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防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日期】2020.12.26•【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七号•【施行日期】2021.01.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军事综合规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七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0年12月26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国家机构的国防职权第三章武装力量第四章边防、海防、空防和其他重大安全领域防卫第五章国防科研生产和军事采购第六章国防经费和国防资产第七章国防教育第八章国防动员和战争状态第九章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和权利第十章军人的义务和权益第十一章对外军事关系第十二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设和巩固国防,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和分裂,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和发展利益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国家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加强边防、海防、空防和其他重大安全领域防卫建设,发展国防科研生产,普及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实现国防现代化。
第四条国防活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武装力量。
国防法规

国防法规概述一、国防法规的含义(一)基本含义国防法规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国防法规作为国防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其主要任务是调整和规范国家在国防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把国防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确保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总目标的实现。
(二)国防法规在国家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国根据本国的实际,对各部门法的划分也有所不同,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对各部门法大体上可作以下划分: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经济法;5、劳动法;6、环境法;7、刑法;8、诉讼程序法;9、军事法(国防法律法规)。
在这里,军事法的概念外延要大一点,其主要内容或者讲根本内容是国防法规。
通过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防法规是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制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健全的国防法规是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现代化目标的客观要求,对于调节和发展国防机制,充分发展国防威力和活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一个国家的国防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1958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批准《国防教育法》时明确宣布:“这是满足国家基本安全的紧急措施。
”2001年8月31日,我国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决定》,李鹏委员长说:这是一个有深远意义的决定。
(三)我国现行国防法规的等级根据宪法规定、立法权力及立法原则,我国现行的国防法规可分为五个等级: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法律。
如《国防法》、《兵役法》等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颁布的,处于国家基本法的地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军官军衔条例》等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的,属于基本法之外的其他法律。
2、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
如《军人优恤优抚条例》、《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等是由国务院制定颁布的,《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等是由中央军委制定颁布的,《征兵工作条例》、《警官警衔制定的具体办法》等则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制定颁布的。
中国国防法规PPT课件

-
18
2.公民国防义务
(1)兵役义务 (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
19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共共1122章章6688条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
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
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
合的兵役制度。
-
10
应届大学毕业生入伍形式:
一、是作为士官应征入伍;
二、是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
三、是按军官待遇入伍。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于2001年4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 通过,江泽民签署第五十二号主席令 公布施行。
-
4
从个性方面来说,国防法规还有着区别于 其他法规的特殊性质。一是调整对象的军 事性。二是公开程度的有限性。三是司法
适用的优先性。
-
5
一、国防法规的特性 二、国防法规体系 三、公民国防权利和义务
-
6
二、国防法规体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于1997年3月14日由第八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 议通过,江泽民签署第八十四 号主席令公布施行。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于1955年7月 3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 议通过。1984年5月31日,修改后的《兵役法》 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重新颁布。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 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决定》, 江泽民签署第三号主席令公布施行。
我国国防体制,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

我国国防体制,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
我国国防体制主要包括中央军委、各军种、地方军区、武警部队和民兵等组成的体系。
其中,中央军委是最高军事机关,负责领导全军和武警部队;各军种则是按照作战任务和装备特点分设的军种部队;地方军区则是按照行政区划分设的军区;武警部队则是专门负责国内安全维护和应急处置的部队;民兵则是由国家组建的民间武装力量。
我国国防政策主要包括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实行军民融合发展、推进军队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合作等方面。
其中,防御性国防政策是我国固守的基本国策,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军民融合发展则是指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实现军民深度融合,为国家发展注入新动力;军队全面深化改革则是为了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实现战斗力转型,推进军队组织形态、力量结构、作战体系等方面的改革;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合作则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以及为我国安全发展争取有利国际环境。
我国的国防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国防动员法》、《军队院校管理条例》等。
其中,《国防法》是我国国防法律的
基本法,规定了国家安全的保障、军队建设和使用、军事指挥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国防动员法》则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和
民族利益,规定了国家动员和战时管理的法律制度;《军队院校管理
条例》则是为了规范军队院校的管理和教育工作,确保军队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这些法规为我国国防体制建设和军事行动提供了法律保障。
- 1 -。
《国防法规》课件

3
推进军事司法体制改革
我国正在推进军事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军事司法 程序和制度,提高军事司法的公正性和效率。
完善国防法规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立法调研和科学立法
01
在制定国防法规时,应加强立法调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
保法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强化执法监督
02
应加强对国防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法规得到有效实施。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国防法规的主要内容
国防建设的基本制度
01
02
03
04
05
国防建设的基本 制度概述
兵役制度
军事设施保护制 度
军人权益保障制 度
国防教育制度
国防建设的基本制度是指 国家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 展利益,在国防领域制定 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和规范 。
兵役制度是国家为保障军 队兵员补充和储备、建设 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而制 定的法律制度,包括兵员 的征集、现役、预备役和 退役等环节。
国防教育的形式
国防教育的形式包括学校教育、社 会宣传、军事展览等多样化形式, 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群体的需求 。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国防法规与国家安全的 关系
国防法规对国家安全的作用
01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国防法规规定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侵犯国家主
军事设施保护制度是指国 家为保护军事设施的安全 和保密,制定的一系列法 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 的总称。
军人权益保障制度是指国 家为保障军人的合法权益 ,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行 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总称 。
国防法规

