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洪湖赤卫队》中地方音乐素材运用之探索
民间旋律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分析

民间旋律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分析作者:王海军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16期【摘要】“新音乐”创作是每一位音乐爱好者向往的事情,但很多人却无从着手。
纵观国内外大量优秀的成名曲,著名作曲家均在这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且获得了巨大成功。
将民间旋律作为素材去创作歌曲,在音乐创作活动和音乐教学活动中,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
凡是具有显著特点的音乐作品,基本上都沿袭了民族民间音乐的优秀传统,同时也包含了很多优美的民间旋律。
所以,古往今来在业界颇有建树的作曲家,毫无例外地都曾苦心钻研民间音乐素材中的音乐旋律,并且在之后的作曲创作中广泛使用。
本文将立足于实际角度,对民间旋律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方案予以详细分析和阐述,希望借此更好的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为现代音乐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民间旋律;音乐创作;运用;分析;研究【中图分类号】J6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16-150-04【本文著录格式】王海军.民间旋律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2,08(16):150-153.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最能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载体多样,内容详细,且风格独特,十分的具有感染力。
众所周知,将民间旋律应用在音乐创作中的成功案例有很多,既有《黃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还有《白毛女》和《红河赤卫队》,更有《嘎达梅林》和《长征组歌》等,这些作品都是借鉴民间音调创作而成的。
总的来说,没有一个作曲家的作品是凭空遐想出来的,音乐创作其实和其他艺术一样,都不是遥不可及、神秘莫测的,但不是信手拈来、唾手可得的东西。
怎样做到科学、合理、高效地将民间音乐素材中的音乐旋律融入作曲创作过程中,值得每一位现代作曲家深思。
一、民间音乐概述我们通常所说的民间音乐又被称为“民间歌曲”,简称“民歌”,这种音乐类型和诗歌中的“民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高中音乐试题及答案

高中音乐试题及答案1、音乐术语中“Adagio”表示( A )。
A.慢B.很慢C.较慢2、音乐术语中“Largo”表示( B )。
A.很慢B.较慢C.慢3、音乐术语中“Allegro”表示( B )。
A.较快B.快C.很快4、音乐术语中“Mezzoforte”表示( C )。
A.较强B.很强C.中强5、音乐术语中“A tempo”表示( C )。
A.较原来速度慢些B.按原来速度进行C.恢复原来的速度6、音乐术语中“Vivace”表示( A )。
A.急速B.活泼C.欢快7、越剧源于( C )省得嵊县一带。
A.福建B.广东C.浙江8、歌剧《洪湖赤卫队》,描写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只活跃在地方的赤卫队,在党的领导下同反动派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故事。
故事发生地在( C )省。
A.江西B.四川C.湖北9、评剧源于( C )省冀东地区。
A.甘肃B.辽宁C.河北10、乐音体系中的半音是指( C )。
A.两音之间的距离B.两音之间的关系C.相邻两音的距离一、选择题(将选择题答案填入答题卡内,共60分)1、俄国亚历山大三世血腥统治的黑暗时代,悲观主义的思想、情绪强烈地影响着俄国的知识分子,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是受其影响的。
A第六(悲怆)交响曲B田园C英雄D合唱2、“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根据歌词回答问题此歌曲调取自()A河南民歌B河北民歌C山东民歌D广西民歌3、《沂蒙山小调》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曾被填上《打黄河会》的歌词,这首新民歌总称为“小调”,但是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风格。
