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研究论文10篇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初中历史简约化教学探索

课前教学

课前准备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从目前的情况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不高,课前准备不充分是重点原因之一。大多数教师在备课时仅仅依照教学参考,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方式,导致历史知识失去了原本的趣味性,使课堂变得无聊、生涩,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能动性,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这也影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出现教师讲教师的,学生做学生的,课堂氛围差,教学质量自然难以提高。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内容缺少趣味性与内涵。很多内容仅仅根据教材照本宣科,使原本有趣、丰富的内容变得无聊、枯燥。很多教师都只让学生记住考试时的重点,而没有注重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长此以往,学生也养成了只为考试而学历史的消极态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与积极性较差。很多课堂上都出现教师讲的津津有味,但学生则在睡觉、学习别的科目、讲话等等,课堂缺乏互动性,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教师也仅对一些学习好的学生进行提示、解答,忽视了其他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提倡在课堂中互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从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初中历史仍存在教育角色僵化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知识,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性,课堂互动差。很多学生对知识仅有浅层次的理解,对于一些深入的问题往往不知所措,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态度。

课后教学

根据调查发现,初中历史课很少有课后作业,有作业大多也是在课堂上完成。很多学生即使没有完成作业,教师也会听之任之,这就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不重视,认为没有语数英等学科重要。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后,历史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课后交流,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这也降低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对历史教学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简约化教学指的是简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过程,从繁杂的内容精选出重点内容进行教学,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初中历史简约化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教学目标简约化

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学目标直接决定了教

学策略、内容以及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的教学目标过多,则学生很容易失去对历史的兴趣,产生厌恶、烦躁的不良态度。因此,教学目标简约化必须要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思路简约化

从目前的历史教材来看,跳跃性较大,学生往往难以捕捉到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在理解上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采取简约化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学思路,将繁杂的教材内容进行有序的梳理,再一一向学生讲解,引导学生构筑历史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教师的教学思路过于繁杂,学生在理解时常常会出现偏差,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不够深刻,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明确每一章的重点内容与次重点内容,并明确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有些章节存在三个副标题,彼此之间的联系较为隐秘,大多数初中生难以明确。此时,教师就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整理出简约化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理清次重点内容中的关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初中历史教材中,很多内容的时间、背景、地点都不相同,此时教师应当按照某种顺序引导学生进行梳理,介绍时间、时代背景等等,还可以介绍一些有趣的

拓展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语言简约化

语言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最基本形式,语言的运用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尽量简化课堂上的语言,保证语言的规范性、标准性,通过语言教学提出引导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学语言简约化的重点是快速表达教学重点,深入浅出,保证内容的逻辑性与条理性,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为深奥的知识,提高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教学内容简约化随着初中科目的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目前,初中历史有着知识量大、概念多、课时紧张的特点,为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必须要尽量简化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紧抓重点内容,对难点及疑点进行归纳,通过一个知识点引出其他的知识点,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目前初中历史教学还存在着种种问题,简约化教学是必然发展趋势。通过简约化教学,能够将原本繁杂的知识变得条理化、简约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梁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十二中学

[1]石磊.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简约化教学探索研究与具体实施[J].学周刊,2016,(08).

[2]周宇华.简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11).

[3]刘金虎.初中历史简约课堂的构建[J].中国教师,2015,(13).

[4]陈利琼.浅谈如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南北桥,2013,(10).

[5]周文红.初探初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对公开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磨”课有感[J].中学教学参考,2012,(06).

第二篇: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初中历史教学经历了多次的改革,虽然每次改革都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得教学目标更加的明确,丰富了教学内容,但是大体上还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作为教学中心,忽略了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重要性,无法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历史这门学科不具备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知,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以上问题,展开相应的探索,充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1.1教学设施较为落后:目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教学设施较为落后,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板书

形式进行授课,而忽略了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很多教学内容无法用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导致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学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历史课堂中。很多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较少,导致教学气源严重缺乏,在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挂图、历史书籍、历史刊物较少,无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1.2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在国外教学工作中,倡导的是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国内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还采用硬式教育,无法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认为自己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精心教学就可以了,但是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无法全身心的额投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去。很多教师不及时补充、调整、更新教学内容,难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无法正确的引导学生,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追求创新,使得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

1.3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由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量较大,很多教师为了更快的完成工作量,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而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往往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无法通过自身的实践去获取知识,无法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而是把课本作为了教学的中心,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无法获得更多的知识,对所学知识不具备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无

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降低了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积极性,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1.4教学评价方式不合理:在初中历史教学评价中,很多教师还遵循的是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往往以考试的形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这样不仅无法检测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也降低了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以卷面成绩作为评定学生的标准,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

2.1丰富历史教学活动: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播,而忽略了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无法从学习历史中感受到快乐,也无法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所以丰富历史教学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多多开展历史教学活动,例如参观纪念馆、古迹、遗址,举行专题讲座、讲解历史故事、举办历史知识竞赛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也拓宽了自身的知识面的,能够对历史这门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2.2加强素质教育工作: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工作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与权利,要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需

求,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历史课本中存在的人文思想,以此作为榜样。

2.3健全历史教学评价体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健全历史教学评价体系,保证历史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综合化,教师不仅仅要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历史的过程,善于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学习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2.4更新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因为历史是一门综合了人文与科学的学科,包含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其包含了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很多的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领悟到更多的人文精神,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领悟历史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能够感受到杰出历史人物的伟大。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去发现历史这门学科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养,能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作者:韩淑霞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实验学校

[1]姜秀艳.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3:125-126.[2]杨建民.湘西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措施[J].科技信息,2013,15:338-339.

