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在临床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小柴胡汤的组方与功能主治

小柴胡汤的组方与功能主治

小柴胡汤的组方与功能主治组方介绍小柴胡汤,又称为柴胡汤,是中国传统中药方剂之一。

它由柴胡、黄芩、芍药等多种中药组成,采用一定比例的煎煮方法制成。

小柴胡汤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下面将介绍小柴胡汤的组方成分以及其功能主治。

组方成分小柴胡汤的组方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中草药:1.柴胡 - 具有疏肝解郁、解热镇痛的作用。

2.黄芩 - 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作用。

3.干姜 - 具有温肺止咳、散寒解表的作用。

4.大枣 - 具有益气养血、调和药性的作用。

5.枳实 - 具有燥湿止泻、行气了滞的作用。

6.茯苓 - 具有利尿健脾、安神补心的作用。

7.泽泻 - 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和胃的作用。

8.牡蛎 - 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

9.甘草 - 具有和中除烦、调和各药性的作用。

以上中草药按一定比例配制并煎煮而成。

功能主治小柴胡汤具有以下主要功能与主治:1.疏肝解郁:小柴胡汤中的柴胡、干姜等成分能够疏肝理气,缓解肝郁气滞引起的症状,如脘腹胀痛、烦躁易怒等。

2.清热解毒:小柴胡汤中的黄芩、大枣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病引起的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状。

3.犯胃生痰:小柴胡汤中的茯苓、泽泻等成分能够健脾胃、化痰化饮,适用于肝气不舒所致的脘腹胀满、痰饮停滞等症状。

4.治疗肝胆湿热证:小柴胡汤还可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证,如黄疸、脾胃湿热等症状。

5.调整气血运行:小柴胡汤中的牡蛎、茯苓等成分可以调和气血,对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头晕、心悸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小柴胡汤适用于湿热、热病、痰饮及肝郁气滞等病症,但对于虚寒、气虚、脾虚等病症慎用。

以上是对小柴胡汤的组方成分及功能主治进行的简要介绍,小柴胡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使用范围和显著的疗效。

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用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针灸艾灸调理身体免疫力的中药方剂小柴胡汤

针灸艾灸调理身体免疫力的中药方剂小柴胡汤

针灸艾灸调理身体免疫力的中药方剂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一种针灸艾灸调理身体免疫力的中药方剂。

针灸和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中被广泛应用的方法,能够有效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小柴胡汤则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提高免疫功能。

小柴胡汤的主要成分是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等草本植物。

这些植物有着独特的药理作用,能够通过调理体内的气血运行和调和脏腑功能来增强免疫力。

柴胡有清热解毒、解郁、调和气血的作用,能够改善情绪、帮助消化和调整免疫系统功能。

黄芩则具有消炎、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能够帮助免疫系统抵抗外界侵害。

半夏和人参分别有理气、祛邪和补充体能的作用,能够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针灸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和经络来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达到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针灸通过用细针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艾灸则是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量熏灼穴位,刺激皮肤和经络,以调节体内的气血流动和免疫功能。

针灸艾灸与小柴胡汤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免疫调理的作用。

针灸艾灸可以直接作用于特定穴位和经络,对身体产生刺激,达到调节气血的效果。

而服用小柴胡汤则可以通过内服的方式调理体内的气血,并增加免疫力。

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相辅相成,达到更好的免疫调理效果。

在进行针灸艾灸调理身体免疫力时,需要找到合适的针灸师或中医师进行操作。

他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合的穴位和方法进行治疗。

同时,患者也需要配合针灸艾灸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增加运动量,提高免疫力。

针灸艾灸调理身体免疫力的中药方剂小柴胡汤,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它的疗效来自于中医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总结,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和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

然而,针灸艾灸和中药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患者与医师密切合作,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针灸艾灸调理身体免疫力的中药方剂小柴胡汤是一种有效的免疫调理方法。

大小柴胡汤的区别与功效

大小柴胡汤的区别与功效

大小柴胡汤的区别与功效大小柴胡汤(Da Xing Chai Hu Tang)是中医药中非常重要的经方之一,它由柴胡、黄芩、干姜、枳实、大黄、人参、大枣等药物组成。