A民谣B童谣C山歌D信天游4、“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这是电视连续剧《天路》的片头曲《天路》,它是一首()。
A群众歌曲B艺术歌曲C民间歌曲D通俗歌曲5、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了伟大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
高中音乐鉴赏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音乐鉴赏试题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民间音乐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
1.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着人民的生活。
下列关于民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民歌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
但是,有些民族的分布地域较广,其民族风格会与所在地区的地方风格相互交融。
②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
③花儿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一带的山歌。
④信天游多采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式唱。
⑤《上去高山望平川》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舒展自由,是一首长调歌曲。
⑥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⑥D.④⑤⑥2.“春风裁剪万千花,花艳香闻百姓家。
家有后园恩赏月,月羞何敢对奇葩。
”这首《咏春》诗非常有特点:前后顶接,蝉联而下,循环反复,流畅回环。
它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与下列哪首民歌的音乐创作方法相似( )A.《对鸟》B.《森吉德玛》C.《孟姜女》D.《孟姜女哭长城》3.广东音乐是我国丝竹乐中独具特色、影响广泛的一个乐种。
下列关于广东音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音乐风格多轻快活泼、缠绵细腻、流畅动听。
B.它的前身是粤剧的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的小曲。
C.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是高胡和扬琴。
D.代表曲目《中花六板》既保持发扬了广东音乐的传统特色,又借鉴了一些欧洲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技巧。
4.“大地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走我的情,天上星星一点点,思念到永远……”20世纪80年代,著名作曲家解承强创作的那首《信天游》在全国刮起一股强劲的“西北风”。
歌中所唱到“带走我的情”的信天游有可能是以下哪首奏歌曲()A.《上去高山望平川》B.《沂蒙山小调》C.《黄土高坡》D.《赶牲灵》5.CCTV《挑战主持人》2007高校系列节目给国内众多知名大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在内蒙古大学对决天津师范大学的一期比赛中,内蒙古大学的同学们载歌载舞,将蒙古族的艺术瑰宝呈现在了广大观众面前,获得了比赛的冠军。
电影《洪湖赤卫队》及韩英演唱选段演唱分析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电影《洪湖赤卫队》及韩英演唱选段演唱分析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影片《洪湖赤卫队》是由湖北省实验歌剧团演出的同名歌剧改编,谢添、徐枫、陈方千执导。
它借助电影这一载体,广泛地宣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获得1961年首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奖。
一、影片内容简介1927年,洪湖人民在全国秋收暴动的影响下展开了激烈的革命斗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洪湖赤卫军打垮了反动统治,建立了红色政权。
