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类技能考试大纲
宁夏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职业技能测试大纲(农林牧渔类)

宁夏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职业技能测试大纲农林牧渔类第一部分大纲说明1.本测试为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中专等)应、往届毕业生报考农林牧渔类专业统一组织的单独招生考试。
2.适用范围。
农林牧渔类测试大纲适用于园林技术、园艺技术、畜牧兽医专业的技能测试。
3.命题依据。
本大纲根据农林牧渔类专业基础通识内容进行编制,是技能测试的考试依据,本考试注重考查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兼顾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4.考试科目与分值。
职业技能测试各专业均考核5项技能,每项60分,总分300分。
第二部分园林、园艺技术专业一、测试目标园林、园艺技术专业职业技能测试主要是针对该专业的岗位任职能力和技能要求而进行的考试,通过考试检验考生专业知识的应用水平、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职业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
二、能力要求1.知识要求(1)掌握植物形态学及植物分类基础知识(2)熟悉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3)掌握植物育苗技术(4)掌握植物种植的一般方法(5)掌握植物常见病虫草害的识别要点(6)熟悉植物保护的内容和要求(7)熟悉常见病虫害的发生时期、危害部位及防治方法(8)熟悉各种常用药剂的性能及使用方法(9)熟悉当地土壤的特点及改良方法(10)熟悉常用肥料的性能及使用方法2.能力要求(1)能正确识别本地常见植物(2)能根据环境特点合理选配植物(3)能识别本地常见病虫草害(4)能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操作(5)能从事植物种子生产(6)能从事植物种苗生产(7)能进行植物容器育苗(8)能从事植物栽培(9)能根据当地土壤的特点提出合理的改良方法(10)能根据肥料的性能及特点做到合理施肥3.素质要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职业素养。
三、测试范围1.植物基础知识植物形态学、植物分类、植物识别。
2.植物育苗技术播种育苗技术、杆插育苗技术、嫁接育苗技术、分株育苗技术、压条育苗技术3.植物栽培基础知识植物容器栽培的一般方法4.土壤肥料基础知识土壤类型、特点及土壤改良,肥料类型、特点及合理施肥5.植物保护基础知识病害识别、虫害识别、病虫害防治方法、合理用药四、测试依据1.农业技术员(初级)标准2.种苗繁育工(初级)标准3.种子繁育员(初级)标准4.农作物植保员(初级)标准5.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员(初级)标准6.园艺生产技术员(初级)标准五、测试方式及时间采用专业技能操作考试+口试的考核形式,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围绕操作提出相关问题,要求考生回答,考核项目共五项,每项60分,总分300分,由监考老师当场进行评分,分组考核,每组考试时间为30分钟。
2021甘肃对口升学考试-农林牧渔类 化学考试大纲

(农林牧渔类)化学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范围(一)无机部分1.原子的组成、同位素及其应用,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概念;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判断。
2.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相关计算;质量分数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3.简单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4.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及水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规律,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一元强酸、强碱溶液的pH值计算。
5.常见金属(钠、铝、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氯气、氯化氢、硫、二氧化硫、硫酸、氮气、氨及铵盐以及硝酸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常见阳离子(Na+、K+、NH4+、Fe2+、Fe3+)、常见阴离子(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
(二)有机部分1.有机化合物概念及特点;结构式、结构简式、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区别;2.简单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简单烷烃的命名;3.甲烷、乙烯、乙炔和苯的主要性质;乙醇、乙醛、乙酸的重要性质。
4.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的性质用途;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的鉴别;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主要性质;高分子化合物概念和特性。
二、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应用题(计算题或推断题)。
遗传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范围遗传、变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学的应用。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细胞膜的特点、物质通过膜的几种方式;细胞质的主要结构与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形态、分布、结构与功能;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的主要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数目。
