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合集下载

软件工程质量保障方案

软件工程质量保障方案

软件工程质量保障方案一、方案概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保证软件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质量保障方案能够帮助团队规范开发流程,避免问题出现,提高软件交付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方案主要介绍了软件工程中的质量保障方案,包括需求分析、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和发布阶段五个方面。

二、需求分析阶段的质量保障在需求分析阶段,开发团队应该与客户充分沟通,确保对需求的理解达成一致。

这一阶段应该做好需求的梳理和分析,以确保需求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同时将可行的需求规划成一份完整的需求文档。

在需求文档编写过程中,开发团队应该考虑到未来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以及用户体验和界面设计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需求文档应该进行严格的评审,确保其准确无误。

最后,需求文档应该得到客户的确认和签字,作为软件开发的合同和依据。

三、设计阶段的质量保障在设计阶段,应该严格按照需求文档进行设计。

设计应该包括软件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界面和交互设计等方面。

设计应该符合软件工程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软件的扩展性、可维护性、性能和安全等方面。

设计应该进行多人评审,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最后,设计文档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确认和签字。

四、编码阶段的质量保障在编码阶段,应该严格遵循设计文档进行编码。

编码应该符合相关编码规范和标准,同时应该进行代码注释和文档的编写。

编码过程中,应该注意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尽量避免代码中的硬编码。

另外,应该严格控制代码的质量,确保代码的健壮性和稳定性。

编码应该进行严格的自测和代码评审,确保代码的质量。

五、测试阶段的质量保障在测试阶段,应该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

测试计划应该包括测试的范围、测试的方法、测试的环境、测试的时间计划和测试的人员安排等。

测试用例应该覆盖所有的功能和场景,并应该具有详细的步骤和预期结果。

测试过程中,应该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等环节。

在测试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测试结果的真实性。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

2. 目标和目的本计划的目标是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以提供可靠和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具体目的包括:- 确定适用的质量标准和指南;- 识别和分析潜在的质量风险;- 制定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 确保测试和验证过程符合质量要求;- 监督和评估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效果。

3. 质量标准和指南为确保软件开发的质量,我们将遵循以下标准和指南:- IEEE软件质量标准:用于确定软件开发、测试和维护过程中的质量要求;- 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用于评估和改进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成熟度;- 最佳实践指南:通过采用行业内最佳实践,帮助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

4. 质量风险分析为了识别和分析潜在的质量风险,我们将进行以下步骤:1. 收集和分析相关需求和规范文件,以确定可能的质量问题;2. 评估现有的开发和测试流程,发现潜在的质量风险;3. 制定应对策略和应急计划,以减轻和控制质量风险。

5. 质量控制措施为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遵循规范和标准进行开发和测试;- 确保开发团队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使用版本控制系统管理代码和文档;- 进行代码审查,以确保代码质量;- 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以验证软件功能;- 进行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以确保软件的性能和安全性。

6. 质量保证措施为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估,评估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监督开发团队的工作,确保按照质量计划执行;- 对测试和验证结果进行审查,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及时处理和解决质量问题,避免影响软件交付时间和质量。

7.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监督为确保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有效实施,我们将进行以下监督措施:- 定期审查软件开发和测试过程,确保符合质量计划;- 监督开发团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 进行质量审计,评估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效果;- 针对质量问题进行根本性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一、引言。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旨在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档旨在规范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以确保软件产品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二、背景。

随着计算机软件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应用,软件质量问题日益凸显。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的制定对于提高软件质量、减少软件缺陷、提高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规范的软件质量保证计划,以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三、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的制定。

1. 目标和范围。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的目标是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以满足用户需求和预期的质量标准。

范围涵盖了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各个阶段。

2. 质量保证活动。

质量保证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需求分析的验证和确认、设计评审、代码审查、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各项工作。

每个阶段都应有相应的质量保证活动来确保软件质量。

3. 质量保证措施。

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应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包括建立质量保证标准、制定质量保证计划、进行质量保证评审、实施质量保证活动、跟踪和监控质量保证效果等。

4. 质量保证责任。

质量保证工作需要由相关人员共同承担责任,包括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

每个人员都应清楚自己在质量保证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并积极参与其中。

四、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的执行。

1. 制定计划。

在软件开发的初期,应制定详细的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明确各项质量保证活动的时间节点、责任人和具体执行方案。

