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要求任务书

课程设计要求任务书

课程设计要求任务书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本中关于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自己在XXX(填写具体技能)方面的能力,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XXX(填写具体学科或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其对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其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X(填写具体知识点)、XXX(填写具体知识点)和XXX(填写具体知识点)。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1-2课时:介绍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第3-4课时:讲解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方法和技巧。

3.第5-6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XXX(填写具体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

4.第7-8课时: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操作过程。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4.实验法: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章节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论文,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培养其动手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并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编号:CE101学时安排:32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一、课程背景和意义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方法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在土木工程施工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从事土木工程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常见工具、设备和材料;3. 理解土木工程施工中各种工序的要求和工艺流程;4. 学会根据施工图纸和规范进行土木工程施工设计和管理;5.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土木工程施工常用工具、设备和材料;3.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工序和工艺流程;4. 施工图纸和规范的解读和应用;5. 土木工程施工的管理和控制。

四、课程教学方法1. 理论课: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实验课: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讨论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4.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进行土木工程施工实习实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课程评价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实训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进行考核;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进行综合考核;4. 实习实训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表现和实际操作能力,给予评价。

六、课程设计任务书1. 课程设计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土木工程施工知识和技能,完成一定的施工设计任务;2. 课程设计内容:根据教师的指导和要求,选择一个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进行施工设计和管理;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要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书、施工图纸、施工计划等相关文档,确保施工设计符合规范和施工要求;4. 课程设计评价:根据学生完成的课程设计文档和实际操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定成绩。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
DC-DC变换器中的误差放大器AMP模块设计
学院光电工程学院专业源自电子科学与技术班年级
2009
1.电路结构如图所示。
图1误差放大器原理图
图2误差放大器模块电路图
端口LOUT接2.5V直流偏置电压;ILS端口分别接高、低电平,即分为两种工作状态,各自进行仿真。
[3]吴建辉. CMOS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4]廖裕评,陆瑞强.集成电路设计与布局实战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5]姜岩峰.现代集成电路版图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6]陈中建. CMOS电路设计布局与仿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 2012.9.24.~2012.9.30(第4周):撰写设计报告,答辩;提交符合规范的设计报告。
任务下达日期2012年9月3日
完成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说明:1、学院、专业、年级均填全称,如: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2009。
2、本表除签名外均可采用计算机打印。本表不够,可另附页,但应在页脚添加页码。
[7]施敏.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8]聂神怡.DC_DC开关电源芯片技术研究.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
[9]张建人.MOS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基础[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10] PAULR GRAY.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根据从版图中提取的参数,用T-Spice软件对电路进行后仿真,并与前仿真性能指标相比对;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总学时:1周课程设计学分:1学分课程设计主修专业:土木工程一、课程设计目的:全面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

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运用《房屋建筑学》知识的程度。

在理论教学和参观的基础上,通过单元式多层住宅的初步设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民用建筑的设计原理,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并提高绘图技巧。

二、课程设计任务:单元式多层住宅的建筑方案和施工图设计三、课程设计要求(一)基本设计条件1.本工程拟建于浙江某地区城市居住小区内,为单元式、多层住宅(6层)。

地段地势平坦,地质良好,由城市集中供给水、电、煤气等项,排水亦由城市配套解决。

2.面积指标:参见建设部中国建设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和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共同对中国城市提出的一个多元层次的2000年小康居住目标,见下表。

3.套型及套型比可以自行选定。

4.耐火等级:Ⅱ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皿级。

5.结构类型:自定(砖混或框架)6.房间组成及要求:功能空间低限面积标准如下:起居室18~25 m2(含衣柜面积)主卧室12~16 m2双人次卧室 12~14 m2单人卧室8~10 m2餐厅≥8 m2厨房≥6 m2,包括灶台、调理台、洗地台、搁置台、上柜、下柜、抽油烟机等。

卫生间4~6 m2(双卫可适当增加),包括浴盆、淋浴器、洗脸盆、坐便器、镜箱、洗衣机位、排风道、机械排气等。

门厅:2~3 m2贮藏室;2~4 m2(吊柜不计人)工作室6~8 m2电气设备包括用电量80~120kw·h/月,负荷 1560~4000W(大套可增至 6000W);电源插座合大居室2~3组,小居室2组,厨房3组,卫生间3组,另设:公用天线、电话、空调线等。

(二)基本设计要求(1) 本设计为城市型住宅,位于城市居住小区内,设计2个单元,1梯2户。

用地总长度控制在38米以内,总深度在12.5米以内。

总高度在20米以内。

(2) 面积指标:每套建筑面积:小套,80-90(2室2厅1厨1卫1阳台),大套110-120m2(3室2厅1厨1卫1阳台,或者3室2厅1厨2卫2阳台)。

课程设计指导、任务书

课程设计指导、任务书

洛阳理工学院机床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编者:李妙玲应用专业:数控技术一、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本课程设计是在《机床数控技术》理论课程学习完后进行。