大小柴胡汤分为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两种,虽然它们有着相似的成分,但在功效和应用上却有所区别。

大柴胡汤的功效大柴胡汤是由柴胡为主药,配合其他草药煎煮而成。

它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的功效。

主要适用于肝胆湿热、肝气郁结型的病症。

这些病症常表现为胸胁疼痛、胁肋胀痛、咳嗽痰黄等。

大柴胡汤能够舒肝解郁,调和肝气,清热解毒,达到平肝、疏肝的效果。

在临床上,大柴胡汤多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胸胁胀痛、咳嗽以及口苦口干等症状。

小柴胡汤的功效小柴胡汤是由黄连、黄芩、生姜等多种草药组成,其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解郁和调和脾胃。

小柴胡汤适用于病症表现为肝胆湿热、肝气郁结型的疾病,但与大柴胡汤相比,小柴胡汤更适合于初期病情,或者肝郁脾虚的病症。

小柴胡汤能够纾解炎热,舒肝解郁的同时,还可以调和脾胃。

在临床上,小柴胡汤主要用于治疗肝胆湿热、黄疸、呕吐、胁肋胀痛等症状。

大小柴胡汤的区别虽然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都是以柴胡为主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在配伍和应用上有所区别。

•成分:大柴胡汤主要由柴胡、黄芩、干姜、枳实、大黄、人参、大枣等草药组成;而小柴胡汤则以柴胡、黄连、黄芩、龙骨、牡蛎、半夏等草药为主要成分。

•应用范围:大柴胡汤适用于肝胆湿热、肝气郁结等病症,特别是胸胁疼痛、咳嗽痰黄等症状;小柴胡汤适用于初期病情,或者肝郁脾虚的病症,适合于治疗肝胆湿热、黄疸、呕吐等症状。

•疗效:由于药物成分和应用范围不同,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在疗效上也略有不同。

大柴胡汤更加强调舒肝解郁、清热解毒的作用,适合于较为严重的肝胆湿热病症;小柴胡汤则更侧重于清热解毒和调和脾胃,适用于较轻的病情或肝郁脾虚的病症。

需要注意的是,大小柴胡汤虽然在临床应用上效果显著,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

在选择使用时,应根据自己的具体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小柴胡汤临证思辨和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临证思辨和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临证思辨和临床应用摘要:探讨经方小柴胡汤临证应用。

应用辩证论治来临证实践。

小柴胡汤为初传少阳病主治之方,但应用千变万化,在临证中只要有枢机不利之病机,见有口苦,目眩,咽干者都可运用。

推广小柴胡汤这一千古名方之临证应用。

关键词:小柴胡汤;辩证论治;临证应用熟读《伤寒论》,对仲景思想理论有系统学习和了解,对经方应用进行深入临床实践,“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中医之精华特色在临证中得以体现。

对小柴胡汤证有了很深的临床实践,具体总结如下:1 小柴胡汤辩证方解小柴胡汤证见于《伤寒论》第96条[1]“伤寒五六日,往来寒热,胸协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心悸,小便不利,或不泻,或身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本方为千古名方。

古代多为退热、抗炎之剂。

是经典的和解少阳、疏理枢机之方,适用于“往来寒热,胸协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为特证之疾病。

在少阳经脉所循行身体位置出现之症状均可以用小柴胡汤。

梅国强在《加减小柴胡汤临证》中全面概括了小柴胡汤之功效: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升降协调。

外证得之,重在和解少阳,疏散邪热,内证得之,疏利三焦,调和枢机[2]。

故小柴胡汤有通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运转枢机之功效。

小柴胡汤方,组方简单,只要方证相应,效果佳。

方中柴胡苦、平,《神农本草经》谓:“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泄气推陈致新,”可见是疏气行滞的解热药,是治“胸协苦满”的特性为主药。

佐以黄芩除热止烦,半夏、生姜,逐饮止呕,复以人参、大枣、甘草以补胃以滋津液,病人之所以传入少阳,主要是胃气失振,气血外散,人参补中滋液为祛邪之要药。

徐灵胎谓“小柴胡汤之妙在人参。

”确有见道之语,“谨守病机,不拘证侯。

”另外《伤寒论》229条[1]:“阳明病,发潮热,小便自解,胸协苦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故少阳阳明合并病者,用小柴胡汤合用有奇效。

