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区域测定的实验报告示范文本

植物生长区域测定的实验报告示范文本
植物生长区域测定的实验报告示范文本

植物生长区域测定的实验报告示范文本

After completing the work or task, recor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results, inclu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植物生长区域测定的实验报告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报告资料应用在完成工作或任务后,对整体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内容包含整体情况,进度和所取得的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对应策略与解决方案。,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体内N、P、K测定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如何测定植物体中N、P、K的实验技能

【实验原理】

植物体主要由C、H、O、N、P、K、Ca、Mg、S、

Fe等十几种元素组成,除此以外还包括Ca、Zn、Mn、

B、Mo,但需要量较少。

在通常条件下,植物利用太阳光能,从空气中获得C,

从水中获得氢和氧,而N、P、K等元素则是来源土壤肥

力。在栽培过程中,能够知道植物的需要和土壤内N、P、

K变动的情况,对考虑施肥措施是有帮助的,因此测定土壤

及植物体内的N、P、K是很重要的。

硝态N测定:硝态N是硝酸的阴离子(NO3-),它是强氧化剂,所以鉴定N-离子几乎都用氧化反应,用二苯胺(C6H5)2NH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在NO3-存在时二苯胺被硝酸氧化而显蓝色。

有效P和无机P测定:P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磷钼酸铵,然后以氧化亚锡作为还原剂时,使磷钼酸铵还原为“磷钼兰”(低价钼化合物混合物)溶液呈兰色。此法能测土壤有效P,过磷酸钙中有效P和植物体内的无机磷。

速效K的测定:四苯硼钠〔NaB(C6H5)4〕与钾离子生成白色沉淀为四苯硼酸钾〔KB(C6H5)4〕

【实验材料和试剂】

在完全培养液、缺乏N、P、K、Fe的营养液中培养四周的玉米苗。

硝态氮试剂、磷试剂Ⅰ、磷试剂Ⅱ、K试剂、标准溶液1、5、10、20、40ppm。

【实验方法】

1.植物组织浸提液制备

将植物剪成小块,称取1g,迅速倒入已沸腾的蒸馏水(约10ml)烧杯中,用毛细玻璃棒经常搅动,小火煮十分钟,煮液倒入10ml容量瓶中,另加少量蒸馏水,继续小火煮植物材料5分钟,浸提液倒入上述容量瓶内,再以少量蒸馏水洗植物材料,使最后容量为10ml。

植物组织在计算含量时要乘以10,因每克鲜组织稀释了10倍。

2.硝态N测定

在白瓷板的凹内分别滴入1、5、10、20、40ppm的混合标准液1滴,然后将待测液(植物浸提液)分别滴入其他凹内,最后每个凹内各加5滴二苯胺硫酸溶液,用毛细玻璃棒搅匀,3-5分钟,观察标准液与待测液蓝色变化,待测液的蓝色近似于某标准液的蓝色,就是待测液的硝态

N含量。

3.有效P和无机P测定

在白瓷板的凹内,分别滴入1、5、10、20、40ppm 混合标准液和待测液各5滴,然后加入钼酸铵硫酸溶液1滴,用毛细玻璃棒搅匀后,加入氧化亚锡甘油溶液1滴,搅匀,比较标准液和待测液的蓝色,求出待测液的有效P 的含量(ppm),蓝色愈深,有效磷含量愈高。

4.速效K测定

在透明凹玻璃的凹内,分别滴入1、5、10、20、

40ppm混合标准液和待测液1滴,然后加四苯硼钠溶液1滴,十分钟后在阳光下比较标准液与待测液的白色混浊,找出相应的钾含量。

【实验结果】

(在制备浸提液时每克植物鲜组织稀释了10倍,所以在计算含量时要乘以10)

【实验结果分析】

1. 缺氮条件下培养的玉米苗生长缓慢,但叶绿素含量并未显著降低,但硝态氮含量明显少,说明大部分氮以有机态存在,而同时磷元素的含量非常低,说明氮元素影响磷的吸收,这可能是因为植物生长时,高氮素水平下的根系需要更多的NAD(P)H和ATP参与氮的代谢,从而增强磷的吸收,反之则减少磷的吸收,同时植物根系过低的代谢水平影响了钾离子的吸收。