2. 实施计划。

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应按照质量保证计划的要求,积极实施各项质量保证活动,并及时跟踪和监控质量保证工作的进展情况。

3. 风险管理。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风险和问题,需要及时识别、评估和处理,以确保软件质量不受影响。

五、总结。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一、引言。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质量保证计划是确保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是软件开发团队在软件开发周期内,为了保证软件质量而制定的一项计划。

它是为了保证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质量,以及最终交付的软件产品的质量。

二、软件质量保证目标。

1. 确保软件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达到用户需求和预期。

2. 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3. 确保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软件缺陷和故障率。

4. 确保软件产品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降低软件维护成本。

三、软件质量保证计划内容。

1. 质量保证组织。

在软件开发团队中设立专门的质量保证组织,负责制定和执行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监督和检查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

2. 质量保证活动。

(1)需求分析阶段,对用户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确认,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设计阶段,对软件设计进行评审和审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编码阶段,进行编码规范和代码质量的检查,确保编码的规范性和质量。

(4)测试阶段,进行软件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

3. 质量保证措施。

(1)制定质量标准和规范,明确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

(2)建立质量保证评审制度,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评审和审查。

(3)建立质量度量和评估体系,对软件产品的质量进行度量和评估。

4. 质量保证责任。

(1)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的软件质量保证工作,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得以执行。

(2)质量保证组织负责制定和执行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监督和检查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

四、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执行。

1. 质量保证计划的执行需要全员参与,每个人都要对软件质量负责。

2.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软件质量问题,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

3. 质量保证计划的执行需要不断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变化和需求。

五、总结。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是确保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它是软件开发团队在软件开发周期内制定的一项计划,旨在保证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质量,以及最终交付的软件产品的质量。

软件开发质量保证计划

软件开发质量保证计划

软件开发质量保证计划1. 文档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保证计划,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符合预期标准。

2. 背景软件开发质量保证是保证开发过程和最终软件产品质量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通过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可以明确质量目标、识别关键质量活动和角色,并建立相应的跟踪和评估机制。

3. 质量目标制定以下质量目标以确保软件开发过程和最终产品的质量:- 提供稳定、可靠的软件产品;- 高效执行测试活动,保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规定要求;- 高度关注用户需求,确保软件功能满足用户期望;- 定期进行软件缺陷跟踪和修复,保障软件的可维护性;- 遵守软件开发过程和质量管理的标准和规范。

4. 关键质量活动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将进行以下关键质量活动:4.1 需求验证验证和确认用户需求,确保开发过程中的产品功能满足用户期望。

4.2 设计评审对软件设计进行定期评审,确保设计方案满足软件质量和性能要求。

4.3 编码规范和质量检查制定和执行编码规范,开展代码质量检查,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4 单元测试执行单元测试,确保代码模块的功能和性能符合预期。

4.5 集成测试执行集成测试,验证各模块的协调工作和整体功能。

4.6 系统测试执行系统测试,验证软件产品整体功能和性能的合格性。

4.7 用户验收测试协助用户进行软件的验收测试,确保软件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5. 质量角色和责任为实施上述质量活动,需要明确各质量角色和其责任:- 质量经理:制定质量保证计划,监督和协调质量活动的执行。

- 需求分析师:负责需求验证和确认,确保需求符合质量标准。

- 设计师:负责软件设计评审,确保设计符合质量要求。

- 开发人员:负责编写高质量的代码,遵守编码规范。

- 测试人员:负责执行各阶段的测试活动,确保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质量要求。

- 用户:协助进行软件的验收测试,提供反馈和建议。

6. 质量跟踪和评估建立质量跟踪和评估机制,定期进行质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评估软件产品的质量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方案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方案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方案介绍本文档旨在为软件项目制定一个质量保证计划方案,以确保软件质量达标。

目标- 提高软件质量: 通过质量保证活动,保证软件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兼容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质量,确保软件产品满足产品质量标准和用户需求。

提高软件质量: 通过质量保证活动,保证软件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兼容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质量,确保软件产品满足产品质量标准和用户需求。

- 提高开发效率: 质量保证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业务流程,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开发效率。

提高开发效率: 质量保证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业务流程,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开发效率。

- 控制项目风险: 在质量保证计划中设置风险评估和风险跟踪机制,帮助组织及时掌握和分析项目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控制项目风险: 在质量保证计划中设置风险评估和风险跟踪机制,帮助组织及时掌握和分析项目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质量保证流程常见的软件质量保证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计划与设计阶段: 在软件开发周期的计划和设计阶段,需要先进行需求评估、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完善文档等。