《机床数控技术》是数控技术专业必修的主干专业课之一,对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很高;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消化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基本内容,了解数控机床编程的特点和步骤,深化工艺处理技术和编程方法,为今后从事数控领域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二、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本课程设计共分两大类课题,每类20个(共40个题目):1)车削(通常为轴)类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4个台阶以上,包括一段凸圆或凹圆弧、一段螺纹);2)铣削(通常为轮盘和板)类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轮廓线5段以上包括直线、圆弧,孔两种4个以上)。

参加本课程设计的学生分为4组,每组10-12人。

各班第一、三组做车削类零件,二、四组做铣削类零件。

每组选派一名组长,协助指导教师督促和检查课程设计进展,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独立完成自己的课程设计。

要求学生达到如下目标:1)针对设计任务选择合适的实现方案;2)培养学生查阅技术手册和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4)培养学生编制技术文档的能力;5)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课程设计基本内容1)任务布置、准备有关资料;2)绘制零件图;3)分析零件数控加工工艺;4)设计数控加工工艺卡;5)编写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图。

四、要求完成的技术文件1. 绘制零件图一份;2. 数控加工工序卡一份;3. 走刀路线图一或多份;4. 数控加工程序清单一份;5. 设计说明书一份。

(分析零件结构;选择机床设备、刀具;编写数控加工工艺;写出数值计算过程)五、成绩评定依据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以五级评分制综合评定成绩:1)设计过程中的表现(独立完成的能力、分折问题的能力、工作态度);2)提交的设计质量。

六、主要参考书[1]孙小捞,数控技术实训.机械工业出版社。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全讲课教案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全讲课教案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学生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任务参数:序号一序号二设计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2014-02-15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的结构设计专业知识进行课程设计实践,巩固和进一步掌握所学结构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内容和方法,了解主要的技术法规和政策,并具有相应的文献查阅、技术文件写作和工程制图能力。

本任务书将《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四门专业课的课程设计整合到一综合商场楼房设计,使学生从顶层到基础逐步完成,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附图一为一综合商场楼房设计,该商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四层商场,屋盖为钢桁架结构由钢结构课程设计完成,底部三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盖为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由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完成,第二部分为四层混合结构办公楼,由砌体结构课程设计完成,商场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或桩基础,办公楼基础为墙下条形基础或桩基础,由地基基础课程设计完成,具体要求详见各部分任务书。

一、钢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1、课程设计目的《钢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进行整体结构设计,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钢屋架结构的设计或其他常见简单钢结构的设计,为今后进行复杂钢结构的设计和研究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的任务、内容及要求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为附图一框架结构商场部分设计钢屋盖,形式为平面桁架,亦可做成网架结构或门式钢架结构。

钢屋架结构内容包括屋架形式的确定、屋盖支撑设置及截面选择、屋架结构所受各种荷载的计算、屋架杆件截面选择、屋架节点设计、钢屋架施工图的绘制等。

本课程设计包括如下要求:(1)熟悉工程中常用钢屋盖的结构形式,了解每种屋盖形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2)了解复杂钢结构建筑的设计思路,掌握简单屋盖钢结构的设计方法,为毕业设计和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XXX(根据具体学科),并能够准确运用相关术语进行表达。

2. 学生能理解课程内容的基本原理,如YYY(根据具体学科),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能通过本章节学习,掌握ZZZ(根据具体学科)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环节,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相关习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自信心,养成勇于探究、不断进取的良好品质。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XX年级(根据具体年级),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知识点讲解:- 引导学生掌握教材中关于XXX(具体学科概念)的基础知识,涉及教材第X 章第X节。

- 分析YYY(具体学科原理)的内涵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参考教材第X章第X 节。

- 介绍ZZZ(具体学科方法)的操作步骤,结合教材第X章第X节。

2. 技能训练:- 设计观察、分析类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对应教材第X章练习题。

- 组织课堂讨论,促进知识内化,涉及教材第X章相关话题。

- 开展实践操作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参照教材第X章实践活动。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1. 任务背景本任务书是为了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而制定的。

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 任务目标本任务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实际的项目,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项目开发和管理。

具体目标包括:•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学会使用所学技术和工具进行项目开发;•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任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开发一个学生管理系统。

系统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管理和课程成绩管理两个模块。

具体内容如下:学生信息管理模块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功能:•学生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学生信息的导入和导出功能;•学生信息的统计和报表生成功能。

