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显色反应
天然药物化学显色反应总结

醌类化合物不同颜色反应鉴别特点及意义
香豆素显色反应的鉴别
特点
和意
义
新的酚羟基,然后再用Gibbs 或Emerson 反应加以鉴别,如为阳性反应表示C-6位无取代。
木脂素没有特征性的理化检识方法,常用的检识方法主要是针对木脂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如酚羟基、亚甲二氧基及内酯结构等而进行的检识。
1.三氯化铁反应——检查酚羟基
2.Labat 反应(没食子酸、浓硫酸)——检查亚甲二氧基(阳性呈蓝绿色)
3.Ecgrine 反应(变色酸、浓硫酸)——检查亚甲二氧基(阳性呈蓝紫色)
3-OH、后黄色减褪,若有3-OH,则加枸橼酸后黄色不变,因此可用于区分黄酮和黄酮醇。
用的存在。
二酚羟基或兼有3-羟基、4-酮基或5-羟基、4-酮基结构。
而碱式醋酸铅的沉淀能力要大得多,一般酚类化合物均可与
②黄酮醇类在碱液中先呈黄色,通入空气后变为棕色。
③分子结构中有邻二酚羟基或3,4’-二羟基取代时,在碱液中不稳定,易被氧化,
按作用部位分:
作用于五元不饱和内酯
)、
C-1
7位
不
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
甲型强心苷的特征反应,因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上的双键位移产生C-22活性亚甲
基乙型强心苷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故不能反应。
T(Girard T)或吉拉尔P(Girard P)两种试剂。
借此与不含羰基的皂苷元分离。
天然药物化学鉴别反应总结

Molish反应:样品+浓硫酸+a萘酚——棕色环(多糖、低聚糖、单糖、苷类均阳性)香豆素:
/Gibb“
香豆素试剂与酚羟基对位活性氢缩合
\Emerson
试剂:
Gibb――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
Emerson氨基安替匹林和铁氰化钾
不饱和化合物,继续滴加,如果产生蓝、紫、绿一一含有薁类化合物
挥发油的无水甲醇溶液加浓硫酸——蓝色、紫色——含有薁类衍生物
内酯类化合物:挥发油的吡啶溶液+亚硝酰氰化钠及氢氧化钠溶液一一出现红色并逐渐消失
——含有不饱和内酯类化合物
三萜化合物(萜类)显色反应
不可逆)
1、靖醉”浓砥醱壊应(lJebernianu-Rurchard)
样品銅
\
>红、紫、蓝、褪色
萜类
不饱和萜类与亚硝酰氯反应;生成的氯化亚硝基衍生物多呈蓝色至绿色结晶
挥发油功能团的鉴定:
酚类: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一一蓝色、蓝紫或绿色 羰基化合物:硝酸银氨溶液 银镜反应醛类
挥发油的乙醇溶液+2,4-二硝基苯肼、氨基脲、羟胺等试剂一一结晶性衍生物 沉淀醛或酮类
不饱和化合物和薁类衍生物:挥发油的三氯甲烷+溴的三氯甲烷溶液——红色褪去——含有
(昔)
其肓典委開(极 少數异娈覩显 色)
二氢黄啊 (醇)类
其它黄酮
应用:可用于各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
1%AICI3或Al(N02)3
1%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
2%ZrOCI2的甲醇溶液
黄色定性、定量
黄~红色沉淀
黄色游离的3,5-羟基
锆-枸橼酸反应: 镁盐: 氯化锶: 三氯化铁:
天然药物化学鉴别反应总结

C占吨氢醇(xanthydrol)反应——红色
D过碘酸-对硝基苯胺反应