细胞分裂的方式;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及遗传学意义;减数分裂的概念、特点及遗传学意义;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区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2024年农学统考大纲

2024年农学统考大纲一、农作物种植农作物种植是农学的基础,对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进行深入了解是农学的基本要求。
本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农业地理与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二、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资源与环境是农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了解如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维护农业环境是农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
本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农业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农业环境的组成和演变;•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和维护。
三、农业经济与管理农业经济与管理是农学专业应具备的实践能力,了解农业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农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农产品市场分析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业企业管理和农业生产组织;•农村经济与农民收入提高策略。
四、农业科技与创新农业科技与创新是农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了解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创新应用对农学专业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本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农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农业创新的实践案例和应用。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施策略对农学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指导意义。
本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原则;•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实践;•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农学专业的影响和挑战。
以上为2024年农学统考大纲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使农学专业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的农业知识与技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农林牧渔类专业基础理论考试大纲(试行)

附件1—3—1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农林牧渔类专业基础理论考试大纲(试行)一、制定依据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意见》《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农林牧渔类相关专业教学标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农林牧渔类相关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制定本考纲。
二、适用专业本考纲适用于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包括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代码:010200)、观光农业经营(专业代码:010300)、植物保护(专业代码:010600)、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代码:010700)、园林技术(专业代码:011500)、园林绿化(专业代码:011600)、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代码:010100)、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代码:012500)、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代码:011800)、畜牧兽医(专业代码:012000)、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代码:012100)、淡水养殖(专业代码:012200)专业等。
三、命题原则1.通用性原则:依据农业对相关岗位技能人才培养规格的共性要求,顺应基于专业类、专业群的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趋势,关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分化与综合,归纳和提炼必备的专业核心素养,建构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具有深度评价意义的知识领域和考试内容。
2.基础性原则:着眼于学习者综合素质提升,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为主要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强化学生手脑并用与知行合一,帮助学习者形成良好的规范意识和严谨的职业态度,促进他们技术能力的成长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3.科学性原则:命题力求科学、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真实、准确地检测出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水平。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试范围本考纲所涉及的考试范围包括公共知识和专业知识。
