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15专升本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2015专升本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出自( )A.《庄子》B.《孟子》C.《论语》D.《左传》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倡明的政治观点是( )A.克己复礼B.仁政、王道C.无为而治D.小国寡民3.《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A.渭河之神B.淮河之神C.长江之神D.黄河之神4.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A.苏轼B.韩愈C.柳宗元D.王安石5.所谓伶官是指( )A.民间艺人B.宫廷艺人C.著名优伶D.朝廷授予官职的宫廷艺人6.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A.《左传》B.《史记》C.《汉书》D.《国语》7。

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今天的( )A.北京B.南京C.西安D.开封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B.《秋水》C.《陈情表》D.《五代史伶官传序》9.鲁迅《灯下漫笔》发表在()A.《语丝》B.《莽原》周刊C.《小说月报》D.《创造》周刊10..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B.演绎法C.比较法D.比喻法11.钱钟书的《论快乐》是()A.叙事散文B.回忆录C.抒情散文D.随笔12.培根是()A.德国哲学家B.法国史学家C.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D.美国小说家13.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A.《孟子》B.《庄子》C.《论语》D.《战国策》14.《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A.急忙B.迅速C.竭力D.屡次15.《战国策》的最后整理编订者是()A.孔子B.左丘明C.刘向D.司马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6.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_____?17。

2015-2018年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参考答案

2015-2018年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参考答案

2015年浙江全日制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答案一、选择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解析:文言实词“河”指黄河,是一个古今异义词。

2.A解析:B项“羞”通“馐”,C项“裁”通“才”,D项“惠”通“慧”,聪明,智慧。

3.C解析:A、B、D三项都是使动用法,C选项是名词用作动词。

4.B解析:B选项没有错别字,A项必需品,C项山清水秀,D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D解析:词义辨析题,“结余”指纯粹剩下的,而“节余”指节省余下的,袒护”指偏袒维护,而“庇护”含有“包庇”贬义,盈利”指获得利益,而营利主观上谋取利益,如以营利为目的。

6.B解析:考察比喻句的用法,A、C、D没有喻体,构不成比喻句。

7.A解析: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敬辞,是指恭敬别人的词语,而“斗胆”只能用于自己身上,不是敬辞。

8.A解析:考察公文的基本格式,附件属于主体部分,位于正文之下,成文日期之上。

9.B解析:这道题考点是文种的判定,首先题干中是向下级的行文应该先排除A选项,批复用于答复请示,而通知向下级发布需要执行的事项,而非提出建议。

10.A解析:和戎诏下十五年”是说议和的诏书已经下达十五年了,说明了朝廷的态度。

11.B解析:要明确《氓》这首诗歌每一句话的意思,“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是说没有想到版会反悔,那就和他一拍而散吧,从中体现了弃妇的觉醒和反抗。

12.D解析:文学社团常识一定要掌握,创造社的发起人是郁达夫和郭沫若。

13.B解析:《日出》作者是曹禺14.C解析:考察诗人诗风。

杜甫诗歌沉郁顿挫、李白之诗清新飘逸、白居易之诗通俗晓畅。

15.A解析:考察成语与文言文对应出处,扑朔迷离出自于《木兰诗》、妄自菲薄出自于《出师表》、百废待兴出自于《岳阳楼记》无人问津出自于《桃花源记》。

16.B解析:《行路难》属于乐府旧题诗,属于七言歌行体。

17.C解析:《史记》是纪传体史书,《左传》是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18.D解析:《谏逐客书》中没有提及纳谏和拒谏的对比。

2015年安徽皖西学院专升本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5年安徽皖西学院专升本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5年安徽皖西学院专升本语文真题及答案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放:驱逐,流放。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擢:提拔,提升。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就:从事,上任。

D.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假:任命,授职。

(正确答案)2、3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推广与研究。

B.2021年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

C.此次神舟十二号发射和对接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正确答案) D.由于《汉字规范表》即将出炉,使乱取名、取怪名的情况得到遏制。

3、1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1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杰出的剧作家,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将进酒(qiāng)岑夫子(chén)欢谑(xuè)馔玉(zhuàn)B、虾蟆陵(há)贾人(jiǎ)钿头(diàn)荻花(dí)C、樯橹(qiáng)酹(lèi) 凝噎(yè)兰舟催发(fà)D、郯子(tán)六艺经传(zhuàn)或不焉(fǒu)句读(dòu)(正确答案)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马厩(jì)嶙峋(lín)(正确答案)B、惬意(qiè)珍馐(xiū)C、钳制(qián)敕造(chì)D、搭讪(shàn)粜卖(tiào)7、“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 [单选题] *A.焦大B.薛蟠C.凤姐(正确答案)D.鸳鸯8、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在《红楼梦》中,如果说宝玉与宝钗的“金玉良姻”象征着封建婚姻,那么宝玉与黛玉的“木石前盟”则象征着自由恋爱。

