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寄生汤中重用牛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中药1.独活功效:祛...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中药1.独活功效:祛...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中药1.独活功效:祛...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中药1.独活功效:祛风湿,止痹痛。

独活辛散苦燥,善于祛风湿、止痹痛,凡是风寒湿邪痹着肌肉关节者,不论病程长短,均可以配伍应用。

本品对下半身的痹证尤为适宜,故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腰腿疼痛者,多使用本药。

在临床应用:独活除了与其他祛风湿药配伍外,还多与地黄、杜仲、桑寄生等补益肝肾药配伍,以标本同治,如独活寄生汤。

2.海风藤功效:祛风湿、止痹痛。

临床常应用:配伍祛风湿、活血通络的药物,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腰膝疼痛以及跌打损伤所致的疼痛。

本品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千年健功效:祛风湿,健筋骨。

临床应用:治疗风湿痹痛、腰膝冷痛、下肢拘挛麻木等。

本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与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虎骨等配伍同用。

4.桑寄生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

临床应用:桑寄生主要治疗肝肾不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与独活、秦艽、杜仲、当归等药配伍,如独活寄生汤。

5.熟地黄功效:补血生精,滋肾养肝。

临床应用:配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名六味地黄丸(汤)。

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熟地黄配当归有补血的作用,配白芍可以发挥养肝之功效;配柏子仁能养心安神;配龙眼肉补养脾胃。

临床可根据不同的证型辨证加减。

6.牛膝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散瘀血,引药下行。

临床应用:治疗肝肾亏虚型腰痛,常配伍杜仲、续断、熟地等补肝肾药同用;若腰痛日久者,常配伍独活、桑寄生等祛风湿药、强筋骨药同用。

7.川乌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临床应用:多用于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常与麻黄、白芍、黄芪等同用,如乌头汤。

此外,本品散寒止痛的效果很好,可单用或配伍其他药物治疗使用注意:因本品毒性较大,所以孕妇忌用。

川乌反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

本品不宜久服,生品只供外用。

8.蚕沙功效:祛风除湿、和中化浊、疏筋急而止痛。

临床应用:可用于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独活寄生汤联合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成效向福辉敖微微通讯作者

独活寄生汤联合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成效向福辉敖微微通讯作者

独活寄生汤联合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成效向福辉敖微微通讯作者发布时间:2023-06-20T09:44:21.99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6期作者:向福辉敖微微通讯作者[导读] 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中医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成效重庆市丰都县中医院重庆 408200摘要: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中医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成效。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30例。

对于对照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常规的中医手法进行治疗,对研究所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在中医手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治疗。

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以及疼痛程度评分。

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研究组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中医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过程中的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独活寄生汤联合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成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在骨科疾病中以20~40岁人群最为常见[1],主要临床症状为坐骨神经痛、行走困难、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髓核突出,导致纤维环被破坏,进而神经根受到压迫刺激而引发的一系列综合症,常见患病原因有外伤、负重过度等[3-4],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的质量。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高达两亿人以上,发生率为15.2%[5]。

目前临床常采用保守治疗的腰部按摩为主,但长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患者极易反复发作。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2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独活寄生汤独活9克、桑寄生15~20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细辛3~6克、当归6~9克、白芍9克、川芎6~9克、生地12~15克、杜仲9~12克、牛膝9克、人参5~6克、茯苓10克、甘草5克、桂心3~5克,古代医家用此方也有的把独活用三两,其余药皆为二两。

共为粗末,每次用12~18克,煎水服,每日2次。

近代医家则多用此方随证加减,作为汤剂使用,上述用量即为汤剂常用量。

本方为治疗痹证的常用方剂。

主用于肝肾两虚、风寒湿三气杂至,痹阻经脉,而致腰膝疼痛,酸软无力,屈伸不便,喜暖畏冷等症。

方中以独活、细辛专入足少阴肾经,搜风寒、通血脉;配以秦艽、防风,疏经升阳,以祛风化湿;桑寄生补肝肾、益气血、祛风冷;又配合杜仲、牛膝壮肾健骨,强筋固下;更用归、芍、芎、地活血补阴;以参、桂、苓、草益气补阳。

