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病理学网络课程设计与研发

合集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病理学》课程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病理学》课程设计
2O. O9 0 1
专业教 学研 究
基于“ 工作过程 向” 病理学》 导 的《 课程设计
李 雪 兰 丁 矢 童 中 艺
( 德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湖 南 常德 4 5 0 ) 常 1 00
工 作过 程导 向式 课程 模 式 , 是
摘 要 :工 作 过 程 导 向 式 课 程 模 式 强 - N
的 职 业 行 动 能 力 的 。我 们 在 项 目课 程 设 计 中 , 采用 综合 化 、 多 复
杂 的 临 床 病 例 讨 论 、 亡 原 因 分 析 等 案 例 , 时 参 照 专 业 市 场 死 同
调 研 报 告 . 据 医 疗 市 场 需 要 及 时 调 整 课 程 学 习 内容 . 课 程 根 使
课程 目标 的设 计 紧 紧 围 绕 着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目标 .突 出 以职
业 能力 培 养 为核 心 的 全面 素 质 型人 才 培 养 目标 高职 临 床 医 学 的 培养 目标 是 : 为城 乡 基层 医疗 单 位 培养 适 应 岗位 群 需 要 的助 理 医
师 。 0 8年 , 20 国家 发改 委 发布 的《 医改 方 案征 求 意 见稿 》 明确 新 中 指 出 : 区卫 生单 位 的 职 能是 提 供疾 病 预 防 控制 等 公 共 卫生 服 务 社
教 学 方 法 设 计
门人 ” 的职 责 。可 见 我们 的学 生必 须 具 备对 常 见 病 、 发 病 、 性 多 慢
病 的 预 防 、 断及 治疗 能力 , 应 有 良好 的 职 业 素 质 和 热 心 服 务 诊 还
教 学 方 法 的 设 计 紧 紧 围 绕 着 “ 学 为 中心 ” 个 主 题 . 科 以 这 以 学 的 方 法 教 学 生 会 学 。教 学 方 法 的 选 择 要 根 据 教 学 单 元 目标 、 教学 内容 、 学 情 境 及 教 学 条 件 的 不 同 而 异 。 教 如 果 单元 目标 主 要 体 现 的 是 基 本 技 能 的 训 练 . 们 多 采 用 我

医学高职高专开设《组织学与病理学》的设想

医学高职高专开设《组织学与病理学》的设想
由与思路 。
高职高专学 校是第 1学年第 1学期开设 。专科 《 理学 》 际包 病 实 含《 病理解剖学 》 病理 生理学 》一 般在第 1学年第 2学期 开 和《 ,
设 。本 教 研 室 通 过 长 时 间 的 调 查 研 究 , 示 传 统 的 教 学 模 式 存 显
在诸多弊端 : 1学期学生 对《 织学胚 胎 学》 观 、 象 、 燥 第 组 微 抽 枯
力 具 有 重 要 的历 史 和 现 实 意 义 l 。 5 ]
室的教师毕竟人数有 限 , 加上要 承担 组织 学 与胚胎学 的理 论 再
及 实 验 教 学 , 有科 研 任 务 , 以 时 间 相 对 较 紧 , 能 大 部 分 利 还 所 只
用周末及节假 日开放 , 教师负担较重 , 建议 其他学 科也开展 实验
努力解决 , 方可使更 多的学生从 中受益 。
总之 , 实验室开放 与创新 实践 能力 的培养 是一 个有机 的整
体, 前者为后者提供 自主实践 学习的平 台, 者为前 者 明确 了开 后
放的任务和要求 。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实践 能力 的培养任重 而道 远, 只有突破传统 的教育 理念 , 把实验体 系的完善 纳入到人 才培 养的整体格局 中去考虑 , 才能为社会培养 出更多 的创新型人才 。
2 2 教 材 编 写 .
2 32 实验教学 ..
《 组织 学与病理学 》 是实验性较 强的学科 , 学
生通过直观地观察正常组 织结 构与异 常 的病理 变化 , 比较 两者 的区别 , 能更好地理解 理论 知识 。在 实验课 的授 课 中应注 意 : 才 ( ) 出观察 目标 , 1列 强调辨 认正 常组织 结构 是前 提 , 观察病 理变 化是 重点 , 先正常后异 常 , 大体 后切 片 , 先 先整体 后局 部 ;2 以 ()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徐久元内容提要:笔者以张忠、王化修主编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八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本教案主要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使用。

本教案学时安排72学时,共十九章。

本章为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本教案内容全面、新颖,参考了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及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2. 组织细胞的损伤。