2. 缺磷条件下培养的玉米苗磷含量相当低。是因为植株缺磷时,根保留其所吸收的大部分磷,地上部分发育所需的磷主要靠茎叶中磷的再利用,营养器官中的无机态磷含量明显下降。又因为缺磷时,作为抗逆机制,光合产物运到根系的比例增加,根部呼吸作用增强,吸收的其它的元素反而多,植株长势也好。

3. 缺钾情况下,磷含量降低,首先多种酶的活性取决

于细胞质内钾离子的浓度,稳定的钾离子含量是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保证,更重要的是,钾的吸收可以使氢离子泵出,导致根外PH值降低并建立质子驱动力,同时使磷酸根载体质子化,促进磷的吸收,但钾元素不足,就影响了磷元素的吸收。

4. 缺铁情况下,磷的含量显著降低,可能是由于一种抗逆机制,因为无机磷的存在会进一步降低铁的有效浓度。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花的结构

花的结构 以下是关于花的结构,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花的结构 教学目的 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理解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相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雄蕊和雌蕊的结构和功能;解剖和观察花的方法。 教学准备 桃花(或一朵完全花)的挂图、模型。新鲜的桃花(或其它完全花)或浸泡的花(或花的解剖塑封标本)。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刀片、白纸、胶水。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哪些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构成的? 2.为什么把花、果实、种子叫做生殖器官? ·

引言: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直接有关,所以属于生殖器官。绿色开花植物在开花之后,一般都能结出果实和种子,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观察、研究花的结构和功能,就会逐步明白。 一、花的基本结构(以桃花为例)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外形,然后指导学生按要求逐步解剖并观察花的各部分结构。 (一)观察花的外形 教师结合挂图,指导学生参照课本上“花的基本结构图”,有步骤地观察以下内容: 1.花柄:它的颜色、着生的部位。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2.花托:它的形状、颜色。想一想它的作用。 3.花萼:由萼片组成。数一数萼片的数目,着生在哪里。 4.花冠:由花瓣组成。注意它的颜色和数目。 完成上述观察,由一位同学归纳小结,然后教师再作补充性讲述,指出: 花柄紫红色,一端着生在茎上,另一端连接着花朵。它支撑着花朵,使它展放在空间。顺着花柄往上看,可看到略为膨大,呈杯状,紫红色的部分,这是花托,花的各部分着生在花托上。在花托的边缘上着生有萼片,共5片,它们组成了花萼。在花萼的内侧有花瓣,粉红色,5片,它们组成花冠。花萼和 ·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 照相机、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 (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 (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 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对校园内外特征明显、自己又很熟悉的植物,确认无疑后可直接写下名称;生疏种类须借助于植物检索表等工具书进行检索、识别。 在把区域内的所有植物鉴定、统计后,写出名录并把各植物归属到科。 (三)植物的归纳分类 在对校园内外的植物进行识别、统计后,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园内的植物资源情况,还须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分类的方式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植物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植物进行归纳分类时要学会充分利用有关的参考文献。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植物归纳分类方式。 1.按植物形态特征分类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草本植、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 2.按植物系统分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观察桃花的结构

观察桃花的结构 天真烂漫的孩子,往往看到的事物特点和说出的话让我们惊讶。这都是孩子们 的观察力在引导着。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在观察中增长科学知识,在观察中发展孩子的多元智能。 在植物界,各种植物的花,虽然它们的形态、大小、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是基本一致的。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桃花。这是学生对桃花结构的观察认识,具体操作如下: 一、材料的准备,及实验安全卫生的教育 因为现在已经没现成的桃花,因此,在春天就要采集一些桃花放在冰箱中保鲜备用,在做实验时要用镊子、刀片等,请同学们要小心注意安全,在要正确使用显微镜,贴花时,要有做到干净,整洁,美观。 二、对照书本上的插图和桃花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桃花的外形,并指导学生 依次解剖花,观察其内部结构,并将花的各部分粘贴在白纸上制成标本。 (一)桃花的外形观察:观察它的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1、花柄:它的颜色、着生的部位?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2、花托:它的形状、颜色。想一想它的作用? 3、花萼:由萼片组成。数一数萼片的数目它着生在哪里? 4、花冠:由花瓣组成。注意它的颜色和数目。 完成上述观察,我们发现:花柄紫红色,一端着生在茎上,另一端连接着花朵。它支撑着花朵,使它绽放在空间。顺着花柄往上看,可看到略为膨大,呈杯状,紫红 色的部分,这是花托,花的各部分着生在花托上。在花托的边缘 上着生有萼片,共5片,它们组成了花萼。在花萼的内侧有花瓣,粉红色, 片,它们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