全方主旨是用辛温以散之,甘温以补之,使肝肾强,气血足,风湿除,筋骨壮而腰膝痹痛自愈。

我在临床上治疗痹证时,经常使用本方随证加减,屡起沉疴,可以说差不多天天能有机会运用此方。

本方照顾全面,力在治本,往往难以在短期内见效,常须久服方效。

为了能见效迅速,所以我经常是以本方随证加减,尤其是要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加用针对性强的祛邪之品,标本兼顾。

取效则较快。

兹把个人点滴经验和常用经验方以及主治病症、加减法等介绍如下,仅供同道参考。

1、治疗腰腿痛痹,喜暖怕冷,见寒加重,膝腿屈伸不利,包括西医学中的坐骨神经痛、骨关节病、骨刺、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处方:桑寄生20~30克,独活9~12克,细辛3~5克,川断12~15克,威灵仙12~15克,防风10克,杜仲12克,生熟地各12克,牛膝12~15克,红花10克,制附片10~12克,草乌5~9克,炙山甲9克,桂枝12~15克,伸筋草30克,水煎服。

加减法:关节肿比较明显者,去生、熟地,加生薏米30克、汉防己10克、茯苓15~30克;脊柱疼明显者,加金狗脊2O~30克、地鳖虫6~9克、羌活6~10克;主诉大腿外后侧连及小腿外后侧疼痛者,可加重牛膝15~30克,加地龙10克,青风藤20克,槟榔12~15克;拍X光片腰膝关节骨刺明显者,可去伸筋草、杜仲,加骨碎补12~18克、补骨脂10克、乳没各5克、生龙骨15~2034克(先煎)。

[转载]独活寄生汤名家经验

[转载]独活寄生汤名家经验

[转载]独活寄⽣汤名家经验原⽂地址:独活寄⽣汤名家经验作者:应超毅独活寄⽣汤——焦树德  独活9克、桑寄⽣15~20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细⾟3~6克、当归6~9克、⽩芍9克、川芎6~9克、⽣地12~15克、杜仲9~12克、⽜膝9克、⼈参5~6克、茯苓10克、⽢草5克、桂⼼3~5克,古代医家⽤此⽅也有的把独活⽤三两,其余药皆为⼆两。

共为粗末,每次⽤12~18克,煎⽔服,每⽇2次。

近代医家则多⽤此⽅随证加减,作为汤剂使⽤,上述⽤量即为汤剂常⽤量。

  本⽅为治疗痹证的常⽤⽅剂。

主⽤于肝肾两虚、风寒湿三⽓杂⾄,痹阻经脉,⽽致腰膝疼痛,酸软⽆⼒,屈伸不便,喜暖畏冷等症。

⽅中以独活、细⾟专⼊⾜少阴肾经,搜风寒、通⾎脉;配以秦艽、防风,疏经升阳,以祛风化湿;桑寄⽣补肝肾、益⽓⾎、祛风冷;⼜配合杜仲、⽜膝壮肾健⾻,强筋固下;更⽤归、芍、芎、地活⾎补阴;以参、桂、苓、草益⽓补阳。

全⽅主旨是⽤⾟温以散之,⽢温以补之,使肝肾强,⽓⾎⾜,风湿除,筋⾻壮⽽腰膝痹痛⾃愈。

我在临床上治疗痹证时,经常使⽤本⽅随证加减,屡起沉疴,可以说差不多天天能有机会运⽤此⽅。

本⽅照顾全⾯,⼒在治本,往往难以在短期内见效,常须久服⽅效。

为了能见效迅速,所以我经常是以本⽅随证加减,尤其是要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加⽤针对性强的祛邪之品,标本兼顾。

取效则较快。

兹把个⼈点滴经验和常⽤经验⽅以及主治病症、加减法等介绍如下,仅供同道参考。

1、治疗腰腿痛痹,喜暖怕冷,见寒加重,膝腿屈伸不利,包括西医学中的坐⾻神经痛、⾻关节病、⾻刺、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处⽅:桑寄⽣20~30克,独活9~12克,细⾟3~5克,川断12~15克,威灵仙12~15克,防风10克,杜仲12克,⽣熟地各12克,⽜膝12~15克,红花10克,制附⽚10~12克,草乌5~9克,炙⼭甲9克,桂枝12~15克,伸筋草30克,⽔煎服。

