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整理

合集下载

植物学整理

植物学整理

第四章1.植物群落(P172)2.层与层片的区别(P179)主要层与次要层:●主要层在创造群落环境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并影响决定着其他层次,其消长会导致群落发生质变。

一般:群落的最高层就是主要层例外:稀树草原泥炭藓沼泽林●次要层在创造群落环境方面起着次要作用,其存在、种类组成、个体数量、结构状态等,取决于主要层的作用于影响层与层片的区别:●层片是群落的三维生态结构,它与层有相同之处,但又有质的区别。

一般层片比层的范围要窄。

3.种面积曲线和种丰富度最小面积对一个特定的群落类型能够提供足够的环境空间,或者能够保证展现出该群落类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的真实特征的一定面积。

4.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它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各物种的个体数目及其均匀程度。

⏹遗传多样性❑染色体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DNA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 5.生态位:将一个生物单位的生存条件总集合体称为生态位。

6.波动与演替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时间上同时发生区别:波动可逆,演替不可逆;波动经历时间短,演替经历时间长7.演替顶极1)理论–单元顶极理论–多元顶极理论–演替顶极格局假说–单元顶极假说(monoclimax theory)由美国的Clements(1916)提出,认为:–一个地区的全部演替都将汇聚为一个单一、稳定、成熟的顶极群落(气候顶极)。

–顶极群落的特征只取决于气候。

–该假说把群落和单个有机体相比拟。

多元顶极理论(polyclimax theory)由英国的A.G.Tansley提出, 认为:●如果一个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它的演替过程,就可看作是顶极群落。

在一个气候区域内,群落演替不一定都要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极终点。

植物学资料整理汇总

植物学资料整理汇总

一、细胞壁的结构1、胞间层(中层):主要成分为果胶质。

2、初生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及少量的果胶质、半纤维素):初生壁一般薄而柔软,可塑性大;同时可透水分和溶质3、次生壁:(形成于细胞停止生长以后,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及木质。

):较厚,坚硬;分为外、中、内三层;次生壁强烈加厚的cell多数是死细胞。

4、纹孔:细胞壁增厚时,并非全面均匀增厚,其中常留有不增厚的部分称纹孔。

实际上并非真正的孔,而是一些薄壁的区域。

分为具缘纹孔(底>口,发生在次生壁强烈加厚的细胞间。

)、单纹孔、半具缘纹孔5、胞间连丝:在相邻的生活细胞之间,细胞质常以极细的细胞质丝穿过细胞壁而彼此相互联系,这些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丝叫胞间连丝。

二、分生组织(也称形成组织)1、原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位置:根尖、茎尖的先端细胞特点:1)形小、壁薄、质浓、核大、无或仅具小液泡,排列整齐,无胞间隙;2)终身保持分裂能力。

2、初生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位置:根、茎前最幼嫩部位,位于原分生组织之后。

特点:一方面cell仍能分裂;一方面cell开始初步分化3、次生分生组织:仅见于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侧生分生组织)位置:根、茎中轴的侧面。

来源:成熟cell脱分化而成。

两类形成层→使根茎增粗。

木栓形成层→形成周皮4、居间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三、薄壁组织(营养组织分布:较广,6种器官均有。

特点:(1)都是活cell、壁薄、核小、形大、液泡大、细胞间隙大;(2)cell分化程度浅,具潜在的转化能力,具较大的可塑性。

类型:同化组织、贮藏组织、储水组织、吸收组织、通气组织、传递cell四、输导组织木质部: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的一种复合组织,包括管胞和导管分子、纤维、薄壁细胞等。

韧皮部:复合组织,包含筛管分子或筛胞、伴胞、薄壁细胞、纤维等不同类型的细胞。

1、导管分子与管胞位于木质部(死细胞)(1)都是死 cell,成长管状,胞壁增厚,木质化。

共同点(2)侧壁增厚不均匀,呈现多种花纹。

植物学资料( 重点整理)

植物学资料( 重点整理)