(二)花被的观察:用镊子由外向内依次摘下萼片、花瓣并仔细观察。 1 、用镊子将萼片摘下,并粘贴在白纸上。 2、用镊子将花瓣摘下,依次粘贴在白纸上。 (三)雄蕊的观察:用镊子取出雄蕊并观察其由花丝和花药组成。 摘去萼片、花瓣后,露出雄蕊和雌蕊于它们合称为花蕊。先观察雄蕊,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桃花的雄蕊有多少枚。每一朵都一样吗? 2、每枚雄蕊由哪两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3、取一张白纸放在桌子上,将雄蕊的花药在纸上来回摩擦,能看到有黄色粉末散落吗?这是什么? 4、观察完成后,用镊子摘下部分雄蕊,粘贴在白纸上。 (四)花粉的观察:用刀子切开一个花药,将花粉放到切片上用放大镜下观察花药里面的花粉。 (五)雌蕊的观察:用镊子取出雌蕊观察其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 摘去全部雄蕊,这时在花托的顶部只剩下1枚雌蕊了。 1、观察雌蕊由哪三部分组成。 2、用刀片分别将子房作横切和纵切。然后用放大镜观察横、纵切面,注意看看有几个胚珠。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我们发现: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它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里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子房 里有胚珠(桃花只有一个胚珠)。花开放后,花粉落到柱头上, 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由此看来,只有花蕊与结出果实、种子有关,所以它是花的主要部分。 三、观察后,根据观察的结果由外向内依次贴出桃花的结构图:

校园常见植物实验报告

实验十校园常见植物识别与分类 基础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识别校园植物中一些常见的种类,了解其主要形态特点、进化地位和经济利用价值。 2 学习观察和鉴定植物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观察不同植物的新鲜材料,了解其外部形态特点,比较不同类群间的差异。 2 解剖观察代表植物的花,了解其结构特点,分析其进化程度及其分类学意义。 3 识别校园植物。 三、实验原理 被子植物是日前地球上种类最多,分类最广的植物,也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植物类群。在长期的系统演化过程中,被子植物分化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种类,它们形态各异,并有各自特定的分布区。因此在本实验中,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以及学校所在地区的植被类型,选择一些常见的代表进行观察,并尽可能考虑到被子植物中一些主要的科、属,如:木兰科、毛茛科、蔷薇科、豆科、菊科、百合科、禾本科等。 四、实验步骤 1 取不同植物的标本或新鲜材料,对照检索表或植物志等工具书进行观察,了解不同植物的外部形态特点。 2 在实体显微镜下,运用解剖针,解剖刀等工具对代表植物花的结构进行解剖观察,了解其结构特点,分析其进化程度,并比较不同类群植物在花结构上的差异。 四.校园植物名录 序 中文名学名属名科名号 1 假连翘Duranta repens 假连翘属马鞭草科 Ligustrum quihoui 女贞属木犀科2 小叶女 贞 3 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九里香属芸香科 4 垂叶榕Ficus benjamina 榕属桑科 Phoenix roebelenii O’Brien 刺葵属棕榈科5 美丽针 葵 6 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 鱼尾葵属棕榈科 7 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刺桐属蝶形花科 8 朱缨花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 朱缨花属含羞草科 9 芒果Mangifera vndica linn 芒果属漆树科 10 红花檵Loropetalum chinense 檵木属金缕梅科

小学植物生长观察记录文本表

_________ 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 我们看到了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

我的观察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所查到的关于该植物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颜色、形状 (画下来并涂上颜色) 对植物的照顾(对应处打“√”) 第 ( ) 周 晒太阳( ) 施肥料( ) 一周天气情况 浇水( ) 一周平均气温 和植物聊天( )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 照相机、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 (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 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对校园内外特征明显、自己又

植物形态观察报告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命科学基础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校园植物观察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龙船花全株侧枝向上挺直生长且平滑,叶子表面光滑革质对生,全缘而呈倒卵形状或是椭圆形。一般长度约9厘米-12厘米左右,宽约4 是深绿色,背面的颜色较浅。花属于顶生的伞房花序,每簇花丛大约有 小花由其冠筒上长出后分裂4-5片椭圆形花瓣,冠筒长约2.5 红砖色。20-30朵聚生的小花整体呈现一个大圆球状,花团锦簇。

