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临床药学中合理用药的几点认识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合理用药的体会

┃2009.5(下)┃首都医药 CAPITAL MEDICINE20受害者的救济、ADR监测与研究事业的发展。
我国有关部门应借鉴这种做法,尽快建立ADR事件补偿机制。
这样既可以降低各方无过错当事人的经济损失和风险,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又可以从根本上打消医务人员ADR上报的顾虑,促进严重ADR 的上报,为ADR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铺平道路,为药物警戒提供基础。
2.3 ADR监测结果应是修改药品说明书的重要依据 ADR监测的最终目的是用药安全,ADR监测结果除了正常通报外,还应反映到药品说明书的修改上。
2004年9月30日,美国默沙东制药公司因万络引起心血管事件,在全球范围里召回万络。
时隔半年,2005年4月7日,FDA就要求生产厂家修改所有非甾体抗炎药药品说明书,增加黑框警示语“使用该药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和胃肠道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根据我国《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为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根据ADR监测、药品再评价结果等信息,药品生产企业应该主动修改药品说明书,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可以要求药品生产企业修改药品说明书。
国家药品评价中心于2003年就发布了通报,提示克林霉素注射液可引起严重ADR,要避免不合理使用。
在通报中特别提示:大剂量静脉滴注克林霉素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电图改变;偶见心跳呼吸停止的ADR。
笔者通过电子图书馆查询了解到,2000年以来,克林霉素注射液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高达20余例,其中一例死亡[3]。
但至今几乎所有克林霉素注射液(包括“欣弗”)药品说明书,上面只罗列了以下几种ADR:偶见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少数病人可出现药物性皮疹;偶见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碱性磷酸酯酶、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及黄疸;极少数人可产生伪膜性结肠炎等。
整个说明书没有严重ADR的条目。
因此,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关部门应加强药品监管,督促药品说明书根据ADR监测的结果及时修改,警示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避免重复发生类似的严重ADR,让ADR监测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达到安全合理用药的目的。
临床药学对药物治疗中的合理用药指导策略

临床药学对药物治疗中的合理用药指导策略药物治疗在临床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合理用药的指导策略也是不可忽视的。
临床药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药物的学科,致力于提升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临床药学在合理用药指导方面的策略。
一、药物治疗的原则在指导合理用药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合理用药的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个体化治疗:不同的患者在药物治疗上存在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设计。
2.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平衡: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是需要权衡的因素,不能片面追求疗效而忽视潜在的安全风险。
3.明确治疗目标: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明确治疗的目标和预期效果,并在评估治疗效果时进行定量评估。
二、临床药学在合理用药中的指导策略1.药物选择与评估药物选择是合理用药的基础,需要临床药学专家根据疾病类型、患者情况和药物特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相互作用以及患者的耐受性等因素。
2.剂量与给药方案的个体化设计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案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临床药学专家可以通过调整剂量、给药路径和给药时间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3.药物监测与调整临床药学专家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药物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在药物浓度监测方面,可通过药物浓度与疗效关联的研究,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药物信息和教育临床药学专家负责向患者提供关于药物的信息和教育,包括药物的用途、剂量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提供准确的药物信息,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并合理使用药物。
5.不良反应与药物安全监测临床药学专家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不良反应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不良反应问题,确保患者的安全。
三、临床药学在不同病症下的应用临床药学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不同病症的学科,针对不同的疾病,可采取不同的合理用药指导策略。
临床药学科主任的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指导

临床药学科主任的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指导作为一名临床药学科主任,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指导是我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医院中,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如果不合理使用,可能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作为临床药学科主任,我肩负着指导医生和患者合理使用药物的责任。
首先,药物治疗是临床药学科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临床药学科中,我们通过与医生紧密合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我们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因素,结合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还负责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合理用药指导是临床药学科主任的重要职责之一。