三、名词解释(15分)柑果(举例):由复雄蕊(1分)形成,外果皮革质(0.5分)中果皮较蔬松(0.5分),内果皮膜质(0.5分),内表皮囊状突起,例:桔、橙(0.5分)。

ddd有胚植物:在生活史中,出现胚的植物的总称(2分),如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等。

十字形花冠:花瓣4片,排成十字形,称十字形花冠,为十字花科植物花的花冠。

dddd合轴分枝:顶芽生长活动(1分)一段时间以后,或者死亡或分化为花芽(0.5分),而靠近顶芽(0.5分)的一个腋芽(0.5分)迅速发育为新枝,代替主茎(0.5分)。

ddd小穗:由颖片和1至数朵小花组合而成的结构(2.5分)。

如在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

ddd颈卵器:形如瓶状的多细胞的雌性生殖器官(2分),由颈部和腹部组成(0.5分)。

其中,有颈沟,腹沟和卵细胞。

地衣:藻类和真菌两类植物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共生体。

ddddd单性结实(举例):不通过受精(1分),子房就发育形成果实(1分),例如,香焦ddd侧膜胎座:单室(0.5分)复子房(0.5分)或假数室子房(0.5分),胚珠着生于心皮边缘(0.5分)相连的腹缝线上(1分)。

dd单身复叶:仅有1枚小叶的复叶(1分),原为三出复叶的,2枚侧生小叶退化而形成(1分),小叶与叶柄间具关节,叶轴常具翅(1分)。

如柑橘叶。

; dd聚药雄蕊(举例):花药合生成筒状(1分),花丝分离(1分),如向日葵(1分)。

dddd菌丝体:真菌的分枝或不分枝的无色菌丝的营养体。

浆果(举例):外果皮薄(1分),中果皮(0.5分)、内果皮(0.5分)均肉质化,并充满汁液。

例番茄学名:拉丁文(0.5分)属名(1分首字母大写为名词)+种加词(1分全大写为形容词)+定名人(0.5分首字大写),如:Oryza sativa L; ddd藻类:是一类含光合色素的低等自养植物的总称,如蓝藻,绿藻,红藻,褐藻。

菌类:菌类是一类不含光合色素的低等异养植物的统称(2分)。

如细菌,粘菌,真菌等假果:除子房外,还有花托(0.5分),花萼(0.5分),甚至整个花序(0.5分)都参与形成的果实,称为假果。

药用植物学整理

药用植物学整理

药用植物学整理绪论一、名词解释1、药用植物学:就是一门以具备医疗保健促进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形态、非政府、生理功能、分类鉴别、资源研发和合理利用的学科。

2、本草:古代记载药物的著作。

也指古代对于药物的称谓,由于草本占多数,故名。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一、名词解释1、细胞器:就是细胞中具备一定形态结构和共同组成,具备特定功能的微器官,也表示拟将器官。

2、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定型的细胞核,由原核细胞形成的生物表示原核生物。

3、半复粒淀粉:具有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除有它各自的层纹外,在外面另被有共同层纹的淀粉粒。

4、细胞学说: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几乎同时明确提出了细胞学说:一切动植物有机体都就是由细胞形成的。

即为细胞就是形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填空题1、细胞核具有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染色质四部分。

2、原生质体内物质按照促进作用、形态及组分差异,又分成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三部分。

、3、白色体与物质的累积和储藏有关,其中所造粉体制备淀粉,蛋白质体制备蛋白质,造油体制备脂肪及脂肪油。

三、选择题1、糊粉粒多分布于植物的种子。

2、桃子明朗后易变硬,农业上的迳麻,都就是由于细胞壁的胞间层的果胶熔化而并使细胞相互拆分导致。

3、不具有次生壁的细胞有厚角细胞。

(它是活细胞)4、草酸钙晶体中重新加入20%硫酸晶体可以熔化,并进一步构成针状晶体划出。

5、草酸钙晶体通常存有于细胞的液泡中。

四、问答题1、试述细胞壁有哪些特化现象?可用什么鉴别方法?细胞壁的特化现象包含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黏质化和矿质化等。