1930年夏天,敌人乘红军开辟新区之际集结豪绅恶霸,妄想复辟,卷土重来。
洪湖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再次有力地打垮了白匪。
影片再现了洪湖赤卫队员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成功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如:韩英、刘闯、张副官、王金彪、冯团长、彭占魁等。
影片中保留着同名歌剧中完整的唱段,其中《洪湖水,浪打浪》《小曲好唱口难开》《没有眼泪,没有悲伤》《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放下三棒鼓,扛起红缨枪》《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等歌曲都广为流传。
二、部分歌剧唱段解析韩英是影片的中心人物,她机智、果敢、沉稳、坚强。
韩英的扮演者是我国声乐表演艺术家王玉珍,她的歌声圆润流畅,再现了韩英形象,既是渔家女,又是革命领导人。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剧情和唱段,笔者对韩英的部分唱段进行了以下分析。
1.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正值收获的季节,洪湖水映照着太阳,湖面上莲花一望无垠。
韩英和乡亲们划着船桨采摘莲藕穿行而来,心情还沉浸在刚刚胜利的战役里。
清亮的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随之而起,“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啊……”歌曲的前奏部分一连串十六分音符呈现出湖面的波光粼粼,歌曲中部韩英和秋菊的二重唱悠扬婉转、美妙动听,词曲作者创作这首歌时借鉴当地的歌谣,更加贴切地表达出渔民对湖水的情感,表现了洪湖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对党和革命事业的热情与忠诚。
2.歌曲《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此曲前半部分是一首歌剧咏叹调,由主角韩英独唱,属于戏剧中的“独白”。
演绎的是韩英被捕后在监狱里的独白。
初中音乐_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年级第三单元《洪湖水,浪打浪》教学设计《洪湖水,浪打浪》教案一、教材分析《洪湖赤卫队》是我国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部歌剧,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和地主恶霸、反动势力的殊死斗争。
歌剧的音乐主要以湖北天沔花鼓戏及天门等地一带的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而成,既有30年代的时代气息,又有浓厚的乡土风味。
这部歌剧上演至今,经久不衰。
其中不少唱段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剧中人物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便是一首最受人欢迎的歌曲。
该曲取材于襄河民歌《襄河谣》,以宽广的节奏、明快绮丽的曲调,抒发了主人公韩英热爱家乡和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
全曲由三个段落组成。
前奏的曲调悠扬轻快,描绘了洪湖的水波荡漾,也象征了韩英的心潮起伏。
歌曲的第一段是两人齐唱,由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组成,优美精致,流畅动听。
第四句“晚上回来鱼满舱”以其美妙的拖腔使旋律更为动人。
这个拖腔也出现在歌曲各段的末尾。
歌曲的中段是二重唱,共四句。
本节课教唱两个乐段。
二、设计思路本节课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科育人为目的,以学习本首歌曲以及竖笛教学为载体,从最初的认识歌剧到学习曲谱旋律,延伸到歌曲的学唱,让学生充通过竖笛与主旋律的演奏训练提升学生的演奏能力,再到细致到学习歌曲演唱技巧,最后延伸歌剧发展和欣赏为主线。
整堂课始终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循序渐进展开教学环节,达到环节的层层递进,层次上的环环相扣。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鱼米之乡的好风光以及水乡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之情,激发学生热爱水乡、讴歌家乡的情感。
