就像我们希望别人尊重我们的一样。
”我认真地说。
读了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
比如,如果我们写了一首歌,画了一幅画,或者发明了一个新的玩具,我们都可以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这样,我们的创意就像穿上了一件防弹衣,不怕别人随便拿走了。
“哇,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成为发明家了?”小华兴奋地跳了起来。
“当然可以!只要我们有创意,有想法,就可以成为小小的发明家。
”我鼓励小华。
总之,读了《知识产权法》这本书,我明白了保护创意的重要性。
知识产权法读书笔记

知识产权法读书笔记【篇一:知识产权读书笔记】知识产权读书笔记知识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拥有的专有权利”,通常只在非常有限时间期内有效率。
各种智力缔造比如说发明者、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采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以被指出就是某一个人或非政府所具有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法的综合性和技术性特征十分明显,在知识产权法中,既有私法规范,也有公法规范;既有实体法规范,也有程序法规范。
但从法律部门的归属上讲,知识产权法仍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
民法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法律规范大多适用于知识产权,并且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都是为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私权服务的,不占主导地位。
知识产权就是一种无形产权,它就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获得的成果,并且就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拥有的一种权利。
专利权是指依法批准的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年限内享有的独占权或专用权。
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就不再受法律保护。
传统的知识产权是专利权、商标权和版权的总和,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创造出高新技术的智力成果又给知识产权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保护客体,因此使传统的知识产权内容也在不断扩展。
维护知识产权能提供更多激励机制,唤起出来更多的技术创新。
1、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概括的说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主要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广义概念上的知识产权包含以下客体的权利: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家的演出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人类一切领域的发明者,科学辨认出,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品名称和标志,阻止不正当竞争,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成果的一切权利。
狭义概念上的知识产权只包括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名称标记权、制止不正当竞争,而不包括科学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读后感读书笔记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读后感读书笔记篇一吴汉东《知识产权法》读后感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吴汉东老师的《知识产权法》,我觉得这可真是一本让我又爱又恨的书啊!说爱它,那是因为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以前我对知识产权这个概念,可能就停留在“哦,大概就是保护那些发明创造啥的”这种模糊的认知上。
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就好比说,原来商标不仅仅是个标志,它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品牌影响力。
不过,说恨它也不是没有理由。
书中那些密密麻麻的法律条文和专业术语,真的是让我一个头两个大!有时候读着读着,我就会想:“哎呀,这也太复杂了,我能搞懂吗?”也许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些都不是事儿,但对于我这个小白来说,真的是有点挑战极限了。
但是,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很有价值的。
它让我意识到,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多重要。
可能你会说,这跟我有啥关系?我又不是发明家、作家。
但仔细想想,我们每天用的手机软件、看的电影、听的音乐,哪一样不是在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内呢?我觉得吧,我们普通人也应该多了解一些知识产权的知识,不然哪天不小心就侵权了还不知道呢!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哦,说不定哪天你在网上随便转发了一张图片,就可能侵犯了别人的版权。
总之,读了吴汉东老师的《知识产权法》,我是收获满满,虽然过程有点痛苦,但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你们觉得呢?篇二吴汉东《知识产权法》读后感读书笔记嘿,朋友们!我刚读完吴汉东的《知识产权法》,这感觉就像是在知识的海洋里拼命扑腾,有时候能抓到救命稻草,有时候又被浪打得晕头转向。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这能有意思吗?”结果一读进去,发现还真不是那么回事儿!这书里讲的知识产权法,就像是个神秘的魔法世界,充满了各种奇妙的规则和力量。
比如说,以前我根本不知道专利这玩意儿有这么多讲究。
什么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搞得我晕乎乎的。
但读着读着,我好像有点明白了,也许这就是探索的乐趣吧!不过,我也得吐槽一下,这书里的一些案例分析,复杂得让我想撞墙!我就一直在想:“难道不能简单点吗?”但也许正是因为复杂,才能体现出知识产权法的严谨和重要性。
知识产权读书笔记

知识产权读书笔记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简称IP)是指人类通过智慧创造出来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
它们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法律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加速,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介绍我在阅读有关知识产权的书籍中所学到的重要知识和观点。
一、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 知识产权的定义: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经济、文化、科研等活动中所创造的各种智力成果的权利。
它不同于实物财产,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2. 知识产权的分类:a. 专利权:保护新的发明和创造性的技术方案。
b. 商标权:保护商标的独占使用权,用于标示商品和服务来源的符号。
c. 版权: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独立使用权。
d. 商业秘密:保护商业信息的保密性和独家性。
