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习与记忆..
学习与记忆的原理

学习与记忆的原理
学习与记忆的原理涉及到人类的认知和神经系统。
下面是一些主要的学习与记忆原理:
1. 记忆编码:记忆是基于对信息的编码和存储。
记忆编码是将外部刺激转化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模式形成的过程。
2. 多次重复:重复是加强记忆和学习的关键。
反复学习相同的信息可以帮助记忆在大脑中建立稳定的连接,从而加强记忆力。
3. 感兴趣和情感参与:情感和兴趣可以增加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当一个人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或与个人经历有关时,他们更容易将信息存储在长期记忆中。
4. 分布式学习:将学习过程分散在一段时间内更容易记忆。
这种通过多次学习期间间隔的方式可以增加记忆和学习的效果。
5. 共鸣与联系:将新学习的信息与已有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使用已有的记忆和知识来理解、解释和关联新学习的内容,可以帮助记忆在大脑中建立相关联的网络。
6. 情景依赖:学习和记忆受到环境和情景的影响。
当学习和回忆发生在相似的环境和情景中时,会更容易回忆起相关的信息。
7. 睡眠的重要性:睡眠对学习和记忆的巩固至关重要。
在睡眠期间,大脑会处理和巩固前一天的学习经验,加强记忆。
8. 遗忘:遗忘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大脑会不断筛选和消除不必要的信息,以保持记忆的有效性。
9. 创造性记忆:创造性思维和记忆可以改善学习效果。
将学习应用于不同的情境和问题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些原理是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原则,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有助于改善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学习与记忆力的关系

学习是每个人不断进步和提升的过程,而记忆力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是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记忆力则是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储存起来,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调用和运用。
因此,学习与记忆力密切相关,互相促进。
首先,学习会促进记忆力的提高。
通过学习,我们不断接触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逐渐深入。
这一过程中,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形成新的连接,并加强现有的连接。
这种神经连接的加强对记忆力是至关重要的。
当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或技能时,这些新的连接不断增加,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记住学习到的内容。
因此,学习是坚持锻炼记忆力的有效途径。
其次,记忆力的好坏也会影响学习效果。
记忆力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存储和提取知识,而学习则是获取并理解知识的过程。
如果记忆力较弱,那么学到的知识很容易遗忘,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相反,如果记忆力较好,我们能够更高效地将学到的知识存储起来,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提取和运用。
这样,学习就能够更加轻松和高效。
此外,学习和记忆力之间还存在着良性循环的关系。
通过不断学习,我们会不断进行记忆训练,这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而记忆力的提升又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
记忆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各种记忆技巧和方法,以提高记忆力。
比如,可以通过复习、提醒和总结来强化记忆,同时还可以通过锻炼大脑,如解决难题、玩数独等,以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不仅如此,记忆力的提升还可以促进学习的持续进步。
随着记忆力的提高,我们能够更好地记住之前学过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为之后学习新知识提供支持和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知识点和内容相互关联,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经常会为之后的学习提供重要线索和启发。
因此,只有通过增强记忆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吸收新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学习与记忆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习促进记忆力的提高,而记忆力的好坏又会影响学习效果。
学习和记忆力之间存在着良性循环的关系,通过不断学习和记忆训练,我们能够提高记忆力,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心理学06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ppt课件

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支配下被动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完 形、形成认知结构;
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 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不是受已成习惯所支配的,而是受主体 的预期所引导。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的意义:
克服了以往学习理论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而推演到 人的学习的种种缺陷,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下 学习各种知识的活动提出自己的学习与教学理论;
