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房地产市场投资报告
扬州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一)

扬州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一)扬州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随着扬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火热形势。
对这一市场进行深度分析,可以更好地掌握市场动态,为投资者制定正确的战略。
一、市场情况扬州房地产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核心区域供需不平衡随着市区的不断扩张以及人口集聚效应的强化,距离市中心较近的区域房价不断攀升,供求不平衡较为突出,而在远离市中心的城区,房价相对较低。
2.房价分化现象明显由于扬州地域广阔,不同区域的基础设施、区位特点不同,因此同样的房子在不同区域价值会存在较大分化,且市场中出现过高价钓鱼现象。
3.购买力集中于二手房市场购房者主要集中于二手房市场,成交量相比新房市场更高,导致竞争激烈,价格不断攀升。
二、投资建议针对扬州房地产市场的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以下投资建议:1.关注核心区域核心区域的房价相对稳定,投资回报率较高。
因此,投资者可以考虑在这一地区投资房产。
2.掌握地区特点由于扬州地域较大,投资者应该对投资区域的基础设施、区域特点等有充分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投资机会。
3.谨慎购买二手房二手房市场虽然交易量大,但也存在市场乱象。
投资者在购买二手房时,应该仔细审查房屋的产权和权益情况,以免因为资产损失而造成投资风险。
4.多元化投资在加强对扬州市房地产市场了解的同时,投资者也应该关注其他领域的投资机会。
比如,同城物流、生活服务业等都是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的领域,投资者不妨多元化投资,降低投资风险。
总之,我们建议,投资者在扬州房地产市场中投资时,不要跟风,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量身定制自己的投资计划。
投资者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研究,保持战略的灵活性,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江苏省扬州市房地产项目发展研究报告

1
1、扬州概述 2、扬州房地产市场现状概述 3、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分析
2
扬州概述
区位特征——江苏中部,南 临长江,西接南京,紧靠南 京都市经济圈
扬州是江苏省省辖市,地处江苏
中部,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中 贯京杭大运河,是连接“苏南” 和“苏北”的首要城市。 现辖广陵、维扬、邗江3个区, 江都、高邮、仪征3个市和宝应 县。全市共有97个乡镇,9个街 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6653.81 平方公里,市区总面积988.81平 方公里。
4
扬州历史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数度繁华。 扬州曾是我国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都会,世界对外贸易和经济交往的四大口 岸之一,国内最大的盐运、漕运的集散中心,清朝康熙年间就是世界人口超过50万的10大 城市之一。 扬州人文荟萃,历史上名人雅士咏叹扬州的诗作有数万首之多。以清朝“扬州八怪”为代 表的扬州画派和扬州学派在中国文化领域独树一帜,扬州戏曲、评话、玉雕、漆器,以及 扬派盆景、淮扬菜系等,都独具特色、源远流长。 1998年,扬州荣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中国最著名的湖上园林瘦西湖和千年古刹 大明寺是中国4A级风景区(点):何园、唐城遗址、普哈丁墓、龙虬庄古人类遗址为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瘦西湖乾隆水上游览线是国家旅游局向海内外推出的国家级旅 游线,“烟花三月下扬州”正是反应扬州独特魅力的真实写照。 5
长到了24325元,增长了13825元,涨幅达131%;
职工平均工资也从9510元增长到了19981元, 增长了10471元,涨幅达110%。
扬州的人均GDP和职工平均工资目前处于稳步增长中,按照国际惯例,人均GDP 达到1000-3000美元时处于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扬州整体消费能力一般。
扬州房地产市场投资报告

扬州房地产市场投资报告扬州作为江苏省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其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本篇报告将从宏观经济环境、政府政策、供需状况、投资机会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有关扬州房地产市场的全面了解和投资建议。
宏观经济环境:当前,中国经济保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扬州经济也在快速增长。
2024年上半年,扬州GDP同比增长5.1%,日均新设立市场主体429户,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8%。
这些经济数据表明,扬州经济增势强劲,为房地产投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政府政策:近年来,扬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以吸引更多投资者。