2015年安徽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详解

2015年安徽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详解

2015年安徽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总分100, 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 下列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代的是( )A 《左传》B 《国语》C 《诗经》D 《战国策》答案:B解析:《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左丘明依据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战国策》是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故选B。

2. 下列作家属于当代的是( )A 茅盾B 王安忆C 巴金D 冰心答案:B解析:茅盾、巴金、冰心属于现代作家,故选B。

3. 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是( )A 鲁迅B 朱光潜C 茅盾D 巴金答案:B解析: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

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故选B。

4. 下列关于《诗经》知识的表述,不止确的一项是( )A 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B 收录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0篇C 古人将其表现手法概括为"赋""比""兴"D 在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此后才被称为"诗经"答案:B解析:《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故选B。

5. 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 )A 《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B 《蒹葭》(蒹葭苍苍)C 《陌上桑》(日出东南隅)D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答案:C解析:《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

(完整版)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2015年真题

(完整版)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2015年真题

浙江省2015年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满分为150分;3.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的钢笔、圆珠笔答卷,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B.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就:担任C.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河流D.乘.彼境垣,以望复关乘:登上2.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B.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C.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D.甚矣,汝之不惠3.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既来之,则安.之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C.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D.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4.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必须品B.脉搏C.山青水秀D.万事具备,只欠东风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_____费近百万元。

②父母不应该_____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③广告是一种宣传形式,商业广告的目的是_____。

A.结余袒护盈利B.结余庇护盈利C.节余庇护营利D.节余袒护营利6.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这几天像过节一样热闹。

B.人情味像生活中调味的盐。

C.蔬菜的价格像水果一样贵。

D.这里的老鼠像猫一样大。

7.下列词语不属于...敬辞的一项是A.斗胆B.雅正C.垂爱D.海涵8.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何处注明附件的顺序和名称()A.正文之后,成文时间之前B成文时间之后,抄送机关之前C.成文时间之后,主题词之前D.份号之后,文件名称之前9.对下级机关提出建议,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用下列哪一种公文?A.商洽函B.意见C.批复D.通知10.《关山月》中表现朝廷对恢复中原态度诗句的一项是()A.和戎诏下十五年B.几处今宵垂泪痕C.沙头空照征人骨D.厩马肥死弓断弦11.《氓》中体现出弃妇有觉醒和反抗意识的一项是()A.三岁为妇,靡室劳矣B.反是不思,亦已焉哉C.于嗟鸠兮,无食桑葚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12.在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与下列哪位作家一起组织了创造社()A.鲁迅B.徐志摩C.冰心D.郁达夫13.下列作品不属于...艾青创作的一项是()A.《向太阳》B.《日出》C.《北方》D.《火把》14.下列各项中,属于陶渊明作品风格的一项是()A.沉郁顿挫B.清新飘逸C.质朴平淡D.通俗晓畅15.下列成语出自哪些课文,依次排列正确的一组是()扑朔迷离妄自菲薄百废俱兴无人问津①《出师表》②《岳阳楼记》③《桃花源记》④《木兰诗》A.④①②③B.③①②④C.①②④③D.②③①④16.从诗歌体裁上看,李白的《行路难》属于()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17.下列史书都属于纪传体的一项是()A.《左传》《史记》《三国志》B.《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C.《史记》《汉书》《后汉书》D.《战国策》《史记》《汉书》18.下列不属于《谏逐客书》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A.客有功与客无过的对比B.重物与轻人的对比C.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对比D.纳谏和拒谏的对比19.下列诗句中的“君”指代的人物,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元二)B.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东鲁友人)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李白)D.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杜少府)2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其中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平坦自然、恬静平和,在一定意义上是陶渊明性情的写照。

2015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1/2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
郭沫若标明为“眷念祖国的情绪”的诗作是
A.《凤凰涅槃》
B.《天狗》
C.《炉中煤》
D.《地球,我的母亲》
下一题
(2/2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题
鲁迅短篇小说《风波》的结构线索是
A.张勋复辟
B.九斤老太的唠叨
C.七斤的苦闷
D.辫子事件
上一题下一题
(3/2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3题
诗集《春水》的作者是
A.张爱玲
B.冰心
C.萧红
D.丁玲
上一题下一题
(4/2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4题
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
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
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上一题下一题
(5/2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5题
下列关于作者艺术风格的评论,错误的是
A.艾青在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
C.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
上一题下一题
(6/2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6题
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山东省2015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详解

山东省2015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详解

山东省2015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史书,其体例是()。

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其他2.《采薇》这首诗选自《诗经》中的()。

A.风B.大雅C.小雅D.颂3.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列举繆公用由余、百里奚,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张仪,昭王用范雎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