3. 损伤的修复。

(三)任务实施任务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适应(adaptation)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机体对于持续性的内外刺激做出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通过适应性反应,细胞、组织、器官耐受各种刺激,而避免损伤。

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1、萎缩:是指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组织、器官的萎缩,主要是由于实质细胞的体积缩小所致,也经常伴有细胞数量减少。

萎缩应与器官发育不全或未发育相区别。

(1)原因和分类萎缩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

生理性萎缩是生命过程的正常现象。

如青春期后胸腺的萎缩,更年期后卵巢、子宫萎缩,老年人脑、心、肝等几乎所有器官和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等。

病理性萎缩依发生原因分为以下类型:①营养不良性萎缩:包括全身性和局部性萎缩。

前者常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而引起,如饥饿、慢性消耗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所致的萎缩。

后者常由于局部组织的氧和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引起,如脑动脉硬化时,因慢性缺血导致的脑萎缩。

②压迫性萎缩:器官或组织长期受压亦可发生萎缩。

如尿路梗阻时,因肾盂积水压迫肾实质而引起肾萎缩。

引起压迫性萎缩的压力,不需要过大,而在于持续的时间。

③失用性萎缩:因长期工作负荷减少而发生的萎缩。

例如久病卧床者或骨折后肢体长期固定而不活动导致的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

④去神经性萎缩:因运动神经元或轴突破坏引起所支配器官组织的萎缩。

浅谈病理学网络课程制作思路

浅谈病理学网络课程制作思路

理学》本科 ) ( 第六版 , 0 年就 出版了《 2 7 0 病理学》本科 ) ( 第七版 。
新版教材对一些知识点进行 了调整 , 如淋 巴造血 系统疾病就是
1 突出镰 程特 色, . 2 丰富谋程 内容
— —
4 . 8.
墼堂堡过
里篁墼些塾查
V 18 21 o 02 00 N . . 1
可被利用的教学资 源以及 课程 自身 长期 发展 中积 累的教学 资 源, 制作者常常不能适当取舍。如何整合教学资源、 优化课程 , 成
生眼界。如在网络课程 中适 当介绍 临床病理学知识 , 便于学生
以后 更 好地 学 习临 床 知识 。
1 突出专业特色, . 3 导航层次分明
为病理学网络课程制作过程中值得探讨 的问题,笔者认为制作
课 程 的 制作 思路 。
关键词 : 病理学 ; 网络课程 ; 制作 思路
中图分 类号 : 4 6 G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114 (00)1 04 — 2 17 — 2 6 2 1 0 — 0 8 0
随着计算机 网络技术的发展 ,我国医学院校都将网络课程 应用于教学 中。由于网络课程能实时提供大量图像、 动画 、 视频
应 注重人 性化 , 导航层次不宜过多 , 清晰并选 用具 有代表性 应
的图片和动画 , 营造 良好的学 习氛围。例如 , H 用 E染色组织图 片、 免疫组化染色 图片分别代表 常规染色技术 和免疫组化染 色
技术 。 2 精 选并 及 时 更新 课程 内容
网络课程如果缺乏系统的课 程设计 , 课程 内容就会缺乏 内
在整合 , 而只是各种资源的简单堆积。在制作过程中, 首先要注 重课程设计 。病理学是一门医学基础学科 , 是沟通基础医学和

病理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及评价

病理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及评价

课程论文
课后作业
加深对课程内容 的理解
学术研究论 文
学术水平的提升 和训练
综合论文
整合病理学相关 知识
病例报告
分析具体病例, 提高临床思维
期末考核
综合考试
综合性考试,覆盖课程内 容的各个方面 考察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 综合运用能力
病理实践考核
实际操作考核,包括镜下 病变识别等 检验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优秀教学案 例分享
分享本学期病理 学课程中的优秀
教学案例
未来发展规划
01 课程改进计划
计划对病理学课程进行改进和优化
02 教学创新方向
探讨病理学教学的创新方向和方法
03 学科交叉发展
促进病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感悟与祝福
在最后的部分,我们 要感谢所有老师和学 生对病理学课程的付 出,祝福学子们前程 似锦。我们对病理学 教育的热爱将会推动 我们共同进步,开创 更美好的未来。
社会实践机 会
为学生提供参与 社会实践的平台
国际学术交 流
促进国际学术交 流,扩大学生国
际视野
职业发展规 划
制定个性化职业 规划,助力学生
未来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
01 病理学教育培训
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02 学术研究支持
支持教师参与学术研究项目
03 教学团队交流
促进教师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
研究与实践结合
实验室实践
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加深理论知识的印象和实 践操作能力
病理学课程的评 价
病理学课程的评价方 式多样,包括考试成 绩反映基础掌握情况, 课堂参与度反映学生 积极性,课程反馈了 解教学效果和改进方 向,实践表现检验学 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应 用能力。