例如,扬州市政府鼓励土地供应,减少储备土地,大力推进住宅和商业用地供应。
此外,政府还提出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加强土地使用权转让和房屋租赁交易的监管。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房地产投资提供了稳定的政策环境。
供需状况: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状况对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
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扬州全市商品住宅库存面积为972.3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8%,其中一手商品住宅库存面积为235.4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0.8%,二手商品住宅库存面积为736.9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1%。
从供应方面看,扬州商品住宅库存呈现减少趋势,说明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逐渐趋向平衡。
从需求方面来看,扬州房地产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不仅来自本地购房需求,还有来自外地购房需求。
因此,扬州房地产市场具有较好的投资前景。
投资机会:在扬州房地产市场中,投资机会主要包括住宅、商业地产和租赁市场。
首先,扬州的住宅市场具有较大潜力。
随着城市综合体和新型居住区的建设,扬州的住宅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其次,扬州的商业地产市场也有较好的投资机会。
随着城市功能的提升,商业物业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此外,扬州还提出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租赁市场也是一个潜在的投资机会。
扬州市政府将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的支持力度,提出鼓励租赁住房供给,优化租赁市场的租赁条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扬州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扬州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第一部分市场调查背景及说明一、调查背景这几年,扬州的房地产市场和着全国的节拍,呈现出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
房地产的发展,拉动了扬州的经济发展,改善了扬州的城市面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扬州投资环境的改善,扬州的房地产市场也走上了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之路。
二、调查目的及主要调查内容此次调查是为了深入了解扬州市和江都地区百姓的住房状况,与买房需求,并就此结合当今扬州房地产市场楼盘开发现状进行研究。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国家宏观调控对扬州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这次调查我们根据扬州市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现状,针对居民居住情况、居民消费和社会需求情况以及扬州市现有的一些楼盘情况进行了一次初步的普查,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我们可以从宏观、微观上了解扬州市房地产的建设情况,发掘房地产的潜在市场。
再结合扬州近几年的国民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情况、城镇居民消费支付能力(主要是可支配收入),探讨今后年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及投资回报率,从而做好扬州和江都地区开发投资的市场预测和决策,确定投资绩效及预期获得程度。
三、调查技术说明、原则遵循“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随机性”的原则。
、)客观性:样本选择、分布能客观反映社会基本情况,同时对调查的基础数据和指标作如实客观反映。
、)科学性:调查内容丰富、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调查问卷设计合理、可分析性强,调查程序严谨、调查方法与技术运用得当,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科学客观。
、)系统性:所调查内容能够系统反映市场情况,体都给予平等的抽取概率,完全排除人为的主观因素。
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随机性: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调查总体中的每一个体都给予平等的抽取概率,完全排除人为的主观因素。
、程序设计市场调查全过程大致包括以下五个阶段:、)准备阶段:确定调查目标、初步情况分析、制定调查计划。
、)设计阶段:设计居民居住情况调查表、住房消费情况调查表、项目调查表的格式和内容。
【房地产城市进入】扬州城市进入报告

数据来源:扬州统计局
城市宏观经济/居民收入
扬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呈逐年上涨趋势,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平稳增长;居民贩 买能力增强,消费潜力较大。