合理用药是指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最适合的药物、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并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合理用药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药物的特点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
作为临床药学科主任,我们通过与医生和患者的沟通,向他们提供合理用药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用药决策。
在合理用药指导中,我们还注重药物的教育和宣传工作。
我们通过举办药物知识讲座、制作药物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医生和患者普及药物的基本知识和正确用药的方法。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生和患者的药物安全意识,减少药物的不良事件发生。
此外,临床药学科主任还负责药物治疗的质量控制工作。
我们建立了药物治疗的监测系统,定期对医生的用药行为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生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药物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临床药学科的工作中,我们还积极参与药物研究和药物治疗指南的制定工作。
我们与医生和药剂师合作,开展临床试验,评估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我们还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指南,为医生提供权威的用药建议。
总之,作为临床药学科主任,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指导是我们的重要职责。
合理用药的原则

合理用药的原则合理用药是指在医疗过程中,药品的选择、剂量、用法、用时和疗程等均在科学依据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以保证治疗效果最大化,同时尽量避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合理用药的原则是医学伦理学和临床药学的基本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遵循药品使用规范药品的使用必须遵循其使用规范,包括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疗程、注意事项、禁忌等。
使用药品需要注重有无明确的适应症,对于病人使用没有明确适应症的药品,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在临床应用药品时,必须按照药理学和临床实践知识给药,遵循药品指南,使用人体耐受性、严格掌握药物的途径、用量和频率、用药时刻等,同时严格遵守药品使用禁忌。
二、注意有选择性的用药应用药物最主要是考虑其治疗价值和安全性,对于有选择性的用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个性化治疗。
患者在使用药物之前需要了解药物的功效、安全性和治疗风险。
在开展临床实践时,应注意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类比或叠加治疗的药物应避免混用,可以使用较为经济的药物,同时注重药品的协同作用,以提高药品的治疗效果。
三、依据病情和适宜的药物剂量选用药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药品剂量是合理用药的关键之一,应用药物时,应参考相关文献和指南,按病情的严重程度,结合患者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适当的药品剂量进行治疗。
过高的药品剂量可以导致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和病情的恶化,过低的药品剂量则不能达到治疗效果。
同时要注意在不同的疾病状态下,药物的剂量也会发生变化。
四、合理运用药物合理使用药物包括合理的用药时间和疗程,以及避免药物的滥用和误用。
在药物选择时需考虑其半衰期、滞留时间等因素,根据患者体质状况如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因素,为患者定制药物作用性时间以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不应为了达到快速治疗效果而过度提高药品的剂量,这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药物中毒。
对于长期使用的药物,应根据其治疗特点确定使用的时间和疗程,有必要时应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总结

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总结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对于合理用药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在临床医学中,合理用药是医生和患者都应该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
因为不合理用药不仅可能导致患者无法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副作用。
因此,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必须谨慎选择药物,而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也要合理用药。
本文将从临床合理用药情况的总结出发,逐步探讨相关问题。
首先,了解病情对于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医生在确诊后应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其相关的生理状况。
只有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进展过程有较深入的认识,医生才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有无并发症等,才能更好地根据患者的状况选择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或是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其次,药物选择要个体化。
同样一种疾病,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其病情及对药物的敏感性可能会有所不同。
这就要求医生要针对每个患者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药物。
例如,对于抗生素的选择,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医生在制定抗生素治疗方案时应该考虑到患者的感染情况、细菌的耐药性及药物的副作用等各个方面因素。
此外,临床用药过程中,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也要十分注意。
药物的剂量是影响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大的剂量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而过小的剂量则可能导致疗效不佳。
在选择药物剂量时,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及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等因素。
