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控制点复测报告
控制点复测报告材料

控制点复测报告材料一、控制点选择控制点的选择应当能够覆盖测试范围内的所有重要功能模块和流程。
同时,控制点还应当是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在选择控制点时,还应当考虑到可操作性和测试周期的限制。
二、测试方法控制点的复测测试通常采用全面的、系统化的测试方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测试时,应当采用相同的测试环境和测试数据,以保证测试的一致性。
三、测试结果及分析1.功能测试结果:通过对控制点进行功能测试,确认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符合需求。
测试结果应当与初次测试的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性能测试结果:通过对控制点进行性能测试,评估系统的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等指标。
测试结果应当与初次测试的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系统的性能稳定性。
3.安全测试结果:通过对控制点进行安全测试,评估系统的安全性能,检测系统中的漏洞和安全隐患。
测试结果应当与初次测试的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
四、结论和建议通过对控制点的复测测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结论:系统在控制点上的功能正常,符合需求;系统的性能稳定,响应时间符合要求;系统的安全性能较好,不存在严重的漏洞和安全隐患。
2.建议: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建议在其他功能模块和流程上进行进一步的测试,以验证系统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同时,建议定期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控制点复测,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以上就是对控制点复测报告的详细描述,通过控制点的复测测试能够进一步验证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安全性能,从而为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有力的保障。
工程控制点复测报告

世行贷款福建渔港建设项目三沙中心渔港扩建工程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运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世行贷款福建渔港建设项目三沙中心渔港扩建工程项目经理部二零一七年九月二十日目录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 (3)三、复测方法 (4)四、复测成果及精度评定 (5)五、误差分析 (6)六、附件.............................................一、编制依据1.1 《水运测量规范》 (JTJ203-2001) ;1.2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 );1.3 《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 GB/T 19942 -2000 );1.4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12898 - 91);1.5 《中丶短程光电测距规范》( GB/T 16818-1997 )。
1.6 业主提供的已知控制点成果表。
二、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本工程项目位于福建省霞浦县三沙镇内,濒临东海,面向闽东渔场,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两座防波堤、一座码头及一栋渔民安置所,工程建成后,港内水域将达到 63 万卅,港内有效避风水域 41.57万川。
南防波堤工程780m、西防波堤工程545m、码头工程300m、栈桥工程80m、码头及后方平台工程7227川、渔民安置所2498川、港池疏浚以及堤头灯、水电、环保等配套设施项目 ;施工海域坐标:A: 26:54:47.7N,120:12:43.6EB: 26:54:42.3N,120:12:43.1EC: 26:54:40.3N,120:13:12.6ED : 26:54:38.6N,120:13:16.6EE : 26:54:40.7N,120:13:23.8EF: 26:54:44.9N,120:13:24.5E2.2测区概况测区内有已知控制点 4个:GT7、GT6、GT2、GT3三、复测方法3.1平面位置复测方法根据已知控制点点位分布实际情况及施工控制区特点,采用附合导线按四级导线精度要求进行复测,导线布置时以 GT7-GT6为起始边附合到GT2-GT3形成附合导线(见附图)。
控制点复核报告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东航站区及第三跑道建设工程雨水调蓄池工程测量控制点复核报告
一、交接数据
业主单位交接桩时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一共二个,分别为:C006、D03,移交时两点离施工现场较远而且两点不通视。
二个控制点坐标如下:[具体数据见附表一]