2、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能初步演奏二声部笛谱。
并能掌握准确“一字多音”“装饰音”的演唱技巧。
初步体会歌剧音乐唱段所具有的艺术形象特征、审美特征、和情感特征。
3、过程和方法:通过小组自主探究和教师激励引领学习指导学生学习本首歌曲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二声部吹奏笛谱。
高中新课标《音乐鉴赏》试题集含答案

高中新课标《音乐鉴赏》试题集含答案高中新课标《音乐鉴赏》试题集含答案12高中音乐试题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为。
1949年XXX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定为。
作品完成于1935年,作者是。
年12月4日第五届XXX第五次会议上被正式定为国歌。
2、人民音乐家XXX一生的作品有近件。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有。
等。
合唱曲有。
等。
交响乐作品有。
等。
3、《春节序曲》是我国着名作曲家的交响乐曲,《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
4、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者是。
作品完成于1959年。
5、中国第一部新歌剧是。
6、豫剧《花木兰》的故事取材于南北朝的。
剧情是女英雄XXX,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国保家的故事。
后改编为豫剧,又称。
7、越剧《红楼梦》,是根据清代小说家、的同名文学作品中主要情节加以改编的。
8、歌剧《小二黑结婚》,歌颂了民兵队长XXX与XXX 争取自由婚姻的故事。
剧情中描写的是省的某根据地。
9、我国的国粹艺术京剧,它的形成基本为三个阶段,年徽班进京为第一阶段;年汉调进京为第二阶段;此后,二者在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再揉进昆曲,最终于年左右形成京剧。
10、德国巨大的音乐家XXX,一生创作了部交响曲作品,因为作品内在深刻、武艺精深,因此被世人誉为乐圣。
个中最为着名的有:NO.3、NO.5、NO.6、NO.9.11、XXX、XXX(小),是着名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
等一百二十余首圆舞曲,因此被誉为。
12、被世人誉为交响乐之父的奥地利作曲家,毕生创作了首交响乐曲。
13、XXX是着名作曲家,一生中创作了多部交响曲。
尤其令人称道的是,他终生还创作了六百余首艺术歌曲。
其代表作有。
等。
14、着名歌剧《弄臣》、《阿依达》等,均出自在歌剧创作范围成就卓着的意大利作曲家。
15、着名的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的经典之作。
16、俄罗斯作曲家XXX,一生不但创作了许多着名的交响乐曲,并且还创作了三部典范舞剧。
它们划分是。
17、波兰着名作曲家XXX,在他长久的一生里,创作了大量优良的钢琴作品。
2024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音乐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音乐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 )是亨德尔除歌剧之外最重要的创作领域。
A. 协奏曲B. 受难乐C. 交响曲D. 清唱剧2.(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我国有许多地方剧种,如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等等,可谓“百花齐放”。
下列选项中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剧种是()。
A. 越剧B. 吕剧C. 黄梅戏D. 评剧3.(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秦汉时期兴起的()是一种以吹管和打击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
A. 相和歌B. 鼓吹乐C. 清商乐D. 百戏4.(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机构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其中设有大乐署、教坊与“小部音声”的朝代是()。
A. 宋朝B. 唐朝C. 明朝D. 清朝5.(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的作者是()。