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和 教师如何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发现”知识的问题 上;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 视认知结构的形成,注重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内在 动机、独立性与积极性在学习中的作用。
(1)“接竿问题”实验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2)“叠箱问题”实验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这种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 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顿悟的。
之所以产生顿悟,一方面是由于分析当前问题情境的 整体结构,另一方面是由于心智能利用过去经验的痕 迹,心智本身具有组织塔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的整体性和知 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关注知觉和认知的过程。
第三节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
一、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是他对有意 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的描述。
普通心理学-第6章-记忆(新)ppt课件

“重复启动”心理测验
•这种测验通常先向被试展示一系列单词,随后让他们做完 形拼写填空的任务。 •通常被试填空的结果,会受到事先所见的单词的影响:譬 如面对“pic____”,如果被试事先看到的单词中有“picture” 这个词,出于心理暗示,他们更倾向于用picture来完成填空 而不是picnic,或者pick。 •这再次说明,虽然亨利不可能说出先前自己看到了什么单 词,但他的大脑中却确实留下了关于这个单词的一些长期的 “记忆”。 •有趣的是,如果事先展示的单词里包括五十年代之后才出 现的新词汇,这种重复启动的暗示效应就消失了。
苏珊设计的实验
• 在一个实验里,苏珊给亨利出示几幅杂志画片,让 他盯着看上一阵。过上十分钟、一天、或者三天之 后,苏珊给他出示同一张画片,外加一张他没看过 的画片,询问他哪一张看起来更加眼熟。
• 在这个测验中,亨利表现得不错。虽然亨利完全不 记得自己看过什么杂志和画片,但他缺失了一部分 重要组织的大脑,却能奇妙地在潜意识里记录下关 于画片的粗略印象,让他对看过的画片产生说不清 道不明的熟悉感觉。
•由于镜像左右颠倒,亨利最开始画得歪歪斜斜,完全无法笔 走直线,但是经过好几天的重复,亨利的表现大为提高,到 最后,他完全可以对着镜子,流畅地画出五角星来。 •他学习的速度虽然比正常人稍慢,可是毕竟能够学会,而且 学会后却并不比别人忘得快——在一年之后,他依然可以较 为流畅地完成这一项任务。
程序性记忆的存在
语义记忆: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很少收外界 因素干扰,比较稳定。
(三)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是否有意识参与
内隐记忆: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 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 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 前作业产生的影响。
(完整版)学习与记忆脑机制(终稿)

2、记忆的分类
2.1 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
▪ 对事实、事件情景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记忆,有意识的、 能够用语言清晰的描述的记忆。
▪ 可以很快形成,也可以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后形成。 ▪ 情景式记忆:对一件具体的事物或一个场面 ▪ 语义式记忆:文字、语言
▪ 刺激A的出现预示着刺激B的出现
▪ 操作式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
▪ 特定的行为预示着特定的结果
1.2.1 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
19世纪末,俄国生理学家巴普 洛夫(Pavlov)发现的
动物学会在两个刺激之间形成 联系(食物和铃声)
当一个强刺激或伤害性刺激存在时,神经系统对 一个弱刺激的反应有可能变大的现象。
强烈的感觉刺激强化了对其它弱刺激的反应,包 括那些在以前不引起反应或只引起轻微反应的刺 激和已经习惯化了的刺激。
1.2 联合型学习(associative learning)
个体在事件与事件之间建立起某种形 式的联系或预示某种关系的学习。 ▪ 经典的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
• 2.知识经验与组块:组块的作用在于减少适时记忆中的刺激单位,而增加每 一单位所包含的信息。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组块中所包含的信息越多。
• 3.分组:与组块相似,但它不是意义分组,各成份之间不存在意义联系。
组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Murdock(1961) 的实验证实了这种作用。
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遗忘
被试几乎每次都能正确报告除了某个声 音指定的那一行字母,正确率约达100%
普通心理学记忆

case: H.M缺少将短时记忆转到长时记忆
的能力 2024/7/29
普通心理学
12
第六章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神经元的电活动不仅会引起神经元突触 结构的改变, 而且会导致神经细胞内部的生 物化学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核糖核酸及某些 特异性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改变。
(一)核糖核酸
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分子 结构来承担的, 海登等人把大分子看做是信 息的“存储所”, 认为RNA(核糖核酸)和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记所化学分子载体
2024/7/29
普通心理学
13
第六章第三节 三个记忆系统
一、什么是三个记忆系统 二、感觉记忆 三、短时记忆 四、长时记忆 五、遗忘
2024/7/29
第六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 三个记忆系统 第四节 内瘾记忆
2024/7/29
普通心理学
1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1、什么是记忆 2、记忆的种类 3.记忆过程