对生的二回羽状复叶舌状花瓣

茎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披淡褐色鳞片状糙毛。单叶对生,长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钝尖,基部近圆形或浅心形,全缘,叶片坚纸质,两面披淡褐色糙毛及短柔毛,长约4-12厘米,宽约3-8厘米;叶脉5-7条基出;叶柄长约 厘米。 花为聚伞花序,长于分枝顶端,近头状,由3-7朵花组成,稀单生,基部具叶状总苞;花梗密披鳞片状糙毛,长约3-20亳米;花萼 宽,内侧红色,外侧披淡褐色鳞片状糙毛,先端渐尖,萼管壶形,长约 花瓣5片,倒卵形,先端圆形,粉红色或玫瑰红色,密披缘毛,离瓣花;雄蕊10枚,5长5短,较长的雄蕊基部黄色直立,上部呈关节状弯曲,状似镰刀,连接紫红色半圆形的花药,短的雄蕊黄色,并未分两节,连接黄色的花药;雌蕊柱状,墨绿色;花柱线形,紫红色。

茎肉质,直立,粗壮。叶互生;叶柄长约1-3cm,两侧有数个腺体;叶片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锐锯齿,侧脉对。 花梗短,单生或数枚簇生叶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红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片2,宽卵形,有疏短柔毛;旗瓣圆,先端凹,有小尖头,背面中

小学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

我领养的植物是:_________ 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所查到的关于该植物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颜色、形状 (画下来并涂上颜色) 对植物的照 顾(对应处打“√”) 第 ( ) 周 晒太阳( ) 施肥料( ) 一周天气情况 浇水( ) 一周平均气温 和植物聊天( )

小学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

我领养的植物是:_________ 页脚内容

页脚内容 我们看到了一个生 机勃勃的生命! 我们看到了一个无 比美妙的世界! 我的观察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颜色、形状 (画下来并涂上颜色) 对植物的照顾(对应处打“√”) 第 ( ) 周 晒太阳( ) 施肥料( ) 一周天气情况 浇水( ) 一周平均气温 和植物聊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所查到的关于该植物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脚内容

观察花的结构

观察花的结构 教学目标 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明确花蕊就是花的主要部分。 2.了解花的种类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异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种类。 3.通过解剖桃花与观察各种植物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验操作能力。 4.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花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 6.通过学习“花的种类”,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1.“花的结构”就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因为: (1)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就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花、果实、种子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才能形成。 (2)花实际上就是变态的枝条。花的各部分与枝条的组成从来源上讲就是一致的。通过“花的结构”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及进一步探讨事物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关系,都就是有帮助的。 2.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就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讲“桃花的结构”时,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这就需要教师在春天的时候,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马林或酒精溶液里备用。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北方的冬天吃完的白菜留下的“白菜疙瘩”种在花盆里或浸泡在水中,一个月左右就能抽出花莛、开花。还可以选择一些秋季盛开的花卉备用。

3.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也就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 (1)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都显得小了。学生进行解剖时,往往显得“笨手笨脚”,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所以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的各部分用镊子镊取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然后再粘贴在台纸上。 (2)做粘贴花标本的过程,学生也往往容易把台纸弄得很脏,而且粘出的花摆放不够科学与美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正确的操作过程,要设法引导学生粘贴出来的标本,既科学又美观。 4.单性花、两性花、雌雄同株、雌雄异株及花序的概念就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从上节的教学内容知道:花蕊就是花的最主要的结构。花若无花蕊就不能称其为花。因此,根据花中花蕊的种类而定名的单性花与两性花就是最基本的两类花。只有理解了这两类花的区别,才能明白雌雄同株与雌雄异株的概念。 花序的概念就是对单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总状花序、头状花序等各种植物的花序。 5.单生花与单性花概念的区别就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 ①从字面上瞧,二者只有一字之差,而且“生”与“性”,字形也很相似。学生很容易把两者弄混。 ②从概念上讲,“单生”与“单性”学生也容易混淆,特别就是对“单性”的理解。所以教师在处理这两个概念时,要强调“生”与“性”的区别。“单生”就就是单独着生;“单性”就是对“两性”而言的,指的就是:只有一种花蕊的花,即雌花与雄花。 3.让学生明启头状花序不就是一朵花,也就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 ①头状花序从外形上瞧,往往使人认为它就是一朵花。

