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交通拥堵现状及其治理
湖州快速路建设情况汇报

湖州快速路建设情况汇报湖州快速路建设工程自开工以来,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精心施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目前,湖州快速路建设已经完成了前期工程规划、勘察设计、土地征收等工作,并且已经开始了道路的铺设和相关设施的建设。
以下将对湖州快速路建设情况进行详细汇报。
首先,湖州快速路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已经圆满完成。
在前期工程规划阶段,我们充分调研了湖州市区域交通的状况,结合城市发展规划,确定了快速路的路线和布局。
在勘察设计阶段,我们精心设计了快速路的道路线路、桥梁隧道、排水系统等相关设施,并且获得了相关部门的批复和认可。
在土地征收方面,我们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确保了土地征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湖州快速路的建设工程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施工阶段。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快速路路基的平整和铺设,同时开始了相关设施的建设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工期进度。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与周边居民和相关单位的沟通,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最后,湖州快速路建设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快速路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湖州市区域交通状况,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同时,快速路的建设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便利,改善了居民出行条件,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
总之,湖州快速路建设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加大工程建设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努力将湖州快速路建设工程打造成为一项优质的工程,为湖州市交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继续给予湖州快速路建设工程的支持和关注,共同推动工程的顺利进行。
湖州快速路建设工程将为湖州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市民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为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完善湖州港岸线资源利用的对策建议

完善湖州港岸线资源利用的对策建议作者:赵瑜颉冯扬文来源:《集装箱化》2021年第03期湖州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和浙江省北部,地处杭嘉湖平原水网地带,境内航道密布,水陆干线四通八达,是全国主要内河港口之一、沿海集装箱枢纽港的重要喂给港和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港口岸线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和港口发展的先决条件,需要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湖州市不断探索实践,按照“关闭淘汰一批、整治提升一批、规划建设一批”的码头整治工作思路,持续开展非法码头治理行动,深入推进港口去产能、调结构,积极建设临港物流平台,从而推动湖州港岸线资源利用向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
本文比较湖州港与周边内河港口岸线资源利用情况,介绍湖州港岸线资源利用转型发展措施,分析当前湖州港岸线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完善湖州港岸线资源利用的对策建议。
1 湖州港与周边内河港口岸线资源利用情况比较1.1 湖州港岸线资源利用情况1.1.1 港区岸线资源利用情况湖州港按照港区功能、行政区划、岸线资源分布和临港产业布局等要素划分为5个货运港区和1个旅游港区,分别为吴兴港区、南浔港区、长兴港区、德清港区、安吉港区和太湖旅游港区。
湖州港港区规划岸线总长72.7 km,其中:已利用岸线长度为53.0 km,规划利用岸线长度为19.7 km。
在港区规划利用岸线资源中,公共码头岸线长度为9.3 km,临港工业码头岸线长度为8.8 km,支持系统岸线长度为1.0 km,旅游码头岸线长度为0.6 km。
[1]从2019年湖州港主要货运港区岸线资源利用情况(见表1)来看,各港区每百米岸线货物吞吐量差异较大,其中:安吉港区和长兴港区每百米岸线货物吞吐量较高,超过40.0万t;南浔港区每百米岸线货物吞吐量最低,只有9.9万t。
1.1.2 航道岸线资源利用情况湖州市境内共有内河航道120条,通航总里程为,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及其占比均位居全省前列,其中:Ⅲ级航道105.9 km,Ⅳ级航道210.5 km,Ⅴ级航道89.4 km,Ⅵ级航道185.0 km,Ⅶ级航道115.4 km,Ⅶ级以下航道473.3 km;Ⅳ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到316.4 km,占航道通航总里程的比例为26.8%。
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建议与意见

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建议与意见在当今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交通拥堵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交通拥堵不仅浪费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出行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
一、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应加大对地铁、轻轨、公交等公共交通系统的投资和建设力度,扩大线路覆盖范围,提高运营频率和服务质量。
优化公交线路规划,减少线路重叠和迂回,增加直达线路,提高公交的吸引力和便捷性。