过碘酸与强心苷分子中2-去氧糖氧化成丙二醛;再与对硝基苯胺缩合呈黄色。
生物碱
试剂名称组成反应特征
碘化物复盐类:碘-碘化钾试剂KI·I2红棕色沉淀
碘化汞钾试剂K2HgI4类白色沉淀
三萜化合物(萜类)显色反应
强心苷:1)甾体母核颜色反应与三萜类相同(但全饱和的甾体、C3无羟基的呈阴性)
2)不饱和内酯环产生的反应:
3) 2-去氧糖产生的反应:
A Keller-Kilianli反应强心苷Fe3+-冰醋酸溶液
要有游离2-去氧糖或能水解出2-去氧糖的强心苷才发生反应,醋酸层渐呈蓝色。
B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Ehrlich反应)
黄酮类
HCl-Mg反应
含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橙红色-紫红色
查耳酮、橙酮、黄烷(醇)类(-)不显色
操作方法:1ml样品+ Mg粉+几滴浓HCl
(花色素及部分橙酮、查耳酮在浓盐酸中会变色,故需做对照)
铝盐:1% AlCl3或Al(NO2)3黄色定性、定量
铅盐:1%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黄~红色沉淀
沉淀——醛或酮类
不饱和化合物和薁类衍生物:挥发油的三氯甲烷+溴的三氯甲烷溶液——红色褪去——含有不饱和化合物,继续滴加,如果产生蓝、紫、绿——含有薁类化合物
挥发油的无水甲醇溶液加浓硫酸——蓝色、紫色——含有薁类衍生物
内酯类化合物:挥发油的吡啶溶液+亚硝酰氰化钠及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色并逐渐消失——含有不饱和内酯类化合物
碘化铋钾试剂KBiI4黄至橘红色沉淀
天然药化常见的鉴别反应

自然药化常见的鉴别反应(部分)一、颜色反应的对比(一 \三苗类的颜色反应1 .Liebermann-Burchard 反应将样品溶于乙酸酎中,加浓硫酸-乙酸酎(1 : 20 )数滴,可产生黄■>红一紫一蓝等颜色变化,最终褪色。
2 .Kahldenberg 反应将样品的氯仿或醇溶液点于滤纸上,喷20%五氯化铀的氯仿溶液(或三氯化铺饱和的氯仿溶液),干燥后60℃-70℃加热,显蓝色、灰蓝色、灰紫色等多种颜色。
3 .Rosen-Heimer 反应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25%三氯乏段乙醇溶液,加热至100℃,呈些,渐渐变为紫色。
4 .Salkowski 反应将样品溶于氯仿,加入浓硫酸后,在硫酸层呈现红色或蓝色,氯仿层有绿色荧光消失。
5.Tschugaeff 反应将样品溶于冰乙酸中,加乙酰氯数滴及氯化锌结晶数粒,稍加热,则呈现淡红色或紫红色。
(二卜留体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1 .Liebermann-Burchard 反应将样品溶于氯仿中,加浓硫酸-乙酸酊(1 : 20 )数滴,可产生红→紫—蓝—绿一污绿等颜色变化,最终褪色。
也可将样品溶于冰乙酸,加试剂产生同样的反应。
2 .Kahldenberg 反应将样品的氯仿或醇溶液点于滤纸上,喷20%至数维的氯仿溶液,干燥后60°C~70°C力口热,样品斑点显蓝色、灰蓝色、灰紫色等多种颜色。
3 .Rosen-Heimer 反应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25%三氯乙酸乙醇溶液,加热至60℃ ,呈红色,渐渐变为紫色。
4 .Salkowski 反应将样品溶于氯仿,加入浓硫酸后,在硫酸层呈现红色或蓝色,氯仿层有绿色荧光消失。
5.Tschugaeff 反应将样品溶于冰乙酸中,加乙酰氯数滴及氯化锌结晶数粒,稍加热,则呈现淡红色或紫红色。
