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商业文化(中)(精)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商业与经济思想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商业与经济思想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商业与经济思想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商业与经济思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古代,商业与经济活动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从商业活动到货币制度、税收制度、财政政策等层面上,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思想具有着深刻的影响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商”与“贾”思想商业与经济思想最早的来源是“商”与“贾”思想。

商是指商人,贾是指“买卖”的意思。

商作为一群脚踏实地的行业人士,以市场为导向,以货物交换为核心,维系了各地经济的互通有无。

而贾则是对商业活动的形式化描述和抽象概括,是以赚利为目的,以物物交换为基准的商业方式。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商”与“贾”思想早已融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并形成了以获利为中心的商业观念。

二、货币制度另一个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济与商业思想是货币制度。

在古代,由于地域和物资不互通,往往需要进行交换。

在没有通货的情况下,物品交换的核心就是以等价物物交换,但等价物不一定是被双方都所需的物品。

因此,货币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货币的产生和流传,不仅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催化剂,也是经济商业活动的重要基础。

货币体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发展过程中,也演化出了多种形式,如“金、银、铜、铁、钱、布、珠宝”等。

货币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古代商业与经济思想中的核心之一。

三、税收制度税收制度又是中国古代经济与商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到各种生产、贸易和商业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了不同的税种政策,包括“租调制”、“五代十国”,“税赋制”、“盐铁制度”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租调制度和盐铁制度。

前者是指“长期租给地主和官府”以革除地租收入为主的政策,后者则是由唐代开始使用,是国家将盐、铁的采集和增值利润的全部或部分纳入国家财政的一种体制。

税收制度的出现和演变,为中国古代经济和商业秩序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也是中国古代经济与商业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工商业与商业文化

中国古代的工商业与商业文化

中国古代的工商业与商业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工商业和商业文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工商业是经济的核心部门,而商业文化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国古代的工商业和商业文化影响了整个社会,塑造了中国独特的商业风貌。

一、古代工商业的起源与发展古代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商代和西周时期。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商业在此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商代时期的商业主要以农产品的交换为基础,形成了以商官为主导的商业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商业逐渐扩展至手工业和竹木器皿等制造业领域。

这种商业模式在西周时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成为了古代中国工商业的重要基础。

同时,金属冶炼和陶器制作的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二、古代工商业的组织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工商业主要以手工业为主,商家主要由家族或集体组成,形成了以家族经营为特征的商业模式。

商家之间通过结成商会或商帮形成组织网络,共同合作和互助。

古代工商业的特点之一是“石榴裙”制度。

商人穿着带有特殊标志的石榴裙以示身份,这有助于商人建立声誉和信誉。

此外,商人还具有与政府合作进行贸易的特权,为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商业文化的形成与影响商业文化在古代中国的工商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商人崇尚“商者为尊”的观念,商业活动被看作是一种光荣和高尚的事业。

商人之间注重信誉和诚信,讲究互助和合作,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商业道德。

此外,商业文化还体现在商标和商标信用上。

商业活动中的各种标志和标记成为商家之间的信任凭证,有助于提高商品质量和营销效果。

商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四、古代工商业与商业文化的影响古代中国的工商业和商业文化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其次,商业文化的形成增强了商家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为商业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基础。