此外,给药途径的选择也不容忽视。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给药途径,例如一些药物在化学结构上不稳定,需要静脉注射给药;而有些药物则可以通过口服或者局部涂抹给药。
正确选择药物的给药途径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最后,合理用药还包括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
医生在开具处方药时,也要考虑患者的经济、生活习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要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自行调整药量或停药。
临床药学中的药物治疗合理用药的研究

临床药学中的药物治疗合理用药的研究近年来,药物治疗合理用药在临床药学中备受关注和重视。
合理用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达到最佳疗效,最大限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临床药学中的药物治疗合理用药的研究。
一、概述药物治疗合理用药是基于医学、药学和临床经验的综合性学科,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
药物的合理使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关系到药品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二、合理用药的原则1.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性别、年龄、体重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
2.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出现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
3.遵循用药原则: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按时、按量、按疗程服药,避免漏服和过量服用。
4.药物监测与调整:通过药物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达到治疗水平。
5.合理用药教育: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教育,增强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用药知识。
三、药物治疗合理用药的研究方法1.临床试验研究:通过临床试验,比较不同药物或药物组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通过收集和整理临床试验的数据,进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得出对药物治疗的推荐和禁忌。
3.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动态过程,为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4.合理用药指南的制定:根据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制定合理用药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用药依据。
四、药物治疗合理用药的挑战1.多药联合治疗:随着疾病的复杂化,多药联合治疗成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如何合理使用多种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的发生,是当前的挑战之一。
2.老年患者的用药: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容易出现药物中毒和不良反应,因此如何在老年患者中保证合理用药,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浅析医院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

浅析医院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摘要】医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医院药学服务和合理用药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医院通过开展药学服务,可以及时解答患者用药的疑问,协助医师选择高效合理的药物,及时发现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概率,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本文针对医院药学服务和合理用药展开一些意见性探讨。
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关键词:医院药学服务合理用药药学服务是指以患者为核心的药学管理方式,是实施以合理用药作为重点的临床药学工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与诊断提供了药学方面的服务技术,提升医疗的服务品质。
医院在药学上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服务,能够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同时也能使患者科学合理地用药,这样既能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也能够切实维护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医院药学服务值得所有医院进行推广和使用。
1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意义目前国内这种形势,患者在医院看病的时候通常都处在被动的位置,因为患者通常都无法判断医生使用的药物是否安全,再加上临床医生对于药物知识方面的局限性,无法对于药理学知识理解的面面俱到,对于部分刚刚在临床上投入使用的新药认识不足。
因此,药学服务属于患者与医生的共同需求,其对于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降低部分药品的不良反应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开展药学服务是药师拓展服务内容的必经之路。
国内医院的药剂师大部分都在医院的药房窗口工作,之前他们的工作主要就是针对处方进行对应的配药工作,人们对于药剂师的认识都停留在根据药房配药以及掌握药物调配的品质方面。
然而这种传统的工作模式无法发挥药剂师所具备的专业能力,药剂师无法主动为患者提供药学方面的专业性服务。
所以,药剂师应当走出药房,到临床岗位上去进行思考与观测,从而充分利用自身的药学知识,为患者提供更为良好的药学服务。
2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用药是指用现代的、系统的、综合性的医学、药学和管理学知识来指导用药,使临床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符合患者经济要求;同时也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边缘科学,属于临床药学的核心。
浅谈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问题上的重要性