二、强心甘的颜色反应1.Cl7位上不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甲型强心昔在碱性醇溶液中,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上的双键移位产生C22活性亚甲基,能与活性亚甲基试剂作用而显色。
天然药物化学显色反应总结

醌类化同颜色反应鉴别特点及意义香豆素显色反应的鉴别特点和意义判断香豆素的C-6位是否有取代基的存在,可先水解,使其内酯环打开生成一个新的酚羟基,然后再用Gibbs或Emerson反应加以鉴别,如为阳性反应表示C-6位无取代。
木脂素没有特征性的理化检识方法,常用的检识方法主要是针对木脂素结构中的功能基如酚羟基、亚甲二氧基及内酯结构等而进行的检识。
1.三氯化铁反应——检查酚羟基2.Labat反应(没食子酸、浓硫酸)——检查亚甲二氧基(阳性呈蓝绿色)3.Ecgrine反应(变色酸、浓硫酸)——检查亚甲二氧基(阳性呈蓝紫色)表6-3 黄酮类化合物的还原显色反应3-OH、5-OH的存在。
若有3-OH和(或)5-OH,加二氯氧锆显黄色。
若只有5-OH,加枸橼酸后黄色减褪,若有3-OH,则加枸橼酸后黄色不变,因此可用于区分黄酮和黄酮醇。
用于鉴别3-OH的存在。
二酚羟基或兼有3-羟基、4-酮基或5-羟基、4-酮基结构的化合物反应生成沉淀。
而碱式醋酸铅的沉淀能力要大得多,一般酚类化合物均可与其发生沉淀反应。
①二氢黄酮易在碱液中开环,转变成相应的异构体查耳酮,显橙色至黄色。
②黄酮醇类在碱液中先呈黄色,通入空气后变为棕色。
③分子结构中有邻二酚羟基或3,4’-二羟基取代时,在碱液中不稳定,易被氧化,产生沉淀。
1)、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图9-3 强心苷的显色反应2)、C-17位不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 甲型强心苷的特征反应,因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上的双键位移产生C-22活性亚甲基乙型强心苷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故不能反应。
3)、α-去氧糖反应 作用于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分离含有羰基的甾体皂苷元,常用季铵盐型氨基乙酰肼类试剂,如吉拉尔T(Girard T)或吉拉尔P(Girard P)两种试剂。
借此与不含羰基的皂苷元分离。
氨基酸的显色反应蛋白质的显色反应表10-3 生物碱沉淀反应类型及特点表3-2 苷的显色反应。
天然药物化学 显色反应整理

名称试剂条件阳性反应鉴别结构碘化铋钾KBiI4稀酸水溶液黄至橘红色沉淀生物碱碘化汞钾K2Hg4同上白色沉淀同上碘-碘化钾KI-I2同上红棕沉淀同上硅钨酸SiO.12WO3.nH2O同上淡黄或灰白同上磷钼酸H3PO4.12MO3.nH2O同上白色,黄褐沉淀同上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酸或中性黄色同上雷氏铵盐NH4[Cr(NH3)2(SCN)4]同上红色同上Molishα-萘酚-浓硫酸浓硫酸产生有色化合物糖硼酸(钼酸,碱土金属)络合邻二羟基Feigl醛类及邻二硝基苯碱,加热紫色化合物醌类无色亚甲蓝无色亚甲蓝蓝色苯醌,萘醌专用显色剂Bornträger碱单OH、非邻,橙-红;1,4,紫;邻二,蓝羟基蒽酮Kesting-Craven 活性次甲基(乙酰乙酸酯etc)碱性蓝绿色或蓝紫色苯醌,萘醌专用显色剂与金属离子乙酸镁蒽醌:1,4 紫;1,2蓝;其他 橙-红/二氢黄酮(醇),天蓝色荧光;黄酮(醇),异黄酮-(橙)黄,褐色蒽醌OH基取代/黄酮类区别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对亚硝基二甲苯胺紫绿蓝灰等蒽酮异羟月亏酸铁异羟月亏酸铁碱-酸红色内酯三氯化铁三氯化铁绿,墨绿沉淀。