最新2.认识中国——中国商业文化

最新2.认识中国——中国商业文化
/webnew/
现代杀虎口
/webnew/
晋商兴起
明朝开中制、盐引、河东盐商 运城盐湖:晋商起点
/webnew/
晋商发展
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盐业 商业拓展:茶丝当染
榆次(晋中市)
平遥晋商分布 太古
介休
祁县
运城盐湖:晋商起点
/webnew/
晋商的兴衰
❖ 三晋大地豪商大贾甲天下——中国 第一商邦
❖ 地理特点:两山夹一谷、地脊民贫
❖ 经商传统:走西口
❖ 走西口.ຫໍສະໝຸດ n/webnew/辅佐勾践、功成身退、 携美归隐、经商聚富, 三散家财、自号陶朱、 儒商鼻祖、后世财神
/webnew/
子贡
端木赐,字子贡 孔门十哲 、致富能人、
奔走列国,说齐存鲁、 霸越亡吴、儒家学说、 发扬光大、其功甚伟
/webnew/
/webnew/
晋商商路恰克图
喀什
库伦
汉口
广州、香港
/webnew/
晋商辉煌——票号兴起
❖ 中国金融业鼻祖:晋商票号 ❖ 日升昌雷履泰 ❖ 钱庄-票号-银行
/webnew/
晋商
徽商
/webnew/
1.3 晋商
/webnew/
晋商漫谈
/webnew/
/webnew/
乔全美
乔致广 乔致庸1818—1907
乔景仪(2/6)
乔映霞
/webnew/
晋商与现代企业制度
公司架构:东家 大掌柜 各地分号掌柜、二掌柜 职业经理人:雷履泰、王相卿、马荀 年薪制:腊月24日 股权激励:身股(4年一个账期)
/webnew/
吕不韦
战国卫国商人,秦国丞 相,政治家、思想家

了解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和商业文化

了解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和商业文化

了解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和商业文化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和商业文化是世界上最为悠久、璀璨的经济文化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交易中心之一。

中国人在古代时期也讲究商业道德和商业信誉,注重维护商业信任和企业形象,从而建立了丰富的商业文化。

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国古代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其次是手工业,商业则处在第三位。

中国的农业在古代就已发展得比较成熟,由于中国地域广阔,气候条件不同,在不同地区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农业,如北方的大麦、小麦、黄豆、棉花,南方的水稻、茶叶、柑橘等。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非常繁荣,制作和使用瓷器、丝绸、铁器、青铜器等一系列产品极大丰富了当时的经济。

古代商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市场的形成,让商品流通更加便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古代的中国朝代中早期中国社会比较封闭,直到春秋时期,周人不再维持世袭的国家统治方式,也就是说,爵位和地位不再凭血缘关系来分配,这样使社会开始流动起来,同时货币经济也开始在中国本土形成发展。

汉朝时期以丝绸之路为中心的与世界贸易交流有了更为深入的联系,在这个时期漕运业随之发展,用汉朝开凿的内河来加强了商品的物流体系。

唐朝时期,因为中西方贸易的交流,使得唐朝的商品市场更加全面、国际化。

此时期,商务逐渐成为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核心。

宋代时期,产生了很多贸易集散点和港口。

这些集散点和港口都成为了商人经营贸易和进行运输的重要基地。

在这个时期,商人的声望和权势逐渐得到了提升,这种趋势在明清时期更加明显。

明清时期因为对外开放扩大贸易,铁路、邮政系统的建立等因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豆腐渣式的的家族企业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商人们可以把他们的贸易和产业资产高效地配置、集中并扩展。

二、中国古代商业文化商业道德是中国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中国古代文化特有注重道德和礼仪的传统有关。

传统上,商人们应该以诚信为本,遵守商业道德规范,建立良好的商业和企业信誉。

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商业文化

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商业文化

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商业文化,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方面。

在古代,商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

因此,在古代中国的商业经营和文化交流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分析的地方。

一、商业的发展和作用在中国古代,商业经营是非常活跃和繁荣的。

商业既是唐宋时期国家收获的主要来源,也是当时社会的支柱之一。

商业作为经济的支柱,不仅在常规买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是流通和服务的基础。

在中国商业往往与文化,特别是文学相融合。

文学作品常常以商业活动、商人为题材,折射出商业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二、商业文化的特点商业文化是极为丰富和多样化的。

商业活动和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包括习俗、礼仪、商人道德、字画、艺术、建筑等各个方面。

在沿海和河流交通便利的地方,大多数商人都以信用为重。

透过漫长而久远的商业历史,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商人的信用和正义感。

三、商业文化的传承和变迁中国古代商业文化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至元以后逐渐发展,自唐代突出并得到充分的发展。

