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3-3-1

合集下载

高二物理选修3-1(理科生)_分类比较:有关电流三种速率比较

高二物理选修3-1(理科生)_分类比较:有关电流三种速率比较

分类比较明辨概念电流微观表达式为I=nqSv,其中v表示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

实际上电荷的运动存在三种速率,下面对电荷的三种速率进行区别。

1.电荷热运动的平均速率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热运动,在常温下这种热运动的平均速率的数量级约为l05m/s,由于运动是无规则的,从宏观上来看这种运动不形成电流。

2.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我们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在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只要导体两端存在电压,内部电场强度就不等于0,这样,在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就做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

一般来说,这种定向移动的速率的数量级是10-5m/s。

为什么这么小?我们不难想到,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的定向移动应该是加速运动,但由于每个电子时时刻刻要与金属晶体点阵发生碰撞,结果使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不断受到破坏,从而限制了定向移动速率的增大。

由此可知,当接通电路,即在导体两端加上电压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就在速率巨大的无规则热运动上附带了一个速度很小的定向运动。

3.电场的传导速率既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速率很小,为什么我们一合上开关,电流会立即传到远处,使那里的用电器工作呢?原来我们觉察到的“电的传播速度”不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而是电场的传播速率,电场的传播速率是很大的,等于光速(3×108m/s)。

电路一接通,电路各处便以光速建立起电场,整个电路中的自由电子几乎同时受到电场力作用而做定向运动,所以整个电路中同时形成电流。

例题如图所示,两个截面不同、长度相等的均匀铜棒接在电路中,两端电压为U,则( )A.通过两棒的电流强度相等B.两棒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相等且等于光速C .两棒内的电场强度不同,细棒内场强E l 小大于粗棒内场强E 2D .细棒两端的电压U l 大于粗棒两端的电压U 2解析 两棒串联,I 1=I 2,故选项A 正确; 由电流微观表达式I =nqSv ,因S 1<S 2,所以定向运动速率v 1>v 2,故选项B 错误;S I d S d I d IR d U E ρρ=⋅===,因为S 1<S 2,所以E l >E 2,故选项C 错误;S d I IR U ρ⋅==,因为S 1<S 2,所以U l >U 2,故选项D 正确。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知识点总结

物理选修3-1知识总结第一章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2.两种电荷自然界中的电荷有2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干燥的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相互吸引的一定是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吗?)不一定,除了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之外,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里的“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3.起电的方法使物体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并不相同.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正负电荷的分开与转移)○2接触起电:带电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当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而带正电(负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3感应起电: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向靠近或远离带电体的方向移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三种起电的方式不同,但实质都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多余电子的物体(部分)带负电,使缺少电子的物体(部分)带正电.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二、电荷守恒定律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2、元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1.6×10-19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等于e或e的整数倍。

(元电荷就是带电荷量足够小的带电体吗?提示:不是,元电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指的某一个带电体,它是指电荷的电荷量.另外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是1.6×10-19C的整数倍.)3、比荷:粒子的电荷量与粒子质量的比值。

4、电荷守恒定律表述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2021-2022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随堂小卷(部编版)(解析版)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2021-2022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随堂小卷(部编版)(解析版)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一、单选题1.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从广泛吸收各方意见,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再到两会代表委员认真审查讨论,历经“千锤百炼”而诞生的《纲要》,凝聚着全党全社会的智慧,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期盼,画出了最大同心圆。

《纲要》诞生过程告诉我们()①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空话、一句口号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④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

①②:依据题文描述,《纲要》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吸收各方意见,表明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空话、一句口号;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故①②说法正确;③:在全国人大上通过《纲要》,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③说法正确;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2.自2021年2月以来,海口市部分居民小区试行“议事堂”制度,该项制度致力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大小事,鼓励业主积极参与小区建设,受到小区居民的普遍欢迎。

“议事堂”制度体现出()①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保障公民的利益③民主当以人民利益为重④我国基层群众享有的民主权利越来越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和理解。

①③:依据题文描述,海口市部分居民小区试行的“议事堂”制度,,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说明了民主当以人民利益为重,故①③符合题意;②: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公民不等同于人民,故②说法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出公民的民主权利越来越多,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教案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教案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目标导航1、 知道什么是等容变化,什么是等压变化。

2、 掌握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的内容和公式表达。

3、 理解p-T 图上等容变化的图线及物理意义。

4、 理解V-T 图上等压变化的图线及物理意义。

5、 会用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诱思导学1、概念:(1)等容变化: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状态变化叫等容变化。