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作用1. 促进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制度鼓励科技创新,通过给予创新者权益保护,激励其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时间进行创新研究。
2. 维护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确保创新者的利益得到合法保护,促进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的维护。
3. 促进经济发展:知识产权在经济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可以帮助企业巩固市场地位,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创收。
4.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版权保护可以保护文学、艺术等作品的独立使用权,鼓励创作和艺术表达,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传承。
三、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和应对之策1. 跨国知识产权保护:由于全球化的影响,知识产权保护面临跨国和跨区域等新的挑战,需要国际合作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2. 知识产权的利益平衡:在知识产权保护中,需要平衡创新者的权益和公众的利益,尤其是在医药行业的专利保护中,如何平衡创新药物的研发和病患的用药需求是一个重要问题。
3. 关注新兴技术和创新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兴技术和创新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及时调整法律政策和监管机制。
知识产权读书笔记

知识产权读书笔记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我对知识产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知识产权,简单来说,就是对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领域创造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它涵盖了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多个方面。
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利赋予发明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其发明的独占权,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
比如,一项新的药物研发成果,如果获得了专利保护,就能在专利有效期内为研发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激励着更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新药研发中。
然而,获取专利并非易事。
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确保发明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而且,专利的保护期限有限,一旦过期,技术就会进入公共领域,供大家自由使用。
商标则是用来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
一个好的商标能够让消费者迅速识别并记住品牌,为企业带来商业价值。
像我们熟知的可口可乐、苹果等品牌,其商标已经成为了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标的注册和保护也至关重要,防止他人的仿冒和侵权,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市场份额。
著作权保护的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作品。
无论是一本书、一幅画还是一首歌曲,作者都享有著作权。
这保障了作者的创作成果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同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在数字化时代,著作权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网络盗版问题。
如何有效地保护著作权,让创作者的权益不受侵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商业秘密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的具有价值的未公开信息,比如生产工艺、客户名单等。
保护商业秘密对于企业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商业秘密的泄露,同时也要注意在员工流动等情况下的风险防范。
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对于个人和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起着推动作用。
它鼓励创新,促进技术交流和传播,提高经济竞争力。
然而,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屡禁不止。
知识产权法(看书笔记)

知识产权法[2003年版] 主编:吴汉东第一编总论1-1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知识产权,是人们..对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新植物品种权等各种权利。
广义的知识产权范围,目前已为两个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所认可:1967年签订的《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1994年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签订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定)。
狭义的...知识产权,即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应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狭义的知识产权可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文学产权(literature property),包括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
另一类是工业产权(industrial property),主要是专利权和商标权。
2-2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可简答或论述)知识产权,它是新型的..财产权。
...民事权利,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知识产权与相关权利的本质区别,不是所谓该项权利的无形性,而在于其客体即知识产品的非物质性....特征。
⑴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⑵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⑶不发生消灭知识产品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
关于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⑴专有性知识产权是一种专有性的民事权利,它同所有权一样,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的特点。
⑵地域性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专有权在空间上的效力并不是无限的,而要受到地域的限制,具有严格的领土性,其效力仅限于本国境内。
⑶时间性知识产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相关知识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
7-3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体系及地位(了解)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国际上通行的确认、保护和利用著作权、工业产权以及其他智力成果专有权利的一种专门法律制度。