2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清代郑钦安在《医理真传》里讲“医学一途,不难与用药,而难于识证,亦不难与识证,而难于识阴阳[6]。

小柴胡汤的功能主治

小柴胡汤的功能主治

小柴胡汤的功能主治什么是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方剂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它由柴胡、黄芩、生姜、大枣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独特的疗效和功能。

小柴胡汤的功能主治小柴胡汤在中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赞誉,主要用于治疗一系列与情绪、气机失调有关的疾病。

其功能主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小柴胡汤可以调节人体气机的运行,舒缓内心的压抑和焦虑情绪。

•它能让人放松身心,缓解疲劳和紧张感。

•对于情绪低落、失眠、焦虑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2.调节肝气和胃气平衡:•小柴胡汤可以调和肝胃之间的关系,缓解胃脘痛、消化不良等相关症状。

•它有助于调节肝脏的功能,平衡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3.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小柴胡汤在调节人体的气机运行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抵抗力。

•它对于常见的感冒、咳嗽、发热等上呼吸道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4.促进气血运行,舒缓经络:•小柴胡汤可以疏解气机,改善气滞和血瘀的情况,有助于气血的运行。

•通过舒缓经络,它可以减轻经痛、痛经等相关不适。

5.辅助治疗肝炎和肝硬化:•小柴胡汤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对肝炎和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它能改善肝脏的功能和退症,减轻肝脏的负担,有助于恢复健康。

如何正确服用小柴胡汤为了确保小柴胡汤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下是正确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小柴胡汤可以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按照医生的建议确定剂量和使用时间。

•通常情况下,小柴胡汤是以汤剂的形式进行服用,一般建议口服。

•在服用前,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剂量和服用方法。

•在服药期间,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

•对于特定的人群,如孕妇、婴儿、老年人等,应特别注意咨询医生的建议。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咨询医生。

小柴胡汤的禁忌与副作用虽然小柴胡汤在临床应用中被广泛认可和使用,但也存在一些禁忌和副作用需要注意:•妊娠初期和孕妇禁用;•乳母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有明显黄疸、恶心、糖尿病、急性乙肝患者慎用。

小柴胡汤的功能主治作用

小柴胡汤的功能主治作用

小柴胡汤的功能主治作用什么是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经典方剂,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等草药组成,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小柴胡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其功能主治作用多种多样。

小柴胡汤的功能主治1. 温中解表小柴胡汤具有温中解表的功效,可以辅助治疗感冒、风寒感冒等病症。

其草药成分中的柴胡、生姜等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能够帮助身体排除寒湿,恢复正常体温。

同时,小柴胡汤还能够舒缓头痛、嗓子疼等寒邪引起的不适症状。

2. 疏肝解郁小柴胡汤还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可以帮助调节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柴胡是小柴胡汤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舒肝解郁的作用,能够调节情绪,改善情绪问题所引起的身体不适。

3. 调理气机小柴胡汤可以通过调理气机,改善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问题。

黄芩和半夏是小柴胡汤中的重要成分,具有调理气机的作用,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症状。

4. 解毒清热小柴胡汤还有解毒清热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病、口腔溃疡等病症。

黄芩和大黄是小柴胡汤中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成分,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有效缓解发热、口舌生疮等热症状。

5. 调节免疫系统小柴胡汤的草药成分中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小柴胡汤可以辅助治疗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如风湿性疾病、免疫性肝炎等。

6. 缓解肝胆问题柴胡是小柴胡汤的主要草药成分之一,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可以缓解肝胆问题。

小柴胡汤可以辅助治疗肝气郁结、胆囊炎等疾病,改善肝胆功能。

如何使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通常以汤剂的形式服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剂量。

一般来说,每次服用约15-30克,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使用小柴胡汤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小儿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2.对草药成分过敏的人应避免使用小柴胡汤;3.在使用小柴胡汤期间,应避免辛辣食物和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小柴胡汤治疗感冒的临床运用