(2)等压变化: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状态变化叫等压变化。

2、查理定律:(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公式:Tp=C 或 11T p =22T p点拨: ①查理定律是实验定律,由法国科学家查理发现 ②成立条件:气体质量一定,体积不变③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容变化时,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增加(或减小)的压强是相同的,即T p =Tp∆∆④解题时,压强的单位要统一 ⑤C 与气体的种类、质量和体积有关3、盖·吕萨克定律:(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公式:11T V =22T V 或T V=C点拨:①盖·吕萨克定律是通过实验发现的 ②成立条件:气体质量一定,压强不变③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压变化时,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增加(或减小)的体积是相同的④C 与气体的种类、质量和压强有关4、等容线:(1)等容线: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容变化过程中,压强P 与热力学温度T 成正比关系,在p —T 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叫等容线(2)一定质量的气体的p —T 图线其延长线过原点,斜率反映体积的大小 点拨:等容线的物理意义:① 图象上每一点表示气体一个确定的状态。

同一等容线上,各气体的体积相同② 不同体积下的等温线,斜率越大,体积越小(见图8.2—1)5、等压线:(1)定义: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压变化过程中,体积V 与热力学温度T 成正比关系,在V —T 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叫等压线(2)一定质量的气体的V —T 图线其延长线过原点 点拨:等压线的物理意义:① 图象上每一点表示气体一个确定的状态。

高中物理必刷题(选修3-1全册)word版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必刷题(选修3-1全册)word版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必刷题(选修3-1全册)word 版答案解析第一章静电场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刷基础1.B 【解析】摩擦起电现象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产生了电子或质子,故A 错误;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故B 正确;摩擦起电是因为摩擦导致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故C 错误;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示带正电,故D 错误。

2.A 【解析】当她用于触摸一个金属球时,金属球上的电荷会转移到她的身上,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头发就会竖起;无论她带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电荷量足够多,就会出现该现象,选项A 正确,B 、C 、D 错误。

3.A 【解析】带负电的A 球靠近B 球(不接触),由于静电感应而使B 球带正电,c 球带负电,故A 正确,B 错误;人体是导体,用手摸一下B 球,B 球与人体、地球构成整体,大地是远端,带负电,B 球是近端,带正电,故C 错误;将B 、C 分开,移走A ,B 球带正电,C 球带等量的负电,再将B 、C 接触,C 上的负电荷转移到B 上,从而使B 、C 都不带电,故D 错误。

4.C 【解析】用带正电的带电体A 靠近(不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上端金属球,验电器发生静电感应,带电体A 带正电,则验电器的上端金属球带负电荷,下部金属箔自带等量的正电荷,金属箔张开。

验电器的金属箔之所以张开,是因为它们带有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张开角度的大小取决于两金属箔自带电荷量的多少,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内部发生了转移。

故A 、B 、D 错误,C 正确。

5.BC 【解析】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处于电中性,不是内部没有电荷,而是正负电荷的个数相等,整体对外不显电性,故A 错误;摩擦起电过程中转移的是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即摩擦过程中A 失去电子,转移到了B 上,故B 正确;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在电子的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A 带1.6×10-10C 的正电荷,则B 一定带1.6×10-10C 的负电荷,故C 正确;摩擦过程中,A 失去1.0×109个电子,故D 错误。

第二章-矩阵(历年真题+答案)

第二章-矩阵(历年真题+答案)

D.
【解析】答案:B 【选择】 【201610】 【2 分】3.设 n 阶矩阵 A,B,C 满足 ABC=E,则 -1 -1 -1 A.A =B C B.A-1= C-1B-1 C.B-1=CA D.B-1=AC 【解析】答案:C 【填空】 【201610】 【2 分】
【解析】答案:-1 【填空】 【201610】 【2 分】
【解析】解:C2=ATBATB= AT(BAT)B=ATEB= ATB
2 1 1 C =A B= 0 0 0 2 1 1
2 T
【填空】 【201610】 【2 分】
0 1 0 1 4 3 -1 -1 【解析】解析:P= ,求得:P = ,则 P AP= 。 1 0 1 0 2 1
1 0 0 1 0 0 P 0 1 0 , Q= 0 0 1 2 0 1 0 1 0
使得 PA=B,BQ=E,即 PAQ=E
1 0 0 1 0 0 1 0 0 所以 A=P-1EQ-1=P-1Q-1= 0 1 0 0 0 1 = 0 0 1 -2 0 1 0 1 0 -2 1 0
足等式 AX B X ,求 X .
【解析】
(提示:另一种简便解法为:此题(A-E)X=B 的形式;构造分块矩阵( A-E,B ) 分 块 矩 阵 进 行 初 等 行 变 换 后 变 为 ( E , X ) 即 可 求 出
3 2 1 1 0 0 1 0 0 3 2 1 3 2 1 , A E,B 2 1 0 2 1 0 0 1 0 4 3 2 故 X= -4 -3 -2 ) 1 0 0 3 2 1 0 0 1 0 0 1 0 0 1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三章《磁场》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三章《磁场》