公共知识包括生物学基础、职业素养与情感、职业健康与安全、环境保护与法律法规等四个知识领域。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大纲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大纲农林牧渔类版一、考试科目与教材专业综合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考试科目及分值比例如下《植物生产与环境》约《畜禽营养与饲料》约《农业经济与管理》约二、试卷结构考试题型及分值比例试卷分为“ 卷”“Ⅱ卷”卷: ( )判断题分约占 ( 小题)( )单项选择题分约占 ( 小题)Ⅱ卷: ( )填空题分约占 (原则上每一小题不超过两空,共个空)( )名词解释分约占 (共个名词术语)( )简答题分约占 (共个小题)( )实作题分约占 (共个小题)试卷难易比例容易题占有一定难度题占较易题占中等难度题占三考试范围及要求对知识的要求按“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三个等级划分。
对技能的要求按“掌握、会或者能”两个等级划分。
【植物生产与环境】一、绪论:了解植物生产在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植物生产的特点。
了解环境条件对植物生产的重要性。
二、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一)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理解植物细胞的概念了解植物细胞的形状及大小。
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各部份的功能。
掌握植物细胞的繁殖方式。
(二)植物的组织与功能: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类型与功能。
了解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的概念。
(三)植物的营养器官:掌握植物器官的概念。
了解根、茎、叶的形态和结构。
掌握根、茎、叶的生理功能。
了解植物营养器官变态的类型。
(四)植物的繁殖器官:掌握植物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组成、形态和结构。
了解花粉粒和胚囊的发育过程掌握植物的开花、传粉和受精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掌握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类型,了解果实和种子传播方式(五)实训要求: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暂时装片的制作。
三、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一)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的规律。
掌握植物营养生长与繁殖生长的关系。
掌握种子萌发的过程和种子萌发的条件。
掌握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环境。
2024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农林类专业考试大纲

.掌握小麦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特点、识别及防治技术。
(六)玉米
.掌握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吐丝期、蹲苗、铁茬免耕直播、卡脖旱等概念及特点。
.掌握玉米铁茬免耕直播增产的原因,玉米种子处理的内容和方法;掌握玉米的需肥规律与不同地力的施肥原则 、施肥技术,玉米的需水规律;掌握玉米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及原则、实施合理密植的措施。
.了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意义、原则和方法。
(四)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 .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与构造。 .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各阶段发育特点,影响昆虫发生的环境因素。
.掌握农业昆虫重要目和科的识别特点。 .掌握植物病害的概念、种类、症状;了解植物病害的诊断;了解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生物;了解侵染性病害发 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五)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掌握植物的营养特性;了解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 .掌握施肥的环节与方法。
.掌握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点,钱态氮肥和硝态氮肥的特点,常见化学肥料的性质及施用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 的途径;氮磷钾在土壤中的形态及转化;复混肥料的特点及使用。
.掌握有机肥料的特点与作用;了解常用有机肥料种类及应用;掌握秸秆还田技术;了解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配 合施用的意义。
.了解病虫害田间调查的内容和方法;了解病虫害预测预报相关知识。 .掌握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各项技术。
.掌握农药的概念,了解农药的类型和剂型;掌握农药稀释浓度的计算,掌握农药的合理安全使用;了解常用农 药的种类与使用;掌握农药标签的识别。
作物生产 (一)作物生产概述 .掌握作物的概念,掌握作物生产的性质和特点。 .掌握作物的几种分类方法。 (二)作物产量与品质 .了解作物生长和发育的概念及关系;掌握作物生育期、生育时期、生育阶段的概念;掌握影响生育期长短的因 素;掌握作物各生育阶段的特点及主攻目标。 .掌握作物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掌握作物经济系数的概念,了解其意义。 .掌握作物产量构成因素,了解其相互关系。 .了解作物产品品质的概念、品质分类,掌握影响品质的条件和改善作物品质的途径。 (三)作物良种繁育 掌握品种审定、原原种、原种、良种、品种混杂退化等概念。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农学考纲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农学考纲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农学考纲是指在中国的国家教育体系下,针对农学相关专业的考试标准和内容。