2016年扬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633元,同比增长9.1%,增幅高亍省均0.5个百分点。 收入方面,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659元,同比增长8.2%,增幅比省均高0.2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
国家収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収展规划》 根据规划,国家把长三为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其中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 镇江、扬州三市。
宁镇扬一体化对亍扬州这个城市来说是大战略、大机遇。
城市収展背景/经济圈地位
宁镇扬一体化的背后是江苏另一个“雄心”——扬子江城市群的廸设。宁镇扬一体化的加速事实上是 江苏匙域収展的一个重要战略。
5号线:蒋王站——竹西公园,联系城北、老城 休闲娱乐中心、汤汪一文峰和汊河等主要节点, 长度约20km。
城市収展背景结论
“宁镇扬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抢抓“宁镇扬一体化”机遇。 长江不京杭大运河交汇处、首批国家历叱
规划 ”东西聚合、南拓北优 収展“
构建“一带一轴”城镇体系”
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
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匙面积2310 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459万,其中市辖匙人口 240万人,市辖匙非农业人口170万。
城市収展背景/对外交通栺局
扬州的对外交通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方式。“十三五”时期扬州交通将迈入高速和快速 廸设时代,推迚连淮扬镇高铁及东部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南部快速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廸设。
宁镇扬一体化廸设在交通基础设施、民生廸设、公共服务、活劢联办等 方面已叏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两会上,省长石泰峰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 将宁镇扬一体化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明确“推劢宁镇扬一体化叏 得实质性迚展,促迚沿江城市集群収展、融合収展”。
2008年扬州房地产市场年度报告

2008年
单 位:
150
万 平 100
方 米 50
出让面积变化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数据来源:扬州易居房地产研究院
2007年
2008年
2. 土地成交分析
2008 年 1-11 月,扬州共成交 129 块土地,总建设用地面积为 6568589 平方米,比 2007 年增长 115.98%;总规划建筑面积为 7842003.02 平方米,比 2007 年增长 99.42%;总成交价格为 428816.9658 万元,比 2007 年增长 12.37%;成交土地平均单价为 652.83 元/平方米、43.52 万元/亩,比 2007 年 下降 47.97%;平均楼面均价为 546.82 元/平方米,比 2007 年下降 43.65%;平均容积率 1.19,比 2007 年下降 7.67%。
平方米土地推出。在供应节奏上,扬州市国土资源局在 08 年 1 月、5 月、11 月 3 次大幅度加大土地 供应量,而在 2 月、7 月收缩土地供应。 图 1-1-1: 2008 年 1-11 月扬州土地出让走势
单 200
20
位
: 150
15
万
平 100
10
方
米 50
5
0
0
08.1 08.2 08.3 08.4 08.5 08.6 08.7 08.8 08.9 08.10 08.11
扬州市 2008 年房地产市场年度研究报告
易居视点
08 预警,聚焦 09 调控年:新政聚人气,低价破坚冰
2008 年以来,成交量持续低迷,市场观望情绪急速蔓延,房地产市场调整幅度逐渐加大。市场 政策性调控不断,但政出多门,方向各异,这主要是上半年受自然灾害和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国经 济策略以防通胀为主线,楼市也因“止热”的舆论导向和紧缩的金融货币政策而持续下行;而至 9 月 次贷危机转变成金融风暴并波及全球,全国需求急速萎缩,政府的调控方向则以释放需求为主线,而 地方政府除了扶持需求外,还照顾到供应方的生存环境。至 08 年 11 月,扬州全市共成交 97.09 万方, 与 07 年全年成交量环比下跌达 50.42%,已跌至 05 年水准以下。
邗江房产现状分析报告书

邗江房产现状分析报告书1. 引言邗江区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是扬州市的核心区域,也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近年来,随着扬州市的发展壮大,邗江房产市场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本报告将对邗江房产现状进行分析,为相关投资者和开发商提供参考和指导。
2. 邗江房产市场概况根据最新数据显示,邗江房产市场在过去三年中保持了较稳定的增长态势。
房价整体稳定上升,购房需求持续增长,市场空间较大。
主要市场表现如下:2.1 房产市场规模邗江房产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近五年以来,邗江区新建房产数量连年上升,房产总量增加迅速。
截至目前,邗江区房产总数量已超过50万套,其中住宅占比最大,占总数量的70%以上。
2.2 房价水平过去三年中,邗江区房价持续上涨。
根据统计数据,邗江区房价平均涨幅达到每年7%左右。
高品质房产项目价格高企,中等品质住宅价格逐渐稳步增长。
然而,部分老旧小区和低品质房产的价格相对较低。
