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求商的近似数》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数》教案模板

小学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数》教案模板

小学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数》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测量等,引导学生发现商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知识讲解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除法运算,为新课打下基础。

介绍商的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商的近似数。

讲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如四舍五入、进一法等。

3.实例演示以具体例子为例,演示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例1:计算12除以5的商,保留两位小数。

例2:计算23除以7的商,保留整数。

4.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1)计算15除以4的商,保留一位小数。

(2)计算36除以9的商,保留两位小数。

(3)计算58除以11的商,保留整数。

5.小组讨论(1)商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如何判断一个商的近似数是否合理?(3)求商的近似数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讲解求商的近似数时的注意事项,如四舍五入的规则、进一法的规则等。

7.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等。

强调商的近似数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8.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P42页练习题1、2、3。

(2)思考:如何利用商的近似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教学反思1.在讲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时,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四舍五入、进一法等规则的含义,避免混淆。

2.在小组讨论环节,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注重作业的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讲解商的近似数时,通过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是否理解“四舍五入”和“进一法”的区别。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第【1】篇〗《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在学习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小数除法后,学生再来学习求商的近似数,不会感到太困难。

应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地分析,选择正确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

同时,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好数学并应用于生活,让生活因为数学而精彩。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来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多媒体展示)1.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43.9995保留整数是()43.9995精确到十分位是()43.9995保留两位小数是()43.9995精确到千分位是()2.求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1)0.34×0.76(保留一位小数)(2)0.27×0.45(保留两位小数){设计意图:课前复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方法,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

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的迁移。

}二.探究新知(多媒体展示)1.教学例7: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

一筒羽毛球有12个,共19.4元,一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1)学生读题(2)学生独立列式(3)师生交流师:同学们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发现什么?生:怎么除也除不尽师:那里可以看出生:.......师:这下可难倒王鹏了,他怎么也算不出一个羽毛球多少钱。

现在同学们开动下你们聪明的大脑,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生:可以求商的近似数师:什么方法?生:四舍五入法师,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

商的近似数(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商的近似数(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商的近似数教学目标:1. 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并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2. 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3. 商的近似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商的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在实际生活中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2. 通过示例,让学生初步感受商的近似数的特点和求法。

二、探究1. 讲解商的近似数的求法,重点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和步骤。

2. 通过示例,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3. 引导学生思考商的近似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练习1.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解答疑惑。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商的近似数。

板书设计:1. 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2. 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和步骤。

3. 商的近似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基础题:求给定数的商的近似数。

2. 提高题:运用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3. 挑战题:研究商的近似数的其他求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商的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了在实际生活中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通过讲解和示例,学生掌握了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特别是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在练习环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加深了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商的近似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b.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c.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计算准确度。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商的近似数的理解。
2.教学过程:
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b.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3)课堂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求商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度。
(4)实际应用:布置一些实际问题的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的商的近似数应用于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勇于表达,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1.教学内容: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四舍五入法的步骤。
2.教学过程:
a.教师讲解商的近似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其意义。
b.演示四舍五入法的具体步骤,让学生明确如何进行计算。
c.通过示例,让学生观察、总结求商的近似数的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知道在实际问题中,为何需要求商的近似数。
2.学会使用除法运算,并能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3.能够运用求得的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总价与单价的关系、长度、面积、体积的估算等。

商的近似数(教案)

商的近似数(教案)

商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商的定义和概念。

2.掌握商的概念和求商的方法。

3.学会如何用估算的方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

二、教学重点1.商的定义和概念。

2.商的求法。

3.估算法求商的近似值。

三、教学难点估算法求商的近似值。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板书题目:“小学数学,商的近似数”教案。

(2)用实物,如苹果,葡萄等数量作为引入,学生感性理解商的含义,教师可问:①”小明手上有10个葡萄,小红手上有4个葡萄,小明和小红拥有的葡萄谁多?”②“如果小明和小红把所有的葡萄平分,在每个人的手里有几个葡萄?”③“小明和小红每人手里有几个葡萄?”2、新课讲解(1)商的定义:两个数中,前一个数除以后一个数所得的数称为商。