植物形态的野外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形态的野外观察”实践报告 开课实验室: 年 月 日 一、实践目的 (1)通过校园附近植物的观察,认识40种热带、亚热带植物种 (2)通过观察常见植物的主要特征,进一步熟悉识别植物的形态术语,为认识各种植 物和进行植物地理野外实习打下基础。 二、内容及要求 观察校园植物,主要观察对象为苏铁科、木兰科、樟科、大戟科、桃金娘科、 含羞草科、苏木科、蝶形花科、桑科、禾本科植物。 区分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半灌木)和草本植物。 学院 地理学院 年级、专业、班 地理161 姓名 学号 成绩 课程 名称 土壤与植物地理学 实践项目名称 植物形态的野外观察 指导教师 签名

三、原理与基础知识 四、使用仪器、材料 放大镜、笔记本、笔、照相机。 五、报告内容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区别 1、茎的结构不同:木本植物的茎部含有大量的木质,比较坚硬;草本植物的茎部为“草质茎”,比较柔软,这是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本质区别。 2、生长周期不同:木本植物为多年生植物,草本植物则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 3、形态不同: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高大直立,其中乔木主干明显,分枝部位比较高,灌木主干不明显,分枝靠近茎的基部,半灌木茎的基部木质化,而上部为草质,冬季枯萎。 4、生长习性不同:随着地理纬度及栽培习惯的改变,草本植物中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的习性会发生变化,如小麦和大麦在秋播时为二年生草本,在春播时则成为一年生草本;又如棉花及蓖麻在江浙一带为一年生草本,而在低纬度的南方可长成多年生草本。 乔木: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树木 灌木:主干不明显,比较矮小,常由基部分枝 半灌木:植物多年生,但仅茎的基部木质化,而上部为草质,冬季枯萎,如牡丹。

观察桃花的结构

《观察桃花的结构》实验教学设计 -------侯大艳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实验课教材设计的内容就是观察桃花的结构。通过实验,掌握桃花各结构的名称。桃花的结构包括:花托、花萼、花被与花蕊。在教学桃花结构时,要让学生懂得桃花的最重要的结构就是花蕊。 二、学情状况分析 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已经了解绿色开花植物具备6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叶就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桃花各结构的名称及其功能。 2.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设计意图】:绿色开花植物所具备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与种子。根、茎、叶就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花、果实、种子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的才能结果,种子怎样才能形成。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掌握桃花各结构的名称及其功能。 【设计意图】:只有把花的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的结果以及种子的形成。 2.难点 理解花蕊就是花的最重要的结构。 【设计意图】:花若无花蕊就不能称其为花,防止把花被瞧成就是花的最重要的结构(一提到花,就容易想到美丽的花被,就会误认为没有美丽花被的花不就是花)。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自然界中生长着多种多 样的植物,有很大一部分 就是绿色开花植物,它们 就是用种子来繁衍后代 的,我们把这类植物称为 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分 为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一起 学习了被子植物的代表 ——桃树,出示桃树的挂 图: 提问:桃树属于绿色开花 植物,那么它所具备的6 大器官就是什么呢?知 道了桃树的6 大器官,那 么这6大器官中哪些就学生观察,回答问题通过两个简 单的问题,一 可以帮助复 习被子植物 的6大器官 以及归纳出 其营养器官 就是根、茎、 叶,繁殖器官 就是花、果 实、种子。 二因为花、 果实、种子 就是植物的 繁殖器官,只 有把花的结

花的解剖实验报告

解剖并观察花的结构 一、实验目的 认识花的基本结构;了解雄蕊和雌蕊的类型;了解子房的类型和结构;尝试书写花程式。 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解剖针、刀片、百合子房横切。 三、实验内容 1?花的形态结构的观察;2?花药和子房形态结构的观察; 四、实验步骤 (一)观察花的结构 1、花柄(花梗):连接花与茎。 2、花被:花萼:由萼片组成,分为离生萼和合生萼;花冠:由花瓣组成,排列为一轮或数轮,按生长方式可分为离瓣花冠和合瓣花冠。 3、雄蕊:一朵花中所有雄蕊组成雄蕊群,推蕊的数目因植物种类而异。根据推蕊数目以及花丝与花药的离合,雄蕊分为离生雄蕊和合生雄蕊。 4、雌蕊: (1)雌蕊的类型 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柱头、花柱和子房3部分组成的。 不同种类的植物其雌蕊的类型、子房的位置、胎座的类型常有不同 单雌蕊:一朵花中只有一个雌蕊,此雌蕊只由一个心皮构成称单雌蕊,如桃、李等。 合生雌蕊:一朵花中只有一个雌蕊,此雌蕊由2个以上的心皮卷合而成,称为合生 雌蕊,又称复雌蕊,如柑橘等。 离生雌蕊:一朵花中有数个彼此分离的雌蕊称为离生雌蕊,如木兰、毛茛等。 (2)子房的位置 根据子房在花托上着生位置及花托的连合程度,子房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子房上位:子房仅以底部与花托相连,叫子房上位。图A