浅谈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问题上的重要性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药剂科余莞琳【摘要】近年来,各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层出不穷,不合理用药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药物的使用从配伍、到剂量、再到用药时间、用药对象上,都存在着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临床药师作为专职人员,参与医生查房,对医生处方进行审核监督,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问题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临床药师、合理用药近年来,随着医药科学的飞速发展和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加,如何避免药品浪费,药疗事故、药源性疾病和不合理用药在临床上延误治疗的现象,及大力推广合理用药,使用药做到安全有效、经济、临床疗效好,是本世纪中医师和药师的职责。
“临床药学”是“临床”和“药学”的有机结合,药学服务绝不是作秀,药师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深入到临床实践中去。
有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医院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药物资源浪费严重,而重医轻药的传统观念,药师对医生处方缺乏审核与监督,对患者缺乏科学的用药知识和方法的指导,是造成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1]。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治病救人,又能致病害人。
合理用药已经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极为严重,触目惊心的药害事件时有发生,这就需要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纠正临床不合理用药,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促进药物合理使用。
药物的治疗已经进入个体化给药阶段,合理用药已经是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复杂性问题,单靠医师无法胜任和完成,必须要求有临床药师的参与。
1.合理用药的含义与必要性从词义上讲,合理是一种以客观实际或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与经验论相对立的更高层次思维过程。
近年来循证医学和循证药物信息的建立与蓬勃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药学界的同仁已就合理用药问题达成共识,给合理用药赋予了更科学、完整的定义: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1]。
定义提示合理用药应当考虑: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适当性四大要素,做到风险/效果比值尽可能小,成本/效果比值尽可能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临床药学中合理用药的几点认识
随着我国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完善,临床药学的体系构建也逐渐完善起来,成为当今医学界主要讨论的话题,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临床药学体系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在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具有大量的漏洞缺陷,其内容仍然有待完善,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本文主要阐述的内容是临床药学中的合理用药,对临床药学中的合理用药也提出了相应的应用措施,希望能够为临床药学的体系建立提供有用的信息。
标签:临床药学;合理用药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完善,医学科技的突飞猛进,临床用药的药品种类和药品数量也在持续增加,临床用药的情况也在逐渐复杂,因而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药源性疾病也越加严重。
比如在1961年西德出现的”反应停”致畸药害事件,由于临床用药的不科学、不合理,导致成千上万的患者受到它的迫害,影响十分恶劣[1]。
在临床药学学科中,他是以治愈患者为根本目标,在治疗过程中科学、有效、合理的使用正确的药品对患者进行用药,对临床救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所以说临床药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临床治疗的医疗质量。
所谓临床药学,就是药师通过生物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和临床药理学等学科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其的实际情况对临床患者的医治制定相应的、合理的治疗用药方案,使患者在用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安全、有效、健康的用药,起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作用,避免药源性疾病以及药疗事故的发生。
从上所述可以得知,临床药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合理用药、健康用药,需要患者的医疗过程和用药能够做到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医生、药物、护理能够做到三位一体,精密的结合,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真正的达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1临床药学中合理用药的相关内容
临床药学中的合理用药是指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比较有效、安全和经济的将药物的治疗效果充分的发挥出来。
用药是否合理,主要看用药治疗的疾病和患者所患疾病是否具有相应性和针对性、用药治疗的疗效是否能够达到最大化、用药治疗是否达到了基本的安全性以及健康性,比如用药过敏等状况出现的可能性、用药治疗是否将其的经济性考虑在内,是否达到了以最小经济代价换取最大治疗疗效的目标、用药治疗的用药时间以及用药剂量是否按照合理的规定进行、用药治疗是否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等。
在目前的临床医疗过程中,在临床用药环节仍然具有很多的漏洞与缺陷,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在当今时期很多临床工作者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只是片面的
看重用药治疗的结果,而对患者使用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却不予以考虑[2]。
针对这个环节,现在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就是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对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甚至能够达到滥用的程度,比如临床用药过程中的药物青霉素G,现在一般临床药师都是按照1次/d的给药方案对患者进行用药,但是从青霉素G药物药理中可以看出,该药物的半衰期仅仅是在30min作用,如果按照1次/d的给药方案来对患者进行用药,那么患者就不可能在1d内持续的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也就无法让患者在1d内达到有效抗菌保护和灭杀细菌的用药目标,这样用药是相当不合理的。