知识产权读书笔记

知识产权读书笔记知识产权读书笔记第一章:引言1.1 知识产权概述1.2 为什么了解知识产权重要性1.3 本文档目的和结构第二章:版权2.1 版权概述2.2 著作权保护范围2.3 著作权登记和保护期限2.4 著作权侵权行为和救济措施2.5 著作权许可和转让第三章:专利3.1 专利概述3.2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区别3.3 专利申请的程序和要求3.4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3.5 专利侵权行为和救济措施第四章:商标4.1 商标概述4.2 商标注册的程序和要求4.3 商标使用和保护范围4.4 商标侵权行为和救济措施第五章: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5.1 专有技术保护概述5.2 商业秘密的保护5.3 保护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的措施第六章:管理知识产权6.1 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6.2 知识产权管理的步骤和策略6.3 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第七章:知识产权国际保护7.1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概述7.2 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和协定7.3 跨国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解决第八章:未来趋势和挑战8.1 数字时代对知识产权的挑战8.2 技术创新对知识产权的影响8.3 未来知识产权发展的趋势附件:1:版权登记申请表格范本2:专利申请材料清单3:商标注册申请材料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指作品创作人对其作品所享有的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等。
2:版权登记:将著作权的相关信息登记和记录在相关机构中。
3:专利:指对新发明、新技术的保护,使其拥有独占权。
4:商标: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的标志,可以是文字、图形、颜色等。
5:商业秘密:企业所拥有的非公开信息,具有经济价值并采取保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产权法读书笔记【篇一:知识产权读书笔记】知识产权读书笔记知识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
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法的综合性和技术性特征十分明显,在知识产权法中,既有私法规范,也有公法规范;既有实体法规范,也有程序法规范。
但从法律部门的归属上讲,知识产权法仍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
民法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法律规范大多适用于知识产权,并且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都是为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私权服务的,不占主导地位。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产权,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
专利权是指依法批准的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年限内享有的独占权或专用权。
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就不再受法律保护。
传统的知识产权是专利权、商标权和版权的总和,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创造出高新技术的智力成果又给知识产权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保护客体,因此使传统的知识产权内容也在不断扩展。
保护知识产权能够提供激励机制,激发出更多的创新。
1、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概括的说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主要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广义概念上的知识产权包括下列客体的权利: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人类一切领域的发明,科学发现,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品名称和标志,制止不正当竞争,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成果的一切权利。
狭义概念上的知识产权只包括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名称标记权、制止不正当竞争,而不包括科学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2、知识产权的特征知识产权的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无形财产权。
(2)确认或授予必须经过国家专门立法直接规定。
(3)双重性:既有某种人身权(如签名权)的性质,又包含财产权的内容。
但商标权是一个例外,它只保护财产权,不保护人身权。
(4)专有性:知识产权为权利主体所专有。
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经权利人的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别规定,都不能享有或者使用这种权利。
(5)地域性:某一国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领域内发生法律效力。
(6)时间性: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一定的保护期限,知识产权在法定期限内有效。
3、wto与知识产权4、如何取得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1)取得版权国际保护的途径版权一般是自动产生的。
作品完成后,不必向外国办理任何手续,就可以根据有关原则获得有关国家的著作权法保护。
(2)取得工业产权国际保护的途径工业产权不能自动产生,权利人必须向有关国家或者国际组织办理申请注册登记手续,取得有关国家工业产权主管机关颁发的证书(如专利证书、商标注册证书),才能依该国的法律规定获得保护。
二、知识产权保护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知识产权保护对人类的继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类的进步和福祉取决于其在技术与文化领域所取得新的创造成果的能力,而知识产权在鼓励和保护创新的宗旨对于人类发明创造活力的继续进行具有及其关键的作用。
第二,从法律上对这些新的创造成果予以保护,可以鼓励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鼓励额外的资源投入到发明创造活动中,从而实现进一步的创新。
第三,保护知识产权可刺激经济的增长,近年以来很多新兴产业(如信息产业等)的发展都是受益于知识产权保护。
三、普通人如何受益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制度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对推动着人类进步的创造力和人的努力给予奖励,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例如,有研究估计:要不是专利保护对人们将来能得到用以资助研究工作的收入提供保证,所有现代医药的近2/3便不会被开发出来:为世界各地无数人们带来乐趣的价值亿万美元的电影业、音像业、出版业和软件业,若没有版权的保护便不会存在;没有反对假冒和盗版的可靠的国际保护和执法,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时就不会放心和有把握等。