 加减法:关节肿⽐较明显者,去⽣、熟地,加⽣薏⽶30克、汉防⼰10克、茯苓15~30克;脊柱疼明显者,加⾦狗脊2O~30克、地鳖⾍6~9克、羌活6~10克;主诉⼤腿外后侧连及⼩腿外后侧疼痛者,可加重⽜膝15~30克,加地龙10克,青风藤20克,槟榔12~15克;拍X光⽚腰膝关节⾻刺明显者,可去伸筋草、杜仲,加⾻碎补12~18克、补⾻脂10克、乳没各5克、⽣龙⾻15~20克(先煎)。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腰间盘!改善腰间盘突出,腰疼、腿疼、屁股疼今天想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腰间盘!改善腰间盘突出,腰疼、腿疼、屁股疼今天想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腰间盘!改善腰间盘突出,腰疼、腿疼、屁股疼今天想独活寄生汤加减治腰间盘!改善腰间盘突出,腰疼、腿疼、屁股疼今天想给大家聊聊咱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腰间盘突出这个事儿。

关于如何调理腰间盘,我收藏了很多经验方法,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如何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来调理腰间盘。

有这么一个男性患者,不到40岁,在工地帮别人搬运水泥,有一次搬货的时候一转身感觉自己腰部好像扭着了,主要集中在左侧腰骶部。

慢慢地疼痛面积开始扩大,逐渐加重,扩散到左下肢的后侧,也就是屁股,大腿根的位置。

再后来,疼痛蔓延到小腿后侧。

皮肤也开始麻木了。

患者去医院检查发现椎间盘的膨出、突出。

当时医家开了这样一幅汤药——独活、桑寄生、怀牛膝、杜仲、生地黄、宣木瓜、威灵仙、伸筋草各15克,秦艽9克,细辛3克,防风、桂枝各6克,生黄芪12克,川续断、川芎各5克,全当归、菟丝子各10克。

就这样,患者服用一周后,症状有所减轻,再用7剂,已经完全恢复劳动,经过半年的随访,未曾复发。

方中桑寄生、怀牛膝、杜仲、生地黄、黄芪、菟丝子、续断,这些都有补益肝肾、健养脾肾的作用。

当然,像续断、桑寄生、牛膝、杜仲之类的,也可以驱散风寒湿邪,因此也兼具驱邪之能。

独活、威灵仙、伸筋草、秦艽、细辛、防风,这些都是祛风散寒除湿之品。

中医讲,血主濡之。

腰不好,就得养血,通过养血来濡养你的腰。

所以说,加当归、川芎、桂枝来活血温经。

最后,配一个宣木瓜,舒筋活络。

这就是全部意图。

这其实就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来调治腰椎间盘突出的案例。

当然,我个人认为,这个方子也绝不是万能的。

把这则医案分享出来也是想给大家传达一个信息: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是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的。

这些经验,就根植于传统医学的独特理念中。

无论什么时候,这些宝贵的理念,都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帮助。

#健康知识科普#。

中医骨伤手法及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评价

中医骨伤手法及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评价

中医骨伤手法及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评价发布时间:2021-02-24T14:53:55.980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3期作者:陆声唐[导读] 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陆声唐桂林市临桂金水湾医院广西省桂林市 541199【摘要】目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针对74例本医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是抽取时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7例。

分别予行中医骨伤手法治疗、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比对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相关分值、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炎性因子指标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1β、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

(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相关分值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治疗后腰部功能障碍分值低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分值较高,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

(3)实验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效果(94.59%)高于参照组(75.68%),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

(4)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腹泻、头晕、皮疹、骨质增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0.81%、8.11%)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渗出及疼痛感,其治疗安全性水平较高。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骨伤手法;独活寄生汤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当前骨科常见疾病,患者多因腰肌劳损、腰椎退行性改变、长期伏案工作等原因所致,导致患者腰背及下肢疼痛,对患者生活及工作均造成严重影响和危害[1]。