[3]边占梅.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6,11:163-164.

第三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创建

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创建最佳教学效果的基础。初中历史课程内容枯燥,学生往往会失去兴趣,提不起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创建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有显得特别有意义。要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景,教师就要从中学生的特点入手加以分析,满足他们好奇、好动的需求,精心编排课堂内容,做好课堂的活动组织,以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著名学者斯卡纳金曾说过:“如果孩子毫无学习欲望的话,就算我们编排好一切想法、方案、设想最终也是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这样看来,兴趣是提升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只有充分调动,才能促进他们创造性的提升,让他们在

民主化、宽松化、和谐的氛围下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能。积极的课堂氛围不仅要求有宽松的学习氛围,还要有融洽的师生交流和松紧可控的教学节奏。

创新思维是中学生素质教育下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关键点就在于课堂上对历史现象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及对历史争议结论的论证,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让学生得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依靠传统教学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必须首先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客观历史原貌基础上认识和分析历史现象。教师还应给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让学生能从多个角度、视角观察和分析统一历史现象。这个过程中会得到不一样的结论,此时教师就要重视学生“角度创新”,让学生重新审视教科书的结论,并做出角度的分析,启发学生站在不同位置分析历史现象,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结论。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和学习都处于传统阶段,陈旧、无新意,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学生都要对现况建立正确的认识,从根本上转变思路,树立起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学习理念。第一,教师要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教学意识。在开展教学时,重视兴趣调动和引导,让学生可以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针对学

生的求知欲、民主性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第二,全面引导学生建立参与意识。教师要注重学习过程中鼓励的应用,通过小组合作等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动手、动脑参与到学习中,更加全面的认知历史,创建自己的历史见解。第三,和谐教学氛围,建立起双向沟通教学模式。课堂上,老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两者之间除了要加强交流,教师还要营造辩论、讨论等教学形式,让学生抒发见解,展示自我,同时这样能让教师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学生的所思所想,从而强化教学的针对性。

高效课堂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并实现“教而获知”向“学而获知”的转变,其中关键点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及主动学习都是可以采用的形式,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让学生学习实现质的转变。学者庞国维曾对自主学习做出过“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9字总结,道出了自主学习的真谛。但无论教师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只要让学生具有学习的欲望,有学习的目标,可以积极、认真的并投入思维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就达到了高效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教师要想达到学生体验、感悟和融入历史的学习状态,那就要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起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使其充分的发挥出来。教师教学并一定要拘束课

堂上,也可以将课堂搬到历史名迹前,让学生对历史有具体的视觉冲击,产生更感性的认知。

课堂教学包含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但三个阶段相互关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师必须做好没环节的考量,才能保证高效课堂的实现。第一,课前准备要充足。课前,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建立起学生对授课内容的认知框架,从而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第二,授课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课期间,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并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加强互动和讨论,深化学生对历史的认知程度。例如在讲解文景之治时,教师可利用《汉武大帝》电视剧观看、网络资料搜索、历史文献查看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自己了解和学习相关历史知识。第三,注重课后的知识拓展。为了拓展学生思维,开拓视野,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展览会等,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历史,丰富学生的思维。总而言之,高效课堂的实现教学策略是一个重点,但坚持不懈的实践也是关键,因为实践出真知。清代画家郑板桥对绘画艺术追求不懈,并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繁冗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因此,任何事情贵在坚持,历史教师要实现高效课堂,也要坚持将优秀的经验应用到课堂上,并锲而不舍的对教学反思和探索。在这期间,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它既是保障教师实现

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教师获得精湛的教学艺术和辉煌的教学成绩的重要推手。

作者:张月玲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三十一中学

[1]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S].2011.

[2]牛金亮.高效课堂在细节中生成[J].新课程.中学,2011,(06).

[3]马艳萃.和谐课堂创造高效[J].课外阅读(中旬),2013,(06)

第四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社会责任感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上,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心理上和感觉上,对他人进行的伦理关怀,属于一种道德方面的义务。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对其进行正确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益于今后走入社会更好的成长。作为我国教育部门,更应该发现和重视这个问题,抓紧机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历史作为初中的一门人文学科,担负着教导学生了解国家发展历史的重担,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丰富的历史事件以及经典案例中回顾过去,以史为鉴,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从而进一步推进国家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历史课程内容的讲解,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形成自己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这在教育工作中显得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

面。

1.1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在课堂中通过对学生的历史知识的传授,从而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这对于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知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指导性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我国的历史有一个准确并深刻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建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对中学生的进行素质教育的当下,让他们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因此,通过把历史知识教学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工作联合起来发展,能够更好地加强对学生正确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

1.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能力:通过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还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社会行为能力的培养。从社会责任感的建立到践行良好的社会行为能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融会贯通,特别是对于新形势下的中国,更需要在学生时期就对其社会责任感进行教育养成,只有这样才能在他们走入社会时发挥良好的社会行为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积极融入社会责任感培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提高行动能力,在今后的国家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能量,获得满足感。

2.1大多数学校未能将社会责任感培养融入到历史教

学中: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内容,可以促进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院校,还未能体会这层深意,教师依然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是按照课程标准进行简单的历史知识记忆,忽略了两者结合的作用,导致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优势无法发挥。

2.2中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履行随波逐流:许多中学生作为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十分欠缺,大都不是主动,而是被动的按照老师、家长的要求进行,甚至仅仅作为一项作业,而没有真正的投入意识,缺乏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再加上慢慢地受到了电视中,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使得他们对社会责任感的履行采取了不走心的态度。