课程成绩管理模块课程成绩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功能:•课程成绩的录入和修改;•课程成绩的查询和排序;•课程成绩的统计和报表生成。

其他要求•所有功能模块都要有良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操作;•所有功能模块都要进行错误处理和异常处理;•代码要求有适当的注释,方便代码的维护和修改。

4. 任务计划任务的计划安排如下:•第1周:项目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第2周:学生信息管理模块开发;•第3周:课程成绩管理模块开发;•第4周:系统调试和测试;•第5周:系统上线和用户培训。

5. 资源需求为了完成本任务,学生需要具备以下资源:•计算机硬件设备:一台能够运行所需开发环境的个人计算机;•开发工具:合适的集成开发环境或文本编辑器;•技术书籍和在线教程: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

6. 任务交付要求任务的交付要求如下:•报告:按照指定的格式编写任务报告,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实现等内容;•演示:按照指定的要求进行项目演示;•源代码:提交项目的完整源代码。

7. 评分标准任务的评分标准如下:•完成度:根据任务要求完成情况进行评分;•质量:根据代码质量、界面设计等进行评分;•报告和演示:按照任务交付要求进行评分;•团队合作:评价团队合作和沟通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说明:本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由教研室主任审核后下达给选题学生,装订在设计(论文)首页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数据结构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课程设计时间:一、需求分析对任意给定的图(顶点数和边数自定义),建立它的邻接表输出,然后利用栈的五种基本运算(清空堆栈,压栈,弹出,取栈顶元素,判空栈)实现图的深度搜索遍历和广度优先搜素遍历算法二、概要设计邻接表是图的一种链式存储结构为,类似于树的孩子链表表法。

在邻接表中,对图中每个顶点建立一个单链表,n个顶点,就要建n个链表。

对于无向图,第i 个单链表中的结点表示依赖于顶点v i的边。

对于有向图是以顶点v i为尾的弧,这个单链表称为顶点v i的单链表(即V i的邻接表)。

单链表中每一个结点称为表结点,应包括两个域:邻接点域,用以存放与v i相邻接的顶点序号;链域用以指向民v i邻接的下一个结点。

另外,每一个单链表设一个表头结点。

每一个表头结点有两个域,一个用来存放顶点vi的信息;另一个域用来指向v i的邻接表中的第一个结点。

为了便于管理和随机访问任一顶点的单链表,将所有单链表的头结点组织成一个一维数组。

顶点链头顶点地址链针邻接表的表头和表结点形式typedef struct node{int adjvex;//弧指向顶点的位置struct node *next;//指向下一条弧的指针}edgenode;//表结点typedef struct {//头结点char vertex;//顶点信息edgenode *link;//指向第一条依附该顶点的弧的指针}vexnode,AdjList[maxvertexnum];建立邻接表的方法是:首先将邻接表表头数组初始化,第i个表头的vertex初始化为i,;link初始化为NULL。