子房半下位:又叫子房中位。子房的下半部陷于花托中,并与花托愈合,子房上半部仍露在外,花的其余部分着生在花托边缘。图B、C。 子房下位:子房埋于下陷的花托中,并与花托愈合称子房下位,花的其余部分着生在子房的上面花托的边缘。图 D、 E。 (3)胎座的类型胚珠着生于子房上,着生的部位叫胎座。胎座的类型如下图所示。 A .单雌蕊,单子房,边缘胎座; B .离生雌蕊,单子房,边缘胎座; C.合生雌蕊,单室复子房,侧膜胎座;D、E.合生雌蕊,多室复子房,中轴胎座; F. 合生雌蕊,子房一室,特立中央胎座 (二)花程式的 I) E P 早:雌花谷:雄花早两性花f两侧对称花*辐射对称花K:花萼C:花冠P:花被 A :雄蕊群 G:雌蕊群 右下角数字的意义():联合0:缺失无穷+:不止一轮 G:子房上位G:子房下位G:子房周位 G(2:1)():联合2:心皮数目1:子房室数用:连接心皮数和子房室数 例:*K(5)C5A( 乂)G(5:5) f K(5)C(5)A2+2$2:2) 谷P4A4 早P4G(2:1) 五?实验报告 1. 写出百合的花程式。 2. 画出百合子房横切面图,并注图

观察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观察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 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二、实验材料: 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10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自制)、脱脂棉、水 三、实验过程 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中。 2、将10颗绿豆种子放在盛有水的杯中浸泡一夜后,各取5颗放在两个透明塑料杯中方法是用镊子将种子放在脱脂棉与瓶壁之间,然后小心向杯中加水至水面离杯底2cm高,将一个培养杯放在温度(约25摄氏度)有光处(如窗台),另一个放在温度相同的黑暗处。 3、每天定时(早上9点)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拍摄照片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同时进行文字描述。在描述时注意描述植物长出来结构的名称(胚根、子叶、真叶、胚轴);描述叶片颜色、胚轴颜色;测量并记录幼苗高度的变化。 四、实验结论: 1、我们发现种子萌发时先长胚根再长子叶。 2、子叶的形状是圆扁形,真叶是披针形。 3、黑暗中发芽的绿豆胚芽是网状状。2、我认为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 五、发现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以下问题: 如果把长出胚根的种子放到没水的地方,它就会生长缓慢。五、感想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三个懂得了生命的奥秘。当我们把种子放下去时,就种下了一种对生命的希望,看着它们一点一点的长高,它们茁壮成长,心中感到喜悦。种子的长大,正如人生的巅峰一般,是需要一步一步攀登的! 一.实验器材及用品: 吸水纸(可用软纸代替),放大镜,直尺,标签纸,记录纸,绿豆种子(超市购买)四.实验过程: 1.重点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过程 试验步骤: 种子的选择及准备:选用绿豆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原因是这些种子容易取得,发芽快,现象明显绿豆种子发芽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照的强弱,氧含量的多少有没有关系呢?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正确与否,我设计以下实验来证明 控制——条件种子萌发实验记录表 1、要改变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光照 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一组种子加很少的水 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对照组试验组 种子膨大

观察植物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植物的根 【实验名称】验证根的吸收作用 【实验目的】会设计观察实验;知道根有吸收作用。 【实验器材】一株生长好的植物、玻璃杯、花生油。 【实验步骤】 1、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把植物放入玻璃杯中。 3、在玻璃杯里滴入花生油,防止水分蒸发。 4、用橡胶塞(中间钻孔、切成两半利于固定植物)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处做标记。 5、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玻璃杯中液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玻璃杯中的液面会逐渐下降。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作用。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实验说明】 1、玻璃杯可用烧瓶代替,直接观察刻度,不用做标记。 2、花生油防蒸发,可用棉花代替。 3、橡胶塞可用橡皮泥代替。 植物的叶 【实验名称】分离叶绿素 【实验目的】大多数植物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叶中含有叶绿素的缘故。 【实验器材】锥形瓶、酒精、烧杯(盛水)、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脱脂棉(棉花) 【实验步骤】 1、把几片绿叶放入锥形瓶内,再加入95%的酒精到淹没叶片为止。 2、把锥形瓶放入盛热水的大烧杯中。 3、在三脚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水面,点燃酒精灯加热。 4、过一会儿,会看到锥形瓶中无色酒精完全变成绿色,这些绿色物质就是叶绿