小柴胡汤治疗感冒的临床运用

小柴胡汤治疗感冒的临床运用【摘要】小柴胡汤是一种中医药方,具有治疗感冒的显著疗效。

本文从小柴胡汤在中医中的地位、感冒的病因病机以及小柴胡汤对感冒的疗效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小柴胡汤主要由哪些药材组成,如何制备,主要药效成分是什么,以及对感冒症状的治疗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文章还列举了小柴胡汤在临床上的应用案例。

结论部分指出小柴胡汤作为治疗感冒的有效方法,探讨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以及未来在感冒治疗中的发展前景。

小柴胡汤在中医领域有着重要地位,对于治疗感冒有着积极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关键词】小柴胡汤、感冒、中医、药方、制备方法、药效成分、临床应用、治疗作用、应用案例、有效方法、临床实践、发展前景。

1. 引言1.1 小柴胡汤在中医中的地位小柴胡汤在中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经典方剂。

它最早见于《伤寒论》,被誉为“伤寒汤”的组成成员之一,是六经验风证的代表方剂之一。

小柴胡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被誉为“千古名方”。

在中医理论中,小柴胡汤被归类为卫气营血之剂,具有疏解肝气、升清阳、解毒和和解表里的作用。

小柴胡汤不仅在治疗感冒方面有显著疗效,还在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中有广泛的应用。

因其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副作用小而备受中医医师和患者的青睐。

在当今医疗领域,小柴胡汤作为重要的中药方剂之一,其地位不可替代。

通过对小柴胡汤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发挥其在中医治疗体系中的独特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1.2 感冒的病因病机感冒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包括外感风寒、痰湿郁闭、气滞化火等。

外感风寒是最常见的感冒病因,主要表现为身体受凉后,风寒侵袭而引起的症状。

痰湿郁闭则是指体内湿气过重,湿邪阻滞而导致感冒发作,表现为喉咙痒、咳嗽、咳痰等症状。

气滞化火则是指体内气血运行不畅,气火不升反降,导致感冒症状的出现,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苦、咽干等症状。

小柴胡汤功效与作用

小柴胡汤功效与作用

小柴胡汤功效与作用小柴胡汤是传统中医药中的一种药方,由柴胡、黄芩、半夏、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表、调理气机、平肝降火等功效与作用。

在中医临床中,小柴胡汤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胸闷、头痛、肝胆疾病、消化不良等疾病。

以下将详细介绍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小柴胡汤具有清热解表的功效。

小柴胡汤中的柴胡能够疏肝解郁,升发表里,有助于清除体内的热毒,解除发热、头痛等症状。

同时,小柴胡汤中的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对于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其次,小柴胡汤对调理气机也有一定的作用。

小柴胡汤中的半夏具有降逆气的作用,可以帮助调理胃脘的气机,缓解胃寒、胃痛等症状。

此外,小柴胡汤中的甘草也有调和气机的作用,能够缓解胸闷、乳房胀痛等症状。

另外,小柴胡汤还有平肝降火的功效。

小柴胡汤中的柴胡和黄芩都有平肝熄火的作用,能够帮助调节肝胆功能,缓解肝火旺盛引起的头痛、口苦等症状。

此外,小柴胡汤中的半夏对于胸痹、胸闷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小柴胡汤还可以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肝胆疾病等疾病。

小柴胡汤中的黄芩和柴胡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能够帮助消化系统调节胃肠功能,缓解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此外,小柴胡汤中的柴胡还具有抗炎抗肿的作用,可以帮助治疗肝胆疾病,预防肝脏受损。

需要注意的是,小柴胡汤虽然功效广泛,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也有一定的禁忌症。

对于肝阳上亢、热结实实证、脾胃虚寒等症状患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小柴胡汤。

在使用小柴胡汤时,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用药方式,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总结起来,小柴胡汤作为传统中医的一种经典方剂,具有清热解表、调理气机、平肝降火等功效与作用。

