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质监测实验报告
环境监测 实验报告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环境监测实验报告1. 引言环境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评估和控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测试和数据分析,探索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术,并了解环境因素对我们周围环境的影响。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采集和分析环境监测数据,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空气质量和水质情况,并探索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术。
3. 实验材料和方法3.1 实验材料- 空气质量监测仪器- 水质监测仪器- 污染物采样器- 数据记录仪3.2 实验方法3.2.1 空气质量监测在不同地点设置空气质量监测仪器,记录空气中的PM2.5、PM10、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指标的浓度,并进行数据分析。
3.2.2 水质监测选择不同水源(如自来水、河水、湖水等),采集水样进行水质监测。
测试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等,并进行数据分析。
3.2.3 污染物采样使用污染物采样器,在不同地点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并进行后续分析。
4. 实验结果与讨论4.1 空气质量监测结果通过对不同地点的空气质量监测,发现城市中的PM2.5和PM10浓度较高,而郊区和农村地区的浓度相对较低。
此外,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浓度在工业区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这些结果表明,工业活动和交通排放是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
4.2 水质监测结果通过对不同水源的水质监测,发现自来水的pH值接近中性,溶解氧含量较高,而河水和湖水的pH值偏酸,溶解氧含量较低。
此外,COD浓度在河水和湖水中明显高于自来水,表明水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这些结果提示我们需要加强对水源的保护和治理。
4.3 污染物采样结果通过对不同地点的污染物采样,发现工业区域的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高,而居民区和公园的浓度相对较低。
这说明工业活动和交通排放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此外,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在夜间明显高于白天,这可能与交通流量和工业生产活动的变化有关。
监测水质的实验报告

监测水质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监测水质指标来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了解水中溶解氧、浊度、PH值和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试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水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实验材料1. 水样收集容器2. 水质测试工具包3. PH计4. 溶解氧测试仪5. 水样采集器具6. 实验室常规设备实验步骤1. 选择不同来源的水样,包括自来水、河水和湖水,并分别收集到相应的水样收集容器中。
2. 使用PH计对水样的PH值进行测试。
将PH电极插入水样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下PH值。
3. 使用溶解氧测试仪对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进行测定。
打开溶解氧测试仪,校准仪器后将电极插入水样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溶解氧含量。
4. 使用浊度计对水样的浊度进行测定。
将浊度计放置在水样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浊度值。
5. 使用BOD5测试法对水样的BOD5值进行测定。
将水样倒入标准BOD瓶中,标定刻度线,同时设置一瓶含有附带达标的生物群落的BOD瓶作为对照,将标准BOD瓶放入恒温箱中,在5天的时间内保持温度恒定并不断摇动。
5天后取出瓶中液体,用BOD法仪器测定,并记录BOD5值。
6.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验结果下表为实验数据和评估结果:水样来源PH值溶解氧(mg/L)浊度(NTU)BOD5(mg/L)水质评估- - - - - -自来水7.2 7.8 2.4 2.0 优河水 6.8 6.2 10.1 5.5 良湖水7.5 5.5 15.8 10.2 中结果分析根据国家标准,水质评估可分为以下五个等级:优、良、中、差和劣。
根据实验数据,通过对所测四项指标的评估结果,可以判断水质优良的自来水符合国家标准,河水则属于良好水平,湖水的水质则处于中等水平。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和综合评估结果,可以得出结论:1. 自来水的水质优良,可以直接作为饮用水使用。
2. 河水的水质良好,适用于工农业用水等一般用途。
3. 湖水的水质处于中等水平,可供生活和工农业用水,但需要进一步处理以满足特殊需求。
环境监测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空气、水质和土壤中常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种类、来源和分布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本实验主要包括空气、水质和土壤中的常见污染物检测。
1. 空气污染物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GC)对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检测。
2. 水质污染物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铅、镉、汞等)进行检测。
