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乐园八鄂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案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学会“聿”字。
3、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三、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道理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6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看老师写题目。
(师板书课题)2、谁来读诗题?认读“聿”字。
齐读诗题,读懂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题目的?3、提到陆游,大家应该不会陌生,他是()代的()诗人。
之前,我们积累过他写的哪些诗?还记得吗?选一首背一背,好吗?希望你的背诵能传递出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传递出陆游作这首诗的心情、愿望。
(生背诵)4、那么陆游想用《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告诉他的儿子什么呢?我们又能从中明白什么道理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二)学习古诗1、自己先将古诗多读几遍,看看自己读懂了诗中的哪些字、词、句,把自己知道的写在书中,等待与大家一起智慧共享。
2、谁愿意来读一读古诗?指名多位读。
3、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呢?说一说和大家一起共享。
全班交流。
4、还有自己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让大家帮助你解决。
生质疑。
5、理解了诗意,你认为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的是什么呢?(板书:学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实践)6、这首诗是作者在冬夜读书时的感想,也可以说是一种灵感,我想问一问同学们,陆游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告诉他的儿子这些呢?你能走进陆游,走进他的内心想象一下,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吗?学生想象,发言。
7、同学们的想象使诗歌更加立体起来、丰满起来。
请大家看插图,在一个冬天的深夜,陆游在灯下专心读着书,突然有了一些感想,于是奋笔疾书,之后便叫来自己的儿子子聿,把他想到的告诉他的儿子。
他会怎么说呢?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注意你的语气和态度。
(1)指名说(2)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乐园(一)》教学设计.doc

《语文乐园(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有关三国的歇后语,了解歇后语的特点,感受我国传统文化。
2、体会比较顿号与逗号的用法。
3、积累名言警句,激发学生在新学年里认真学习。
4、读文章,激发学生对阅读名著的兴趣。
5、结合新学期班委会的改选,进行口语交际《给我一次机会》。
训练学生勇于自荐,态度诚恳,理由充分。
6、能生动地描述景色,并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教学目标:1、积累有关三国的歇后语,了解歇后语的特点,感受我国传统文化。
2、体会比较顿号与逗号的用法。
3、积累名言警句,激发学生在新学年里认真学习。
4、读文章,激发学生对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读一读:1、默读文章,想想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师生交流:冰心小时候读《三国演义》的故事。
3、你有怎样的感受?冰心对《三国》的喜爱。
4、小结:《三国》被誉为我国的四大名著。
《三国》中的故事已经被我国民间广为流传。
二、读读有关三国的歇后语:1、学生自己读,想一想你能读懂多少?2、学生交流:关公面前耍大刀——关公的一把青龙偃月刀,温酒斩华雄。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诸葛亮用兵——神机妙算(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三国时,曹操率百万大军屯兵赤壁,欲一战歼灭孙(权)刘(备),孙刘联军为破曹殚思竭虑,苦无良策。
这时,东吴大将黄盖向大都督周瑜献火攻之计,周瑜点头应允,但苦于无人向曹操诈降,以使大军接近曹营连环船。
黄盖闻后,说愿行此计。
周瑜又言:“不受些苦,曹操怎能相信呢?”黄盖答道:“我受吴侯三世厚恩,虽肝脑涂地,也无怨无悔。
”第二天,周瑜召集众将商议退敌之策,命令诸将各领三个月的粮草,准备进攻。
黄盖则大唱反调,道:“莫说三个月,就是三十个月,也不起作用,不如投降算了。
”周瑜勃然大怒:“我奉主公(孙权)之命,督兵破曹,敢有说投降者一律斩首示众。
今两军对垒,你竟敢出此言,动摇军心,不斩杀你的脑袋,恐难以服众。
”喝令左右将黄盖推出斩首,后来在众将苦苦哀求之下,周瑜免去其死罪,脊杖五十,打得黄盖皮开肉绽,鲜血进流,几次昏死,观者无不泪下,这便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由来。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乐园三教案教学设计【语文】

【关键字】语文、小学六年级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乐园三》教案教学设计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乐园三》教案教学设计语文乐园三第一课时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积累应用成语。
2、让学生了解反问句的表达方式及效果。
3、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4、了解成语故事内容,谈启示。
重难点: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第一题1、读成语。
2、请学生讲述成语中的故事,并表扬阅读广泛的学生。
3、请学生写一写有关人物的成语,并讲其中的故事。
二、第二题1、朗读句子2、改成陈述句,再读一读。
3、补充句子,练读4、在课文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并将其改成陈述句。
三、第三题1、熟读故事2、指名复述故事。
3、说说“杯弓蛇影“的意思,再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从故事中受到的启示。
“杯弓蛇影”表面上是一种生理上的视觉错误,实指不健康的心态。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四、第四题1、反复诵读,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读了这两句的感受。
3、交流璋时积累的励志名言。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一、教师讲述家长会的要注,训练学生认真倾听。
二、学习将要点记录的方法三、抓要点予以归纳。
四、模拟场景,练习转述。
五、在讨论中学习如何中简明清晰地转述,让学生在转述练习中体会做记录可以避免遗漏。
六、让学生思考为了让家长能顺利参加家长会,还应该做哪些提示。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乐园三》教案教学设计语文乐园三第一课时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积累应用成语。
2、让学生了解反问句的表达方式及效果。
3、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4、了解成语故事内容,谈启示。
重难点: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第一题1、读成语。