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胸闷、头痛、肝胆疾病、消化不良等疾病。

但是在使用小柴胡汤时,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用药方式,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柴胡汤在临床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1-21T10:03:27.19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作者:杨兆初
[导读] 将小柴胡汤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分析及评估应用价值。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羊角塘镇湛溪村卫生室湖南益阳 413501
【摘要】目的:将小柴胡汤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分析及评估应用价值。

方法:此文对外感发热患者、体虚感冒患者、余热未尽患者、产后发热患者分别予以对应的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研究及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外感发热患者、体虚感冒患者、余热未尽患者、产后发热患者在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之后,相关临床症状均消除而获得痊愈。

结论:小柴胡汤在临床多种疾病治疗中均可获得良好效果,存在重要应用价值及优势。

【关键词】小柴胡汤;外感发热;体虚感冒;余热未尽;产后发热
小柴胡汤是张仲景提出的一种中药方剂[1],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以及治疗少阳半表半里的重要药方,在临床很多疾病的治疗中被推广应用[2]。

小柴胡汤通过药味加减及变通可以在临床多种疾病治疗中灵活运用。

1. 外感发热
1.1 外感低热
外感低热患者多存在全身酸痛症状,表现出神疲而乏力,多不思饮食。

外感低热患者的病程一般比较短,病程多为2天到6天,是外感初期,因外邪入侵而直中少阳,患者的体温正常或是稍微偏高。

典型病例:女性,49岁,2018年02月11日,患者因“近2天全身存在酸痛症状,比较疲乏及无力,且不思饮食”到本院就诊及治疗。

予以患者诊断,发现其舌淡红,其苔薄白,其脉缓有力。

对患者中医辩证属于外邪入侵而直中少阳,治疗原则为和解少阳,采取小柴胡汤加味药方予以患者治疗,组方是,神曲30克,太子参30克,煅龙牡30克,大枣20克,生姜12克,柴胡12克,半夏12克,炒黄芩12克,甘草6克。

患者服用1剂药方之后,相关症状均得以消除而痊愈。

1.2 外感高热
外感高热患者多会出现头痛症状,以往存在寒热症状,外感高热患者的体温一般为38℃到40℃,患者的病因是太阳表证并未解,且传入少阳。

典型病例:男性,37岁,2018年01月22日,患者由于“外感发热”到外院就诊治疗,通过静脉滴注“林可霉素”、肌肉注射“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等药物治疗,患者的体温没有得以降低。

遂在2018年01月22日下午到本院就诊治疗,患者主诉存在头痛症状,且恶寒发热,一天没有进食。

予以患者诊断,发现其舌淡红,其苔薄黄,且其脉浮数,患者出汗不通畅,其体温高达39.8℃。

对患者中医辩证属于太阳表证并未解且传入少阳,治疗原则为和解少阳。

采取小柴胡汤加味药方予以患者治疗,组方是,石膏60克,神曲30克,太子参30克,大枣20克,柴胡12克,半夏12克,炒黄芩12克,大青叶12克,生姜12克,甘草6克,知母12克,川芎12克,白芷12克。

对以上方剂采取开水煎汤,进行多次少量服用。

患者当天晚上,得以出汗,患者退热,其身凉且恢复食欲。

患者退热之后感觉咽喉存在疼痛症状,将以上方剂减去石膏和知母并增加板蓝根30克,患者服用3剂之后得以痊愈。

随机抽选本院采取小柴胡汤治疗的30例外感高热患者,治疗后的体温明显降低,和治疗前相比,P<0.05,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

表1 30例外感高热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分析
2. 体虚感冒
体虚感冒患者存在恶寒症状,其神疲而乏力,多存在欲睡症状,其饮食下降。