农学是一门广泛的学科,主要探讨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发展的科学和技术。
考生在参加农学考试时需要学习和掌握该考纲所列的相关知识内容、技能和能力要求。
下面我将按照步骤分别介绍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农学考纲。
一、考试科目及命题原则: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农学考试共分为两个科目:植物生产学和园艺学,其中植物生产学又包含植物病理学、固氮与化肥、种子学、农业生态学等方向。
命题原则上,考试对学科全面性的需求比较高,考试内容覆盖面要广泛,注重考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主要知识点: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农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农业生产大体流程、农业技术与管理、耕作技术和农业机械。
2.植物学基础知识: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种子学、病毒学、生态学等。
3.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应用:农业废弃物的概念、资源利用的思路、农业废弃物控制技术等。
4.生物化学:代谢规律、酶学、蛋白质等基本概念。
5.微生物及其应用:微生物、微生物工程、微生物在农业、食品及环境中的应用等。
三、考试形式和评分标准: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农学考试采用笔试的方式,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
考试由两个科目组成,每科目各90分,共180分。
评分采用单科目累积分制,即每科目满分100分,再进行适当折算后,最终得出总成绩。
统一考虑知识点、技能点和方法点及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总之,在参加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农学考试前,考生需要认真学习考纲所列相关知识,对每个知识点都做到系统掌握和全面了解。
同时,考生需要积极参与各种练习和模拟题的训练,在实战中锤炼自己的能力。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水产养殖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鱼类增养殖学》入学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参考教材《鱼类增养殖学》王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题型及分数比例1、题型比例名词解释占40%;问题占60%。
2、内容比例专业述语和专用名词的基本概念占40%;水产养殖的基本技能占20%(注:具体的养殖工艺不列入考试范围);与水产养殖生产密切有关的基本理论占40%。
二、考试内容绪论1、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
2、何谓综合养鱼?3、何谓用生态养殖?第一篇、总论(基础篇)(一)养殖鱼类生物学1、试述物种与品种的区别。
2、试述优良养殖对象的选择条件。
3、试述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
(二)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与控制1、试述各养殖水域中水环境的特点。
2、试述水的运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3、试述水色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4、试述池塘溶氧的特点。
5、何谓热阻力、密度流、氧盈、氧债?它们对池塘溶氧有何影响?6、试述溶氧对鱼类生存与生长的影响。
7、CO2、pH、O2三者之间有何关系?8、NH3与NH4+之间有何关系?它们受哪些因子制约?9、试述精养与粗养水体中三态氮的变化与比例。
10、试述池塘、湖泊、水库生物的特点。
11、水域富营养化有哪些指标?12、试述淤泥的特点以及对水质与鱼类的影响。
13、试述“藻型湖泊”与“草型湖泊”的特点。
14、试述养殖水体有哪几种脱氮方法。
15、何谓生物修复?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有哪些生物修复方法?(三)鱼类人工繁殖生物学1、试述中枢神经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2、试述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3、试述环境因子对鱼类性腺发育的影响。
第二篇、各论(技术篇)(一)鱼类人工繁殖技术1、试述鱼类人工催产的基本原理。
2、试述催产剂的种类、特点和功能。
3、何谓生长成熟和生理成熟?何谓排卵、产卵?何谓效应时间?4、列出催产率、受精率、出苗率的计算方法。
5、如何防止亲鱼种质退化?(二)鱼苗鱼种培育1、何谓夏花、秋花、冬花、春花、过池鱼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农林牧渔类(2017年版)一、考试性质本类职业技能考试是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农林牧渔类专业毕业生报考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的选拔性全省统一考试;二、考试依据1.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教职成厅函(【2014】11号)2014年公布;《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教学指导方案》2001年10月;《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2001年8月。
2.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劳社厅发﹝2004﹞7号)、(劳社厅发﹝2005﹞5号)、(人社厅发﹝2009﹞99号),人力资源(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6月15日、2005年5月13日、2009年7月26日公布施行。