2.3历史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脱节:在历史授课中,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只是对文中的内容进行讲解,未能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没能让学生们从历史课堂中感悟出一定的道理,发现一定的规律,从而充分地把握和运用这些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史为鉴。这样不但不能达到让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史观来对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的作用,也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使学生继承发扬中国民族优秀文化、树立民族光荣感的教育目标。让学生没有办法明白自己的社会

责任,更不能具体地进行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的行为。

3.1强化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初中有别于小学教学的方法,要养成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不再是一味的传授教学,而是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感知。特别是在历史授课中更是要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精忠报国”历史事件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体会语言和人物性格,让学生有针对性的了解真善美,同时再加上教师的语言引导和案例剖析,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唤醒他们身上的社会责任感意识。

3.2与时俱进,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要及时对历史经验和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忧患意识。例如,通过“美国9•11事件”,让学生们意识到潜藏在周围的危险性,大家要团结起来,主动防御,共同抗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也可以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让学生明白科技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3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相对较大。这时候就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技术等先进的通讯手段来展现图片和影片,让学生印象深刻地学习历史资料和知识内容。这与过去仅限于课本授课相比,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感知,还能全方位的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还应注意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布置课下作业,分享历史小故事进行分组讨论和课堂比赛点评的方式,给学生大量的课下自学时间,寻找材料,进一步加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将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

3.4培养学生社会行为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最终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社会责任感,同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爱国影片的观看以及参观一些纪念馆,组织志愿者活动、募集爱心捐款等社会实践的开展,让学生真正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通过实际参与,加强集体荣誉感,履行社会责任。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国家转型的新时期,更需要正确对待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通过对初中生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热情,积累和实践最佳的授课经验,培养和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保证教师的综合素质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不断主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作者:杨传帅郭修军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宁阳第二十中

[1]陈礼斌,论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

[2]黄光热,加强历史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2.

第五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是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利用这种方法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历史教学的讨论性,从而加深学生们的映像,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们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在此种方法的理念具有先进性,对于历史教学的质量提高也有较大的帮助,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却发现效果并不显著。为了使得这种教学法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积极地寻找影响此种教学法效果发挥的因素,并进行针对性对策的探讨具有重要的价值。

小组的分配不合理

小组的分配不合理是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在进行小组分配的时候,老师对于小组成员的控制不到位,从而出现了自由性较强的局面。在现阶段的小组分配中,主要实行的是自由性和自愿性的原则,这种原则的实施使得学生分组的时候,大都考虑的是同学关系,而忽略掉了客观的学习状况,所以小组成员要么都优秀,要么都一般,帮带的效果显现不出来。

老师的教学设计存在欠缺

老师的教学设计存在欠缺也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历史教学的纵向性特别重要,只有在把握了纵向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掌握横向延生的内容,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要突出纵向的发展性和完整性,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有明确的目标,动力也会更足。

但是在现阶段,老师的教学设计存在着完整性的缺失,这种情况造成了学生学习目的性的减弱。由于目标和方向不明确,所以学生的探讨受阻,小组学习的有效性便减弱了。

小组合作学习的联动效应没有发挥出来

小组合作学习的联动效用发挥是整个课堂气氛建设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的教学,这种联动效应并没有被发挥出来。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分享大部分局限在小组内部,小组和小组间的探讨较为缺乏,这种情况导致了课堂的人为分割,使得完整的课堂变成了不同的小块,如果不能将其整合,那么整个课堂的氛围便得不到强化。简言之就是小组间联系的弱化导致了课堂整体性效果的降低。

针对学生现状,合进地进行小组分配

针对学生现状进行小组分配主要指的是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时候,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将学生进行优化分组,从而体现帮带的效果。一般而言,小组分配需要注意两个原则:第一是自由性原则。在学习实践中,学生在满足自我要求的情况下往往会发挥更强大的学习动力,所以在分组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足有组合。第二是优化性原则。此原则主要由老师来掌握,在学生们上交统一的分组名单后,老师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小组的成员在帮带方面的效果更加的显著,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才会得到

提升。简而言之,在进行小组分组的时候,需要在自由的基础上做好必要性调整。

老师结合教学实际做好设计

老师结合教学实际做好教学设计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措施。一般而言,老师的教学设计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是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历史学习非常重视脉络和体系,在完整的体系和脉络基础上,学生进行横向的内容添加,会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脉络体系一定要完整清晰。比如老师在进行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进行朝代总结,像“唐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这样,通过总结之后,学生们对于朝代顺序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朝代脉络清楚时候,再进行相关血肉的添加,历史的时代感便体现出来了。第二是进行细节性的设计。细节性的设计主要指的是老师在设计的时候,将教学的重点在体系中进行标识,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时候能够注意到重点,从而在重点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学习。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联动性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联动性主要指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组内学习,还要做好组外探讨。所谓的组内探讨主要指的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通过小组内部交流,小组成员的学习结果合到一起进行汇总,每一个成员的

初中生历史教学论文10篇【论文】

初中生历史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问题及对策 一、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策略 1.从时代要求出发,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支撑整个教学活动的根本和基础。因此,就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创新来说,首先应从理念的转变和创新入手。教师在完成这一阶段性工作过程中,建议应紧跟社会发展形势,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对历史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解读和认识。比如就“鸦片战争”的教学而言,不同理念往往就会有不同的教学选择。笔者以前根据传统教学思路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这次战争叫作鸦片战争吗?学生则会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判断:是因为林则徐禁烟所引起的战争。这一结论当然是不正确的,但如果让学生放弃自己的观点并认同新的观点,不是凭着教师的否定就能完成的。后来,笔者改变了教学思路,就以“鸦片战争是什么引起的”为题进行了一次专题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寻找鸦片战争这一结果的原因。笔者给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鸦片战争就是因为林则徐禁烟,那英国殖民者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开战,这是不是说明他们师出有名?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学生认为不能得出这一结论,因为鸦片本身就不是正常的贸易商品,英国人也是通过东印度