蓝(黑)(沉淀)水鞣;绿→缩合酚羟基重氮化试剂红,紫红酚羟基(邻对位无取代)Gibb's反应2,6-二氯苯醌氯亚胺(gibb's试剂)碱蓝色酚羟对位无取代Emerson Emerson试剂(4氨基安替比林和铁氰化钾)红色酚羟对位无取代Labat反应浓硫酸-没食子酸蓝绿色亚甲二氧基盐酸-镁粉浓盐酸-镁粉橙红-紫红(少数蓝)NaBH4NaBH4,1min,浓酸紫,紫红二氢黄酮三氯化铝三氯化铝颜色加深(紫外天蓝荧光)酚羟基锆盐-枸橼酸ZrOCl2-枸橼酸3OH,5OH鲜绿色,加枸橼酸5OH 褪色3/5OH氨性氯化锶SrCl2,氨气绿色-棕色-黑色沉淀邻二酚羟基乙酸铅(碱性-酚类都可)乙酸铅黄-红色沉淀邻二、3/5羟基碱性黄酮→橙;查耳酮、橙酮、二氢△→(紫)红;黄酮醇空气→棕色;邻三酚→暗绿纤维沉淀与蛋白质蛋白质沉淀鞣质与重金属盐醋酸铅等NaOH溶液沉淀鞣质与生物碱生物碱同上同上与三氯化铁三氯化铁参照18与铁氰化钾氨溶液铁氰化钾氨溶液深红转棕双键加成HX,Br2,亚硝酰氯(Tilden试剂)结晶(溴红色退去),紫蓝绿含薁类双键伯胺、仲胺常用六氢吡啶结晶萜烯的亚硝基衍生物DA反应顺丁烯二酸酐结晶共轭二烯亚硫酸氢钠加成亚硫酸氢钠结晶(加成物,酸或碱下复原)醛,甲基酮或环酮C<8吉拉德试剂加成吉拉德试剂(带季铵的酰肼)水溶加成物(酸下还原)含羰基萜硝酸银的氨溶液硝酸银的氨溶液银镜反应醛基等还原2,4-二硝基苯/氨基脲/羟胺结晶形沉淀醛酮无水甲醇-浓硫酸无水甲醇-浓硫酸紫或蓝薁类乙酸酐-浓硫酸乙酸酐-浓硫酸三萜:黄-红/甾体:红-紫-蓝-绿-污绿甾体/三萜母核五氯化锑五氯化锑的三氯甲烷60°-70°蓝色,灰蓝,灰紫同上三氯乙酸三氯乙酸100℃/60℃红色渐变紫同上三氯甲烷-浓硫酸三氯甲烷-浓硫酸硫酸→红/紫;三氯甲烷 绿荧同上冰乙酸-乙酰氯两者+氯化锌淡红/紫红同上legal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钾深红/蓝活性亚甲基raymond反应间二硝基苯紫红/蓝同上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紫红/红同上Baljet碱性苦味酸橙红/红同上K-K反应三氯化铁→浓硫酸蓝2-去氧糖呫吨氢醇呫吨氢醇试剂水浴红2-去氧糖A试剂红色F环闭环或开环E试剂黄色F环开环原理应用酸下产生难溶复盐或络合物生物碱鉴定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及含量测定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及分离季铵碱浓硫酸下,糖形成的糠醛衍生物与α-萘酚缩合成有色化合物糖,苷p95糖(呋喃糖>单糖>吡喃糖)苷醌起传递电子媒介作用醌类蒽醌化合物区别蒽醌上OH基苯醌,萘醌专用显色剂蒽醌OH基取代/黄酮类区别羰基对位C-H2活泼氢蒽酮定性碱下开环,与盐酸羟胺缩合生成异羟亏酸,酸下与铁离子络合香豆素鉴别香豆素/黄酮酚OH/挥发油中酚类(蓝、蓝紫、绿)香豆素C6无取代酚羟对位无取代木质素中特殊基团查耳酮,花色素,橙酮酸下变色黄酮(醇),二氢黄酮(醇)阳性被NaBH4还原与锆盐络合黄酮类羟基萜烯/挥发油与脂溶性非羰基萜分离挥发油羰基挥发油羰基挥发油羰基甾体/三萜母核鉴别及区别同上甾体/三萜母核鉴别及区别同上同上活性亚甲基同上同上同上强心苷强心苷甾体皂苷区别。
天然药物化学鉴别反应总结