明清期间,商业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的发展,使中国商业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今天,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流变,商业文化在古代社会中显得非常重要。

如今,人们已经能够从各种古书、古刻、古画中更好地了解商海风云、经商传统,在中国社会中继承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

四、商业文化对当代的启示商业文化在当代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方面,我们应该继承和传承古代商人的道德,注重诚信和信用。

商业活动伴随着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而在开展商业活动中,传承商业文化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经济活动。

另一方面,商业文化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

我们需要在探讨和传承古代商业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地发展现代商业文化,从而更好地面对当代商海的挑战。

总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牌。

古代商业经营和文化交流的活动不仅丰富和多样化,同时也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从传承和发展商业文化的角度深刻探讨商业活动对于古代中国经济和文化旅程的影响,同时也对当代中国商业文化的发展与推进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古代商业文化:传统文化与商人精神

中国古代商业文化:传统文化与商人精神

中国古代商业文化:传统文化与商人精神
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清时代,抑商政策已基本上废置,专卖制度范围已经很窄,重商思想却日益抬头,私营商业的作用越来越大。

重商形成一种思潮,其原因,一是经商人数增加,商帮兴起,商人的地位上升;二是许多商人注重商业道德,提高经营思想,形成了一种可贵的商人精神,大大扭转了社会上原有的“商人都属竞相逐利的市侩,知识浅陋,道德低下”的不良观感。

对有道德、有文化素养的商人,时人已有“非惟良贾,亦且良士”和“其业则商贾,其人则豪杰”的说法,甚至认为“为士者转益纤啬,为商者转敦古谊”,那些讲求商业道德的诚贾良商比士还强。

这一变化,其意义之大不下于封建社会初期自由商人初起之时。

这是历史转折时期商人阶层前后两次的不平常表现。

封建社会末期,在这种高评价下的“新兴商人”的“商人精神”,究竟孕育着什么样的内涵呢?根据历史资料来概括,作为一个真正的商人(指诚贾),对社会有益的商人,需要很好地培育: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精神,重商、厚商的敬业乐业精神,勤劳刻若的奋发进取精神,精于计算的俭约朴实精神,诚笃不欺的信义为尚精神,执乎其中的和协为贵精神,出奇制胜的善于竞争精神和精究本行的心志专一精神。

在此八个方面中,前六个是有关伦理道德的事,是较高层次上的信念和原则,有一般的“共性”的意义,商业道德即由此引伸而来;后两者是有关商业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方法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具有商人的“个性”。

包含这些要素的商人精神,尤其是其中有关商业道德的部分,正是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并与之保持强烈的一致性。

也可以说传统文化是商人精神的重要的思想来源,商人精神是传统文化在商人身上的生动体现。

为进一步了解封建社会末期的民间商人(私营商业),应以分析商人精神为旨归。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商业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商业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商业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商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自建立国家以来,商业贸易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商业活动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国内财富的积累和物质文明的进步,还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商业的重要性、商业活动的类型以及商业文化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一、商业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的重要性商业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近代的航海贸易,商业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商人们在推动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也扮演着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角色。

商业活动不仅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还促进了经验、技艺、思想和宗教的互通有无。

二、中国古代商业活动的类型1. 丝绸贸易:丝绸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国的丝绸成为世界各地的宝贝。

丝绸的贸易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和宗教交流。

2. 农产品贸易:中国古代农业发达,农产品贸易也是重要的商业活动之一。

例如,中国的茶叶在北方和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茶叶贸易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来源。

3. 文化艺术品贸易:中国古代以陶瓷、字画、书法和武器等艺术品闻名于世。

这些文化艺术品的贸易也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演变。

4. 奢侈品贸易:随着中国社会的繁荣,奢侈品贸易也得到了极大发展。

贵族与上层社会阶级热衷于收集珠宝、贵金属、象牙工艺品等奢侈品,这些奢侈品的贸易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商业市场。