独活寄生汤治关节炎和腰肌劳损等病

独活寄生汤治关节炎和腰肌劳损等病

独活寄生汤治关节炎和腰肌劳损等病[出处]《备急千金要方》[组成]:独活三两(9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两(各6g)。

[用法]:上药唆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身勿冷也。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方解]:本方证为风寒湿时久不愈,以致损伤肝肾,耗伤气血所致。

肾主骨,腰为肾之府。

肝主筋,膝为筋之会。

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筋骨失养,故肢节屈伸不利。

风寒湿邪客于腰膝筋骨,故腰膝疼痛,或麻木不仁。

《素问·痹论》说:“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弹簧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

”《素问·逆调论》又说:“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

”治宜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祛邪与扶正兼顾。

方中独活辛苦微温,长于祛下焦风寒湿邪,蠲痹止痛,为君药。

防风、秦艽祛风胜湿;肉桂温里祛寒,通利血脉;细辛辛温发散,祛寒止痛,均为臣药。

佐以寄生、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当归、芍药、地黄、川芎养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扶助正气,均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又为使药。

本方配伍特点是以祛风寒湿药为主,辅以补肝肾、养气血之品,邪正兼顾,有祛邪不伤正,扶正不得碍邪之义。

诸药相伍,使风寒湿邪俱除,气血充足,肝肾强腱,痹痛得以缓解。

[运用]:1、本方为治疗痹证时久,而正气不足者。

以腰膝冷痛,关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证治要点。

若痹证属于湿热实证者,非其所宜。

2、对痹证疼痛较剧者,可酌加制川乌、制草乌、白花蛇等以助搜风通络,活血止痛之效;寒邪偏盛者,酌加附子、干姜以温阳散寒;湿邪偏盛者,去地黄,酌加防己、薏苡仁、苍术以祛湿消肿;正虚不重乾,可减地黄、人参。

3、慢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风湿性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者,均可应用。

独活寄生汤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独活寄生汤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天。③硬膜 外侧 隐窝 注射 : 用宋 文 阁法 穿刺l , 采 2 穿刺成 功 J
汤具有抗 炎镇痛 、 调节免疫功能 、 改善微循环等作 用 】 。腰椎
后, 回抽无血及脑脊液 , 用 1 先 %利多卡 因 3— l 5m 注入 , 观察
l 5分钟 , 无蛛 网膜下腔 阻滞 , 则快 速注 入镇痛液 (%利多卡 因 1 2m 、 1 曲安奈德注射液 2 , 0 用生理盐水稀释到 1 1。拔 针 0m )
病灶处组织无菌性炎 症反应及 细胞 间质水肿 , 善局部 血液 改
循环 , 有利于肌 肉松解 , 痛缓解 ; 能抑制 组织 胺等化 学物 疼 还
质 的释放 , 促进神经组织恢复的作用 【 。 6 】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 于中医“ 腰痛 ” “ 、痹症” 的范 畴。《 问 素

经痛 。③腰椎侧凸畸形 , 生理前 凸消 失 , 活动受 限, 棘突旁 具 有压痛并放射至下肢 。④直腿抬高试验及加 强试 验阳性。⑤
神经 系统检查示膝腱 、 跟腱反射异常 , 下肢皮肤神 经节 段分布
六节藏 象论》 : 肾者 …… 其充 在 骨 ” “ 者 …… 其 充在 云 “ 、肝
筋” 。腰 为肾之 府 , 肾虚 则腰 痛 , 肾 亏虚 , 肝 为腰 痛 之发 病 则血凝 而不 流 , 说 “ 在 在
补血活血 ; 党参 、 茯苓 、 甘草益气扶脾 ; 又佐 以细辛 以搜 肾经风 痹, 肉桂 以温肝经 血寒 。综合全方 , 邪扶 正 , 本兼顾 , 祛 标 可使
血 气 足 而 风湿 除 , 肾 强 而痹 损 愈 。现 代 药 理 证 实 , 活 寄 生 肝 独
入 1 %葡萄糖注射 液 50m 静 脉点 滴 , 0 0 l 1天 1 , 次 连用 3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活寄生汤中重用牛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表时间:2013-08-01T16:07:44.0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3期供稿作者:黄林升蔡真真林孙枝[导读] 腰椎间盘突出为临床腰腿痛常见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现代医学病名,本病属中医“腰痛”、“痹证”范畴。