在当今时期,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都是采用联合用药,但是在这个环节中,许多临床工作者只是单纯的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盲目的进行联合用药,却没有对这些药物的联合是否具有负作用而做研究,不顾忌这些药物联合的负面影响。
针对个环节,直到现在已经有很多联合用药的不良影响事件得到报道,比如李秀云联合用药事件,她在患者具有严重呼吸道感染的病情下对患者的用药中添加了抗生素药物,且抗生素的药物联用了两种以上,并且用药时间在2w以上,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李莉等临床工作者在临床用药治疗过程中发现,临床患者的感染都存在着不同的耐药情况,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患者服用过程中的就会使患者产生p-内酰胺酶,出现膜外排增加等情况,这些都是由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滥用而产生的耐药作用,如果进行联合用药更能够促进耐药情况的产生。
比如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大多药师都会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但是一部分药师却没有对磺脲类降糖药物的药理做到深刻的了解,只是单纯的为了提高治疗效果,联用两种或者更多磺脲类降糖药物,这样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可以导致患者直接死亡。
从以上情节可以看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联合用药的确可以增强治疗效果,甚至能够有效的治疗复杂的疾病或者疑难杂症,但是在这些优点的背后却有着致命的陷阱,如果不能够做到科学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仅仅会起到反作用使患者产生相应的耐药性,甚至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可挽救的不良后果。
在此,如果患者确实需要联合用药,则必须确保药师能够熟练的掌握临床药学的有关知识,并且在对患者进行联合用药前也要对患者的用药方案进行相关的检测,将用药方案中不必要的药物直接剔除掉,也要将用药方案中联合用药可能产生的耐药性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做出评估,在做到患者基本健康保证的前提下再对患者进行用药[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领域的覆盖范围也逐渐扩增,对于医院这个特殊场所来说,也同样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影响。
在以往的医院药房中,药师只是单纯的按照医生的医药单来对患者发放药物,没有药物咨询这个工作环节。
在这种情况下,要规范药物的合理应用,就要相应的设置药物咨询服务,让药師对患者解说其将要使用的药物的基本信息,告诉患者该种药物不良反应的检测方法,使得患者能够在药物的疗效上和药物的经济上得到双平衡。
对于药物经济学来说,其主要包括四种分析方法,也就是成本效果分析法、最小化分析法以及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成本效用分析法,在此就要根据患者疾病所需药物的实际情况以及医院的特定条件,合理的选用药物经济的分析方法,计算出合理的药物使用方案,最大限度的优化资源的配置,使得临床用药中药物的药效最大化、药物的成本最小化。
2在临床药学中做到合理用药的基本措施2.1建立完善的患者用药史档案对于临床用药中的用药史档案建立,它是从药的角度上对患者的用药信息进行记录与整理,是临床药学的基本工作环节,同时也是患者能够护理、安全、健康用药的基本保证。
在当前社会,大多数医院都是从调查处方、病史下手,对患者的用药进行临床用药分析,了解对其合理用药的基本信息,然后再根据这些信息以及患者的疾病情况,合理的制定相应的用药方案,这种方法的利用大大减少了不合理用药的事件发生。
有的医院对这些不是太看重,如果医院没有对其建立完善的用药史档案,或者没有仔细的分析该患者的用药史档案,比如在这个过程中使得患者长期的进行大霉素与链霉素,肝素与潘生等31对的联合用药,就会使患者产生强烈的毒性反应,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健康安全隐患。
所以说,只要建立完善的患者用药史档案,才能够使医院得到基本的患者用药信息,才能够使得患者在医院的临床治疗中医药结合的更加紧密,才可以做到基本的合理用药。
2.2加強药学情报工作,为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的服务与咨询对于药学情报工作来说,他是临床药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的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使得患者的治疗更具有针对性,更具有时效性。
随着药临床药学的不断发展完善,药学情报系统的内容正在向着多层次化、多类型方向发展,药学情报工作人员正在向着专职化、高水平方向发展,药物情报工作的设备正在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在当今时期,药学情报基本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刚研究上市的新药情报,另一类则是已经上市的药品情报,药品情报的内容只要包括药品治疗的作用、服用药品的适应症、服用药品的不良反应以及和其他药物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等信息。
在药学情报的建立工作中,①要开辟广泛的情报来源途径,做到最广泛的信息收集,②要加强药物情报信息的收集整理,使得药物的情报信息能够达到准确、对应,③要主动的为各家医院提供药物情报信息,做到药物情报的信息共享,不断的完善药物情报信息。
2.3药师要参与到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医师提供准确的药物信息药师参与到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对患者的用药史进行调查,从处方分析着手,避免患者的不合理用药。
②在患者的住院过程中,药师要跟随医师进行查房工作,对患者的用药情况做出分析,检查患者是否具有用药的不良反映,如果出现不良反映则要提出相应的改药方案。
③对于危重、疑难杂症的病情用药讨论中,药师要积极的提出医师所提药物的情报信息,避免出现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等。
2.4定时的开展临床科学研究会议对于临床科学研究来说,他是合理用药、科学用药的基本保障,尤其是在当今时期新药剧增的背景下,联合用药频繁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强临床科学的研究,定时的开展临床科学研究会议。
在进行临床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应当从临床用药习惯下手,调查分析常用药物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的表现,对药物使用的不良反映以及联合用药的毒副作用做出系统的科学分析等。
3结论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中的临床用药亦是当今社会的主要探讨话题,是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健康用药、合理用药的基本保障,可以说临床用药的是否合理、是否科学与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此希望各大医院,能够加强对临床药学中临床用药的注重,不断的完善其的体系,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做到基本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松.临床药学在合理用药方案中的应用价值[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2(11).
[2]布福俭,王兆玲.药物基因组学与合理用药[J].齐鲁药事,2010(8).
[3]孟强,刘克辛.对临床药学发展的几点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