(2)商的概念:如20÷5,20为被除数,5为除数,4为商。

(3)商的求法:①用竖式方法②用提数法(4)估算法求商的近似值①10以内的数以5为单位估算,位于5的上方取6,位于5的下方取4,其他同理。

②100以内的数以10为单位估算,位于10的上方取11,位于10的下方取9,其他同理。

3、练习(1)小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配合大量的实例进行练习。

①10以内:②20以内:③50以内:④100以内:(2)提醒学生要注意估算的方法,尽量在计算前估算一下答案是否合理。

4、巩固(1)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巩固学过的知识。

(2)作业布置:难度:简单练习1:估算10以内的以下除法。

(1)5÷2 (2)6÷3 (3)2÷4练习2:估算100以内的以下几个除法。

(1)47÷8 (2)86÷13 (3)94÷5难度:中等练习:运用估算法求商的近似值。

(1)用估算法求57÷9(2)用估算法求862÷13(3)用估算法求1056÷36五、教学反思估算法求商的近似值,是小学数学内容中比较难的一部分,需要学生对基本的数学知识,如数线、数形等有相应地了解,并能够熟练地掌握快速估算的方法,这是需要学生不断的练习和巩固,多用常见数字进行估算,让学生通过练习和反复测算,逐渐熟练掌握。

《商的近似数》教案三篇(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商的近似数》教案三篇(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商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含义,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商的近似数。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商的近似数,比如购物时找零,测量物体时取近似值等。

那么,什么是商的近似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2. 学生尝试解释商的近似数的含义。

二、探究新知1. 讲解商的近似数的含义。

2. 讲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3. 示例讲解:如何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4. 学生尝试练习:求给定小数的近似数。

5. 讲解: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近似数。

三、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教师点评,总结解题方法。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商的近似数的含义和求法,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商的近似数》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含义,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商的近似数。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商的近似数,比如购物时找零,测量物体时取近似值等。

那么,什么是商的近似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2. 学生尝试解释商的近似数的含义。

二、探究新知1. 讲解商的近似数的含义。

2. 讲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3. 示例讲解:如何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4. 学生尝试练习:求给定小数的近似数。

5. 讲解: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近似数。

3.3《商的近似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3.3《商的近似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3.3《商的近似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五年级的孩子们,我知道今天我要教给他们的是一个重要而有趣的概念——商的近似数。

我打开教材,翻到3.3节的页面,开始讲述这一节的内容。

我详细解释了什么是商的近似数,以及为什么要进行这种近似。

我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孩子们理解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结果进行近似,以方便计算和理解。

我明确了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孩子们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学会如何进行四舍五入的近似计算,并能够将这个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难点和重点。

我特别强调了如何确定是四舍五入哪个位数,以及如何处理一些特殊的情况。

我通过大量的例题和练习,让孩子们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个方法。

为了这节课,我准备了很多教具和学具。

我使用了PPT来展示具体的例题和步骤,同时也准备了大量的练习题目,让孩子们能够在课堂上充分练习。

在板书设计上,我尽量简洁明了,将每一步的计算方法和思考过程都清晰地展示给孩子们。

在作业设计上,我布置了大量的练习题目,让孩子们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我特别设计了几个综合性的题目,让孩子们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

我意识到,虽然大多数孩子们都能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但是还有一些孩子在处理特殊情况下还是有些困难。

我决定在下一节课中,对这些特殊情况再次进行讲解和练习。

我也进行了拓展延伸。

我告诉孩子们,商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在购物时,我们常常需要估算总价,这时候就可以用到这个方法。

我希望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去探索和应用这个方法。

这节课,我感到非常满足。

我知道,我所做的准备和努力,都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为了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孩子们能够掌握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授3.3《商的近似数》这一课时,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和讲解的细节。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公开课教案第【1】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71页。

教学目标:1.掌握在小数除法运算中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2.在计算过程中,能有条理地说出自己思考的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并提高的计算能力。

3.经历探索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取值。

在探索的过程中,能逐步学着将已有的知识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能较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揭示课题。