医学高职高专组织学和病理学显微实训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医学高职高专组织学和病理学显微实训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po cn ee r l rd ig v is wih r frnc o t e z r -te s riec r b a b ign en t ee e e t h eo srs
[ ] F r M, a ho , tr J e a D l i te i n s r 2 eo r J C n g P Sa t 1 e y n h a oio c — e , . a d g s f e
1 8 4 2 : 2卜1 7 9 4, 7( ) 1 2.
[ ] 庞琦 , 4 王成伟 , 许广 民, 脑静 脉流 出调节基 ,2 0 ,8 2 : 9 9 . 0 0 3 ( ) 1 11 3
焦轶 , 韩卉 , 陶伟 , 等.人大脑 桥静脉 贴段管 壁结构不对 称性 [] J.
安 徽 医科 大 学 学 报 ,0 6 4 () 4 74 8 2 0 ,I 5 :9 —9.
[ 5] 庞琦, 司志超 , 贺红卫 , 人脑桥 静脉流 出端 的超微结 构观 察及 等. 其生物 学 意]义 探 讨 [ ] ] 华 神 经 外]科 杂 志 ,20 , 2( 1 : J .中 0 6 2 】 ) ] ] ]
e rl e n u a s u ho oi:if e c no to b a vi a dd rl i strmb s nl neo ucme[] n n s u J.
S r k ,2 0 , 0( ) 31 3 3 3 . to e 0 9 4 9 : 3 — 1 8
sae[] s e ,2 0 ,8 1 :39 . tt J.JVacR s 0 1 3 ( ) 8—0
n t nE] l u o Ne rsr ,2 0 ,1 () 7 77 3 ai J .Ci Nerl uoug 0 9 1 1 9 :1—2 . o n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第八章缺氧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第八章缺氧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徐久元内容提要:笔者以张忠、王化修主编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八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本教案主要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使用。

本教案学时安排72学时,共十九章。

本章为第八章缺氧。

本教案内容全面、新颖,参考了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及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

第八章缺氧1、缺氧的概念,常用的血氧指标2、缺氧的原因和类型3、缺氧时器官功能和代谢变化(三)任务实施任务一缺氧的概念,常用的血氧指标➢概念:缺氧是指组织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而引起的机体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发生的异常改变。

➢常用的血氧指标1、血氧分压(1)概念:是指物理溶解于血浆中的O2产生的张力(血氧张力)。

(2)正常值:PaO2100 mmHgPvO240 mmHg(3)影响因素:①吸入气氧分压②呼吸功能:肺通气、肺换气、通气/血流比③动-静脉血分流。

2、血氧容量(1)概念:氧分压为150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40mmHg,温度38℃,在体外100ml血液内血红蛋白所结合氧的最大毫升数。

血氧容量反映单位容积血液最大携氧量(2)正常值:20 ml/dl(3)影响因素:取决于血红蛋白(Hb)的质与量。

3、血氧含量(1)概念:指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的氧量,包括物理溶解的和化学结合的氧。

(2)正常值:动脉血氧含量(CaO2)19 ml/dl静脉血氧含量(CvO2)14 ml/dl(3)影响因素:取决于氧分压与氧容量。

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1)概念:即动脉血氧含量减去静脉血氧含量,反映组织的摄氧能量。

(2)正常值:5ml/dl 。

(3)影响因素:①PaO2②细胞利用氧的能力③ Hb和氧的亲合力。

5、血红蛋白氧饱和度(1)概念:指血液中氧合Hb占总Hb的百分数,约等于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的比值,即血氧饱和度。

(2)正常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约95%~98%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约70%~75%。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第六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第六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徐久元内容提要:笔者以张忠、王化修主编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八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本教案主要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使用。

本教案学时安排72学时,共十九章。

本章为第六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本教案内容全面、新颖,参考了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及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

第六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二)学习任务1、脱水的概念,脱水的类型2、水肿的概念,原因和发生机制,病变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3、低钾血症的概念、特点及对机体影响4、高钾血症的概念、特点及对机体影响(三)任务实施任务一脱水的概念,脱水的类型1、脱水的概念:指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引起机体功能、代谢异常的病理状态。

根据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可将脱水分为三种类型: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

2、脱水的类型➢高渗性脱水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其特点是失水多于失Na﹢,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但以细胞内液为主。