计划与设计阶段: 在软件开发周期的计划和设计阶段,需要先进行需求评估、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完善文档等。

- 测试执行阶段: 在测试执行阶段,需要根据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并收集测试结果。

测试执行阶段: 在测试执行阶段,需要根据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并收集测试结果。

- 缺陷管理阶段: 在软件测试中,发现缺陷后需要及时记录、跟踪缺陷,并根据缺陷等级和严重程度进行优先级划分和修复。

缺陷管理阶段: 在软件测试中,发现缺陷后需要及时记录、跟踪缺陷,并根据缺陷等级和严重程度进行优先级划分和修复。

- 测试报告阶段: 完成测试之后,需要撰写测试报告,对测试结果和质量进行评估。

测试报告阶段: 完成测试之后,需要撰写测试报告,对测试结果和质量进行评估。

测试工具为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覆盖率,通常需要使用以下测试工具:- 自动化测试工具: 如Selenium等,可用于自动化测试用例的执行。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内容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内容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内容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质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我们制定了本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本计划旨在明确软件质量目标、制定保证措施、建立评估体系,确保软件产品符合预期的质量标准。

二、质量目标
1. 功能性:确保软件功能满足用户需求,无重大缺陷。

2. 性能:软件性能稳定,响应时间符合预期。

3. 安全性:确保软件产品在安全方面无重大漏洞。

4. 易用性:软件界面友好,操作便捷。

5. 兼容性:软件产品在不同平台、浏览器上运行稳定。

三、保证措施
1. 需求分析: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确保软件功能满足用户期望。

2. 代码审查:对代码进行严格审查,确保代码质量。

3. 测试: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确保软件质量。

4. 代码重构:对代码进行持续优化,提高软件性能。

5. 安全漏洞扫描: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及时修复潜在风险。

6. 用户反馈收集:建立用户反馈渠道,及时了解并解决用户问题。

四、评估体系
1. 评估指标:功能性、性能、安全性、易用性、兼容性等指标。

2. 评估周期: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评估,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 评估方法:采用自动化测试、人工测试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估。

4. 问题跟踪与解决: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与解决,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计划的实施,我们将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持续优化本计划,不断提高软件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一、概述。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是指为了保证软件项目顺利进行和最终交付高质量软件产品而制定的计划。

质量保证计划规范是对软件质量保证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文件,旨在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二、编制目的。

本规范的编制旨在规范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的编制和执行,确保软件项目按时交付、符合用户需求、质量可控。

三、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计算机软件项目的质量保证计划编制和执行,包括但不限于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阶段。

四、质量保证计划编制。

1. 质量目标和标准,明确软件项目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包括功能性、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2. 质量保证活动,确定质量保证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节点,包括代码审查、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

3. 质量保证责任,明确各个阶段的质量保证责任人员,包括开发人员、测试人员、项目经理等。

4. 质量度量和反馈,确定质量度量的指标和方法,建立质量度量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5. 质量保证计划的评审和批准,对质量保证计划进行评审和批准,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五、质量保证计划执行。

1. 质量保证活动的执行,按照质量保证计划的要求,开展相应的质量保证活动,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 质量度量和反馈,定期对软件项目进行质量度量,及时反馈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 质量保证记录的管理,对质量保证活动的记录进行管理和归档,形成完整的质量保证文档。

六、质量保证计划的调整。

1. 风险管理,对软件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及时调整质量保证计划,确保软件项目的顺利进行。