素。 【实验结论】叶子大多数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含有叶绿素。 【实验说明】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酒精。将它加热煮沸,叶绿素就会跑到酒精中。 改进:这个实验如果分组做,不太安全,演示的话不利于学生观察,可以让学生在家自己做,方法:用矿泉水瓶子装上白酒,把绿叶放入瓶中,放到盛有水的锅中,在炉上加热,仔细观察,效果很好。 植物的茎 【实验名称】验证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器材】凤仙花、水(滴入红墨水便于观察)、矿泉水瓶、小刀等。 【实验步骤】 1、剪取一枝凤仙花枝条。 2、把凤仙花插入装红墨水的矿泉水瓶里。 3、把装置放在阳光下,叶面水分迅速蒸腾水分,从而使红色染液迅速上升到叶脉。 4、当看到叶脉微红时,从瓶里取出,用清水冲洗,再制成切片观察。 【实验现象】茎内导管被染红,其他部分没被染红。 【实验结论】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说明】 1、凤仙花俗称:指甲桃。 2、凤仙花可用芹菜(其叶柄和茎是相通的)替代,效果非常好。 3、时间不宜过长,因为时间长,就会因茎的横向运输,使茎内不只导管染成红色,其他部分也染上了红色,这样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了。 改进:选用带树皮细的枝条比较好,能明显的区分茎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部分。

观察花的结构

观察花的结构 实验材料:当地的时令完全花一朵、镊子、放大镜、载玻片、刀片、32开白纸、镊子、 透明胶或双面胶或胶水(自带)、废物缸、抹布、铅笔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注意: 1、解剖全程不使用镊子、材料破损严重、粘贴杂乱无章视为不合格。 2、标注的名称、数量出现三处以上错误,视为不合格。 3、个别处解剖没有使用镊子;能按一定顺序粘贴,只是不够美观,视为合格。 4、粘贴顺序:由下往上,由外向内。 相关练习: 1. 在花的结构中只有(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系,所以说(花蕊)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雄蕊、雌蕊简称花蕊) 2. 一朵花的雄蕊是由(花药和花丝)组成的。 花粉是由(花药)产生的。 3. 雌蕊是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的。将来(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有的花子房内有(一粒胚珠),如桃花、杏花、梨花等; 有的花子房内有(多粒胚珠),如油菜花、萝卜花西瓜等。 4. 桃花在花托上有四个部分,从外向内依次是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5、花没开放以前对花起保护作用的是(花萼和花冠) 6. 从花蕊的情况和花着生的情况两方面看,桃花的花是(两性花、单生花 )。

观察植物细胞(洋葱鳞片叶) 材料:载玻片、盖玻片、洁净的纱布、吸水纸、滴管、镊子、稀碘液、清水、洋葱鳞片叶、 刀片、低倍显微镜 、铅笔、橡皮、直尺 生物绘图注意事项: 1、图的大小要合适,在纸的位置适中。一般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的地方。 2、先用削尖的铅笔(一般用3H 的),根据观察到的物像(不能抄书),轻轻地画出轮廓,经过修改,再正式画好。务必使图形真实。 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密集。不能以涂阴影表示暗处)。 4、字尽量注在图的右侧。用尺子引出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 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 相关练习: 1、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1擦2滴3撕4展5盖6染) 2、盖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轻轻)地放下,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 3、显微镜下观察的物像是(倒像),物像如果偏在视野的右下方,如何移装片才能使图象移至视野中央?(右下)。 4、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5、在显微镜下所观察的物体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这样(光线)才能通过。 6、显微镜最重要的结构是(镜头或目镜、物镜),物像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7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图的( D ) 8、用显微镜对光时,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遮光器)和(反光镜)。外界光线较暗时,应选用(大光圈)(凹面镜);外界光线过强时,应选用(小光圈)(平面镜)。 9、绘生物图时,比较暗的地方,用3H 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结构名称尽量注在图的(右)侧。