(1)原因①水摄入减少:见于水源断绝、饮水困难、呕吐、昏迷或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导致口渴中枢受损患者不思饮水等。

②水丢失过多:❶经皮肤丢失:高热、大量出汗、甲亢等。

❷经胃肠道丢失:呕吐、腹泻等导致含钠量低的消化液丢失。

❸经呼吸道丢失:过度通气、代谢性酸中毒、脑炎等。

❹经肾丢失:尿崩症、大量脱水剂的使用(如:甘露醇高渗葡萄糖等)(2)对机体的影响①口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口渴中枢,产生口渴感觉。

②少尿: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同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感受器,引起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使尿量减少而尿比重增高。

③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使细胞脱水,严重时引起脑细胞脱水,患者可出现嗜睡、肌肉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形态学科,也是探讨疾病本质的一门学科,属于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同时又是临床的主要诊断科室。

它作为联系基础和临床的桥梁[1],既要以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等学科为基础,又要为其他临床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突出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以书、幻灯片等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无法生动、立体地表达教学内容。

而多媒体网络课程可将学生带入文、图、声、像的学习环境,尤其是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等教学难点,可用动画、视频生动的演示,这些多媒体手段能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效率及理解深度[2]。

1网络课程设计思路本系统以blackboard 为网络服务器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等为设计工具进行开发。

基本设计思路,见图1。

2网络课程素材模块建设病理学多媒体素材的选择与收集制作是网络课件中工作量最大、最烦琐、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所以必须依靠本学科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教材的良好把握才能实现。

本网络课程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卫生部规划教材《病理学》(第5版)为蓝本,进行网络课件素材模块的建设,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第二课堂、病理尸检、病理资源库、知识链接与拓展、互动与交流、相关链接等八大模块。

2.1理论教学包含教学大纲、学习指导、PPT 课件、随堂测试题、理论考试等二级栏目,通过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及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在PPT 课件课件中通过热点字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内容以章节为主线,导航主页面提供每一章节的代表图标,点击进入就可以开始学习。

并且可以通过每章节后的随堂测试(做完题后自动生成成绩,并给出正确答案),自测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通过模拟题和答案,了解期末考试题型及问题解答。

2.2实验教学包含实验教学大纲、实习指导、实验PPT 课件以及病理学网络实验考试与练习系统。

通过实验大纲明确实验教学的目的要求、安排实验教学内容。

实习指导即可作为学生预习、复习的参考书,也可通过学习指导中的图示很快找到病变,了解病变特点。

实验课件与理论教学和实验指导相互呼应,是学生自学和教师带教实习的主要依据。

病理学网络实验考试与练习系统主要适用于学生总复习时的练习及测验,其题库按照知识点分成若干组,每组试题从不同角度考查一个知识点,学生考试时计算机从每组试题中随机抽取一题组成自己的试卷,每张试卷覆盖所有知识点,体现了考试的公正性。

随机生成试卷,从根本上避免了学生可能存在的抄袭。

无纸化考试,计算机自动判分也有效减轻了教师的出卷和阅卷负担。

此课件全天开放,学生可以随时上网练习(配有正确答案),巩固所学知识。

2.3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理论与实验教学内容的补充与延伸,本教研室开展了5年“临床病理诊断技术”的第二课堂活动,在这一模块中,介绍了第二课堂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基本原理和操高职高专病理学网络课程设计与研发刘立新,张丹丹,杨黎明,任丽丽,孟桂霞(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北京101300)【提要】病理学多媒体网络课程主要用于辅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可用于课堂的辅助教学和远程教学。

课件具有丰富的多媒体素材,教学结构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同时利用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课程的网状构架。

【关键词】病理学;网络课程;网络课件;高职高专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6-0938-02中图法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基金项目: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基金资助项目(10JYY095)。

根据教学大纲确定网络课程的设计思想和教学内容组织专家论证采集和制作文本、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媒体素材设计网络课程的基本框架,搭建网络课程平台设计可操作细则,建立病理学学习站点修改后再运行专家鉴定,结题测试,调整测试,调整坨坨坻▲▲图1病理学网络课程设计基本思路坻坨坨坨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3月30日第28卷第6期J Mod Med Health ,March 30,2012,Vol.28,No.6小儿外科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儿科方向学生所开设的必修课和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临床课程。

附属教学医院的临床医生是指导医学生的一线教师,须具备优秀的教学经验与技巧,才能带教出优秀的医学院毕业生。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临床教学工作主要是由各个教学医院的高年资临床医生承担,随着我国临床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展开,住院医生也逐渐参与到临床教学中来。