2、请学生讲述成语中的故事,并表扬阅读广泛的学生。
3、请学生写一写有关人物的成语,并讲其中的故事。
二、第二题1、朗读句子2、改成陈述句,再读一读。
3、补充句子,练读4、在课文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并将其改成陈述句。
三、第三题1、熟读故事2、指名复述故事。
小学语文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乐园(六)》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语文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乐园(六)》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熟悉读后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方法。
2.学会提炼和表述感点,能围绕感点展开较为充分的论证。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对习作较感兴趣。
但写作能力有待提高,所以设计教学目标时因材施教。
3重点难点
学会提炼和表述感点,着重指导“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读后感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文题
1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是的,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这段时间,班级图书角多了不少书,班上也掀起了读书的热潮。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说说你平时读书会做些什么?
2读完一篇文章,一本书,我们多多少少会有自己的感悟,谁来说说自己最近的读书感悟?
3指名说
4把你们所想的写下来,组合成一篇有内涵的文章,这就是“读后感。
”
二、明确什么是读后感
1、出示幻灯片(什么是读后感)。
鄂教版语文六年级(下)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精编

板书
设计
作
业
设
计
1、补差:读熟课文、摘抄重点段落
2、《课堂作业》——夯实基础
3、培优:同步阅读
4、课后习题
教学
反思
课题
少年闰土
课时
两课时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1、学会和会认本组课文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难点
初步练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重点突破
预设
生成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知道作者惊异那么多人来悼念鲁迅先生,由此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什么?
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板书:深受爱戴
回忆了伯父几件事?板书
(二)带着问题,各小组合作学习
生成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你想认识这位少年吗?细细地读读课文。
辅助阅读:
1、注意文中生僻的字词,能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其间、仿佛、素、如许、单、无端)
2、填填你读课文后对闰土的认识:()的少年闰土,还能说说理由;
3、文中还有一个“我”,这“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学生反馈交流。(板书学生对闰土和“我”的认识。)
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4、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5、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鄂教版第八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八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鄂教版第八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训练目的一、本次“语文乐园”包括“我来试试”“探究与发觉”“口语交际”“习作”四部分。
二、“我来试试”的内容是读一读、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背一背。
读一读中,训练同学的发音又快又准。
三、习作。
课时量:4课时训练过程第一课时一、我来试试1、读一读,想一想。
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一些用词,是特别精妙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
(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岩)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向洛阳。
(峡)名词,往往成为笔下生动的借代,想一想,这几个名词,除了说明事物,还能代表什么。
2、读一读。
说一说绕口令,联系快速正确的吐词。
3、写一写,背一背。
先认为正确而不怀疑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认为正确而不怀疑你。
熟悉自己就是进步。
胜利时不要把自己看成巨人,失败是不要把自己看成矮子。
这几个句子,你从中看出有什么含义么?那么,你能从中找到缘由么?对,要自信,有不要盲目的自信。
要虚心,也不能一味的贬低自己。
4、读一读锦囊妙计这是依据三国演义的故事转变的。
主要将诸葛亮识破周瑜的阴谋,相反,用三个锦囊,分别让刘备在三种状况下照办,最终大获全胜的事情。
读完短文,先引导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再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鼓舞同学读原著,说出那三个锦囊。
其次课时二、探究与发觉提示语1、在对话中,我们时常说XX说,xx说道也就是说,说话是有提示语的。
2、介绍提示语的作用。
3、介绍提示语的不同位置。
4、练习写提示语。
三、口语交际好伴侣1、说一说你的好伴侣。
2、好伴侣都在一块儿干什么。
3、好伴侣之间有冲突么?读一读这篇文章,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状况。
4、同学之间演一演,可后,他们会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四、习作一次特殊的活动1、先回顾一下,这学期都开展了那些活动。
把他们制成表格。
2、表格留意几个不能缺少的内容。
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与的人、精彩的一幕。
3、把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件写下来。
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22少年闰土教学目标:1、学会九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一自然段。
4、运用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6、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难点: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2、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安排:四课时1、带领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疏通重难点字词,文章分段,重讲闰土外貌。
2、详讲“看瓜刺猹”。
略讲“雪地捕鸟”“潮汛看鱼”“海边拾贝”,总结闰土的人物形象。
