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
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及室间隔缺损(VSD)的患者58例在术前显示缺损位置、大小及其边缘的解剖特点。
术前筛选病例及指导封堵器的选择。
术中引导封堵器放置,术后随访评价疗效。
结果:TTE测量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缺损大小2.0~3.5cm。
在TTE监测下行封堵术,术后仅1例68岁女性感胸闷,于1周内症状消失。
TTE测量舒张期室间隔缺损VSD缺损大小2.0~8.0mm。
在TTE监测下行封堵术,封堵术后2例出现微量残余分流,24~48h消失,随访1个月~1年,发现1例残余分流,57例封堵成功。
结论:TTE在ASD、VSD封堵术的病例筛选、封堵器选择和放置以及在术后进行随访评价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经胸超声心动图;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由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需体外循环等优点而得到广泛运用,超声心动图是介入性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为最常见的心脏畸形。
本研究重点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ASD) 及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的病例选择、封堵器选择和术中引导封堵器放置、术后疗效评价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目前我院共治疗房间隔缺损患者28例及室间隔缺损患者30例,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继发孔中央型房间隔缺损患者28例,男10例,女18例,年龄24~68岁,平均37.57岁。
ASD缺损大小2.0~3.5cm,缺损残端距心底各边缘在0.4cm以上,距上、下腔静脉入口0.4cm以上,距二尖瓣环心房侧0.5cm以上。
室间隔缺损患者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5~30岁,平均10.7岁。
根据VSD分型,其中嵴内型7例,单纯膜部15例,嵴下型8例。
其中5例形成膜部膨出瘤,多孔型4例。
微创封堵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中护理配合

在食 道 超声 指 导 下 . 导 丝 由右 心 室 经室 间 隔进 入 左 心室 , 再 沿 导 丝 植 入 鞘 管 到 达 左 心室 . 然 后 拔 除 导
・
1 0 4 ・
实 用 临床 医学 2 0 1 3年 第 1 4卷 第 8期
P r a c t i c a l
Me d  ̄i n e , 2 0 1 3 , V 0 l 1 4 , No 8
式 留置针 . 5 - 0 p r o l e n e和 4 — 0 p r o l e n e各 l根 , 垫片 . 控制带 , 1 0 m L注 射 器 ; 电锯 , 胸 引管 , 笔式 持 针 器 , 体 外 电锯 , 衣 服 2件 、 3件 各 一包 , 持物筒 , 吸 引器 ; 0 / 5 P D S线 , 0 / 3微 乔线 , 手 术 皮肤 巾 , 5 0 mL注 射器 。 4 、 7 、 1 0 " 板线 , 三角针 , 电刀 , 小胸 撑 , 合适 的封堵 器 。 心 内除 颤仪及 体外 转流装 备 等各种 仪器 应保 持 良好 的备用状态 , 避免 准备不充分 而造成严重 的后果 。 2 . 2 - 3 术 中 的护 理配 合
龄6 个 月~ 2岁 6 个月 , 体质 量 5 ~ 8 k g 。 V S D 1 6 例, 其
安 的心理让 其 安全 度过 手术 期 。由于外 科微创 封 堵
术 是 近年 发 展起 来 的 一项 新 技术 , 患 者及 家 属 对其 了解 不 多 , 尤 其 对 术 后 长 远 效 果 不 确 定 性 存 在 疑
丝, 将 封 堵 伞 和 推送 钢 丝 植 入 鞘 管 。 在 食 道 超 声 引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护理作者:崔成爱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护理。
方法总结临床经验及阅读大量文献收集资料。
分别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及特殊护理。
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得到和好的护理。
结论临床上可以不断提高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护理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是在X线机的透视下,利用导管通过股动脉或股静脉将治疗所需器械运达心脏处加以治疗,从而达到根治心脏病的目的[1]。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2011年10月——2013年1月35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结果本组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3-42岁,室间隔缺损20例,房间隔缺损9例,动脉导管末闭6例。