A. 肖斯塔科维奇B. 拉赫马尼诺夫C. 科普兰D. 巴托克6.(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音乐术语Allegro的中文含义是()。
A. 慢板B. 快板C. 中板D. 急板7.(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符号“∞”表示的是()。
A. 波音B. 回音C. 颤音D. 滑音8.(单项选择题)(每题2.00分)《春节歌舞》以春节这一传统文化为教学全线音乐切入点,综合了舞蹈、表演、美术、主持与乐编等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年文化”的教学主题,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上述教学观点的是()。
A. 音乐与姊妹艺术相结合B. 音乐与戏剧相结合C. 音乐与舞蹈相结合D. 音乐与文学相结合9.(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十面埋伏》属于()乐器作品。
A.二胡B. 古琴C. 琵琶D. 古筝10.(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根据音乐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原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洪湖赤卫队》歌剧鉴赏

《洪湖赤卫队》歌剧鉴赏一、剧情简介第一场:洪湖演员:赤卫队队员以及洪湖的乡亲们剧情:民团组织白极会首领彭霸天勾结保卫团冯团长包围了彭家墩,洪湖的乡亲们几赤卫队想要和敌人战斗,以保卫家园,而在秋菊劝说乡亲们冷静无果的情况下,彭家墩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和大队长刘闯,根据县委指示,率赤卫队主动撤退。
第二场:彭宅后院夜演员:彭霸天、冯队长、张副官、老么、胡子爹及其孙女、赤卫队队员剧情:彭霸天在后院设宴招待客人庆祝占领彭家墩,胡子爹按韩书记的指示与其孙女唱讽刺彭霸天的曲子,张副官假装生气掩护其撤退。
宴会散后,深夜,赤卫队潜进彭宅后院,将冯团长送给彭霸天的缴获的枪支全部偷走,在被发现后,张副官故意误导白匪,好让其撤退。
第三场:湖区赤卫队临时据点夜演员:赤卫队队员以及洪湖的乡亲们、白匪剧情:赤卫队队员庆祝打了一场漂亮仗(夜潜彭宅),庆祝过后,韩英接到彭霸天撤出彭家墩的消息,怀疑是想让他们返村后,将起其一网打尽。
后又接到县委指示,说彭霸天可能率白匪前来搜湖。
此时,王金标即赤卫队分队长回来了,其后跟着一假装成渔民跟踪而来的白匪,刘闯不忿其言语而开枪,从而暴露了目标,冯团长和白匪押着乡亲们逼撤退了的赤卫队现身,韩书记不忍乡亲受苦,单个前来阻止,寡不敌众,被捕。
第四场:一间牢房演员:韩书记、韩母、彭霸天、张副官、刘闯、秋菊、赤卫队队员剧情:彭霸天欲从韩英处下手,想让韩英写下招降书,并抓来了韩母,企图以母女之情软化韩英,韩母却让韩英写下革命壮语,彭霸天命人鞭打韩母以此威胁韩英,韩英誓死不从。
刘闯在失去与领导联系的情况下,仍频频出击。
张副官营救韩英时遭阻,韩英这才知道王金标叛变了。
张书记牺牲自己救出了韩书记。
第五场:芦荡深处夜演员:王金标、韩英、赤卫队队员剧情:韩英逃回赤卫队据点,刘闯等人欣喜不已,此时王金标回来谎称窃听到彭霸天要将韩英带往南昌从而欲将赤卫队引到南昌,这时韩英却出来了,赤卫队队员这才发现王金标叛变。
尾声演员:赤卫队队员以及乡亲们、彭霸天、冯团长剧情:冯团长在贺龙率领的红二军来援时放弃与彭霸天合作,而赤卫队在配合红二军剿灭白匪并先后绞杀了冯团长及彭霸天,取得了完美的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 剧《 洪湖赤 卫 队》 中韩英 的主题音 乐《 洪湖水 , 浪打浪 》 就 是 以沔 阳 , 门 , 天 洪湖一带 的 民间小 曲为基础 创作 出来 的 , 其素
乐旋 律线条及它 的音乐材料 ,大致可 以判 断出它来 自什么地域 特征 及它 所包含 的风格特 陛。
保 留原 曲的流畅 、 实等 特性 外 , 朴 在五声音 阶的基础上旋律走 向 具 有先 向上 扬 , 向下环绕 型的波 浪式音乐 图式 , 湖水 , 再 把洪 浪 打浪, 一浪推一浪生 动音乐形象表 现的淋漓尽致 , 使听众产生音 响 之下 听觉 之外的感 受与联想 , 现出有 山 、 、 、 呈 水 湖 岸丰收景象
《 洪湖水 , 打浪》 浪
_ 一 \ : 一 \ : 。 - — — 洪 湖 水 呀 浪 吁 嘛 浪 打 浪 啊 洪 湖 岸 边
作曲家通过主题 曲中的主导动机始终贯穿全剧 ,使 听众 在 紧张矛盾的戏剧中 , 情绪上得到调节 , 听觉上得到满足感 和连贯 的形象感受。正是在继承的基础上 , 进行大胆 的创新 , 以民间小
毫
河 人 民
近
突
映
在上述 素材基础 上 , 曲家经 过精 密的构思与再创造 , 作 谱成
了三段 式结构 的女声 二重唱 , 用了 A、 、 运 B A的曲式结构 。它除