同时,推广智能化公交系统,通过实时公交信息查询、智能调度等手段,提高公交的准点率和运行效率。
此外,还应加强公交站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如候车亭、电子站牌、无障碍设施等,改善乘客的候车环境。
二、优化道路交通规划合理的道路交通规划是缓解交通拥堵的基础。
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城市的发展规模和人口分布,科学规划道路网络,增加道路的密度和连通性。
在新建城区,应提前规划好主次干道和支路,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道路体系。
对于已建成的城区,应通过改造和扩建道路、打通断头路、优化路口设计等方式,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合理设置车道数量和宽度,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适时调整车道功能。
在道路规划中,还应充分考虑行人、自行车和机动车的通行需求,设置专用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实现人车分流。
三、推广绿色出行方式鼓励居民采用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既能减少交通拥堵,又有助于环保和健康。
建设完善的步行和自行车道网络,保障行人与自行车的通行空间和安全。
在商业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区域,设置更多的自行车停放设施,方便居民停放自行车。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绿色出行的认识和积极性。
例如,推出自行车租赁服务、举办绿色出行活动、给予绿色出行者一定的补贴或奖励等。
四、加强交通管理加强交通管理是改善交通拥堵的关键。
湖州市交通拥堵现状及其治理

湖州市交通拥堵现状及其治理【摘要】伴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凸显,严重影响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因此,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就成为当前城市发展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分析湖州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和原因出发,探讨城市拥堵问题的解决方案,为解决我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分析;治理措施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机动车拥有量和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却相对不足,交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致使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也出现了诸如交通拥挤堵塞、交通事故频发、劳动生产率下降、能源浪费增大、汽车废气污染严重等诸多交通问题。
一、我市交通发展现状分析湖州市是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的长三角洲地区“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14个重点城市之一,列属“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
湖州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距杭州75公里、上海160公里、南京220公里,是沪、杭、宁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是连接长三角南北两翼和东中部的重要地区。
截止2014年底,全市年末户籍人口263.78万人,其中男性130.89万人、女性132.89万人; 60岁以上人口58.75万人,占总人口的22.3%。
2014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51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89公里、一级公路451公里、二级公路579公里。
至2014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达到47.15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42.45万辆,其中轿车30.32万辆;高峰时段主干道断面平均速度为24.9公里/小时;全市新建改建城市道路86.77公里,截至2014年底,湖州中心城区道路675.8公里,道路总面积1749.6万平方米;全市共新增更新城市公交车辆109辆,中心城区共有城市公交车辆449辆,新增公交站点115个,扫除公交盲区16个。
2014年末中心城区公交线路条数63条,总长914.2公里,主城区公交线网密度3.2公里/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全面完成了公共自行车两期系统建设,累计新增投放公共自行车4500辆;中心城区共新增停车位8461个,新增专用停车位8360个。
湖州市的交通发达吗?

湖州市的交通发达吗?一、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湖州市拥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方便居民和游客出行。
其中,轨道交通是湖州市交通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
湖州地铁1号线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线路串连了湖州市南北两个重要的交通枢纽,缩短了市民出行时间,提高了交通效率。
此外,湖州市还拥有一体化的公交车网络,覆盖了各个城区及周边乡镇,方便市民出行。
二、便利的交通枢纽湖州市是浙江省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市内及周边的交通网络发达。
首先,湖州市位于杭州湾之滨,与杭州、宁波等城市相邻,交通条件良好。
市内有长三角高速公路交汇处,连接了上海、杭州等多个城市,方便市民和外地游客的交通出行。
其次,湖州市拥有一个现代化的交通枢纽——湖州高铁站,该站依托于杭镇高速公路和杭州湾跨海大桥,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高铁出行方式。
三、运输工具多样化湖州市交通工具种类繁多,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