糖 邻二羟基--银镜反应、斐林反应、硼酸形成络合物糠醛衍生物+芳胺或酚类 缩合 显色 Molish 反应:样品+浓硫酸+α萘酚-------棕色环(多糖、低聚糖、单糖、苷类均阳性) 香豆素:试剂:Gibb ——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Emerson ——氨基安替匹林和铁氰化钾条件:有游离酚羟基,且其对位无取代者——呈阳性异羟肟酸铁反应(识别内酯)醌类 颜色反应①Feigl 反应:醌类化合物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醛类及临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反应前后醌类化合物无变化,只起到电子传作用)②Bornträger 反应:羟基蒽醌类遇碱显红-紫红色羟基醌类遇碱颜色加深,呈橙、红、紫红及蓝色蒽酚、蒽酮、二蒽酮需氧化成羟基蒽醌后才显色③无色亚甲蓝反应:苯醌及萘醌,用于PC,TLC 的喷雾剂,显蓝色斑点④与活性次甲基试剂的反应:苯醌及萘醌类:醌环上有未被取代的位置,可在氨碱性条件下与活性次甲基试剂(乙酰醋酸酯、丙二酸酯等)反应生成蓝绿或蓝紫色。
⑤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具有α-OH 或临二酚OH 的蒽醌,与Pb2+、Mg2+络合显色与醋酸镁络合具有一定的颜色-----鉴定黄酮类HCl-Mg 反应含黄酮(醇)、二氢黄酮(醇) (+)橙红色-紫红色查耳酮、橙酮、黄烷(醇)类 (-)不显色操作方法:1ml 样品 + Mg 粉 + 几滴浓HCl(花色素及部分橙酮、查耳酮在浓盐酸中会变色,故需做对照)香豆素GibbEmerson 试剂与酚羟基对位活性氢缩合蓝色红色铝盐:1% AlCl3或Al (NO2)3 黄色定性、定量铅盐:1%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黄~红色沉淀锆盐:2%ZrOCl2的甲醇溶液黄色游离的3,5-羟基锆-枸橼酸反应:黄绿色荧光镁盐:二氢黄酮(醇)类天蓝色5-酚羟基色泽更明显氯化锶:氨性甲醇溶液(具有邻二酚羟基)绿色~棕色~黑色沉淀三氯化铁:酚类显色剂三氯化铁-铁氰化钾碱性试剂显色反应:(碱:氨蒸汽可逆;碳酸钠水溶液不可逆)二氢黄酮类开环橙色~黄色黄酮醇类黄色~棕色(通入空气)其他黄酮无次反应含有邻二羟基或3,4’-二羟基取代的黄酮类不稳定易氧化黄色~深红色~绿棕色萜类不饱和萜类与亚硝酰氯反应;生成的氯化亚硝基衍生物多呈蓝色至绿色结晶挥发油功能团的鉴定:酚类:三氯化铁乙醇溶液——蓝色、蓝紫或绿色羰基化合物:硝酸银氨溶液——银镜反应——醛类挥发油的乙醇溶液+2,4-二硝基苯肼、氨基脲、羟胺等试剂——结晶性衍生物沉淀——醛或酮类不饱和化合物和薁类衍生物:挥发油的三氯甲烷+溴的三氯甲烷溶液——红色褪去——含有不饱和化合物,继续滴加,如果产生蓝、紫、绿——含有薁类化合物挥发油的无水甲醇溶液加浓硫酸——蓝色、紫色——含有薁类衍生物内酯类化合物:挥发油的吡啶溶液+亚硝酰氰化钠及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色并逐渐消失——含有不饱和内酯类化合物三萜化合物(萜类)显色反应强心苷:1)甾体母核颜色反应与三萜类相同(但全饱和的甾体、C3无羟基的呈阴性)2)不饱和内酯环产生的反应:样品硼酸草酸枸橼酸黄色并有绿色荧光黄色,无荧光丙酮3) 2-去氧糖产生的反应:A Keller-Kilianli反应强心苷Fe3+-冰醋酸溶液要有游离2-去氧糖或能水解出2-去氧糖的强心苷才发生反应,醋酸层渐呈蓝色。
天然药化显色反应与提取分离

天然药物化学定义: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其研究内容包括各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
此外,还将涉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等途径。