3. 土壤污染物检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检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空气样品、水样、土壤样品、VOCs标准溶液、重金属离子标准溶液等。
2. 实验仪器: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气相色谱仪数据处理系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数据处理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数据处理系统等。
四、实验步骤1. 空气污染物检测(1)将空气样品采集于气密性好的采样袋中,带回实验室。
(2)将空气样品通过活性炭吸附,收集VOCs。
(3)将吸附有VOCs的活性炭用溶剂洗脱,得到VOCs溶液。
(4)将VOCs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得到VOCs的种类和浓度。
2. 水质污染物检测(1)将水样采集于聚乙烯瓶中,带回实验室。
(2)将水样用硝酸、高氯酸进行消解,得到待测溶液。
(3)将待测溶液进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得到重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
3. 土壤污染物检测(1)将土壤样品采集于塑料袋中,带回实验室。
(2)将土壤样品进行研磨、过筛,得到待测溶液。
(3)将待测溶液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得到重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空气污染物检测:本次实验共检测出8种VOCs,其中甲苯、苯、乙苯等浓度较高。
2. 水质污染物检测:本次实验共检测出3种重金属离子,其中铅、镉、汞等浓度较高。
环境监测水、大气、噪声实验报告材料

目录一、水质监测方案 (5)一、水质监测目的 (5)二、静思湖所在江夏区基础资料整编 (5)1. 降水量 (5)2. 地质、地貌 (7)3. 气候 (7)4. 湖周边生物概况 (8)5. 湖水水质概况 (8)6. 水位流向以及湖基本信息 (8)7. 静思湖可能的污染源以及排污情况 (9)三.监测断面采样点的设置 (9)1 监测断面的布设理由 (10)2.采样点的确定 (12)四、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12)五、水样类型的选择 (13)2010年10月30号武汉天气 (14)六、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17)1、采样器的制作 (17)2、采样 (17)3、样品贮存、运输 (17)七、项目测定方法 (19)(一)COD的测定:重铬酸钾法(空气冷凝回流) (19)(二)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22)(三)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25)(四)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28)(五)溶解性磷酸盐的测定: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34)八、水样监测结果与评价 (38)1、建立因子集:u={ PH,COD, 氨氮,六价铬,可溶性磷酸盐} (39)2、建立评价集:评价集V={Ⅰ,Ⅱ,Ⅲ,Ⅳ,Ⅴ} (39)3、建立隶属函数: (39)4、建立权重集 (42)二、气监测方案 (45)一、实验目的 (45)二、测定项目 (45)三、空气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 (45)1、风向 (46)2、污染源的类型、排放规律以及污染源的性质 (46)四、采样点设置 (48)五、采样时间和频率 (50)六、采样具体要求 (50)七、监测方法 (51)(一)SO2的测定: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51)(二)NOX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56)(三)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重量法 (59)八、数据记录与处理 (61)九、大气监测结果与评价: (62)1、建立因子集:u={ SO2 ,NOx,TSP }; (65)2、建立评价集:V={1,2,3}; (65)3、建立隶属函数即: (65)5、模糊综合评价: (67)三、噪声监测方案 (69)一、实验目的 (69)二、监测条件 (69)三、监测项目 (69)四、采样点设置 (69)五、实验步骤 (71)六、数据记录与处理 (71)七、噪声监测结果 (90)1、建立因子集 (90)2、建立评价集 (90)3、建立隶属函数 (91)4、模糊综合评价 (93)八、噪声监测评价 (94)四、数据分析 (97)一、水环境监测实验数据分析 (97)评价一对静思湖水质富营养化的探索 (99)评价二数据间的比较 (101)二、大气监测实验数据分析 (104)(一).数据结果 (105)(二)、数据分析 (106)三、噪声监测实验数据分析 (108)一、实验数据汇总 (109)二、噪声监测评价 (109)五、实验总结 (111)一、水质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1、根据布点采样原则布点,确定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掌握测定水质一些常规测定项目的测定方法。
水质质量评价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水质检测仪器,如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检测器等。
3. 了解不同水质指标的评价标准,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水质质量评价实验主要通过测定水样中的各项理化指标,如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氨氮、重金属等,根据国家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1. 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检测器、原子荧光检测器、TOC分析仪、pH 计、溶解氧仪、电导率仪、浊度仪、重金属测定仪等。