首先,市内的出租车数量充足,出租车公司一直在增加车辆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其次,自行车租赁服务在湖州市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市内有很多自行车租赁点,方便市民进行短途出行。
此外,湖州市还建设了多个停车场,解决了停车难题,方便市民出行。
四、交通设施便利化湖州市交通设施便利化程度高,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出行环境。
市内的交通路网错综复杂,道路宽敞平坦,方便车辆行驶。
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交通设施也得到了及时维护和更新,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五、可持续发展湖州市交通的发展注重以人为本,追求可持续发展。
市政府积极推广绿色出行,提倡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车出行,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降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同时,湖州市不断完善交通规划和交通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便利性。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模式在市民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综上所述,湖州市的交通发达程度较高,有着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方便的交通枢纽,多样化的运输工具,便利化的交通设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模式。
湖州地铁规划

湖州地铁规划湖州市位于中国浙江省北部,是杭州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湖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地铁成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我对湖州地铁规划的一些建议。
首先,湖州地铁规划应以市区为中心,建设一条环线和几条放射线,形成一个辐射状的交通网络。
环线主要贯穿市区的主要道路,连接各个重要的商务区、政府机关和居民区。
几条放射线则连接市区与周边的重要城镇,方便市民出行。
其次,湖州地铁规划应统筹考虑不同的交通需求。
除了通勤出行外,还应考虑到旅游和商务出行的需求。
例如,可以设计一条连接湖州市区与南浔镇的地铁线路,方便游客前往南浔古镇游览。
另外,还可以在市区周边建设一些地铁站,方便市民前往郊区的景区和工业园区。
第三,湖州地铁规划应注重与其他交通工具的衔接和换乘。
地铁站的设计应尽量靠近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终点站,如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和轮渡码头等。
另外,地铁站的出入口应设置在主要道路附近,方便市民步行和骑行到达。
第四,湖州地铁规划应注重舒适性和便利性。
地铁站的设计要考虑到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如设置无障碍通道、扶梯和坡道等,方便他们进出地铁站。
另外,地铁站的站台应宽敞明亮,设有座椅和自动售票机,方便市民等候和购票。
最后,湖州地铁规划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地铁可以减少汽车污染和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因此,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应优先考虑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综上所述,湖州地铁规划应在充分调研和市民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地铁建设不仅能方便市民出行,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希望湖州市相关部门能充分考虑以上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地铁规划方案。
多管齐下治理交通拥堵畅通高效提升宜居魅力——对破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与思考

多管齐下治理交通拥堵畅通高效提升宜居魅力——对破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与思考城市交通是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结合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目标要求,我们近期就破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中心城区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生态宜居”城市发展定位,大力实施中心城区“西进、东扩、南移、北优和老城提升”战略,城区交通建设日新月异,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品位。
城市道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以一、二环线、环城高速和兴汉路、滨江路、天汉大道、团结街为骨干的“三环两横两纵”道路框架已经形成,中心城区道路总长达到XXX.X公里,其中XX条城区主干道XX.XX公里、XX条城区次干道XX公里。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较快,中心城区共有公交车XXX辆、运营线路XX条、运营总里程XXX.X公里,XXXX年城市公交客运量超过XXXX万人次,日均客运量达到XX.X万人次;中心城区共有出租汽车XXX辆,XXXX年出租车客运总量XXXX万人次,日均客运量达到X.X 万人次。
城市交通管理不断强化,中心城区共设红绿灯XX处,电子警察XX处,测试卡口X处,交通标识牌XXXX余块,交通标线约XX 余万延米;近几年持续开展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取得了较好成效。
尽管近年来我市城市交通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一些路口、路段、时段交通拥堵、秩序混乱问题仍较突出。
一是堵车易发常发。