思考
有人根据B=F/IL提出:磁场中某点的磁 感应强度B跟磁场力F成正比,跟电流强 度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成反比,这种 提法有什么问题?错在哪里? 答:这种提法不对.因为实验证明,F和 IL的乘积成正比,故比值(F/IL)在磁 场中某处是一个恒量,它反映了磁场本 身的特性,不随F及IL的变化而变化.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物理》
选修3-1
第三章 《磁场》
3.1《磁现象和磁场》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性、磁极的概念。 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 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知道地球具有磁性。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使学生通过对磁场的客观认识去 理解磁场的客观实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磁现象 的广泛性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 难点:磁现象的应用 三、教具:多媒体、条形磁铁、直导线、小磁针若干、投影仪
复习类比 电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 如何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电场强度: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跟电荷量的比值 正试探电荷的受力方向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体有磁力的作用 如何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是否类似电场的研究方法,分析磁体或电流在磁场 中所受的力,找出表示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上装有电磁体,铁路底部则安装线圈。通电 后,地面线圈产生的磁场极性与列车上的电磁体极性总保持 相同,两者“同性相斥”,排斥力使列车悬浮起来。铁轨两 侧也装有线圈,交流电使线圈变为电磁体。它与列车上的电 磁体相互作用,使列车前进。列车头的电磁体(N极)被轨道 上靠前一点的电磁体(S极)所吸引,同时被轨道上稍后一点 的电磁体(N极)所排斥。

xk3190-dS1标定说明书

xk3190-dS1标定说明书

上海耀华仪表XK3190-DS1称重显示器2008年6月版上海耀华称重系统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技术参数 1 第二章安装联接 2 第三章数字传感器调试 3 第一节设置数字传感器的类型第二节修改数字传感器通讯地址第三节安装数字传感器第四节角差修正第五节参数设置和功能小结第四章标定调试11 第一节标定第二节分度值自动切换第三节补偿标定第四节标定误差修正第五章其它操作15 第一节密码管理第二节定时关机第三节系统测试第六章常见问题解答和信息提示19 第一节常见问题解答第二节信息提示亲爱的用户:在使用仪表前,敬请阅读使用说明书。

在仪表使用中,为保证安全,请做好良好的电源接地!第一章技术参数1、型号:XK3190-DS12、数字传感器接口:接口方式:RS485(2线或4线式)传输距离:≤1000米传输速度:≤19200 baud信号电源:DC11.3V,≤400mA接口能力:≤16个数字传感器兼容协议:本公司数字模块协议(dtP=0)、HBM公司AD104模块协议(1)、仅一公司协议(2)和其它定制协议(3、4)支持厂家:HBM、中航、广测、本源、夏冰、博达、仅一等使用上述协议的数字传感器注意:同一传感器厂家可能使用不同的协议3、显示:7位VFD,7个状态指示符。

4、键盘:数字键0 ~ 9功能键25个(10个与数字键复合)5、时钟:可显示年、月、日、时、分、秒,自动闰年、闰月;不受断电影响。

6、大屏幕显示接口传输方式串行输出方式,20mA电流环信号(恒流源输出)传输波特率600传输距离≤2000米7、串行通讯接口传输方式RS232/RS422(选配)波特率600/1200/2400/4800可选传输距离RS232 ≤30米;RS422 ≤1200米8、打印接口1)可自带面板式热敏汉字微打2)配置标准并行打印接口,可配接ESPON LQ-300K(+)、KX-P1131、KX-P1121等宽行打印机。