严密监测,及时发现房室传导阻滞3例,束支传导阻滞5例。
由于采取科学严谨的护理措施,无溶血、血栓形成,无臂丛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积极的术后监护,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对保证患儿顺利恢复,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2方法室间隔封堵术治疗及预后患者平卧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后按Seldinger′s法分别穿刺右股动脉、右股静脉,各置入7F血管鞘。
经动脉鞘送入6F猪尾导管,行心脏造影显示左室向右室分流,证实室间隔有缺损,退出猪尾导管。
将JR4.0造影导管送至左心室,再将面条钢丝经室间隔缺损处送至右室流出道,将右心导管送入右室,经该管送入网篮导丝,将面条钢丝抓捕至右股静脉桥,退出右心导管,沿面条钢丝送入封堵器输送长鞘(8F),沿长鞘送入室缺封堵器,B超定位后释放。
术后复查心脏彩超,并行左室造影,主动脉根部造影未再见心室水平分流,无主动脉瓣反流,手术成功。
3护理3.1术前护理3.1.1入院宣教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科室的规章制度及管床的医生护士,介绍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治疗护理,介绍手术的适应症和并发症的预防治疗,介绍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和病人和家属探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让病人及家属有个心理准备。
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218例疗效评价

[ 中图分类号】R 6 5 ; R 8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0 7 4 2 ( 2 0 1 3 ) 0 1 ( c ) 一 0 0 4 5 一 O 2
先天性 心脏病是先 天性 畸形 中的一类 , 可影 响到儿 童生 长 发育及成人健 康。 先 天性 心脏病的病死率较 高。 随着治疗手段不 断发 展 , 介入 治疗在先天性病治疗措施 中逐 渐发展开来 。 采用介 入治疗 时避免 了外科手术 的巨大创伤 .避免 了可 能 出现的麻 醉 风险 , 且治 疗效果显著[ 1 】 。为了探讨介入封堵术 治疗先天性心 脏 病 临床效 果。 该 文选取该 院 2 0 0 9年 4 月一2 0 1 2年 4月收治 的先
临 床 医 学
C H l N A F O R E l G N M E D I C A L
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2 1 8 例疗效评价
潘云席 胡 国春
云南省玉溪市人 民医院心 内科 , 云南玉溪
6 5 3 1 0 0
【 摘要】目的 探讨 介入封堵术治疗先 天性 心脏病临床效果 。方 法 选择该院先天性 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 共 2 1 8例 , 其 中动脉
2 结果
缺损 共 4 0例 , 年龄最 小为 3 . 2岁 , 最大为 4 0岁 ; 房 间隔缺损 8 0 例, 肺 动脉瓣 狭窄 1 8例 , 年龄最小 为 3 . 6岁 , 最 大为 6 6岁。
1 . 2 方 法
①8 0例 动脉导管 未闭患者封堵术均成 功。 其中l 例 巨大动 脉导管未 闭 患者 术后 出现头 晕 、胸闷等 急性左 心 衰竭 临 床症 状, 给 予强 心类药 物 、 利尿 剂等后 症状改 善 , 3 d后 心 衰症状 消
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0.7%~ 0.8,该病因是由于心脏,血管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障碍, 从而导致心脏、血管形态、结 构、功能、代谢的异常,其中 室间隔缺损为最常见的先天行 心脏畸形,多单独存在,亦可 与其他畸形合并发生。占先天 性心血管疾病的25%~30%。
• 介入封堵治疗较传统的手术治疗具有创伤 较小、住院时间较短而疗效较肯定、病死 率较低的优点, 故成为室间隔缺损的优先选 择。
.治疗方法
• 病人取平卧位于手术台,常规消毒铺巾,全身麻 醉,分别穿刺腹股沟股静脉和股动脉,置入鞘管, 行心导管检查: 了解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计算分 流量、肺动脉高压情况及评估。左室造影及主动 脉造影,明确缺损大小、部位及与主动脉瓣的关 系,适合封堵者建立以下: 经股静脉→下腔静脉→ 右心房→右室→室间隔缺损→左室→主动脉→股动 脉轨道,经输送鞘送入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左心室造影示: 封堵器成形良好,无残余分流。升 主动脉造影示: 主动脉瓣无反流。复查超声心动图 示: 封堵器成形良好,无残余分流。释放封堵器, 拔除鞘管,加压包扎。
• ③机械性溶血: 溶血多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 VSD封堵术溶血发生率≤5.88%,发生原因为 VSD封堵不严,残余分流,由高速血流撞击 金属网眼造成细胞机械性破换所致,因此,
术后应注意观察患儿尿液颜色,若有溶血、
血红蛋白下降、黄疸等表现,应及时报告
医生进行处理。本组病人未发现有机械性 溶血现象。
术中护理
• (1)术中密切监测心律、心率、血压、呼 吸变化。(2)部分病例术中可出现一过性束 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多无需治疗, 术后即刻或24h内即可恢复。