3.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确定和最新颁布施行的种植、养殖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三、考试方法农林牧渔类技能考试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应知)考试和技能操作(应会)考试两个组成部分;考试总分为350 分,其中专业知识(应知)考试部分为200分,技能操作(应会)部分为150分。
专业知识(应知)考试采用计算机上机考试(简称“机考”)形式,内容为农林牧渔类专业共性基础知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试卷由计算机考试系统按规定的比例关系从题库随机抽取、组合;技能操作(应会)考试采取现场实际操作考核方式进行,每个考生需考三个项目(显微镜项目必考,种养殖各一个项目),考试时间共为6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在本类专业知识、技能操作考试内容与评分方法设计中,科学、规范、合理的运用技能考试手段,在进行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的测试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考查与技能操作考核的有机结合,重点把握考生完成技能操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基本职业素养,使技能考试的专业知识、技能操作内容,能综合体现相应职业岗位群的实用价值。
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按照“了解、理解、掌握”三个等级划分;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按照“掌握、会或能”两个等级划分。
第一部分专业知识(应知)(一)考试内容与分值比例1、考试科目及分值分布各科目专业知识考试命题知识点及分值分布2、参考教材:《植物生产与环境》主编:宋志伟 2013年4月第三版(种植专业)《畜禽营养与饲料》主编:邱从亮 2006年5月第二版(养殖专业、畜牧兽医)《农业经营与管理》主编:刘强乔永信 2007年7月第二版(种植、养殖、畜牧兽医专业)(二)试卷结构与分值比例试卷结构及分值比例(三)考试范围及要求【畜禽营养与饲料】一、畜禽营养基础(一)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1、理解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
2、理解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
3、了解组成动、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
(二)畜禽对饲料的消化1、掌握消化、吸收、消化力与饲料的消化性的概念。
2、了解动物的消化方式。
3、了解影响畜禽消化力和饲料可消化性的因素。
(三)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1、理解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限制性氨基酸的概念。
2、掌握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合理利用。
3、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蛋白质缺乏对畜禽的危害。
4、了解各种畜禽所需的必需氨基酸种类。
5、理解单胃动物蛋白质消化的特点。
(四)糖类的营养作用1、理解糖类的组成。
2、掌握糖类的营养作用。
3、了解畜禽对糖类消化代谢的特点。
4、理解粗纤维的营养作用。
(五)脂肪的营养作用1、了解脂肪的组成。
2、理解脂肪的营养作用。
3、掌握饲料中脂肪的性质与畜体脂肪品质、畜产品品质的关系。
(六)矿物质的营养作用1、掌握常量元素钙、磷、钠、氯对畜禽的营养作用以及不足与过量对畜禽的危害。
2、了解常量元素镁、硫、钾对畜禽的营养作用。
3、理解微量元素铁、铜、钴、锰、锌、硒、碘对畜禽的营养作用以及不足与过量对畜禽的危害。
(七)维生素的营养作用1、了解维生素在养殖业中的作用、意义。
2、了解VA 、VD 、VE 、VB 1、VB 2、VC 的主要特点、性质、共同点。
3、掌握VA 、VD 、VE 、VB 1、VB 2、VC 的营养作用。
4、掌握应激对畜禽维生素需要量的影响。
(八)水的营养作用1、掌握水对畜禽的营养作用以及缺水的后果。
2、了解畜禽体内水的来源、排出及其对需要量的影响因素。
3、掌握畜禽生产中的合理供水。
(九)能量与畜禽营养1、掌握饲料中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过程及各种能量换算。
2、了解日粮中能量水平在畜禽生产中的意义。
(十)营养物质在机体中的相互关系1、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能量与蛋白质、氨基酸的关系。
3、了解粗纤维与其他有机物之间的关系。
4、了解主要有机物与矿物质、维生素之间的关系。
5、了解矿物质元素之间的关系。
6、了解维生素之间的关系。
7、了解氨基酸之间的关系。
二、饲料及其加工利用(一)饲料的概念与分类。
1、掌握国际饲料分类方法。
2、理解饲料的概念。
3、了解中国饲料分类方法。
(二)粗饲料1、掌握粗饲料的种类,营养特性。
2、掌握粗饲料物理和化学加工方法。
3、掌握秸秆饲料氨化和碱化处理技术。
(三)青绿饲料1、掌握常用青绿饲料的种类,营养特性。
2、理解青绿饲料的饲用特点。
(四)青贮饲料1、了解青贮饲料的概念、意义。
2、理解青贮饲料的制作原理。
3、掌握一般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五)能量饲料1、理解能量饲料的概念、分类。
2、掌握谷实类、糠麸类饲料的营养特性。
3、了解液体能量、块根、块茎、瓜果类饲料的营养特性。
(六)蛋白质饲料1、理解蛋白质饲料的概念及分类。
2、掌握常用动、植物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性。
3、掌握非蛋白氮饲料的利用。
(七)矿物质饲料1、理解常用矿物质饲料的补充形式。
(八)饲料添加剂1、掌握饲料添加剂的概念与分类。
2、了解营养性饲料添加剂、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与特点。
三、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一)畜禽的营养需要。
1、理解畜禽营养需要的概念。
2、理解维持需要的概念与意义。
3、掌握生产需要的概念。
4、了解不同生产需要的特点。
(二)畜禽的饲养标准1、理解畜禽饲养标准的概念与作用。
2、了解畜禽饲养标准的内容与表达方式。
3、了解使用畜禽饲养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三)配合饲料的配制技术1、掌握配合饲料的概念与分类。
2、了解全价配合饲料的配方设计原则。
3、了解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流程。
4、了解浓缩饲料的配制。
5、了解预混料的配制。