(预设5分钟)1.计算下面各题:7.3×0.315(保留两位小数)0.27×0.45(保留三位小数)0.54÷3.669.01÷0.672.完成后集体交流。

说说小数乘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说说小数除小数的计算方法。

3.揭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例题12(预设7分钟)出示例12的表格,学生根据导学单独立完成。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1、自主学习导学单(1)说说你从表格中读到了哪些信息?你都想到了什么?(2)如何求海狮游速是每分钟多少千米?(独立计算出结果)(3)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4)要保留两位小数,除到商的哪一位就可以了?2、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1)怎样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要注意些什么?总结:要保留两位小数,只要除到商的千分位(比要求的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写出结果。

横式上要用“≈”,答语中要写“大约”。

三、组织练习。

(预设13分钟)基础题:1.完成“练一练”。

(1)学生任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海洋动物求出它每分钟的速度。

(2)集体订正,说说是怎么想的专项题:2.练习十三第9题。

集体订正,说说每个近似值是如何得到的?追问:谁能来说说怎样来求商的近似值?3.练习十三第10、11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求商的近似数》教案小学数学《求商的近似数》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迁移类推的方法,探索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对精确度的理解及对四舍五入后小数末尾“0”的处理。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件出示:小明妈妈昨天去菜市场买水果,鸭梨1.25元1斤,挑了几个鸭梨,称得的重量是3.7斤,商贩用计算器算得的结果是4.625,妈妈应付给商贩多少元?生:4.63元师:为什么要付4.63元?看来在生活中解决一些问题时,需要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小数的近似值。

(二)教学求近似值的方法1.学习保留两位小数的方法(1)刚才你们是怎样求出4.625的近似值的?谁再来讲一讲你的'方法。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4.625保留两位小数,看千分位的5,比4大,就向百分位进1。

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2)师小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一般都要用“四舍五入法”(3)巩固:将下面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2.582 12.807 0.849(4)怎样将一个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看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大于4,就向百分位进1;千分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就将百分位后面的数舍去。

2.自主探究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1)但是最后小商贩说零分钱不要了,妈妈又该付他多少元呢?学生回答:将4.625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的2,比4小就舍去。

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2)巩固。

将下面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2.582 12.807 0.849(3)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于4,就向十分位进1;百分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就将十分位后面的数舍去。

3.迁移类推,总结方法。

(1)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将一个小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方法,现在你能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吗?出示:将下面的小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整数,保留三位小数。

6.0778 31.5784保留整数:6.0778≈6 31.5783≈32保留三位小数:6.0778≈6.078 31.5783≈32.578(2)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整数、保留三位小数?保留整数的方法: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于4,就向个位进1;十分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就将个位后面的数舍去。

保留三位小数的方法:看万分位上的数,万分位上的数大于4,就向千分位进1;万分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就将千分位后面的数舍去。

(3)怎样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小数的近似值,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吗?两个人一组先互相说一说。

(4)汇报交流,得出方法。

要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要保留的位数的下一位上的数,如果这个数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1,如果这个数小于或等于4,就舍去。

4.巩固拓展出示:将2.953分别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各是多少?(1)“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是什么意思?精确到个位表示保留整数;精确到十分位表示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2)学生独立完成(3)全班反馈答案教师要根据学生答案的情况,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保留一位小数出现的两个答案:2.953≈3.0 2.953≈3师:哪个答案正确?小组讨论讨论。

出示讨论题:(1)近似数是3.0的两位小数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近似数是3的两位小数的取值范围是多少?(2)3.0和3表示的取值范围一样吗?哪个更精确?(4)全班交流讨论的结果,最后教师利用课件讲解道理。

课件出示: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通过课件演示和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3.0,原数的取值在2.95与3.05之间.保留整数为3,原数的取值在2.5与3.5之间,所以3.0比3精确的程度高一些。

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因此近似数3.0末尾的0不能去掉。

(5)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在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三)应用提高1.P74做一做2.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保留整数)。

答案:8844.43米≈8844米3.马拉松长跑比赛的赛程是42.195千米(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42.195千米≈42.20千米4.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总面积是1.7868亿平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7868亿平方千米≈1.8亿平方千米5.近似数8.0是把准确数8.□□按四舍五入法取得的,问8.□□的小数部分可以是哪些数字?答案: 01 02 03 04(四)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小学数学《求商的近似数》教案「篇二」教学内容:教材P77―P80教学目的: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