公司走私进来的,因而禁烟是正当的行为。但随之而来的又有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英国要向中国走私鸦片?二是鸦片给当时的中国到底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梳理,学生基本能够认识到:英国是为了占领中国市场才向中国输入鸦片,而占领中国市场的本质又是为了向中国输出工业品,并掠夺中国的工业原料。于是,学生的思维又与当时的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其在中国市场上却由于中国茶叶、丝绸的输出而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等知识联系了起来。通过这种层层深入的教学思路,通过师生问答、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终于寻找到了鸦片战争的真实原因,从而也颠覆了自己原来的浅显认识。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有时还得转变教学立场,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学习需求,进行有效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克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历史教学改革措施的后续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2.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教学模式 新时期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除了从理念入手,进行教学观念创新之外,还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优化教学模式,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及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保障。在课程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可以利用QQ、微信及微博等多种方式与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研究论文10篇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初中历史简约化教学探索 课前教学 课前准备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从目前的情况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不高,课前准备不充分是重点原因之一。大多数教师在备课时仅仅依照教学参考,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方式,导致历史知识失去了原本的趣味性,使课堂变得无聊、生涩,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能动性,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这也影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出现教师讲教师的,学生做学生的,课堂氛围差,教学质量自然难以提高。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内容缺少趣味性与内涵。很多内容仅仅根据教材照本宣科,使原本有趣、丰富的内容变得无聊、枯燥。很多教师都只让学生记住考试时的重点,而没有注重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长此以往,学生也养成了只为考试而学历史的消极态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与积极性较差。很多课堂上都出现教师讲的津津有味,但学生则在睡觉、学习别的科目、讲话等等,课堂缺乏互动性,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教师也仅对一些学习好的学生进行提示、解答,忽视了其他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提倡在课堂中互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从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初中历史仍存在教育角色僵化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知识,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性,课堂互动差。很多学生对知识仅有浅层次的理解,对于一些深入的问题往往不知所措,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态度。 课后教学 根据调查发现,初中历史课很少有课后作业,有作业大多也是在课堂上完成。很多学生即使没有完成作业,教师也会听之任之,这就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不重视,认为没有语数英等学科重要。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后,历史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课后交流,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这也降低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对历史教学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简约化教学指的是简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过程,从繁杂的内容精选出重点内容进行教学,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初中历史简约化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教学目标简约化 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学目标直接决定了教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10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历史是我们初中九大必修课程之一,他能够让我们了解我国的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也能让我们学到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无论是对于做人、工作还是治家、治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把历史放在眼里,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情况比比皆是。如何提升自己的上课的有效性,如何化枯燥为有趣,如何让自己的学生爱上历史,如何达到教学大纲的目标,这都是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一)学生对于历史的重视还不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历史是文科,自己以后主修的科目是理科,研究历史没有必要。这样的心理就使得他们不再好好研究历史,上课期间不是写别的学科作业,就是开小差。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不管老师怎么费劲,有效性也不会有任何的提升。学生不重视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中考的时候,历史是开卷考试,很多学生认为研究历史完全没有必要。只需在书本上抄上足够的例题,考试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怕了。于是都把重点放在了数理化的研究上面。 (二)学生对于历史研究毫无兴趣。历史这一门学科本来就是文科性质的。他需要学生理解研究,但是更需要的是记忆。

历史本身也是在说明之前古人发生的一些事,他自身的性质就是枯燥乏味的。这就使得学生的兴趣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上来。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也达不到。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被忽略,课堂讲授还是主要以老师为中心。我们都应该晓得的是,我们的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的脚步应该跟着学生走,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但是现在我们很多初中历史老师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总是按照讲授大纲和讲授方针一味地讲课,不论学生有没有听懂,不论学生有没有跟上,纯属为了完成自己的方针。这样就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威胁,学生上课也只是麻木地听老师讲课,丝毫不动脑子。这样一节课上下来,学生也根本不晓得老师在讲什么,老师也不了解学生的掌握度。讲授的有效性也只是天方夜谭。 (四)历史老师本身的资历不够好。部分教师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不认真备课和总结。我们的时代在不断地变化,孩子们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他们的领悟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我们老师对于一届学生要有专门的讲课方式。在上课之前,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备课,课下也要进行讲课总结。还有一部分教师刚毕业,对历史的研究还不够,不能真正明白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老师的职责是传道解惑,如果老师自己都不明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9篇【论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9篇 第一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 一、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 1.1历史老师方面的问题 就历史老师而言,对于初中历史的教学可以说是完全按照框框条条来教学的,对于中考有要求的则大笔墨的进行描述,对于不在考纲之内的则完全不予考虑,这就给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造成零散的错觉,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对于历史发展的脉络把握不清楚,只能对历史进行片面的断章取义,这是十分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历史学习。而且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历史至于语数英处于次要的地位,不受到重视,历史老师也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所以历史老师在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并没有像语数英那样完全投入自身的精力,总觉得反正历史不是中考的目标,只是进行等级考试,就在心态上比较放松,往往是照本宣科,没有任何的新意,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 1.2学生方面的问题 在初中,语数英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因为其他科目不是中考考察的科目,往往只要通过了等级考试,就可高枕无忧,所以对于这些科目并没有多加用心,尤其是对于历史而言还是开卷考试,只要在考试前将书看一遍就可过关,因此