【植物生产与环境】一、植物生产与环境概述(一)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1、理解植物生长发育有关概念。
2、了解植物生长的周期性和相关性。
3、了解植物的极性、再生、休眠和衰老等现象。
4、掌握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花分芽化等生理作用。
5、了解植物生产的特点和作用。
(二)植物生产的两个要素1、掌握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概念,掌握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及其重要作用。
2、掌握植物生产的农业生产要素概念,掌握植物生产的农业生产要素及其重要作用。
二、植物的生长发育(一)植物的细胞1、了解植物细胞的概念,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及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
2、熟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常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3、掌握植物细胞的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繁殖方式。
(二)植物的组织1、掌握植物组织概念、类型。
2、了解分生组织的特征,理解其类型。
3、熟悉成熟组织的特点及作用。
4、了解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等基本知识。
(三)植物的营养器官1、掌握植物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基本形状和类型;理解常见营养器官的变态。
2、熟悉双/单子叶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基本结构及区别。
(四)植物的生殖器官1、了解花的组成,认识双/单子叶植物花的区别,掌握花序的类型,了解花的发育、开花、传粉和受精。
2、熟悉果实的类型;了解果实的发育,区别真果和假果的结构异同。
3、了解种子的发育,熟悉种子结构和类型;了解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五)植物的生长物质1、熟悉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了解其他主要生长物质的生理作用。
2、掌握植物激素的应用。
三、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一)土壤的基本组成1、熟悉土壤、土壤肥力及土壤质地。
2、了解土壤有机质的组成与特点。
3、了解土壤生物的组成及作用。
4、熟悉土壤水分的类型、表示方法及调节。
5、了解土壤空气特点、熟悉土壤通气性及调节。
(二)土壤的基本性质1、了解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在植物生产中的作用。
2、了解土壤化学性质及其在植物生产中的作用。
3、掌握土壤性质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4、熟悉我国土壤的特性。
(三)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1、了解植物根部营养的原理,熟悉植物根外营养的特点。
2、了解化肥、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及其科学施用。
3、了解配方施肥的概念。
四、植物生产与科学用水(一)植物生产的水分环境1、熟悉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及变化规律2、了解水汽凝结条件和水汽凝结物3、了解降水形成的原因,熟悉降水的表示方法和种类。
4、了解土壤水分蒸发的三个阶段。
(二)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1、了解水分与植物生长的关系、细胞吸水原理、根系吸水过程。
2、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指标及影响因素,熟悉蒸腾作用的调节。
3、了解植物需水的规律,熟悉合理灌溉的指标。
4、熟悉植物水分调控的有关措施。
五、植物生产与光能利用(一)植物的新陈代谢1、了解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
2、了解呼吸作用的主要过程,认识呼吸作用的意义。
3、熟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与区别。
(二)植物生产的光照条件1、了解日地关系及四季、昼夜的形成。
2、熟悉太阳辐射、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植物生产的光环境调控1、熟悉植物光合性能及光能利用率有关知识。
2、了解植物对光的适应性。
六、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一)植物生产的温度条件1、了解土壤热性质2、熟悉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的变化规律3、熟悉植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农业界限温度、积温等温度指标(二)植物生产的温度调控1、理解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理解空气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了解植物的感温性和植物的温周期现象。
七、植物生产与农业气象(一)植物生产的气象条件1、了解影响植物生产的气象要素:气压和风2、了解极端温度灾害、干旱、雨灾、风灾的特点与危害(二)气候与农业小气候1、了解天气系统和气候的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气候特点2、熟悉二十四节气,了解农业小气候特点及效应【农业经营与管理】一、农业概述1、掌握农业的含义,了解农业的发展阶段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理解农业生产的本质和特点。
3、了解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概况。
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
2、理解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了解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措施。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掌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