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复习专题精练 世界格局的演变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复习专题精练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的演变●(2020·湖北省孝感市)38、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演进。

前两次格局与多极化趋势相比,不同点在于A.带有大国强权色彩B.合作与对抗并存C.大国作用举足轻重D.在世界大战后形成●(2020·四川省乐山市)29.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国际关系主导着世界格局的变化。

下列各项,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冷战”开始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③苏联解体④两极格局形成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2020·四川省遂宁市)27.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国际关系主导着世界格局的变化。

下列各项,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冷战”开始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③苏联解体④两极格局形成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2020·广西桂林市)6、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20·江苏省盐城市)32阅读下列反映国际格局演变的相关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巴黎和会“三巨头”华盛顿会议材料二:“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1945年4月16日杜鲁门总统的谈话材料三:“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

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①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②领导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重大胜利③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敌后战场,钳制大量日军④取得百团大战胜利,坚持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战国时期,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倡导节俭的是A.老子B.墨子C.荀子D.韩非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

“他”是( )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5.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6.土地问题历来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

下列革命或改革中,基本没有涉及土地问题的是A.彼得一世改革B.俄国农奴制改革C.美国内战D.日本明治维新7.从一个炮兵上尉到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屹立于法国和欧洲政治舞台几十年,滑铁卢一战使之退出政治舞台的历史人物是A.查理一世B.路易十六C.拿破仑D.克伦威尔8.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

”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A.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B.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C.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D.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9.《共产党宣言》是一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文献。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第二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第二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第二次押题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作者认为大运河开凿的最主要影响是()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B.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C.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D.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础【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知。

唐代诗人皮日休肯定了大运河的价值,他认为大运河开凿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2.如图所示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其决定性的因素是A.新航路开辟、世界联系加强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C.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D.机器生产的时代开始【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据“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发展速度迅速。

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到“电气时代”,工业生产迅速发展,C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5世纪,A排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不是工业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B排除;机器生产的时代开始是在1870年之前,D排除。

故选择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历史影响。

3.有关京师大学堂说法正确有A.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B.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C.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D.辛亥革命以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答案】ABC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戌成变法时期,作为“新政”,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成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20年泰安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泰安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泰安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法律文献中不属于《罗马民法大全》的是A.《查士丁尼法典》B.《法理概要》C.《十二铜表法》D.《新法典》2.“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A.阻碍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C.导致希腊文明走向衰落D.导致东方文明走向衰落3.2020年元旦刚刚过去。

“元旦”所依据的历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公历。

该历法的基础是A.古埃及的太阳历B.苏美尔人的阴历C.中国的夏历D.罗马人的儒略历4.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罗马帝国对于法学的主要贡献有()①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②制定《十二铜表法》③制定用于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④制定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法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

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

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A.丝绸之路B.郑和下西洋C.希波战争D.亚历山大大帝东征6.古代希腊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

下列属于这一地区宝贵遗产的有①雅典民主政治②麦加大清真寺③《荷马史诗》④佛教⑤狮身人面像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③7.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

”这句话的含义是()A.古希腊是一切文明的发源地B.古希腊是海洋文明的发源地C.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D.欧洲文明是海洋文明发源地8.古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战争,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下列属于罗马《十二铜表法》内容的是( )①诉讼程序②所有权③债务权④宗教法⑤契约关系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9.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古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

2020年泰安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泰安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泰安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后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皇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其目的是( )A.缓和矛盾,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有效统治B.显示中华文化的巨大吸引力和民族向心力C.认祖归宗,促进民族融合D.促进草原文明向农业文明过渡2.据《齐民要术》所载北魏时期的86个谷类品种中,有不少已经具有“耐早”、“免虫”、“耐风”和“耐水"等特点,还培育出了“早熟”或“晚熟”品种。