C006 X=83087.006 Y=72092.799 H=316.008
D03 X=83547.178 Y=72484.492 H=302.152
二、复测结果
根据已有的控制点,我项目测量队对所有交接桩的坐标进行了复测,复测过程如下:根据已交接控制点情况(两点不通视、距离现场较远),本项目只能转点到现场后做导线,使用GPS进行参数计算并复核精度布设现场控制点,后进行距离、角度观测后平差,转点坐标如下:
I101 X=84502.976 Y=72913.355 H=318.018
I105 X=84740.114 Y=72894.774 H=289.121
即以I101- I105为起算边,布设导线,闭合到I101上,复测处理结果见附表二。
特报告业主、设计及监理单位,以保证工程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
希望业主交控制点于现场。
GPS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范文

GPS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范文控制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内蒙古自治区一级公路国道110线改扩建TJ-2标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0+000~K5+948.8,全线均在原路基础上进行加宽扩建,路线走向与老路相同。
起点位于临河市西南,后与临河西外环相交,全长约5.948.8Km。
地形沿线地势自东北向西南逐步升高,但起伏极小,属于高程异常变化平缓地区。
二、复测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22)三、测量仪器中海达v8型双频GPS静态接收机四、施测方法测量过程中采用复测、加密同时进行的方法作业,复测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17个、加密控制点4个,对测量成果进行统一平差并与相邻标段进行联测,D29、D30是和TJ-1标共用边.1.平面控制点外业数据采集使用2台华测双频GPS接收机,观测时严格按《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的要求执行,采用静态定位技术施测,同步作业图形之间采用边连结的方式,并做到有较强的图形结构,确保该控制点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内业数据处理采用南方GNSS软件进行平差解算。
2.高程控制点外业数据采集使用2台华测双频GPS接收机,观测时严格按《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的要求执行,采用静态定位技术施测,每时段观测前后各量取天线高一次,用小钢卷尺从厂家规定的天线高量测基准面彼此相隔120°的三个位置分别量取天线到控制点标志面的垂直距离,互差应小于2㎜,取平均值为天线高。
内业数据处理采用南方GNSS软件进行拟合高程解算。
五、成果精度评定经南方GNSS软件解算平差后平面控制点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1/40000,约束平差后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20000精度满足要求;高程控制点用南方GNSS软件进行拟合高程解算后精度满足四等水准要求。
六、1.导线点测量成果报表(附后)2.水准点测量成果报表(附后)七、控制点平差成果(附后)八、测量仪器鉴定证书(附后)九、控制点布置图(附后)。
控制点复测报告

红山项目部
地面控制点复测报告
施工单位:中煤三建29工处
一、工程概况:
河北钢铁集团迁安红山铁矿有限公司混合井工程已掘进至管子道及马头门,需用钢丝投点的方法将管子道、马头门的方位及高程从地面引至地下,故对地面控制点进行复测。
二、点位联测
(一)测量的目的及依据
1、本次测量目的为复测施工方所做的马头门方向点坐标及高程
2、执行的技术标准
测量标准应按《工程测量规范》中有关规定执行。
(二)观测人员
本次联测主要观测人员:
(三)测量仪器及方法
1、测量仪器
本次观测采用索佳SET510型全站仪,精度5秒。
作业前仪器已鉴定合格、性能稳定。
(四)控制点
本次复测共有6个控制点,其中E003、E004为我方提供永久控制点,X21、 XD 为所做近井控制点,EN、WS为新做马头门方向控制点。
(五)复测成果表
(六)示意图。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精编WORD版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精编WORD版一、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控制网进行复测,并对控制点加密进行复测。
通过本次复测,评估控制网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及控制点加密的安全性。
二、测试方法1.对控制网进行复测:-检查控制网的连接情况,确保网络连接畅通。
-使用专业的测量设备对控制点进行测量,记录控制点坐标和高程数据。
-对控制点进行多次复测,并比对各次测量数据的一致性。
-对比复测结果和原始测量数据,评估控制网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修正控制点坐标和高程数据,确保其与复测结果一致。
2.对控制点加密进行复测:-使用专业的加密设备对控制点进行加密。
-对加密后的控制点进行解密,比对解密结果和原始控制点数据。
-重新加密解密后的控制点数据,比对加密解密前后的数据是否一致。
-评估加密解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确保控制点数据的保密性。
三、测试结果1.控制网复测结果:经过多次复测,控制点坐标和高程数据一致性良好,各次测量结果偏差较小,在允许范围内。