编再加工 创造 , 歌剧 《 洪湖赤卫 队》 写 的是 发生在 洪湖地 区的 描
革命 斗争 , 如何将它完美 的展现 出来 , 曲家需 从不 同角度 去透 作 视, 挖掘 出好 的音乐 素材 , 当新 接触一部 音乐作 品时 , 它 的音 从
在语 言色彩 、 音乐风格特点上形成统一。
一
材 源于上世纪 5 0年代 江汉平 原曾广为流传的一首 《 襄河谣 》 为
基础创 作 , 编曲 , 吴群 乔林词该 曲旋律流畅 、 情绪哀婉忧伤 , 其原
形 又是取 自天 门民间小 曲《 月望 郎》 为音 乐素材改编 而成的 ; 音 乐 语言生 动朴实 , 平易 简练 , 有浓厚 的乡土气息和个 性色彩 , 具 为作者创作《 洪湖水 , 浪打浪》 这首歌曲 , 提供 了素材和依据。 《 月望郎》
曲, 使之更加抒情婉转 。这 首明快 、 秀丽 、 亲切 、 听的抒情曲一 动
再 有就是 在《 下三棒鼓 , 放 扛起 红缨枪 》 的整首 曲 中“ 洪湖
水” 的音调最 为突 出。
经演 唱 , 广大群众 中流传开来 , 为家 喻户晓 、 即在 成 老幼 皆喜爱 的流行 曲目, 唱响大江南北。
题 曲《 洪湖水 , 浪打浪 》《 、小曲好 唱 口难开 》《 卫队之歌 》 、赤 来具
体 分 析该 歌剧如 何巧 妙 的与地方 民间音乐 融会 贯通 而 独具特
色。 曲作 者在创作 中, 广泛吸取湖北地方音 乐特色 , 对其进行 改
~ ~ 一 一 ~ ●
年 年 洪 水 冲 破 堤
田 采
一
鱼
一 谱例来分 析与对 比, 焕然一新 的《 洪湖水 , 浪 打浪》 月望 朗》 《 在《 、襄河谣 》 的基 础上进行 了加工处理 , 再经过 作 曲家的改编创造 , 主题 曲的曲调显得更加 清新 明朗 , 使 优美 动 听, 旋律线条也更加流畅 , 形成了新的风格 , 襄河谣》 月望 和《 与《 郎》 一样 , 他们同属于一个体系 , 但也 略有 区别 ,月望郎》 《 是一 首 民间歌 曲 , 《 而 襄河 谣》 是在它 的基 础上加工 而成的一首创 作 则 歌曲 , 曲刊登在 《 该 得奖歌曲》 中。虽然它们 在旋律和节奏上的走 向基本一致 , 和《 但 洪湖水, 浪打浪 》 曲相 比, 者在情绪 上显 一 前 得 有些忧伤哀愁 ,这些曲调反映 了旧 中国的劳动人们在 三座 大 山的压迫下苦难的生活境况 , 《 而 洪湖水 , 浪打浪》 则表现 出韩 英 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 向往生活 、 热爱 家乡的美 好愿望 , 同时也体
一
是 呀 嘛 是
\ :
清 早
一 、/
船 儿
一
一
笮 乡 啊
击 呀 去 撒 网
调为基础 , 留了 民族音乐 的精华部分 , 保 赋予 作品新 的生命 力 , 体现 了时代的特征 , 使其达 到连贯统一的效果。 再来分析《 小曲好 唱 口难开》 这首 曲子 , : 谱
一
一 \:
与运 用 , 来剖 析音 乐创 作 的音 乐特征 。通过 对 比研究 , 可 以使 我们 更好 的继 承 、 习和 借 还 学
鉴 的 民 族 化 、 众 化 的 艺 术 经 验 , 丰 富 我 们 自 己的 艺 术 实 践 。 为 中 国 民 族 歌 剧 的 经 典 作 大 来 作 品 ,洪 湖 赤 卫 队 》 民 间 音 乐 的 基 础 上 , 根 于 民 族 的 土 壤 , 坚 持 民 族 大 众 化 的 审 美 情 趣 《 在 扎 以 和价 值取 向为根基 , 供 了艺术 创 造的 实践路 径 和优 秀样 式 。 提 关键 词 : 国歌剧 中 地方 民族 音 乐 音乐 语汇
歌剧《 洪湖赤卫队》 中地方音乐素材运用之探索
画 周 春
摘
要 : 生命 力的 音乐 是经 得起 岁 月的考 验 的 , 剧 《 有 歌 洪湖 赤卫 队》 是这 样一 部富 有 生命 力的 音 就
乐 艺 术 。 文 章 主 要 从 歌 剧 《 湖 赤 卫 队 》 音 乐 创 作 运 用 地 方 特 色 的 音 乐 素 材 的 灵 活 借 鉴 本 洪 的
歌剧 《 洪湖 赤卫 队》 之所 以获得 成功 , 是它 的音乐 给人们 留
下深刻 的记忆 ,音乐语言 特征反 映在具体音 乐创作 手段上 , 首 先, 主要 是民族 民间音乐作为音乐创作 的立足点 , 运用具有 地方 特色音乐 作为 素材 , 以天沔花 鼓戏 、 门 、 江即襄河 一带 的民 天 潜 间音乐作为主要 的创作 依据 , 在创作 中同时也吸取黄 陂 、 孝感 一 带的音乐素材 , 其次在语言文字方 面部 分成 功的对地 方民歌 、 民 谣加 工改编 , 及演唱者在演唱时运用 的湖北 地方方言演 唱 , 使其
、
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素材
中国人 民骨子里最喜欢什 么样的音乐 ?答 案一定是本 民族 的音 乐 , 受传 统文化的影响 , 本民族的音乐 比外 来的音乐更受欢 迎。 以, 所 歌剧 中的音乐 素材 的选择就尤为重要 了。 歌剧《 洪湖赤 卫 队》的 曲作者结合歌剧 的内容 选择 了洪 湖当地的音乐作 为创 作的源泉 , 实践证 明是正确的 , 深受人 民喜爱 。文章通过分 析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