对于广大社会公众来说,知识产权制度至少可以给他(她)们带来一下几方面的益处:(1)鼓励和促进创新,加速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创造出更多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光辉灿烂的智力成果,加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从而最终使人类社会受益。
(2)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改善人民生活比如商标权的保护,会促进使经营者提高其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的质量,其最终受益者还是广大消费者。
(3)提供直接获得受益的机会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创造活动,获得知识产权,从而从知识产权的转化或实施过程中获得直接的收益。
知识产权,又称智力成果权,是指公民、法人对自己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
从权利的内容上看,知识产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是与智力活动成果创造人的人身不可分离的专属权,比如: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则是指享有知识产权的人基于这种智力活动成果而享有的获得报酬或其他物质利益的权利。
按照智力活动成果的不同,知识产权可以分为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发明权、发现权等。
对于上述知识产权,我国《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三节作了明确规定。
此外,我国还制订了《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科技进步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发明奖励条例》、《自然科学奖励条例》、《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一系列部门规章。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主要形式是通过订立多边条约、双边条约、国际公约、地区性条约等来实现缔约国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
目前,影响比较大的条约或公约主要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保护表演者、唱片制作和广播组织公约》、《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关于播送由人造卫星传播的节目信号公约》、《录像制品国际注册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制止产品来源虚假或欺骗性标记马德里协定》、《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保护海牙协定》、《商标注册用商品与劳动国际分类尼斯协定》、《建立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洛迦诺协定》、《专利合作条约》、《商标注册条约》等。
我国已经加入了部分条约或公约,这些我国已经加入的条约和公约,也同样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理论研究中,有些学者把知识产权分为两大类:工业产权和著作权。
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工业产权的保护对象是专利、实用新型、工业外观设计、商标、服务商标、商号、产地标记或原产地名称以及制止不正当竞争。
该公约还规定:工业产权应作最广义的理解,不仅适用于工商业本身,而且也应同样适用于农业和采掘工业以及一切制成品或天然产品。
我国的工业产权主要是指专利权和商标权,而著作权就是指版权。
【篇二:知识产权法学习心得】知识产权法学习心得本学期的知识产权法,刘老师不仅向我们讲授了许多关于知识产权法的理论知识,同时在课堂上引入了很多案例,让我们来充分探讨。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知识,也对知识产权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老师讲诉关于“王老吉和加多宝纠纷案”和“琼瑶与于正纠纷案”。
通过这两个事例,我对知识产权法有了新的认识,其并不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遥不可及的,其实知识产权就在我们身边。
1.王老吉和加多宝纠纷案:主体1.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绿罐王老吉经营者历史发展脉络:(1)1830年王泽邦创立王老吉,最初为凉茶铺,后扩展为药厂,这就是最早的王老吉药厂。
(2)解放后,王老吉一分为二:a内地王老吉被归入国有企业;b香港和海外王老吉由王老吉家族后代经营。
(3)1956 年,国家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将八间历史悠久的中药厂合并,由于王老吉药厂固定资产和员工数最多,因而以王老吉命名,称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
(4)文化大革命期间,王老吉药厂被认为是为资本家树碑立传,于是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王老吉凉茶也改名为广东凉茶。
(5)1982 年中药九厂改名广州羊城药厂。
1992 年转制,成为以国家股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改名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6)其母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997 年资产重组,成立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 h 股在香港上市, 2001 年增发 a 股在上海上市,羊城药业为其核心控股子公司。
(7)2004年3月4日,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8)2005年2月1日,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香港同兴药业有限公司签订正式合作协议,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合资公司,其两大股东为:香港同兴药业和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48.0465%,48.0465%,其他自然人持股3.9070%。
2. 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红罐王老吉经营者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为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红罐王老吉的经营者。
鸿道集团为海外王老吉商标使用权人及香港同兴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商标权争夺大战1995年,活动于粤港两地的东莞籍贸易批发商陈鸿道,与王健仪进行了接触,并获得红罐装王老吉凉茶的配方,但由于王健仪仅拥有香港及海外的商标所有权,欲在内地经营王老吉凉茶饮料的陈鸿道,便转而与广州羊城药业寻求合作。
1997年,广药集团资产重组,成立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赴港上市。
在此次重组中,王老吉进入了广州药业。
同年2月,广药与香港鸿道集团签订了“王老吉商标许可使用合同”。
而在拿到配方和商标使用权后,陈鸿道开始以加多宝集团为平台,在内地投资红罐王老吉凉茶业务。
2000年,广药集团和鸿道集团再次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时间为2000年至2010年5月。
2002年至2003年间,鸿道又与广药分别补签了《“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将商标使用期限延至2020年。
2002年11月,广药集团亦从王健仪手中获得了10年的“海外商标使用权”,使得广药集团的“王老吉”产品得以打通海内外市场。
由此,广药集团、王老吉家族和加多宝三方正式形成三角业务关系。
2004年之后,两个“王老吉”开始了“统一经营”的努力。
2004年3月,羊城药业改名为“王老吉药业”,恢复老字号品牌,并通过增资扩股,引入香港同兴药业为王老吉药业的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