体虚感冒患者的病因是正虚,其卫外而不固,因外邪入侵而直中少阳。

典型病例:女性,69岁。

2017年10月21日,患者由于“近2天存在恶寒身疼症状,其疲乏而无力,存在心烦,常常欲睡,且手心和足心均出汗”而到本院就诊及治疗。

予以患者诊断,发现其舌淡红,其苔薄,其脉细。

对患者中医辩证属于正虚,其卫外而不固,因外邪入侵而直中少阳,治疗原则为和解少阳。

采取小柴胡汤加味药方予以患者治疗,组方是,太子参30克,煅龙牡30克,大枣20克,神曲15克,生姜12克,柴胡12克,半夏12克,炒黄芩12克,甘草6克。

患者服用以上方剂2剂之后,相关症状消除得以痊愈。

3. 余热未尽
余热未尽患者是于热病的后期存在烦躁不安,其体温正常或是稍微偏高,属于邪稽少阳,且其余热并未尽。

典型病例:男性,15岁,2017年08月15日到本院就诊治疗,由于“发热待查”在本院内科住院治疗7天之后,得以退热,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不过患者常感觉头痛,其心中烦躁,且不思进食。

予以患者诊断,发现其舌干红,存在少苔,且脉细,患者的体温是37.1℃。

对患者中医辩证属于邪稽少阳,且其余热并未尽,治疗原则为和解少阳,并清除余热。

采取小柴胡汤加味药方予以患者治疗,组方是,石膏60克,太子参30克,神曲30克,大枣20克,柴胡12克,知母12克,半夏12克,生姜12克,炒黄芩12克,大青叶12克,川芎12克,白芷12克,甘草6克。

患者服用以上方剂1剂之后,相关症状得到缓解,连续服用以上方剂3剂之后,相关症状消除得以痊愈。

4. 产后发热
产后发热患者主要是存在恶寒发热,且腹痛严重。

主要是因为产后血室存在空虚,受到邪乘虚入而导致,足厥阴肝经进而毛中,通过阴器,抵达小腹,可归入肝络胆,对肝胆之经产生侵犯,且居于少阳。

典型病例:女性,29岁,由于“第二胎足月自产三天之后,存在恶寒发热症状,其腹痛灼热,其恶露存在异味,且不思饮食”曾经在外院就诊治疗,具体用药治疗情况不详。

然而治疗后患者的身热仍未退,所以于2017年12月21日到本院就诊治疗。

予以患者诊断,发现其腹痛的灼热拒绝按压,其舌红而苔薄黄,其脉数有力,患者的体温是
38.8℃。

对患者中医辩证属于产后血室存在空虚,受到邪乘虚入,并且居于少阳,治疗原则为和解少阳,并清热燥湿。

采取小柴胡汤加味药方予以患者治疗,组方是,石膏60克,太子参30克,败酱草30克,土茯苓30克,大枣20克,白头翁15克,柴胡12克,黄柏12克,炒黄芩12克,半夏12克,知母12克,生姜12克,龙胆草10克,甘草6克,秦皮5克。

患者服用以上方剂2剂之后得以退热,相关症状得到缓解,
将以上方剂减去石膏,继续服用以上方剂5剂之后,患者的相关症状均消除而得以痊愈。

5. 小结
小柴胡汤是中药方剂之一,小柴胡汤主要包含柴胡、人参、黄芩、半夏、甘草、大枣、生姜[3-4]。

小柴胡汤组方中,柴胡是少阳的主药,可以获得升阳及达表的效果,属于君药;黄芩可以发挥养阴而退热的作用,属于臣药;半夏具有健脾及和胃、散逆气与止呕的效果,人参和甘草可以补正气且和中,属于佐药;生姜及大枣可以和营卫,属于使药。

小柴胡汤是对伤寒少阳证进行治疗的基础药方,也是和解少阳的重要方剂,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祛邪扶正、降逆和胃等重要功效[5-6],小柴胡汤加减在临床多种疾病中具有重要治疗价值,呈现进一步推广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金叶,高倩.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8):4132-4133.
[2] 于慧玲,麻春杰,韩雪梅等.小柴胡汤对C6胶质瘤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32(7):988-991.
[3] 胡丽娟,刘蔚,吴欢欢等.加味小柴胡汤抗幽门螺杆菌的有效物质部位群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6,18(3):307-311.
[4] 王怀宇.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131-132.
[5] 刘红宇,丘梅清,里自然等.小柴胡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味治疗痰浊阻肺型AECOPD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8,35(6):416-418.
[6] 周圆,杨光义,宛蕾等.小柴胡汤对伊立替康致迟发性腹泻模型小鼠血便的防治作用[J].中国药房,2017,28(13):1762-17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