2.主要生物合成途径(一)醋酸-丙二酸途径(AA-MA)主要产物:脂肪酸类、酚类、蒽酮类起始物质:乙酰辅酶A 起碳链延伸作用的是:丙二酸单酰辅酶A碳链的延伸由缩合及还原两个步骤交替而成,得到的饱和脂肪酸均为偶数。
碳链为奇数的脂肪酸起始物质不是乙酰辅酶A,而是丙酰辅酶A。
酚类与脂肪酸不同之处是在由乙酰辅酶A出发延伸碳链过程中只有缩合过程。
(二)甲戊二羟酸途径(MV A)主要产物:萜类、甾体类化合物起始物质:乙酰辅酶A焦磷酸烯丙酯(IPP)起碳链延伸作用焦磷酸二甲烯丙酯(DMAPP)单萜-----------得到焦磷酸香叶酯(10个碳)倍半萜类-------得到焦磷酸金合欢酯(15个碳)三萜-----------得到焦磷酸香叶基香叶酯(20个碳)(三)桂皮酸途径主要产物: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黄酮类(四)氨基酸途径主要产物:生物碱类并非所有的氨基酸都能转变为生物碱,在脂肪族氨基酸中主要有鸟氨酸、赖氨酸,芳香族中则有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三、提取分离方法(一)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1.常见方法有液-液萃取法、逆流分溶法(CCD)、液滴逆流色谱法(DCCC)、高速逆流色谱(HSCCC)、气液分配色谱(GC或GLC)及液-液分配色谱(LC或LLC)(二)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1吸附过程三要素:吸附剂、溶质、溶剂硅胶、氧化铝:极性吸附剂活性炭:非极性吸附剂2 . 聚酰胺吸附色谱法聚酰胺吸附属于氢键吸附适用范围:极性物质与非极性物质均可适用,特别适合于酚类、醌类、黄酮类,对其吸附是可逆的(鞣质例外),分离效果好,此外,对生物碱、萜类、甾体、糖类、氨基酸等化合物也有广泛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1、生物碱常用碘化铋钾(dragendorff试剂),它与生物碱试液显棕黄色或橘红色沉淀,反应在滤纸上实验更为敏感和清晰。
2、黄铜将乙醇液加Mg粉,滴入浓盐酸后震荡在泡沫处呈桃红色,或与1%Alcl3乙醇溶液呈有色荧光。
3、皂苷、强心苷、甾体在乙酰溶液中与浓H2SO4反应后显各种红紫色,皂苷水溶液震荡时能产生大量的泡沫
4、氨基酸和肽与茚三酮反应显蓝紫色。
5、蛋白质以双缩脲反应(NAOH+CUSO4)显紫红色。
6、有机酸与溴酚蓝反应呈黄色。
7、酚类与FECL3显紫色、蓝色。
8、糖与苷与菲林试剂作用有砖红色CU2O沉淀。
第三章糖苷
1、Molish反应------酚醛缩合反应,单糖、低聚糖或苷,加入α—萘酚试液摇匀,再加入浓硫酸在两液面的交界面可产生紫红色或其他颜色的环。
2、氰苷类苦味酸—碳酸钠试纸条呈红色或联苯胺—乙酸铜试剂显蓝色。
3、糖的PC或TLC所用的显色剂常见的的是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三苯四铵盐试剂、间苯二酚—盐酸试剂、双甲酮—磷酸试剂等
不同糖所显的颜色
显色反应
1、Frohde试剂:乌头碱显黄棕色,吗啡显紫色转棕色,可待因显暗绿色至淡黄色,黄连素
显棕绿色,阿托品不显色。
2、Mandelin试剂:吗啡显棕色,可待因显蓝色,莨菪碱显红色。
3、Marquis试剂:吗啡显橙色至紫色可待因显红色至黄棕色。
第五章黄酮类
1、还原显色反应
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黄酮类化合物在(Mg+Hcl)作用下生成红色至紫色。
查尔酮、紫酮类无色。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在NaBH4作用下产生红色至紫色,其他黄酮化合物均不显色。