黄林升蔡真真林孙枝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宁德市闽东医院> 355000)
【中图分类号】R26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403-02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在我科门诊治疗的患者60例,入选条件(1)腰腿痛症状,腿痛重于腰痛,腿痛呈现典型的坐骨神经分布区的疼痛;(2)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可有感觉过敏或迟钝,(3)经CT或MR检查明确腰椎间盘突出,(4)排除骨破坏、感染及肿瘤病变,排除腰椎间盘脱出、破裂下垂型、钙化型及并发有严重腰椎管狭窄症者,(5)无并存其它严重的基础疾病,(6)非妊娠或哺乳期、经期妇女。

病程最短1月,最长3年。

年龄最小21岁,最大45岁。

1.2 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人,统计处理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P>0.1。

方药使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基本方组成:独活、牛膝、鸡血藤各12g,桑寄生、杜仲、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g,细辛3g;无气虚者减人参,寒邪偏盛者,酌加附子、干姜以温阳散寒;若湿邪偏盛者,去地黄,酌加防己、苍术以祛湿。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用。

第一组牛膝使用常规用量12g,第二组方中牛膝据患者服用反应情况用量40-60g。

疗程中要求患者不从事体力工作,不进行长距离行走,避免腰部扭动式活动及工作。

2 观察方法及疗效评估
分别于治疗前、第7天,第14天使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 对患者疼痛症状评分。

2周疗程结束,进行疗效评估:(1)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度以上,能恢复原工作;(2)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3 结果
附表治疗过程VAS评分变化
治疗后疗效评估。

常规用量组①优:10例,33.3%,②良:16例,55.3%;③差:4例,占本组13.3%。

重用牛膝量组①优:15例,占本组50%,②良:13例,43.3%;③差:2例,占本组6.6%。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为临床腰腿痛常见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现代医学病名,本病属中医“腰痛”、“痹证”范畴。

由于筋松弛,跌仆损伤,举重劳伤,致气滞血瘀,阻滞经络,脉络不通,复因风寒湿邪得以乘虚侵袭,致气血运行不畅,筋脉拘急。

临床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辨证属风寒湿、瘀血、肾虚所致,临床上均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在外伤等诱因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刺激和压迫相应的神经根,产生无菌性的炎症及水肿,从而出现腰及下肢疼痛等一系列症状。

临床使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方中重用牛膝治疗,患者疼痛减轻速度及最后效果均更明显。

独活寄生汤方出自《备急千金要方》,本为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而设,该方具有祛风胜湿、通经活络、强筋健骨、补气血、益肝肾之功效。

牛膝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之效[1],《医学衷中参西录》:“善引气血下注,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恒以之为引经。

故善治疗肾虚腰疼腿疼,或膝疼不能屈伸,或腿痿不能任地。

”药理研究,牛膝具抗炎镇痛及活血作用[2],其镇痛作用与剂量有相关,临床大剂量的牛膝效果较好,亦说明牛膝能较好地促进神经根无菌性炎症及水肿消退,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病理代谢产物吸收,从而减轻症状。

重用副作用牛膝副作用常见有大便次数增多,未见其它明显副作用,但仍需认真观察患者个体反应情况而运用之;因牛膝有活血、下乳等作用,故妊娠或哺乳期、经期妇女不用。

中药内服治疗,方便、经济,疗效显著,易为患者接受,是基层及临床门诊治疗的好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廷模主编.《临床中药学》[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版社,2004:396-397.
[2]高昌琨等.牛膝总皂苷抗炎、镇痛和活血作用研究[J].《安徽医药》2003年,第4期:248-24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