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8(1)出示主题图和近似数“约是1500人”。

请猜猜育英小学的准确数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问:你如何想到这个数的?(2)比较1500和1506两数指出:1506是一个准确数,1500是它的近似数,在不需要准确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近似数可方便记忆。

(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唯一出示主题图2“新长镇有9992人”9992的近似数有什么?同学们说的数哪个最接近9992?在不要求准确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数来表示新长镇的人数?为什么?小结: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

2、生活中的数学近似数的使用举例: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

学生举例3、练习:P794、5、6三、课堂作业P808、9四、课后任务P807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求商的近似数》教案「篇三」教学内容:省编义务教材第九册p54例1和例5教材简析:本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估算乘法算式的积和除法算式的商、“求积的近似值”和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求商的近似值;本节课既是对近似数知识学习的一个终结性对比,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在实际意义上的感受。

本堂课在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让学生真切地理解学习求商的近似值是必要的,并感受到近似数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体会到用“四舍五入”法并不是取近似值的唯一方法,在教学中适当渗透“进一法”和“去尾法”这些更具有实际生活意义的取近似值的例子。

教学目标:1.知道求商的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初步理解近似值比精确值在某种范围内更有应用性。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3.渗透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值的例子,使学生能根据实际不同的情况,自己初步学会选择确定取近似值的方法和取近似值所需要的精确度。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认真计算、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

5.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在取商的近似值时,为什么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位数多一位的道理;自己选择确定取近似值的精确度;知道一个近似值所表示的不是一个数,而是一类数所共同具有这个近似值的一个范围(或者说是区间)。

教学关键: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通过思考、讨论和交流来理解和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把握取精确度的生活意义。

教学设想: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准确数(或者说是精确数),但更多的是近似数;由于统计、计算和交流的方便,生活中自然地产生了通过直接计数或者经过四则运算得到的近似数,让学生感受学习近似数和求商的近似数是一种正常的学习数学现象,感受数学知识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因为学生已经有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的基础,为此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上来展开整个新知的探索过程,在不断产生认知冲突的过程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成功地来占有新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特别是学生的积极主动探索,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实际,又服务于生活实际,体验学习探索成功给学生带来的愉快。

4.本节课以生活实际所存在的近似数的现象引入,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设疑引出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知识迁移、小组讨论、学生交流与教师的精心点拨、指导和启发,来理解和掌握学习新知,并使学生从自己的基础上和接受方式上来同化新知。

一.感受准确数和近似数1.说出发生在我们身边和生活中所熟悉的数:⑴.在这次数学年会上,共有5位老师上课,听课的教师大约有250人。

⑵.莫干山主峰高度是720米,世界第一高峰珠玛朗穆峰高度是8848米。

⑶.我国领土的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0258个德清县的面积。

⑷.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获悉:我国现在约有13亿人口。

⑸.逸夫小学多功能教室的占地面积是252平方米。

⑹.数学书有131页,字数80000个,定价5·30元,于20xx年4月第7次印刷。

评析:通过学生感受这么多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可遇的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数,体会到近似数比准确数在生活中更具有应用性,这些数可以从学生对生活的积累、计算、估算和查找得来,有机渗透学习方法。

2.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学生相互可以商量,并思考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3.交流学生的各种分类:由于标准的不同,学生各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4.引出结果:这些数,我们一般可以分为准确数和近似数。

⑴.与实际完全符合的确定了的数,称为准确数。

例如:5位,131页,⒌30元等。

⑵.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

例如:250人,720米,252平方米等。

5.展示这些近似数是如何得到的:⑴.说说你对近似数还了解多少?⑵.近似数是怎样得来的?①数:例如250人,131页,13亿人等。

那么这里面的13亿是怎样从12。

9533亿人得来的呢?这个数保留几位小数?保留整数只要看到什么位?如果将这个数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为什么?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12.9533亿≈13亿12.9533亿≈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