鉴别方法:木质化的细胞壁加间苯三酚试液一滴,待片刻,再加浓盐酸一滴,即显红色。

木栓化细胞壁遇苏丹ⅲ试液可染成红色。

角质层遇苏丹ⅲ试液可被染成橘红色。

黏液质化的细胞壁突遇玫红酸钠醇溶液涂成玫瑰红色,突遇钌白试剂可以涂成红色。

矿质化是指细胞壁中含有硅质或钙质等。

植物学笔记(二)[整理版]

植物学笔记(二)[整理版]

植物学笔记(二)植物学笔记(二)植物学》课程学习辅导(三)第三章植物的组织一、本章主要内容(一).细胞的分化和组织的形成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逐渐到细胞的分裂停止,细胞外形伸长,以至形成各种具有一定功能和形态结构的细胞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分化是植物组织形成的基础。

(二)植物组织的类型具有相同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细胞群,叫组织。

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组织。

分生组织是具有持续细胞分裂能力的组织,位于植物体生长的部位。

依性质和来源的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依位置来分,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薄壁组织是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主要组织,占植物体积的大部分。

根据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同化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贮水组织等。

它们共同结构特点是:细胞壁薄,有细胞间隙,原生质体中有大的液泡,细胞体积比分生组织大得多,但大多仍为等直径的形状。

保护组织是覆盖于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其功能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控制植物体与环境的气体交换,防止病虫害侵袭和机械损伤等。

保护组织包括表皮和周皮。

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组织。

主要特征是细胞呈长管形,细胞间以不同的方式相互联系,在整个植物体的各器官内成为一连续的系统。

根据运输物质的不同,输导组织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输导水分和溶于水中矿物质的导管和管胞。

一类是输导营养物质的筛管和筛胞。

机械组织是对植物起主要支持作用的组织。

细胞大都为细长形,其主要特点是都有加厚的细胞壁。

常见的机械组织和后角组织。

分泌组织能够分泌蜜汁、粘液、挥发油、树脂、乳汁等物质的组织,叫分泌组织。

分泌组织分为外部分泌结构和内部分泌结构。

二、教材重点和难点(一)重点掌握六类组织的概念和结构特点本章主要讲植物的六类组织,每类组织都从概念、结构特点、功能、分布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在以后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各章中,要反复涉及各类组织,所以在学习本章内容时,不必作过细的探讨,应该着重掌握各类组织的概念及其细胞特点,以便能清楚地区分它们。

植物学整理笔记

植物学整理笔记

植物学整理笔记第四章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种子植物根据其胚胎是否有包被,又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类。

P68✧种子植物的植物体在构造上一般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其中前3种称为营养器官,后3种称为繁殖器官。

P68第二节种子萌发与营养器官的发生✧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P68✧所谓假种皮,严格地说是指从胚珠基部向外突起,发育形成包裹在种子外面、色泽鲜艳的一种结构(如荔枝、龙眼)。

P69✧成熟的种子,种皮上一般还有种脐、种孔、种脊,种脐和种孔是每种植物都具有的构造。

P69✧胚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个部分。

P70✧根据子叶的数目,种子植物可分为三大类:具有两个子叶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具有一个子叶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的子叶数目不定,通常都是两个以上.P70✧种子的类型P701.无胚乳种子:这类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子叶肥厚、贮藏大量的营养物质,代替了胚乳的功能。

许多双子叶植物,如刺槐、梨、板栗、油茶、核桃等都是无胚乳种子.2.有胚乳种子:这类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胚乳占种子大部分,胚较小,如油桐、橡胶树、松、稻、麦等.许多双子叶植物,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和全部裸子植物的种子,都是有胚乳种子。

✧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P72✧幼苗类型分为两种:子叶出土的幼苗和子叶留土的幼苗。

P73第三节根✧根是种子植物的重要营养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室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以及溶于水中的无机盐类,并通过根的维管组织输送到地上部分,根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具有合成的功能,此外还有固定支撑作用、输导作用、贮藏作用和繁殖作用(营养繁殖)。