•
术后护理
• 1.体位与饮食活动指导 • 一般7岁以下患儿配合能力差,应采用全麻方式进
优质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围术期的实践探讨

优质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围术期的实践探讨背景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疾病,介入封堵治疗是目前治疗先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其中经皮微创封堵术由于具有微创特点,且克服了外科常规手术引起的手术瘢痕、术后胸廓畸形、术后渗血增加、体外循环损伤等缺点,因此近年来逐渐被应用在先心病患儿的治疗中,然而,围术期的护理质量水平直接影响了患儿的预后[1]。
优质护理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现代护理的核心观念,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将我院结构性心脏病病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构建优质护理模式的实践情况报告如下入。
1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7-12--2020-12入住我院结构性心脏病病区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各省确定为农村贫困户或建档立卡户以及周边国家的患儿;②年龄0~14岁;③自愿参加、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入院即下病重、病危者;②手术后3天无法迁出监护室者;③有神经、精神病史或智力障碍无法交流者;④住院未行手术治疗;⑤治疗结局为死亡的患儿,⑥手术未成功者。
1.2途径1.2.1一般资料根据患儿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17-2018年入院患儿设为常规组,2019-2020年入院患儿设为观察组,每组各收集341例;其中常规组男189例,女152例,年龄0-16岁。
观察组男220例,女121例,年龄0-16岁。
其中室间隔缺损186例,房间隔缺损496例,动脉导管未闭7例,均采用微创介入手术,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治疗方法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2常规组,采用原有的日常护理方法进行;观察组在患儿入院后签订自愿参与同意书,采用优质护理模式。
①营造温馨病房:开展入院接站服务,尤其针对来自国外及山区的患儿,快速入院,6小时内完成集中快速收治;②专人陪同完成检查;③相关资料翻译成当地文字,以便熟悉各项管理;④及时解决患儿饮食,让患儿感受温暖,落实各项告知,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向家长介绍介入治疗方式、过程、注意事项取得患儿配合。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主要并发症及其护理干预

卧不适的应对措施及术后肢体制动的重要性 。
32 术 后 护 理 .
321 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 .
拔 除导管压迫 1 0~1m n 5 i 后应加
血管 , 特别是对儿童进针要准确 、 轻柔 , 力求一次成功 , 以免儿童
长时间的哭 闹造成家属或其它患者 的紧张心理 。输 液过程 中护
带来不 同程度 的负面心理。而心理护理是贯通于护理服务 的全过 程 ,社区医院的每项举措以及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患者 的
相应 的心理活动干预技术 ,让患者在轻松偷 陕的环境中和 良好 的
心理状态下接受和配合输液治疗 , 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
【 参考 文献】
2 结果
本组的 20例患者在输液完毕 后 ,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优 于 0 输液前 , 大部分患者对输液不再产生恐惧 , 对输液知识有正确认 识, 对医疗满意度与信任度 明显增加。
28 1 第6第 4 0年2 4 3 0 月 卷 期
・ 临床 护理 ・
先天 脏病介 性心 入封堵术的 主要并发 其护理干 症及 预
闫 敏 沈晓君 胡 铭 (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 1 . 胸心外科 ;. 2心血管 内科 , 江苏徐州 2 10 ) 20 6
【 摘要】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主要并发症及其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对 2 例经封堵术治疗 的患者进行临床 7 观察和护理干预 。结果 主要并发症有封堵器脱落、 心律失常 、 机枕 陛溶血等 ; 护理干预措施效果 良好。结论 加强对先天性 心脏病介入 封堵术并发症的观察和认识 , 及早采取护理措施 , 对促进患者 的康复和预后是极其重要的。
现室性心律失常 。
效可靠等诸多优点 , 深受患者及家属 的认可。先天性 心脏病介入 封堵术的治疗非常关键 ,但是治疗过程 中的护理 干预措 施也是
先心封堵术的护理ppt课件