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B.演绎法C.比较法D.类比法4.“却宾客以业诸侯”中的“业”是名词活用为()。

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状语D.表示方位与处所5.《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A.七言排律B.七言歌行C.新题乐府D.古题乐府6.“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句出自()。

A.《雨巷》B.《听听那冷雨》C.《洞庭一角》D.《怀念萧珊》7.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是()。

A.《丧钟为谁而鸣》B.《永别了,武器》C.《太阳照常升起》D.《老人与海》8.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是一部()。

A.小说B.悲剧C.长篇叙事诗D.史书9.“世界要是没有光,等于人没有眼睛”两句的作者是()。

A.艾青B.郭沫若C.戴望舒D.雪莱10.下列作品中,以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的生存与婚姻状态为表现内容的是()。

A.《伤逝》B.《围城》C.《春之声》D.《失败了以后》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首。

12.“渔父莞尔而笑,鼓楫而去”句中的“莞尔”,意思是。

13.“君何患焉”中的“焉”意思是。

14.“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句中的“见”是表示的副词。

15.古诗《长恨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16.《又是一年芳草绿》的作者是现代作家。

2015年江苏省专转本语文真题

2015年江苏省专转本语文真题

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试大学语文一、语文知识(本大题共15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请将答题卡上该题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言简意赅暮霭一愁莫展慰藉B、良莠不齐休憩出类拔萃渎职C、舐犊情深皱褶既往不纠厄运D、融汇贯通狙击墨守成规泻气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互联网+”时代,汉语词汇变化之快,使词典的修订改版,这反应出一个社会的。

A、望尘莫及欣欣向荣B、应接不暇纷繁芜杂C、力不能支日新月异D、措手不及瞬息万变3、下列古籍中,保存古代神话传说最多的是A、《淮南子》B、《庄子》C、《山海经》D、《楚辞》4、下列名句出自《孟子》一书的是A、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D、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5、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6、下列诗词与作者顺序相匹配的一组是(1)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4)哀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A、王维高适李贺杜甫B、王维李贺杜甫高适C、高适王维杜甫李贺D、高适李贺王维杜甫7、下列作品中,属于晚清谴责小说的是A、《儿女英雄传》B、《歧路灯》C、《儒林外史》D、《孽海花》8、近代提出“诗届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是A、龚自珍B、黄遵宪C、康有为D、梁启超9、下列不属于端午节传统习俗的一项是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D、喝雄黄酒10、2015年是农历乙未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那么,征战胜利当年应是农历A、乙申年B、乙酉年C、丙申年D、丙酉年11、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类书是A、《永乐大典》B、《四库全书》C、《册府元龟》D、《古今图书集成》12、下列关于现代作家、作品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A、矛盾的《林家铺子》塑造了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单选郭沫若标明为“眷念祖国的情绪’’的诗作是()A.《凤凰涅槃》B.《天狗》C.《炉中煤》D.《地球,我的母亲》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炉中煤》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炉中煤》的副标题为“眷念祖国的情绪”,是一篇表现作者眷念祖国之情的现代新诗,收录在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当中。

《凤凰涅榘》《天狗》《地球,我的母亲》也是诗集《女神》中的名篇。

第2题单选鲁迅短篇小说《风波》的结构线索是()A.张勋复辟B.九斤老太的唠叨C.七斤的苦闷D.辫子事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风波》的结构线索。

【应试指导】小说中所描写的风波的起因、发展和结束,均由“辫子事件”这一线索贯穿起来,故“辫子事件”为小说的结构线索。

第3题单选诗集《春水》的作者是()A.张爱玲B.冰心C.萧红D.丁玲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春水》是冰心的诗集。

此外,冰心还出版了诗集《繁星》、散文和短篇小说舍集《超人》、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第4题单选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论毅力》的中心论点。

【应试指导】《论毅力》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是一篇政论文。

全文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紧紧围绕“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个论点展开论证。

第5题单选下列关于作者艺术风格的评论,错误的是()A.艾青在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C.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艺术风格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艾青的诗歌语言自由多变、富有节奏感,形式上长短句结合,不刻意追求格律押韵,故A项的说法不正确。

第6题单选成语“分崩离析”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五代史伶官传序》D.《答司马谏议书》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拔】本题考查了“分崩离析”一词的出处。

【应试指导】“分崩离析”出自《季氏将伐颛臾》“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一句中,意为四分五裂。

第7题单选先秦诸子中最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人彀’’论辩手法的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孟子的论辩手法。

【应试指导】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用梁惠王熟悉的战事作比喻.让其迅速对“五十步笑百步”作出判断。

使对方不知不觉入套,自己否定自己,这就是典型的“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故应选B项。