2、金属盐类的络合显色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可与铝盐铅盐镁盐等生成有色络合物。
三氯化铝或硝酸铝溶液与黄铜类化合物生成的络合物为黄色,有荧光。
3、硼酸显色反应
具有结构时,才成正反应。
有草酸存在时,可以显亮黄绿色荧光。
4、碱性试剂显色反应
黄酮醇类在碱性溶液中先呈黄色通入空气后变为棕色可与其他黄酮类区别,二氢黄酮类易在碱液中开环,转变成相应的异构体查尔酮类化合物,显橙色至黄色。
5、紫外可见光下显色
第八章
皂苷的显色反应
1、李伯曼反应将样品溶于乙酐中,加入浓硫酸1滴,橙黄色----红色-----蓝色---紫色-----
绿色等变化,最后褪色。
2、醋苷-浓硫酸反应将试液溶于氯仿加入浓硫酸-乙酐(1:20)数滴,橙色同上,甾体皂苷
最后呈蓝绿色,三萜皂苷只能呈红或紫色。
可利用此反应区分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
3、氯仿-浓硫酸反应样品溶于氯仿中,加入浓硫酸后,则氯仿呈现红色或蓝色,硫酸层
呈绿色荧光。
4、三氯醋酸反应甾体皂苷样品的氯仿溶液滴在滤纸上,加三氯醋酸溶液,生成红色渐变
紫色。
5、五氯化锑反应皂苷与五氯化锑的氯仿溶液呈蓝绿色。
6、芳香醛-硫酸或高氯酸反应有明显的显色反应
强心苷
1、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在无水条件下,强心苷经强酸、中强酸、路易斯酸的作用,
甾体母核退谁形成双键,由于双键移位,缩合等形成较长的共轭体系,并在浓酸
溶液中形成多烯正碳离子的盐而呈现一系列的颜色变化。
A、乙酐-浓硫酸反应强心苷溶于氯仿,加冷乙酐-浓硫酸反应液颜色呈黄—红
—蓝—紫—绿的颜色变化,最后褪色。
B、Salkowski反应强心苷溶于氯仿,沿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静止,氯仿层呈
血红色或青色,硫酸层有绿色荧光。
C、三氯化锑反应利用薄层色谱可显蓝灰色或紫色等。
D、Tschugaev反应反应液呈紫红-蓝-绿变化
E、磷酸反应有羟基存在的情况下可见光下呈黄色,紫外光下呈强蓝
色荧光。
F、三氯醋酸-氯胺T反应在紫外灯下洋地黄毒苷元的苷类显亮黄色荧光,羟
基洋地黄毒苷元衍生物的苷类显亮蓝色荧光,异羟基洋地黄毒苷元衍生的
苷类显亮蓝色荧光。
第十章
1、Borntrager’s 反应羟基蒽醌类化合物遇碱液鲜红色或紫红色。
2、乙酸镁粉反应羟基蒽醌类产生稳定的橙红色、紫红色或紫色络合物
3、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
4、异羟肟酸铁反应香豆素的内酯结构所发生的显色反应。
碱性内酯开环,盐酸羟胺中的羟基缩合生成异羟肟酸。
显红色。
5、酚羟基反应具有酚羟基取代的香豆素类的水溶液可与三氯化铁试剂络合产生不同的颜色。
6、Gibbs反应Gibbs试剂为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在弱碱先条件下可与酚羟基对位的活波氢缩合生成蓝色化合物。
7、Emerson反应Emerson是氨基安替比林和铁氰化钾,可与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生成红色化合物。
鞣质的显色反应
1、与三氯化铁作用呈蓝黑色或绿黑色
2、与铁氰化钾的氨溶液作用呈深红色并很快变成棕色。
氨基酸的茚三酮反应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显紫色或紫红色。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