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合集下载

第二讲 控制网的布设

第二讲  控制网的布设

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应有足够的精度
建立国家控制网任务重、时间
跨度大,为避免重复和浪费,
必须有统一的布设方案和作业 规范,以使各测绘部门所测成
应有必要的密度
应有统一的规格
果的精度、布设规格合乎要求,
便于构成统一的国家大地控制 网整体。
控制测量 二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2.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一等三角锁系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5.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3)GPS网的布设方案
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二等 三等 四等
平均距离 (km) 9 5 2
a (mm) ≤10 ≤10 ≤10
b (1×10-6) ≤2 ≤5 ≤10
最弱边相对中误 差 1/120000 1/80000 1/45000
一级
二级
1
<1
≤10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5.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2)导线网的布设方案
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三级
附合导线长 度 (km)
15 10 3.6 2.4 1.5
平均边长 (m) 3 000 1 600 300 200 120
每边测距中误 差 (mm)
±18 ±18 ±15 ±15 ±15
于其他方向的精度,以利于精确安装位于环形轨道上的磁
块。
控制测量 二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控制测量 二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二等三角网
二等三角网布设在一等锁环所围成的范围内,它是加
密三、四等网的全面基础。二等网平均边长为13km,
就其密度而言,基本上满足1:5万比例尺测图要求。 它与一等锁同属国家高级水平控制网,所以,主要应 考虑精度问题,而密度只作适当照顾。

工程测量第3章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

工程测量第3章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步骤和方法
收集资料
收集工程项目的相关 资料,包括工程规模、 地理环境、施工要求 等。
确定布网方案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 和要求,确定合适的 布网方案,包括控制 点的位置、密度、精 度等。
实地踏勘
对选定的控制点进行 实地踏勘,了解地形、 地物、交通等情况, 以便于施工和后期维 护。
控制点测量
数据整理与校核
02
数据转换与处理
03
数据可视化与分析
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校 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将观测数据转换为统一坐标系下 的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数学处理, 如平差计算等。
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图像等 形式进行可视化,并进行相关分 析。
控制网的精度分析与评定
精度指标
01
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控制网的精度指标,如点位中误差、相对
按照规定的测量方法 和精度要求,对控制 点进行测量,获取准 确的地理坐标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和分析,包括平差计 算、精度评定等,以 确保控制网的精度和 可靠性。
02
工程控制网的坐标系与投 影
坐标系及其分类
地理坐标系
以地球赤道面为基准,用于描 述地球上点的位置,通常采用
经纬度表示。
兰勃特投影
将椭球面上的点按照一定的数学公式 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常用于大比例 尺地图制作。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
将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投影到平面上的 方法,常用于全球范围的海图制作。
墨卡托投影
将地球表面全部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 常用于航海和航空导航图制作。
坐标系的转换与联测
坐标系转换
将不同坐标系下的点进行坐标转换,以便统一使用某个坐标 系进行测量和计算。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设部国家标准2007—10—25发布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设部国家标准2007—10—25发布

3.2.6 控制点埋石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并绘制点之记。
Ⅲ) GPS 观测
3.2.7 GPS 控制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3.2.7 的规定。
表 3.2.7
GPS 控制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等级
二等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接收机类型号
双频
双频或单频
双频或单频
双频或单频
双频或单频
仪器标称精度
10mm+2ppm 10mm+5ppm 10mm+5ppm 10mm+5ppm 10mm+5ppm
3.2.5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的地方,同时要有利于加密和扩展,每个控制点至少应有
一个通视方向。
2 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高度角在 15°以上的范围内,应无障碍物;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 扰接受卫星信号的干扰源或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
3 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旧有控制点。
对中误差
二等 9
≤ 10
≤2
≤ 1/250000
约束平差后最弱边 相对中误差 ≤ 1/120000
三等 4.5
≤ 10
≤5
≤ 1/150000
≤ 1/70000
四等 2
≤ 10
≤ 10
≤ 1/100000
≤ 1/40000
一级 1
≤ 10
≤ 20
≤ 1/40000
≤ 1/20000
二级 0.5
≤ 10
1 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按( 3.2.3-1 )式计算;
1
m=
1 3N
WW n
( 3.2.3-1)

平面控制点的布设.

平面控制点的布设.