控制网连接情况良好,网络连接畅通。
综合评估,控制网准确性和稳定性高。
2.控制点加密复测结果:加密后的控制点数据解密结果与原始数据一致性良好,加密解密前后的数据一致性高。
加密设备运行稳定,加密解密过程准确可靠。
综合评估,控制点加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高。
四、结论通过对控制网和控制点加密的复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控制网准确性和稳定性高,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控制点加密准确性和安全性高,可以确保控制点数据的保密性。
3.建议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以保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4.建议加强对控制点加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五、改进措施1.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2.加强对控制点加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3.定期更新控制点加密算法和密钥,以提高控制点数据的安全性。
六、附录1.控制点复测数据表格2.控制点加密复测数据表格3.控制网连接测试记录4.加密设备运行记录以上为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供参考使用。
控制点复测报告

榆林市凯达路桥有限公司平利县白果坪至狮坪公路改建工程Ⅱ标项目部控制点复测报告编制:测量组审批:批准:平利县白果坪至狮坪公路改建工程Ⅱ标项目部二〇一八年五月导线点复测报告一、工程概况本标段为平利县白果坪至狮坪公路改建工程Ⅱ合同段桩号K4+400~K8+776.786,长4.4约 km。
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行车时速40km/h,其中K8+000-K8+776.768设计行车时速30km/h。
全线路基宽度8.5m,路面满铺宽度7.9m,两侧各0.3m宽的C20混凝土硬化路肩,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其中K4+400-k5+035和K5+383-K7+171(大概里程)两段为重新规划新建路段,其余路段基本沿旧路路线旧路改造。
并设有24座涵洞及8座桥梁,其中大中桥5座,小桥3座。
本标段设置长链一处为:K6+121.319=K6+085.497,长链35.822m,线路经JD32至JD66G共设平曲线35处,其中回头曲线6处,其余均为缓和曲线。
本标段超高以路基中心线进行旋转最大超高6%,K4+400-K8+000设计时速40KM/h,采用二类加宽,其中K8+000-K8+776.786段,设计时速30KM/h,采用一类加宽。
二、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5、《公路桥涵施工设计规范》(JTJ 041-2000);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7、平利县白果坪至狮坪公路改建工程设计文件。
三、使用仪器设备项目投入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四、主要测量内容一、控制测量的目的、主要任务和技术要求。
1、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并使各项构造物按规定精度、设计要求修建。
控制测量复测报告

1.设计桩点情况 (2)2 .加密复测技术依据 (3)3 .加密复测工作内容 (3)3.1 加密复测范围 (3)3.2 加密复测精度 (4)4 .加密复测工作的展开 (5)5 .坐标系统 (5)6 .施工控制点加密复测 (5)6.1 加密复测实施 (5)6.2 数据处理 (9)6.2.1 基线解算要求 (10)7 .施工控制点加密复测精度分析 (11)8 .复测结论及成果使用说明 (16)9 .平面补桩成果表 (17)10 .高程复测及加密成果 (18)11 .测量过程的注意事项 (22)附件一,资质证书 (23)附件二:主要人员资格证件 (25)附件三:测量设备检定证书 (25)贵开路线位于贵阳市境内东北部,起于贵阳北站,经长昆线贵阳东站后,途经水田镇、羊昌镇、南江(哨上)乡,终点位于开阳县城附近。
其中:新建铁路贵阳至开阳线铁路工程,贵开铁路第一项目标段包括正线贵阳东站长沙端( DK0+000 )至磨槽石隧道( DK14+109 )( DK3+700 之前为摆布单行线);联络线为贵阳北( LgDK1+200 )至贵阳东站( LgD2K11+313.9 )。
地处云贵高原东侧斜坡上,属高原岩溶地貌,主要山峰、河谷走向与大的地质构造线一致,呈南北向展布。
宽坦的背斜形成山岭,向斜狭窄形成河谷,为典型的隔槽式褶皱山区。
岩溶地貌在路线占领主导地位,以溶蚀峰丛沟谷为主,次为溶丘洼地及构造剥蚀中低山区。
海拔高程在 1000 ~ 1400m 间,普通相对高差 100~200m ;在褶曲翼部,由于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间分布,岩溶地貌呈带状展布,多为低缓的蜂丛谷地,在挨近分水岭、构造影响强烈处形成尤如侵蚀地形普通的深切“V”型峡谷。
按业主和技术方案要求,贵开线施工平面控制网按《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GPS 四等精度要求建网。
本标段设计院平面控制桩 CPI 桩点 12 个,除 CPI02 被破坏后,其余桩点现场经勘查后情况完好;CPII 桩点 7 个,除 CPII02、CPII01、CPII310 被破坏后,其余桩点经现场勘查情况完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控制点复测报告