三、商业文化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商业文化与中国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

商业活动不仅仅是商品交换,还涉及信任、合作、竞争、契约、财富分配等诸多社会关系和道德原则。

这种商业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中国古代商人的商业道德和商业行为也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形成和传承。

1. 商人的商业道德:中国古代商人注重信誉、守信用,重视与人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的作文范文

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的作文范文

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的作文范文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商业文化在中国古代起源并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商业文化体现了古代商人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观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重要特点和影响。

一、公平正直的商业道德观念中国古代商业文化非常重视商人的道德品质。

商人被要求遵守诚信、守法,不得以不道德的手段谋取商业利益。

在古代,商人负责经营,并在生意中展示自己的忠诚和正直。

商人们经常强调“诚信经商”的重要性,并相信只有如此才能保持商业关系的长久稳定。

这种商业道德观念的核心是诚实、公平和信任,是中国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亲情与商业的紧密联系在中国古代,商业和家庭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

大多数商人都是家族经营,子孙继承。

商人们不仅以个人利益为重,更注重维护家族的声誉和利益。

家族的延续和繁荣对于古代商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他们更加注重商业活动中的长远规划和持久发展。

家族的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经商之中,商人们以家族的名誉为荣,并聚集了更多的资源来促使商业成功。

三、商业与文化的相互渗透中国古代商人非常重视文化的修养,他们相信只有涵养个人的道德和文化素质,才能在商业活动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许多商人会投资于文化事业,例如赞助艺术家、学者以及修建庙宇等。

在这些投资中,商人并非出于谋求个人利益,而是出于对文化的尊重和推动文化发展的使命感。

商人们希望他们的投资能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并通过文化的力量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四、商业的创新与发展中国古代商人对于商业创新和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不仅致力于与外部市场保持联系,还进行着商业组织的创新与改革。

例如,商人们经常开拓新的商业领域、引进新的产品,甚至创建自己的专属品牌。

商人们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并进行创新,使得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得以不断演进。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秉承着诚实守信、注重家族价值、与文化相互渗透以及不断创新发展的特点。

这些特点不仅塑造了古代商人的形象,也对当时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政策导向使商业大潮兴旺,商贸高速发展,钱庄业迅猛发展,促使宋朝在
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和银行。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 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国家财政收入也从商业税收中得到了很大
的补充。但统治者认为商品交换不能够创造新的财富,对商业发展并不采取鼓
励政策,还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至 于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 中唐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
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 宋朝开创以来,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长期不实行“抑商”政策的王朝。在宋朝
立国之初,宋太祖赵框胤就号召人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
终天年”,宋太宗也曾下诏“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令官员们研究理财求 富之道。宋神宗则认为“尤先理财”,发过“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的诏令。
商业文化与素养
第二章 感受商业文化
目录