2.3 购房需求邗江区的购房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扬州市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邗江区购房。
不仅是本地居民,还吸引了外地投资者和人口。
购房需求主要来自自住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方面。
3. 邗江房产市场投资机会邗江房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对投资者和开发商而言存在着丰富的机会。
通过分析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我们发现以下投资机会:3.1 中高端住宅市场邗江区中高端住宅市场具有巨大潜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财富积累,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寻求更高品质的住宅。
邗江区的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教育资源丰富,使之成为中高端住宅项目的理想选择。
3.2 建设老旧小区改造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老旧小区的房屋质量和配套设施已经老化,存在改造的需求。
对于有经验的开发商而言,通过购买老旧小区并重新开发,可以满足居民对品质住宅的需求,也能为开发商带来可观的利润。
3.3 商业地产项目随着邗江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商业地产项目也成为了投资者瞩目的领域。
邗江区的商业区发展迅速,对商场、写字楼、酒店等商业地产的需求增长空间巨大。
直观扬州楼市调研报告

直观扬州楼市调研报告据调研数据显示,扬州楼市在近几年中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
首先,扬州的楼市供需平衡相对较好。
截至目前,扬州的房地产投资需求逐渐增长,而开发商积极投资与建设新房源,以满足市场需求。
尤其是在城市新区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提供了更多的住房资源,确保了供应的稳定性。
其次,扬州楼市价格相对稳定。
调研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年中,扬州的楼市价格波动较为缓慢,整体上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扬州作为一个凹地城市,土地资源相对有限,以及政府的市场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
这使得扬州的楼市价格较为稳定,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或下跌情况,为购房者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此外,扬州楼市的购房者结构逐渐趋于年轻化。
近年来,随着年轻人就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逐渐成为了楼市的重要购房群体。
他们对购房需求的变化,推动了扬州楼市的发展。
对于这一群体,他们更加注重房屋的品质和舒适度,对于房屋的位置和配套设施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开发商在开发新房源时,需要更多地关注年轻购房者的需求,进行差异化的房产开发。
然而,扬州楼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二手房市场交易量一直相对较低。
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扬州的二手房市场交易量一直相对较低,而供应量相对较多。
这与购房者对于二手房的认知和信任度有一定关系。
二手房交易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以及部分中介机构的不规范操作,导致购房者对于二手房的谨慎态度。
因此,提升二手房市场的交易活跃度,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监管措施。
其次,楼市调控对开发商的影响逐渐显现。
近几年来,政府对于楼市调控的力度逐渐加大,包括限购、限贷等政策的推行。
这使得开发商的融资渠道受限,导致一些项目无法按照计划推进,影响了楼市的供应。
因此,政府需要在楼市调控措施中进行适度的平衡,既保障市场的稳定,又要照顾到开发商的合理需求,以促进楼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扬州楼市在近几年中呈现出供需平衡、价格稳定以及购房者结构年轻化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城市概况一、地理位置地处中部,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中贯京杭大运河。
其南部濒临长江,北与、接壤,东和、毗联,西、交界。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既能融入都市圈,又能接受经济圈的辐射,还能连接南经济板块和滨江近海的新兴工商城市。
各主要城市分布图二、行政区划现辖3个区,分别是广陵区、维扬区、邗江区,辖高邮、江都、仪征3个县级市和宝应县。
三、交通情况1、公路交通现有高速公路196公里,京沪高速、宁通高速在此交汇,在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
如今连接至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已全线通车,到、的陆路交通变的更加便捷。
2、铁路铁路(宁扬铁路)为国铁I级,已于2004年竣工营运。
3、航空距禄口国际机场约1个小时,距虹桥国际机场约2小时。
4、港口港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拥有万吨级件杂货码头和多功能码头,设有保税仓库和口岸联检服务机构,从市区到港口约10公里。