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平面控制测量是根据工程建设要求,结合测区的具体情况,设计平面控制点的位置和平面网的布设形式,选用适当的作业方法和仪器、制定平面控制作业计划,依据测量技术规范,结合测区自然地理、人文经济状况,综合应用测量知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平面控制测量实施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案及人、财、物保障措施。

一、平面控制网的等级确定确定平面控制点具体点位,首先需要确定平面控制网的等级。

传统的平面控制网布设采用由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逐级控制、逐级加密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为满足测图、工程建设及特殊工程需要,平面控制点必须有足够的精度和合适的密度。

二、导线的基本图形导线的基本图形主要有附合导线、闭合导线、导线网等。

2P 2Mβ1AβS 1P 2P 3S n+1Bn nS βNβn附合导线3n P P MS n βn+1βnβ1A β2S 2P 2S 1闭合导线支导线MACOBNCBAD D D D D 12341D 5导线网三、平面控制点密度根据《城市测量规范》,导线测量的技术指标如下:1.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者结点与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0.7倍;2.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 3.光电测距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1.5倍,但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6cm 。

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城市测量规范》)等 级 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km 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m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DJ1 D J2 D J6 一级 3.6 0.3 ±5 ±15 — 2 4 ±n 10 1/14 000 二级 2.4 0.2 ±8 ±15 — 1 3 ±n 16 1/10 000 三级 1.5 0.12 ±12 ±15 — 1 2 ±n 24 1/6 000 图根≤1.0M±301±n 601/2000n 为导线的角数在实际布设导线时,依据对应的导线等级平均边长,布设导线点。

控制网布设及控制方案

控制网布设及控制方案

测量控制方案一、控制网的布设⑴制网的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案A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遵循下列原则: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因地适宜,且适当考虑发展,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B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做下列选择: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C平控制网形式:根据桥梁跨越宽度、地形条件,可布设如下形式:选择控制点要求:尽可能使桥轴线作为三角网的一个边,提高桥轴线精度。

或将桥轴线的两个端点纳入网内,间接求算桥轴线长度。

交会角不致太大或太小(图形刚强),地质条件稳定,视野开阔, 便于交会墩位。

控制点要埋设标石,刻有“十”字的金属中心标志。

当兼作高程控制点使用时,中心顶部应为半球状。

控制网基线精度:高于桥轴线精度2~3倍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经济因素,采用导线布置控制网,等级为四级。

精密导线的布置形状平面控制测量中精度导线的布置形状一般为:直伸形,曲折形, 闭合环形和主副导线环形等。

三角大地四边双大地四边三角⑵控制网布设应考虑的因素布设控制网时,可利用桥址地形图,拟定布网方案,并仔细研究桥梁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进行踏勘选点。

点位布设满足以下要求:①图形应简单②控制网的边长一般在0.5~1.5倍河宽的范围内变动。

③使桥轴线与控制网紧密联系。

④所有控制点不应位于淹没地区和土壤松软地区,尽量避开施工区、堆料区及受交通干扰区。

便于观测和保存二、现场测量控制现场放线时候要注意复测,放完线通过拉距离及换人测量等避免出错,而且还要通过下面所述的控制现场测量成果精度。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定的距离??
二.二.二 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 法
图上设计的方法及主要步骤
图上设计宜在中比例尺地形图【根据测区大小!! 选用一:二五 000~一:一00 000地形图】上进 行!!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 展绘已知点!! ➢ 按上述对点位的基本要求!!从已知点开始扩展!! ➢ 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 ➢ 估算控制网中各推算元素的精度!! ➢ 据测区的情况调查和图上设计结果!!写出文字 说明!!并拟定作业计划??
Mi M0
Li L0
M0LiM0
1 Pi
式中!! L i
Li L0
??所以
二. 导 线 网
Li
1 Pi

Pi
1 L i2
式中!!Li′是导线长Li以L0为单位时的长度?? 由上式可知!!如果已知线路的权Pi!!则可求出相应的单一线路
的 长度Li′ !!反之如果已知线路长度Li′!!则可求出相应的权Pi??现
现阶段主要采用GPS网结合电磁 波测距导线网的布设方案??
二.一.四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专用控制网的布设特点
专用控制网的用途非常明确!!因此建网时应根据特定的要 求进行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例如:
桥梁三角网对于桥轴线方向的精度要求应高于其它方向的精 度!!以利于提高桥墩放样的精度!! 隧道三角网则对垂直于直线隧道轴线方向的横向精度的要求高 于其它方向的精度!!以利于提高隧道贯通的精度!! 用于建设环形粒子加速器的专用控制网!!其径向精度应高于其 它方向的精度!!以利于精确安装位于环形轨道上的磁块??
精 以下图所示的一级导线网为例!!说明如何运用以上公式估算网
度 估
中结点和最弱点的点位精度??图中A!!B!!C为已知点!!N为结 点??各线路长度如图所示??试估计结点N和最弱点W的点 位中误差【不顾及起始数据误差影响】??