学生并不把历史的学习放在心上。此外,由于语数英老师布置了比较多的作业,有些学生为了节省时间,就会在其他课上进行主课的学习,比如说历史,这样就给历史的学习设置了障碍。此外,历史老师无聊的言论和腔调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缺乏兴趣,往往在历史课堂上开小差,睡觉等,这都是不利于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的。 二、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2.1历史老师方面 要想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首先就要从历史老师身上抓起。在历史课之前,历史老师就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只是将历史课本进行简单的梳理,还要加入自己的思考,进行总结。同时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两个有趣的和本堂课有关的历史故事,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在进行历史课的教授过程中,历史老师要掌握良好的授课技能,做到口齿清晰,声音洪亮,要让班级每个学生听到你的声音,不能让自己的讲课成了学生的催眠曲。同时,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能够只关注与自己的,只一味的谈天说地,还要注意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可以进行问题的提问或者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历史老师再进行分析和讲解,这不仅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在第一时间内加深了学生对这一节课内容的掌握。同时在历史课堂之上,历史老师要有魄力,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范本6篇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范本6篇 【篇一】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本校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 不重视,缺少兴趣,甚至认为学习历史没有用。每一届都有为数不少的历 史学困生,转化历史学困生成为历史教研组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历史学困生的成绩是暂时落后,但并不能代表这群学生没有学好历史的希望。那么,如何引起本校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形成学习历史的动机,增 强历史教学的吸引力,是历史教学首先要解决的任务。现拟从影响农村高 中学生学习历史动机的因素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影响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历史动机的因素 (一)社会环境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动机 在做本小课题之前,我们抽样对某些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和了解。调 查结果显示:学生出现较强的历史学习动机首先是因为学业水平考或是高 考要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所有学科全部及格才能拿到高中毕业证,这就 要求历史必有考试及格。高考中,文科生必须考历史,要想上理想的大学,历史他必须考出好的成绩,尤其是农村的学生。由于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一部分学生才产生了较强的历史学习成绩动机。在之前调查中发现,有85%的同学表示“如果不考历史,将不会花时间学习”,而“我努力学习 历史,是为了学业水平考试或高考有好成绩,将来有好前途”,得分高居 各个理由之首。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考试制度这一社会因素对学生的学习 动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二)学校环境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

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学,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也强。而一所农村薄弱高中学校,不论是文化底蕴还是学校各类硬件建设都远远落后于示范类学校。再加上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习惯都较差,这些因素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不高,历史学科更低。进入到我校的大多数学生学习动机低,甚至于不想读高中,或是家长逼迫过来读的,或是不读书不知道能干点什么。这样的学生在初中已经被科任老师视之后进生,而他们在初中时也是破罐子破摔。到高中后,学业任务更重了,困难使得这些学生更不想读了。玩玩手机、睡睡觉、抄抄作业、考试看看他人的,三年后运气好的话混个高中毕业证。而老师整天面对的都是一群不学的学生,职业倦怠、事业的成就感缺失、社会地位不高等等现象又使得老师激情缺乏,这又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家庭环境影响着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社会要求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家庭体现的,不同家庭及其氛围对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直接的影响。如果一个家庭有良好的历史文化氛围,那么孩子耳濡目染,对历史的了解也会相应增加,学习历史自会感到轻松有趣。反之,如果家长抱着学历史对将来没有用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历史学习,势必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固有观念影响都家长,英语培训之风也影响着家长,而近些年来艺术等各类培训红火也使得家长跟风。这些由家长态度再影响到学生学习动机。 二、提高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 (一)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触动着学生的学习动机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推荐文章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热度: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相关范文热度:浅谈历史教学论文热度:关于历史教学论文开题报告热度:历史学科教学论文热度: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善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性之一。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范文一: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技巧研究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的情况下,教育教学始终是关注的重点。在初中阶段开设历史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学生掌握历史基础性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促使学生在思想上获得教育。历史教学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自身修养,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素质。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抓住教学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技巧来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对此进行简单地论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技巧研究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实施的过程中,历史教材语言越来越简洁,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对比过去,初中历史教师就会发现,历史教学越来越好教。同时学生也逐渐产生出一种好学的心理。但是事实上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历史教师还是没有认识到当前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教师没有利用好课堂学习时间。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认清教学方法中的不足,并积极探寻有效的教学技巧,灵活应用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现出丰富的历史教学内容。 一、运用信息信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内容丰富,其中涵盖的信息也非常多,上下五千年,纵横世界各地。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促使初中历史教学信息量更加丰富,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研究5篇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研究5篇根据在实现预期学习结果中的作用,学习刺激可分为四种,据此相应地归类为四种基本的或普通的教学方法。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研究范文5篇,期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研究范文1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干的历史学习材料,启示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建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期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形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应,而他们遭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辨论能力正在形成当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动。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端正学习态度,应常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态,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态,发觉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形动身,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初中历史论文