第六章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1、记忆的定义: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存储、 提取)。
2.记忆的种类: 按其内容可分为:
传递并持续一段短暂的时间。人们认为反
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P213白鼠
2024/7/29
普通心理学
10
第六章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突触结构:
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 经元突触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 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由于涉及到结 构的改变,因此其发生的过程较慢,并需 要不断的巩固。这种突触变化一旦发生, 记忆痕迹就会深刻地存储在大脑中。
第六章 学习与记忆

第六章学习与记忆本章内容第一节学习概述例如:5岁的波波是一只神奇的狗。
它能帮助主人——一位脑瘫患者做很多事。
门铃响了,它会去应门,主人掉了东西,它会帮他捡起来,甚至主人从轮椅上摔倒在地,动弹不得时,它会找了邻居帮忙。
波波的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艰苦训练的结果。
我们读书、打牌、开车等日常生活技能其实都是训练的结果。
一、学习概述二、学习过程二、学习过程[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释文]:广博地学习,详尽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切实地实行。
可以不学习,一旦学习,则学不会不放弃;可以不询问,一旦询问则问不明白不放弃;可以不思考,一旦思考则思无所得不放弃;可以不放析,一旦辨析则辨不清杨不放弃;可以不行动,一旦行动则行不笃实不放弃。
别人用一分力能成功,自己用百分之力;别人用十分力能成功,自己用千分之力。
果真能这样做,即使愚钝人也会明察,即使懦弱人也会坚强。
孔子的学习过程7阶段说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
用现代的话来说:立志——激发学习动机;博学——多见多闻;审问——多问多疑(不是怀疑一切);慎思——学思结合;明辨——形成明确的概念;时习——及时复习;笃行——学以致用。
二、学习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梅耶(R.E.Mayer)在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基础上进行了简化,见图。
模型显示,学习始于学习者的注意(A),通过注意,学习者选择了与当前学习任务有关的信息,并将有限的心理能量集中在相应的信息上,同时激活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与新信息有关的原有知识(B);新输入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WM,又称短时记忆S9M),在此,学习者找出新信息各部分的内部联系(C),然后,学习者使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相联系,找出新旧知识间的异同(D),最后,新习得的知识进入长时记忆(E)。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六章 记忆

第六章记忆一、记忆概述(选择、简答、论述)二、感觉记忆(选择)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选择、简答)四、长时记忆(选择、简答)五、遗忘(选择、简答)一、记忆概述(选择、简答、论述)1、记忆的含义记忆是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也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的过程(1)传统心理学观点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
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可以表现为回忆,也可以表现为再认。
(2)认知心理学观点记忆包括编码、储存和提取。
记忆过程的上述三个环节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3、记忆的种类(1)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①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的记忆。
储存时间大约为0.25秒~2秒。
②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1分钟,它的容量有限,大约为7±2个单位。
③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
储存时间很长,从一分钟以上到甚至终生。
容量没有限制。
(2)图尔文按照长时记忆储存的内容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①情景记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
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容易受到干扰,记忆不够稳定。
②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是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不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比较稳定,提取也比较容易。
(3)按照提取时是否需要意识参与可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①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是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又叫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②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是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表现有以下差别:①加工深度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响内隐记忆,却对外显记忆有明显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近年来,研究工作者提出工作记忆的概念,指临 时性的“在线”信息感知、调运、整合、储存的 一个常用术语 如骑在自行车上,要回家(现在身处何处?走哪
条路线?需要多长时间?)