5、交通直达情况按照目前的交通建设情况,从到约花八个小时,从到约花两个小时,从到约花费一个小时。
区位交通图四、面积与人口1、地域面积市总面积6638平方公里,市区总面积973平方公里。
2、人口现状2004年底全市总人口454万,其中市区人口115万人。
表1:历年人口变化情况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年份全市年末总人口(万人)450.62 451.59 452.22 453.61 454.39市区年末总人口(万人)109.66 110.76 112.52 115.13表2:各城市暂住人口情况对比地区总人口(万人)453.39583.6 598.85 447.19 502.77 916.85 暂住人口(万人)28.98130 325.87 169 19.54 60.6暂住人口比率 6.39%22.28% 54.42% 37.79% 3.89% 6.61%数据来源——《统计年鉴》从地区人口组成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人口结构特点:——市区人口比例还较低市区的中心辐射能力有限,市区人口增长潜力较大。
——外来人口比例偏低暂住人口比例比较低,城市辐射能力和经济吸引能力有限。
3、人口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目标市规划目标:市域总人口到2005年464万人,2010年473万人,2020年482万人;城镇人口至2005年237万人,2010年265万人,2020年318万人;城市化水平2005年达到51%,2010年56%,2020年66%。
4、简要分析作为风景旅游城市,在人口组成方面和、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
但由于市区面积狭小,已经处于一种人多地少的状况,土地资源并不丰富。
我们判断今后的人口、外来人口将会继续平稳增长,但涨幅有限。
五、历史文化及习俗习惯1、历史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已成为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
明清时期更是中国中部各省食盐供应基地和南北漕运的咽喉,康熙三次、乾隆五次南巡。
2、文化文化底蕴深厚,留下了白、白居易、欧阳修、轼、板桥、朱自清等大批名人涯士的足迹,是我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3、风俗自古以来形成的餐饮、休闲消费观念使人的消费能力非常旺盛,从我们实地考察的情况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
第二部分城市投资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发展状况1、城市总体经济情况曾经由于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成为举世瞩目的繁荣大都市.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没有铁路,的经济发展一直比较慢, 只能处于经济的中游,在整个长三角都市圈中也排名靠后,落后于南。
随着润长江大桥和铁路的通车,经济将会有跨越式的发展。
2、历年GDP增长情况表3、市历年GDP增长情况统计年份GDP总量(亿元)472.12 505.46 558.93 647.22 788.13 增幅7.10% 10.60% 15.80% 21.77% 人均GDP(元)10515 11205 12368 14290 17359 增幅 6.60% 10.40% 15.50% 20.50% 数据来源——《统计年鉴》我们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1)、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总量在处于中游水平。
2)、近几年来的GDP增长较快且增速也一直在加快,总体GDP增长势头强劲。
3)、市区的人均GDP明显高于全市水平,其水平与非常接近,说明市区的经济水平较高。
随着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招商引资力度的扩大,我们判断的经济将在今后几年有较大的发展。
根据联合国75国统计资料,住宅发展与人均GDP值之间的关系表: 人均GDP与房地产市场发育状况的关系表人均GDP800—1300美元1300—8000美元8000—13000美元13000美元以上阶段住房起步阶段快速上升阶段平稳上升阶段下降阶段根据以上的标准判断,市区当前人均GDP水平下,房地产处于快速上升阶段。
3、产业结构情况1)、现状从总体三产结构来看,有别与其他城市。
的2004年的三产结构比例接近1:1:1,说明的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比重相对较大,而工业发展略显不足。
2)、展望从市政府制定的产业发展规划来看,未来将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工业,在保持服务业的持续发展基础上以促进第二产业集聚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战略选择。
4、民营经济发展状况我们从各方面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总结如下:——民营经济发展底蕴深厚自古以来是繁华的商贸城市,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有很深厚的底蕴。
——民营经济所占比重较大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占总规模企业总数的56.6%;拥有资产总额151.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资产总额的18.1%。
——民营经济发展依然十分迅速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数量保持同比20%以上的增长,民营企业资产的增幅也达到40%以上。
5、的外资企业发展情况1)外资引进成果从2001年到2004年,外资引进的增长每年翻番。