————————————————————————————————作者: ————————————————————————————————日期:
ﻩ
世行贷款福建渔港建设项目
三沙中心渔港扩建工程
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运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世行贷款福建渔港建设项目三沙中心渔港扩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七年九月二十日
目录
一、ﻩ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ﻩ复测方法3ﻩ
四、复测成果及精度评定5ﻩ
五、误差分析6ﻩ
六、附件 (6)
一、编制依据
1.1 《水运测量规范》(JTJ203-2001);
1.2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1.3 《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GB/T 19942-2000);
1.4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91);
1.5 《中丶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 16818-1997)。
1.6 业主提供的已知控制点成果表。
ﻩ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ﻩ本工程项目位于福建省霞浦县三沙镇内,濒临东海,面向闽东渔场,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两座防波堤、一座码头及一栋渔民安置所,工程建成后,港内水域将达到63万㎡,港内有效避风水域41.57万㎡。
南防波堤工程780m、西防波堤工程545m、码头工程300m、栈桥工程80m、码头及后方平台工程7227㎡、渔民安置所2498㎡、港池疏浚以及堤头灯、水电、环保等配套设施项目;施工海域坐标:
A: 26:54:47.7N,120:12:43.6E
B: 26:54:42.3N,120:12:43.1E
C: 26:54:40.3N,120:13:12.6E
D:26:54:38.6N,120:13:16.6E
E:26:54:40.7N,120:13:23.8E
F:26:54:44.9N,120:13:24.5E
2.2测区概况
测区内有已知控制点4个:GT7、GT6、GT2、GT3
三、复测方法
3.1平面位置复测方法
根据已知控制点点位分布实际情况及施工控制区特点,采用附合导线按四级导线精度要求进行复测,导线布置时以GT7-GT6为起始边附合到GT2
-GT3形成附合导线(见附图)。
测量时采用DTM102NC全站仪(测距精度±(2+2D)、测角精度2"),采用方向观测法水平角观测2测回,距离对向观测4测回。
仪器精度见表3.1.1。
表3.1.1 全站仪精度指标
仪器名称精度最小显示仪器编号产地备注DTM102NC±(2+2D)2" 1"/0.5"807087已检校3.2高程复测方法
高程复测采用布设一条四等闭合水准路线(见附图)。
技术要求见表3.2.1和表3.2.2用KL-70水准仪施测。
仪器精度见表3.2.2。
表3.2.1 等级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四
MΔ(mm)±5
MW(mm)±10
仪器型号KL-70
水准尺双面
观测方法中丝读数法
观测顺序后后前前
观测次数与已知点联测往返环线或附合往
往返较差、环线或附合线路闭
合差(mm) 平丘地±20√L 山地±5√n
表3.2.2 水准仪精度指标
仪器名称精度仪器编号产地备注DZS3-13mm已检校
表3.2.2 等级水准测量测站的技术要求
等级四
仪器型号DZS3-1
视线长度(m) ≤80
前后视距差(m)≤3.0
前后视距累积差(m) ≤10.0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三丝能读数
基辅分划(黑红面)读数较差(mm) 3.0
基辅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 5.0
四、复测成果及精度评定
4.1 复测成果见附表
点号N(m)E(m) Z(m)备注GT72978624.662 520956.521 11.403设计点GT62978690.994 521082.770 4.869 设计点N1 2978893.019 521396.149 加密点N2 2978559.856 522054.181 加密点N32978053.899 522106.919 加密点GT2 2977976.624 522019.249 6.926 设计点GT32977974.203 521967.8276.229 设计点
4.2 精度评定
坐标方位角闭合差fβ=-11.8″<f允=±10√n=±22.36″,测角中误差 mβ=-2.2″<mβ允=±5.0″,全长相对闭合差T=f/∑D=1/15335<T允=1/15000。
GT7-GT6高程偶然中误差为MΔ=2mm<M允=5mm,高程闭合差f实=8<f允=±5√n=±11.18mm。
GT2-GT3高程偶然中误差为MΔ=2.5m m<M允=5mm,高程闭合差f实=3<f允=±5√n=±11.18mm符合限差要求,说明控制点稳定,可以使用。
五、误差分析
1、对中误差
因控制点标石对中点位太大,不能精确对中。
2、粗差影响
各点观测与对中时,个人因素也有一定的精度影响。
六、附件
7.1控制点复测加密平面布置图。
7.2导线测量记录表。
7.3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7.4水准测量记录表。
7.5 DTM102NC 全站仪鉴定证书。
7.6 KL-70水准仪鉴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