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点线面》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17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点线面》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29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点线面》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前面安排了《花儿朵朵》《水墨画花》《树上树下》《水墨画树》等课,这几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点线面,并了解了点线面在水墨中丰富的变化。
本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点线面的特点、组合及变化规律等。
通过点线面的造型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点线面,并且在绘画中也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
但他们对点线面的组合规律的运用还比较陌生。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多接触身边的美术作品,走到自然之中,积极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范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感知力,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技能目标: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热爱生。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点线面》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23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点线面》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引导学生在欣赏陶艺作品、绘画作品、服装用品等图片中感受点、线、面的美。
2、操作领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用点、线、面等元素装饰画面的方法。
3、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点、线、面的结合与变化,在此基础上尝试着用手工或绘画设计点线面作品
教学难点:
点、线、面的使用要富有变化,有节奏感,不能单一。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彩色卡纸(剪成花瓶、衣服、包等外形)、范作数例。
学生:绘画工具、彩色卡纸、橡皮泥、瓶子、剪刀、毛线、豆、谷子等
教学思路:
一、激趣导入:。
第12课点线面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小学美术(苏少版)

第12课点线面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小学美术(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学会运用点、线、面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点、线、面的运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点、线、面的概念:点是没有长度、宽度和厚度的,线是点的移动轨迹,面是线的移动轨迹。
2. 点、线、面的特点:点具有聚集性和扩张性,线具有方向性和动态性,面具有封闭性和连续性。
3. 点、线、面的运用:在绘画创作中,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形状、纹理和空间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点、线、面进行创新性的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点、线、面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讲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点、线、面的运用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点、线、面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 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第12课点线面2. 内容:点的概念、特点、运用线的概念、特点、运用面的概念、特点、运用3. 配图:展示点、线、面的实例图片,以及学生的绘画作品。
七、作业设计1. 绘画创作:运用点、线、面进行绘画创作,主题自选,要求创新、美观。
2. 作品分享:将绘画作品分享给同学和老师,互相欣赏、评价,共同提高。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点 线 面丨苏少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点线面丨苏少版
一、教学内容
•点、线、面的概念
•画童话中的建筑和人物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理解点、线、面的概念。
2.能够用点、线、面画出简单的建筑和人物。
3.培养学生对童话世界的想象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点、线、面的概念及其在美术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用点、线、面表现建筑和人物。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展示苏少版的童话故事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进入童话世界的想象。
2. 学习点线面的概念(10分钟)
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准确理解点、线、面的概念,并能够用这些基本元素画出简单的图形。
3. 模仿绘画建筑和人物(30分钟)
教师向学生提供不同风格的童话故事中的建筑和人物图片,鼓励学生用点、线、面进行模仿练习,并给予适当指导。
4. 创作自己的童话世界(25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创作童话建筑和人物,并用点、线、面进行绘画创作。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评价,表扬好的作品,指出不足之处,并让学生互相学习。
五、教学反思
“点、线、面”是美术中的基本元素,不仅是美术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而且是美术基础教育中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通过简单易懂的教学方式和有趣的绘画活动,让学生快速掌握了点、线、面的概念,并能够用这些基本元素进行绘画创作,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点线面训练和不同表现技巧的探究,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创造能力。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点线面》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31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点线面》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感知能力,提高造型美术表现能力。
技能目标:恰档地运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生活中点线面给人带来的美感,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感知能力,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恰档地运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点线面的使用要富有变化,有节奏感,不能单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了动画片,喜欢的小朋友我们坐坐正。
(播放动画片)
二、想一想,画一画
1、动画片里的樱桃是怎么画的?(板书:点)
佩奇点的樱桃与乔治的有什么特别?原来点有大小之分(板书:大小)鸭子的脚印和佩奇他们的樱桃有有什么区别?(板。
《第12课 点 线 面》教案苏少版二年级美术下册

分组合作法:学生将分组合作,互相学习、交流和分享创作经验,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评价法:学生将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来展示和评价自己的作品,以提高审美评价能力。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教学活动。
此外,在巩固练习环节,我通过随堂练习题和错题订正,及时检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而,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合作解决问题时,沟通和协作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最后,在拓展延伸环节,我通过介绍相关艺术作品和创作方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然而,部分学生在情感升华方面还有待加强,对于艺术与生活的联系理解不够深入。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欣赏与分析:通过欣赏和分析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点、线、面,提升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4. 实践与探索:通过绘画、拼贴等手段,将点、线、面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5. 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
第三部分: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让学生感受点、线、面在视觉艺术中的独特魅力,提升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点、线、面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富有创意的个人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评价环节,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点线面》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26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点线面》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课题:点、线、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欣赏大自然的杰作、陶艺作品、绘画作品、生活用品等的图片中感受点、线、面的美。
2.让学生初步了解用点、线、面等装饰的方法。
感受到她们的使用富有变化,有节奏感。
3.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美的感受能力,热爱我们的生活和大自然。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欣赏和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点、线、面的结合与变化,并能用绘画或剪纸的方式来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点、线、面的使用要富有变化,有节奏,不能单一。
教学过程:
1、课件结合游戏导入
播放flash动画:有“点”导入,点的一个小水滴掉下来,引导学生去寻找,找到了各种各样的“点”,再由“点”变成“线”,“线”、“点”的叠加组成“面”,通过课件演示点、线、面的变化,结合游戏使学生明白点、线、面的特点及关系。
导出课题《点、线、面》。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点线面》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11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点线面》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点线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点、线、面。
2.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感受点、线、面的美。
3.利用画或者拼贴进行点、线、面的排列,创作一幅作品。
4.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性的表现美。
二、教学重点:
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并能用绘画或粘贴的方式表现它们的组合变化。
三、教学难点:
画面中点、线、面的搭配巧妙,布局合理,富有美感。
四、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示范作品。
学生:铅画纸、水彩笔、彩色铅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出示以点线面装饰花纹为主的动物图片(斑马、猎豹、大熊猫)。
学生观察,总结出这些动物身上的花纹是分别是由点线面构成的,对点线面有初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第12课点线面》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培养学生艺术感知能力,提高学生造型表现能力。
2、恰当利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点、线、面的使用要富有变化,有节奏感,不单一。
3、体验生活中点、线、面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培养学生艺术感知能力,提高学生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
恰当利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点、线、面的使用要富有变化,有节奏感,不单一。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三个好朋友。
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是谁呢?
展示点、线、面的图片。
师:第一副是点,第二幅是线,第三幅是面。
师:但是今天早晨,点线面他们三个却在喋喋不休的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