这说明了当时()A.气候寒冷干旱无法培育新品种B.北方农业生产水平已超过南方C.农作物培育技术达到较高水平D.普遍推广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3.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写道:“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张骞出使西域B.盘庚迁殷C.文成公主人藏D.孝文帝改革4.历史图片往往能再现当时的历史现象。

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A.民族交融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与下图中A对应的朝代是()A.商朝B.北魏C.夏朝D.东周6.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

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A.“八王之乱”B.定都洛阳C.恢复分封制D.三家归晋7.沂南县是诸葛亮的家乡,2018年5月第九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隆重纪念诸葛亮,杜甫诗称赞诸葛亮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以下不是诸葛亮的历史功绩是A.联吴抗曹B.三顾茅庐C.创造八阵图D.淝水之战8.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

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A.B.C.D.9.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述了我国古代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是()A.曹操军队与袁绍军队B.曹操军队与孙权、刘备联军C.孙权军队与刘备军队D.曹操军队与刘备军队10.对于北魏时期出现的“胡人汉服”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②说明当时已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③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④北方少数民族有穿汉族服装的喜好A.①②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11.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危机12.“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泰安市的中考已经开始复习,历史来时发的历史试卷⼤家做了吗?下⾯由店铺为⼤家提供关于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家有帮助!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1.有⼈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是⼀个最为⾃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

最能反映这⼀状况的历史史实是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C.佛教传⼊中国D.西学传⼊中国2. “治世不⼀道,便国不法古!”在这⼀思想推动下发⽣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阶段?3.下图是四⽅古印⽂,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①秦朝创⽴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推⾏分封制④秦朝统⼀了⽂字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汉武帝采⽤主⽗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的是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B.繁荣思想⽂化C.扩⼤地⽅权⼒D.强化⼤⼀统5.《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

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献记载,辨别⽂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

这表明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性B.传说⼀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C.⼝头传说不⾜以印证历史D.⽂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6.右图是北宋纸币钢版拓⽚,其上⽂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使。

”这⼀铜版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③是研究纸币交⼦的⽂物材料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 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7.下列史实不属于元朝、清朝对x藏管辖的是A.元朝时x藏成为中国的⾏政区B.清朝规定历代__、班禅经由中央政府册封C.清朝平定⼤⼩和卓的叛乱D.清朝设置驻藏⼤⾂8.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诗词⼤会,激发了全民学习研究古诗词⽂化的热情、某班诗词⽐赛中有这样⼀道题⽬:“特点:豪放风格;成就:⽂学家、书法家;经典名句:⼤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物”。

【2020年中考超凡押题】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0年中考超凡押题】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WORD版,含答案)

泰安市2020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共10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学校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说明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C.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2.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忧国忧民的名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A.屈原的《离骚》B.李白的《蜀道难》C.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3.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

由此可见司马迁A.侧重史书记载 B.注重史料考证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4. 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 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C.主人告诉您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 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马可·波罗5.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勃兴B.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宋元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6. 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

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行省 D.宣政院7.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台湾回归祖国的史实,这两次回归分别结束了哪国对台湾的殖民统治?A.西班牙、日本B.荷兰、法国C.荷兰、日本D.葡萄牙、日本8. 图片承载着历史。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四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一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B.确立君主制度C.维护国家统一D.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美洲大陆”和“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背景,其目的是要推翻英国殖民统治,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2.“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

”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A.世袭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

”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以前采用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制度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隋朝开始改为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C项符合题意;世袭制是选拔帝王的制度,从夏朝开始,A项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管理地方的制度,是秦朝时期的制度,B项不符合题意;行省制度是元朝时期的基本政治制度,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3.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中国取得“历史的进步”是A.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国际地位提高B.中国国民党“围剿”共产党的计划破产C.中国历史伟大转折,奋起直追世界强国D.中国赢得民族独立,社会性质改变【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历史灾难……历史的进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等关键信息可知,面对着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抵抗,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战胜了日本法西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A项符合题意;B是属于国内战争,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真正使中国获得民族独立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