2. 变更管理,对软件项目的变更进行管理,评估变更对质量保证计划的影响,做出相应的调整。

七、质量保证计划的验收。

1. 质量保证计划的验收标准,明确质量保证计划的验收标准和方法。

2. 质量保证计划的验收程序,制定质量保证计划的验收程序,确保验收过程的规范和公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编号: S×××-<软件开发规范 >类:规范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Version: 1.0文档撰写部门:软件开发部撰写人(签名):完成日期:2002年10月23日本文档使用部门:■主管领导■项目组■测试组■维护人员□用户□客户(市场)评审负责人(签名):评审日期:修订历史记录目录1.编写目的 (4)2.引用标准 (4)3.术语 (4)3.1项目委托单位 PROJECT ENTRUST ORGANIZATION (4)3.2项目承办单位PROJECT UNDERTAKING ORGANIZATION (4)3.3软件开发单位 SOFTWARE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4)3.4用户 USER (4)3.5软件 SOFTWARE (4)3.6重要软件 CRITICAL SOFTWARE (4)3.7软件生存周期 SOFTWARE LIFE CYCLE (4)3.8验证 VERIFICATION (5)3.9确认 VALIDATION (5)3.10测试 TESTING (5)3.11软件质量 SOFTWARE QUALITY (5)3.12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5)4.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编制大纲 (5)4.1引言 (6)4.1.1目的 (6)4.1.2定义和缩写词 (6)4.1.3参考资料 (6)4.2管理 (6)4.2.1机构 (6)4.2.2任务 (6)4.2.3职责 (6)4.3文档 (6)4.3.1基本文档 (6)4.3.2其他文档 (7)4.4标准、条例和约定 (7)4.5评审和检查 (7)4.5.1软件需求评审 software requirements review (7)4.5.2概要设计评审 preliminary design review (8)4.5.3详细设计评审 detailed design review (8)4.5.4功能检查 functional audit (8)4.5.5物理检查 physical audit (8)4.5.6综合检查 comprehensive audit (8)4.5.7管理评审 management reviews (8)4.6软件配置管理 (8)4.7工具、技术和方法 (8)4.8媒体控制 (8)4.9对供货单位的控制 (8)4.10记录的收集、维护和保存 (9)1. 编写目的本规范规定了在制定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时应该遵循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软件特别是重要软件的质量保证计划制订工作。

对于非重要软件或已经开发好的软件,可以采用本规范规定的要求的子集。

2. 引用标准GB/T 11457 软件工程术语GB 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12505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3. 术语下面给出本规范中用到的一些术语的定义,其他术语的定义按GB/T 11457。

3.1 项目委托单位 project entrust organization项目承办单位是指为产品开发提供资金并通常也是(但有时也未必)确定产品需求的单位或个人。

3.2 项目承办单位project undertaking organization项目承办单位是指为项目委托单位开发、购置或选用软件产品的单位或个人。

3.3 软件开发单位 software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软件开发单位是指直接或间接项目委托单位委托而直接负责开发软件的单位或个人。

3.4 用户 user用户是指实际使用软件来完成某项计算、控制或数据处理等任务的单位或个人。

3.5 软件 software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的数据和文档,也包括固化了的程序。

3.6 重要软件 critical software重要软件是指它的故障会影响到人身安全、会导致重大经济损失或社会损失的软件。

3.7 软件生存周期 software life cycle软件生存周期进指从系统对计算机软件系统提出应用需求开始,经过开发,产生一个满足需求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然后投入运行,直至该软件系统退役为止。

期间经历系统分析与软件定义、软件开发以及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等三个阶段。

其中软件开发阶段一般又划分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组装与系统测试发及安装与验收等六个阶段。

3.8 验证 verification验证是指确定软件开发周期中的一个给定阶段的产品是否达到在上一阶段确立的需求的过程。

3.9 确认 validation确认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结束时对软件进行评价以确定它是否和软件需求相一致的过程。

3.10 测试 testing测试是指通过执行程序来有意识地发现程序中的设计错误和编码错误的过程。

测试是验证和确认的手段之一。

3.11 软件质量 software quality软件质量是指软件产品中能满足给定需求的各种特性和总和。

这些特性称做质量特性,它包括功能度、可靠性、时间经济性、资源经济性、可维护性和或移植性等。

3.12 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质量保证是指为使软件产品规定需求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必要工作。

4.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编制大纲项目承办单位(或软件开发单)中负责软件质量保证的机构或个人,必须制订一个包括以下各章内容的软件质量保证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名章应以所给出顺序排列;如果某本章中没有相应的内容,则在该章标题之后必须注明“本章无内容”的字样,并附上相应的理由;如果需要,可以在后面增加章条;如果某些材料已经出现在其他文档中,则在该计划中应引用那些文档。

计划的封面必须标明计划名和该计划所属的项目名,并必须由项目委托单位和项目承办单位(或软件开发单位)的代表共同签字,、批准。

计划的目次是:引言管理文档标准、条例和约定评审和检查软件配置管理工具、技术和方法媒体控制对供货单位的控制记录的收集、维护和保存下面给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的各个章条必须具有的内容。