初中历史论文•相关推荐

情的同时,还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本文就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历史;应用 引言 分析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发现其并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为实现教学改革目标,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实践中,初中历史授课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时候受到一定限制,降低初中历史教学效率。为改善这种教学现状,初中历史教师就得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与设计原则 相对传统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该种教学方法可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有效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初中历史教师应用情境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可根据具体的课堂内容设计情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悟。同时教师还可利用语言设计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促使学生体验到人物与事件中包含的情感,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度。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历史事件的记忆。 在情境教学中,需要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学生提出问题。而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加深其对历史研究的感悟,激发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兴趣。该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以人的活动和环境作为基础,以此才可创设出符合历史情境的教学要求。可见,情境教学就应达到情感丰富与主题明确的要求。唯有满足这两项要求,才能够促使学生在情境在发现问题。当然,情境教学方法,必须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通过创设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以此才能升华其历史情感。初中历史教师创设情境展开教学。 在此期间,情境创设需遵循相应的原则。首先,实用性。遵循实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 篇一: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浅议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逐渐受到重视。历史作为初中教育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为确保初中历史教学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应对初中就历史教学进行改革。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受学生学习能力、教师教学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并未取得显著成果,从而导致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相对较低。基于此,针对新课标下初中历史的教学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对初中历史教学策略进行具体探讨,希望能为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水平做出贡献。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教育;历史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对传统教学政策做出的突破,也为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注入全新活力。然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因受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政策的长时间影响,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无法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导致自身定位不准确,进而影响到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针对这种现象,初中历史教师应充分研究新课程标准,依据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推进历史教学的改革,以便确保初中历史教学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从而达到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目的。 一、改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新课标的相关教学理念替代传统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授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以便确保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例如,在对“明朝君权加强”及其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时,历史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采用问答形式开展教学工作,即根据明朝君主专制及相关知识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或是结合答题比赛激励学生答题,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历史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可结合《范进中举》对明朝君主专制制度进行分析,分析《范进中举》的社会背景、人文环境等,利用情景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将《范进中举》编成短剧,在课堂上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文章的涵义,以此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以便在历史知识教学中,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育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是以教

初中历史教学思考论文(10篇)-历史教学论文-教育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思考论文(10篇)-历史教学论文-教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应用 摘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课堂教学因素。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广泛应用史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史料教学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使得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发生很大的变化。无论是从课堂教学内容,还是课堂教学形式,都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无论怎么变化,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都十分突出。

一、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史料,指的是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根据的东西。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宝贵财富,各种各样的史料如典籍、图表、碑文、口述等都是帮助还原历史的重要工具,因此,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史料的充分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热爱历史。而史料的充分应用能够为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很大的帮助。如教师在进行洋务运动这节课程的讲解时,通过对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等人的个人资料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和补充,并通过幻灯片等方式把江南制造总局、京师同文馆等史料还原出来,直观地把洋务运动中的一些历史背景展示出来,有效地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

习相关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对相关内容的认识。 (二)史料的充分运用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可操作性。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的补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际操作。教师结合各种史料可以扩大教学内容的涵盖面,使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不感到枯燥。如教师在讲授中华民族战争史相关内容时,教师除了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外,也可以补充对于参加过战争老的口述史料,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各种有关抗战战争题材的影片或者纪录片搬到课堂。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补充,使其对战争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操作更灵活,无论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来说,还是对学习一般的学生来讲,这些内容都能满足他们学习的需求,从而使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二、如何将史料更好地应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一)细分史料类别,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正确地使用各种类别的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六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六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对策 初中阶段,历史科目所占的比重不及语文、数学等学科的重要,这让教师和学生对待历史学科的态度和热情降低不少,学习效果自然而然就会有所下降。为了解决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这一问题,本文主要就对其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为提高历史课堂效率提出自己的意见。 1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抛开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变幻教学的花样,多利用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于一些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加以诠释,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方便。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活动和小竞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既能帮助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还能让学生更好的理清历史知识存在的关系,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对于一些条件允许的地方,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历史纪念馆或者是革命圣地进行学习,通过实物让学生对我国历史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帮助学生的学习更加立体。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知识进行课外拓展的学习和讨论,增强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3利用课本插图,加强学生记忆 现在的教材上有很多插图,这里的插图基本上都是和历史事件有关联的,不是单单就这样存在的,教师可以利用好教材上的插图,帮助学生把

历史事件内容与插图上的内容结合在一块,还能帮助学生更加方便的理解 插图与历史事件的意义。另一方面,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对事件的讲解上了,而对 于课本上的插图并没有加以利用,这样就浪费了插图的价值,学生们理解 起来就会比较枯燥无味,有些抽象的内容还有可能无法理解和掌握。如果 教师能够把插图加以利用的话,有图像进行刺激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掌握,相互连贯的学习还能保证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实践中取得非常大的效果。 4进行专题性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也强调了知识复习的重要性,而每一 个年份发生的事情可能比较零散,复习起来也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情,最 常用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而这样虽然当时的记忆效果比较好,但是,学生忘记的也比较快,不够连贯。所以,在进行初中历史学科复习的时候,可以利用专题复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学生可以 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根据时间、时间、年代、人物等不同专题进行 知识点的总结,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帮助学生重新梳理一遍知识内容,同 时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有些同学为了更加方便自己的记忆,会制作一个 方便记忆的卡片或者是表格,这样的记忆方法在其他学科上也是可以应用的,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系统学习,有更大的收获。 5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历史事件都是离我们有非常长的时间,由于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事 件发展背景不同,与我们现在的事件解决方法有着非常大的差别,理解起 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们的热情度也不会非常高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不高。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课题研究5篇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课题研究5篇教学方法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领,使教学成效最优化。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课题研究范文5篇,期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课题研究范文1 《商鞅变法》 教学目标: 识记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变法开始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内容,知道商鞅变法的原因和意义。 重点: 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的评判 难点: 改革与守旧派的观点分歧变法的某些措施含义及作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看教材38页的简表,分析秦国在战国前期的形势,排在七雄的末位,但中后期秦国却强大起来,并通过一系列战争灭掉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那么,秦国是怎样走向强国之路的呢?——商鞅变法(这是一条主要途径) 二、教学进程 (一)秦孝公求贤(为何要实行变法?) 1、原因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原因):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秦国相对落后(自身原因):会盟都不让参加,魏国入侵却无力还击。 2、办法 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秦孝公深感落后就要挨打) 商鞅来到秦国。