第8题单选在契诃夫小说《苦恼》里,车夫姚纳向小母马倾诉的主要原因是()A.年老多病,无依无靠B.生活困窘,缺乏救助C.儿子死了,无人赡养D.社会冷漠,百姓麻木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契诃夫小说《苦恼》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小说中,姚纳因刚失去爱子,想要找人诉说自己的悲痛,却无人倾听,并多次遭到周围人的冷眼、蔑视和辱骂,社会的冷漠和百姓的麻木让他只能向小母马诉说内心的痛苦。

第9题单选黄省三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断魂枪》B.《曰出》C.《雷雨》D.《北京人》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曹禺戏剧《曰出》的主要人物。

【应试指导】黄省三出自戏剧《曰出》,是一个被剥削、被欺凌的社会底层小人物形象。

第10题单选下列诗句中,表现了由“己之思彼”转写“彼之思己”的是()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IH时相识C.想佳人、妆楼隅忘,误几回、天际识归舟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想佳人、妆楼颞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前半句“想佳人、妆楼湡望”指自己思念佳人;后半句“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指设想佳人在家想念自己.故选C项。

第11题单选称司马迁《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家是()A.鲁迅B.茅盾C.胡适D.周作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应试指导】《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著作,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12题单选诗作被后人称为“诗史”的诗人是()A.屈原B.陶渊明C.杜甫D.陆游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杜甫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诗风格多样,但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第13题单选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的主要写作意图是()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B.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C.记述乡间访民的情景D.阐述“养民治国”的思想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种树郭橐驼传》的写作意图。

【应试指导】文章借郭橐驼种树的成功经验,表达了作者改革政治的愿望,指出为政与种树一样,一定要顺其天性,不要人为破坏百姓的正常生活秩序。

第14题单选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主张的是()A.杜甫B.韩愈C.白居易D.李商隐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白居易的文学主张。

【应试指导】白居易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主张发挥诗歌为政治服务的作用,批评现实,反映民生疾苦。

第15题单选屠格涅夫《门槛》中,“门槛”象征着()A.敌人设下的陷阱B.囚禁革命者的监狱C.革命者的秘密组织D.革命征途的艰难险阻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门槛》里的象征手法。

【应试指导】“门槛”象征着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

《门槛》是一篇充满象征意蕴的散文诗,全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如“一座大楼”象征着伟大而壮丽的革命事业;“门内的声音”,象征着对投身革命者的考验;“一位姑娘”,则喻指勇于献身的革命战士;而“傻瓜”,象征着市侩们对于革命者的不理解和污蔑;“一个圣人”.象征着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崇敬。

第16题单选下列句子中,“其”表示期望、命令等语气的是()A.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百亩之田,无夺其时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其”的用法。

【应试指导】B项中的“其”为语气词,表示命令或希望的语气;ACD三项中的“其”均为代词。

第17题单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对一词多义的理解。

【应试指导】D项中的“为”都是“作为”的意思。

A项中的“故”分别为“缘故”“从前”的意思;B项中的“于”分别为“在”“到”的意思;C项中的“焉”前一个为“怎么,如何”的意思.后一个为语气助词。

第18题单选下列句子中,不是宾语前置的是()A.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B.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C.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D.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宾语前置的用法。

【应试指导】A项“未之逮”倒装,宾语前置,为“未逮之”;B项“姜氏何厌之有”,“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何厌有之”;D项“以何市而反”宾语前置,为“何市以而反”。

第19题单选下列各句中,带横线字解释错误的是()A.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忽:忽然B.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谢:问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拾取D.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顾:访问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言文的字词释义。

【应试指导】A项,忽:若有若无,形容风尘迷漫,视野不清。

第20题单选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翻译错误的是()A.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去不复顾:离开之后就不要再回头去看它。

B.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

广为圜陈外向:李广命令士兵面向外布成圆形的阵势。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不负戴于道路矣:不用身背头顶地在道路上奔波了。

D.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

抽矢射佛寺浮图:抽出箭射佛寺上的浮雕与图画。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应试指导】D项,抽矢射佛寺浮图:抽出箭射向寺庙里的佛塔。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

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蘩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第21题简答颍考叔为什么要“食舍肉”?文章表现颍考叔的“纯孝”有何作用?(4分)参考答案:引起郑庄公的注意,引出下文。

(2分)反衬庄公的伪孝。

(2分)第22题简答郑庄公与姜氏“隧而相见”表现了郑庄公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参考答案:虚伪。

(2分)第23题简答从全文来看这段文字有何作用?(4分)参考答案:这是文章的“尾声”,它使故事更加完整,(2分)也使庄公的性格更加突出。

(2分)阅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24题简答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参考答案:旷达乐观,超然物外(或“超脱”)。

(4分)第25题简答作者以水与月为喻,阐明了怎样的哲理?(4分)参考答案:万物都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

(4分)第26题简答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文赋在语言上具有什么特点?(2分)参考答案:骈散相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