1 2 3
中国古代商业文化 明清商业文化 现代商业文化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 学习目标
• ⊙了解中国古代杰出商人与文化思想; • ⊙了解中国 “重商”与“抑商”代表和主张; • ⊙了解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特征; • 学习重点 • ⊙中国古代杰出商人与文化思想 • ⊙了解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特征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二)“重商”与“抑商”的代表
• 李悝(约生于公元前450年,卒于公元前390年),濮阳人,法家的始祖,也
是重农抑商的最早提出者。李悝在魏国进行变法,推向“尽地力之教”和“平
籴法”等重农措施,使魏国变得富强起来。在李悝看来,农业几乎是国家财富 的唯一源泉,所以他说“农伤则国贫”。接着他又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
WH020115S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人。
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道学派、陆九渊的心学派并列为南宋
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叶适虽不是大商人,也不是商人出身,但他确实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声喊出反“抑商”的人。
人们务农的积极性。同时他还推行了一系列比较严厉的抑商措施。
WH020113S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 韩非继承了商鞅的变法思想,以农为“本”,工商为“末”,主张重本抑末。
他说“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而綦组、锦绣、刻画为末作者富” ,
他主张“富国以农”,认为国家富强要依靠农业,因为作为财富主要标志的粮 食是从农业生产出来的,所以统治者必须重视发展农业而抑止或限制工商业的
现在所说的“宏观调控”。管仲将商业上升到国家的根本和主导地位,从战略
的高度上去重新认识商业的重要性。管仲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经济学家。 他提出的“国富论”,比西方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了将近两千三百多年,堪
称世界范围内经济学的鼻祖。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 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出生于洛阳,父亲为当地商人。汉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二、“重商”与“抑商”
• (一)“重商”与“抑商”之路 • 中国是世界上商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但也是世界上商业发展最波澜起伏的国家。其表现 的最为明显的莫过于中国古代把社会划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了,而在这一社会划 分中,虽然商人阶层的经济力量是社会的中坚,可是他们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却是最低的, 商人们往往在社会中是不享有良好的社会名声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封建中国奉行的 是以农为本的“农本”统治理念和“重农轻商”的经济政策,一旦商人的力量有所发展 时,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及其精英们就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此引起莫名的恐惧和担心, 于是一旦社会中商人力量有所发展和充实,就开始遭到打击和迫害。
认为工商业的发展会损害农业,会使民人饥寒,国家贫困。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 商鞅是我国重农抑商思想的鼻祖,是把“抑商”和“重农”同时定为基本经济
政策的第一人。商鞅认为求利是人的本性,“民生则计利,死则虑名了,名利
之所凑,则民道之”。官爵是名利的几种体现,是人们追逐名利最集中的目标。 实行“粟爵粟任”,百姓只有为国家多贡献粮食,才能取得官爵,着就能刺激
系。
WH020113S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 管仲可以说是第一个以执政者的身份,来认识商业,并且给了商业以“国家公
民”待遇的第一人。他明确提出,要想国家强大,提升国力,必须大力发展商
业,优先发展商业。若要富国,必先富民;若要富民,唯有重商、优商。当然 商业的无秩序状态也需要国家的执政者从政府的高度来加以控制,也就是我们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课程回顾
• 一、杰出商人与文化思想
• (一)王亥——商人始祖
• (二)计然——商业哲学启蒙者 • (三)范蠡——经营之神 • (四)子贡——儒商始祖 • (五)白圭——良商代表 • (六)吕不韦——官商大家 • (七)巴寡妇清——女商始祖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新课导入
• 中国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 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后来社会上出现日益等危机政权统治等问题,于是出现重农抑
商思想。到了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一已开始走上主流舞台,尤其是在 秦国实现变法的商鞅手里,重农抑商主义达到了极致。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WH020116S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 (1)直接否定重本抑末论
• (2)反对打击富商大贾
• (3)主张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 中国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 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始终绝不是偶然的,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 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对于人们来说拥有土地可以榨取巨额财富,且地租收入较稳定,是发家 致富的最好手段;同时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 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 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有时也包括手工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 与此同时,在封建帝王看来,私人工商业主一方面通过商品交换与高利贷盘剥农民,另 一方面商业活动丰厚的利益回报又吸引着相当一部分农民“舍本趋末”,从而大大削弱
武帝时期的政治人物,专长为财政,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理财家。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 桑弘羊理财思想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工商富国。
• 桑弘羊重视商业却不忽视工农。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 刘晏(716~780),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东南)人,唐中期大臣,中国
历史上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
• 西汉初期,经过长期战乱,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汉高祖颁布《贱商令》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这些政策
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经济造成阻碍。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 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及加重征税等措施,在一
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发展。他还把工商之民同辩士、侠士、学士、近臣共同列为“五蠢”。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 管仲管仲(公元前725-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颍上(今安
徽颍上)人。《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
也。”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 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
了王朝的统治基础。
此外,最新研究认为:“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除了其经济原因或物质方面的原因外, 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即“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谢谢大家!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