知道“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二)商鞅主持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背景: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3、主要内容: 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罚分明。 政治上:嘉奖战功——照功行赏,不论贵贱;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强化国家管理,设31县;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 4、变法的影响: 触犯了贵族利益——商鞅被车裂处死。 获得成效——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三)秦国的变化 1、性质:是战国后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2、成果: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秦军的斗争力大大提高;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3、兴建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 (四)小结 秦国是怎样走上强国之路的呢? 前期势弱——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商鞅主持变法——获得显著成果(强大) 摸索: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五)板书设计 1、秦国为何要实行变法? 2、变法前期秦孝公采取怎样的办法? 社会进步(社会):铁器、牛耕(标志)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商鞅) 秦国落后(自身):鄙视、挨打 3、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4、变法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见小字部分)?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目录 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第二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第三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第四篇:2020年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第五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浅谈怎样上好初中历史课提起上初中历史课,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起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我的观念逐渐改变了,要上好初中历史课,可真不容易,正如,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门功课让学生们产生兴趣是不容易的,我们可以借助讲故事,借助诗歌,借助一些竞赛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讲故事能引人入胜,所以穿插故事就显得很有必要。当讲到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时,我提到了清朝有个官员叫曾国藩,当他与太平天国的军队作战时屡战屡败,但如果这样上报朝廷,呈给慈禧太后,太后会降罪的。于是,他的部下建议将“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更能表现出自己虽败,但斗志尚存的决心,结果得到了朝廷的嘉奖。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当讲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于是,我灵机一动,唱起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河北高粱熟了------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歌声把学生带到了那种血与火的岁月,使得他们更能理解“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这一历史事件。 当讲及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时,我就提到《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这样,学生便轻松地了解了民族团结的方针。 还有象澳门回归可以唱《七子之歌》,发展大生产运动可以唱《南泥湾》等等。 当然,除了上课之外,我们还可以由学生来主持,搞一些历史竞赛。可以以平行班为单位确定一些选手,每个班还可以选出20多名啦啦队员,这样就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参与活动。由学生来主持,让学生来参与,教师只起策划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调动。 其次,需要讲究一些教学技巧 例如,讲到开国大典这段历史时,我就和同学们过生日相类比。正如同学们有自己的生日一样,共和国也有自己的生日,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己的生日。同学们过生 日要唱《生日快乐》歌,我们升国旗要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过生日的时候,要请同学、朋友来聚会,而每逢国庆节就有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身着节日盛装,欢度国家的生日。让他们在对比中学习,不但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知识,较容易

初中历史教学策略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策略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策略论文 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合理构建合作小组。合理构建合作小组,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分组时候需要注意小组规模,规模过小难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规模太大则人数太多,不利于全面发挥学生作用。老师需要按照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不同层次不同特质的学生进行组合。6人左右的人数是最为合适的,为相互合作奠定了基础,形成上中下互补,性格上讲究动静相宜。这样才能够为小组展开竞争创造了一个公平的条件。合理地构建合作小组,需要教师紧密地结合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集合学习情况进行分配,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2)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明确分工各施其职是小组有序进行的基础,小组成员需要有明确的分工,才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小组成员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分工的不同,要做到能够相互支持配合,同时能够承担个人责任,这就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积极地参加到合作学习中去以后,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习的成效。小组成员的分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位同学需要担当不同的角色,同时轮流担任,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得每位同学都有提高的机会。 (3)指导培养合作技能。小组学生的良好的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开展小组学习,需要充分认识到小组学习的功效,落实团结合作的意识。还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学生合作技能进行指导。例如,怎样去向合作伙伴提问,怎样辅导同伴,怎样分配学习任务等。这样才能够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 (4)精心设置学习内容。精心的设置学习内容是进行小组学习、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辅助,没有必要的讨论内容,则很难达到小组学习的效果。教师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10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历史是我们初中九大必修课程之一,他能够让我们了解我国的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也能让我们学到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无论是对于做人、工作还是治家、治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把历史放在眼里,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情况比比皆是。如何提升自己的上课的有效性,如何化枯燥为有趣,如何让自己的学生爱上历史,如何达到教学大纲的目标,这都是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一)学生对于历史的重视还不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历史是文科,自己以后主修的科目是理科,学习历史没有必要。这样的心理就使得他们不再好好学习历史,上课期间不是写别的学科作业,就是开小差。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不管老师怎么费劲,有效性也不会有任何的提升。学生不重视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中考的时候,历史是开卷考试,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完全没有必要。只需在书本上抄上足够的例题,考试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怕了。于是都把重点放在了数理化的学习上面。 (二)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毫无兴趣。历史这一门学科本来就是文科性质的。他需要学生理解学习,但是更需要的是记忆。历史本身也是在说明之前古人发生的一些事,他自身的