特点:可以是新获取的,也可以是原来储存在大 脑中的长期记忆信息
延迟性非配对样品任务实验
结果表明:正常猴子总是得到理想的 成绩;当切除海马和杏仁核后,随着视觉 延迟的时间越长,其成功的几率越低。即 视觉延迟时间越长,造成刺激物与奖赏体 验分开,导致不能正确地认识熟悉物体。
实验说明: 1、海马和杏仁核是感觉体验转化为记忆的关键部位。
2、记忆损害的严重性可能随着杏仁核和海马同时受损 的总量不同而成比例的变化 (健忘症研究)
三、学习和记忆的分类 1、种族记忆(memory of species):
长期进化过程中积累的信息构成出生时脑所 具有的基本构筑和连接,以及先天具有的感觉和 运动功能
2、个体记忆(individual memory):
在个体的生命过程中积累的信息的保存和读 出功能
2、个体学习和记忆(individual memory
一、学习和记忆的脑结构
1、颞叶颞下回在视觉辨别上有重要作用 动物实验: -----切除双侧颞叶的猴子,不能正确地辨别事
物;失去正常的恐惧感 -----颞下回损伤的经训练的恒河猴视觉功能正常, 失去了辨别熟悉物体的能力
事实说明:
颞下回既是视觉区又是贮存记忆的地方, 在贮存陈述性记忆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者区别在于:
习惯化是由生物学意义不明确的无关刺激 重复作用而引起 敏感化则有显著生物学意义的刺激。如痛 觉刺激重复作用所引起
2、联想式学习: 个体能够在事件与事件之间建立起某 种形式的联系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所引起脑内两 个以上中枢兴奋形成的联结而实现的学习 过程,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系的学习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最基 本功能之一,是大脑神 经回路对环境变化的终 生适应,目的是获得生 存技巧,利用以更好地 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
二、学习记忆的生物学特性 1、“不变量形成”
以事物主要特征的学习记忆
2、信息平行处理
大脑各中枢区域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产生综合记忆
3、结构复杂,生物能耗高
人脑含有人体全部N细胞的90%,约140亿。 呈复杂 的网状结构,每Cm3脑组织内含有约四千万个突触 脑重量约占体重的2%,但其耗氧量与耗能量,却占 全身的1/5,且99%利用葡萄糖为能源代谢底物
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是积累经验与知识的过程, 也是对外部事物前后关联的把 握和理解的过程; 记忆是知识或经验的输入、保 持和提取的过程。
知识、经验、外部事件动态变化规律不同,学习或掌握规律的 方式就不同,参与这些过程的脑结构也就不完全相同
学习是记忆的前提,而新的学习又常常在已获得经验 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 这 条环 路 中 , 海 马结构是中心环节。
间脑损伤造成的遗忘症比海马遗忘症要复杂得多
两者最大差别是对远事记忆的影响。间脑损伤的 病人远事记忆也遭到破坏,而海马损伤的病人, 远事记忆却保持良好
5、新纹状体对于习惯学习起着关键作用
习惯学习概念: 不同于习惯化,是一种不依据知识、甚 至不依靠记忆(独立于意识之外),而依 靠刺激和反应的无意识联系的学习类型。 -----走同样的路上班,帮忙之后说谢谢
颞下回是视觉记忆的唯一结构吗
实验发现: ------具有颞叶病灶的60岁的癫痫老人,受到弱电 刺激时,竟然唱起童歌,说起童年往事。刺激结 束后遗忘刚才发生的事情。 ------在切除颞叶脑区的病人,电刺激其他脑区能 诱发上述体验,说明记忆并没有被切除 实验说明: 颞叶新皮质并不是唯一具有贮存记忆印迹的结构
此事实验证了Hebb理论: 如果某种记忆印迹仅由一种感觉模式的 信息所形成,那么该印迹应该位于与这种 感觉有关的大脑皮质区域。(由视觉产生的记 忆应当贮存在视皮质中)
如何解释颞下回产生记忆功能的机制?
实验进一步发现:
视觉系统各个神经站所接受的各种视觉信息 (大小、颜色、形状等)经枕叶纹状皮质的一条 通路逐级汇合,最终在颞叶下部视觉的最后一个 神经站综合该物体的全部特征,颞叶损伤将产生 视觉(记忆)辨别障碍。
如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二)记忆的历程与类型 1、记忆过程 • 记忆的获得:学习阶段 • 记忆的巩固 • 记忆的再现
2、记忆的类型
①根据意识参与否分类: 内隐记忆:在无意识时,个体的知识 与经验自动地对当前任务项目产生影响 外显记忆: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 集某些知识经验来完成当前任务项目时的 记忆
-----此实验说明:杏仁核在通过不同的感觉形成 记忆的过程中起着联络作用。杏仁核在记忆汇合 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4、间脑和陈述性记忆