2001至2004年,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0.82亿美元、2亿美元、4.2亿美元、8.2亿美元。
80公里沿江岸线成为外资投入密集区,其外资企业数占全市8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则占到全市的90.6%。
2)、优越的投资环境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简称电电公会)日前公布《2005年祖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报告,在评选大陆10大投资城市中,排名第6,仅次于、、、昆山和。
二、居民生活水平1、居民生活水平概述根据统计数据结合实地考察情况,我们认为:1)全市围居民平均收入处于中游水平,总体而言并不富裕。
2)市区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大大高于全市水平,发达的私营服务业和商贸业使当地已经形成了很大一部分高收入群体。
3)市居民消费观念有待于向投资性消费转变,且这种转变有足够的储蓄作为消费支撑。
4)居民居住水平从量上来看处于一个教高的水平,但住宅产品同质化严重,居住质量有待提高。
2、居民收入情况表:居民收入统计表数据来源——《统计年鉴》、市统计局提供材料表:各城市人均收入比较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9815 11602 13587 14450 9695 9839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我们以上述的统计资料结合我们实地考察结果来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目前并不高但增幅较快,表明总体的购买能力不足。
虽然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高且增长幅度小于GDP增幅水平(目前大多数城市存在的现象),但结合的私营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高收入阶层。
3、恩格尔系数水平从上面的图表我们可以发现,的恩格尔系数仍然高于40%。
但实际上人民生活水平并不低,恩格尔系数偏高的主要是由于餐饮文化非常发达,且当地人的消费习惯比较倾向于“吃”。
从总体趋势来看,的恩格尔系数还是在慢慢下降的,表明当地人民生活正在进一步改善。
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水平表:城乡居民存款储蓄余额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年份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276 314.6 378 449 522.8 元)增幅13.99% 20.15% 18.78% 16.44%数据来源——《统计年鉴》居民储蓄存款总体还是呈上升的趋势,只是增幅有所下降。
由此可见近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有一定住宅消费或其他投资性消费。
但这种投资性消费还是比较适度的,不会影响到今后住宅消费能力。
5、居民住房水平表:居民住房水平统计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年份平均每人使用面积(平方14.15 15.3 16.78 21.5 22.38米)增幅8.13% 9.67% 28.13% 4.09%数据来源——《统计年鉴》由绝对数来看,居民的平均住房水平在整个是处于上游水平的,超过、和。
我们在实际考察中也发现市区目前已经建成的多层小高层公寓社区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高端产品比较稀缺,住房条件质的提高还需要时间。
三、城市规划及重大市政建设状况1、市总体规划(2001年-2020年)1)、城市布局市目前的城市布局为“一主三副”。
“一主”是指原来的老城区,规划以保护为主。
“三副”分别为城西新区、广陵新区和城南瓜洲沿江副中心。
2)、城市发展方向目前的城市发展方向主要是“主导向南,拓展东西”。
——南延扩大经济开发区,跳跃开发港口分区和瓜洲分区,作为发展第二产业的主要载体。
——西进东拓城市主要居住人口向西部分区集中,充分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率。
东部分区注重对现有居住用地进行整合和改造,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各类服务设施配套水平。
附图片、3)、城市交通规划——公路近期规划建设和第二条通道(五峰山桥位)及改建南绕城,近一步改善城市南线交通状况,为城南经济开发区和沿江副中心的发展提供支持。
——城市道路系统快速路系统:环线加纵横道路。
一环为运路、运路、北外环路、西外环路、南外环路。
东西方向快速道路:江阳西路、江阳中路、江阳东路、运河西路。
南北方向快速干道:扬子江北路、扬子江中路、扬子江南路;贾七路、扬瓜路;扬圩路。
——轻轨交通系统“一纵一横加环线”。
一横:(铁路客站)西路——扬子江中路——江阳中路——江阳东路——江都路——东路——江都市区:总长度约为24公里。
一纵:(江阳工业园)——扬子江北路——扬子江中路——扬子江南路(港口):总长度约为20公里。
环线:沿城区东环路、南环路、西环路、江阳工业园区中心路、漕河路。
附图片2、规划发展目标1)、人口预测市域总人口到2005年464万人、2010年473万人、2020年482万人;城镇人口至2005年237万人、2010年265万人、2020年318万人;城市化水平2005年达到51%、2010年56%、2020年66%。
2)、用地规模控制在85 平方公里左右,土地投放量每年约在5 平方公里左右,其中1—1.5 平方公里左右用于住宅建设,2—2.5 平方公里作为工业发展。
附其他规划图3、市规划发展重点区域——沿江产业带市政府非常重视沿江开发,并把沿江产业带的布局作为“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点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