性质就是枯燥乏味的。这就使得学生的兴趣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上来。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也达不到。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被忽略,课堂教学还是主要以老师为中心。我们都应该知道的是,我们的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的脚步应该跟着学生走,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但是现在我们很多初中历史老师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总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一味地讲课,不管学生有没有听懂,不管学生有没有跟上,纯属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这样就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威胁,学生上课也只是麻木地听老师讲课,丝毫不动脑子。这样一节课上下来,学生也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老师也不了解学生的掌握度。教学的有效性也只是天方夜谭。 (四)历史老师本身的资历不够好。部分教师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不认真备课和总结。我们的时代在不断地变化,孩子们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他们的领悟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我们老师对于一届学生要有专门的授课形式。在上课之前,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备课,课下也要进行授课总结。还有一部分教师刚毕业,对历史的研究还不够,不能真正明白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老师的职责是传道解惑,如果老师自己都不明白,都不懂。那么他们教出来的学生也只是一问三不知。有效性也只是空谈。 (一)让学生明白历史的重要性,为实现有效性建立基础。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论文10篇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任课老师更新思想观念,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技能。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实现创新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角色扮演法 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还要注重提高知识应用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推动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但一些任课老师没有严格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制约教学效果提升,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从而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 1.合理进行教学内容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包含大量的历史史实,面对复杂的史实,重视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历史知识是不可忽视的内容。为此,必须创新教学内容设计,改变历史知识繁、难、偏的现象,通过基本知识的讲述,剖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让学生有效获取知识,加深印象。例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学习时,对于这种抽象的内容,任课老师可以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的参战国和

发展历程,让学生分析“一战”后的世界格局,让学生思考其成因和结果,体会“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国家的多极格局。并拿出地图让学生圈出帝国主义,从而对当时的世界格局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并对历史事件重现,让学生加深印象,深刻感悟到历史的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 2.注重角色扮演法的应用 新课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任课老师则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角色扮演法由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和事件,由任课老师提供素材或话题,或者由学生编写历史话剧,然后搬上讲台。例如,“美国南北战争”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北方资产阶级和男方种植园奴隶主,从自身利益出发,就关税、劳动力、市场、原料等进行课堂表演,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角色表演,既能深化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还能身临其境,提高课堂参与度,改变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初中历史课堂学习的兴趣,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 3.科学创设教学问题情境 重视多媒体技术应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有效融入课堂学习,积极思考,提高学习热情。例如,在“红军长征”学习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第五次反“围剿”、湘江战役、遵义会议、瓦窑堡会师等历史片段,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脉络,对长征期间重要的历史事件有深入的认识。然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长征的原因、经过、历史意义等内容。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引入,能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激发他们思考的积极性。通过思考和讨论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促进学生历史素

中等教育研究论文:七年级历史教学论文15篇

中等教育课题研究论文 七年级历史教学论文15篇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首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把学生的积极性放在课堂首位,让学生感到学习历史是有趣的、快乐的、简单的,久而久之,他们会自觉投入课堂,爱上历史,学好历史。 【关键词】七年级历史教学历史教学论文 七年级历史教学论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优化七年级历史教学 摘要:七年级是初中生活的开端,也是一个学习的过渡期,这个学期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读史明智的好习惯尤为重要,作者试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阐述如何优化七年级历史教学。 关键词:七年级历史教学学习兴趣激发方法 七年级是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也是生理、心理和思想的过渡期。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一切都是新的,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学科,而且他们活泼好动、热情天真,虽然认知能力不强,判断力不高,但是记忆力不错,积极性很高,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特征,做好七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了解基本

的历史知识,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总的来讲应该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何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认为 可以通过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做到润物细无声。首先我们可以在校园里设置橱窗、在橱窗里和教学楼走廊及教室里张挂历史名人的头像和简介的挂图或者历史名人名言,让学生一进校园就可以感受到校园文化,同时激发起学习历史的兴趣。其次,可以通过学校板报、班级黑板报、手抄报设计等途径增加同学们接触历史、了解历史的机会。 二、融洽师生关系,移情激趣。 首因效应十分重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既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又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历史教师要明确这种移情效应,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以自己真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尊重及信任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胆提问、回答。甚至进行历史剧等方面的表演。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始终本着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原则因材施教。这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5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5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范文五。 题目: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早已进入了校园,而且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环节中,教师若能正确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有效地生成教学情境,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有助于教师拓宽知识层面,更有深度地施教予学生。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在辅助初中历史教学方面的功用,以供大家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教学;潜能;认知水平;场景;感官。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潜能。 一位文学家说过: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这恰好说明了每个人潜能存在的客观性。多媒体技术则能更好地驱动学生的潜能,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的事物及场景直观、形象地演示在屏幕上,使古板的文字、生硬的图像变得形象和逼真,且具有亲切感。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浓厚,学生内在的潜能得以激活,对于教师来说课堂便有更多的自主权。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不失时机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唤醒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学生的潜能,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广泛搜集全国一线教师的研究成果,多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兴趣爱好,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到突破口并对症下药,激发起学生的潜能,从而寻求出解决教学难题的有效途径,促进课堂教学效果。而且,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展示,可以营造出一种相对宽松的课堂氛围,当教师和学生都在关注屏幕显示内容时,学生觉着课堂上似乎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学习,这样,教师就由知识的传授者过渡到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没有压抑感,心理上自然放松,学习起来也就变得更为积极、主动。 二、运用多媒体拓展教师的认知水平。 在多媒体下,教师之间可以通过互助学习、交流、拓展认知水平,增长自身才干。对于初中生来说,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结构外,又要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因此,教师要更多地获取相关信息,并要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加工,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实力一定要加强,俗话说打铁需要自身硬,教师强学博览,构筑起自己坚强的知识体系,然后对学生施教,才能得心应手。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时间的记忆是初中生普遍头疼的问题。不少学生感觉历史事件中的时间难记且遗忘率高。就这个问题,我借助多媒体且联系实际生活编成了学生乐于接受且浅显易懂的顺口溜,进而指导学生记忆,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醉在顺口溜的行文之中,记忆起来也就更加准确且正确率高。 教与学二者之中,我们往往更关注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教师能力的培养及认知水平的提高。初中生对教师具有依赖性,因此,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认知水平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获取更多信息,进而去粗取精,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讲授,教师通过查阅资料,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