P75✧定根(主根、侧根)和不定根P751.由种子中的胚根萌发而形成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和从主根产生的侧根。

2.有些植物的根还可以从茎、叶、胚轴等部位产生,与胚根无关,称为不定根。

蕨类、种子植物扦插、单子叶植物等的根。

植物学整理

植物学整理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植物学知识归纳整理一、组织构成高等植物体的细胞有多种类型,形态结构相似、生理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为组织多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组织的类型依照发育程度、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划分:分生组织成熟组织分生组织分生组织:位于植物体生长的部分,具有持续性或周期性的分裂能力,植物体的其它组织都是由分生组织分化而来的分生组织细胞的特点:体积小,排列紧密,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无大液泡而有分散的小液泡1、根据发生次序划分:原分生组织:位于根尖、茎尖的最先端,持续保持旺盛的分裂能力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衍生而来,紧跟在原分生组织之后,细胞已开始初步分化次生分生组织:某些成熟的薄壁细胞脱分化恢复分裂能力(如根部的中柱鞘细胞)2、根据分布位置划分:顶端分生组织:位于根尖、茎尖(产生新叶、腋芽、花),使植物长高。

侧分生组织:位于根、茎周侧,维管形成层(根、茎增粗)、木栓形成层,让植物增粗。

居间分生组织:位于成熟组织之间(茎的节间、叶鞘的基部),在一定时间具有分裂能力,禾谷类的拔节、抽穗,韭菜、葱割去叶后继续生长,土豆的顶根都与居间分生组织有关。

成熟组织:根据生理功能划分:1.薄壁组织:广泛分布于植物体的各个器官,细胞特征:体积大,壁薄,细胞间隙大根据生理功能进一步划分为①同化组织:植物体的绿色部分,叶绿体丰富,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②贮藏组织:根、茎、果实和种子,细胞内含有大量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油脂),水稻的胚乳细胞,马铃薯的块茎,贮藏水分,旱生植物仙人掌,高寒植物红景天,肉质叶片的细胞内含有大量水分,以适应干旱环境③通气组织:湿生、水生植物体内,薄壁细胞间隙特别发达,形成气腔或气道,有利于气体交换,如水稻、莲因为薄壁组织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基本组织,所以也叫基本组织2.保护组织:位于植物体表面,由一层或数层细胞组成,可以防止水分过度散失、病虫害侵袭、机械损伤①表皮:一层细胞,排列紧密,外层角质化甚至有蜡被,如甘蔗,叶片上有特化为气孔的保卫细胞,调节水分蒸腾和气体交换表皮附属物如毛装体,棉花种皮上的表皮毛就是我们常说的棉花②周皮:植物老根、老茎外表取代表皮的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 木栓层 + 木栓形成层 + 栓内层特点:不透水、绝缘、隔热、耐腐蚀,栓皮栎3.输导组织:植物体内长距离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组织,细胞长管形,细胞间以各种方式相互联系、贯穿于整个植物体,形成一个连续的系统①导管和管胞: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导管细胞的原生质消失,两端有大的穿孔,导管长度几厘米至数米,高大植物、攀缘植物导管细胞壁木质化,且增厚的方式多种多样,因而形成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导管管胞为裸子植物(如松、柏、银杏)特有的输导组织,被子植物以导管为主,但也有管胞。

动植物学的整理方法

动植物学的整理方法

动植物学的整理方法
动植物学的整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野外观察:通过对动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观察和记录,了解其生态习性、分布区域、习性等信息。

可以记录相关的行为特征、食性、繁殖方式等。

2. 标本采集:选择代表性的动植物个体,采集标本进行研究和保存。

采集标本时要遵守相关规定,尊重自然环境,不损害生物生态平衡。

3. 形态鉴定:利用显微镜、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和记录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如叶片的形状、花朵的结构、果实的外形、动物的骨骼结构等。

4. 遗传分析:通过基因测序、DNA条形码等技术手段,研究动植物的遗传信息和亲缘关系,揭示物种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

5. 生态学调查:通过对动植物的种群数量、空间分布、群落结构等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解物种的生态特征和群落的相互影响。