3、分析文章重点,(语句,事件),体会全文的思想感情,最后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4、开展辩论活动。
(你想做闰土还是“我”)。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和你们年龄相仿的新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他啊?生:想!那好,老师先不告诉你们他是谁,也不告诉你们他长什么模样,我们先来看一首关于他的诗,看看你们从中能不能读出他是谁,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师展示幻灯片)少年闰土项戴银圈手持叉,少年英雄夜看瓜。
英姿勃发真飒爽,好像当年小飞侠。
(生读后自由发表观点,师通过提示学生得到文题,并板书。
)2、我们刚刚通过一首诗很模糊的了解了闰土,那下面我们来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那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师展示幻灯片,“月下刺猹”图,配字)。
师诵读:“深蓝的天空中、、、、、、逃走了。
”初次和这位朋友见面,你们对他有什么印象?(非常勇敢,机智,可爱、、、、、、)。
那大家来和他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二、新课初讲4、大家要不要全面的来了解这位朋友呢?你们已经预习课文了,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同时划出不认识的和不理解的词语。
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语文乐园八》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语文乐园八》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乐园八》教案教学设计语文乐园(八)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探讨与山有关的其他字的意义和区别。
2、以类似顺口溜的三字句,训练学生快速朗读的能力。
3、创色情景,指导学生理解背诵有关对待自己的格言警句。
4、通过阅读成语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鼓励学生探究与发现在引用别人说的话时语言表达形式的多变性。
6、创色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
7、回味学习中各种特别有意义的活动,学会围绕主题选择材料,把活动过程写清楚。
过程与方法:创色情景,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并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古文化遗产的感情,认识和感受汉语言的丰富多彩,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自学和积累优美词句。
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发言,学会准确表达。
教学用具:教学时数:5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执行时间:年月日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有名的古诗,你还记得吗?试着背给大家听。
(指名几个同学背几首)其实呀,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灿烂的文化,我们不仅会背,还要去理解他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语文乐园(八)的第一个板块———我来试试二、读一读,查一查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直至诵读,并想一想加点的字的意思。
2、学生查字典,弄清加点字的基本意思。
3、同桌讨论“山”、“峰”、“岭”、“峡”、“岩”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
4、全班交流反馈(1)、练习朗读,诵读。
(2)、指说诗句中的加点字的意思。
(3)、比较加点字的联系,可以口述比较。
也可以用绘画比较。
(4)、探讨与山相关的其他字的意义和区别。
5、小结,弄清加点字意思的不同之处。
6、齐读三句诗。
三、读一读1、自由朗读几次,由读通到读顺,由读顺到读熟,速度由慢到快,直到一口气能读下来。
注意读准押韵字的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乐园八鄂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案
导读: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在高度赞美某些作品或事物,表达由此产的愉悦感受。
2、培养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和生活的积累,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阅读时,在眼前出现画面,变“话”为“画”。
3、对鲁迅的名言以及他的人格有更进一步了解,并有所积累,从而受到教育和熏陶。
教学重难点:
积累名言和词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变“话”为“画”。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想一想,什么情况下会用到下面的词语。
1、在布置预习时,让学生通过查词典理解这些词语。
2、引导学生用相反意思的词语(不一定就是反义词),或创设的语言环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
3、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造句,运用词语。
参考:
妙笔生花:通常用来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匠心独运: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匠心,工巧的心思。
跌宕起伏: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
后来比喻见解、议论深刻。
百读不厌: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
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
叹为观止: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
拍案叫绝:形容特别赞赏,用手拍着桌子,情不自禁地叫好。
绝,罕见、极好。
二、读一读,你眼前会出现什么画面?
1、自由读这三句话,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2、小组互动: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3、全班交流。
4、带着体会品读句子。
5、指导学生在学过的课文中找找类似的句子,加深认识。
6、小结。
激励学生多思考,勤积累,善运用。
第二课时
三、读一读,记一记。
1、指名朗读名言,读准字音,读出语气。
2、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3、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讨论、交流读了这两句的感受。
4、在熟读的基础上强化记忆。
同桌互背互评。
5、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6、教师指导学生抄名言,注意把字写名言,注意行款整齐。
7、课后搜集鲁迅的格言警句。
四、读一读。
1、你读过哪些名人传记?
2、自由阅读短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3、根据老师的提示,自主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示:阅读名人传记时,你应该注意些什么?
4、组织交流,互为补充。
5、联系以前读过的名人传记,谈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