4.1 引言4.1.1 目的本条必须指出特定的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的具体目的。

还必须指出该计划所针对的软件项目(及其所属的各个子项目)的名称和用途。

4.1.2 定义和缩写词本条应该列出计划正文中需要解释的而在GB/T 11457中尚未包含的术语的定义,必要时,还要给出这些定义的英文单词及其缩写词。

4.1.3 参考资料本适可而止必须列出计划正文中所引用资料的名称、代号、编号、出版机构和出版年月。

4.2 管理必须描述负责软件质量保证的机构、任务及其有关的职责。

4.2.1 机构本条必须描述与软件质量保证有关的机构的组成。

还必须清楚地描述来自项目委托单位、项目承办单位、软件开发单位或用户中负责软件质量保证的各个成员有机构中的相互关系。

4.2.2 任务本条必须描述计划涉及的软件生存周期中有关阶段的任务,特别要把重点放在描述这些阶段所应进行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上。

4.2.3 职责本条必须指明软件质量保证计划中规定的每一个负责单位或成员的责任。

4.3 文档必须列出在该软件的开发、验证与确认以及使用与维护等阶段中需要编制的文档,并描述对文档进行评审与检查的准则。

4.3.1 基本文档为了确保软件的实现满足需求,至少需要下列基本文档:4.3.1.1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softwar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必须清楚、准确地描述软件的每一个基本需求(功能、性能、设计约束和属性)和外部界面。

必须把每一个需求规定成能够通过预先定义的方法(例如检查、分析、演示或测试等)被客观地验证与确认的形式。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详细格式按GB 8567。

4.3.1.2 软件设计说明书 software design description软件设计说明书应该包括软件概要设计说明和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两部分。

其概要设计部分必须描述所设计的总体结构、外部接口、各个主要部件的功能与数据结构以及各主要部件之间的接口;必要时还必须对主要部件的每一个部件进行描述。

其详细设计部分必须给出每一个基本部件的功能、算法和过程描述。

软件设计说明书的详细格式按GB8567。

4.3.1.3 软件验证与确认计划 software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plan软件验证与确认计划必须描述所采用的验证和确认方法(例如评审、检查、分析、演示或测试等),以用来验证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需求是否已由软件设计说明书描述的设计实现;软件设计说明书表达的设计是否已由编码实现。

软件验证与确认计划还可用来确认编码的执行是否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所规定的需求相一致。

软件验证与确认计划的详细格式按GB 8567 中的测试计划的格式。

4.3.1.4 软件验证和确认报告 software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report软件验证与确认报告必须描述软件验证与确认计划的执行结果。

这里必须包括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所需要的所有评审、检查和测试的结果。

软件验证与确认报告的详细格式按GB 8567 中的测试报告的格式。

4.3.1.5 用户文档 user documentation用户文档(例如手册、指南等到)必须指明成功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数据、控制命令以及运行条件等;必须指明所有的出错信息、含义及其修改方法;还必须描述将用户发现的错误或问题通知项目承办单位(或软件开发单)或项目委托单位的方法。

用户文档的详细格式按GB 8567。

4.3.2 其他文档除基本文档以外,还应包括下列文档:a. 项目实施计划(其中可包括软件配置管理计划,但在必要时也可单独制订该计划):其详细格式按GB 8567。

b. 项目进展报表:其详细格式可参考本规范附录B(参考件)中有关《项目进展报表》的各项规定。

c. 项目开发各阶段的评审报表:其详细格式可参考本规范附录C(参考件)中有关《项目阶段评审表》的各项规定。

d. 项目开发总结:其详细格式按GB 8567。

4.4 标准、条例和约定必须列出软件开发过程中要用到的标准、条例和约定,并列出监督和保证执行的措施。

4.5 评审和检查必须规定所要进行的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评审和检查工作,并编制或引用有关的评审和检查规程以及通过与否的技术准则。

至少要进行下列各项评审和检查工作:4.5.1 软件需求评审 software requirements review在软件概要设计结束后必须进行概要设计评审,以确保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所规定的各项需求的合适性。

4.5.2 概要设计评审 preliminary design review在软件概要设计结束后必须进行概要设计评审,以评价软件设计说明书中所描述的软件概要设计在总体结构、外部接口、主要部件功能分配、全局数据结构以及各主要部件之间的接口等方面的合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