2. 主要试剂: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重铬酸钾、高锰酸钾、硫酸铜、硝酸、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采样:在实验区域选取采样点,采集水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 样品预处理:对水样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过滤、沉淀等。
3. 指标测定:- pH值:使用pH计测定水样的pH值。
- 溶解氧:使用溶解氧仪测定水样的溶解氧含量。
- 化学需氧量(COD):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
- 氨氮:采用纳氏试剂法测定水样的氨氮含量。
- 重金属: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
4. 数据分析:根据测定结果,结合国家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五、实验现象1. pH值:水样的pH值在6.5~8.5范围内,表明水质较好。
2. 溶解氧:水样的溶解氧含量在5~10mg/L之间,表明水质较好。
3. 化学需氧量(COD):水样的COD值在20~30mg/L之间,表明水质较好。
4. 氨氮:水样的氨氮含量在0.5~1.5mg/L之间,表明水质较好。
5. 重金属: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表明水质较好。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本次水质监测指标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表明实验区域水质较好。
以下是对各项指标的详细分析:1. pH值:水样的pH值在6.5~8.5范围内,符合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要求,表明水质呈中性,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
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水质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水质的检测,评估水体的质量,了解水质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水质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1. pH值检测:pH值是反映水体酸碱性的指标,一般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计进行测试。
2. 溶解氧检测:溶解氧是衡量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指标,可以通过溶解氧检测仪进行测量。
3. 总氮检测:总氮是水体中各种态氮的总和,可以通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
4. 总磷检测:总磷是水体中各种态磷的总和,可以通过酸性高温消解和酶法测定总磷含量。
5. 氨氮检测:氨氮是水体中氨离子和氨基酸含量的指标,可以通过纳氏试剂法进行检测。
三、实验步骤1. 收集水样:从测试水体中取得适量的水样,并尽快进行检测以保证准确性。
2. pH值测定:将检测水样取出,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或使用pH计进行测定,并记录结果。
3. 溶解氧测定:将水样倒入硝化瓶中,并按照仪器说明操作溶解氧检测仪,记录测得的溶解氧浓度。
4. 总氮测定:按照实验要求,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含量,并计算出溶液中氮的浓度。
5. 总磷测定:按照实验要求,使用酶法和酸性高温消解法测定水样中的总磷含量,并计算出溶液中磷的浓度。
6. 氨氮测定:按照实验要求,使用纳氏试剂法测定水样中的氨氮含量,并计算出溶液中氨氮的浓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pH值:根据测定结果,水样的pH值为7.2,属于中性范围。
2. 溶解氧:测定结果显示水样中的溶解氧浓度为8.2 mg/L,处于较好的水质范围。
3. 总氮:实验测定结果显示水样中总氮含量为0.11 mg/L,符合水质标准。
4. 总磷:测定结果显示水样中总磷含量为0.02 mg/L,低于水质标准。
5. 氨氮:实验测定结果显示水样中氨氮含量为0.08 mg/L,符合水质标准。
根据以上结果分析,水体的pH值、溶解氧、总氮、总磷和氨氮等指标均符合水质标准要求,水质达到了规定的合格水平。
最新水质实验报告

最新水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评估当前水源的水质状况,检测是否存在污染物质,确保水质符合饮
用水标准。
实验日期:
2023年4月15日
实验地点:
城市中央水库
实验方法:
采用标准水质检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色度、浑浊度、pH值、溶解氧、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重金属含量(如铅、汞、镉)、细菌总数和特定病原体等指标进行检测。
实验结果:
1. 色度:水源无色透明,无可见悬浮物,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2. 浑浊度:平均值为10 NTU,低于标准限值20 NTU,表明水质清澈。
3. pH值:测量值为7.2,处于6.5-8.5的适宜范围内,表明水质中性
偏碱。
4. 溶解氧:平均值为9.5 mg/L,高于最低限值7 mg/L,有利于水生
生物的生存。
5. 生化需氧量(BOD):平均值为2 mg/L,低于标准限值3 mg/L,表
明有机物含量较低。
6. 化学需氧量(COD):平均值为15 mg/L,低于标准限值30 mg/L,
表明水质未受明显有机污染。
7. 重金属含量:铅、汞、镉等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未检测到异常。
8. 细菌总数:检测结果显示细菌总数低于标准限值,未发现致病性细菌。
结论: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城市中央水库的水质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建议继续定期监测,确保水质安全。
同时,加强水源地保护,防止潜在的污染风险。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水质环境的监测,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以及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为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水质环境监测是通过采集水样,对其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分析和测试,以评估水体的质量和污染程度。