国防法规复习提纲一、国防法规的含义(一)基本含义:国防法规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国防法规作为国防活动的基本法规规范,其主要任务是调整和规范国家在国防领域仲的各种关系,把国防建设纳入到法律化轨道,确保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总目标的实现。
(二)国防法在国家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国根据本国的实际,对各部门法的划分也有所不同,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对各部门法大体上可以做以下划分: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经济法;5、劳动法;6、环境法;7、刑法;8、诉讼程序法;9、军事法(国防法律法规)。
在这里,军事法的外延要大一点,其主要内容或者讲根本内容是国防法规。
通过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防法规是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制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门类。
健全的国防法规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重要保证,是依法治军、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强大法制武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建设的是否制度化的重要标志。
(三)我国现行的国防法规等级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法律。
2、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
3、国务院各部委和中央军委各总部制定颁布的法规。
4、各军种和大军区制定的法规细则。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和政府制定颁布的地方性法律规章。
司法适用的优先性。
国防法规优先适用,是指在解决与国防利益、军事利益有关的法律问题时,如果国防法规和其他的法规都有相关的规定,这时要以国防法规的规定作为司法依据,以国防法规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和采取行动的准则,其他法规要服从国防法规。
同时要注意优先适用不是指的先后顺序,而是一种排他性的单项选择。
二、我国国防法规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前景展望(一)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安危意识的确立,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国防法规体系(二)我国近、现代国防法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简介:1997年3月14日通过、共12章70条。
国防法规的名词解释

国防法规的名词解释国防法规是指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保护国土领土完整和国家社会安全稳定,制定和发布的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
国防法规对于国家的军事力量建设、国防安全管理、战备准备、战略部署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重要法律依据。
首先,国防法规对于国家军事力量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国家军事力量建设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法规对于军队的建设、装备的管理、兵员的管理等方面有详细的规定,对于军队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指导作用。
例如,国防法规对于军队的编制、训练、装备等方面有详细的规定,确保了军队的战斗力和作战能力的提升。
其次,国防法规对于国防安全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国防法规对于维护国家安全起到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作用。
国防法规对于国家安全的评估、侦查、监控、防卫等方面有详细的规定,确保了国家安全的维护和巩固。
再次,国防法规对于战备准备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战备准备是国家在任何时刻都要保持战斗准备状态,国防法规对于战备准备有详细的要求。
国防法规对于军队的备战计划、备战演练、战备物资等方面有详细的规定,确保了国家在任何时刻都能够做好应对各种战争威胁的准备。
最后,国防法规对于战略部署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战略部署是国家根据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进行的战略决策,国防法规对于战略部署有详细的规定。
国防法规对于国家军事力量的战略规划、战略部署、军事扩展等方面有详细的要求,确保了国家在战略层面上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国防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制定的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
国防法规对于国家军事力量建设、国防安全管理、战备准备、战略部署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重要法律依据。
我国国防法规基本法

我国国防法规基本法我国国防领域要实行有效的政策,加强对国防工作的规范管理,确保国防工作有序开展。
实施这一政策,不仅需要建立政策体系,而且还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从而建立起一系列的国防法规,以确保国防工作有序进行。
二、我国国防法规基本法要求第一,我国国防法规基本法的目的是确定我国国防的基本原则和政策,规定我国国防力量发展的总体方针和措施。
确立国防民族和国防工作方针,建立健全国防法律体系,为我国国家安全和军事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第二,我国国防法规基本法要求,要严格执行国家国防政策,坚持和平发展战略,以和平方式处理国家与其他国家间的有关矛盾和争端。
同时,要建立健全国防安全机制,积极建设有效的国防力量,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防御。
第三,我国国防法规基本法要求,建立覆盖全部国防范围的战略性安全保障系统,完善国防政策、法规、战略规划和军事战略,有效防范和遏制地区性战争和全球性战争的发生,以及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
第四,我国国防法规基本法还要求,建立全面覆盖国防范围的安全保障机制,规范国防工作管理,完善国防政策与军事战略,实施有效的国防预防措施,保障国防安全,增强国防力量。
三、我国国防法规基本法的重要性我国国防法规基本法的重要性在于它规范了国防政策,是国家实施准确可靠的国防工作的必要基础。
它能帮助我国建立一个完善的国防法律体系,实施有效的国防预防措施,增强国防力量,帮助我国在更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国防工作。
它建立了国家为维护国防安全所做的一系列努力,强调了确保国防安全的重要性。
总之,我国国防法规基本法以其重要的意义,为我国国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同时,它也为我国国防工作提供了一个更安全的环境和工作条件,有助于实现国家安全和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国防法规
国防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防法规,以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我国国防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院校条例》等等。
这些法规为我国国防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利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是我国国防法规的基本法。
该法规规定了国家的国防目标、国防政策、国防建设、国防动员、国防科技、国防工业等方面的内容。
该法规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防建设是以国家利益为中心,以人民为基础,以现代化为目标的原则。
同时,该法规还规定了国家的战略威慑、军事斗争、军事训练、军事科研、军事指挥等方面的内容,为我国的国防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是我国国防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法规规定了国家的国防动员制度,为国家战时动员提供了法律保障。
该法规规定了国家战时动员的组织、实施、管理、监督等方面的内容,为国家在战争时期的动员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是我国国防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法规规定了国家的安全保障制度,为国家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该法规明确规定了国家安全的定义、国家安全的保障、国家安全的责任等方面的内容,为我国的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院校条例》是我国国防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法规规定了军队院校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为军队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该法规规定了军队院校的组织、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军队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总之,我国国防法规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法律基础,为我国的国防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认真贯彻执行国防法规,加强国防建设,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