• 间脑中与记忆有 关的结构: 丘脑前核、 丘脑背内侧核、 乳头体
扣带回 丘脑
下丘脑
乳头体 海马 杏仁核 嗅球
人类间脑损伤病例研究:
1)基本情况:N.A. 男性, 21岁,被花剑刺伤右 侧鼻孔,并深入左脑,CT扫描发现左侧丘脑背内 侧核被损坏。 2)康复后,N.A.的认知能力正常,短时记忆正常, 但长期记忆力遭到破坏(严重的顺行性遗忘和部分 的逆行性遗忘)。
3)结论:间脑损伤与颞叶切除出现的遗忘 症状类似,提示间脑与颞叶的陈述性记忆中 枢有密切的关系,是形成陈述性记忆的重要 结构。
Korsakoff综合症
Korsakoff综合症:又称器质性遗忘综合征,是 由于慢性酒精中毒造成的硫胺素缺乏,常见丘 脑背内侧核和乳头体受损 其特点之一是严重的记忆障碍(顺行性遗忘和 部分逆行性遗忘)。此外,还伴有异常的眼动, 协调性丧失及震颤。
and learning
)
(一)学习的类型 1、非联想式学习 在刺激和反应之间不形成某种明确的联 系形式 习惯化与敏感化是两种典型的学习模式
习惯化(habituation): 一个不具有伤害性的刺激重 复作用时,神经系统对该刺 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敏感化(sensitization): 一个强刺激存在时,神经系 统对一个弱刺激的反应可能 变大的现象
短时记忆: 短暂的、容量有限的、其内容需要在脑 内不断反复加强 长时记忆: 记忆时间较持久,容量大,其内容不需 要在脑内经常重复
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
定义:对事实性信息的记忆具有明显的可以用语 言传授的特征,在需要时可将记得的事实陈述出 来 对自身经历和学习的事件进行编码、贮存并 回忆、再现的过程,包括对发生在过去的特殊场 景和重要事件的回忆和再现,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情景式记忆和对文字、语言和法律等回忆的语义 式记忆 特征:意识参与,语言表达 例子: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猫捉老鼠; 昨天我听了一个
丘脑
杏仁核
八 臂 迷 宫 模 型
结果:习惯学习中,新纹状体具有重要作用,海马损伤没有影响。
二、脑内记忆系统
1937年提出边缘系统存在着与记亿和情绪有 关的环路 1987年肯定了脑内存在着记忆环路(记忆系 统)。至少包括边缘结构、间脑内侧部分 和额叶前部腹侧正中皮质。
20世纪40年代,Hebb为了搞清楚记忆痕迹 即外部事件如何在脑部记忆和再现的过程 而提出Hebb理论
实验结果:损毁海马的大鼠记不住曾经走 过的无效通道。
实验结论:
1、海马参与了空间记忆
2、经细胞内电记录发现,海马存在位置细胞,对 建立环境的空间位置记忆有特殊作用
3、杏仁核
杏仁核是由几个神经核组成的复合体 Mishkin等从解剖学发现: ------杏仁核与皮层的所有感觉系统有着直接联系,
同时又与丘脑联络。 -------猜想:杏仁核将感觉输入信号会聚起来, 通过纤维投射到与情绪活动有关的丘脑下部
海马在学习空间记忆的作用
八臂迷宫实验模型: ------这是一种食物性的行为模型,要求严 格控制动物食量,动物在训练时间内记住 走过的特定位置,而不重复道路得到食物。 -------通过每天更换路线图,信息量不一样, 增加难度 ------检验动物的海马在记忆空间关系的作 用
八 臂 迷 宫 实 验 模 型
参考记忆(ref不变的一般线索或 规则的记忆
第二节 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
学习和记忆并非是由脑的特定部位独立 完成的活动,而是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 但是,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特别是脑的不 同区域,在学习记忆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 用。尤其是大脑皮层直接控制着学习记忆 活动。
这种发现解释:一种刺激引起多种记忆
------实验假设:
让猴子先熟悉实验样品的视觉和触觉特征后, 进行试验。先在黑暗中触摸一个样品,然后让猴 子在明亮处对同样样品和新的物品进行选择。 要正确选择:猴子必须把触摸过样品的视觉和 触觉信息会聚联系起来
------实验结果:切除了双侧海马和杏仁核 的猴子学习能力完全丧失。切除杏仁核的 猴子几乎是凭运气了,但切除海马的猴子 正确挑选率约90%。
2、海马对学习记忆的作用
海马是大脑内的 一个特殊古皮层 结构,位于侧脑 室下角的底壁, 颞叶内侧,其主 要传出结构穹窿 从后上折向前, 绕着丘脑。因其 外形酷似动物海 马而得名。
扣带回 丘脑
下丘脑
乳头体 海马 杏仁核 嗅球
海马损伤的病人发生顺行性遗忘症
-----切除海马的患者(H.M),能够记得早年发 生的事情,能够穿衣说话等等,说明没有影响长 时记忆。也能和人交流说话,说明也没有影响短 时记忆,但就是把刚刚几分钟的事情忘记。
②根据记忆内容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