天汉大道、太白路、兴汉路、前进路、北团结街、东大街、北大街、莲湖路等商业区、学校医院周边路段易发拥堵,莲湖路与北团结街十字、黄家塘十字、将坛路与天汉大道十字、虎头桥路汉运司后门口、万邦路口、高客站门口等人流、车流集中路口拥堵频发,市医院门口、风景路与天汉大道交叉口、天汉大道与滨江路交叉口、西环路与康复路交叉路口、东关正街与团结街十字、理工学院门口等异形道路路口行车难以通畅。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对湖州城区占道经营及道路两侧容貌进行专项整治的通告-湖政通[2005]6号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对湖州城区占道经营及道路两侧容貌进行专项整治的通告-湖政通[2005]6号](https://img.taocdn.com/s3/m/c97713c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e.png)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对湖州城区占道经营及道路两侧容貌进行专项整治的通告正文:----------------------------------------------------------------------------------------------------------------------------------------------------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对湖州城区占道经营及道路两侧容貌进行专项整治的通告(湖政通〔2005〕6号)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市容环境,实现“四城联创”目标,根据《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湖州城区占道经营及道路两侧容貌进行专项整治。
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坚决取缔在湖州城区道路两侧和居民区擅自占道经营的摊点,以及未经批准的各类市场和无证流动摊贩。
二、坚决取缔沿街商店未经批准店外设摊、搭台促销等店外经营活动。
店门板、店牌、广告牌、货柜、货物等不得超越店面门框线摆设。
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人行道、街道两侧和公共场所堆放物料和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
四、重点街区主干道两侧不得安装遮阳棚(篷),已经安装的必须拆除;空调器室外机安装设置牢固安全,高度不低于2米,支架不占用人行道,空调冷凝水不得排放到建筑物的外墙面和室外地面上。
五、严禁在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
各类摩托车和非机动车必须按规定在人行道上有序停放。
六、沿街各单位、商店要自觉履行好“门前三包”责任,做到不乱扔垃圾、乱倒污水、乱停车、乱吊挂,不损坏绿化,保持门前整洁卫生。
七、根据堵疏结合原则,为了方便群众,确属居民群众日常生活所必须的经营摊位,实行统一定点定位,统一设置摆放,统一办理证照,统一管理标准(具体由有关职能部门制订实施方案)。
八、建设、执法、工商、公安、环保、卫生、交通等职能部门和吴兴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认真落实本通告的规定。
九、广大市民群众要积极支持配合专项整治活动,以维护湖州城区良好的道路秩序和容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州市交通拥堵现状及其治理
发表时间:2016-08-10T15:47:52.14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6月总第211期作者:李玲芳刘春山
[导读] 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运行能力,尽可能减少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一定会得以改善的。
李玲芳刘春山
(湖州交通规划设计院,浙江,湖州,313000)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凸显,严重影响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因此,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就成为当前城市发展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分析湖州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和原因出发,探讨城市拥堵问题的解决方案,为解决我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分析;治理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机动车拥有量和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却相对不足,交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致使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也出现了诸如交通拥挤堵塞、交通事故频发、劳动生产率下降、能源浪费增大、汽车废气污染严重等诸多交通问题。
一、我市交通发展现状分析
湖州市是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的长三角洲地区“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14个重点城市之一,列属“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
湖州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距杭州75公里、上海160公里、南京220公里,是沪、杭、宁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是连接长三角南北两翼和东中部的重要地区。
截止2014年底,全市年末户籍人口263.78万人,其中男性130.89万人、女性132.89万人; 60岁以上人口58.75万人,占总人口的22.3%。
2014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51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89公里、一级公路451公里、二级公路579公里。
至2014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达到47.15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42.45万辆,其中轿车30.32万辆;高峰时段主干道断面平均速度为24.9公里/小时;全市新建改建城市道路86.77公里,截至2014年底,湖州中心城区道路675.8公里,道路总面积1749.6万平方米;全市共新增更新城市公交车辆109辆,中心城区共有城市公交车辆449辆,新增公交站点115个,扫除公交盲区16个。