国外有调查表明,实习医生1/3的临床知识是从住院医生的临床带教中获得[1]。

但同样研究表明,由于住院医生临床经验有限、缺乏系统知识等,使得在临床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会出现教学深度或广度不足等缺憾;此外,住院医生获得的教学机会有限,尚缺乏系统化的宏观体系来保障住院医生参与临床教学的行为。

因此,如何提高住院医生的临床教学质量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有多年的临床带教实践经验,笔者作为一名临床主治医生结合多年的自身带教实践经验,总结出如下几点体会。

提高小儿外科住院医生临床教学质量的探讨刘丰,林涛,何大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重庆400010)【提要】小儿外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临床课程,随着我国临床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展开,住院医生也逐渐参与到临床教学中来。

但住院医生临床经验有限、缺乏系统的知识,使得在临床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提高住院医生的临床教学质量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加强住院医生的教学培养,建立合理的教学考评体系,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现代化医学人才。

【关键词】教学;质量控制;儿科学;外科学;住院医生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6-0939-03中图法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作的注意事项,并且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了病例标本的采集、固定、取材,以及石蜡切片制作和病理诊断报告填写的基本过程,使病理教学与临床病理诊断技术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4病理尸检病理尸检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在发现和认识新病种,加深对已知疾病病因和病变过程的理解,探讨疾病在个体之间的差异,验证临床诊断,总结临床经验,积累病理资料,评价医疗质量等多方面具有现实而且重要的意义[3]。

目前本院的尸检率很低,尸检病例极其有限,严重地影响了尸检教学工作的开展。

为了弥补不足,在这一模块中介绍了尸体解剖的概念与意义,尸体解剖检查方法及步骤,标本处理、尸检后修复及病理尸检报告的书写。

并配有相关的尸检图片及男、女各1例尸检录像。

2.5病理资源库包含病例素材库、图片资料库、题库和动画集锦等二级栏目。

病例素材库图文并茂,病例简单、典型、常见,适合高职高专教学要求,不仅有病史和各种检查结果,还插入了图片以及病例讨论题和答案。

通过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推理和诊断,将病理学知识与基础学科和临床各学科知识有机紧密的联系起来。

在80个病例素材中已有一半病例已用于各环节教学中,如综合实验病例分析、课程导入、课堂举例、教学内容总结、实验课病例分析、教材编写等。

图片资料库的图片利用Photoshop 处理,加箭头指出病变部位,注意正常与异常之间以及易混病变之间的比较,附有简单的文字说明,使学生一看就清楚病变的特点,学习起来更轻松。

题库按章节分类,题型与期末考试题型相同,题量大约2000道题,都配有标准答案。

动画集锦的动画可以表现病变的动态发展过程,并加入了同步的中文解释及背景音乐,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2.6知识链接与拓展知识链接是教材内容的必要补充,介绍学生应当掌握的常识性知识或有利于帮助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的知识。

如在病理教学中容易混淆的概念中,收集了40组91个在教学中容易混淆的名词进行了对比、解释,以便学生学习、记忆。

知识拓展主要是为了适当增补有关进展类知识,让学生了解与职业有关的理论、技术的发展前沿。

如在病理科医生常见问题解答中,通过声音和简单的动画介绍临床病理诊断中的一些基本常识、注意事项、鉴别诊断以及病理诊断与预后的关系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7互动与交流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在随堂测试、实习考试与练习系统等多个方面有人机交互,同时还建立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在线双向互动讨论模块,使学生能及时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咨询和广泛交流。

2.8相关链接精心选择一些相关网站推荐给学生,如中国病理网、病理之家、华夏病理、便于学生随时获取先进的学习信息,检索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并与临床病理密切接轨。

3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网络课程与一般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不同,它是学习者利用网络进行自学或远程学习的教材,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4]。

笔者的课程在2010级的教学过程中试运行,有效地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对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时时的网上交互,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学空间[5]。

对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课程教学应用于本校继续教育远程教学中,能充分节约远距离临床护师的空间和时间成本,对本校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龙捷,张雅洁,陈丽,等.《肝脏病理》网络课件的研制与体会[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22(1):47-49.[2]念红,宋宝辉,孙卫,等.助教型课件与助学型网络课件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联合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1002-1023.[3]李玉林.病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4]范宏志,伊延吉.网络教学平台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科技信息,2010(19):551-552.[5]梁明廉,苏曲之,蒋葵,等.《正常人体解剖学》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制作[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3(3):100-101.(收稿日期:2011-11-21)(本文编辑:王海英)·9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