• 而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心病是近年来发展较 快、普及推广的一项高新技术。其具有创 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经 成为先心病有效的、最佳的治疗方法,且 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二、介入治疗方法
• 应用封堵器及输送系统进行介入治疗。在 介入治疗室,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股动静 脉穿刺置管,在X线透视、造影及超声心动 图监视下,均按照常规方法行介入封堵术。 封堵PDA时均行股静脉置管,经肺动脉侧 送封堵器到主动脉进行封堵。术后即时、 3d、1、6个月行B超、X线及心电图检查。
• 2、患儿住单人房间,注意消毒隔离及保暖,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保证充足的睡眠,使 其处于最佳手术状态。
• 3、常规行心电图及生命体征监测,超声心 动确定缺损大小、位置及有无合并其他畸 形。行血常规、电解质、出凝血时间、凝 血酶原时间等检查。
• 4、给予术前准备 (1)指导患者练习床上 排尿、排便,备皮范围自脐下至大腿上1/3。 (2)行碘造影剂过敏试验,用留置针建立 静脉通道备用 。(3)术前6h开始禁食,术 前4h禁食水、更换衣服 。(4)进入介入导 管室前排空大小便 。(5)心导管手术室备 好各种急救器械及药品。
四、术中护理
• 1 、术中密切监测心律、传 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多无需治疗,术 后即刻或24h内即可恢复。
五、术后护理
• ?1、术后患儿乘平车返回病房,保持穿刺 肢体伸直位,检查穿刺处包扎是否良好, 有无渗血、血肿。
• 2、患儿去枕平卧4~6h,头偏向一侧,禁 食水,以防止患儿因误吸出现窒息情况。
• 3、术后平卧12h,穿刺肢体制动6h,绷带 加压包扎6h。拔管压迫10~15min,加压包 扎,以1kg重沙袋压迫血管穿刺部位,静脉 压迫4~6h,动脉压迫8~12h,并嘱平卧 12h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该以减少下肢静 脉血栓的形成。每15min观察一次下肢远端 皮肤颜色、温湿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是经股动静脉穿刺插管,置入输送器,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对其漏洞进行修补的方法。
一、术前准备:
1.做好术前宣教,消除思想顾虑,取得合作。
2.术前辅助检查:术前化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及出凝血时间、胸部X线正位片、心脏彩超。
3.备皮(双侧腹股沟区) ,备皮后保持皮肤清洁。
4. 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以免术后由于卧床而出现排便困难。
5.左下肢留置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以便抢救用药。
6.碘过敏试验,观察结果并做好记录。
7.全麻患儿术前4小时禁饮,6小时禁食。
二、术中配合
1.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呼吸及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2.了解病人术中痛苦情况及其他不适主诉,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帮忙病人顺利配合手术。
3.维持静脉通畅,准确及时给药。
4.准确递送术中所需物品,完成术中记录。
5.备齐抢救药品、物品、器械,以备抢救。
6.固定术侧肢体(患儿固定双膝关节,PDA、VSD固定双手臂于头侧)
7.全麻患儿协助麻醉师清理呼吸道。
三、术后护理
1.心电监护24小时,严密观察尿量、尿色、心电图、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重点观察是否出现溶血和房室传导阻滞,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2.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压迫止血动脉穿刺12小时,静脉穿刺6小时。
3.穿刺侧肢体术后伸直,动脉穿刺制动10-12小时,静脉制动6小时,平卧位休息。
4.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双下肢皮肤温度、色泽有无异常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5术后动脉穿刺12小时,静脉穿刺6小时解绷带,解绷带后1小时可下床活动,
6术后遵医嘱给药(地塞米松、低分子肝素)。
7. 行全麻患儿去枕平卧6小时,术后禁食禁水6小时。
四、出院指导
1、环境:安静舒适,保持室内通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2、饮食指导:术后无不适,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增强体质行。
3、日常活动:绝大部分术后24小时可逐渐恢复日常活动。
3个月至半年内避免剧烈运动。
4、避免情绪波动及过度紧张。
5、指导患者按时服药(ASD和VSD遵医嘱服阿司匹林3-6个月)、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6、定期复诊,复查心脏彩超。