9、数据贮存可贮存1500组车号皮重,201组货号和中英文货物名,100组客户号及中英文客户名,100组数字或中英文备注信息,可贮存1501组称重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一、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1.分子的大小
(1)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 【名师点拨】 (1A =10-10m)非常小,反之说明物质是
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第 5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2)测量方法:(主要介绍油膜法) 油膜法是一种粗略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 把油滴滴到水面 上.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单分子油膜.事先测出油滴的体积 V V,再测出油膜的面积 S,就可以算出油分子的直径 D= S .
第25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解析】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固体分子间距几乎等于平衡距离 r0 ,引力与
斥力平衡, A 项错;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引力和斥力可以
认为零,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B项错; 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是斥力减小得
更快,C项对,D项错.
【答案】 C 对于理想气体来说,分子间没有引力和 【学法指导】 联系起来.
此处所指的微观物理量:分子的体积 V0 ,分子的直径
D 、分子的质量 m ;宏观量是指:物质的体积 V 、摩尔体积 VA,物质的质量M,摩尔质量MA、物质的密度ρ. 【名师点拨】 所谓宏观量是指可以用宏观测量仪器进 行测量的物理量,否则为微观量.
第11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第17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5)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
①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
②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第18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例 4】
的是( )
(2012· 全国 ) 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第 6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学法指导】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学习油膜法重在掌握这种测量方法及在
其 他 方 面 知 识 的 能 力 迁 移 , 这 里 涉 及 到 分 子 的 模 型 —— 球
形.这一设想符合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有些参考书上 说,也可以看成立方体模型.这是早期,人们还没有揭示原
第33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例2】
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水的摩尔质
量M=1.8×10-2 kg/mol,求: (1)1 cm3的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 (2)估算一个水分子的直径多大? -6 3 1.0×10 ×1×10 m ρV 【 解 析 】 (1)n = M · NA = M · NA = -2 1.8 × 10 A A
在.④中分子力 f = 0 ,此情况下,既无引力,也无斥力;正
是分子力的作用使分子聚集在一起,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使 它们趋于分散,正是这两个因素决定了物体的气、液、固三 种不同的状态.
第24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例5】
分子间同时存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固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总是大于排斥力 B .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大于吸 引力 C .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 减小 D .分子间吸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排斥 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热学
高考调研
【例3】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图
中记录的是(
)
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 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
第16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解析】
斥力.要能把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与平衡距离 r0
第26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探秘规律•升华技巧
第27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专题:分子大小的估算 1.三个关系式 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是联系宏观量和微观量的桥梁.在寻 找宏观量与微观量的联系时, 常用到下面三个关系式:一个分 MA MA 子的质量 m 分= N ,一个分子的体积 V 分=ρN ;分子的个数 A A m n=M NA. A
×6×1023=3.3×1022
第34页
选修3-3
第28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例 1】 若以 μ 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 表示在标准状态 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 为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Δ 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 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 Vρ μ μ V ①NA= m ;②ρ= ;③m=N ;④Δ=N ,其中( NAΔ A A A.①和②都是正确的 C.②和④都是正确的 B.①和③都是正确的 D.①和④都是正确的 )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
规则运动,而非分子的运动,故 A 项错误;既然无规则,所 以微粒没有固定的运动轨迹,故B项错误;对于某个微粒而言 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是不确定的,所以无法确定
其在某一个时刻的速度,故也就无法描绘其速度-时间图
线,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本题易错选B项. 【名师点拨】
第29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解析】
μ Vρ 由密度定义 ρ=V,又 μ=NAm,得 NA= m ,
μ ①正确,m=N ,③正确,而 Δ 与 V 没有联系,故②、④不 A 正确,故本题答案为 B 项.
【答案】
B
第30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μ V 【学法指导】 易错为②ρ= ,④Δ=N ,不能通过气 NAΔ A 体的摩尔体积来求分子的体积, 用摩尔体积除以阿伏加德罗常 数,得到的是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的体积, 不是分子本身的体 积. 同理也不能用气体摩尔质量除以 1 mol 分子的体积来求气 体的密度.“V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 为表 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 引来了质疑. 根据水的相图, 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以气态存在的.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选修3-3 热学
第 1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第1单元 分子动理论
第 2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考点及模型的构建
探秘规律·升华技巧
突破压轴·技压群雄
课时作业
第 3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考点及模型的构建
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 .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 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第19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解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运
动, A 项错误;它是因为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颗粒撞
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C 项错误, D 项正确;液体温度越
第 9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答案】
B
【易错】
象是“气体”.
A、D项,错误点在于审题不对,忘记研究对
第10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3.阿伏加德罗常数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数目极多,用阿伏加德
罗常数表示 NA= 6.02×1023mol-1,估算时取 6×1023mol-1.阿 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物理量和宏观物理量的桥梁.
分被分子占据了的缘故.注意不要理解成“互钻”,而是重 新分布. (2)实验依据之二:物体可以被压缩(特别是气体). 对于固、液可以认为V总=∑Vi,对气体不成立.
第 8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例 1】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摩尔体积为 V,密度 为 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 m 和 V0,则阿伏加德罗 常数为 NA 可表示为( V A.NA= V0 ρV0 C.NA= m ) ρV B.NA= m M D.NA= ρV0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1.实验依据: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
2.扩散现象 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布朗运动
(1)概念: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 浮的花粉,发现这些花粉颗粒不停地无规则运动,这种现象 后来叫布朗运动.
第12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2)布朗微粒: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B项正确. 【答案】 BD
第20页
选修3-3
热学
高考调研
三、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高三物理 (新课标版)
1.分子力即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实验依据 拉伸、压缩物体都要用力,实际上都是克服分子力.
3.短程力
分子是一种性质力、具有短程力的特点.即分子间距达 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力很小,可视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