然后读入顶点对<i.j>,产生一个表结点,将j 放入到该结点的adjvex域,将该结点链到邻接表的表头的T第i个表头的link 域上。

深度优先遍历算法1.现将所有的顶点标记为未访问2.输出起始顶点,同时置起始顶点已访问的标记3.将起始顶点进栈4.当栈不为空时重复执行以下步骤a取当前栈顶顶点b若栈顶顶点存在未被访问的邻接结点,则选择一个顶点进行一下步骤:输出该顶点置该顶点已访问标记将该顶点进栈c否测当前顶点退栈存储结构typedef struct{//栈int *data;//栈底指针int *top;//栈顶指针}seqstack;广度优先遍历算法1.现将所有的顶点标记为未访问2.访问选定的起始顶点3.置起始顶点已访问标记,并将该顶点入队4.当队列不空时a取对头顶点b依次访问与顶点相邻的未被访问的顶点访问该顶点置该顶点为已被访问的标记,并将它入队c当前对头元素顶点出队d重复进行直到对空时结束三、运行环境(软、硬件环境)Windows98操作系统.VisualC++6.0软件环境下编译运行四、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五、详细设计#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 <malloc.h>#define False 0#define True 1#define Null 0#define maxsize 20//队列的最大空间#define maxvertexnum 20//最大顶点数typedef struct node{int adjvex;//弧指向顶点的位置struct node *next;//指向下一条弧的指针}edgenode;//表结点typedef struct {//头结点char vertex;//顶点信息edgenode *link;//指向第一条依附该顶点的弧的指针}vexnode,AdjList[maxvertexnum];typedef struct{//图AdjList adjlist;int n,e;//n顶点数,e边数}Graph;typedef struct{//栈int *data;//栈底指针int *top;//栈顶指针}seqstack;//全局变量vexnode g[maxvertexnum];//先定义后使用vexnode,邻接表g为全程变量int visited[maxvertexnum]; //定义visit为全程向量void CreatAdjList(Graph &G){int i,j,k;//i,j为邻接点序号edgenode *s;char c;printf("请输入定点数和边数:\n");scanf("%d,%d",&G.n,&G.e);c=getchar();printf("请输入顶点信息(顶点号):\n");for(i=1;i<=G.n;i++){//建立有n个顶点的顶点表printf("第%d个顶点为",i);scanf("%c",&G.adjlist[i].vertex);c=getchar();G.adjlist[i].link=NULL;}printf("请输入边的信息():\n");for(k=1;k<=G.e;k++){//建立边表printf("请输入请输入第%d条边起始顶点编号:\n",k);scanf("%d",&i);printf("请输入请输入第%d条边终顶点编号:\n",k);scanf("%d",&j);s=(edgenode*)malloc(sizeof(edgenode));//分配顶点空间s->adjvex=j;s->next=G.adjlist[i].link;G.adjlist[i].link=s;}}void DisplayAdjList(Graph G){int i;edgenode *q;for(i=1;i<=G.n;++i){q=G.adjlist[i].link;printf("%d",i);while(q!=NULL){printf("->%d",q->adjvex);q=q->next;}printf("\n");}}void DFSAL(Graph G){edgenode *p;seqstack s;int i=1,t;for(i=1;i<=G.n;i++)visited[i]=0;printf("这是深度优先遍历,遍历顺序为:\n");//输出起始顶点s.data=(int*)malloc(maxsize*sizeof(seqstack));s.top=s.data;//初始化栈for(i=1;i<=G.n;i++)//考虑到图可能不连通{p=G.adjlist[i].link;t=i;if(p==NULL)//p==NULL时,即该结点没有邻结点{if(!visited[t]){printf("%c",G.adjlist[t].vertex);//如果此时该结点没有被访问过,则访问visited[t]=True;}continue;//即该结点没有邻结点,本次循环结束}do{if(p==NULL)//即到了图的最底层{s.top--;//没有下个邻接点,则退回前一个顶点p=G.adjlist[*s.top].link;if(p!=NULL){t=p->adjvex;}}else if(!visited[t])//该结点中p!=NULL且其没有被访问过{printf("%c",G.adjlist[t].vertex);//输出该顶点visited[t]=True;//置为已访问if(G.adjlist[t].link==NULL)continue;*s.top=t;s.top++;//进栈p=G.adjlist[t].link;//p指针指到以G.adjlist[t].vertex为起点的第一条边,如果//p==NULLif(p==NULL)//如果该结点没有邻接点则输出之{if(!visited[t])printf("%c",G.adjlist[t].vertex);}else t=p->adjvex;//如果该结点有邻接点,则把其邻接点的顶点号赋值给t}else//如果该结点被访问过,且有邻结点,p指向以当前结点的邻接点为起点的边//也可能P=NULL{p=p->next;if(p!=NULL)t=p->adjvex;//如果该邻接点有邻接点,则记下其邻接点的位置}}while(s.top!=s.data);}}void BFSAL(Graph G){int v,Q[maxsize];edgenode * w;printf("这是广度优先遍历,遍历顺序为:\n");int front=0,rear=0;//辅助队列置空for(v=1;v<=G.n;v++)visited[v]=0;for(v=1;v<=G.n;v++)if(!visited[v]){visited[v]=1;printf("%c",G.adjlist[v].vertex);Q[rear]=v;rear++; //入队while (front!=rear){ //队不空front++; //出队w=G.adjlist[v].link;while(w){if(!visited[w->adjvex]){visited[w->adjvex]=1;// 访问w;printf("%c",G.adjlist[w->adjvex].vertex);Q[rear]=w->adjvex;rear++;}w=w->next;}}}}void main(){Graph G;int choice;char ch;printf("------创建邻接表存储的图");CreatAdjList(G);printf("已创建一个图了邻接表\n");DisplayAdjList(G)while(ch!='n'){printf("\n请选择操作:");printf("\n1------深度优先遍历:");printf("\n2------广度优先遍历");printf("\n3-----退出\n");scanf("%d",&choice);switch(choice){case 1:DFSAL(G);break;case 2:BFSAL(G);break;case 3:ch='n';break;default:ch='n';}}}}六、调试分析在图的创建过程中就遇到了问题,应为少了接受字符的getchar()函数,使得再输入顶点信息(字符型)后无法再执行CreatAdjlist()中剩下的语句,导致创建失败!再经同学提醒后成功创建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