以上是动植物学整理的一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整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植物学知识归纳整理一、组织构成高等植物体的细胞有多种类型,形态结构相似、生理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为组织多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组织的类型依照发育程度、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划分:分生组织成熟组织分生组织分生组织:位于植物体生长的部分,具有持续性或周期性的分裂能力,植物体的其它组织都是由分生组织分化而来的分生组织细胞的特点:体积小,排列紧密,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无大液泡而有分散的小液泡1、根据发生次序划分:原分生组织:位于根尖、茎尖的最先端,持续保持旺盛的分裂能力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衍生而来,紧跟在原分生组织之后,细胞已开始初步分化次生分生组织:某些成熟的薄壁细胞脱分化恢复分裂能力(如根部的中柱鞘细胞)2、根据分布位置划分:顶端分生组织:位于根尖、茎尖(产生新叶、腋芽、花),使植物长高。

侧分生组织:位于根、茎周侧,维管形成层(根、茎增粗)、木栓形成层,让植物增粗。

居间分生组织:位于成熟组织之间(茎的节间、叶鞘的基部),在一定时间具有分裂能力,禾谷类的拔节、抽穗,韭菜、葱割去叶后继续生长,土豆的顶根都与居间分生组织有关。

成熟组织:根据生理功能划分:1.薄壁组织:广泛分布于植物体的各个器官,细胞特征:体积大,壁薄,细胞间隙大根据生理功能进一步划分为①同化组织:植物体的绿色部分,叶绿体丰富,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②贮藏组织:根、茎、果实和种子,细胞内含有大量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油脂),水稻的胚乳细胞,马铃薯的块茎,贮藏水分,旱生植物仙人掌,高寒植物红景天,肉质叶片的细胞内含有大量水分,以适应干旱环境③通气组织:湿生、水生植物体内,薄壁细胞间隙特别发达,形成气腔或气道,有利于气体交换,如水稻、莲因为薄壁组织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基本组织,所以也叫基本组织2.保护组织:位于植物体表面,由一层或数层细胞组成,可以防止水分过度散失、病虫害侵袭、机械损伤①表皮:一层细胞,排列紧密,外层角质化甚至有蜡被,如甘蔗,叶片上有特化为气孔的保卫细胞,调节水分蒸腾和气体交换表皮附属物如毛装体,棉花种皮上的表皮毛就是我们常说的棉花②周皮:植物老根、老茎外表取代表皮的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 木栓层 + 木栓形成层 + 栓内层特点:不透水、绝缘、隔热、耐腐蚀,栓皮栎3.输导组织:植物体内长距离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组织,细胞长管形,细胞间以各种方式相互联系、贯穿于整个植物体,形成一个连续的系统①导管和管胞: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导管细胞的原生质消失,两端有大的穿孔,导管长度几厘米至数米,高大植物、攀缘植物导管细胞壁木质化,且增厚的方式多种多样,因而形成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导管管胞为裸子植物(如松、柏、银杏)特有的输导组织,被子植物以导管为主,但也有管胞。

管胞细胞壁也木质化,也有不同的纹路,但两端没有穿孔,相互间以倾斜相邻部分侧壁上的纹孔相通②筛管:运输营养物质(同化产物)管状细胞纵行连接,为生活细胞,细胞核消失,细胞壁不增厚,两端特化为筛板,筛板上有许多筛孔,两个筛管细胞以此连通在筛管细胞旁有一至数个狭长的伴胞,为生活细胞4.机械组织:支持和加固植物体,细胞壁增厚①厚角组织:细胞壁在彼此接触的角隅处加厚,细胞壁成分主要纤维素,不含木质,生活细胞,有叶绿体,存在于幼茎、叶柄、花梗等处,蚕豆茎的4棱②厚壁组织:细胞壁均匀加厚,增厚部分为木质,细胞腔小,成熟细胞无原生质,5.分泌组织:分散在植物体表面或体内的具有分泌能力的细胞群外分泌结构:位于植物体表面,分泌物往往排出体外a.腺毛:毛状体,单细胞或多细胞,分泌粘液b.蜜腺:花蜜为蜜腺产生,蜜源植物内分泌结构:位于植物体内部,分泌物也在内部a.分泌细胞:单个分散于薄壁组织中,胡椒茎、叶内的油脂细胞b.树脂道:松柏类的树脂道,管状结构,内层上皮细胞分泌树脂(松香);漆树分泌漆汁,植物受伤,分泌物流出,工业原料c.乳汁管:管状结构,有分支,贯穿于植物体内,三叶橡胶,经济价值很高,巴西盛产橡胶根的结构和功能种子萌发,胚根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主根,主根继续生长,形成各级侧根直根系:主根持续保持生长,主根、侧根区分明显。