某风电场工程平面高程测量控制网施工方案

某风电场工程平面高程测量控制网施工方案

某风电场工程平面高程测量控制网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风电场工程平面、高程测量控制网施工方案旨在通过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和实施,保证风电场各项工程建设达到设计要求,并为后续风电机组的安装、调试和运维提供准确的空间位置和高程数据。

二、控制网布设原则1.布设原则:根据工程平面布置尽量选择具有稳定土质的地表平整区域。

2.控制网精度:位置精度不大于1cm,高程精度不大于2cm,并考虑不同地形地貌对控制网精度的影响。

3.控制网密度:根据工程的复杂程度和要求,合理选择控制网的布设密度,以满足后续工程测量需求。

三、控制网布设方案1.主控制网布设:施工风电场的总平面控制网布设,采用观测点累次复测的方法,通过闭合差控制,保证风电场整体位置精度。

(1)测站选址:选择地势较高、土质稳定的区域作为测站选址,保证观测点不受地形起伏和土壤变化的影响。

(2)基准点选择:选择公认的国家基准点作为控制网的基准点,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3)控制网密度:对于较大的风电场工程,可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合理增加控制网的密度,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次级控制网布设:根据风电场具体情况,采用多次观测和复测的方法,建立次级控制网,用以控制风电场内部的工程平面、高程和偏差。

(1)观测方案设计:根据风电场内各个子区域的特点,制定观测方案,合理布设观测点,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数据处理:针对观测数据,进行精确处理,计算得到各个工程平面的位置和高程数据。

(3)控制点的设置:在风电场的每个子区域内,根据观测点的位置精度要求,设置控制点,用于后续测量的平差和校核。

四、施工方案1.准备工作:组织施工人员和测量设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任务分工,进行现场勘测和布设控制网的前期准备。

2.主控制网施工:根据主控制网布设方案,在选定的测站上,依次进行测量观测、数据处理和控制点设置等工作。

3.次级控制网施工:根据次级控制网布设方案,在风电场各个子区域内,依次进行测量观测、数据处理和控制点设置等工作。

控制网布设原则

控制网布设原则

咱们平时说的控制网主要有首级网和加密网,首级网就是设计院做的控制网,一般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并不能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网来加密,以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

这样就存在一个加密网了,加密网的成果是有施工单位自己选点,埋点,以及测量,报监理单位复核、批准方能使用。

控制网又分为平面网和高程网,设计院要先提供一部分控制点给施工单位,设计交桩点有CP0,CPI,CPII,JY点,还有SM水准点,其中CP0,CPI,CPII是坐标点,JY点和SM点是高程点,是高程基准。

当然为使用方便CP0,CPI,CPII也可以带高程,作为高程点使用,这些设计单位提供的点位和成果就是咱们后续施工的加密网测设的依据。

加密网是又咱们自己施测,所以咱们主要就是要做好加密网:1、选点:点位选择要沿线路两侧布设,点位置不能离线路太远也不能离线路太近,太远了施工放样时不方便,太近了,在施工过程当中容易被破坏。

平面和高程网要在施工范围外50-100米为宜。

当然,客专上要求做沉降观测,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沉降观测的基准网也就是高程都是沿线路红线附近埋设。

特别是路基段,高差太大,沿着红线附近埋设为了方便沉降观测时不用转站太多,在300米左右一个点,桥上和隧道里面可能更长一点。

平面网要看有什么仪器测量,使用GPS测,还是直接用全站仪测。

用GPS测量时要保证相邻的一对点能通视,还有视野要开阔,周围不能有遮挡,附近不能有大面积水域。

用全站仪测量时要保证前后两个点都要通视的原则。

相邻两个点位之间要保证300米左右为宜,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2、埋点:埋点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考虑埋设深度,像咱们这边冻土层较深,埋的点位深度要达到1米8,方能保证冬天施工时控制点的稳定。

3、测设:高程用电子水准仪测量,测量数据仪器自动记录,每一测站自动提示超限与否,最后要注意往返程不超限方可。

平面用GPS 测量比较简单,但要注意,测量过程当中不能随意开关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本节首页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院
2.1.3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2.要有足够的精度 以工测控制网为例,一般要求最低一级控制网 (四等网)的点位中误差能满足大比例尺1:500的测 图要求(5cm)。 对于国家控制网而言,尽管观测精度很高,但 由于边长比工测控制网长得多,待定点与起始点相 距较远,因而点位中误差远大于工测控制网。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3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工测控制网可分为两种:测图控制网;专用控制网。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2.要有足够的精度 3.要有足够的密度 4.要有统一的规格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3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对于工测控制网,通常先布设精度要求最高的 首级控制网,随后根据测图需要,测区面积的大小 再加密若干级较低精度的控制网。用于工程建筑物 放样的专用控制网,往往分二级布设。第一级作总 体控制,第二级直接为建筑物放样而布设;用于变 形观测或其他专门用途的控制网,通常无须分级。
1/120 000(首级) 1/80 000(加密) 1/40 000 1/20 000
1/120 000
1/80 000 1/45 000 1/20 000 1/10 00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3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4.要有统一的规格 为了使不同的工测部门施测的控制网能够互相 利用、互相协调,也应制定统一的规范,如现行的 《城市测量规范》和《工程测量规范》。
3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3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平均边长(km) 测角中误差(″) 起算边相对中误差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二等
三等 四等 一级小三角 二级小三角
9
5 2 1 0.5
±1.0
±1.8 ±2.5 ±5 ±10
1/300 000 1/200 000(首级) 1/120 000(加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