常用的水质监测指标包括溶解氧、pH值、浊度、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总磷等。
三、实验步骤1. 采样:选择不同水域进行采样,如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使用无菌容器收集水样,并尽量避免污染。
2. 测定溶解氧:使用溶解氧仪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以反映水体的氧气供应能力。
3. 测定pH值:使用pH计测量水样的酸碱性,pH值越低表示酸性越强,越高表示碱性越强。
4. 测定浊度:使用浊度计测量水样的浑浊程度,浊度值越高表示水体中悬浮物质越多。
5. 测定COD: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6. 测定氨氮、总氮和总磷:利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分别反映水体中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不同水样的监测和测试,得到了以下结果:1. 溶解氧含量:在河流和湖泊水样中,溶解氧含量较高,说明水体中的氧气供应充足;而地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较低,可能受到地下水位下降等因素的影响。
2. pH值:不同水域的pH值有所不同,河流水样的pH值接近中性,而湖泊水样的pH值稍高,可能受到藻类的影响。
地下水的pH值较稳定,接近中性。
3. 浊度:河流和湖泊水样的浊度较高,说明水体中存在较多的悬浮物质,可能受到人类活动和土壤侵蚀的影响。
地下水的浊度较低,说明水质相对较清洁。
4. COD:河流和湖泊水样的COD值较高,说明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含量较多,可能受到污水排放等因素的影响。
地下水的COD值较低,说明水质较为清洁。
5. 氨氮、总氮和总磷:河流和湖泊水样中的氨氮、总氮和总磷含量较高,可能受到农业和工业废水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束语 • 目前景观水处理成为介于生活应用水、污 水处理之间的又一处理新领域,仅靠1-2种 技术是不能解决景观水体防治问题。所以 ,今后一方面应注意各种景观水体防治技 术的综合应用,另一方面应十分重视对防 治景观水体污染新技术的研究,这样才能 使景观水体更好的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
小组成员: 周思思 郑陈斌 郭灿 吴正清 指导老师: 谢朝阳
校园大气综合 实验报告
大气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空气污染 危害及来 源
大气检测标 准和仪器介 绍
实地监测 的具体方 案
大气污染及其来 源
水及污染源监测 大气及其污染源监测
1
2
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除含有多 种气体和化合物外,还有许多杂质。
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某些有害颗粒物和废气进 入大气层,给大气增添了许多外来成分,这些物 质称为大气污染物。
实地测量的具体 方案
水及污染源监测
水样PH值的测定 水样色度、浊度测定
水样硝态氮、氨氮含量的测定
监测内容
水样总磷含量的测定
水样CODMn的测定
水样溶解氧的测定
水样BOD含量的测定
水及污染源监测
前期准备
实地测 量
资料查阅
设备清洗
报 告 撰 写
11
小 组 分 工
检测地点
测量结果与数据处理
水体PH:桃:8.09喷:9.81荷:7.6 水温:桃:26℃喷:25℃ 荷:25℃ 色度:桃:5 喷:35 荷:40 硝态氮:桃:0.0075mg/L 喷:0.27mg/L 荷: 0.00012mg/L 总磷:喷:0.34mg/L 荷:0.98mg/L 高锰酸盐指数:桃:10.59mg/L 喷:10.01mg/L 荷 :13.52mg/L 溶解氧:桃:19.99mg/L喷:20.01mg/L荷: 20.00mg/L 氨氮:桃:0.25mg/L 喷:1.05mg/L 荷:0.33mg/L
3 4
4
目前我国水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以及水体污染呈加 剧趋势 .作为改善水环境的第一步应是能对水面污
染情况经常、适时、准确地进行监测 。
身为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掌握 和认知以及生活实际的灵活应用 。
水及污染源监测
水源各种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水排入水体就造成工业废水。
测量结果与数据处理
测量结果与数据处理
结果评价和建议
结论评价:
从整体上来看, 武生院景观水体质量状况一般,基本满足水质V 类景观水体标准。
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避免外源污染物的直接污染。对大型景观水体 (如景观河道)首先考虑的是控制外源污 染物的进入,因此要有截污措施。 (2)景观水水源的选择。当以自来水作为景观水体的初期注入水和后期补充水时.可将 其直接用于景观水体;若利用的是天然河水则需根据河水的水质情况决定是否需对其进 行预处理.同时也要考虑水资源费用;若利用的是再生水,则水质须满足GB/T 18921—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中的有关规定。 (3)防止尘土、落叶、垃圾的侵入。若这些杂物进入景观水体,会使景观水体水质恶化, 并逐渐变得浑浊,因此,应定期打捞漂浮物,以防止它们向水中释放营养物质。 (4)力强对池底、护坡及周围环境的维护。受环境、温度、日照、水深等因素的影响, 池底及护坡容易滋生青苔,周围环境也易遭到破坏。因此加强对池底、护坡及周围环境 的维护十分必要。 (5)优化景观水体的设计。应尽可能使景观水体流动和自然复氧。
城市生活污水城市居民聚集地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 。
农村污水和灌溉水农村污水和灌溉水等造成的农业废水。
2
3
5
水质检测标准和 仪器介绍
水及污染源监测
评价标准
•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质评价标准说明: •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 等。 •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 区。 •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 用水区。 •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