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蚕豆、棉花,须根系:主根早期枯萎,产生大量的根,外形像胡须。

单子叶植物,小麦、水稻根尖可分为:1.根冠:多层疏松薄壁细胞组成,像一个帽子罩在根的分生区前端,起保护作用根在土壤里生长时,外层细胞不断脱落,内部分生组织不断产生新的细胞进行补充,脱落的细胞形成粘液,减少根尖与土壤的摩擦,2.分生区:分生组织细胞组成,所占根尖比例很小,根的生长是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的结果。

分裂产生的细胞少数向下加入根冠,多数向上发展3.伸长区:在分生区之后,细胞生长快,使根在土壤中前进,伸长区后方细胞已停止分裂而开始分化,已有维管束形成4.成熟区(根毛区):细胞产生分化,根的各种组织形成,行使吸收、输导、贮藏等功能,显著的特点是外表密被根毛,根毛是由一部分表皮细胞突出形成的管状物,根毛的产生大大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寿命短,几天至几周,有新的不断补充根的内部结构初生结构根的初生分生组织分化产生,根毛区的横切面上,1.表皮:单层细胞,长方柱形,长轴与根的纵轴平行,细胞壁薄,含有大液胞,排列整齐,无间隙,一部分表皮细胞形成根毛2.皮层:位于表皮和维管柱之间,多层大型薄壁细胞,排列疏松,间隙大功能:将表皮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类运送到中柱,皮层内也有一些贮藏组织皮层最内侧靠近维管柱的一层细胞称为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无间隙,细胞壁环带加厚并栓质化,称为凯氏带,其中少数细胞仍然保持薄壁状态,成为水分和营养物质的通道3.维管柱:内皮层以内的所有部分。

中柱鞘、木质部、韧皮部、髓组成中柱鞘:12层或多层薄壁细胞,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可以脱分化后分裂)种子植物的侧根是从中柱鞘细胞分生出来的,侧根形成过程中同样分化出维管束,与主根的维管束相通初生维管束: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心,伸出几个辐射角,辐射角的数目因种类不同而异,2个,3个,多个初生木质部的发育方式为外始式,辐射角尖端是最早形成的原生木质部,导管口径小,环纹、螺纹导管,而后向中心发展成为后生木质部,导管口径大,梯纹、网纹和孔纹导管初生韧皮部位于初生木质部的辐射角之间,与初生木质部的辐射角相间排列,二者为薄壁组织分开,发育方式也为外始式,原生韧皮部在外方,后生韧皮部在内方4.薄壁组织: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少数植物根中央的髓次生结构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和少数双子叶植物,根的寿命很短,没有加粗生长,根的初生结构保持到植物体死亡,即无次生生长。

裸子植物和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根完成初生生长后,由于形成层和木栓层的活动,根的直径加粗,称为次生生长,由此产生的结构称为次生结构。

1.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初生韧皮部内侧(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初生木质部辐射角尖端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逐渐扩展并外推到中柱鞘,形成一个波浪形的环。

而后,由于初生韧皮部内方的形成层细胞分裂速度快,初生木质部辐射角尖端细胞分裂速度慢,从而使原来波浪形的环变为一个整齐的圆环,以后形成层细胞分裂速度一致,所以根的加粗生长是均匀的。