观察花的结构

观察花的结构 教学目标 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明确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2.了解花的种类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异株植物的概念。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种类。 3.通过解剖桃花和观察各种植物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花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6.通过学习“花的种类”,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1.“花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因为: (1)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才能形成。 (2)花实际上是变态的枝条。花的各部分与枝条的组成从来源上讲是一致的。通过“花的结构”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及进一步探讨事物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关系,都是有帮助的。 2.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讲“桃花的结构”时,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这就需要教师在春天的时候,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马林或酒精溶液里备用。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北方的冬天吃完的白菜留下的“白菜疙瘩”种在花盆里或浸泡在水中,一个月左右就能抽出花莛、开花。还可以选择一些秋季盛开的花卉备用。

3.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 (1)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都显得小了。学生进行解剖时,往往显得“笨手笨脚”,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所以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的各部分用镊子镊取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然后再粘贴在台纸上。 (2)做粘贴花标本的过程,学生也往往容易把台纸弄得很脏,而且粘出的花摆放不够科学和美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正确的操作过程,要设法引导学生粘贴出来的标本,既科学又美观。 4.单性花、两性花、雌雄同株、雌雄异株及花序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从上节的教学内容知道: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结构。花若无花蕊就不能称其为花。因此,根据花中花蕊的种类而定名的单性花和两性花是最基本的两类花。只有理解了这两类花的区别,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概念。 花序的概念是对单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总状花序、头状花序等各种植物的花序。 5.单生花与单性花概念的区别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 ①从字面上看,二者只有一字之差,而且“生”与“性”,字形也很相似。学生很容易把两者弄混。 ②从概念上讲,“单生”与“单性”学生也容易混淆,特别是对“单性”的理解。所以教师在处理这两个概念时,要强调“生”与“性”的区别。“单生”就是单独着生;“单性”是对“两性”而言的,指的是:只有一种花蕊的花,即雌花和雄花。 3.让学生明启头状花序不是一朵花,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 ①头状花序从外形上看,往往使人认为它是一朵花。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观察花的结构

《观察花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花的各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解剖和观察花的方法。 教学材料:百合花(能够很容易地从花店购买到,而且花型较大,易于学生观察)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视频:自然界中千姿百态、万紫千红、争先斗妍的植物花的美丽景色。 2.各种植物的花,虽然它们的形态、大小、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是基本一致的。花的结构怎样?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植物的花。 二、观察花的外形 1.教师结合挂图,指导学生参照课本上“花的基本结构图”,有步骤地观察以下内容: (1)花柄:它的颜色、着生的部位。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2)花托:它的形状、颜色。想一想它的作用。 (3)花萼:由萼片组成。数一数萼片的数目,着生在哪里。 (4)花冠:由花瓣组成。注意它的颜色和数目。 2.完成上述观察后,由一位同学归纳小结,然后教师再作补充性讲述。 二、解剖并观察花的结构

1.结合挂图,教师指导学生依次解剖花,观察其内部结构,并将花的各部分粘贴在白纸上制成标本。(首先请学生思考,如何才能看清一朵花内部的结构)(1)用镊子将萼片摘下,并粘贴在白纸上。 (2)用镊子将花瓣摘下,依次粘贴在白纸上。 (3)观察雄蕊:摘去萼片、花瓣后,露出雄蕊和雌蕊于它们合称为花蕊。先观察雄蕊,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①百合花的雄蕊有多少枚。每一朵都一样吗? ②每枚雄蕊由哪两部分组成。 ③取一张白纸放在桌子上,将雄蕊的花药在纸上来回摩擦,能看到有黄色粉末散落吗?这是什么? ④观察完成后,用镊子摘下部分雄蕊,粘贴在白纸上。 (4)观察雌蕊:摘去全部雄蕊,这时在花托的顶部只剩下1枚雌蕊了。 ①观察雌蕊由哪三部分组成。 ②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配合,用刀片分别将子房作横切和纵切。然后用放大镜观察横、纵切面,注意看看有几个胚珠。 2.完成上述观察后,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的粘贴画,评选最美作品;组织同学讨论归纳花的结构以及各结构的功能。 三、对花的主要结构是什么作出假设,为构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作铺垫。 1.播放“从开花到果实形成过程”视频。 2.学生观看后问:通过视频的观看,你认为在花的各个结构中,哪一个或哪几个结构是花的主要部分?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