2014年末中心城区公交线路条数63条,总长914.2公里,主城区公交线网密度3.2公里/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全面完成了公共自行车两期系统建设,累计新增投放公共自行车4500辆;中心城区共新增停车位8461个,新增专用停车位8360个。
二、我市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1、交通网络结构不合理,服务品质不高
受用地布局、人口分布、跨水系等因素的制约,路网结构不合理,整体路网容量优势难以发挥,不利于道路交通流量的有效组织和疏散。
湖州市中心城区道路以干道为主,城市道路级配比例失衡,主干道多于次干道,缺乏集散性、分流性的支路,导致主干道交通功能下降。
2、道路资源难以满足机动化的快速发展
2002年,湖州市民用汽车拥有辆为4.12万辆,发展到2014年,民用汽车拥有量为47.15万辆,十二年间增加了11倍;市区道路从2002年的744.15公里增加到2013年的2644.85公里,增加了3.5倍,可见城市道路供给已经滞后于民用汽车的发展速度。
3、公共交通优先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存在欠缺
虽然近几年来湖州市公共交通出行比重有了较为显著的增长,但增长幅度远不及小汽车。
在现状城市交通出行体系中,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确立,小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私人出行方式在机动化出行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合理的城市交通出行体系没有完全形成。
4、停车供给不平衡,停车管理不到位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多,机动车保有量也迅速增长,2014年全年小型汽车上牌为82210辆,研究表明,每增加一辆注册汽车,将增加1.2-1.5个停车泊位需求,在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同时停车泊位数量增长缓慢,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5、市民文明交通意识不强有待提高
一些市民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闯红灯,不按规定走斑马线等“无意识”交通行为加剧了市区道路的交通拥堵,一些交通结点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极易引发区域性交通拥堵。
三、交通拥堵治理措施
1、注重道路科学规划。
城市管理部门要超前谋划,吸取先进城市治堵措施,探讨重点通道、难点部位道路实施立体穿越、高架的可能,并抓紧论证。
2、实施需求控制。
小客车(主要是私人小轿车)最终将成为机动车的主要增长点,城市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已经形成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虽然小汽车交通受限于城市发展策略和设施资源的双重因素影响,但从交通运输平衡发展的角度出发,应保持小汽车出行的合理结构。
3、完善交通设施。
在主要街道增设全封闭的道路护栏,避免行人随意跨栏,阻止机动车辆随意调头、转弯、停车等,避免自行车、电动车不按规定驶入机动车道。
在交通岔路口和立交桥口挂设醒目、明了、简单、易懂的道路指示牌。
4、合理设置信号灯。
现在城市交通管理走入了误区,有路口就要有红绿灯,最好是箭头灯,一百米或者几十米就有信号灯,成了拥堵的原因之一。
要交通畅通一定要减少路口,合并路口,减少左转弯,科学设置红绿灯、箭头灯。
希望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科学规划设置红绿灯。
5、优先发展城市公交。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良策之一。
据专家测算,一辆中型公共汽车所占的道路面积分别相当于10辆自行车、6辆摩托车、2辆出租车所占面积,但从乘载人数上分析,一辆中型公共汽车可代替15辆出租汽车。
重点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公共交通的财政投入,增加公交车数量,建立准时、可靠的公交系统,公交才会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
6、加强城市停车管制。
电瓶车、摩托车、自行车停放成"灾",尤其是观凤,银泰百货、府庙等地带;三轮车也一改过去沿途拉客的习
惯,而是结帮马路固定停靠排队等客,占据部分拥挤的马路;。
因此要加强对马路停车的管制,加大对违章停车的处罚力度。
7、优化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
目前全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较多,但自行车利用率不高,根据市民反应,一是车轮实心,骑起来费劲。
二是停放车子操作太麻烦,服务网点系统经常出故障,三是自行车只能单人,满足不了带人需求,故可以提高公共自行车及服务系统质量,使老百姓使用更加便捷。
8、实施错时上下班措施。
错时上下班制度是为缓解交通压力而实行的弹性上下班制度,通过调整上下班时间,延长高峰时间,使交通高峰分散,以减轻交通拥挤、路口堵车现象。
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实行错时上下班,可有效缓解上下班高峰的拥堵。
9、大力宣传交通道路法律法规
市民的交通法律法规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所以普及交通道路法律法规,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们的交通规则意识也是当务之急。
四、结束语
我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主要是由于道路交通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而引发的。
目前,我市在道路交通供需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重视高投资、忽视常规供给、需求引导不足、价格政策运用不合理等特点。
我们可以从交通协调、交通结构、交通管理以及合理规划布局等方面入手,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运行能力,尽可能减少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一定会得以改善的。
参考文献:
[1]湖州市政府《2015年湖州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白皮书》
[2]陆化普编著.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3]汤啸天.关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思考[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