形成层细胞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

但根的加粗生长主要是次生木质部不断增加的结果。

因而,次生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排列方式与初生结构完全不同次生结构和初生结构在细胞组成成分上基本相同,但次生结构在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之间产生一些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正对初生木质部的辐射角,具有横向传导和贮藏养分的机能。

2.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在次生生长过程中,中柱鞘以外的皮层和表皮细胞,因中柱的不断扩大而涨破。

同时,中柱鞘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

木栓形成层向内产生的薄壁细胞为栓内层,向外产生木栓层,木栓层细胞排列紧密,成熟后细胞质消失,细胞壁栓质化,死亡细胞内充满空气,从而隔绝了皮层与中柱之间的物质流通,外围组织因此死亡,由栓内层、木栓形成层、木栓层组成的周皮行使保护功能。

周皮逐年产生和死亡积累形成树皮。

根的生理功能1.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水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原生质的重要组分,参与代谢反应,物质运输的溶剂,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打蔫)。

无机盐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细胞组分,参与代谢反应2.根的合成作用,某些氨基酸、植物激素、植物碱、有机氮在根部合成,这对植物地上部分的生命活动有重大影响3.根的贮藏作用:根的薄壁组织发达,萝卜、甜菜、甘薯的肥大的根(贮藏营养)。

4.根的繁殖能力:樱桃、刺槐、李、桑等的根可以产生不定芽,形成地上枝。

茎的结构和功能胚根→主根,胚芽→地上茎叶系统,茎的外形圆柱形,提问:还有哪些?三棱形,四棱形,多棱形(芹菜)茎上着生有叶和芽,着生叶的部位称为节,芽着生于茎的顶端和节的腋部,芽是未发育的枝条、花或花序的原始体叶芽→枝条,花芽→花或花序,混合芽→枝、叶、花或花序(苹果的芽)茎的生长由茎尖顶端分生组织引起,茎尖可分为生长区、伸长区基部突起(相当于根冠的部位)、伸长区、和成熟区,茎的内部结构初生结构:茎顶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形成的组织1.表皮:单层细胞,排列整齐,外壁加厚,角质或蜡质,有表皮毛2.皮层:薄壁细胞组成,与根比较,茎的皮层所占比例较小,紧靠表皮有厚角组织,内部薄壁细胞有叶绿体,因此幼茎常呈绿色。

3.维管束:组成方式有外韧、双韧、周韧、周木,但排列方式不同。

茎的初生木质部完全在初生韧皮部内方,二之间有束中形成层,初生木质部中有木纤维,初生韧皮部中有韧皮纤维,每个维管束排列成环状4.髓:位于中央,由薄壁细胞组成5.髓射线:位于维管束之间,由薄壁细胞组成,连接髓和皮层,有横向运输的作用次生结构:与根相似,也是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所致1.形成层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束中形成层细胞开始分裂活动,与束中形成层位置相当的髓射线细胞也开始分裂活动,形成筒状,向内形成木质部,加在初生木质部外方,茎加粗的主要原因向内形成韧皮部,加在初生韧皮部的内方2.木栓形成层近表皮的皮层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也可从中柱鞘、甚至韧皮部薄壁细胞发展而来结构与根的情况相似年轮:多年生木本植物的横切面上,同心环早材:在春、夏季,气候适宜,水分充足时,茎形成层活动旺盛,所形成的导管细胞多,管腔大,木纤维成分少,材质疏松而颜色较浅。

晚材:在入秋时,气候变冷,雨量减少,形成层活动减弱甚至停止,所形成的导管细胞少,管腔小,木纤维成分多,材质紧密而颜色较深。

一个年轮 = 一个早材 + 一个晚材同一年的早材和晚材界限不明显,但第一年的晚材和第二年的早材界限明显,这就是年轮线。

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了解)与根相似,只有初生结构而没有次生结构,维管束散生于基本组织中,没有皮层和髓界限,髓射线也不能清楚区分水稻:表皮角质化、硅质化,表皮以内为厚壁机械组织,其下为多层细胞组成的基本组织,靠外的含有叶绿体,因而茎杆呈绿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